更新日期:2010/06/01 13:37:2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13:35:56   編輯部 報導

毗缽舍那 2003-18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十八)227-1

印度的大成就者,月稱菩薩曾經在《入中論》有講到,「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首先可以看到第一句「最初說我而執我」,一切的有情眾生從無始以來,會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眾生的內心都有「我執」,也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會執著「我」是自性成立的,我們會認為「我」就是這麼的獨立,這麼的真實。也是因為我執的緣故,在「我執」之上會生起「我所執」,所以「次言我所則著法」,也是因為對於「我」會生起執著的關係,所以在這個之上會有「我所」的念頭,也就是「我的」的念頭。在這個同時,可能就會生起,這是「我的」東西,這一棟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親人,這是「我的」敵人,種種的分別心就是在這之上而產生。實際上在這個同時,因為執著的緣故,對於自方會生起過度的貪,對於他方會生起過度的瞋,而實際上貪瞋癡以及慢心,種種的顛倒執著,就是在這個之上而產生的。當這些顛倒執著,在內心現起時,所造下的業,就是流轉生死之業。因此每一個眾生,也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造下種種的惡業,所以才會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在流轉的當下,沒有一個眾生能夠感覺到完全的自在。並且在流轉時,是被苦苦、壞苦以及行苦這三苦所逼。

導師也就是佛陀,因為看到了這一點,他知道眾生的內心,「我執」非常強烈,所以沒有辦法跳脫生死的緣故,因此對於不同的眾生,說出了不同的「無我」之法,希望眾生們藉由「無我」的內涵,能夠跳脫生死輪迴。但是導師也了解,想要證得「無我」,或者是想要通達「空性」的法門,並不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但是要是沒有辦法通達,要是沒有辦法了知的話,是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因此佛陀就是藉由各式各樣不同的善巧方便來引導眾生,希望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徹底的了悟「空性」的內涵,也就是「諸法是無自性」的道理。所以在最後一句就講到了「緣生興悲我敬禮」,也就是因為佛陀他的心相續當中,有這大悲心的緣故,所以會透由各種的善巧方便,來引導眾生而得到最後的解脫。

對於一位初學者而言,剛開始在修學「空性」這門甚深大法的時候,都會覺得要了知「空性」它真實的涵義,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也必須要了解,現今已獲得了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暇滿人身時,我們有機會遇到圓滿的大乘佛法。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了知「空性」的內涵,但是要是我們能夠藉由修學的方式,在「空性」的這種法之上,留下一種善良的習氣的話,對於我們就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論典當中也有談到,雖然沒有辦法通達空性的內涵,但是只要對「空性」的這門法生起懷疑,透由懷疑的力量,就能夠破壞三有,也就是破壞輪迴。就比如有一件衣服,如果這一件衣服被刺的東西,也就是被尖的東西所刺破,實際上這一件衣服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功效一般。我們剛開始修學「空性」的甚深大法,雖然沒有辦法在這個當下完全的通達、完全的理解,但是只要能夠對於「無自性」,也就是「空性」的這一門法,生起懷疑的心,透由這股力量就能夠破壞輪迴之力。所以在修學時,可能沒有辦法在這個當下產生定解,但是應該要不斷的去思惟,到最後會生起「無自性」,所謂的「空性」就是這樣的法的心。光是生起這種心,就能夠離解脫,或者是離佛果位越來越接近了。

在剛開始,如果想要修學「空性」這種法門,必須要先了解到,所謂的「空性」,並不是完全不存在的這種空法。如果剛開始有這種概念,是沒有辦法藉此而趣入「空性」的大法。所謂的「空」,並不是完全不存在的空,或者是沒有作用的空。但是過去有很多的人,甚至有很多的大成就者、大論師,他們在闡釋「空性」的這門大法時,都是做以下的這種闡釋。也就是他們會認為所謂的「空性」,就是不存在的這種空法。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產生?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認為,自性空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自性空,他們也對「空性」的這門法相當的好樂。但是因為「空性」的這門法,相當甚深的緣故,如果不仔細的思惟,到最後會認為,所有一切的萬事萬法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仔細的思惟,何謂空性?還有一點就比如過去西藏的論師,他們會認為所謂的「空性」,就是不存在的這種空法。我們現前所顯現的這一切,都是透由錯亂、顛倒的意識而呈現出來的。但是他們會提出這樣的論點,是有他們的原因在的。

以自宗,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中觀應成派的論師,他們認為除了現證空性的智慧之外,其餘的心識都是顛倒的心識。這是以有情的角度,我們可以將眾生分為:有情以及佛這兩大類。以有情而言,有情的心續當中,除了現證空性的智慧之外,所有的心識都是顛倒識,這個是中觀應成所承許的。為什麼除了現證空性以外的心識,都是顛倒識呢?因為有情心相續當中的這顆心,它在緣著境界時,會現起諦實的現象。但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諸法並不是諦實的,它是「諦實空」。但是有情的心在緣著境界時,會現起「境」以及「境之上諦實」的這一分,因此除了現證空性以外的心識,所有的心識都是顛倒的。

西藏的論師,他們就是透由這種思惟方式,他們就想到,既然這些心識都是顛倒的話,那怎麼可以由顛倒的心識,來安立法的存在呢?法的存在是要透由正量,也就是完全沒有顛倒的心識,才有辦法安立的啊!既然有情內心當中的這個心,都是顛倒的話,怎麼可能透由顛倒的心,來安立有法呢?因此,他就會認為,一切的萬事萬法都是不存在的。能夠看到外境,這一切都是透由顛倒的心識而顯現,它是不真實的。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中觀的論師,他們承許正量跟顛倒識這兩者之間是不相違的。但是應成以下的這些論師,比如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會認為,所謂的「正量」就是正確的心識,它是完全沒顛倒的這一分。因此正量它所顯現的,才有辦法安立是法,如果心識,它是顛倒的心識的話,是沒有辦法來安立「法」的存在。這當中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因為自續派的論師,他是「承許」有諦實,而應成派的論師,他是「不承許」有諦實的。所以以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會認為有情內心的這顆心,在緣著境界時,雖然會現起「諦實」的這一分,但是就猶如同心所顯現的一般,諸法它是「諦實」成立的。所以雖然會顯現「諦實」的這一分,實際上顯現的心,它本身還是正量。但是應成就不這麼認為,他會認為,因為它顯現了「諦實」的這一分,所以以「諦實」的這一分而言它是顛倒的;但是他在這之上,又安立了顛倒的心為正量,這是一般人比較不容易了解的地方。過去西藏的論師,他們也是認為,既然是顛倒的心識,心它既然是顛倒的,就是沒有辦法安立「法」,所以諸法它是不存在的。

我的上師,也就是去年有來到這邊,為你們講述《毗缽舍那》的次仁波切,他在講法的時候,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談到雲瑪堪巴,就是西藏有一位大成就者,他名叫做雲瑪堪巴。次仁波切常常會談到,這一位成就者他是相當具有智慧,而且相當有成就的。從他所著作的論著當中,可以發現到,他跟宗大師之間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差別,他所著作的論著,跟宗大師所造的這些論典,看起來幾乎是一模一樣。但是在提出中觀正見時,他透由各式各樣的方式,來破斥宗大師所立的宗。他會認為,諸法應該是要「有自性」才對的,但是宗大師他是承許應成的觀點,認為諸法是「無自性」的。我們平常雖然都會說諸法是「無自性」,諸法是「沒有自方成立」的,但是實際上我們根本就沒有思惟到,何謂無自性?何謂自方不成立?但是這位大成就者,他在講述「諸法有自性」時,他是透由不斷的思惟,才講出諸法有自性的。我們為什麼會說「諸法無自性」?這是因為平常沒有去思惟,所謂無自性的道理,所以我們會覺得諸法本來就是無自性啊!因為在經論當中有講到諸法是無自性,所以它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實際上你好好的去思惟,會發現到,要安立諸法是無自性,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是很困難的緣故,所以他會認為,透由顛倒的心,怎麼可以安立法的存在?既然它是顛倒的,它所顯現的一切也應該是顛倒,它是不真實的才對啊!你怎麼可以說它是呈現出真實,能夠成立法的這種現象呢?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不斷的去思惟,何謂無自性的內涵,這樣才不會落入所謂的斷邊。

之前我們有談到,西藏的論師,他們會提出這樣的觀點,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也就是在密法當中有談到大圓滿,以及大手印的觀修方式。在還沒有談到這點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比如像達賴喇嘛尊者他本身,在講法的時候,也有特別談到,一位上師他在傳法的時候,他的傳法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總」跟「別」這兩類。「別」的這一類,就是包含有特別的目的,講法者是有特定的對象,並且在講說時,是有特別目的的講法方式,這稱之為「別」。在大圓滿以及大手印的觀修的方式當中,對於過去生,生生世世對於空性的法,都有很深的體會,甚至已經現證了空性的密教行者而言,會做以下的講述。但是首先這一些行者,他們必須對於業果生起絕對的信心,而且這種信心是完全不會退轉的。他不管對上師,或者對業果,或者對空性的內涵,他已經生起了強大的信心,並且對空性以及業果都已經生起定解的這個人,在密教的某一些論典當中,他們在破除所破時,會談到過份的破除所破的這一點。也就是在破的同時,從它的字面上的意思來看,稍稍的就會所謂的無因果,或者是無緣起的這種內涵。但是這種講述方式,對這些行者而言,是不會有任何影響,他不會因此而墮入斷邊。所以過去西藏的論師,他們可能也是因為密教的這些論典,它在字面上做這樣闡述的緣故,所以他們會認為「諸法是不存在的」,一切的顯現都是「錯亂的心識」而顯現出來。

宗大師他在造《中觀》的論著,比如以《毗缽舍那》來說,在《毗缽舍那》當中,宗大師他引了很多的偈頌,這當中包括了二乘六莊嚴,尤其是印度大成就者,不管是龍樹菩薩,或者是聖天菩薩,或者是月稱菩薩,引了很多的論著來闡釋空性的內涵。宗大師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闡釋空性的道理?這是以「總」的方面的。他希望造了這一本論著之後,不僅能夠利益少部分、某一些特定的對象,他希望能夠利益到廣大的眾生。今天閱讀《毗缽舍那》的這些行者,不管他本身的條件好、或者是不好,他是利根、或者是鈍根,宗大師都希望,能夠藉由引經據論,再加上各種的正理,希望藉由這種闡釋方式,來利益這些眾生。所以也就是因為在傳法時,有分為「總」跟「別」這兩種方式的緣故,所以從字面上來看,會有不同的效果。

而且宗大師平常在造論的時候,比如以《毗缽舍那》這本論而言,我們在閱讀《毗缽舍那》時,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發現,宗大師他在造論時,是非常的仔細的。在造論的時候,他可以引經據論,尤其是龍樹菩薩,或者是月稱菩薩,或者是佛護論師,他們的論典當中所涵蓋的內容,宗大師會一一的將這些字句,一字不漏的抄下來。在引了這些論典,引了這些經文的內涵之後,宗大師會以很仔細的方式來作解釋。所以這一本《毗缽舍那》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任何地方,是宗大師他自創的,或者是他自己講出來的。所有的部分你仔細的閱讀,會發現到,剛開始他一定是引某一個論師,或者是引佛陀的哪一句話,引出來之後,他會做這一句話的解釋,並且會告訴我們,自宗跟他宗在這方面會有什麼不同的闡釋方式。所以從宗大師的論典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宗大師他這個人做事是非常仔細的。

之前我們也有談到這些大圓滿,以及大手印的密教論典。這些密教論典,跟宗大師所造的論典,是有些微的不同。這當中並沒有引很多經論的內容,這些論典會呈現出來,是因為具量的上師,藉由他自己過去修行的經驗,對於業清淨的弟子們,而講述了這種法的觀修方式。所以以字面上的意思,要是一般的人去閱讀,可能沒有辦法抓住這部論典所要表達的重心。但是實際上這部論典會呈現出來,是因為過去具量的上師們,他在對於業清淨的弟子所宣說時,透由他自己的感受,而將他的感受完全的寫在這部論典當中。所以一般的眾生,或者是根器不夠,條件不夠的眾生,當他看到這部論典時,可能會覺得這部論典寫得怎麼這麼奇怪,可能跟某部分相差很多,但是這之間為什麼會有差別,就是在這個地方。

接下來翻到《毗缽舍那》的第424頁,昨天是上到了第424頁的第五行這個地方。接下來,此說若許由自性有則成常見,即先自性;若許後壞,則成無見,非說有與壞。之前宗大師就是引了《明顯句論》的一段話,然後就談到,「此說若許由自性有則成常見」,這個地方的「有無」,並不是一般的有無,而是「自性有無」的這種自性有。如果你承許諸法是「有自性」,或者「自性有」的話,這種執著是所謂的常見。「即先自性;若許後壞,則成無見」,如果你承許一法,它剛開始是「有自性」,之後承許這個法它是會損壞,或者是會消失的話,這種見解會成為所謂的無見,就是落入了斷邊。為什麼呢?就如同之前所談到的,這一法它要是有自性的話,就表示它在形成的當下,是不需要觀待他者。既然不需要觀待他者,它是不會有一分一秒轉變的狀態,因此它應該是成為常態法才對。對於一個常態法,你在安立時,要是安立它「先有後無」,就是剛開始是有,之後是無的話,那等於是在誹謗這一法。因為它既然是常態法,它怎麼可能會消失?怎麼可能會壞滅呢?因此你有這種見解,則成無見。「非說有與壞」,所以這個當中的「有」跟「無」,並不是一般的有無,而是所謂的「自性有」。這邊的「壞」跟一般的壞也是不相同的,這邊的壞,是必須剛開始是安立在「自性有」之上,之後才「壞」的這種方式,我們才說之前的是常見,之後的是斷見。

佛護論云:「言有言無成常斷見者,是說彼法若有自性」,不僅僅月稱菩薩在《明顯句論》當中,以清楚的方式解釋到,論著當中的「執有」,會墮入常邊,「執無」會墮入斷邊的這種見解,當中就有講到「言有言無成常斷見」,如果你執著諸法是「有自性」的話,是會落入常邊的。「言無」的方式,就是要是承許諸法是「完全不存在」,或者是在承許它是有自性時,它是「先有後無」的這種方式,你會落入斷邊。所以「是說彼法若有自性」,這當中的「有」,它是有包含著「有自性」的意思。過去西藏的論師,他們在閱讀這些論典時,他們就是執取字面上的意思來作解釋。比如在《中觀論》就有談到,「說有是執常,言無是斷見」。西藏的論師,他們就是執取了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才會闡釋說,諸法它是「非有亦非無」,或者是沒有辦法承許諸法是存在的。宗大師他不僅引了《中論》,或者是其他論著的偈頌,並且在引了偈頌之後,以非常仔細的方式來作解釋。引了偈頌之後,他可能還有它的釋論,引了釋論之後才會作總攝,或者再作解釋。因此從這個當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宗大師他在造任何一本論著時,都是以這種方式,就是他是很仔細的在造每一個部分的。

此等明顯宣說常斷之理。在佛護論師所造的這本論著當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所謂「常邊」以及「斷邊」的行相。所謂落入了「常邊」,就是執著諸法是「有自性」的話,就是落入了常邊。言無,並不是你說「無自性」就是落入了斷邊,而是在說無自性時,要是你沒有辦法安立諸法,或者是你承許有自性,它是「先有後無」的話,實際上這都是落入了「斷邊」,因此這段話就講到了「此等明顯宣說常斷之理」。總若有說,無自性之空,非善妙空性,而破除者,謗般若經,由謗法故,當墮惡趣。總而言之,如果闡述無自性空,「非善妙空性」你闡述無自性的道理,並不是甚深的空性之理的話,你就等於是破除無自性的空性法門。「謗般若經」你在破除無自性它並不是空性的這一點的當下,就等於是在誹謗《般若經》,因由謗法所造下的惡業,來生會墮到惡趣。這一段話最主要就是講到了,自續派的論師,他們會認為所謂的自性空,並不是真正的空性。因此以應成的角度,就會談到,要是認為自性空,並不是真正空性的內涵的話,實際上就等於是誹謗《般若經》。

下面一段,若於無自性雖起勝解,然說「若無自性餘更何有?」謗一切法畢竟非有,亦是墮於斷見險處,雖然你承許無自性,是所謂的空性,你也對空性的這一門法提起強大的好樂心的話,然說「若無自性餘更何有?」但是你就講到了,既然是無自性,那到底還有什麼法,它是能夠安立的呢?因此這一些人,在安立無自性時,是沒有辦法安立諸法的。他實際上就等於是「謗一切法畢竟非有」,他認為一切的法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實際上在這個同時,「亦是墮於斷見險處」它也是墮入了斷邊。這句話最主要闡釋的對象,就是在講西藏過去的論師們,他們會認為無自性就是空性的內涵,但是他們會認為在無自性當下,是沒有辦法安立諸法。所以宗大師做了這個解釋之後,這當中就是包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講到了自續派的論師,他們會認為所謂的空性並不是自性空的內涵,這是一點。第二點,西藏的論師,他們雖然承許自性空是空性,但是在自性空之上,並沒有辦法安立諸法,而認為一切的法都是不存在。但是不管是自續派的論師,或者是西藏的這些論師,實際上他們在這個當下,都已經墮入了斷邊。接下來就引了論中的一段話,如云:「若惡觀其空,少慧受衰損。」這句話就是講到了,一個沒有智慧的人,在修學空性之法時,若無法安立緣起而破諸法,就是他在安立自性空的當下,要是沒有辦法安立緣起,而破諸法的話,對於修學者他本身而言,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所以就講到了「若惡觀其空」,就是要是觀察,或者是修學空性的方式,要是不正確的話,對於你自己而言是會有很大的傷害,「少慧受衰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