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缽舍那 2003-7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七)2月21日-2
今天我們就是看到第二個科判「如何解釋龍猛意趣」。昨天我們有講到,如果想要瞭解龍樹菩薩,他最深的涵義,也就是他本身的意趣的話,可以透由佛護論師,甚至月稱菩薩,他們所造的論典來瞭解,龍樹菩薩是如何闡釋中觀正見的。在中觀的論師當中,又可以分為應成以及自續兩派的論師。以名言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經部行中觀師以及瑜伽行中觀師。
昨天我們上到的是,第405頁的第七行這個地方。「如是有說同婆沙師,亦極非理。」這個地方就有講到,月稱菩薩在闡釋中觀正見時,雖然是承許有外境的,但是能不能夠稱月稱菩薩,他是經部行的中觀師呢?並不行。雖然他提出的「有外境」的觀點,跟經部所提出的「有外境」的觀點,雖然是相同的,但是他們所詮釋的外境,其本質是有差異的。月稱菩薩所提出的外境,雖然是存在的,但是它是自方不成立,也就是自性空的內涵。而經部的論師,他們提出的外境是自方成立,也就是有自性的內涵。所以字面上看起來都是有外境,但是它真實的內涵,是有差異的。因此雖然月稱菩薩他承許有外境,但並不能夠因此就稱之為經部行的中觀師。
接下來繼續往下看,雪山聚中後弘教時,有諸智者於中觀師安立二名,曰應成師及自續師。此順明顯句論非出杜撰。過去在後弘期的時候,有許多的大論師,他們是怎麼安立中觀論師的呢?他們將中觀的論師安立為兩派:一派稱之為應成的中觀論師,而另一派稱之為自續的中觀論師。至於中觀論師當中,要分為應成以及自續的這一點,在《明顯句論》當中,講述得非常清楚,這一點並不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故就名言許不許外境定為二類 。因此從名言的角度而言,如果你承許外境的方式,是如同經部宗所承許外境的方式一般作承許的話,這個時候承許外境的這些中觀師,我們是稱之為經部行的中觀師。不承許外境的這一類的中觀師,我們是稱之為瑜伽行的中觀師。因此就名言的角度而言,承許外境以及不承許外境,可以稱之為經部行以及瑜伽行這兩類的中觀師。若就自心引發定解勝義空性之正見而立名,亦定為應成自續之二。如果以空正見生起的次第而言,甚至生起的方式而言,可以命名為自續以及應成這兩類的中觀師。至於應成以及自續這兩類,在甚解空性之正見之上,在稍後的文中,我們會講述到。
若爾於此諸大論師應隨誰行,而求聖者父子意趣?在這一段之前,就有講到,既然中觀的論師當中,可以分為經部行、瑜伽行,甚至在這個當中,可以分為應成以及自續派的這些論師的話,在這當中的諸多大中觀師裡面,我們應該要追隨誰,才能夠真正的求得龍樹父子的意趣呢?大依怙尊宗於月稱論師派。「大依怙尊」就是阿底峽尊者,因為所有道次第的法脈傳承,是來自於阿底峽尊者的。而阿底峽尊者,在解釋中觀正見時,是依照著月稱菩薩所提出的觀點作解釋的緣故,所以今天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是依著阿底峽尊者的這種儀範,然後以月稱菩薩為主,來解釋中觀正見。又此教授隨行尊者之諸大先覺,亦於此派為所宗尚。不僅是阿底峽尊者他本身,而且追隨阿底峽尊者的這些大成就者,也是以月稱菩薩,他所提出的觀點為主,來解釋中觀正見的。
月稱論師於中觀論諸解釋中,唯見佛護論師圓滿解釋聖者意趣,以彼為本,月稱菩薩他在《中觀論》的諸多解釋當中,《中觀論》是龍樹菩薩所造的一本中觀論。《中觀論》的解釋當中,最主要的有八本的論著。月稱菩薩在這八本的論著當中,唯有見到佛護論師,能夠以圓滿無垢的方式,來解釋龍樹菩薩的意趣,因此他以佛護論師,所造的《佛護論》為基礎,來解釋中觀正見。在這八部論著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們之前所談到的,由佛護論師所造的《佛護論》,以及由清辨論師所造的《慧句論》。
但是清辨論師為了調伏不同眾生的緣故,所以他將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的意趣,解釋為中觀自續派的意趣;而佛護論師卻將《中觀論》的意趣,解釋為中觀應成派的意趣,所以這個是他們之間有所不同的地方。但是在《中觀論》的八本解釋當中,最主要就是以佛護論師的《佛護論》,以及清辨論師的《慧句論》為主。月稱菩薩在解釋龍樹菩薩的意趣時,就是以佛護論師所造的《佛護論》為基礎,更多採取清辨論師所有善說,略有非理亦為破除,而正解釋聖者密意。以《佛護論》為基礎,在這個之上擷取了清辨論師所有的精華,而省略掉不合理之處,並且對這些不合理的地方,加以破斥來解釋龍樹菩薩的密意。
彼二論師所有釋論,解說聖者父子之論最為殊勝,這當中「彼二論師」,就是佛護論師以及月稱菩薩。佛護論師所造的《佛護論》,以及月稱菩薩所造的《明顯句論》,甚至《入中論》,以及《入中論自釋》,這幾本論著,是解釋龍樹父子心要當中,最主要的幾本論著。這邊再重複一次,就是佛護論師所造的《佛護論》,以及月稱菩薩所造的《明顯句論》、《入中論》,以及《入中論》的一本解釋,這本解釋是月稱菩薩他自己所造的。因此佛護論師以及月稱菩薩所著作的這些解釋,是解說龍樹父子心要的論著當中最殊勝的。因此故今當隨行佛護論師、月稱論師,決擇聖者所有密意。因此我們在決擇龍樹菩薩所宣說的中觀密意時,應該是以佛護論師以及月稱論師為主,來決擇聖者所有的密意。
宗大師在《緣起讚》也有講到,他之前在閱讀中觀正見時,他有依照著許多的論著。這些論著當中就是包括了唯識,以及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的種種的論著。也是因為剛開始宗大師,他閱讀了許多經論的緣故,到最後他已經不知道,到底哪一本經論所講的才是正確的。所以他覺得有點混亂,到底是唯識的才是正確的呢?還是自續?還是應成?到底哪一種正見是最好的?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最後他才發現到,實際上是龍樹菩薩所提出的中觀正見,才是清淨無垢的中觀正見。龍樹菩薩的正見,是必須藉由月稱菩薩來作解釋,我們才有辦法清楚的瞭解,龍樹菩薩的密意。所以在《緣起讚》的最後這個部分,就有做了一個譬喻。他將龍樹菩薩的正見,比喻成是一種花,這種花是在晚上才會開的;將月稱菩薩,就比喻成就像月光一般。所以如果想要清楚的瞭解龍樹菩薩,所闡釋的觀點的話,必須藉由月稱菩薩的論著,才有辦法真正的瞭解。所以到最後宗大師他也是透由閱讀了月稱菩薩的論著,才慢慢的瞭解,龍樹菩薩所闡釋的密意。
並且在這個同時,宗大師也有特別談到,比如以清辨論師而言,我們沒有辦法否定他是一位大成就者,更沒有辦法否定他的心續當中,有空正見的部分。實際上他也是一位大成就者,甚至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是有真正的空正見。但是因為清辨論師,他在解釋經論時,他所解釋的方式並不是特別的恰當。但是有一種可能,他為了要調伏某一類的眾生…,我們都知道,眾生的條件以及因緣,甚至每一個人的根器都不相同的緣故,所以講法者在講法時,可以透由不同的方式來宣說法的內涵。就如同佛陀他在宣說佛法時,因為眾生根器不同,而講述了各式各樣的法門。相同的,這些大成就者,在表達中觀正見時,也可以透由這種方式來調伏眾生。因此清辨論師他本身是一位大成就者,而且在他的心相續當中,就有真正的空正見;但是因為他在解釋經文時,所表達的方式並不是相當恰當的緣故,所以宗大師並沒有照著清辨論師,所表達的方式來解釋中觀正見。
清辨論師以及佛護論師,這兩位都是龍樹菩薩的大弟子。佛護論師在解釋龍樹菩薩的密意時,將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解釋成中觀應成派的論點。清辨論師也就是看到這部論,覺得不應該將龍樹菩薩的密意,解釋成中觀應成派的論點,實際上你在解釋的當下,有什麼地方是講錯的、是解釋錯的,這個時候清辨論師就是透由不同的方式來破斥佛護論師,而造了《慧句論》。在這個當中,清辨論師就是將龍樹菩薩的密意,解釋成自續派的密意。清辨論師在破斥佛護論師的時候,佛護論師並沒有直接的回答清辨論師,實際上是有原因的,這種原因是過去的一些上師他們所說的,就是他們所講到的。為什麼那時候佛護論師不作直接的回答呢?因為清辨論師,他相當具有智慧,而且又相當精通辯論,所以如果當下佛護論師作回答的話,可能沒有辦法辯贏清辨論師。清辨論師透由辯論的方式,可能會將佛護論師,他所提出的觀點完全的推翻,所以在這個當下,佛護論師並沒有直接回答清辨論師所提出來的問題。因此清辨論師就是在這本論著當中,而寫了中觀自續派的論點,到最後是透由月稱菩薩來破斥了這個論點。
我們平時在修學中觀正見,有一點是要特別小心的。就是我們不要刻意的去分辨,這一位元論師他是某某派別的論師,因為他所提出的觀點,不是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就覺得這位上師是不夠量的,是不能有這種看法。實際上不管是中觀應成派、中觀自續派,甚至唯識派的這些論師,他們都是大成就者。為什麼他們會提出不同的觀點,並不是他們不瞭解中觀正見,而是為了調伏不同的眾生的緣故,而宣說了不同的法門。因此宗大師也有在論著當中,特別的強調,剛開始在修學中觀正見時,你要是沒有辦法瞭解中觀應成派的正見的話,你必須要修學中觀應成派以下,也就是自續派,甚至唯識派的這些正見,因此唯識派的正見是相當珍貴的。因為我們在修學中觀應成派的正見時,它所講的是自性空,也就是自性不成立,如果你沒有辦法在自性空之上建立緣起的話,這個時候你最好還是不要修學中觀應成派的正見,可以換一個方向,以唯識、或者是自續的角度來學習。所以我們在修學時,並不是說哪一種法比較殊勝,就先學哪一種法;在還沒有學之前,必須先看自己的條件,到達什麼樣的境界。如果自己的條件不足夠的話,剛開始應該要按步就班,從下部慢慢、慢慢的往上學。如果自己的條件能夠到達一個定位的話,這個時候你可以修學中觀自續派,甚至可以修學中觀應成派。因此修學中觀正見時,是必須以自己本身的條件為主。
在這個地方又有一個公案,就是在修學五大論時,我們必須要修學《中論》的部分。在講到中觀候,中觀的課程當中,有一部分是相當困難的。這個部分剛好就是自續派的這一位大論師、清辨論師,跟應成派的這位論師、佛護論師,他們互相做辯論後,所闡釋出來的觀點。因為這兩位大論師,都是相當有成就的,他們所提出來的觀點是相當的深奧,所以一般人在閱讀這部分時,都會覺得它相當的艱深、難懂。以前我在我的上師的面前,他名叫夏伯堪仁波切的這位上師面前去上課的時候,他也有跟我提到:他以前在東吞仁波切的面前,上這個部分的課時,有一個公案。就是他剛開始在學習時,發現到清辨論師好像也不怎麼樣,因為他所提出來的觀點是不正確的觀點,跟中觀應成派所提出來的觀點是差了一大截。所以他那個時候就有一點輕視清辨論師,覺得清辨論師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是他在閱讀這個部分的時候,怎麼讀就是不瞭解這個內容。有一天,當他的老師對他講述到,你們不要小看清辨論師,然後把清辨論師的傳記,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所以很多人在聽的當下,都對清辨論師生起了強大的信心,他的老師在這個當下也是如此。也就是因為對於清辨論師生起強大信心的緣故,他之後回去閱讀這個部分,就能夠稍微的瞭解了這個部分的內容。所以平時我們在閱讀經論時,必須要對造者生起強大的信心,如果沒有辦法對造論者生起信心的話,你怎麼去修學,也都沒有辦法生起證量。所以剛開始,對於造者生起信心的部分,是很重要的。
因此透由之前的這個公案,必須要瞭解到,我們在修學中觀正見時,對於這些大論師所提出的這些不同的觀點,不應該作誹謗。我們應該要仔細的去檢查,這位論師他所提出的觀點為何?而那一位論師所提出的觀點為何?我們應該仔細的去作檢查。以現今,也就是之前在藏地當中,最有名的一位成就者,不外乎就是宗大師。宗大師在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時,最後造了《毗缽舍那》的這個部分。對於《毗缽舍那》的部分,有一位元大譯師,他名叫做達倉羅劄瓦的大譯師,他提出了十八種破斥《毗缽舍那》內涵的問題,甚至他對於宗大師所提出來的觀點,沒有辦法妥協,沒有辦法認同。最後他也是不斷的閱讀宗大師所造的論典,因而對宗大師生起了強大的信心,他覺得他之前所提出來的這些問題,甚至所破斥的這種方式是錯誤的,他覺得相當的懺悔,甚至透由不同的偈頌來禮敬宗大師。但是宗大師他在造論時,也會透由不同的方式來作破斥,他會破斥其他人所提出來的觀點。但是我們在閱讀這個部分的當下,必須要瞭解到,宗大師是如何破斥對方?對方又是如何的回答?接下來宗大師所提出的觀點為何?我們必須要在這個上面多花一點心思,而不是覺得說,那個人所提出的觀點不好,這個人提出的觀點比較好,如果做這種分別的話,很容易造下誹謗的惡業。因為提出這些觀點的人,他們都是大成就者,而且他們為什麼會提出這些觀點?他們是透由內心的感受,甚至內心有生起某一種證量之後,他們才提出的觀點,所以我們在這個之上,是不應該作誹謗的。
辰三、決擇空性正見之法分二:
巳一、悟入真實義之次第
巳二、正決擇真實義
巳一、悟入真實義之次第
接下來看到正文,現在是看到第406頁的第二行。第三「決擇空性正見之法」分二,一「悟入真實義之次第」,二「正決擇真實義」。今初,何者名為所應現證實性涅槃及能證得涅槃之方便?其悟入真實又從何門而悟入耶?這邊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當中可以先瞭解到,真實義又可以分為「所得」的真實義以及「能得」的真實義。實際上這兩種真實義,雖然不是真正的真實義,但是它有真實義的內涵在,所以可以將真實義分為所得的真實義以及能得的真實義。何者名為「所得」的真實義呢?就是現證實性的涅槃,這一點我們是稱之為所得的真實義。「能得」的真實義,就是在這個下方,能證得涅槃之方便。也就是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涅槃,必須透由什麼樣的善巧方便,才有辦法獲得?所獲得的涅槃,我們稱之「所得」的真實義,而獲得涅槃的方便,稱之為「能得」的真實義。因此在這個當中就有講到,何者為所得的真實義以及能得的真實義。「其悟入真實又從何門而悟入耶?」如果想要了知真實義,要透由何種的方式才有辦法趣入呢?這個地方就有作回答。
答:若內若外種種諸法,實非真實現似真實,實際上內外的一切諸法,它的實質上並非真實。但我們的內心現起外境時,會有一種真實的感受存在,所以這個當中就談到「若內若外種種諸法」,也就是內外的一切萬事萬法,實質上它並非真實,但是在內心顯現的當下,會有一種真實的感受。即此一切並諸習氣永寂滅故,於一切種悉皆滅盡我、我所執,是為此中所應證得實性法身。如果我們能夠滅除內心的這種真實的感受,以及它所留下來的習氣的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呢?「即此一切」就是在內心所現起的真實感受,「並諸習氣」以及這些感受生起時,所留下來的習氣。「永寂滅故」要是能夠滅除這一切的話,「於一切種悉皆滅盡我以及我所執」透由這種方式是能夠斷除我執以及我所執。「是為此中所應證得實性法身」透由斷除我以及我所執,以及他們所留下來的習氣之後,能夠獲得所應證得的真實性,佛陀的法身。所以這一段話,總結來說就是,要是我們能夠斷除煩惱以及所知障,甚至能夠藉此而斷除二障所留下來的習氣的話,能夠獲得佛陀的無住涅槃。其實這一段,所強調的觀點就是說,在修學中觀正見時,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為什麼要修學中觀正見?我們在修學空性的甚深法,並不是嘴巴上面講一講;或者因為想成為一位智者;甚至想成為一位老師,所以要學修中觀正見,要瞭解空性的法則。而是因為想要獲得無住的涅槃,也就是佛果的緣故,所以在這個之前,必須透由修學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得到佛果。我們就是要以這種目標為主,來修學中觀正見的。
這一段的內容,就如同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所講到的,「因緣所生法,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息滅諸戲論,禮敬圓滿佛,所說微妙法。」其實《中論》的歸敬頌當中的內涵,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講到的,透由修學空性的法門,能夠斷除煩惱,甚至能夠斷除我執以及我執所留下來的所有習氣,而得到圓滿的佛果。實際上《中論》當中的內容,跟我們現在所詮釋的內容,是相當類似的。這個地方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就是在修學中觀正見時,必須要先瞭解,為何要求得中觀正見?就是為什麼要瞭解空性的內涵?因為現今有一些人,他們在學習的過程會覺得,「空性」是一門新的學問;甚至因為以前有聽過空性的法門,但是因為不瞭解的緣故,所以我今天想來再聽聽看;或者是我之前因為沒聽過,而且相當好奇的緣故,所以我今天來到上師面前,聽聞空性的這一堂課。實際上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想法,我們在走的第一步就已經錯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真正的瞭解到,為什麼一定要瞭解空性的內涵不可?如果我不瞭解空性的內涵,對於我自己本身有什麼樣的過失?必須要去探討它。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到,一切的眾生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沒有一個眾生想要承受無謂的痛苦。既然我們都想要脫離痛苦,不想要承受痛苦的話,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為什麼人會有痛苦?痛苦是由何而來的?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會發現到,一切的痛苦都是透由煩惱而產生。而煩惱從何而來?煩惱就是透由無明所生起的。要是沒有辦法斷除無明,就沒有辦法斷除煩惱,自然痛苦也就沒有辦法根除。如果想要斷除無明的話,要透由什麼樣的方式,才有辦法斷除無明呢?這個時候唯有透由空正見的力量,才有辦法斷除無明。所以剛開始在還未修學空性這門甚深佛法時,必須要先瞭解到,為什麼我要來修學這個法門?如果沒有修學它的話,對於我們自己會有什麼樣的過患?必須要先去瞭解它,而不是把它當成一門新的學問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