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3:08:5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13:07:59   編輯部 報導

毗缽舍那 2003-5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五)220-4

接下來看到第404頁的第一行,故經或論,若不就其前後所說總體之理,唯由其中少分語句不可如言而取義者,應知不壞為了義經。因此不管在經當中,或者是論當中,經論的當中我們在安立這部經典是不是了義經時,必須要「觀待」前前後後它所說的內涵。「唯由其中少分語句不可如言而取義者」,如果以片面的角度而言,雖然在這本經典裡,它是以講無色、無聲等等的法為主,但是這是以片面的角度而言,所以如果你前前後後看過這段文章之後,就知道這當中所謂的無色聲,是「無勝義」的色聲,勝義的色聲是不存在的,所以它所空、所無的色聲,是勝義的色聲。「唯由其中少分語句不可如言而取義者,應知不壞為了義經」,因此片面上它雖然是講到了無色聲,但是實際上它所要講的內涵,是沒有勝義的色聲,所以這個內涵,正是色聲之上的空性。所以詮釋無色聲的經典,還是可以成為了義經,應知不壞為了義經。又若彼語縱可如言而取其義,然亦不成非不了義。那是不是這部經典的內涵,能夠隨言取義,就表示這部經它是了義經呢?這也並不一定。所以能夠隨言取義的經,並不能夠稱為了義經,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然亦不成非不了義」就是並不代表它一定是了義經。

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是承許能夠詮釋、能夠宣說勝義諦的這部經,稱之為了義經。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是認為僅僅詮釋勝義諦,並不代表這部經它是了義經,在這個之上它必須有另外一個條件,也就是它要能夠「隨言取義」。所以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認為《般若經》是了義經,因為《般若經》的內涵,不僅是宣說勝義諦的法門,並且是能夠隨言取義的。因為在《般若經》當中,雖然也有講到,無色、無聲、無香的這些字眼,但是在這個之前,經典當中也有提到,「此是世間名言所立,並非勝義的內涵」。所以前前後後對照起來會發現到,這當中所謂的無色聲,是無勝義的色聲,而色聲它本身是透由世間的名言能夠安立的,因此色聲它是存在的,而勝義的色聲是不存在的,所以就如同《般若經》有這樣談到,這一點是能夠隨言取義的。

之前我們有談到,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雖然承許《般若經》是了義經,但是他們卻認為《心經》是不了義經。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呢?《心經》的內容,雖然是以詮釋勝義諦為主,但是它是沒有辦法隨言取義。比如《心經》當中,以藏文版直接翻譯過來,它是講到「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皆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所以在這個之前,它有談到「當觀五蘊自性皆空」的道理。所以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是認為諸法雖然是諦實空,但是它是自性有,它是必須藉由自方成立,才有辦法形成出來的。所以在《心經》它有講到「當觀五蘊自性皆空」,所以它沒有辦法承許,五蘊是自性皆空的道理。所以他們雖然認為《心經》是以詮釋勝義諦為主,但是因為它沒有辦法「隨言取義」的緣故,所以《心經》它只能列入為不了義經,而沒有辦法列入為了義經。

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不僅《般若經》是了義經,而且《心經》也是了義經。為什麼呢?因為中觀應成派是認為,諸法、或者是五蘊,它們皆是自性空的。所以當《心經》講到「當觀五蘊自性皆空」的時候,這一點中觀應成派是能夠認同的。所以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心經》它是了義經,它不僅能夠詮釋勝義諦的內容,而且它的所詮是能夠隨言取義的。這就是中觀應成派,跟中觀自續派這兩派在詮釋《心經》之上,會有兩種不同的差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中觀應成派是承許「諸法是自性空的」,而自續派是沒有辦法承許這一點,他們是認為「諸法是自性有的」。

因此在第一個科判也就是講到了「明了義不了義經」,這個科判當中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何謂了義?何謂不了義經?總而言之,不管是中觀自續派,或者是中觀應成派,只要是中觀的這些論師,他們是承許了義經是必須要具備有兩個條件:第一、它是必須以詮釋勝義諦為主,第二、它是必須要能夠隨言取義的。這一點不管是以中觀應成派、或者是中觀自續派,這兩者都是共通的。

辰二、如何解釋龍猛意趣

接下來看到第二個科判,第二、如何解釋龍猛意趣。般若經等宣說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其能無倒解釋經者厥為龍猛。這當中就談到,在中轉的無相法輪裡,有所謂的《般若經》,這個時候佛陀宣說了《般若經》。在《般若經》當中,是有闡釋到,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在《般若經》它字面上的意思就有講到,諸法它的本質是無自性、並且無生滅等等的內涵。能夠以無顛倒,能夠非常正確的來解釋《般若經》的內涵的,唯有龍樹菩薩。解彼意趣有何次第?龍樹菩薩是如何來解釋《般若經》的內涵?後面的這些中觀師,他又是如何來解釋龍樹菩薩的意趣呢?這個當中就有作回答,答: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大中觀師,皆依聖天為量,等同龍猛。這當中就有許多中觀的論師,不管是佛護、清辨、月稱,或者是靜命論師,這些大中觀師皆是以聖天作為正量士夫。他們認為聖天菩薩是一位中觀的正量士夫,他的地位等同於龍樹菩薩,因此我們稱之為龍樹父子。故彼父子是餘中觀師所依根源,因此龍樹菩薩以及聖天菩薩,是其餘的中觀師,不管是應成派或者是自續派的這些中觀師,所依照的根本,他們都是依照著龍樹父子所造的論著,來闡釋中觀的正見。故諸先覺稱彼二師名根本中觀師,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龍樹菩薩以及聖天菩薩,這兩位大師稱之為根本中觀師。故諸先覺稱彼二師名根本中觀師,稱諸餘者名隨持中觀師。龍樹父子以外的這些,比如像佛護、清辨等等的大中觀師,他們稱之為隨持的中觀師。

又有一類先覺知識作如是言:這個時候就有人談到,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類大中觀師,以藏文版來說是沒有「大」這個字,「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類中觀師,就是以名言來作安立的話,中觀師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謂於名言許外境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如果他在闡釋中觀正見時,承許外境是存在、是成立的話,這樣的中觀師,稱之為經部行中觀師。因為他們所提出來的論點,跟經部宗所提出來的論點是相同的緣故,所以稱這一類的中觀師,為「經部行中觀師」。及於名言不許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觀師。如果在闡釋中觀正見的當下,不承許外境是存在的這一點,認為外境是不存在的話,那他所提出的觀點,其實是跟瑜伽行,也就是唯識的這些中論師是相同的,所以這一派的中觀師,我們命名為「瑜伽行中觀師」。所以以名言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經部行中觀師以及瑜伽行中觀師這兩大類。

之前我們有講到,如果這位中觀師,他在承許中觀,也就是他在宣說中觀正見時,他要是承許外境是存在的,或者是外境是實有的話,這一類的中觀師,是名為經部行中觀師。相反的,要是他沒有承許外境,這一類的中觀師,我們是命名為瑜伽行中觀師。其實這一點,自宗也是承許的。接下來我們看到,就立勝義亦立二名,謂許勝義諦現空雙聚,名理成如幻,這個當中以勝義的角度而言,取了兩個名字,第一個就是「勝義諦現空雙聚」。這個時候,他們認為有一派的中觀師,他們認為現空雙聚是勝義諦,是空性的內涵,並且為這種空性的內涵取了一個名字,取為「理成如幻」。但是實際上「現空雙聚」並不是真正的勝義諦,它只不過是細分的世俗諦罷了。因為世俗諦,可以分為粗分的世俗諦以及細分的世俗諦。而「現空雙聚」的這一點,僅僅只能夠達到細分的世俗諦的目標,而沒有辦法達到勝義諦所要求的條件,所以這個承許是錯誤的。他們在這個承許之上,取了一個名字,認為「現空雙聚」它是所謂的「理成如幻」。另外一種的安立方式,及許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名極無所住。」其實這一點,是比較難破斥的,上面所提出來的觀點,是比較容易破斥的。因為實際上「現空雙聚」,並不是真實的勝義諦,它只是細分的世俗諦罷了。

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華戒等。這個「二中」當中的初者,其實有兩種的解釋方式,但不知道哪一種解釋方式比較恰當?這當中所謂的兩者,兩者當中的初者,就是講到,之前有藉由「名言」來安立兩派的中觀師,以及透由「勝義」來安立兩派的中觀師,這兩者當中的前者就是講到了,以名言而立的中觀師。如果以這種角度來解釋,「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花戒等」的話,其實這種解釋方式,似乎比較不恰當。所以我們就採用另外一種的方式,也就是以勝義的角度而言,他們認為現空雙聚是勝義諦,並且是理成如幻,這個是前者。後者就是有講到,所謂的勝義諦就是現境它能夠斷絕戲論,我們稱之為勝義諦。因此前後這兩者當中,如果我們要採用前者,前者的這個觀點,是靜命論師以及蓮花戒論師他們所承許的。

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這個當中所謂的「理成如幻」,或者是「即無所住」,這兩種名辭,印度的論師他們也有談到,不僅是西藏的論師有談到,其實印度的論師他們也有這樣的一種觀點。總其印藏自許為中觀之論師,雖亦略有如是許者,這個當中不管是印度、或者是西藏,有一些人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中觀論師。雖亦略有如是許者,然僅決擇龍猛菩薩弟子之中大中觀師有何宗派,若諸細流誰能盡說。因此在印度以及西藏當中,有許多的人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中觀論師,並且將中觀論師分為各式各樣不同的派別。但是如果要將它細分,根本就沒有辦法說盡,沒有辦法說清楚。我們在闡釋中觀正見的當下,所要分別的中觀論師,是必須要藉由他是龍猛菩薩,也就是他是龍樹菩薩的大弟子,在龍樹菩薩的大弟子當中,比如以佛護論師、或者是清辨論師,這些論師他們之間所持的正見有何不同來作區分,並不是所有的中觀論師都可以來作區分的。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然僅決擇龍猛菩薩弟子之中大中觀師有何宗派,若諸細流誰能盡說」,如果我們將所有的中觀師總攝起來,然後一一的去命名的話,實際上是沒有辦法說清楚的。

又其覺慧大譯師云:接下來有一位大成就者,他名叫覺慧大譯師。覺慧大譯師他有談到,「就勝義門所立二宗,是令愚者覺其希有。」實際上之前透由勝義,而安立了兩種不同的勝義諦,也就是「現空雙聚」,以及「現盡斷絕戲論」的這兩種勝義諦,其實這種安立方式,只不過是想要欺騙愚者罷了,它並沒有什麼太深奧的內涵。此說極善!而宗大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正確的觀點,我們並不用將中觀論師分得如此的仔細。所以大成就者覺慧大譯師,他所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觀點。以彼所說,唯就理智比量所量之義為勝義諦。理智所量順勝義諦故,假名勝義。為什麼之前他們所提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也有另外一個原因在。因為他們是承許,「理智比量,所量之義為勝義諦」。

這邊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何謂理智比量?所謂的「理智比量」,就是透由各種的正理,而能夠了解、能夠通達空性的這種比量,我們命名為理智比量。所以他們認為,所謂的理智比量,它的境界就是勝義諦。理智比量其實它的本質,它有很多的境界,他們會認為透由正理所生的這個比量,它的境界完全都是勝義諦的內涵。「理智所量,順勝義諦故,假名勝義」,但是實際上,理智比量它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勝義諦呢?並不是。比如說理智比量它的境界當中,有空性、也有空性之上的義共相。

所謂的「義共相」,就是當心在緣著境界時,內心會有境界的影像生起,我們稱這種影像是境界之上的義共相。所以當理智比量在觀察空性,在證得空性的當下,因為它沒有辦法現證的緣故,也就是如同我們親眼看到是外在的境界,它是沒有辦法現證的,所以必須透由義共相的力量,才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所以空性以及空生之上的義共相,這兩者都是理智比量的一個境。所以理智比量的境,是不是一定就是勝義諦?並不一定。它有勝義諦以外的法,比如空性之上的義共相,它就是世俗諦,而不是勝義諦。但是這些論師他們會認為,「以彼所說,唯就理智比量,所量之義為勝義諦」,他們會認為理智比量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勝義諦,「理智所量,順勝義諦故,假名勝義」,但是理智比量,它的境界當中,是有勝義諦的成份在裡面,但是也有世俗諦的成份。比如空性之上的義共相,它的形相雖然很類似空性,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勝義諦,所以它是「順勝義諦故,假名勝義」。它能夠取名為勝義,但並不是真正的勝義。中觀莊嚴論及光明論俱宣說故。關於這一點在《中觀莊嚴論》,以及《光明論》當中都有相當清楚的講到,就是理智比量的境界並不一定全都是勝義諦,這一點在《中觀莊嚴論》,也就是靜命論師所造的《中觀莊嚴論》,以及《光明論》當中,都有相當清楚的講到。

又諸餘大中觀師,亦不許唯以正理斷除戲論便為勝義諦,故非善說。這一點,是相當困難的部分。因為我們通常都會認為,透由正理來斷除戲論的這一分,可以安立為勝義諦,或者將它安立為空性。但是在毗缽舍那的這一段話當中就有講到,「又諸餘大中觀師」這些中觀師,不管是中觀應成,或者是自續的這些中觀師,他們是不承許「唯以正理斷除戲論便為勝義諦」,透由正理要是能夠證得斷除戲論的這一分,就表示已經證得勝義諦的內涵,他們是不承許的。但是實際上這個地方,它所要表達的內容,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講到的,雖然它字面上的意思相當的難懂,但是實際上它這句話所要講的涵義,就是講到「理智比量」,所有的境界並不都是勝義諦,它有勝義諦之上的義共相。比如它有空性之上的義共相,因為理智比量在緣著境界的當下,是必須透由義共相的力量,才有辦法緣著境界,所以空性以及空性之上的影像,它們是相互的混雜在一起。所以就如同空性,它是透由正理而斷除戲論一般,它之上的義共相,在這種心所緣的當下,也會有這種感受生起,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勝義諦。因此之前的這些論師,他們所提出的觀點「故非善說」。

智軍論師云:「聖父子所造中觀論中,未明外境有無之理,這當中就是講到,龍樹父子他們所造的這些中觀的論典當中,並沒有清楚的說明,是否有外境的道理。其後清辨論師破唯識宗,於名言中建立許有外境之宗。之後,清辨師破除了唯識宗所提出的論點,唯識宗他們所提出的論點,是有講到,萬事萬法它的本質都是新的本質的這一點,因為萬事萬法它是新的本質的緣故,所以外境是不存在的。清辨論師就是透由不同的正理,來破斥唯識宗他們所提出的觀點,而在名言中建立有外境的這種宗派,這種宗派就是稱之為經部行自續宗,就是經部行的自續派。接下來,次靜命論師依瑜伽行教,於名言中說無外境,於勝義中說心無自性,別立中觀之理。清辨論師他在破斥唯識宗,而建立了經部行自續派的觀點之後,靜命論師他依著唯識行教,也就是依著唯識宗,而認為其實外境是不存在的。不僅僅外境是不存在的,而且「於勝義中說心無自性」,實際上以靜命論師所提出的觀點,他是認為心是有自性的,但是勝義的心,它是無自性的。因為心不是勝義法的緣故,所以並沒有勝義的心,因此勝義之心是無自性的,「別立中觀之理」因此在這個地方,就是分別的闡釋兩種中觀的道理。這兩種中觀之理,其實都是可以總攝在中觀自續派當中,因此中觀自續派當中,能夠承許有外境的,稱之為經部行自續派;沒有辦法成立有外境的,稱之為瑜伽行自續派。故出二種中觀論師,前者名為經部行中觀師,後者名為瑜伽行中觀師。」

次第實爾,實際上經部行的中觀師,以及瑜伽行的中觀師,他形成的次第的就如同智軍論師,所提出來的一般,先是有經部行的中觀師,接著才有瑜伽行的中觀師。然月稱論師雖於名言許外境有,然不隨順餘宗門徑,故不可名經部行者。月稱論師在闡釋中觀應成派的觀點時,他也認為外境是存在的,但是「然不隨順餘宗門徑」,他雖然承許外境是存在的,但是他所承許的外境是自方成立的空,也就是它並不是以自方成立的方式呈現出來。之前清辨論師他認為外境是存在的這一點,是依照著經部的觀點,也就是外境是存在的,而且所存在的外境,是必須要有自方成立,才有辦法安立的一種法。所以這當中,月稱論師雖然認為外境是存在的,但是他所承許的外境,跟經部宗所承許的外境,並不相同的緣故,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然不隨順餘宗門徑,故不可名經部行者」,因為他所提出來的觀點,跟經部宗所提出來的觀點,雖然在有無外境之上是相同的,但是他們所承許的外境,一個是自方成立,一個並不是自方成立的緣故,所以他並不能夠命名為經部行者。相同的,如是有說同婆沙師,亦極非理。相同的,有一些人會認為,月稱菩薩他所闡釋的中觀正見,是有參雜著有部,也就是婆沙師、有部他們所提出的觀點,但是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亦極非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