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6 22:50:09
學習次第 : 進階

量理寶藏論 第四品 觀建立遣餘  第十八節課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我們開始宣講《量理寶藏論》第四品觀建立遣餘,有些譯本中也譯為成立和遣餘或者顯現和遣餘。所以這個建立有幾種不同的理解方式,但與藏文字面對照來看,都是正確的。原來的一些譯師們在遣餘的違品(顯現或者建立)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專用名詞,所以在翻譯時會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遣餘的違品。

第四品也即人們經常所說的遣餘品。關於本品,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在宣講因明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過:所有通達因明的根本就是看你懂不懂遣餘,如果遣餘學得非常好,那麼因明涉及的所有內容就會瞭若指掌,不會有很大的困難;如果遣餘這一部分沒有搞懂,那麼學習哪方面的因明知識,都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法王如意寶當時也是一再要求大家認真地學習,務必要領會其中的道理。薩迦班智達在本品最後的偈文當中也講到了此點,方便的時候自己也應該看看。

所謂的遣餘,就像世間的明目或者人活在世間當中的命根一樣重要,所以要想通達因明,必須要懂得遣餘。如果誰懂得了遣餘,那就像遍知佛陀通達了萬法一樣,對於因明的知識沒有一個不明了的,完全會清清楚楚。所以我們今年,要求各位不但要背誦遣餘品的頌詞,而且在考試的時候,還要通過筆考、辯論等種種方式來檢驗諸位是否理解了遣餘的含義,因此大家應該認認真真、反反復複地看。現在外面的有些道友反映因明不好懂,你如果隨隨便便、走馬觀花,或者沒有特別地專注,那麼僅僅看一、兩遍或聽一、兩遍,不一定能懂。其實,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花一定的精力,不要說是我們現在這種人,就是以前的高僧大德們,像法王如意寶或全知麥彭仁波切等,從其傳記來看,他們也是對因明、中觀等這些知識,花了一定的時間以後才通達的。故而希望大家在學習因明等具有一定深度的法門時,不要當成看小說一樣,因為小說只要看一遍,基本上其中的情節就能浮現在心中,但是因明、中觀以及大圓滿等這些甚深法要,必須通過長期地串習、反復地學習以後,才能洞達它的真正含義,所以希望大家應該認認真真地看書、學習。

顯現及遣餘之證知方式分二:一、總說緣取的方式;二、決定各自的自性。

總說緣取的方式。

無分別以顯現取,名分別以遣餘執,

彼等各有二分類,顛倒無倒共有四。

首先大家應該清楚,前面第一品宣說了外境,第二品宣說了能執著外境的識,第三品宣說了識以總相和自相的方式如何緣取對境,現在第四品宣說的是以顯現和遣餘的方式證知對境。因此,從總科判上理解論典內容的綱要,是非常關鍵的學習方式。

現在並不是單獨講外境,也不是單獨講有境,而是主要講有境通過何種方式來取外境的道理。從本品而言,取外境的方式有兩種,即顯現與遣餘。前面薩迦班智達按照法稱論師的觀點也做了明確的宣說,顯現和遣餘是從取境方式的角度而安立的。

無分別以顯現取,不管是無分別的根識,還是無分別的意識都是以顯現而取境的,即只要外境在識前一呈現,識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事,根本不用破立,也不需要去執著對境如何。因為所有現量的對境,即物體的自相在識前浮現出來以後,識就已經完成了顯現的工作。

名分別以遣餘執,名分別與無分別完全不同,因為無論是錯亂分別,還是真實分別,這些分別心都是以遣餘的方式來取外境的。什麼是遣餘的方式呢?大家應該清楚,就是遣除了與自己不同類別的法。比如說以語言來取瓶子時,是用名稱遣除了與瓶子不同類的法,由此而得到瓶子。用分別念來取境時,主要由遣餘來取(遣餘包括聲遣餘和識遣餘,但薩迦班智達的自宗並不承認外境的境遣餘,這一點下面也會講的),比如說我執著瓶子的時候,瓶子以外其他非瓶的事物已全部遣除了,從而單獨建立瓶子,即在我心裏執著為瓶子的時候,必定是以遣除非瓶的這種方式來取境的。

彼等各有二分類,顛倒無倒共有四。這樣的分別和無分別或者說顯現和遣餘,如果進行分類,則各有錯亂和不錯亂兩種(或者顛倒和不顛倒),共計四種。

我們前面也講了無分別的兩種分類,比如說看見的白色海螺,這是根識前無分別的正確對境;在我們的根識前顯現的黃色海螺,或者第二個月亮等錯亂境相,這是無分別識的錯亂對境。當然,如果再分下去,就像前面第三品所講的那樣,錯亂又可分為根識錯亂和意識錯亂。

分別也分顛倒和不顛倒兩種,而顛倒又有由環境、時間和形相等錯亂因造成的顛倒。如執著聲音為常有、業因果根本不存在、佛陀沒有功德、三寶沒有加持等這些分別念,全部屬於錯亂分別;知道柱子是無常、業因果存在、花色繩子不是毒蛇等這些意識或分別念,全部屬於正確的分別念,或者說屬於無顛倒的分別念當中。

這樣一來,識取境的方式應該有分別和不分別兩種。那它們是怎樣取境的呢?大家一定要明白,是以顯現和遣餘的方式來取境的。

這以上解釋了總說緣取的方式,下面宣講各自安立。

決定各自的自性分二:一、顯現;二、遣餘。

顯現分三:一、境之實相;二、識緣取的方式;三、建立現量非決定。

首先宣說境之實相。

我們現量的對境,即一切事物的本體到底是怎麼樣存在的呢?或它的真相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安住呢?首先宣講這個問題,頌詞當中這樣說:

對境所有一切性,一體不容有眾多,

眾多住一不可有,一法無有明不明。

對境所有一切性,一體不容有眾多。此處是宣說一切萬法在作為對境時的真相,即不管是什麼樣的事物,它的真相是,事物所擁有的一切性質都屬於一個本體。以藍寶石為例,實際上在它的上面有三角的形狀、藍色的顏色、刹那的無常性以及所作性等,這些法是否屬於多種的異體性呢?不可能的。

既然不是他體,那麼剛才這些分類又是怎麼樣分出來的呢?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在分別念當中分的,比如說一個瓶子,它的顏色是紅色、形像是大腹小口、是所作性、是刹那無常(不相應行)、是有為法等有許許多多的反體,但這些畢竟都是眾生的分別念假立的。實際上在它自己的本體上有沒有這些分類呢?絕對沒有!為什麼呢?如藍寶石的顏色與形狀是無法分開的一體,同時它也是刹那無常、人們造作等,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從本體上來講,對境上所有的一切性質都是一體,既然是一體就不可能變成多體。當然,在遣餘識前,可以安立一個事物有許許多多的反體。

眾多住一不可有,眾多不同的法住在一個本體上,這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我們都認為藍寶石、青蓮花、藍天和大海等這些藍色是一種顏色,即不同事物的藍色在分別念面前被安立為一種藍色,但是這種藍色絕對不存在真實的本體,就像在第三品觀總別中所說的一樣,所謂的總只不過是心識的分別假立而已,其本體根本不存在;在外境中,虛空、大海及藍寶石等的藍色是不同的物體,在外境事物的真相上根本不可能是一體。所以從外境的角度觀察時,外境的一個行相不是眾多,眾多的行相也不是一體,這是事物的自然規律與性質,了知此點是非常關鍵的。如果通達了這一點,對我們觀察一切萬法的名言真相方面會有非常大的利益。

一法無有明不明,即一法不可能同時具備明顯和不明顯的部分。比如說藍寶石上具有無常、所作、藍色、形狀等許許多多不可分割的部分,當你看見它時,其實這些都見到了,不可能是一個見、一個不見,即在無分別識面前,一個物體不可能有現和不現的兩部分。去年在學習《中觀莊嚴論釋》的時候,也給大家引用過這個教證,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

當然,這裏明和不明的一個實體法是論典中所講的實體法。有部宗認為藍色和無常是分開的,藍色屬於色蘊,無常是不相應行的緣故攝於行蘊,所以按照有部宗的觀點,五蘊的本體是分開的,我們學習《俱舍論》的時候也是這樣講的。但是按照經部以及上上宗派的觀點來講,不但五蘊在實質的本體上沒有分開,就是假立的不同反體在本質上也沒有分開,只不過是在我們的分別念上分開而已。這樣一來,如果見到了藍寶石,當時它的形狀、無常、所作以及顏色等全部都同時見到了,不可能有現和不現的情況,當然,這是從論典的角度宣說的。而對於世間人來講,這顆藍寶石朝向我的這一面已經見到了,但它的後面並沒有見到;看到瓶子時,瓶子的外面已經見到了,而裏面並沒有見到,這就是世間人們稱為的事物。對於這些由很多微塵積聚在一起的事物,世間人們根據串習和名言而稱之為一個法;而在論典中稱之的法是指在心識面前顯現的法,不管是它的顏色、形狀,還是無常、所作,全部都在眼識面前顯現了。

既然在眼識面前,無常、所作和顏色等都已經現前了,那為什麼有些人了知所作,但卻不知道無常呢?我們後面還會講,這是有特殊的原因,即雖然知道它是藍色,也是所作性,但卻沒有生起無常的定解,這是由其他外緣的影響而造成的。

總的來說,一切外境中,多不可能變成一,一也不可能變成多。意思就是說,凡是在根識前顯現的事物,它全部的特性已經呈現了,並沒有一個不現的,即一個法上不可能同時出現明顯和不明顯的兩個部分,應該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講識緣取對境的方式。

諸現量前境盡現,一法不現不同相,

異體不容顯現一,以顯現取無輪番。

從緣取的角度來講,現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裏的現量不是相似現量,而是指真實現量。

諸現量前境盡現,在取境的過程當中,所有外境的特徵已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全部呈現在識前了。也就是說,所有現量的識,不管是眼識、耳識、鼻識等五根識,還是意識,凡是呈現在它們面前的對境,不可能有一部分現前、一部分不現前的情況。

一法不現不同相,一個本體的法,不可能顯現不同的相。比如說外境是藍色的物體,識必定顯現藍色,不可能顯現白色;或者瓶口、瓶腹等都是屬於一個瓶子,它們也不可能顯現成很多的異體法。

而如果是異體法,也不可能顯現為一個本體。從更細微的角度而言,瓶子可以包括瓶口、瓶腹、瓶底等很多法,而瓶腹又是由東南西北的許多微塵組成的,其中一個東方的微塵,也是由無數更細小的微塵組成,這些微塵從顯現的角度來講,都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在你的眼識面前呈現了,所以在根識面前,原來東方的微塵現在顯現為西方的,原來是白色的微塵現在顯現為黃色的,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以此理觀察可知,在《中觀莊嚴論釋》中,全知麥彭仁波切承許,應該按照真相唯識宗三種宗派中的能所等量派的觀點安立名言,這是非常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以因明的觀點進行觀察時就會發現,外境具有何種特點,有境也會如是現前。比如說我眼識面前顯現的花色布匹上面有白色、紅色、藍色等多種顏色,外境有什麼樣的特徵,我的有境也會如是現前。也就是說外境中的東西不可能在有境面前顯現為;外境中的的東西也不可能顯現為,這方面根本不可能產生錯亂。實際上正如剛才所講,心識取境之時,外境的特點已全部呈現在我們的根識面前了。當然,這裏主要講的是根識。

在漢傳佛教窺基大師所著的《因明大疏》中,現量見到是從定位和散心兩方面來解釋的。所謂的定位,是指它的外境為照了而現前,這與我們所講的現量沒有什麼差別;所謂的散心,是指外境首先看得不是很清楚,到了跟前的時候才清楚起來,這種解釋方法在《釋量論》中也有,以這種方式來理解現量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不管怎樣,外境中的法有什麼樣的特徵,就會如理如實、不折不扣地全部呈現在根識面前,這是異體不容顯現一;當然從取境的角度來講,一體法也不容顯現成他體。所以在觀察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瞭解這些道理。

倘若沒有瞭解這些道理,即使是世間上非常出名的哲學家,也未必能通達這方面的知識。比如說德國的黑格爾,他在分析以識取境時,用了很多的文字進行敍述,有時候說取境是以特殊性來取的,有時候說是以綜合性來取的,有時候說是以普通性來取的,安立了很多的名稱。當然他自己可能明白,也許還有一些特殊的竅訣,但我看了以後,總有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因為他沒有分清楚分別和無分別、自相和總相、顯現和遣餘等概念,就安立以感官來接受外境,或安立分別意識對外境進行思維等,這樣隨便安立肯定會導致雜亂無章,讓人看了之後不知所宗。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古代的哲學,以及一些現代的明辯哲理時,的確會對自宗,尤其是兩大理自在——陳那和法稱論師所傳下來的因明道理生起無比的信心!有時候為了感受自宗的殊勝性,我們也應該對照一下世間上人們特別提倡的一些哲學,比如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還有美國一些著名學府裏面的教授,他們所講的一些哲學理論;當然,他們的知識是非常豐富的,可面對名言中認識外境的問題時,雖然他們肯定能說出很多的觀點,但是對於瞭解外境的方式,恐怕難以真正地理解。這一點,希望諸位在有時間、有條件、有能力的時候,將佛教的真理跟世間著名的理論互相比較一下,這樣肯定會對自宗產生不退的信心。

以顯現取無輪番即以顯現取境的時候,不會是輪番的方式。比如說我看見某顆藍寶石的時候,它的顏色、形狀、無常、所作和有為法等全部會呈現在我的眼識前;如果它會發出某種聲音,那這種聲音也會在耳識面前呈現;如果與它接觸,那產生的觸覺也會在我的身識前全部如理如實地呈現,也就是說,上述特徵會同時顯現。而根本不可能有首先顯現它的顏色,然後顯現它的形狀,再顯現它的無常的情況,因為無分別取境的方式是同時頓現,就像某個物體在鏡子中顯現影像時,不可能首先顯現它的顏色,然後再顯現形狀一樣。但在分別念面前,這是可以的,比如說我看見有人穿著紅色的衣服,但當時並沒有對紅色衣服生起定解,後來才想起他穿的衣服是紅色的,剛才已經有一個紅色的信息傳過來了,雖然現在了知了衣服是紅色的,但是衣服的款式、品質等情況,現在根本想不起來,所以在分別念面前,會有生不起全部定解的情況。又比如知道無常時,卻不知道是所作;知道所作時,又不知道是無常;知道顏色時,不知道形狀等等。所以,雖然是一個本體,但在分別念前產生定解的時候,也有某些方面知道,某些方面不知道的情況;而在無分別念面前顯現外境本體的時候,所有的這些差別會全部頓現在根識面前,這些都是因明的竅訣。

剛開始的時候,我曾產生過這種感覺:一個本體怎麼不能有現和不現的部分呢?否則的話,是不是事物後面未見的部分也已經呈現了呢?其實,並不是說未見的部分已經呈現了,比如看見這個瓶子的時候,按照因明或俱舍的觀點,瓶子是十二處中的色法,既然是色法就有產生眼識行相的作用,而且當時這個色法肯定還具有無常、所作、顏色、形狀等本性,所以世間當中所講的法,與論典中所講的法有一定的差別。

下面講識境一致分二:一、外境和心如何一致;二、建立現量非決定。

首先講外境和心如何一致。

此處講外境有何種特點,同樣識也具有這些特點。

依如何存對境力,根識由此而生起,

無則決定不生故,識境互相無錯亂。

在學習因明的時候,這個頌詞對我們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的緣取對境,實際上是憑著外境的各種特點或者說是它如何存在的這種力量,才產生了具有與外境相同行相的根識,也就是說,根識是隨著外境的行相而產生的。如果外境不存在,那麼眼識、耳識、鼻識等根識無法產生,所以現量的識與其對境的自相,這兩者是無則不生的關係,因為具有了這種關係,它們根本不會出現錯亂的現象。比如我們瞭望藍色的大海,當時海上波濤的形相、顏色等,全部如理如實地在根識前顯現,即我們的根識會產生外境波濤的影像,就像外境瓶子的任何形相皆可以顯現在鏡子當中一樣。

這一點,不僅是大乘論典(在名言裏)如是承認,甚至經部及經部以上所有的佛教宗派都是這樣承認的。經部宗認為,我們見到的柱子並不是真正的自相,其實只是見到了它的行相而已;而唯識宗及以上的宗派也都認為,是外境的行相顯現在心識面前,對境有什麼特點,識也會如實現前這些特點。當然這是從真實現量的角度來講的,如果是錯亂現量或相似現量,外境中本來就沒有兩個月亮,而在根識前顯現兩個月亮;外境的山河大地沒有動搖,但是我們坐車的時候,看見這些外境往後跑……這些都是境相錯亂,是由出現錯亂因而導致的。如果沒有這些錯亂的因,那麼海螺本身的白色,左旋或右旋的形狀等,這些形相會無謬地顯現在眼識前,此時境和識就是處於不錯亂的狀態。因此在名言中,我們也應該承認,真正能抉擇事物的名言量是正確的。比如說我們怎麼知道火是熱的、水是冷的呢?就是用身體接觸火和水時,由身識感觸而得知的;玫瑰花是紅色的,這是我們用眼識來了知的;某某聲音是粗的、細的,這是我們用耳識來分辨的。這些在名言當中誰也破不了,也沒有必要破。因此,為什麼一切萬法雖然是假的,但在名言當中也存在正量,其原因就在這裏。

並且,如果我們按照全知麥彭仁波切的觀點,承許取境時是能所等量,那麼與外境中所有差別會如實呈現在心識前的實際情況,就會完全相符。比如說外境有一匹花布,花布上面有白、紅等各種顏色,按顏色它可分為一百個部分,那麼我們的眼識當中也會有對應一百個部分的能取,所以能取所取是根本不會錯亂的(當然,這是從正量的角度講的,如果是相似量則與正量有所不同)。反之,如果沒有按能所等量承許,認為外境有多種顏色,而有境只有一種眼識,那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二者不相合之故;或者認為外境只有一種顏色,而有境具有多種眼識,這也是互相錯亂,故而也不合理。實際上就像我們剛才前面所講的那樣,識和外境應該互不錯亂才對,這個道理主要是從論典的角度來宣說的。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人們都是說我看見一個瓶子,而不說瓶子是由無數的微塵組成,在我的眼識中有無數個眼識,他們是不會這樣承認的;而在論典中則不同,只有稍加觀察時才會了知,我們雖然說是一個瓶子,但是這個瓶子上面的微塵與我的眼識是能所等量,所以在名言當中,我們按真相唯識宗能所等量的觀點承許,這是合情合理的。

下麵講建立現量非決定性分三:一、非決定性成立之真實理由;二、遣除彼不合理之說;三、分別念不取顯現境之理,即分別念應該是以遣餘而取。

一、非決定性成立之真實理由:

此科判是講現量為何不需要決定性。我剛才前面也講了,現量識現前外境以後,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事,並沒有什麼破立、執著等。對此,有些人可能會這樣認為:既然現量識沒有什麼分別,那怎麼成立它是量呢?它可以成立為量,法稱論師在《正理滴論》中說,所謂的現量是指首先見到不共的對境,比如說有一個不共的對境,其呈現的時候,識已經現量照見了,這就是現量識;陳那論師在《定量論》中也講到,我們心裏面執著現在很快樂等,這並不是現量。大家都知道快樂不是痛苦,對此有一定的執著,這些並不是現量。可以說所謂的量不管是現量還是比量都是一種識,並且全部都是正確的識,也就是說,這種識所判斷的對境是沒有錯亂的,這就是所謂的量,就像為什麼稱本師釋迦牟尼佛為量士夫一樣,因為本師所判斷的對境沒有一個錯誤,全部是正確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現量和比量所判斷的對境是存在的,對有境方面不欺惑,或者所判斷的對境不存在,在不存在方面不欺惑,這就是所謂的量。

現量亦即無分別,是故無需決定性。

現量亦即無分別,實際上所謂的現量是沒有分別的,如不會分別對境的紙是白色、紅色等。是故無需決定性,所以現量根本不需要具有決定性,因為它的本體是無分別而照見,如實照見也可稱為正確地認識對境,而這種認識並不是由分別心決定的。

當然,因明前派的有些論師也這樣說過,雖然現量沒有分別的決定性,但是有無分別的決定性,實際上這種觀點也是不成立的。可以這樣反問:你們所說的無分別決定性指的是什麼呢?如果說眼識能如理如實地照見某個色法的本體,那這不是由分別念執著的,而是現量無分別取境,僅僅是緣取對境,並沒有分別,這不叫決定性。如果說眼識能取捨、分辨這是紅色、那是白色等,這種觀點在因明七論的任何一部論典中也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因明前派承認現量不存在分別的決定性,但是存在無分別決定性的說法,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薩迦班智達在此說,現量不可能有決定性的原因就在這裏。

遣除彼不合理之說分二:一、現量行破立之方式;二、宣說若決定性則違現量。

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現量沒有任何分別,那麼要斷除增益是很困難的。比如說,現量見到柱子的本體時並沒有任何取捨分別,柱子存在或不存在的決定性都沒有,這樣一來,就無法斷除增益,如是它怎麼會成為量呢?所謂的量要準確,由它判斷外境才具有正確性,如果沒有判斷外境的分別念,那它如何成為衡量對境的正量呢?

現量遠離分別念,以未顛倒立為量,

依彼抑或憑他力,決定之式行破立。

對方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雖然所謂的現量已經離開了分別念,也沒有決定性,但這裏是以未顛倒錯亂對境的角度安立為量的。意思就是說,現量雖然是對某個事物沒有決定性的無分別念,但它所緣取的對境是無顛倒的,以事物無顛倒呈現在識前的理由已經足夠使它成立為量。為什麼呢?因為量不一定要有決定性,比如說我看見面前這根紅色的柱子,雖然根識並沒有生起這是紅色柱子的定解,但是其所有特徵已經在根識面前顯現了,從這個角度它可以成立為量,所以現量的第一個特徵就是無分別。其實在陳那論師的《因明入正理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已經講到了這個特徵:此中現量,謂無分別。意為現量就是無分別。

頌詞中的未顛倒,法稱論師在《正理滴論》中稱為無錯亂。陳那論師已經講了無分別,為什麼法稱論師要加上無顛倒呢?有些論師這樣解釋,因為只是說現量無分別,而無分別有錯亂的情況,如二月、黃色的海螺等,為了遣除這些錯亂的無分別識,安立現量不僅是無分別,而且衡量對境的時候無有任何錯亂、顛倒,所以法稱論師在《正理滴論》當中,又增加了無錯亂(無顛倒),其原因就是這樣的。

總而言之,在後代高僧大德們著的任何一部因明論典中建立的現量,其第一個特點是沒有分別,第二個特點是如理如實地照見對境,不會出現任何互相錯亂的情況。具備這兩個特點,我們就可以安立它是現量,也是正量。為什麼呢?因為它所判斷的對境沒有任何差錯,所以安立為正量。

此時,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如果現量沒有決定性,那麼如何依靠它進行破立、取捨呢?因為量應該具有破立的功能,比如說這是正確的,就把它建立起來;這是錯誤的,就把它破斥掉,量應該有這種破立的功能。但現量沒有任何分別,怎麼依靠它進行破立呢?就世間當中的任何一法而言,應該是以破立來進行取捨的,但這個現量任何執著、分別、決定性都沒有,那怎麼進行破立呢?

下麵對此回答:依彼抑或憑他力,決定之式行破立。依彼的意思是指依靠現量本身,依靠它本身可以引生決定性;或者現量自己本身不能引生決定性,但是依靠其他的外力可以引生決定性,之後再進行破立。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雖然外境所有的特徵在現量面前已經如理如實地現前了,但是眾生在取境的時候,有時候對外境可以自然而然生起定解,即在沒有什麼錯亂因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生起決定性,然後進行破立;有時候現量對外境雖然已如理如實地照見,但是憑它自己的力量不能生起決定性,必須依靠外力才能產生。

對此可以舉例說明,比如說前一刹那,我看見紅珊瑚或者紅色玫瑰花的時候,它的紅顏色在我眼識面前已經呈現了,因為沒有其他錯亂因的緣故,下一刹那自然而然會生起決定性:我剛才已經看見了紅色的珊瑚、紅色的玫瑰花,我剛才看見就是紅色的。或者這就是紅色的東西啊!依靠現量自己的力量,在自相續中可以生起辨別紅色的決定性,之後進行破立:這個紅色的珊瑚,我要還是不要?如是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意願進行取捨了。

另外,當紅色的柱子現前時,雖然它有諸多不可分割的本性,如刹那無常、所作、形狀等,但是不一定能全部同時認識。比如說對無常來講,因為有其他錯亂因的緣故,從而使你無法對它產生認識。那麼到底有什麼錯亂因呢?首先有內在的錯亂因,因為我們相續中具有把萬法執為常有的不良習氣;然後是外在的錯亂因,紅色的柱子雖然在刹那地生滅,但是以凡夫人的根識卻無法了知,因為刹那生滅不是根識的對境,根識的對境是物質的粗大結構,但粗大的結構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變化。由於上述種種錯亂因的緣故,我們雖然已經看見了與紅色柱子不可分割的無常刹那性,但是卻不能瞭解這一點。但是,如果依靠其他外力之後,我們就可以了知柱子是無常的。依靠什麼外力呢?因為它是人造作的緣故,以此就可知道柱子肯定是無常的,此時在你相續當中,無論是珊瑚還是柱子,都會知道它們的無常本性。所以,要生起決定性,沒有錯亂因時很容易,當下依靠現量馬上即可產生,然後就可以進行破立了;而在有各種錯亂因的情況下,由現量不能直接生起決定性,只有在依靠其他外力的情況下,才能在相續當中生起決定性,然後再進行破立。對於上述道理,我們在學習因明的時候,一定要明確了知。

以前剛開始學因明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所謂的現量既然是無分別,那它怎麼會成為量呢?既然成為量,那麼它就應該是正確的,但沒有分別念,怎麼了知它是正確的呢?因此它永遠也不能成為量。每個人都有各自不相同的習氣和分別念,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現量無分別,如何成為量?對我來講,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但是我想你們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從表情上看,你們好像對此沒有任何疑惑。

大家應了知,依靠現量引生決定性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自力——依靠現量自己的力量產生決定性,其實我們在前面講非量識時,這一點已經講過,其中的已決識就是如此;還有另一種方式,是依靠他力來產生決定性的。這樣一來,從現量來講,雖然其本身並不具備有和無的決定性,但是依靠自力或者他力可以最終引生出決定性來,因此,現量無決定性而不能成為量,也不能破立的過失是根本沒有的。也就是說,現量緣取的外境是正確的,並沒有錯誤,所以我們把它安立為量。雖然它自己是不分別的,但是依靠它可以逐漸引生真實的定解,有了真實的定解以後,就可以進行破立了。所以由現量所決定的名言,一點兒也不會錯亂的原因就在這裏。

好,今天就學習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窺基大師在《因明大疏》中說:能緣行相,不動不搖,因循照境,不籌不度,離分別心,照符前境,明局自體,故名現量。然有二類:一定位,二散心。定心澄湛,境皆明證,隨緣何法,皆名現量。一切散心,若親於境,冥得自體,亦皆現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