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1:46:33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 2003-1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03年3月20日
印度的大成就者月稱菩薩,曾經在《入中論》有講到一個偈頌,「若得自在住順處,設此不能自攝持,墮落險處從他轉,後以何因從彼出。」首先看到偈頌的第一句「若得自在住順處」,所謂的「自在」就是有機會修學佛法,並且在修學佛法時,遠離了種種的違緣,具備順緣的當下,我們每一個人是應該要把握機會,好好的來修學。所謂的「自在」,就是遠離了八種的不暇稱之為自在,也就是「暇滿」當中暇閒的部分。所謂的「住順處」表示想要去修學佛法,種種的順緣是具備的,也就是具備了十種的圓滿。因此在第一句就是講到,既然現今有機會得到暇滿的人身,應該要把握時機好好的來修法。因為所獲得的暇滿人身,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能夠獲得的,因此在獲得的當下,也就是現今,應該要把握每一個時間好好的來修學。
之前有談到,應當藉由所獲得的暇滿人身,好好的來修學法的內涵。什麼樣的法,能夠稱之為正法?所謂修學的法,就是藉由修學它的內涵,能夠得到真正的解脫,甚至能夠讓脫離三惡趣苦,獲得解脫之後能夠得到究竟的佛果。也就是透由修學它能夠調伏內心,讓我們的心能夠呈現出平穩的狀態,並且在此之上好好的來行善。透由行善、持戒,能夠跳脫三惡趣的苦,尤其是能夠跳脫輪迴種種的痛苦。因此以「共」的角度而言,要是藉由這個人身,好好的來修學佛法,不僅來生能夠跳脫三惡趣,並且能夠藉此而跳脫生死輪迴的苦海。以不共的角度而言,所獲得的這個人身,要是好好去利用它的話,不僅能夠成辦之前所說的這些義利,而且能夠藉此而獲得圓滿的佛果。所以既然透由它能夠成辦如此殊勝的果位,我們就應該把握時間,好好的來修學。
因此在之前的偈頌也有談到,「墮落險處從他轉,後以何因從彼出」,透由現今所獲得的人身,只要好好修學,之前所談到的這些有意義的事情,都能夠藉此暇滿人身而成辦它。但是相反的,在獲得這個人身的當下,要是沒有辦法好好修學,來生想要再次獲得人身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是萬一來生沒有辦法再次的獲得暇滿的人身,比如墮入了三惡道;縱使投生在善道,比如以人而言,投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自主的修學佛法的話,實際上要透由法的力量去調伏內心,或者是行善,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既然想要生生增上,就應該藉由這個時間,好好的來修法,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為什麼要修法?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是,每一個人都是想要離苦得樂,既然我們不想要面對痛苦,也不想要承受痛苦,必須要先瞭解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苦的根本?斷除苦的根本,唯有藉由修學佛法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痛苦的根本,而獲得真正的快樂。既然想要離苦得樂,就必須要修學法的內涵,才有辦法獲得最究竟,而且最真實的快樂。
藉由現今所獲得的人身,它是可以成辦三種不同的利益。以最殊勝、最究竟的利益而言,藉此暇滿的人身,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因為想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必須要得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果才有這種能力,而佛果它透由所獲得的人身,是可以去成辦的。要是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境界,也可以藉由現今所獲得的人身去成辦解脫,也就是能夠成辦一己的解脫,這是以自利的角度為出發點,能夠藉由暇滿的人身,而成辦一己的解脫。如果在今生,還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境界,最低的限度,可以透由暇滿的人身,好好的去行善,來生不墮惡趣。如果能夠生生增上,也就是一生比一生更好的話,你就是越來越接近圓滿的佛果。所以現今在修學大乘法時,所謂的大乘法,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希望能夠藉由法的內涵,去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雖然當下沒有這種能力能夠幫助一切的有情,但是必須要有這種目標,就是我希望在將來也能夠成就利益一切眾生的圓滿佛果,把握當下的時間,好好的來修學大乘的佛法。如果能夠藉由此方式而生生增上,實際上你離佛法、離佛果是越來越接近了。
我們在修學佛法,為什麼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利益其他的眾生?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因為就如同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實際上一切的有情眾生,也是想要離苦得樂。絕對不會有一種眾生,他不想要獲得快樂,而想去承受痛苦,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就如同我想要離苦得樂一般,我以外的有情眾生,不管是人,或者是畜生,只要是在輪迴當中的有情,都會想要離苦得樂,而且實際上他也有權利離苦得樂。既然我們內心的感受,跟他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如果我們只在乎自己的苦樂問題,而忽略掉了他人,或者是捨棄他人的話,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或者是所做的任何行為皆是不合理的事情。因為自己不管再怎麼珍貴,你還是一個人;但是他人,如果你去思惟會發現到,他人的數量是相當廣大的,就是如同虛空一般。所以自他兩者利益去作比較時,你會認為既然我是想要離苦得樂,其他的眾生也是想要離苦得樂的話,我應該要捨棄自己的苦樂問題,而去成辦他人的苦樂問題。如果只緣著自己的苦樂問題,這不僅沒有辦法令你獲得最究竟的快樂,如果有這種想法,這種想法也不是正確的想法。想要成辦最究竟的自利以及利他的話,必須要獲得圓滿的佛果,所以在剛開始聽課之前,必須要讓自己先生起菩提心。所謂的菩提心就是「為利有情眾生」的心,我為了利益其他的有情眾生,希望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菩提心,它是具備了兩種的希求之心,也就是為了成辦自利,而希求菩提之發心;以及為了成辦他利,而希求利他之發心。菩提心是必須要具備有這兩者的內涵,也就是希求菩提之發心,以及希求利他之發心。因此菩提心是建立在這兩者之上,所以你必須要讓自己的內心,先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來聽聞這一堂課。
如果能夠在內心生起菩提心,藉由菩提心的力量,不僅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以現前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夠在內心生起菩提心,你自己會獲得安樂,而他人也能夠直接,或者是間接的獲得快樂。因此達賴喇嘛法王在講課時,都有特別的談到,平時我們在修學,最主要就是修學「慈悲」的內涵。如果你能夠對於他人生起慈悲心的話,不僅在現前能夠獲得快樂,以究竟的角度而言,也能夠獲得快樂。所以既然藉由慈悲心,或者是菩提心,它能夠成辦現前以及究竟的兩種安樂的話,我們就必須要在內心,培養慈悲心或者是菩提心。剛開始的時候,雖然菩提心或者是慈悲心,它的力量沒有辦法完全的顯現出來,但是只要不斷的去練習,不斷的去觀修,它的力量會越來越強。只要它的力量能夠慢慢的增長,實際上在增長的同時,不僅僅你自己能夠獲得快樂,他人也能夠因此獲得快樂。所以在每一天,如果能夠不斷的去練習,在內心生起慈悲,或者是生起菩提心的話,實際上在這一天裡面,能夠獲得你想要獲得的快樂,而在你四周圍的眾生們,也會因為你的關係而獲得安樂。
尤其是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都知道,眾生心相續當中的煩惱都是非常的熾盛,所以在此同時,要是能夠培養慈悲心、培養菩提心,去對待四周的每一個人的話,它的功效是很容易就呈現出來的。因此透由這種思惟方式,我們能夠瞭解到,生起慈悲心或者是菩提心,對於我們自己,或者是對於他人,都是相當重要的部分。
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今,培養慈悲心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科技本身是希望能夠藉科學的力量,讓人類解除某一方面的痛苦,而獲得某一方面的快樂。但是如果科學家,或者是使用這些東西的人,他的心相續沒有慈悲心的話,實際上透由科學,它不僅沒有辦法幫助人類,反而會因此而傷害更多的人。這並不是科學它本身有什麼樣的錯誤,而是使用的人,他本身因為沒有慈悲的緣故,所以會藉由科學的力量而傷害到其他的眾生。因此在現今培養慈悲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實際上菩提心,它是透由慈心以及悲心而生起的,所以從因的角度而言,就是從因果當中,因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夠在內心生起慈心,或者是悲心的話,就能夠藉此力量而幫助到很多的眾生。透由修學菩提心之後,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果位?就是能夠獲得最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不管是從因的角度,或者是從果的角度,菩提心的「因」是慈悲,而菩提心的「果」是佛果;所以不管你從因的角度,或者是從果的角度而言,修學慈悲心都是能夠利益他人的。
透由修學慈悲,不管是我們自己或者是他人,都能夠藉此而獲得快樂,而這一點是我們能夠親自感受到的。所以不管是從現今的角度,或者是從究竟的角度,不管是以自己的角度,或者是他人的角度,只要你能夠修學慈悲,你自己以及他人都能夠藉此而獲得快樂,不管是現前或者是究竟,也能夠因此而成辦許多的快樂。所以在這個當下,修學佛法時,修學慈悲對於我們而言是相當重要。如果一個人他的內心沒有慈悲心,縱使外在的物質再圓滿、再豐盛,但實際上他並沒有辦法藉此而獲得真正的快樂。
之前我們有談到,現今透由修學佛法,要在內心生起菩提心,是相當困難的。縱使你的心相續當中,沒有一顆非常自在,也就是不用透由造作就能夠生起的菩提心,但是至少你必須要去思惟,我是應該要去利益其他的有情眾生。為什麼我應該要這樣做?透由思惟生起菩提心的道次第,能夠讓內心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如果能夠在今生不斷的去修學,不斷的去作觀修的話,縱使在這一生,沒有辦法生起清淨的菩提心,但是透由不斷的串習,在不久的將來,你的心相續當中,一定能夠生起菩提心,這一點是能夠肯定的事。
接下來所要聽聞的法,雖然以法的本質而言,它是大乘法。但是如果講說的人,或者是聽聞者,本身並沒有具備大乘者的條件,也就是以動機的角度而言,他並不是以大乘的動機來聽法;縱使我們所聽的法,所修學的法是大乘法,但是實際上它的功效是產生不出來的。所以既然瞭解大乘的法,尤其是密法,他們是相當的甚深,相當的殊勝;但是它是否能夠呈現出它的功效,最主要的就是在於,修法者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聽聞,來作觀修?如果以講說者,或者是以聽講者本身而言,要是沒有辦法具備種種的條件,尤其是沒有辦法具備大乘的動機的話,縱使法再殊勝,它是沒有辦法產生真正的效用。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既然所聽聞的法是大乘法,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位大乘的行者。所謂的大乘行者,就是必須透由修學整個道次第的內涵,讓內心生起菩提心。菩提心,不管是造作的菩提心,或者是不透由造作而生起的菩提心,這都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先思惟到,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得到圓滿無上的佛果,所以我來到上師的面前,來聽聞這一堂大乘的法。
之前我們所講的法,就是講到了月稱菩薩所造的《入中論》。今年為什麼會將去年的課程改成《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實際上是有它的原因的。一方面從第六品開始,如果沒有照著《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來作講述的話,不管是講說者,或者是聽法者(也就是你們),想要瞭解《入中論》的內涵,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之前從第一品到第五品所有的內涵,大致上在道次第裡面,都有仔細的講述到。接下來第六品,是講到有關空性的部分,所以在講述第六品,本來就是應該要照著《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來作講釋,這樣會比較恰當。
另一方面也是達賴喇嘛尊者,他有特別的詢問到,「去年到台灣講法的時候,是講那一部分的法?」這個時候,我就回答他說:「我到某些中心有講述道次第的內涵,到臺北的一個中心裡,我又講到有關空正見的部分。」法王他很關心這一點,然後跟我特別談到:「在講述空正見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講的?」這時候我回答他說:「我是講入中論」。法王他覺得,如果只是講《入中論》的根本頌,也就是它裡面的偈頌的話,可能沒有辦法直接利益到現場的眾生。因此法王他是建議,接下來第六品之後,如果能夠照著《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來作講釋的話,可能會比較恰當。因此一方面實際上在講述的當下,本來就是應該以《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來作講釋;一方面這是法王特別交待的緣故,所以今年我們的課程,從第六品開始,就是以《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為主。接下來就會為大家介紹這裡面的內涵。
並且在修學中觀正見的當下,閱讀《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是相當重要的一點。現今《中論》的論著有相當多種,其他的教派裡也有很多是解釋《中觀》,也就是空正見這部分的論著。我們所要修學的這本論著,也就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它有什麼樣的特色?之前我們都瞭解到,《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它是在解釋《入中論》的一本論著,《入中論》是月稱菩薩所造的。月稱菩薩他在造了《入中論》之後,也造了一本《入中論》的釋論,也就是他自己解釋入中論。宗大師在造《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時,不僅會將《入中論》的根本頌解釋出來,並且在此同時,他也會將《入中論釋論》當中的句子引攝出來,然後來作解釋。所以如果你能夠閱讀《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話,不僅能夠瞭解《入中論》的涵義,你也能夠瞭解《入中論釋論》的內涵。所以閱讀《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對於想要修學中觀正見的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因為在談到中觀正見時,有一些部分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這時候宗大師就透由引《入中論釋論》的原文,然後作解釋;將比較困難的部分,以相當精簡的文字,以簡單的方式來解釋。所以想要好好修學的話,實際上《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是相當重要的一本論著。
釋第六勝義菩提心之一
己二、釋第六現前地(四)
庚一、明此地訓釋與慧度增勝124
庚二、讚慧度功德125
庚三、觀甚深緣起真實(五)125
庚四、結述此地功德396
庚一、明此地訓釋與慧度增勝124
因為我們所要上的這一本論著,也就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它的內容相當的多,所以在短短的幾堂課裡面,沒有辦法將它完全的上完,所以能夠上多少就上多少,如果明年有機會,還可以繼續的往下上。接下來是看到《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正文,請翻到第124頁。我們從第六品開始,就是照著《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為大家解釋《入中論》的內涵。第六品又可以分四,這當中是用庚一、庚二、庚三、庚四,這是第六品最主要的科判。所以簡單的說,第六品分四:第一、明此地訓釋與慧度增勝,第二、讚慧度的功德,第三、觀甚深緣起真實,第四、結述此地功德。
第六品最主要而且內涵最多的,可以算是第三個科判,也就是「觀甚深緣起真實」。在這個科判當中,會以相當仔細的方式,為大家解釋「何謂緣起性空」的內涵。接下來先看到第一個科判「明此地訓釋與慧度增勝」。所謂的「訓釋」就是第六地又稱之為現前地,它為什麼又稱之為現前地的原因,在接下來這幾個偈頌會談到。所以首先看到第一個偈頌,「現前住於正定心,正等覺法皆現前,現見緣起真實性,由住般若得滅定。」
在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正文裡,是沒有引出根本頌,也就是它沒有引出這個偈頌。是為了大家方便的緣故,所以在這個地方會特別將它引出來。接下來小字的部分,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正文。由第五地已得清淨靜慮波羅蜜多,故第六現前地得住最勝定心。在第六地以前,也就是從初地一直到五地,菩薩們會獲得種種不同的功德,比如初地菩薩們能夠獲得殊勝的佈施波羅蜜功德;二地的菩薩們,能夠獲得殊勝的持戒波羅蜜功德;三地的菩薩們,能夠獲得殊勝的忍辱波羅蜜功德;四地的菩薩們,能夠獲得殊勝的精進波羅蜜功德;五地的菩薩們,能夠獲得殊勝的襌定波羅蜜,就是這邊所謂的靜慮波羅蜜多。因此「由第五地已得清淨靜慮波羅蜜多」,在六地之前菩薩已經獲得了清淨,而且圓滿的襌定波羅蜜。「故第六現前地得住最勝定心」因此第六地,又稱為之現前地,也就是因為在五地之前,有獲得了清淨的襌定波羅蜜的緣故,所以在登上六地,也就是登上現前地,能夠安住在最殊勝的定的狀態。以此為依現見甚深緣起實性,因此透由之前襌定的力量作為依靠,能夠真實的瞭解緣起性空的內涵。即此菩薩住第六地,由得最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住滅定。這位登上六地的菩薩,因為在登上現前地,也就是登上六地時,能夠獲得最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因此在此同時,他能夠獲得種種滅定的功德。
之前我們所談到的部分,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根本頌的內涵。在第一句裡面,「由第五地已得清淨靜慮波羅蜜多,故第六現前地得住最勝定心」,實際上這一段文,它是在解釋『現前住於正定心』的這一句話。接下來「以此為依現見甚深緣起實性」這一段就是講到了,根本頌裡面的第三句『現見緣起真實性』。接下來「即此菩薩住第六地,由得最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住滅定」,這一句,就是根本頌的最後一句話『由住般若得滅定』。
前五地中,以未得增勝般若波羅蜜多故,唯由施等五波羅蜜多增勝,不能得滅定也。之前我們有談到,菩薩在登上六地時,不僅能夠獲得最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並且在此同時,他能夠獲得不共的滅定功德。因此從這一句就可以瞭解,從初地一直到五地的階段裡,他並沒有辦法獲得滅定的功德。為什麼沒有辦法獲得滅定的功德?這一句裡有講到原因,「以未得增勝般若波羅蜜多故」因此在六地之前,也就是從初地一直到五地這一段過程,菩薩他因為沒有辦法獲得最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光是由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襌定等五波羅蜜多,是沒有辦法獲得滅定的功德。這當中的「滅定」,就是大乘的不共滅定。所謂的大乘不共滅定,就是行者他在觀修空性時,能夠在短短的一剎那之間,出入空性。「出」是什麼樣意思呢?所謂的「出」是出定,「入」是入定。這一位觀修空性的行者,也就是登上六地的這位菩薩,在觀修空性的當下,能夠在短短的一剎那之間,出定以及入定,這時候他所緣的法是緣著空性的,這種內涵就是大乘的不共滅定。如果你想要獲得這種殊勝的成就,必須要登上六地,也就是獲得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功德之後,才有辦法獲得。因此從初地一直到五地之間,雖然它有種種五度的功德,但是沒有辦法因此而獲得大乘的不共滅定。
接下來看到第125頁,又由般若增上,現證法性如影像故,第五地中見道諦故,正等覺法現前得故,此地名現前地。這一段文當中,就是在解釋,為什麼登上六地的菩薩,他所登上的這個「地」,稱之為現前地?這就是科判「明此地訓釋與慧度增勝」當中的「訓釋」的部分。所謂的「訓釋」它就是要解釋,為什麼第六地,它又稱之為現前地?這一段文有講到三點:「又由般若增上,現證法性如影像故」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五地中見道諦故」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個原因「正等覺法現前得故」,因為這三個原因的關係,所以第六地又稱之為現前地。這三點在後文會作詳細的解釋。
接下來,疏中釋第二理由,謂能知所知不可得道已現證故。「疏中」是談到了清辨論師所造的《慧炬論》。《慧炬論》在解釋《入中論》這一段文時,有談到「謂能知所知不可得道已現證故」,這一段文是特別在解釋,三個理由當中的第二個理由,也就是「第五地中見道諦故」。這一段文,清辨論師在《慧炬論》,將它解釋為「謂能知所知不可得道已現證故」。雖然清辨論師在《慧炬論》有作如此的解釋,但是這幾個字最主要的內涵,並不是闡釋如此的道理。所以接下來,然釋論說見道諦者,這個「釋論」就是月稱菩薩他親手所寫的《入中論》的一本釋論。在《入中論釋論》它是如何來解釋「第五地中見道諦故」的內涵呢?然釋論說見道諦者,是舉四諦中最後諦,義謂彼地於粗細四諦得善巧,故第六地已得圓滿善巧四諦慧。所謂的「第五地中見道諦故」的內涵,最主要就是談到了所謂的道諦。道諦是苦、集、滅、道四諦當中的最後一諦。因此透由強調最後一諦,就可以發現到,在五地的時候,五地的菩薩,他是能夠善巧的通達粗細的兩種四諦法門,所以「義謂彼地於粗細四諦得善巧」,「彼地」就是五地。所以「第五地中見道諦故」就是五地的菩薩,他能夠在登上五地的時候,以相當善巧的方式,而通達了粗細等四諦的內涵。也就是四諦當中,可以分為粗分的四諦以及細分的四諦。對於一位登上五地的菩薩而言,他不僅能夠了知粗分的四諦,而且也能夠瞭解細分四諦的內涵。為什麼要談到道諦?最主要就是,道諦它是四諦的最後一諦,所以透由了知道諦,可以瞭解到他對四諦的法門,是相當的精通,而且相當的善巧。「故第六地已得圓滿善巧四諦慧」,藉由第五地,他能夠通達瞭解粗細兩種四諦的法門,所以在登上六地的時候,對於之前所通達的智慧,他能夠圓滿的緣故,所以在此有特別的強調,為什麼在「第五地中見道諦故」,他就能稱之為現前地。所以「故第六地已得圓滿善巧四諦慧」,之前在第五地所獲得的智慧,雖然他能夠瞭解,但並不是圓滿的,透由不斷的串習,能夠在登上六地的時候,以相當善巧的方式,圓滿粗細兩種四諦的智慧。
第一理由,顯示圓滿善巧順逆緣起之慧學。第一個理由,就是之前有談到三種的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又由般若增上,現證法性如影像故」,這一段文最主要表達的內涵就是談到,「顯示圓滿善巧順逆緣起之慧學」,登上六地的菩薩,他能夠以相當善巧的方式,瞭解順、逆兩種緣起。緣起可以分為順的緣起,跟逆的緣起。對於一位登上六地的菩薩而言,他能夠善巧的通達順、逆的兩種緣起,而生起堅固的慧學。由已圓滿此二慧學,故四諦緣起皆得現前。因此在此有談到兩個理由,就是之前透由五地,能夠了知粗細兩種四諦而生起智慧的力量,在登上六地的時候,他能夠以相當圓滿的方式,而瞭解所謂粗細兩種四諦的法門,並且在此同時,他也能夠相當善巧順逆的兩種緣起,因此了知這兩種法的智慧,是相當圓滿的。「由已圓滿此二慧學」,所謂的兩種慧學,就是了知粗、細四諦的慧學,以及通達順、逆緣起的慧學。「故四諦緣起皆得現前」,因此對於六地的菩薩而言,不管是粗、細的四諦,或者是順、逆的緣起,對於他而言就是如同現前法一般。
如是當知此地圓滿三種慧學。所謂的「三種慧學」,就是由殊勝的慧學所攝的戒定慧三學。「圓滿三種慧學」是透由殊勝的慧學所攝持的戒、定、慧三學,所謂殊勝的慧學,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因此在六地菩薩心相續當中的戒、定、慧三學,是透由現證空性的智慧所攝持的緣故,所以他所獲得的三學,可以稱之為殊勝的三學。
又奢摩他若何增勝,則毗缽舍那亦隨增勝。所謂的「奢摩他」就是襌定,而「毗缽舍那」就是證得空性的智慧。如果你的心相續當中,奢摩他是堅定、穩固的,那透由奢摩他所生起的毗缽舍那,也能夠產生越堅定、越穩固的面貌。因為毗缽舍那是建立在奢摩他之上的,如果奢摩他能夠堅定、穩固,由此而生的毗缽舍那,它的本質也能夠越殊勝。第五地既得最勝靜慮波羅蜜多,則此地自亦能得最勝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在五地時,能夠獲得殊勝的襌定波羅蜜,也就是能夠獲得殊勝的奢摩他;在六地時,能夠藉由之前所獲得的奢摩他,而生起殊勝的毗缽舍那,也就是這邊所談到的,最勝般若波羅蜜多。故從此地後乃得入不共滅定也。因此在六地時,「故從此地」從六地之後,透由獲得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能夠獲得大乘的不共滅定。大乘的不共滅定,在之前已經解釋過了。所以從六地開始,因為能夠獲得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所以在此之後,能夠獲得大乘的不共滅定。
《寶鬘論》雲:「第六名現前,現證佛法故,由修止觀道,得滅定增廣,六地為什麼稱之為現前地呢?因為在六地,能夠現證種種的四諦以及緣起的內涵。所以對於六地的菩薩而言,不管是粗、細的四諦法,或者是順、逆的兩種緣起法,對於六地的菩薩而言都能夠現前,所以六地又稱之為現前地。「由修止觀道,得滅定增廣」,透由修學殊勝的止觀雙運,他能夠獲得不共的滅定功德。而且他心相續當中的滅定功德,是會不斷的增長廣大。此地異熟果,作善化天王,聲聞無能奪,能滅諸我慢。」登上六地的菩薩,透由悲心以及願力的緣故,如果能夠利益到廣大的眾生,他會投生作為善化天王。這當中「此地異熟果」,也就是登上六地之後,透由悲心以及願力的緣故,所以他會投生作為轉輪聖王,或者是在這當中所談到的投生作為善化天王。「聲聞無能奪,能滅諸我慢」,六地菩薩心相續的功德,是聲聞所沒有辦法相比的,因此在相比的當下,他能夠滅除聲聞心相續中的我慢。善化即化樂天。倒數第三句有談到「作善化天王」,「善化」就是化樂天。所以登上六地的菩薩,藉由悲心以及願力的緣故,他會投生在化樂天,而作化樂天王。
庚二、讚慧度功德125
接下來看到第二個科判「讚慧度功德」。此顯諸餘施等資糧,要依般若波羅蜜多,方能趣果。從這一段文,到第125頁的最後一段文「趣向聖位佛果」,這一段文除了根本頌之外,其餘的文都是《入中論釋論》的正文。接下來在解釋《入中論》的根本頌時,一方面會引用月稱菩薩親手所寫的《入中論釋論》,一方面宗大師他也會作解釋。所以接下來就是看到這一句,「此顯諸餘施等資糧,要依般若波羅蜜多,方能趣果」,也就是般若以外的佈施種種資糧,要依靠著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夠成為成辦佛陀果位的因緣。這一點在《入中論》就有談到,「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勝果。」如一有目士夫,能引一切盲人到達欲往之處。這就是這一段文當中的譬喻,比如有一個人,他能夠看到外境,藉由他的力量,能夠引導眾多的盲人到達他們想要到達的地方。就如同這個譬喻所要談到的內涵,如是於修道時,亦由般若波羅蜜多,能不顛倒明見正道非正道故。便能攝取如無眼之佈施等功德,趣向聖位佛果。在修學佛道時,「亦由般若波羅蜜多」必須要透由般若的內涵,才能夠正確清楚的看到正道以及非道的差別。所謂「正道、非道」,就是必須藉由般若的力量,才能夠清楚的瞭解何謂空性?何謂非空性?「便能攝取如無眼之佈施等功德」,藉由般若波羅蜜,它能夠引導如同失去雙眼的佈施等等眾多功德,而走向圓滿的佛果。因此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強調的內涵就是,縱使行廣大的佈施,或者是行眾多的善行,要是沒有般若波羅蜜多作為助伴的話,實際上所造的一切功德是沒有辦法趣向佛果的。相反的,在作任何善行,要是有般若作為助伴的話,所行的任何善行,它都是成辦圓滿佛果之因,能夠藉此而趣向圓滿的佛果。
《釋論》的這段文,就是在解釋《入中論》的根本頌的這個偈頌,也就是「如有目者引能導,無量盲人到止境」,能夠清楚看到外境的這個人,他是能夠引導無數的盲人,而到達他們想要到達的目的地。就如同這個譬喻一般,「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勝果」,透由智慧的力量,能夠引導如同無眼的佈施等等功德,而趣向佛陀的勝果。接下來《般若攝頌》雲:「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廓,闕慧五度無眼導,無力能證菩提果。」相同的內涵,也就是無量無數的盲人,要是沒有一個人去引導的話,他是沒有辦法看清楚外境,也沒有辦法到達想要到達的地方。在修行的當下,如果缺少了智慧來作引導,光靠佈施等五度,是沒有辦法證得菩提勝果的。
《能斷金剛經》雲:「善現!如士夫入於闇室都無所見,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而行佈施亦復如是。在《金剛經》,佛陀有特別提到,如果有一個人,他進入了相當黑暗的房間裡面,雖然他擁有眼睛,但是沒有辦法看清楚外境的。「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而行佈施亦復如是」,相同的,菩薩在行佈施「若墮於事」,是執著外境然後去行佈施的話,這樣的佈施,不能夠稱之為清淨的佈施。善現!如明眼士夫,過夜曉已日光出時見種種色,當知菩薩不墮於事而行佈施亦復如是。」在日光底下,透由明亮的雙眼,能夠看見外在種種的色法,也就是種種的形形色色,所以「當知菩薩不墮於事」,這當中的「不墮於事」就是如果你想要去除這種執著的話,必須在內心生起證得空性的智慧,透由證得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所行的佈施,稱之為清淨的佈施。簡單來說,就如同我們之前有談到,佈施它可以分為世間以及出世間。所謂「世間」的佈施,就是在行佈施時,要是執著外境所行的佈施,稱之為世間的佈施。相反的,如果在行佈施時,是透由現證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來作輔助的話,所行的佈施,稱之為「出世間」的佈施。於持戒等當知亦爾。相同的,其他的善行也是相同的道理。
庚三、觀甚深緣起真實(五)
辛一、立志宣說其深義126
辛二、可說深義法器128
辛三、說後引發功德130
辛四、勸法器人聽聞132
辛五、宣說緣起真實(三)
辛一、立志宣說其深義126
接下來看到第三個科判「觀甚深緣起真實」,這個科判又分為五個小科判,第一個科判「立志宣說其深義」,第二「可說深義法器」,第三「說後引發功德」,第四「勸法器人聽聞」,第五「宣說緣起真實」。實際上第六品大部分的內涵,都是包含在這五個科判當中,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立志宣說其深義」。今初,雲何現見緣起之真實性?這當中就是問到,既然登上六地的菩薩,透由見到了緣起的內涵,能夠了知真實性,也就是了知空性之法的話,他是如何瞭解的呢?釋論答雲:《入中論釋論》做了回答:「彼緣起實性,非吾輩無明厚翳障蔽慧眼者之境界,唯是第六地以上之境,「彼緣起實性」緣起性空的內涵,「並非」這後面就談到了「非吾輩無明厚翳障蔽慧眼者之境界」,所謂的「翳」就是眼翳,眼翳是眼睛的一種疾病,就是透由眼翳來譬喻無明。所以真實的緣起性空的內涵,並非被無明的眼翳所蒙蔽智慧雙眼的我,能夠作解釋的。月稱菩薩他談到,因為我的雙眼被無明的眼翳所遮蓋、所蒙蔽的緣故,所以智慧的雙眼,對於我自己本身而言,因為被無明的眼翳所遮蓋的緣故,所以我沒有辦法解釋緣起性空的真實內涵。「非吾輩無明厚翳障蔽慧眼者之境界,唯是第六地以上之境」,那誰才能夠真正的宣說緣起真實義的內涵呢?是登上六地以上的菩薩,他才能夠真實的瞭解。因為對於一位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的人而言,他是沒有辦法如實的闡釋空性的真實義。因此如果想要如實的闡釋真實空性的內涵,必須要先能夠現證空性。因此對你之前所提出來的問題,你必須要問其他的人,故此不應問吾等,至於你問的這個問題,因為我本身,我的智慧雙眼,被無明的眼翳所蒙蔽的緣故,所以我沒有辦法回答。應問已塗善見空性安善那藥,除無明翳,成就慧眼之諸佛菩薩。」所以在你之前所提出來的問題,你必須去問,已塗上善見空性之眼藥,就是沒有這種無明眼翳,因為他在眼睛上面已經塗上了,能夠完且清楚了知空性的眼藥,而且在此同時,他已經去除了無明的眼翳。「成就慧眼之諸佛菩薩」,並且在去除無明眼翳的當下,能夠成就智慧的雙眼,透由智慧的雙眼,他能夠清楚的看到,緣起真實義的內涵,所以你必須要去問這些諸佛菩薩們。
由此當知如塗安膳那藥令眼明瞭,非剜其眼。如是由塗善見空性安膳那藥,令慧眼明瞭,非剜明眼。故此宗無誹謗聖根本定全無智慧之惡見也。首先先看最後一句「故此宗無誹謗聖根本定全無智慧之惡見也」,有一類的人,他們會闡述到一種論點,就是當你能夠現證空性時,因為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必須要能夠去除一切世俗的影像;因為在現證空性時,除了空性之外,空性以外的這些世俗法,是沒有辦法顯現出來的,所以在現證空性時,是必須要能夠去除一切世俗的影像。既然要去除一切世俗的影像,有一類的人就問到說:對於根本定,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而言,它本身也是世俗諦;既然現證空性要去除一切世俗的影像,那就表示,在現證空性的當下,根本定也是不存在的,因為它是世俗的緣故。這樣的見解,是錯誤的見解,如果有這種錯誤見解的話,你沒有辦法解釋之前《入中論釋論》的這一段文。為什麼呢?因為正文有談到「由此當知如塗安膳那藥令眼明瞭」,塗上眼藥之後,是希望我們的眼睛能夠明亮,「非剜其眼」並不是塗了眼藥之後,要將眼睛挖出來,並不是這個意思。「如是由塗善見空性安膳那藥令慧眼明瞭,非剜明眼」,相同的道理,透由之前的譬喻,塗上能夠了知空性的眼藥,為的是希望我們的智慧雙眼,它能夠明瞭,而不是要將我們的智慧雙眼挖出來。所以在此同時,塗上能夠了知空性眼藥的這雙眼,實際上它是存在的。我們塗了眼藥,是希望這雙智慧之眼,它能夠越來越明瞭,而不是完全的消滅它。所以在現證空性時,它雖然是去除一切世俗的影像,但並不是說它要去除它自己本身,你不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如果你談到這種論點,就表示在現證空性時,智慧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那就如同塗上了眼藥之後,眼睛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這跟《入中論釋論》的原文並不相符。
接下來,問:《般若經》與《十地經》等,豈不明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見緣起性乎?故但當隨彼聖教而說。之前我們有談到,月稱菩薩他要闡釋甚深空性的內涵,但是在闡釋時,他有談到藉由他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宣說空性的甚深大法。所以在這一段文就談到,既然月稱菩薩他認為自己沒有這種能力,但又要宣說空性的甚深大法,這個時候他就是必須要依著具量的師長,「具量」的師長就是龍樹菩薩。以龍樹菩薩而言,他不僅能夠現證空性,而且他是佛陀親口授記的一位具量善知識。並且佛陀有親口授記,龍樹菩薩在宣說空性的真實義,是能夠遠離常、斷二邊,而闡釋中道的。所以既然龍樹菩薩,他能夠現證空性,並且又是佛陀親口授記的一位善知識,月稱菩薩在闡釋中觀正見時,就是依著龍樹菩薩所造的論著來作解釋。所以這個地方就有人問到,在《般若經》以及《十地經》當中,不是有談到,菩薩他們是如何的來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嗎?既然在《般若經》與《十地經》有這樣講述到的話,你可以依照著經論,也就是依照著經典的內涵,來宣說空性之理。接下來就做了回答。
答:「聖教密意亦難解,吾輩雖依聖教亦不能說也。」月稱菩薩他就回答說:經典雖然有談到,菩薩他們是如何的來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但是經典最深的內涵,也就是它最究竟的密意為何?實際上並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瞭解的。所以藉由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宣說《般若經》以及《十地經》的內涵。此依自力解說而言。「吾輩雖依聖教亦不能說也」的「不能說」是什麼樣的內涵呢?「此依自力解說而言」他依著自己本身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闡釋經論的內涵。然堪為定量大士所造宣說真實義諸論,則能無倒解釋經義,要依彼論乃能瞭解聖教密意。既然月稱菩薩,他認為藉由他自己的力量,不能夠闡釋中觀正見的話,那他又要闡釋中觀的真實涵義,就必須要依靠著一位具量的士夫。透由依靠著龍樹菩薩這位具量的士夫,以及龍樹菩薩他所造的中觀論著,「所造宣說真實義諸論」就是龍樹菩薩親手寫的中觀理聚六論。如果依照著龍樹菩薩,以及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著,「則能無倒解釋經義」這個時候,就能夠非常清楚的,將經論的內涵解釋出來。「要依此論乃能瞭解聖教密意」,所以如果你想瞭解經論的真實涵義的話,必須要依靠著龍樹菩薩所造的論典,才有辦法無誤的了知。
頌曰:因此在《入中論》的正文就談到,「如彼通達甚深法,依於經教及正理,如是龍猛諸論中,隨所安立今當說。」如彼六地菩薩通達最甚深法,如是龍猛菩薩無倒瞭解諸經義已,六地菩薩他所通達最甚深的空性大法,實際上龍樹菩薩也瞭解。「中論」的這幾個字,在藏文版的原文當中,是談到了中觀的論典;中觀的論典,是包含了中觀的理聚六論。至於這當中的《中論》,只是中觀理聚六論當中的一部注解,就是一部論著。所以以原文的藏文版來說,這幾個字應該是改成,這是「中觀的論典」。所以在中觀的這些論典當中,依諸經藏及餘正理,顯示諸法真實義,極為明瞭。龍樹菩薩他在造中觀理聚六論,是依照著佛陀親口所宣說的經藏內涵,以及種種的正理,以相當清楚的方式來解釋真實義,也就是空性的道理。故月稱論師唯依龍猛菩薩論中所說真實義,今當如彼教規而說。既然龍樹菩薩他有這種能力,能夠無誤的闡釋中觀正見的話,那月稱菩薩在闡釋真實義的同時,就是依靠著龍樹菩薩,他在中觀論典當中所談到的空性之理,依著龍樹菩薩所傳下來的教軌,而為弟子們宣說真實義的內涵。今天的這堂課,我們就先上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