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1:43:10

入中論 6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六)2002105

先翻到第45頁,接下來進行的是第六品。在前面幾品分別的講到,一地到五地的種種功德。接下來進行的是第六品,在第六品當中,最主要講述的是六地,也就是現前地的種種功德。之前所進行的部分,分別是初地的歡喜地,二地的離垢地,以及三地的發光地,四地的燄慧地,五地的難勝地。接下來進行的是六地的現前地,這個是《入中論》的第六品。

接下來是看第六品的第一個偈頌,「現前住於正定心,正等覺法皆現前,現見緣起真實性,由住般若得滅定。」第一句「現前住於正定心」,登上了現前地的菩薩,他是處在現證空性的狀態當中,所以「現前住於正定心」,所謂的「正定心」,就是在根本定時,也就是在入定的過程,他是以現證空性的方式呈現出來的。

接下來宗大師在解釋這個偈頌時,在解釋完第一句之後,接下來解釋的是第三句「現見緣起真實性」,也就是在之前入定時,他所觀想的一切就如同虛空一般,這個時候他所面對的境界,是以面對空性為主的。接下來「現見緣起真實性」,在後得智時,也就是在出定的過程,他所面對的這一切,是有緣起的內涵,所以「現見緣起真實性」。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在入定時所觀修的一切,就如同「虛空」一般,在出定的過程所觀修的一切,就如同「幻化」一般。先解釋第一句之後,再來解釋第三句的內容,所以「現前住於正定心」接下來「現見緣起真實性」。

接下來看到的是第四句「由住般若得滅定」,在六地的菩薩,他修學的內容,主要是以修學殊勝的般若度為主,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由住般若得滅定」。為什麼他能夠透由修學般若度而得到滅定呢?因為在第五地時,透由觀修粗分以及細分的四諦內涵,所以在六地時,他能夠透由這種智慧,而得到滅定。也就是因為這位菩薩,在六地的時,透由這種智慧,而得到滅定的關係,所以「正等覺法皆現前」。最後這一句就有講到,為什麼這一地要稱之為現前地?也就是因為六地的菩薩,在六地時,修學的是以般若度為主,並且透由五地觀修粗分以及細分的四諦內涵之後,生起了智慧,得到了滅定,所以「正等覺法皆現前」,種種的法都能夠在這位菩薩的面前展現出來,因此這一地稱之為現前地。

    之前有講到,宗大師在解釋《入中論》的過程,有造一本《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著作。這本著作當中,就是解釋《入中論》以及《入中論釋論》,就是月稱菩薩所造的這本釋論。如果我們在修學《入中論》的過程,能夠了解《入中論善顯密義疏》這一本著作的話,其實在閱讀這一本著作時,就能夠了解《入中論》以及《入中論釋論》的這兩本著作。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勝果。」之前有談到,登上六地的菩薩,在他修學的過程,是以修學殊勝的般若度為主。這個地方就要介紹,為什麼般若度是如此的殊勝?第一句以及第二句當中,就有講到一個譬喻,「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就比如有一群盲人,比如有五位盲人,這五位盲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看見外境的緣故,所以這五位盲人積聚在一起,他們是沒有辦法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如果在這五位盲人的面前,有一位路人他是能夠看清楚外境,透由這位路人的引導,他們就能夠分別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有講到,「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透由這個人的引導,能夠讓這些盲人,都到達他們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

透由這個譬喻,我們可以了知到什麼樣的內涵呢?「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勝果」,我們所修學的前面這五度,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襌定這五度,就如同五位盲人一般。六地的菩薩,他所修學的般若度,就如同這位能夠看到外境的人一般。如果我們僅僅修學前面五度,而沒有辦法修學般若度的話,是沒有辦法得到圓滿的佛果。因為前面的五度,它最主要都是講到了方便的部分,所以這樣的方便心,以它的本質而言,它是沒有辦法了知空性的內涵,必須透由智慧作輔助,才有辦法呈現出它的效果。所以第三句,就有講到「如是智慧能攝取」,如果在修學五度之後,能夠透由修學智慧度來作輔助的話,「無眼功德趣聖果」前面的五地,他們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內涵,所以就把它譬喻成是無眼的。但是因為透由智慧度的輔助,五度的這些功德,還是能夠成為圓滿的佛果之因,因此最後一句,就有講到「無眼功德趣勝果」。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如彼通達甚深法,依於經教及正理,如是龍猛諸論中,隨所安立今當說。」「如彼通達甚深法」登上了六地的菩薩,他所通達的甚深空性之法,「依於經教及正理」,這一句在宗大師所造的《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有講到,是透由《中論》的經教以及種種的正理,來闡釋空性的內涵。

如果我們照著《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的方式來講述的話,到最後「如是龍猛諸論中,隨所安立今當說」,這兩句就會變得非常難解釋,因為「依於經教及正理」當中,已經講到了龍樹菩薩所造的這本《中論》,那「如是龍猛諸論中」又會再次的講到龍樹菩薩所造的這一本《中論》,前後就會變得有重覆的現象了。

但是其實第二句當中,最主要的就是講到,依於佛陀所傳下來的經教,以及種種證得空性的正理,「如是龍猛諸論中」就比如像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有講到,要透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了知空正見。就是依於佛陀的經教,以及龍樹菩薩所闡釋的正理,能夠了解空性的內涵。就如同是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有講到「隨所安立今當說」。

所以接下來要闡釋空性的內涵,是以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為主。透由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的內涵,來講述空性的法門。為什麼在講空性的法門,要依照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來作講述呢?這是有它的原因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佛法當中有所謂的兩大車軌,這兩大車軌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無著菩薩以及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他是唯識宗的大車軌,也就是唯識宗的開派師;龍樹菩薩就是中觀的大車軌,也就是中觀宗的開派師。

是不是我們一般的人都能夠成為大車軌,或者是開派師呢?其實要成為宗教當中的開派師,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這當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條件,他必須要有佛陀的授記。也就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他會授記說:我將來在往生的時候,也就是入了涅槃之後,多少年之後,會有一位開派師,在這個世界呈現出來;所以想要當開派師的話,他必須要有佛陀的授記。所以以龍樹菩薩而言,在佛陀所講的《楞嚴經》當中,就有講到「南方碑達城,有吉祥苾芻,名稱為龍者,能破有無邊,於世弘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道,往生極樂國。」這樣的一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就是講到,我在涅槃之後的六百年之後,也就是佛陀他在入涅槃六百年之後,會在印度的南方「碑達城」的這個地方,有一位比丘,他名叫做吉祥苾芻。接下來「名稱為龍者」,這位吉祥的苾芻,他會獲得龍樹的稱號。為什麼這位比丘,他能夠獲得龍樹的稱號呢?也就是佛陀在入涅槃六百年之後,在這六百年期間,大乘的佛法衰滅得非常迅速,但是在大乘佛法衰滅時,小乘的佛法是相當、相當的興盛。這時候有很多修學小乘佛法的比丘,或者是修行人,他們會認為大乘法,並不是佛陀所宣說的。所以在那個時代,雖然有少部分的大乘經典,但是這些大乘的經典,並不是非常完整。

因此這位比丘,也就是龍樹菩薩,他就到龍王的面前,為龍王們說法。他在講述佛法的過程,最後龍樹菩薩就是從龍王住的地方,將《般若經》迎請回來,最主要迎請回來的是《般若十萬頌》。所以就是將《般若經》,從龍王住的地方,迎請到我們世間來。這個就是佛陀在他在世的時候,為龍樹菩薩所授記的內容。當中就有講到,他出生的地點,以及他出生之後,這位比丘叫做什麼名字?他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果位?所以就有講到,「南方碑達城,有吉祥苾芻,名稱為龍者,能破有無邊」。

這一段最主要的意思就是,登上六地的菩薩,他能夠證得空性的甚深法,他是透由修學佛陀所講述的經教的內涵,以及種種的正理,才有辦法證得。這些內容,在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也都有,所以月稱菩薩他在講述空性的內涵時,是依由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來作宣說,所以最後一句就有講到「隨所安立今當說」。

之前有介紹另一位開派師,也就是無著菩薩。無著菩薩,他是在佛陀涅槃四百年之後才誕生的。為什麼會有這位菩薩的產生呢?在佛陀入涅槃之後,大乘的佛法它衰退相當的迅速,這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是以修學小乘的佛法為主,在當時有一位女眾,這一位女眾,她因為不忍大乘的佛法衰退的緣故,所以她就在諸佛菩薩的面前發了一個願,她希望能夠生下兩位小孩子,希望這兩位小孩子到最後能夠弘揚大乘的佛法。所以這位母親就分別生下無著菩薩以及世親菩薩,也就是無著以及世親這兩兄弟。這兩兄弟當中,世親菩薩的腦筋相當好,但是他在剛開始修學的過程,並不是修學大乘的佛法,而是修學小乘的佛法。因為他自己腦筋非常好的緣故,所以他相當的精通小乘種種的經典,或者是論典。但是無著菩薩是以修學大乘佛法為主,而且他在修學的過程,透由閉關的方式,直接親見了彌勒菩薩,並且在彌勒菩薩的面前求法,也著了很多大乘的論典。但是在無著菩薩造了這些論典之後,世親菩薩非常的不讚同,他覺得大乘的佛法,也就是大乘的這些經典,並不是佛所說的,所以無著菩薩他所造的這些大乘論典,實際上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所以他也做了一些批評。但是無著菩薩用非常善巧的方式,將世親菩薩引入了大乘,所以最後他們兩個都是以弘揚大乘佛法為主的。

無著菩薩在世的時候,最主要的見解,是以唯識見為主,那個時候,中觀的見解並不是相當多的人學習。在這之後,就是龍樹菩薩他所推廣的見解,是以中觀的見解為主。所以在佛經當中,佛陀有為龍樹菩薩授記,將來會有一個人生在什麼地方,將後叫什麼樣的名稱,透由他能夠弘揚我的教法。所以在這本經論就有講到,「能破有無邊,於世弘我教」。也就是透由龍樹菩薩他能夠在弘法的過程,講述空性的內涵。這種空性的內涵,是斷除了有邊以及無邊的,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能夠將我的教法弘揚出去。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於世弘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所以這個當中就有為龍樹菩薩授記,而且龍樹菩薩,據說他相當的長壽,有一種傳說,他活了將近有六百年之久。因此《入中論》的作者,也就是月稱菩薩,聽說他有親自見到龍樹菩薩,因此他成了龍樹菩薩的親弟子。

為什麼月稱菩薩,他在弘揚空性法門的過程,要以龍樹菩薩的論著為主,是有它的原因的。一方面龍樹菩薩是佛陀所授記的開派師,另一方面月稱菩薩他是龍樹菩薩的親弟子的緣故,所以在講述空性的法門時,他是引用了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來講述的。

接下來看到下面二個偈頌,「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動豎。彼身已有佛慧種,是可宣說真性器,當為彼說勝義諦,其勝義相如下說。」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他是以闡述龍樹菩薩所造《中論》的內涵,來講述空性的。在講述空性的甚深法時,他是要對什麼樣的人來作講述的呢?這個當中就講到,聽聞空性甚深法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所以偈頌的第一句「若異生位聞空性」,異生就是凡夫的意思,也就是未證得空性的凡夫,比如像一般的凡夫,也就是沒有入道的這些凡夫,或者是入道上了資糧道的菩薩們。有一些菩薩們並沒有辦法了知空性的內涵,所以對這些凡夫,或者是登上資糧道的菩薩而言,他們雖然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內涵,但是在聽聞空性的甚深法時,「內心數數發歡喜」在聽到空性的甚深法時,他的內心會覺得非常的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並且因為內心非常歡喜的緣故,會因此不斷的流淚。「周身毛孔自動豎」而且身體的毛孔都會自動的豎起來,而且這種現象,是數數發生的,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產生。聽聞空性的當下,他會覺得內心非常的歡喜,由歡喜的力量而流下了眼淚,自己身體的毛孔也都會因此而豎起來。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彼身已有佛慧種,是可宣說真性器」,如果在聽聞空性的甚深法,會有這種感受生起的話,就表示我們的內心已經有了佛慧種,也就是有資格來聽這種法門。「是可宣說真性器」因此空性的甚深法,是對這種人來宣說的。「當為彼說勝義諦,其勝義相如下說」,所以要是有這樣的人,具足了前面的這些條件的話,我們應該對這樣的人宣說勝義諦,也就是空性的內涵。在講述的過程「其勝義相如下說」,我們所要闡釋的勝義諦,也就是空性的內涵,接下來就會講述到。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彼器隨生諸功德,常能正受住淨戒,勤行布施修悲心,並修安忍為度生。善根迴向大菩提,復能恭敬諸菩薩,善巧深廣諸士夫,漸次當得極喜地,」之前我們有講到,在講述空性的法門時,要是這一位聽者,他在聽的同時,他的內心會感到非常的歡喜,並且會因為歡喜而流下淚,甚至身上的毛孔會因此而豎起來的話,我們可以對這樣的聽者,宣說空性的甚深法則。

「彼器隨生諸功德」而且這樣的眾生,他在聽聞了空性的法則之後,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會有種種的功德生起。會有什麼樣的功德生起呢?「彼器隨生諸功德,常能正受住淨戒」,第一個因為他對於空性的法門,能夠生起強烈信心的緣故,所以他會為了要修學這種法,而持清淨的戒律。因為我們都知道,空性這種甚深法,並不是在一生當中就能夠了知,就能夠通達的,要花很多生的時間來作修學。而且在這幾生當中,是不能夠墮入惡趣的,因為墮入惡趣,是沒有辦法修學空性的甚深法。因此要透由持戒,才有辦法生在人道,生在人道時,才有辦法修學空性的法門,因此第一個功德「常能正受住淨戒」,在此時他會以守戒為主。

「勤行布施修悲心」第二個功德,他會勤行布施,為什麼要勤行布施呢?在得到人身之後,在修學的過程,希望種種的順緣,甚至受用都能夠圓滿。不管是順緣也好,受用也好,要圓滿的當下,在這個之前,必須透由修學布施才有辦法成辦,因此「勤行布施」。

接下來看到第四句「並修安忍為度生」,我們都知道,在修學時,「相貌莊嚴」是必須透由修學忍辱才有辦法成辦。如果相貌不莊嚴,或者是相貌格外的醜陋,很多人、甚至自己的善知識,在看到我們沒有辦法生起歡喜心,因此也必須要修學忍辱,所以在第四句當中,就有講到「並修安忍為度生」。而且他修學空性的這種法則,並不是以自利為出發點,而是以利他為出發點的緣故,「善根迴向大菩提」他會將這一切所造的善根,迴向無上的圓滿菩提。「復能恭敬諸菩薩」並且在修學的同時,他能夠非常恭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對一位初學者而言,剛開始在修學空性法門時,會覺得這種法門,對我們而言是相當的困難。如果沒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是絕對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的,這個內容,在宗大師所造的《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就有講到,甚深的空性法則,是相當的困難,如果你不想辦法去了解它,是絕對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也就是你不想要在輪迴當中流轉,不想要承受輪迴當中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的話,必須要了解空性,甚至必須要通達空性法則,所以了解空性的內涵,對我們而言是相當的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都不想要痛苦,痛苦的來源是來自於我執;既然我們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就必須要斷除輪迴的根源,也就是我執;在斷除我執時,是必須要透由了解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

但是空性的這種甚深法,是相當的困難。之前我們有講到,在聽聞空性的甚深法時,聽者他本身是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在聽聞的當下,他要覺得內心非常的歡喜,甚至歡喜到會流淚,以及身體上的毛孔都會豎起來的這種狀態。實際上這種狀態,對於我們而言是相當不容易產生的。所以在這個當下,我們應該要時常的發願,並且在發願時,淨罪集資就顯得格外的重要。所以平常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要努力的做淨罪集資這方面的工作。並且我們可以去依止一位上師,甚至依止一位善知識,在他的面前聽聞空性這種甚深法,並且在聽聞完之後,應該要仔細閱讀這方面的論著。因為我們都知道,空性的法它相當的困難、相當深奧,但是因為它很困難、它很深奧,你就將它排斥,甚至不學它的話,是絕對沒有機會,絕對沒有辦法了解它。

既然我們有這麼殊勝的因緣,能夠得到暇滿的人身,遇到大乘的佛法,雖然在這一生當中,沒有辦法通達空性的內涵,但是至少要為來生做準備。也就是當我們有機會聽聞時,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修學,然後留下一種習氣,甚至我們必須要成辦將來,還能夠聽聞甚深空性法則的種種因緣。所以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是透由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以及月稱菩薩所造的《入中論》的內涵來講述空性。平常有時間的話,也應該要多多的閱讀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以及月稱菩薩所造的《入中論》,甚至應該要多去閱讀佛陀所講的《般若經》。雖然在閱讀時,沒有辦法完全了解《般若經》的內涵,但是我們也應該要時常的去閱讀,並且在閱讀的過程,要好好的發願,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了解空性的法則,應當要不斷的發願才對。

並且平常我們在修學的過程,應該以修學道次第為主,也就是在道次第有講到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內涵。在下士道,剛開始有講到暇滿、無常、三惡趣的苦、歸依以及業果。中士道的部分,最主要就是講到輪迴的苦。透由了解輪迴的苦,我們會想到,為什麼我會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為什麼我必須要承受這麼多的痛苦?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處在一種沒有辦法自主的狀態。業以及煩惱是透由什麼產生的呢?是透由無明的心所產生的。既然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想要面對痛苦,就必須要斷除無明;斷除無明之前,必須透由了解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無明,因為除了這種方式之外,是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斷除無明的。所以我們在聽聞空性法則的當下,不能夠有錯誤的想法,也就是空性的這種法則,似乎是很微妙,或者是好像有很多解釋的方式;或者在聽聞完之後,想要刻意的去為人講授,或者是解釋等等。如果我們是以這種動機,來聽聞空性的法則,其實對我們而言,是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必須要了解到,現今為什麼我會在輪迴當中流轉,在流轉的當下要承受種種的痛苦,這一切都是來自於無明。既然我不想要承受痛苦,就必須要斷除無明;要斷除無明,必須要了解空性的內涵。透由這種思惟方式,我們就會對空性這種甚深法,生起強大的信心。

在這個之前,種種的條件是必須要具備的,也就是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這些基本,我們是要具備。如果這些基本沒有辦法具備,是沒有辦法對於空性的甚深法生起強大的信心。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修學時,不能夠把空性的甚深法,當成是一般世間的學問來作修學。如果你把它當成是一般世間的學問,透由這種學習方式,想要了解它的話,這對我們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縱使在修學的過程,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甚至沒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但是你在修學的同時,只要對空性的內涵生起一種疑惑之心,也能夠透由這種力量,讓我們的輪迴動搖。

就比如將一個東西,拿到外面大太陽底下,縱使它在這個當下,沒有辦法呈現出燃燒的面貌,但是放在大太陽底下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東西到最後,也沒有辦法產生它原來的功效。就如同這個道理一般,我們在修學空性的法則時,雖然這種法相當的困難,但是我們只要對甚深的空性法則生起疑惑之心,就比如空性這個法則,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則?甚至在修學的同時,這個道理到底是什麼樣的道理?沒有辦法通達的當下,你能夠生起疑心,其實在這個同時,就是動搖我們的輪迴。

所以之前有講到,甚深的空性法則,它本身是相當的困難,但是因為它相當困難的,你就放棄它、排斥它的話,這對我們不會有幫助的。既然你想要跳脫生死輪迴,不想要面對痛苦,就必須要了解這種法則。所以在還未了解這種法則之前,必須要先了解到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內涵。透由這個作為基礎,有了這種基礎之後,我們在其他的上師,或者是其他的善知識面前,求得這種法則。並且在修學的同時,應該要不斷的思惟,不斷的閱讀經論的內涵,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接下來看到下兩句,「善巧深廣諸士夫,漸次當得極喜地」,既然我們想要了解甚深的空性法則,在這個之前必須對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內涵有體會、有認識。透由了解三士道的內涵之後,如果內心能夠發起菩提心,這個時候就是進入了大乘的資糧道。透由不斷的修學之後,會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到最後會進入了見道,也就是登上了初地,也就是偈頌當中的極喜地。因此這個偈頌就有講到,「善巧深廣諸士夫,漸次當得極喜地」,所以要獲得這種境界,是有它的次序,有它的次第在的。最後一句,就有講到「漸次當得極喜地」,了解了三士道的內涵之後,在心相續當中能夠發起菩提心,在發起菩提心的同時,能夠進入大乘的資糧道,不斷的修學進入了加行道,到最後的見道,也就是所謂的極喜地。

接下來看到下一句話「求彼者應聞此道」,因此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你們,就應該要聽聞這種法則,這一句就是勸請聽聞。這句話之後,也就是下一個偈頌開始,就是要為大家介紹空性的內涵,我們今年的課程就先上到這個地方。

接下來我們所要介紹的,就是空性的部分。空性當中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法無我,第二類是人無我。在之後所介紹的內容,剛開始是以介紹法無我為主,介紹完了法無我之後,是介紹人無我。但是在修學的過程,是必須要先修學人無我,再修學法無我的,這是修學的次第。對於想要證得人無我的行者而言,在還未證得人無我之前,也必須要先了解法無我的內涵;如果沒有辦法了解法無我的內涵,也沒有辦法證得人無我。所以在《入中論》,它就是先講述法無我,之後才講述人無我;但是在修學的過程,是必須要先修學人無我,接下來透由修學人無我之後,再來修學法無我。

如果你想要了解空性的內容,必須要先了解道次第毗缽舍那的部分。但是道次第的毗缽舍那這個部分,相當困難的緣故,你們也可以先去了解像直接教授,所講述到的空性內涵。在這些直接教授中,就有講到在認識空性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所破。這個時候對於所破的內涵,必須要先去了解。如果你能夠了解這種內涵之後,接下來透由聽聞這種法門,我們就能夠了解到,所謂空性的內涵為何?所以剛開始必須要先了解所破,甚至必須要了解到,心對境的過程,心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安立境界的?並且在證成空性的時候,是透由什麼樣的正理來證成?我們在當下,沒有辦法完全生起定解,但是必須對這樣的內容,稍微有一點認識。如果你們明年想要繼續再往下聽,也就是聽下面這個課程的話,在這段時間之內,就必須要好好的修學道次第的內容。如果你們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毗缽舍那,沒有辦法了解的話,也可以透由修學《安樂道論》,或者是《速疾道論》所闡述的空性內容,對於空性的見解,稍微有認識、有體會,接下來再上課,才會對你們有幫助。

可能這個問題是第一個問題,也有可能是最後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講述到,請問:凡夫位當中,應該如何將仁波切開示的《速疾道論》、《修次中篇》、《入中論》的甚深法要,隨分隨力的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答:對於這一點,就如同之前有講到的,在平常應該對於道次第的內容有所體會。因為不管是《廣論》,或者是《略論》,其實佛陀他所說的甚深以及廣行所有的教法,都已經融合在道次第當中。所以我們必須透由修學道次第,然後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法,生起強烈的定解,甚至生起強烈的信心。並且在修學時,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的了解道次第所講的內容,但是對於我們所了解的部分,應該要盡心盡力的來作修學。至於像空性這方面的法則而言,我們之前有談到,如果你想要了解空性的內涵,必須要先了解到,在證得空性的當下,你所要破除的這一分,也就是「認識所破」。所以這個在《速疾道論》也好,或者是《安樂道論》也好,都有透由四種不同的正理來闡述空性的內容。所以在平常要是你們沒有辦法了解其他的論著當中,所講述的空性的內涵的話,也可以透由這幾本論著,所講的四種正理來了解空性的內容。至少你們要對於所謂的空性的這種法則有一點點的概念,這樣再繼續修學,才會對你們有幫助。

接下來我們是進行迴向,也就是將這幾天在講課的過程,不管是講說者,或者是聽聞者,將這幾天所造的善根作迴向。在迴向的過程,希望佛陀圓滿的教法,能夠長住世間;並且諸多的大善知識,他們能夠在弘法時,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並且南贍部洲的種種的動亂,或者是疾病,都能夠透由迴向的方式將它消除;而且對於我們而言,我們也希望在修學的同時,種種的違緣都能夠淨除,而慈心、悲心以及菩提心,能夠迅速的在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透由這種方式來作迴向。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