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17:27: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論 二 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2002101

……中觀應成派的這種正見。在他所造的論著當中,最有名的幾部論,不外乎是我們今天所要修學的《入中論》,以及解釋《根本慧》。根本慧就是龍樹菩薩所造的《根本慧》,也就是《中論》。接下來月稱菩薩有作一本根本慧的釋論,叫做《顯句論》。在密教當中,他有著作一本叫做《勝樂金剛》的論著。在眾多的論著當中,是以《入中論》、《顯句論》以及《勝樂金剛》為主,所以他這一生的成就是相當、相當的高。

    過去文殊師利菩薩,也曾經為宗喀巴大師做這樣的授記。在授記的過程,文殊師利菩薩有講述到,月稱菩薩他是從佛陀的淨土,發願來弘揚中觀正見的大菩薩。他弘揚中觀正見,是以南贍部洲為主,就是他發願到南贍部洲,深入將中觀應成派的正見,無誤的為每一位眾生來作宣導,所以這位菩薩的功德以及智慧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並且文殊師利菩薩也有跟宗大師講到,月稱菩薩他所宣說的中觀正見,是絕對不會有錯誤的,因此他是一位證量的士夫。

    這地方有一個公案,我們都知道月稱菩薩,他是非常有證量的成就者。他以前在那爛陀寺修學的時候,因為他是一位大班智達,所以他是相當精通經論的內容。但是在那個地方,每一個人都要輪流當管家,有一年輪到月稱菩薩當管家。因為要供養僧眾茶等等的,所以每個管家都要負責去擠牛奶,做這些事情。但是月稱菩薩當管家之後,他跟其他的管家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都不管這些事情,把牛放在外面、放在一邊,他也不去擠牛奶。所以當常住眾跟他講說:「耶!你要把牛奶拿過來」的時候,他就在牆壁上面畫一隻牛,然後對著牆壁上面的那一隻牛擠牛奶。這個公案在月稱菩薩,他自己造的《入中論》就有寫出來,在我們這本的講義當中,也有講到這個公案。

因為這個中心的名字就叫做「慧炬佛學院」,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提到「慧炬」這個名稱呢?其實「慧炬」它是一部經論的名字,這部論典是清辨菩薩所造的《慧炬論》。清辨論師他所造的這本《慧炬論》,就是我們之前為大家介紹的,龍樹菩薩所造的《根本慧》有一部注解,就是清辨論師所造的《慧炬論》。《慧炬論》的內涵,就是在解釋中觀根本慧,也就是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是什麼意思,就是透由清辨論師他解釋在《慧炬論》當中。剛開始龍樹菩薩,他在造《中觀論》的時候,也就是這邊所謂的《根本慧》這部論著的時候,並沒有非常仔細的分辨出,應成派以及自續派之間有何不同。不管是龍樹菩薩,或者是龍樹菩薩的心子聖天菩薩,他們兩者都有講述到中觀的內涵,但是在講述中觀的過程,並沒有清楚的把中觀應成派以及中觀自續派,有何不同的部分講述出來。中觀自續派又可以分為:經部行自續派以及瑜伽行自續派。所以不管是應成派,或者是經部行自續派、瑜伽行自續派,每一派他們都認為,龍樹菩薩所造的《根本慧》是非常、非常的清楚,而且是每一部派的行者都認同的。因為之前龍樹菩薩以及聖天菩薩,他們並沒有非常清楚的在《根本慧》當中,把中觀應成派以及自續派的差別,講述出來的緣故,所以接下來佛護論師。

佛護論師造了一本《佛護論》,在《佛護論》當中,他就非常明顯的將《根本慧》當中的涵意,解釋成中觀應成派的涵意;他要告訴大家《根本慧》的內涵,就是在講述中觀應成派的正見。接下來佛護論師提出這樣的論點之後,清辨論師就提出反駁。因為清辨論師本身是自續派的論師,他對於佛護論師所提出來的論點並不讚許,所以他就提出了反駁。他認為《根本慧》最究竟的涵意,是自續派的正見。所以在清辨論師所造的《慧炬論》當中,就有提出這樣的看法。所以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要提到「慧炬」這兩個字,就是講到清辨論師為了要反駁佛護論師所提出的論點,所以造了《慧炬論》。

因為清辨論師要反駁佛護論師所提出來的論點,造了《慧炬論》之後,接下來月稱菩薩。月稱菩薩為了要反駁清辨論師的論點,就造了《入中論》。所以《入中論》的內涵,是以中觀應成派為主,並且在這當中有很多的見解,是以破斥清辨論師的見解為主。

至於之前所提到的清辨論師,他本身也是一位相當有成就的大德,他也是印度八十位成就者之一。在印度有八十位大成就者,清辨論師是這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他本身對於顯教、密教,都相當的通達,而且他是身為王子,所以他的權勢地位都是非常、非常的高。因為他提出這樣的論點之後,就是把《根本慧》最深的內涵,解釋成自續派的內涵之後,接下來月稱菩薩才會提出這樣的論點。為了要破斥清辨論師所提出的論點,之後才會造《入中論》,所以就等於月稱菩薩在破斥佛法中心一樣。

其實對於清辨論師這樣的大成就者,他本身持的是什麼樣的見解?以凡夫而言,我們是沒有辦法了知的。宗大師他也有講說,這些論師他們的成就都相當高,他所持的見解為何?並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夠了解。他為什麼會提出中觀自續派這種見解呢?可能是為了要調伏眾生的緣故,所以他本身持的見解,或許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但是為了要調伏眾生,他不得不說出中觀自續派的這種主張。所以對於這樣的大成就者,所提出來的主張,我們一般人是不能夠隨意批評的。

這個地方有講到一個公案,就是佛護論師以及清辨論師,他們之間辯論的公案。因為佛護論師持的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清辨論師持的是中觀自續派的見解,所以他們會互相作辯論。佛護論師會提出中觀應成派的看法,相同的清辨論師他也會提出中觀自續派的看法,他們之間會做許多的辯論,我們將這個辯論列入中觀的課程當中,這個課程是相當、相當的困難。我以前在學這一門課程的時候,我的上師有這樣告訴我。我的這位上師他叫做蕭伯堪仁波切,這位上師已經往生了,之前達賴喇嘛法王所得到的《根本慧》的傳承,是從我的上師那個地方得到的。我的上師就跟我說,他以前在他上師的面前,也就是東波仁波切的上師。他說他在他的上師面前學這門課的時候,剛開始因為他的上師會跟他講說,清辨論師會提出什麼樣的觀點,清辨論師提出這樣的看法之後,佛護論師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破斥他。所以在他的內心就覺得清辨論師好像不怎麼樣,然後佛護論師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因為清辨論師所提出來的所有見解,都會被佛護論師所破斥,所以他就覺得清辨論師好像也不怎麼樣。所以他就有一種感覺,對於這個內容他學了很多次,但是怎麼學都是覺得不了解、不清楚。有一天,他的上師又在幫他上這門課的時候,就跟他講清辨論師有什麼樣的功德,他不是一般普通的人,他有什麼樣的教證功德,然後說了很多這一方面的公案。我的上師在這個當下,就對清辨論師生起強大的信心,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他之後再去閱讀論中的內涵,就忽然了悟了。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是造者殊勝的部分,對於月稱菩薩所造的論著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入中論》以及《入中論自釋》,也就是月稱菩薩他造一本《入中論》的解釋,這幾本書是相當的有名。接下來就是《顯句論》,當中的內涵是相當的深奧。在印度當地,不管是《入中論》,或者是《顯句論》,都是受到一般的人所公認,覺得這兩本論著是相當有成就的。所以在印度有一些大師,他們也會這樣說,在天空最明顯的就是太陽以及月亮,在地面最顯著的兩本論著,一本就是《顯句論》,另外一本也叫做《顯聚論》,但是它的「聚」就是會聚的這個聚,第一個「句」是句子的句,所以這個《顯句論》跟這個《顯聚論》,是在地面最有名的兩部著作。

接下來就正式進入正文,在正文剛開始有一個梵文,講述《入中論》的全文。因為梵文表達的意思,是講到「瑪噶瑪哇阿哇達拉拉嘛」的這個字。「瑪噶瑪哇」就是「中觀」的意思,「阿哇達拉」就是「入」的意思,所以梵文的意思,翻譯成藏文,就是講到了《入中論》,這就是這一本論它的全名。

接下來看到這一本論著,它叫做《入中論》。《入中論》的這個「中」,它是代表「中觀」的意思。「中觀」的部分,又可以分為所詮的中觀以及能詮的中觀。「所詮」的中觀,就是講到了空正見的部分,所謂的「空正見」就是斷除了常、斷二邊的狀態,稱之為空性。也就是它本身的本質是不墮入常邊以及不墮入斷邊的,也就是離開了常、斷二邊的這種法門,稱之為空性。這種法門,從根、道、果的方式來作解釋,「根」的部分就是空性的內涵;「道」的部分,就是證得空性的正見,稱之為道;「果」的部分,就是透由這種修學方式,能夠得到一切種智的這種境界,稱之為果。所以「根」的部分就是講到了空性的內涵,「道」的部分講到的是空正見,「果」的部分就是透由修學空正見之後所得到的果位,這部分都是所詮的中觀。

至於「能詮」的中觀,就是龍樹菩薩他所造的《根本慧》,也就是《中論》。我們都知道,龍樹菩薩有著作中觀的理聚六論,這是他最主要的論著。在中觀理聚六論當中,第一部是《中觀根本慧論》,第二部是《迴諍論》,第三部是《七十空性論》,第四部是《六十正理論》,第五部是《細研磨論》,第六部論是《寶鬘論》。

在理聚六論當中,最主要的根本都是來自於《根本慧》,也就是《中論》的意思。為什麼這一部論著,會稱之為《根本慧》?或稱之為《中論》呢?因為在這本論著,最主要的內涵,就是講到了「空性」的內涵,也就是它的所詮是以空性為主。既然它的所詮是以空性為主,那詮釋這種法門的論著,就稱之為《中論》,也就是《中觀論》的意思,所以是能詮的部分。所謂能詮跟所詮,「所詮」就是這部論著所講的內容,稱之為所詮;「能詮」就是講述內容的法門,稱之為能詮,所以《中論》就是能詮的部分。《入中論》的「中」,就是講到了《根本慧》,也就是月稱菩薩,他在造這本《入中論》時,希望透由這樣的一部論典,來解釋《根本慧》的內容,透由這種方式來進入。所以《入中論》的「中」,就是龍樹菩薩所造的《根本慧》。

在這裡必須要先了解,《入中論》的「中」是代表《根本慧》的意思。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能入」以及「所入」,能入就是《入中論》,所入就是《根本慧》。怎麼透由了解《入中論》,來通達《根本慧》的內涵呢?如果有人透由修學《入中論》之後,他能夠通達《根本慧》的內涵,表示這個人真的是有進入了《中觀》,除此之外是沒有辦法進入《中觀》的。

這邊就分成了「能入」以及「所入」,也就是能入的《入中論》以及所入的《根本慧》。能入的《入中論》,它是怎麼進入《根本慧》的呢?它是透由兩種方式來進入《根本慧》的,所以又分為甚深以及廣行的這兩個部分。第一個它就是透由甚深門而進入了《根本慧》,第二個部分是透由廣行門而進入了《根本慧》。所謂的「甚深」就是講述到了空性的內涵,「廣行」就是講述到了方便品,也就是方便跟智慧這兩品;甚深的部分是講述到了空性,廣行的部分是講述到了方便。

我們先看到「甚深」的部分,也就是《入中論》在進入《根本慧》的過程,透由甚深門它是如何進入《根本慧》的呢?這個地方就有講述到,《根本慧》最主要的密意,是要闡述中觀應成的不共見解。也就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以及中觀自續派以下的見解是不相同的,要把這一點先主張、先澄清出來。並且在澄清的過程,最主要破斥的對象是以唯識宗為主。也就是說中觀應成派,在提出他的見解的過程,最主要要破斥的對象,是以唯識宗所提出來的主張為主,透由這種方式來進入《根本慧》。這是透由甚深門,來進入《根本慧》的最主要因素,第一個它必須要闡釋中觀應成派的不共見解,第二個在闡釋的過程,它最主要破斥的對象,是以唯識宗為主。

接下來我們是介紹「廣行」,也就是透由廣行門,要如何來進入《根本慧》?這個地方就有講述到,在《根本慧》當中,是有講述到廣行的部分,也就是廣行的道次第。但是因為在《根本慧》當中,廣行的道次第並不是講得非常詳細的緣故,所以龍樹菩薩之後又在《寶鬘論》以及《集論》等著作當中,詳細的講述廣行道次第的部分。今天我們所要修學的《入中論》就有作這樣的補充,也就是在《根本慧》當中,雖然對於廣行的道次第沒有講述得非常詳細,但是月稱菩薩在《入中論》,非常詳細的把深見以及廣行的這兩部分都講解出來。在講說的過程,他是如何的來說廣行的道次第的呢?透由三種方式,第一個是講述到了「凡夫位」的三法,第二個是講述到了「聖者位」的十地,第三個是講述到了「果地」的內涵。在《入中論》的歸敬頌,就是講述到了「凡夫位」的三法,這個之後會為大家作介紹。在歸敬頌的部分,是以講述凡夫位的三法為主,接下來在第一品到第十品,最主要的內涵就是講述到了「聖者位」的十地,也就是初地一直到十地。透由這種修學方式,會得到什麼樣的果位呢?接下來就是講到了「果地」的部分。所以在《入中論》當中,就是透由這種闡述方式,將廣行的道次第宣說出來,這是《根本慧》沒有詳細講述的部分,在《入中論》詳細的將它講述出來,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進入《根本慧》的。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入中論》的部分,科判可以分四,第一就是「釋題義」,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先了解何謂《入中論》?它所入的這個「中」為何?這就是解釋題義。第二個科判就是講述到了「釋禮敬」,譯師將《入中論》從印度文翻譯成藏文的過程,必須要禮敬文殊師利菩薩,這就是「釋禮敬」的部分。接下來第三個部分,看到的是「釋論義」,也就是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入中論》的正文。在正文的部分,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先看到的是歸敬頌這個部分,也就是「造論方便先申禮供」,透由這種方式來禮敬諸佛菩薩。

在《入中論》的歸敬頌當中,他所要禮敬的對象,既不是世間的大自在天王,也不是其他論著平常所禮敬的諸佛菩薩。在《入中論》所要歸敬的對象,是以「悲心」為它的歸敬對象。之前的這個悲心,在下午的這一堂課,也就是《修次中篇》的課有講到,悲心是大乘的根本,所以在《入中論》就是以大悲心作為歸敬的對象。

看到正文,「聲聞中佛能王生」。「聲聞」就是小乘的行者聲聞,「中佛」就是緣覺。聲聞、緣覺能王生,「能王」就是釋迦世尊,也就是佛的意思。一般而言「能仁」跟「能王」兩個意思是不相同的,「能仁」其實聲聞、緣覺以及諸佛,都能夠有能仁的稱號,但是在這三者當中,只有佛才有「能王」的名號。所以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緣覺,他們是從諸佛所產生的,所以第一句有講述到「聲聞中佛能王生」。

第二句「諸佛復從菩薩生」,這樣的能王,也就是諸佛,他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諸佛是從菩薩而產生的,也就是剛開始進入大乘,必須要先發起菩提心;透由發起菩提心之後,行菩薩行;因為行菩薩行的關係,才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位,因此諸佛是從菩薩而產生的。第二句就有講到「諸佛復從菩薩生」。

接下來,既然諸佛是從菩薩而產生,那菩薩又是從什麼樣的法而產生的呢?就是之前為大家介紹的凡夫位的三法,所以「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這樣的菩薩,他是必須透由修學凡夫地的三法,也就是大悲心、無二慧以及菩提心才能夠產生。在歸敬頌當中,有為大家介紹凡夫地的三法,凡夫位的三法就是講述到了大悲心、無二慧以及菩提心。菩薩就是透由修學了大悲心、無二慧以及菩提心之後產生的。

所以在此可以看得出來,菩薩是透由大悲心,以及無二慧,以及菩提心所產生的。在這三種因緣當中,又以大悲心為根本。在《修次中篇》有講到,要成就一切種智的眾多因緣當中,是以大悲心為根本。所以大悲心它又變成無二慧以及菩提心的根源,所以就講到第二個偈頌,「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悲心就如同我們想要得到的果實,就是透由這個果實來譬喻佛果位。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果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有種子;在種子成長的過程,需要有水的灌溉;接下來透由水的灌溉,希望種子能夠不斷的成長,到最後果實能夠成熟。就如同此一般,透由這樣的悲心,它就如同種子一般,這就是「初」的部分。剛開始「初」的部分,悲心是相當的重要,它就猶如同「種子」一般。在生起悲心之後,在成長的過程,悲心它又如同「水」一般,透由水的灌溉,種子才有辦法成長,這個是「中」的部分。「後」的部分有講到,悲心在最後也可以透由它的力量,讓果實成熟。所以悲心不管是在初、中、後,任何的階段,都是相當的重要,剛開始的時候,它如同種子一般;接下來在成長的過程,它就猶如同水一般;接下來在最後成長的過程,它就猶如同成熟的果實一般。所以不管是在剛開始,或者是在中間的階段,或者是在最後的階段,任何的階段,如果你想要修學大乘的佛法,悲心都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這個地方,是透由三種的譬喻來譬喻悲心,也就是透由種子、水以及成熟的果實,這三點來譬喻大悲心。所譬喻的內容只有一者,但是所譬喻的方式,它是透由三種不同的方式來譬喻大悲心。(在這個地方先休息十分鐘)

第二個偈頌有講到,為什麼在造《入中論》的過程,要禮讚大悲心?因為在其他的經論當中,最主要的禮敬的對象是以諸佛菩薩為主,而《入中論》是以禮敬大悲心為主,所以要講述到,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要禮敬大悲心。之前我們也有談到,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緣覺,他是透由能王而生的,能王又是透由菩薩所生,菩薩他就是透由大悲心,以及無二慧,以及菩提心所產生,在這三種原因當中,又以大悲心為主,因此在《入中論》的歸敬頌,是以禮讚大悲心為主。接下來看第三個偈頌,在歸敬頌當中,既然是以禮敬大悲心為主,那大悲心它的本質爲何?大悲心又分成幾類?悲心它的所緣境為何?面對所緣境,它所顯現的行相又為何?在第三個偈頌有講述出來。

接下來到第三個偈頌,「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這個偈頌有講到「悲心」的本質。悲心的本質,就如同《修次中篇》有講到,悲心它的所緣就是緣著三界的眾生,而且這些眾生是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正在受著無量無邊痛苦的三界眾生,就成為悲心的所緣。為什麼這些眾生會在輪迴流轉呢?是什麼樣的現象,什麼樣的原因?讓這些眾生,讓這些有情,在生死的苦海當中流轉?接下來就有講到,「最初說我而執我」,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必須承受各式各樣的苦,這樣的苦是從何而來?這樣的苦,是透由業以及煩惱所形成的;在業以及煩惱這兩者當中,又以煩惱為主。我們去尋找煩惱的根本為何?煩惱的根本是在於薩迦耶見,也就是無明。所以會有苦諦的產生,是因為集諦,也就是業以及煩惱的造作,苦諦才會形成。在業以及煩惱當中,又以煩惱為主,煩惱當中又以無明為根本。所以第一句就有講到「最初說我而執我」,也就是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心相續當中,「我執」都非常強烈的緣故,所以會生起非常強烈的「我」的感受。也就是因為這種感受,我們會覺得這個東西是「我」的,或者這間是「我」的房子等等的心識,會由此而生起。所以第一句就有講到「最初說我而執我」,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內心都有無明的緣故,所以會執著「我」的這種狀態。

第二句「次言我所則著法」,也是因為我執的關係,我們會去執著這個是「我的」,這個是「他的」等等的分別。也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我們會造下種種的惡業。因為我執的緣故,我們會作分別,比如這個是「我的」東西,或者這一間是「我的」房子,這一位是「我的」朋友,這一位是「我的」敵人,所以在這個當下,我們的內心會起了非常強烈的分別。在分別的同時,會生起各種的貪、瞋,也是因為這樣的因素,而造下種種的惡業。這樣的流轉方式,它就如同水車轉「如水車轉無自在」。

在這個地方做了一個譬喻,「水車」在古時候要取水,必須拿著桶子,到有井的地方去取水,這邊所謂的水車就是代表這個意思。比如現今在印度,還有很多地方,並不是非常發達的緣故,他們要取水還是必須要到井的旁邊,拿著桶子去取水。透由這樣的譬喻,來譬喻眾生在生死的輪迴流轉的狀態,就如同在井當中取水一般。這邊提出六種的譬喻,來譬喻眾生在輪迴流轉,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流轉的。

第一個譬喻講到,比如我們要到井中去取水,必須在桶子上面綁一條繩子,所以這個桶子是被繩子所束縛的。就如同這個桶子,它是被繩子所束縛一般,我們每一個眾生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住。

接下來要去井中取水,必須要有人,如果沒有人,這個水是沒有辦法提起來的,所以它是必須被人所推動。就如同這個水桶,在取水的過程,它是必須由人所推動的;我們為什麼會造下種種的業以及煩惱,是因為被「意識」所推動的。所以第二個就講到,我們是被「識」所推動的。

被「識」所推動之後,再加上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關係,所以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不斷的流轉。比如我們拿了一條繩子,綁在水桶上面,有一個人他要去盛水,這個時候裡面的桶子就是上上下下。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在輪迴流轉時,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是分秒都在這個狀態流轉的。

  第四個譬喻就是講到,當我們將這個桶子放下去的時候,是非常的省力,也就是它不用出力,直接就可以把桶子丟下去;但是這個桶子裝滿水之後,如果要將裝滿水的桶子提起來,就會格外的費力。就如同是眾生在輪迴流轉的時候,要掉入地獄道,也就是要掉入三惡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從三惡道爬上來,再投生在善道,就顯得格外的困難。因為我們都知道,投生在善道,必須行善,所以行善對於我們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事情;相反的墮入到三惡道,卻是格外的容易。所以往下是非常的迅速,但是再起來的時候,卻是格外的費力,這是第四個譬喻。

  接下來第五個譬喻。在提水的過程不會去分頭尾,也就是在提水的過程,這樣的動作是不斷的在進行,我們不會去分頭尾。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眾生造了各式各樣的業。為什麼會造業呢?因為每個人的心續都有煩惱的緣故,在煩惱生起的同時,就會造下各式各樣不同的業。也就是因為業以及煩惱的關係,我們必須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而且在承受痛苦的當下,還是不斷的在生煩惱,不斷的在造業。所以不管是業、是煩惱、是痛苦,它們之間是沒有次第的,就如同在提水的過程,沒有頭尾一般,業、煩惱、痛苦,它們之間是沒有什麼次第的。這是第五個譬喻。

  接下來看到第六個譬喻。我們將桶子放到井底,將桶子裝滿了水在提起的過程,它是搖搖晃晃的,會到處的觸碰井邊。我們在輪迴流轉的過程,也是互相的在觸碰。觸碰的是什麼?我們所觸碰的是三苦,也就是偶而會有苦苦,偶而會有壞苦,有時候會有行苦的狀態,我們是被這三苦所逼迫著。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譬喻輪迴當中的每一個眾生,都是這樣在輪迴的。

  因此在第三句有講到「如水車轉無自在」,「轉」的意思,就如同是在輪迴流轉的眾生,是不斷的在生死的苦海當中流轉,並且在流轉的當下,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關係,我們是呈現不自在、不自主的狀態,所以第三句講到「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第四句講到悲心的本質。什麼樣的心稱之為悲心?悲心的所緣境,必須緣的是受苦的眾生,也就是在輪迴受三苦所逼迫的有情眾生,是悲心的所緣境。緣著這樣的所緣境,在內心應該現起什麼樣的行相呢?希望眾生都能夠脫離痛苦的心,我們稱之為悲心,也就是不忍他人受苦的心。一般所講的悲心,也就是緣眾生的悲心,它的所緣境,它所緣的是在三界受苦的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一切有情,都能夠脫離痛苦的心,我們稱之為悲心。這樣的心在分類的過程,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是緣「眾生」之悲心,第二是緣「法」之悲心,第三是緣「無緣」之悲心。

  我們看到下一個偈頌,下一個偈頌有講到,「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這兩句,就是描述緣「法」之悲心,以及緣「無緣」之悲心。在輪迴流轉的每一個眾生,就如同水中月一般,如果水它在搖動,水中的月影也會呈現出搖動的狀態。所以在輪迴流轉的每一個眾生,都猶如同水中月一樣,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它是不會呈現出恒常的狀態。所以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每一個眾生,他是分秒不斷的在轉變,而且是不斷的在流轉,就猶如同水中月一般。這一句就有講到,緣「法」之悲心。

  接下來「見其搖動與性空」,「搖動」就是講到緣「法」之悲心。「性空」就是講到,在水中顯現出來的月影,我們在看的當下會覺得,好像有月亮在那個地方,實際上它的本質並不是月亮。所以就如同此一般,在輪迴當中的每一個眾生,他在看萬事萬法的同時,都覺得這種法門,它是以「自性成立」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是它的本質並不是自性成立,而是「自性空」的,所以最後一句就有講到,緣「無緣」之悲心。為什麼眾生會在輪迴當中流轉?因為他們看到這些法,這些法的本質是無自性的,但是每一個眾生都會執著這種法門它是有自性的關係,在這個之上會造下種種的惡業,透由惡業的關係,會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所以前面的這個偈頌就有講到,緣「眾生」之悲心,所謂的緣眾生之悲心,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大悲心。

這樣的「大悲心」在分類的同時,它也可以分成緣「法」之悲心,以及緣「無緣」之悲心。所謂緣「法」的悲心,就是他所緣的不僅是一切的如母有情,而且這些有情是以剎那、剎那改變的方式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悲心稱之為緣法的悲心。所以緣法的悲心,它的所緣境是剎那生滅的有情,不僅僅是有情,而且這樣的有情,它是以剎那生滅,也就是無常的狀態呈現出來的悲心,稱之為緣法之悲心。緣「無緣」的悲心就是,這樣的有情,他不僅是剎那、剎那改變,而且他的本質是「自性空」。也就是緣「無緣」的悲心,它的所緣境是緣著「自性空之有情」;緣「法」之悲心,它是緣著「剎那生滅之有情」;第一個緣「眾生」之悲心,就是緣著「一般普通的眾生」,這三個所緣境是不相同的。

在這一段就是講到悲心的本質,以及悲心它又可以分為,緣「眾生」之悲心,以及緣「法」之悲心,以及緣著「無緣」之悲心。這三者最主要的差別,可以先看到緣「法」之悲心,緣法的悲心,它的所緣是以緣著「剎那生滅」的有情為主;接下來緣著「無緣」之悲心,它的所緣是以緣著「自性空」之有情為主;緣著「眾生」的悲心,它的所緣不是剎那的有情,也不是自性空的有情,也就是去除了剎那以及自性空之外,它的所緣就是非常簡單的「一般」的有情,在這個有情之上,我們不去做任何的差別。其實這個專有名辭在經論當中,它是講到,緣著「法」的悲心,它是以緣著「無常所差別」之有情,它用的這個辭是用「差別」的意思。但是我們在這邊,因為希望每一個聽的人,都能夠了解這個意思,所以這邊所謂的無常,就把它改成「剎那生滅」,這個差別我們就不做特別的描述。所以緣著「法」的悲心,它的所緣是以緣著剎那生滅的有情為主;緣著「無緣」的悲心,它的所緣是以緣著自性本空的有情為主,也就是自性空的有情;緣著眾生的悲心,就是緣著一般的眾生,在這個上面,我們不以剎那生滅以及自性空的道理來講述。

什麼樣的狀態,才有辦法生起緣「法」之悲心呢?也就是在悲心生起的同時,悲心它是被證得無常的智慧所攝持,這樣的悲心,可以稱之為緣法之悲心。也就是在內心,悲心生起的當下,「悲心」它是被證得無常的智慧所攝持住,可以稱這種悲心,為緣法之悲心。相同的緣著「無緣」的悲心,也就是在內心,生起悲心的當下,「悲心」它是被證得自性空的智慧所攝持,稱之為緣無緣的悲心。

為什麼會生起緣法之悲心,以及生起緣無緣之悲心呢?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無常法,因為眾生不了解的緣故,會將無常的法則,執著為常態法。所以當我們面對這種眾生時,會覺得眾生都是非常愚癡、非常顛倒的,而對這樣的有情眾生生起悲心。相同的緣著無緣的悲心,在輪迴當中的每一個有情,在面對境界的當下,境界都是自性空的,但是眾生都會執著境界是自性有,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眾生在內心會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而造業,透由這種觀修的方式而生起的悲心,就是緣著無緣之悲心。所以在這一段就有講到,悲心又可以分為緣眾生,以及緣法,以及緣無緣的三種悲心。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入中論》的歸敬頌的內涵,接下來是進入《入中論》的正文。「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回向,安住極喜此名初。」這個地方就有講到,聖者位的十地。之前在歸敬頌,講述的是凡夫位的三法,接下來在第一品到第十品,所要講的內涵是聖者位的十地。在第一品是講到了「初地」,初地的菩薩他有什麼樣的功德,可以看到第一句「佛子此心於眾生」,這邊的「佛子」就是初地菩薩的意思。這位初地菩薩,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有緣著眾生的悲心,以及緣著法的悲心,以及緣著無緣的悲心的關係,他對於每一個眾生都能夠生起強烈的慈悲心,因此「佛子此心於眾生」,「此心」就是之前在歸敬頌所談的悲心。「為度彼故隨悲轉」因為他想要度脫每一個眾生、每一個有情的關係,所以他是被悲心所轉的。

接下來「由普賢願善回向」,普賢菩薩他所發的願相當的多,都是利眾的一些大願,這些願都集中在《普賢行願品》這本論著當中。諸佛菩薩所發的願相當的多,可以有千百萬之多,而且每種願都不相同,我們每一個眾生去思考,都會覺得這些願是不可能成辦的。所以他們所發的願是相當的廣大,這些願都總攝在《普賢行願品》這本論著當中,所以《普賢行願品》又稱為願王。也就是菩薩們所發的願總攝起來,都可以總攝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所以第三句就有講到「由普賢願善回向」,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作回向。

第四句「安住極喜此名初」,初地它的名字稱之為歡喜地。為什麼「初地」稱之為歡喜地呢?因為我們都知道,證得初地的菩薩,在證得初地的當下,他是必須現證空性的。在現證空性時,他的內心會覺得非常的歡喜。因為在這之前,在加行道的世間第一法,或者是在資糧位的狀態,他是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的。在加行道當中,又可以分為煖、頂、忍、世間第一法。在這個之前,不管是在資糧道,或者是加行道,這些菩薩是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的。所以在登上初地,能夠現證空性的緣故,所以他的內心會覺得非常的歡喜,所以稱初地為歡喜地。在第四句就會講到,初地的菩薩他們是安住在歡喜地的。因為在這個同時,他們能夠現證空性,在現證空性的當下,他們每個人的心都會特別的歡喜,因此稱初地為歡喜地。

之前我們有介紹《普賢行願品》,這本《普賢行願品》中文也有,所以平常有時間,也可以透由念誦《普賢行願品》來作回向。之前有提到《普賢行願品》這本論著,它總攝了初地到十地所有菩薩所發的願,所以它又可以稱之為願王。所以平常有時候,可以多多的持誦,這對我們是相當有幫助的。如果平常沒有時間,在《普賢行願品》有兩個偈頌,這兩個偈頌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平常能夠作供養,或者是禮敬諸佛之後,都可以將這樣的善根,透由念誦這兩個偈頌來作回向。

所有十方諸佛菩薩他們所發的願,都已經總攝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普賢行願品》所有的願,都總攝在這兩個偈頌當中。這兩個偈頌,最主要就是講到,彌勒菩薩以及普賢菩薩。為什麼在眾多的菩薩當中,要特別的強調彌勒菩薩以及普賢菩薩呢?因為彌勒菩薩以及普賢菩薩,他們兩位菩薩所發的願都能夠成辦。像我們雖然會發各式各樣的願,但是能夠成辦的願卻不多。但是彌勒菩薩以及普賢菩薩,卻有辦法自主,也就是他們發的願都是能夠成辦的。因為我們不會發願的關係,所以就應該想到,不管是彌勒菩薩或者普賢菩薩,他們所發的任何願,我也希望能夠發這樣的願。

所以以前在講課的過程,有一些上師他們就會講到這個公案。在西藏當地有很多的人,他們在固定的時間,都會到拉薩去朝聖,也就是朝彌勒大佛。在朝聖的過程,就有很多的人會不斷的發願,然後唸很多的偈頌。就有一位老婆婆,她也是發各式各樣的願,但是她自己懂不懂這個意思呢?這個倒是不清楚,但是她是唸得非常順,也就是她在之前背了很多的偈頌,她就一邊繞佛,一邊發願,然後一邊念偈頌。在老婆婆的身邊有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因為不會唸誦偈頌,什麼都不懂的關係,所以他看到老婆婆在發願,他就覺得:哇!這個老婆婆真的是很了不起,她能夠發這麼多的願。所以他就想:因為我不會發願的關係,所以她所發的願就算我一份好了。我雖然不會發願,但是因為她會發願的關係,所以她所發的願跟我發的願是一模一樣的,他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發願。我們也是如此,因為自己不會發願的關係,所以必須透由彌勒菩薩或者是普賢菩薩,他們所發的願來作回向,希望我所發的願,跟彌勒菩薩以及普賢菩薩他們所發的願是一模一樣的,以這樣的方式來發願作回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