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 2002-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2002年10月2日
「從此由得彼心故」,這個偈頌以下就是講到,初地的菩薩他具有什麼樣的功德,所以「從此」的「此」就是講到了初地。「由得彼心故」也就是登上了初地的菩薩,他能夠獲得勝義的菩提心,所以「彼心」就是勝義的菩提心。登上初地的菩薩,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有勝義菩提心的緣故,「唯以菩薩名稱說」他所獲得的菩薩名號是勝義的菩薩,也就是聖者菩薩。在之前加行道,我們稱這種凡夫為菩薩,但是不能夠稱之為聖者菩薩,或者是勝義的菩薩。只要這位菩薩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勝義的菩提心,在生起勝義菩提心的當下,這位菩薩就能夠稱之為勝義的菩薩,所以第二句講到「唯以菩薩名稱說」。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菩薩在初地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功德?第一句有講到「生於如來家族中」,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薩,他的大乘的佛性,也就是大乘的種性已定。因為他的大乘佛性已定的關係,在未成佛之前是絕對不會退轉,所以他是生在如來的家族中。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薩,因為他的大乘種性已定的關係,在未成佛之前是絕對不會退轉的。
第二句講到「斷除一切三種結」,登上初地的菩薩,他是在見道的狀態中,因此在見道時,他必須斷除三種的見所斷。所謂的見所斷,就是在見道所必須斷除的煩惱。在「見所斷」可以將煩惱總攝在三者當中,第一種就是「遍計」的薩迦耶見,薩迦耶見又可以分為遍計以及俱生,見所斷所要斷除的薩迦耶見,是遍計的薩迦耶見。之外還有「疑」以及「戒禁取」。所以在見道的菩薩,他們所要斷的見所斷,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是遍計的薩迦耶見,第二是疑,第三是戒禁取。這是見所斷,也就是見道當中必須斷除的煩惱,最主要的可以總攝在這三者當中,所以「斷除一切三種結」。也就是因為他得到見道的關係,能夠透由見道的力量,來斷除薩迦耶見,以及疑,以及戒禁取。
我們都知道,在獲得解脫的過程,必須要斷除各式各樣的煩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三種煩惱,而不強調其他的煩惱呢?是有它特別的原因在。因為這三種煩惱,是得到解脫最主要的障礙;也就是薩迦耶見、疑心以及戒禁取,這是一個行者,在獲得解脫果位之前,最主要的三種障礙。這三種煩惱我們看到第一,也就是薩迦耶見。所謂的「薩迦耶見」就是在心相續當中,會因為我執的關係,沒有辦法生起希求解脫之心,所以「解脫」就是要斷除「我執」的斷功德。如果內心的薩迦耶見,也就是我執的心太強烈的話,對於斷功德就沒有辦法生起希求之心,所以它是獲得解脫的第一種障礙。
接下來看到的是「戒禁取」,雖然能夠對斷、證的功德生起希求,但是在修學的過程,要是修學的方式有錯誤,也沒有辦法得到圓滿的果位,這是第二個障礙戒禁取。也就是在修學的同時,要是修學的次第有錯誤,是沒有辦法得到解脫的。
接下來第三我們看到的是「疑」,在修學的同時,要是內心生起過度的疑心,也就是懷疑現在所學的道次第是否正確,也會因為這樣的關係,而沒有辦法得到解脫。所以要得到解脫的果位之前,必須要先斷除薩迦耶見、戒禁取見以及疑見這三種見解,才有辦法得到解脫的果位。
接下來看到第三句「此菩薩持勝歡喜」,一位初地的菩薩,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勝義的菩提心,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的關係,所以他會感到非常的歡喜,所以第三句講到「此菩薩持勝歡喜」。第四句「亦能震動百世界」,因為登上初地的菩薩,他能夠擁有各式各樣神通的緣故,因為這樣的關係,能夠震動千百萬的世界,所以在第四句有講到「亦能震動百世界」。
登上初地的菩薩,他能夠獲得十種的百功德。什麼叫做十種的百功德呢?我們有提到第一個功德「亦能震動百世界」,因為他擁有各式各樣的神通,能夠讓一百個世界,都呈現出震動的狀態。另外一種功德,他能夠變化出一百種菩薩身,也可以到一百個佛陀的淨土,聽各式各樣的佛陀宣說佛法,他能夠獲得一百種三摩地的功德。所以有十種的百功德,在初地的時候會呈現出來,我們所介紹的是其中的一種「亦能震動百世界」。
接下來看下一個偈頌,「從地登地善上進,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除,如第八聖此亦爾。」第一句「從地登地善上進」,第一個「地」就是初地,第二個「地」就是二地,也就是從初地一直登上了二地,對這位初地的菩薩而言,並不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精進力」的緣故,所以從初地登上二地對他來說,並不是相當的困難。
接下來看到第二句「滅彼一切惡趣道」,這位菩薩登上初地之後,是永遠不會再墮入到三惡道的。為什麼登上了初地的菩薩,不會再墮入惡趣道?五蘊的第一蘊是色蘊。惡趣道的色蘊,它是歸類在見所斷。對於見道的行者而言,在見道時必須要斷除的部分,就是見所斷。既然三惡趣的色蘊,是屬於見所斷,那對於初地的菩薩而言,因為他登上的是見道,所以在見道的過程,必須透由無我的智慧,來斷除見所斷。在斷除見所斷的過程,必須要斷除三惡趣的種種色蘊,所以這樣的菩薩,他是不會再墮入三惡道。一般而言,在經論當中有談到,如果能夠獲得加行道的忍位,在加行道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是煖,第二個是頂,第三個是忍,第四個是世第一法。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加行道的忍位,也就是第三個階級的話,能夠因此而獲得不墮惡趣的把握,也就是來生不會墮入三惡道。這種詮釋方式,跟登上初地的菩薩,有什麼樣的不同呢?在獲得加行道忍位的當下,不墮三惡趣是因為,墮入三惡趣的因緣條件不具足的關係,因此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但是對於初地的菩薩而言,為什麼他不會墮入到三惡道?因為他已經斷除了墮入三惡道最主要的因緣。所以第一者是因緣不具足的狀況,他不會墮入到惡趣;第二者,初地的菩薩,他已經斷除了墮入惡趣最主要的因緣,也就是斷除了遍計的我執的關係,所以他不會因此而墮入惡趣,這兩者是有不同的。所以第二句就有講到「滅彼一切惡趣道」。
第三句「此異生地悉永除」,「異生地」就是凡夫地,在資糧道以及加行位的過程,這一位菩薩都還是凡夫,但是他只要能夠登上初地,也就是證得了見道,他就成為了聖者,因此他能夠脫離凡夫地。所以在第三句就有講到「此異生地悉永除」。
接下來第四句「如第八聖此亦爾」,所謂的「第八聖者」是什麼樣意思呢?在聲聞中有講到,四向以及四果的內涵。什麼是四向以及四果呢?在聲聞中我們可以把聲聞,分為幾個階級:第一「預流」,第二「一還」,第三「不還」,第四「阿羅漢」。每一個階級又可以分為「向」以及「果」的部分。向就是回向的這個向,果就是果實的果。所以在預流當中又可以分為預流向以及預流果。第二個階級是「一還」,在一還當中也可以分為一還向以及一還果。第三個層次是「不還」,不還當中也是分成不還向以及不還果。相同的「阿羅漢」,也是分為阿羅漢向以及阿羅漢果。所以有八位聖者,也就是預流向、果,一還向、果,不還向、果,以及阿羅漢向、果,總攝起來有八種不同的聖者。所以在這個地方,所謂的第八聖者,就是指著預流向的這種層次。
這個時候會有人問:預流向以及預流果,他們在獲得的過程,應該是先獲得預流向的果位,為什麼他能夠稱之為第八聖者呢?因為從頭開始數,預流向是第一個,但是如果從阿羅漢果往前推,第一個預流向的這位聖者,就會變成第八聖者。所以從後面往前推,就變成阿羅漢果、阿羅漢向,不還果、不還向,一還果、一還向,到最後是預流果以及預流向。所以從阿羅漢果往前推,預流向是第八個層次,所以就將這位聖者,安立成第八聖者。就如同聲聞乘當中有這樣作分別的緣故,所以在大乘的同時,因為這位菩薩登到初地的狀況,跟聲聞乘是非常類似的,他有很多的功德跟聲聞乘的功德是相同的,所以在這個地方給他安立上一個名稱,稱之為第八聖者。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講到「如第八聖此亦爾」。
以上這兩個偈頌就有講到,登上初地的菩薩莊嚴自身的功德,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就是「生於如來家族中」,這個偈頌有講到四種的功德:第一、他是生在如來的家族;第二、他能夠斷除三種的見所斷;第三、他會比以前感到更歡喜,因為他是現證空性的狀態;第四、他能夠震動百世界。所以在這個偈頌有談到,這位初地的菩薩,他在莊嚴自身的功德上面,有四種的功德。接下來「從地登地善上進」,這個偈頌也有講到三種的功德:第一個就是,從初地登上二地的過程,這位菩薩會顯得格外的精進;第二個功德,他能夠斷除墮三惡道的這種狀態;第三個功德,他是斷除了凡夫位,而成為了聖者。所以第一個偈頌有講到四種的功德,第二偈頌有講到三種的功德,這些功德都是初地的菩薩,他莊嚴自身的功德。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這個偈頌就是講到「勝他相續之功德」,前面兩個偈頌是「莊嚴自身之功德」,這個偈頌之後,講述的是「勝他相續之功德」。第一句「即住最初菩提心」,這地方的菩提心就是勝義的菩提心。所謂勝義菩提心,在《修次中篇》有講述到,菩提心可以分為世俗的菩提心以及勝義的菩提心。至於「勝義」的菩提心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稱之為勝義的菩提心。所以登上初地的菩薩,因為他的心相續當中,有勝義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較「佛語生」以及「獨覺」還要來得殊勝。所謂的「佛語生」,就是講到了聲聞,接下來是獨覺。為什麼這位菩薩他會比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都要來得殊勝呢?這邊所謂的聲聞跟獨覺,是講述到了聲聞的阿羅漢,以及獨覺的阿羅漢。為什麼登上初地的菩薩,他的功德會遠遠勝過於聲聞以及獨覺呢?因為他的心相續當中有菩提心的緣故,不僅有勝義的菩提心,在勝義的菩提心還未生起之前,他的心相續當中有世俗的菩提心。也就是因為有這兩顆菩提心的緣故,由種性而言,他是勝過於小乘的行者,因為他是大乘的種性,所以以種性而言,他是遠遠超過於小乘的行者。但是以斷功德而言,因為小乘的行者,他們都已經斷除了內心的煩惱的緣故,所以在這一點之上,大乘的菩薩是沒有辦法跟他們相比的;但是以種性而言,因為他是大乘的種性的緣故,所以他是遠遠勝過於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
經典當中有舉一個例子,比如當國王生下小孩之後,這個小孩子就稱之為王子。雖然說剛生下來的這位小孩,他什麼都不懂,但是因為他是國王的種性,也就是王子的關係,所以他的地位會遠遠超過於其他的大臣。雖然其他的大臣有很多的功德,他們懂得相當得多,但是因為他們不是國王的種姓的緣故,所以他們是沒有辦法跟這位王子相比。相反的,這位王子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因為他本身是國王的種性的緣故,所以他的地位是遠遠勝過於這些大臣。相同的,登上初地的菩薩,因為他本身的種性,是大乘種性的緣故,縱使他沒有辦法斷除內心的煩惱,但是他的種性還是遠遠勝過於聲聞以及獨覺的。
接下來又舉另外一個例子,以前有一種大鳥,這種鳥牠的翅膀相當的有力,牠能夠在天空飛翔非常久的時間,牠的雙翅、也就是翅膀是相當的有力。不僅僅是這種大鳥牠的翅膀相當的有力,就連剛生出來的小鳥,在剛生下來牠的翅膀就會比其他的鳥類,還要來得有力。甚至還有一種傳說,這隻大鳥生下小鳥,牠要孵蛋,鳥孵出來之後,這隻鳥跟其他的鳥就不相同,在孵出來牠的翅膀就是相當的有力,甚至能夠飛翔在天空中,但是一般的鳥就不行。一般的鳥孵出來之後,要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有辦法讓牠的翅膀堅硬,牠才有辦法飛翔。所以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得出來,這隻小鳥雖然剛生下來時,牠的體積非常的小,但是因為牠的翅膀相當的有力,能夠飛翔在天空的緣故,所以以這種特性而言,牠也是勝過於其他的鳥類。就是用這兩種譬喻,來譬喻初地的菩薩,從他的種性而言,是勝過於其他的二乘,也就是聲聞以及緣覺乘。
因此從這個偈頌就可以看得出來,登上初地的菩薩,從種性而言他是勝於小乘,也就是聲聞以及獨覺乘的行者。雖然他在智慧這一方面,沒有辦法勝於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但是因為他的心相續,有勝義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緣故,從種性而言,他是能夠勝於二乘的。接下來看到第三句「由福力勝極增長」,因為這位菩薩他有勝義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能夠積聚非常廣大的福田,從這方面也是勝過於小乘的。接下來看到第21頁。「彼至遠行慧亦勝」,初地的菩薩,在還未登上七地之前,也就是遠行地之前,他的智慧是沒有辦法勝過於二乘的。除了種性之外,智慧這一方面是沒有辦法勝於聲聞以及獨覺的。但是當這位菩薩登上了七地,也就是遠行地,不僅種性能夠勝過於二乘,智慧也能夠勝於二乘,所以「彼至遠行慧亦勝」。「亦」就是登上七地的菩薩,從種性而言,不僅勝過於二乘,從智慧這一方面而言,也是遠遠超過於二乘的,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遠行慧亦勝」。
在這一段,「即住最初菩提心」一直到「彼至遠行慧亦勝」,這個偈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登上初地的菩薩,因為他的心相續有菩提心的緣故,從種性而言是可以勝於二乘,但是從智慧而言是沒有辦法勝於二乘的。這一點在《十地經》也有講到,登上初地的菩薩,他的智慧是沒有辦法勝過於小乘的阿羅漢。所以我們必須要觀察到,在自續派以下的派別,他們認為聲聞以及獨覺的聖者,是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
佛教可以分為四個派別,有部、經部、唯識以及中觀。中觀又可以分應成跟自續,自續以下的派別,他們是承許聲聞以及獨覺的聖者,是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他們認為這些聖者只有辦法證得「獨立自主的實有空」,也就是「人無我」的部分,沒有辦法證得「法無我」。因此他們會承許,行者要獲得解脫的果位,只要能斷除人我執,不必斷除法我執,也就是所謂的不用證得空性。
如果用這種方式來承許,聲聞以及獨覺是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過失呢?當中會產生一種過失,「初地的菩薩在種性而言,是可以勝於二乘,但是從智慧而言,是沒有辦法勝於二乘」的這一點,就沒有辦法成立了。因為對於初地的菩薩而言,他是有辦法證得空性的,如果以自續派的角度,他們是承許「聲聞以及獨覺是沒有辦法證得空性,只有辦法證得人無我」,這樣來安立的話,其實初地的菩薩,他不僅種性能夠勝過於二乘,智慧方面也能夠勝於二乘。我們就是必須要了解經論的內涵,來看這個關鍵點,所以自續派以下的這種安立方式,是沒有辦法成立的。如果他安立了聲聞以及獨覺,在聖者的階段只有辦法證得人無我,而沒有辦法證得空性的話,對初地的菩薩來說,他在初地的當下,不僅是種性能夠勝過於二乘,在智慧這一方面也能夠勝於二乘,所以以這樣方式來作表達,就違反經論的內涵。
雖然月稱菩薩沒有將這一點仔細的提出來,但是在月稱菩薩所造的《入中論釋論》,也就是他自己所造的釋論當中,有非常明顯的把這一點講述出來,就是「小乘的聖者也好,大乘的聖者也好,這些聖者在進入聖者位,都是必須要證得空性的」。如果小乘的聖者不用證得空性的話,那經中的內涵就沒有辦法安立。
因此在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也就是《根本慧》也有講到,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斷除「蘊」之上的實有執,也就是五蘊之上的實有執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斷除我執的,在我執還未斷除之前,我們是絕對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所以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必須要斷除我執,在斷除我執之前,必須要先斷除蘊之上的實有執。所以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是聲聞也好,獨覺也好,這些阿羅漢他們都是脫離了生死輪迴,就表示他們已經斷除了我執,也斷除了五蘊之上的實有執。所以在斷除我執,或者是斷除五蘊之上的實有執,必須要先了解,沒有實相的這種道理;也就是必須要了解,必須要通達,甚至要現證空性的內涵。所以不管是小乘的行者,或者是大乘的聖者,都是必須要證得空性,從這一點也可以來作推論。
所以這個偈頌最主要的內涵,就是必須要了解到,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或者是聖者,他們是有辦法證得空性的,所以在這個偈頌當中,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關鍵點。「爾時施性最增勝,為彼菩提第一因」,這個時候就是講到初地的功德。接下來所要為大家介紹的「十地」的功德,它是配合十種的波羅蜜來作宣說的。也就是初地到六地的過程是配合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襌定度、智慧度,這是初地到六地,所獲得的殊勝功德。在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是加上了方便度、力度、願度以及智慧度。所以在六度之外,加上了方便度以及力度、願度、智慧度,來闡釋十地菩薩,在獲得這種狀態的過程,會得到什麼殊勝的功德?所以是配合著六度,以及六度之上的四度來作宣說。
接下來對初地的菩薩而言,他能夠在初地的過程,得到殊勝的「布施度」的功德。這種布施度的功德,是在資糧道或者是加行道所沒有辦法獲得的,這種殊勝的布施功德,是只有在初地才有辦法首次的獲得。如果我們進入了二地,就能夠獲得殊勝的「持戒度」的功德;不僅能夠獲得持戒度的功德,在之前初地所擁有的布施度的功德,也能夠獲得。但是在初地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獲得持戒度的殊勝功德,也就是他只有殊勝的布施度的功德,但是沒有持戒度的功德。至於初地之前,比如像加行道,或者是資糧道的行者,他們本身是有修學布施,但是沒有辦法獲得殊勝的布施度的功德,這種功德只有在初地,也就是登上了初地的菩薩,才有辦法獲得。以下就是為大家介紹,初地的菩薩在修學的過程,所獲得的殊勝布施度的功德。
接下來這個偈頌,「爾時施性最增勝,為彼菩提第一因」。「爾時」就是登上了初地的時候,是以修學布施為主,這是成辦菩提的第一種因緣條件。接下來我們翻過來看到下面這個偈頌,「雖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現見。」登上初地的菩薩,他既然能夠在初地的過程,得到殊勝的布施度的功德,他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我們怎麼知道,這位菩薩他有獲得殊勝布施度的功德呢?從這個偈頌就可以看得出來。也就是不要說外在的種種受用,就連他自己的身體,或者是自己的肉體,如果有人跟他乞討,他的內心不會呈現出恐懼的狀態。而且他在布施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手腳時,會以非常殷重,而且非常恭敬的方式,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對方,就如同是我們自己,將最好的東西呈現給上師一般。也就是他的內心,不但不會呈現出恐懼、害怕的這種狀態,而且在布施時,是非常的殷重、非常的恭敬。
接下來「此因能比不現見」,這一句就有講到,布施度的功德,是內心的功德。因為所謂的布施,就是講到內心的捨心,所以內心有什麼樣的功德,我們是沒有辦法用肉眼看見。雖然內心布施的功德,我們沒有辦法用肉眼看見,但是能從他外在的行為,看出他內心布施度的功德,到達什麼樣的境界。所以第二句就有講到「此因能比不現見」,透由這樣的因緣條件,可以觀察得出來,這位菩薩他的心相續當中,布施度的功德,是到達什麼樣的境界。先上到這個地方,休息十分鐘。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也就是「彼諸眾生皆求樂」,從這個偈頌之後,就是要講布施度的功德。一般而言我們都知道,菩薩在行菩薩行的過程,最主要修學的是以修學六度為主。在發心之後,所要行的菩薩行相當的多,但是這麼多的菩薩行,它都能夠總攝在六度當中。而且在六度,剛開始所要修學的是布施度,所以這個偈頌就是講到,為什麼在六度當中,我們剛開始要修學以布施度為主。
是什麼樣的原因?「彼諸眾生皆求樂」也就是在輪迴的每一個眾生,都希望能夠獲得安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但是想要獲得的安樂,最基本的條件都是從種種的資具,也就是種種的受用所產生的。如果這些資具以及受用沒有辦法產生,我們想要獲得的快樂,是沒有辦法獲得的,所以「若無資具樂非有」。
「知受用具從施出」既然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安樂,而且獲得安樂的基本條件,就是種種的受用。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受用是從何而來?推論到最後,發現到受用它是透由布施而產生的,因此佛陀在宣說六度的過程,先宣說布施度。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要了解到,種種的受用是透由布施而產生,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受用圓滿的話,就應該要修學布施;相反的「吝嗇」會讓我們的受用越來越匱乏。所以想要有受用,希望自己的受用圓滿,要是自己相當吝嗇的話,其實這之間是相違的一種觀點。也就是沒有辦法透由吝嗇,來讓我們的受用圓滿,如果你想要讓受用圓滿的話,就是必須要修學布施。所以在經論當中也有講述到,布施它是受用圓滿的根源,透由布施能夠讓種種受用,呈現出圓滿的面貌;相反的吝嗇,它是讓我們的受用,呈現出匱乏的這種狀態。
接下來的這些偈頌就講到,既然我們要修學布施,那修學布施的這種人,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為勝者,彼等所求諸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這當中就有講到三種人,第一種人「悲心下劣」,他的心相續當中,比較沒有辦法生起悲心的這種人。第二種人「心粗獷」,不僅沒有辦法生起悲心,甚至他在平常會有想要傷害他人的心產生,這是第二種人。第三種「專求自利為勝者」,他平常所想的都是自己的安樂,希望自己能夠過得非常高興,甚至過得非常幸福,但是對於他人,他不會做這種顧慮。所以這個地方就有講到三種人:第一種「悲心下劣」,第二種「心粗獷」,第三種「專求自利為勝者」。「彼等所求諸受用」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人,不管是悲心下劣,或者是心粗獷,或者他只是想到自己的苦樂問題,任何的一種人,只要他想要獲得這種受用,都必須透由布施才有辦法產生。所以接下來就有講到「彼等所求諸受用」,前面所說的這三種人,他們想要獲得的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滅除飢餓以及寒冷種種的痛苦,所獲得的這些受用,都是必須透由布施才有辦法產生。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此復由行布施時,速得值遇真聖者,於是永斷三有流,當趣證於寂滅果。」以上所述的這三種人,也就是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的這三種人,雖然他們在行布施的過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但是因為他在行布施的同時,就有所謂布施的對象。也就是他在行布施的過程,種種的對象,都會在他面前產生。在眾多的人當中,也就是在他布施的對象中,有一些人可能就是聖者的示現。如果他布施的對象是一位聖者的話,那這位聖者可能會在他布施的同時,對他講述法的內涵,他能夠由此而得到解脫的果位。所以布施時,雖然剛開始他沒有這種想法,但是到最後因為種種的因緣條件聚合,它可以成為獲得解脫的主要因緣。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有講到「速得值遇真聖者,於是永斷三有流」,透由聖者的講法,能夠讓他斷除三有的流,也就是得到解脫的果位,「當趣證於寂滅果」。
下一個偈頌,「發誓利益眾生者,由施不久得歡喜」,這個地方就有講到另外一種人,也就是之前的悲心下劣,以及心粗獷,以及專求自利的這些人,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我們是以發誓利益所有的眾生而行布施的話,這個時候他所得到的殊勝功德,會比之前的這三種人,在行布施的過程還要來得大。因為他所發的誓願,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他行布施並不是以自利為主,而是因由悲心的策動,是以利他為主的這種心來行布施。因為他是以利他為主的心來行布施,所以他所得到的利益,會比之前所得到的利益,還要來得殊勝;而且他得到的這種利益,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果報就呈現出來。因此下一句就有講到「由施不久得歡喜」,在布施的當下,他就能夠在內心生起非常歡喜的心。因為他在這個之前,是以利他為動機的緣故,所以他在行布施的同時,當他在做這種行為時,他就能夠獲得非常歡喜的感受,所以這是現前就能夠得到歡喜的狀態。之前我們是講到,在現前他沒有辦法得到安樂,但是以長遠的角度而言,會因為布施的因緣,而得到解脫的果位,這是比較長遠的角度。以現前的角度而言,如果在行布施的同時,是以利他為出發點的話,在行布施的當下,我們內心就能夠生起一種歡喜。所以這種布施方式,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得到歡喜的感受。因此第二句,就有講到「由施不久得歡喜」。
接下來下一句,「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為要行」,所以不管是一位具有悲心的行者,或者是不具悲心的行者,他們在行布施的同時,都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果報,但是他們獲得這種果報,是有時間的快慢分別。具有悲心的行者,他在行布施的當下,就能夠獲得這種歡喜。另外一種,也就是不具悲心的行者,雖然他行布施,在當下沒有辦法獲得這種圓滿的果報,但是以究竟長遠的角度而言,也能夠透由這種因緣,得到解脫的果位。所以不管是具有悲心的行者,或者是不具有悲心的行者,因為我們都想要獲得圓滿果報的緣故,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要修學布施。所以在第二句就有講到「故唯布施為要行」。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且如佛子聞求施,思惟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佛子」就是這位菩薩。他要是聽聞,也就是聽到有人在向他乞討,在向他求施的話,他光是聽到這種聲音,然後思惟布施的勝利,他內心就會產生非常快樂的感受。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行外在的布施行為,但是只要有人跟他乞討,或者是求施的話,他光是聽到這個聲音,然後思惟布施的勝利,內心所生的快樂,就是遠遠勝過於聖者,他們入定之後所得的安樂。所以這邊的聖者,就是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因為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他們能夠斷除輪迴的種種痛苦,也就是因為斷除了輪迴的苦,而能夠得到寂靜的安樂。他們雖然能夠斷除輪迴的苦,獲得這種寂靜樂,但是跟菩薩他們聽聞這種聲音之後,所生起的安樂是絕對沒有辦法相比的。所以「思惟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聖者他們獲得的這種寂靜樂的狀態,是沒有辦法跟之前,這位菩薩在聽到這種聲音時,所生的安樂能夠相比。「何況菩薩施一切」,所以光聽到這種聲音,在他的心相續當中,都能夠產生出這種快樂的感受的話,更何況是他將自己的一切都布施給對方;在布施的同時,他的內心是處於更快樂的狀態。所以第四句就有講到「何況菩薩施一切」。
在這個偈頌當中,我們所講述到的「菩薩」,是獲得初地的菩薩,也就是入地的菩薩,他們在行布施的過程,所獲得的安樂是遠遠勝過於,聲聞以及獨覺的阿羅漢,沈浸在寂靜樂的狀態。而且這位菩薩,他在行布施的同時,只有快樂的成份,而絕對不會有痛苦的成份。不管他布施的是自己所擁有的這一切,或者是自己的身體,在布施的當下,他的心理狀態是呈現出非常歡喜的狀態。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由割自身布施苦,觀他地獄等重苦,了知自苦極輕微,為斷他苦勤精進。」沒有辦法登地,也就是沒有辦法入地的菩薩,他們在行布施的同時,是會有痛苦產生的。之前的偈頌是講到,登地的菩薩在行布施的過程,不但不會有痛苦,而且內心是處於非常快樂的狀態。就比如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以前在有學位的時候,他布施自己的身體給老虎等等,他在布施的過程,他的狀態是登地的菩薩,所以在布施的過程,是絕對不會有痛苦的。而且在布施的同時,不僅自己不會有痛苦,而且他也不會覺得相當的可惜。
就比如我們擁有一樣非常珍貴的東西,我們將這樣珍貴的東西,布施給他人時,雖然我們的身體不會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我們的內心會覺得相當的可惜,而生起婉惜的心。但是對一位初地的菩薩而言,他不僅不會有痛苦,而且在布施的過程,連這種婉惜、可惜的心,也都不會生起,所以更不用說是外在的痛苦。所以就如同在砍樹枝一樣,我們將這一顆樹的樹枝砍下來時,對於這一顆樹本身而言,它是不會有痛苦產生的。所以初地的菩薩在布施,也就是登地的菩薩,在布施自己的身體給他人的時候,也是如同此一般,是不會有痛苦的。
「由割自身布施苦」的這個偈頌有講到,在凡夫地的菩薩,他們在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眾生時,雖然會產生痛苦,但是「觀他地獄等重苦」,這個地方就必須要觀察到,其他的眾生,現在有很多人都投生在地獄道,他們所承受的痛苦為何?不僅僅是其他的眾生,以自己本身而言,因為我們自己在輪迴不斷的流轉,所以在過去生,也曾經多次的投生在地獄道,忍受各式各樣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不管是以自己的角度,或者是他人的角度,我們在過去生,也多次投生在地獄道,而必須承受各式各樣的苦。而以現今的角度而言,也有很多的眾生,他們是在三惡道中承受各式各樣的苦;而且這些眾生,在承受苦的當下,對於他們自己本身而言,是不會有什麼幫助的,因為這是他們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所感得的果報。
但是跟這位菩薩現今所面臨的痛苦是不相同的,這個時候他就覺得,雖然我在布施的過程,身體會呈現出疼痛的狀態,但是我為什麼要布施?是因為我希望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位,希望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都圓滿的緣故,所以這個苦是有目的、是有代價的。而三惡道的有情,尤其是地獄道的有情眾生,他們在受苦的過程,這種苦是沒有辦法讓他們帶來真正的安樂,也是沒有真正的目的可言。所以這樣對比之下,就會發現自己的痛苦是非常、非常的渺小,而且透由這種方式,能夠成辦許多殊勝的果位,所以「了知自苦極輕微,為斷他苦勤精進」,自己的痛苦是相當的輕微,因此而更加精進努力的來行布施。
我們都知道導師釋迦世尊,在還未獲得圓滿的佛果位之前,他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一隻老虎。為什麼要將身體布施給這隻老虎呢?因為他看到這隻老虎相當的虛弱,而且這隻老虎又生了很多的小老虎,因為沒有辦法到遠方去覓食,這時牠快要將自己的小孩子吃掉了。老虎只吃肉,牠不會吃素的東西,如果將其他的眾生殺了,然後給這隻老虎吃的話,我們會造下殺生的惡業。這個時候釋迦世尊就想到:我獲得的這個人身,以它的本質而言,它是無我的內涵,它不僅是無我,而且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都在壞滅。並且我得到了這樣的身體,從外表看起來是相當的莊嚴,但是實際上它是沒有什麼樣的內涵;而且在這個之上,必須要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我應該將這樣的身體布施給他人、利益他人。因為在過去生,我也曾經獲得這樣的身體,而且是多次的獲得這種殊勝的人身,但是在獲得人身的當下,我並沒有辦法成辦利益他人的事業。所以既然我再次的獲得人身,而且人身它的本質是無我,並且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我希望能夠透由這個人身,去行利眾的事業;佛陀生起這樣的動機,而將他的身體布施給老虎。佛陀他內心想到,要是我獲得這樣殊勝的人身,沒有辦法行布施,沒有辦法行菩薩行的話,那我不能夠稱之為智者;為了要行菩薩行的緣故,我必須將獲得的人身,布施給他人,也就是以這種方式,用這種動機來行布施度。
今天的課就到這邊告一個段落,接下來如果你們有問題,我們是進行問答。其實在《入中論》的第一品,以及第二品,以及第三品,它們所講述的內涵,是以道次第為主。比如在第一品是講到布施,第二品、第三品,分別講到持戒、忍辱,所以在前面幾品所講的內涵,跟道次第的內涵是有關係的。真正困難的部分,是從第六品開始才會變得比較困難。至於前面的這幾品,它的內容並不是相當的困難,而且在修學的同時,是跟道次第有絕對性的關係的。如果你們有問題的話,可以將紙條傳到前面來。
第一個問題:「所謂的了義經是需要具備有闡釋空性的內涵,以及隨言取義方稱了義,請仁波切略為說明隨言取義」。答:「隨言取義」就是能夠按照辭面上的意思來作解釋的方式,稱之為隨言取義。這個上面他也有提出來,並舉例說明。這邊仁波切他舉的例子就是講到,比如在《般若十萬頌》有講到「無色聲香味」的這種言辭。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是承許《般若十萬頌》的內涵是了義經。為什麼是了義經呢?也就是它雖然在某個部分,會講「無色」的這種言辭,但是在《十萬頌》會安立上「此世間名辭」,也就是我們在安立的過程,是以世間的名辭來作安立,「並非勝義」。所謂的無色,就是無勝義的顏色,也就是它的本質,是勝義空的本質;既然它的本質是勝義空的本質,它是能夠隨言取義的。所謂「無色」它的內涵就是沒有勝義的顏色,色它的本質是勝義空的本質,所以是能夠隨言取義的。
《心經》也有講到「無色聲香味觸法」。但是《心經》當中,並沒有闡述到,這種方式是非勝義的闡述方式。所以《心經》,所謂的無色聲香味觸法的闡述方式,是沒有辦法隨言取義的。如果按照它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無色」這種方式來解釋色法的話,會落入斷邊。所以在《心經》「無色」的字眼,是沒有辦法稱之為了義經,它是沒有辦法隨言取義的;如果隨言取義的話,會落入斷邊。但是在《十萬頌》的「無色」,因為它在某部分會特別的強調,「無色」是勝義無的意思。因為它特別強調的緣故,所以在《十萬頌》的無色,是隨言取義的;也就是能夠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作解釋,能夠安立它,所以《十萬頌》的無色,跟《心經》的無色,是不相同的。《十萬頌》的無色是了義經,《心經》的無色是不了義經,相差就是在此。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第二個問題:請問證得空性的行者,在行住坐臥,跟一般的人會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樣的證量產生?簡單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仁波切回答:他所看到的一切,也就是他能夠看到的境界,跟我們一般人所看到的境界是不相同的。對一位證得空性的行者而言,他所看到的一切,就如同幻相一般。所謂的「幻相」,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可以在電視中看到很多的人影,但是我們會覺得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也就是這個人他不是真的人,我們在電視雖然能夠看到人的影像,但是在看到的當下,我們知道這一個人不是真正的人。或者是在照鏡子時,可以從鏡子的那個方位,看到一個人的影像。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這個鏡子所顯現出來的人影,並不是真正的人影;他只是一種人的影像,或者是人的幻相而已。所以證得空性的行者,他們在看萬事萬法時,就如同是看到電視中的人影,或者是看到鏡子當中所反射出來的這一切。所以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呈現出幻相的狀態。
昨天也有講到「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所謂的「動水月」就是月亮在有水的容器中,它會反射出月亮的影像。但是在水中會不會有月亮呈現出來?是不會的。但是我們的內心在執取的當下,甚至有一些人覺得,耶!這個月影它是非常真實的。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天空的月亮,或者是水面的月影,我們在觀察時,必須要以同樣的方式來作觀察。就比如水中的月影,它為什麼會呈現出來?因為眾多的因緣積聚的當下,我們用心去安立它時,這個月影就能夠呈現出來。一方面是月光照到水上面,另一方面它是唯心所安立的狀態,所以它本身是沒有真實的一面。相同的,在看天空的月亮也是如此,為什麼會看到天空的月亮,這種狀態的呈現,也是透由我們的心去安立的,而在月亮它本身的那一方,是沒有辦法呈現出獨立自主的狀態。所以不管是看到水面的月影,或者是看到天空的月亮,在看到的同時,我們都是以同樣的方式來作安立的。所以不管是天空的月亮,或者是水面的月影,觀察方式是相同的;它都是透由心而安立,在它的那個方位,是沒有真實的月亮可以呈現出來的。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接下來我們進行的是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