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6/24 00:44:59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談入中論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開示
般若一直在集中談佛的智慧是什麼,菩薩的智慧是什麼。中觀講什麼呢?大家慢慢慢慢會發現,中觀是要建立一個見地。我希望大家慢慢慢慢能夠建立起學習、追求中觀、瞭解中觀的興趣,因為學習中觀是非常好的事,不管是學佛,做生意,做政治家,都是非常好的。一般來說,這個世界上的問題,都是因為某一個人有很極端的想法開始的。比如說極端的佛教徒,比如說一個很極端的金剛乘,你根本沒辦法躺下去睡覺,為什麼你的房間裏佛教到處都是,有很多極端的。而極端是這個世界最基本的一個問題。我們說中觀,不是落在任何一邊。所以,中觀的哲學,不只是讀起來舒服,實際上你每天都可以瞭解。
學中觀的時候,雖然中觀的書非常多,有聖天菩薩寫的,但是多半的學校選這本《入中論》,就是進入中觀。在這本論裏,有很多中觀的對手,不同的學派實際上對於是我們的對手。但是慢慢講這部論,你就會慢慢發現,所謂在這個論裏,我們討論或者是辯論的對手,每一個對手都是我們自己的執著和概念。
佛教,尤其是佛教的論師們怎麼樣?一個特徵的特徵,必須要沒有三種錯誤。第一,你所涵蓋的意義太廣。第二,你的意義涵蓋得不夠廣。第三,就是你講的這個特徵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跟你講,筆的特性或者特徵是什麼?如果你很聰明,你絕對不會回答這個問題,除非你聽到人們講我手裏拿的這支筆是什麼特徵,你除非聽到他這樣講,不然你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第一個問題,他問你筆的特徵是什麼?一定要說這支筆的特性是什麼?但是年輕的和尚,剛剛開始學辯論,永遠要搞錯。辯論的時候,有很多小的方法讓對方犯錯。他們跟對手辯論,會最先問筆的特徵是什麼,等到對方講了一大堆,他就會說我說的是這支筆的特性。現在說這支筆的特性是什麼。對於這個筆的特性,你可以寫一本書,寫不完。很多和尚在辯論的時候,因為怕自己的定義涵蓋不夠廣,所以把定義講得很長很多,最後又會犯太廣的毛病。
現在說這支筆的特性是什麼?這個筆可以寫字,這個特徵對不對?是錯的。因為如果把手放在墨水裏蘸一下,也可以寫字,但是是手指不是筆。所以說這支筆的特性是什麼?你可以說,這是你手裏拿的一個東西,然後說白色的,頂上和底下有兩個黑點,你都可以講出這些特徵。如果說你手上這支筆的特徵,是你手上拿的東西,然後是白色的,這樣就會犯第二個錯誤,你的涵蓋不夠廣,因為這支筆上下兩個黑點沒有講。如果說筆的特徵是什麼呢?能在天上飛,或者在地上走,那就是第三個錯誤,不可能。所以,你所給的定義或者說特徵,都要沒有這三個錯誤。大家有沒有不同意這一點的?也許,您會覺得這種方法來定義東西,很狡猾、詭辯。這當然是很多印度的哲學家發展出來的。
除了我們學定義之外,還要學一下分類,把現象分成兩大類,一個是組合式的現象,一個是非組合的現象。所以說,如果一個中觀的學者坐飛機到一個國家,要填入境表,說你的性別是什麼,只有兩個,要不然就是男的,要不然就是女的,中觀就會說萬一有人是不男不女,你不會有第三個讓他填。為什麼呢?因為這樣表示你不知道怎麼樣分類。所以,你要學怎麼分類,分類的益處。我們全部的現象,依照佛教的分法,分為兩大類,組合的和非組合的。你同意不同意有第三種的分法?有沒有說既組合又非組合的方法?
先談一下組合的。第一個問題,組合現象的特質是什麼?(回答:可以分開)。這可能犯涵蓋太廣的毛病。(回答:不只一個。)這個有點意思了,不只一個。但是有一點點的問題,你說的“一”,很可能變成非組合的東西。但是“一”也是一個組合的東西,因為沒有“二”就沒有“一”。所以大家要學這個,中觀就是非源發性的,有一點越來越接近。但是那種答案,說這個東西不是緣發性的,這個答案太模糊,因為這樣的話,你的對手立刻會反問,什麼叫緣發什麼叫非緣發,你還要定義它。
月稱菩薩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奇怪的概念,他認組合的現象有三個特點。他認為任何一個現象,只要有“生、住、滅”這三個情況,這就是一個組合的現象。“生”還分生的生,住的生,還有滅的生,滅的生實際上就是住的生開始的。大家不要讓月稱菩薩這麼簡單的,他講什麼你都聽。也許這三個其實哪一個不需要,或者是加哪一個,這個講法根本不對,因為這個很重要,很有意義。為什麼呢?在我們心裏,永久、常的概念,如果你把這三個建起來,立刻把心裏常的概念打破了。舉例說,什麼是常或者永久是什麼?《中觀論》第一句話問你,常的特徵、特質是什麼?我們生為一個平常人,就說太陽,這麼多年天天出太陽,這個就是常。這個東西一講出來,本身就是矛盾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說如果是常,根本不能繼續下去,因為所謂的繼續,表示有時間在裏面,什麼是時間?時間就是生、住、滅。所以說持續本身就是無常。當然這個好象是無“常”,很重要的一個東西。
任何東西會改變,就表示它是一個組合的,每一個東西都是這樣的。在生、住、滅三者之間,哪一個最重要?(回答:生。)有沒有講別的?(回答:滅。)你不要忘了,滅本身也有生,生本身也有滅。所以你要很銳利地發現,如果是本身沒有滅的話,就永遠是生,不會改變。就是因為生有滅,所以住才會生的出來。當然,這三者生、住、滅都重要,多半的哲學家會認為,三個裏面真正困擾我們最大的是“生”。為什麼呢?比如我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宇宙的起源是什麼?因為生這個問題這麼重要,所以你會問我為什麼會在這邊?所以有了這個問題,那些原來想占人家便宜的宗教家就出來占你的便宜。在這本書的第六章,我們會非常仔細地討論什麼叫“生”。剛才講了一些讓你知道我們以後怎麼樣學這本書。
這本書的名字是《入中道》,這本書的名字應該讓你能夠對這本書有一個大概的印象。第一個要注意,什麼叫中道?記不記得前面講過,極端是一些問題的基本,不要忘記,這邊我們主要是要建立我們的見地。有兩種見地:究竟的見地和相對的見地。不管在相對或者是究竟兩方面,任何一個道理、哲學,如果不落於極端,就是一個好的、正確的道理。有兩種極端,或者我們中文說有兩邊,有兩種辦法分,一種就是分成兩類,一種分成四類。比如長、短,如果你分出這兩個中間,你就有一個錯誤的見解。這種見解到最後,就會讓你有一種不和諧的狀況。如果說四種極端,或者是四邊,是哪四個呢?我們說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這個是我們說的四邊,如果你掉到其中某一個,你的見解就是錯誤的。這種見解,會讓你有一種不協調的狀況。
身為一個中觀的學者,你要超越這四個邊,現在簡單地講一下。簡單說,這個房子是存在的,1993年已經不存在了,我做過的這個夢既存在又不存在,有一些東西是你根本想都想不到的,這種東西就是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的。除了剛才講的這四種現象之外,如果你可以找到任何一個其他的現象,你可以講出來。這四個實際上可以合成兩個,就是我們說的短和長。所以存在會變成長,不存在就是短。其實很多的佛教徒都掉在這四個裏面的其中一個。你說他掉在哪一個呢?所以當佛教徒在談空的時候,我們講的是空、大空什麼的,什麼東西都不存在。這個實際上是佛教徒掉在不存在的陷井裏,在理論上是這樣的。很多佛教所謂的修行人也掉在這四個極端裏,哪一個?有人說是既存在又不存在。還有別的嗎?最後一個。有些修行的人坐在那邊,什麼也想不到了,這是成佛,這是第四個。有一些佛教大師把這種狀況歸類於你突然昏倒、昏厥、病變,把這種現象歸在這一類,這是很不好的狀況。
所以,超越過這一切,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中觀”。我們明天再講“入中”。
提問: 既然無常在改變,又說住,住是沒有改變的?
回答: 我們說的住就是改變,住也有滅,也有生。這個問題很好。學習這個定義、特質是很好的辦法。當我們談到苦的時候,很多金剛乘、修行人都會談到慈悲,同時又談到苦。但是在理論上,我們根本不瞭解什麼是苦,我們討論一下什麼叫苦?苦的特徵是什麼,或者是苦的定義是什麼?(回答:痛、悲傷。)包括在痛苦裏面,不快樂、痛苦、生死、無名,都包括在裏面了。各位不但是一個哲學家,還是一個很好的哲學家,幾個字代表了很多的意義,這個痛苦包含了很多的意義。(回答:念頭、妄想、思想。)我們這邊講的是痛苦,想得也蠻快的,執著也不錯,我們在講苦,他剛才說期望。變動和痛苦其實是很好的,但是佛教還有另外兩個,另外一個就是“沒有自信”。這四個是苦的特質或者是定義。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你會注意到痛苦並不一定是你的頭痛。以這個定義來說,你買一輛義大利的跑車,也可以是痛苦。如果你來看這個,你就知道買一輛義大利跑車,今天買了,明天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也符合痛苦的條件。
月稱,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表現空性的著作,是最好的一個人,或者是表現有關空性的東西的最好的一個人。一個論師在寫一部論的時候,一定要以一個佛所講的經為根據、支柱,月稱菩薩在寫這部論的時候,是根據《華嚴經——十地品》
我們叫做入中,有“入”字。原來梵文的名字叫(馬丁艾尼卡阿布塔塔),是“入”的意思。所以我們最先要講入中,入的是哪一個中,入的什麼中,及時如何入,怎麼入這個中。我們應該能夠進入兩種“中道”。一個是究竟的中道,或者說是意義的中道;另外一個,可以說是言辭上的,或者是顯示上的中道。《入中論》這本書,並不是直接進入究竟的中道。因為這邊我並不是教你大圓滿,說這個就是中觀,並不是這樣的。究竟的中觀就是空性,什麼是空性?要超越四種的極端——四邊。當然我們希望可以間接的進入究竟的中觀,不過這個也看你的動機怎麼樣。這邊,我們直接進入的是什麼中道呢?是進入書寫的中道。書寫,或者說是經典式的中道也有兩個:一個是佛所講的中觀,另外一個是諸大論師所寫的中觀。諸大論師當然是佛的弟子,由他們寫的中道。
《入中論》這本書,並不是入由佛說的經典上的中道。所以這本《入中論》是要直接進入由佛的弟子,也就是諸大論師所寫的經典中觀。所以《入中論》這本書,是為了告訴你進入文殊菩薩所寫的中道。我們怎麼進入呢?記得昨天我們曾經討論過,生、住、滅哪一種最重要,大家似乎都同意“生”是最重要的。在板上寫,因為在西藏的學校裏,從來沒有這樣教過的。
我們昨天決定了“生”是最重要的,舉例來說,為什麼我現在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在這邊?在基督教的聖經裏,第一句就是上帝創造一切,生是這樣生出來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在任何時候,“生”是最重要的,怎麼產生的。現在這個圖是很重要的,幾乎可以說,這個圖已經包括了整個《入中論》的大意。所以一個哲學家,或者是一個理論學家,討論到最後會發現,生只有四種情況:自生、他生、自他生、沒有產生。
1,自生,東西是自生,自己所生的。討論自生,在聖天菩薩所寫的《中觀四百頌》裏,有非常仔細的討論。因為有某些印度的教派,他們相信所謂的靈魂或者是自我、大我的意思,他們認為這個自我、靈魂創造一切,他的創造者和被創造的東西,兩者實際上是一個,他們有這種看法,所以他們持自生的見解。這本書裏對於這一點也稍微討論了一點。
2,他生,是最難的。為什麼第二個難呢?因為持這種見解的對手很難對付,持這種見解的對手全是佛教徒。我們的對手在討論這個的時候,包括了唯識宗的學者,甚至像無著菩薩這麼偉大的人,都可能包括在裏面,所以這個很難了。在這個論裏,有些部分很仔細地去討論。
剩下的兩個就很簡單了。
相對來說,月稱並不在乎東西在哪里生的。如果你問月稱,相對上的東西怎麼生的,他就會說你去問放牛的。因為對他而言,所謂相對,就是表示不經過分析的,任何事情你認為是這樣就是這樣的。而且他認為,對於這種相對的事,如果你去分析它,不對。因為相對的東西,只要一分析它,整個你認為所謂相對真理的概念就會整個垮掉。你可以問一個人,你的父親是誰?你問這個問題,當然是問你是哪里產生的。像這一類不經過分析的相對的問題,一直問你的父親、母親是誰,對於這種沒有經過分析的問題,月稱會回答說某某人是你的爸爸。但是,如果你問的問題是這樣,你說究竟是什麼東西創造了我,我究竟的創造者是誰。如果你問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月稱來看是屬於一個分析的問題,這個問題將會把你的問題打碎掉。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落在上述的四種任何一個,都是一個錯誤的答案。
第一,像有的印度教會說,我的傳統者是大我或者是神我,這是錯誤的。第二,有的宗教講,神是另外一個,那個神創造了我,我和神當然不一樣,但是是神創造了我,這個答案也是錯的。所以,在這本書裏,月稱就要這樣去分析。如果你問月稱說,你呢,你到底認為東西是怎麼個生法呢?他就會說,是緣起而生。他的這種概念實際上很民主的,因為他並不是說某一個創造者應該得到全部的,你講的好多都是對於他。他要講,因為我創造了上帝,所以上帝創造了我。除非我知道他是神,但是他不是神,所以說我把它當作神一樣創造出來,然後我認為他創造了我。所以這個就是前面講的,月稱用這個方式進入中道。
同樣,在中觀論裏,因為《中觀》和《中觀論》這本書,幾乎整本書都在談空性。但是在我們讀的這部論裏,會談到十地菩薩相對的功德或者是特質。記住,十地菩薩就算是十地,也是相對的真理,對月稱菩薩是這樣說的。所謂輪回、涅磐,對他來說全部是相對的真理。所以在這本書裏,月稱很多次滿懷驕傲地引用龍樹的話,龍樹說“我敬禮佛,因為佛從來沒有說,當你捨棄了輪回之後,還有一個佛可以去承”。月稱很多次帶著驕傲的口氣引用龍樹的話,他說“佛曾經說過,沒有一種情況的成佛是需要去拋棄輪回的,但是你成佛必須要知道,根本就沒有輪回。”
第一個頌,這個是月稱的歸經頌,就是第一和第二兩個頌。月稱菩薩在這本書裏非常想要談空性,但是頭兩個頌等於是把所有的大頌、教頌完完全全講完了。一般在出家人的學院裏,這兩個頌講三個禮拜,因為有很多的東西。
第一個記誦的頭兩句,“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複從菩薩生”,這兩句有很大的衝突。為什麼呢?因為佛都是第一個,這裏佛不是第一個,這邊菩薩是第一個,這邊一共講到四個,聲聞、中佛、緣覺,還有佛、菩薩,這兩句話告訴你菩薩是最重要的。這兩句已經讓你看出月稱的風格,他寫東西永遠是讓你摸不著頭腦,但是又很對。所以第一句說“聲聞中佛”。中佛就是緣覺,聲聞是由佛所產生的,如何生呢?佛教授他們緣起的真理、精華,他們接受了佛的教授之後,就去思考、修持。之後,他們就正到了聲聞或者是緣覺。
“聲聞”的意思就是聽到這個聲音,自己聽聞到,同時也讓別的人聽聞。因為聲聞是從佛裏聽到教授。聲聞是這樣的,他聽信佛說的道理,自己這樣做、修行,最後他成佛。當他成佛之後,也把這種情況、消息告訴別人,因為告訴別人,別人也能夠得到利益。“緣覺”可以說是半個佛,所以這個書翻的很精確,叫中佛。
對佛或者是佛陀,對於佛教徒來說只有釋迦牟尼才能稱為佛,但是緣覺或者是聲聞也能稱為佛。因為佛陀這個字其中的意義就是“覺醒”。因為佛陀,也就是說覺,其中有一個意思已經摧毀了輪回的根本,也就是業,他因為願而回去,而不會因為業而回去。摧毀了輪回的根本,也就是佛這個大的業。在很多的時間,在經裏會看到,他們稱呼聲聞叫小佛陀,有中佛,還有偉大的佛。
所以從這一句裏,你可以知道,這兩種小佛陀、中佛陀,是由佛產生的,就是佛的語,主要是佛的語,因為他們聽到佛的教導而修行。你又會問,佛從哪里來?你可以看出來,月稱菩薩很有技巧地發展到這樣,從菩薩生的,佛是菩薩生的。所以說菩薩是最重要的,比佛還重要。如果要把這種話告訴普通一般的佛教徒,最好穿著鎧甲告訴他。但是這邊有人提出反駁說,可是在很多的經裏稱呼菩薩為佛子、佛女,難道菩薩不是跟聲聞、緣覺一樣聽佛講的話而去修行,怎麼這樣說呢?現在有兩個理由能夠支持,為什麼菩薩是佛的爸爸。
第一個理由,如果說佛是一個階段的話,或者佛是一種狀態的話,這個階段是經過了菩薩這個階段以後才有的。所以我們說,菩薩的狀態或者階段,是佛前面的狀態,後面佛的狀態是由前面的狀態產生的。同時,比如釋迦牟尼佛需要“善由”,而誰是善由呢?永遠是菩薩。比如西達多王子,文殊和金剛手菩薩讓西達多走到一個方向,看到一朵凋謝的花。同時,文殊和金剛手菩薩,西達多王子一直很想知道這個王宮的牆外到底是什麼狀況。一切西達多王子看到的生老病死的狀況,都是大菩薩所實現的。所以很久遠前,當時有一千個菩薩,他們發願希望將來能夠成佛,當他們發這樣的願望的時候,有另外兩個菩薩希望,當這一千個菩薩成佛的時候,他們兩個不要成佛,他們要逐個喚醒這一千個菩薩,讓他們成佛。實際上一直到現代,所有能夠教導你的這些,其實都是菩薩的化身,因為佛實在太高,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接觸,我們只能接觸到菩薩,跟他溝通。
我已經讚美了菩薩是最高層次的宗生。有人會問,菩薩是怎麼來的?下面的兩句就把所有的大乘的教授全部包括在裏面,把這兩句好好背起來,你就知道大乘是什麼了。這兩句講“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佛子因”,這還不夠。這三個可以說是佛,嚴格來說是“菩薩三因”。如果一個人問你怎麼樣才能成佛?就把第一個的後兩句念給他聽就成了。
後面講到“大悲心,無二慧”。什麼叫“無二慧”?就是說不落到任何一種極端的狀況,比如好壞、美醜,這些後面也會談到。“菩提心”,就是說希望眾生都能瞭解空性,希望眾生都能成佛的心願。
也許有人講,剛才講前兩個頌在學校裏和尚要學三個禮拜,三個禮拜到底讀什麼東西呢?舉一個例子。他們還要學為什麼先講大悲心,再說無二慧,再說菩提心,為什麼這樣安排?這樣寫,並不是因為月稱菩薩順手寫,他是有這樣的理由,這三個的次序不能調換。很重要的需要知道的東西,第一個是“悲心”。為什麼悲心在第一個?因為是這三個裏最容易擁有的東西。因為你可以用普通人都有的同情心開始,而且大致來說,每一個人不管事大事小,都有同情心。就算不是佛教徒也會說那個人好窮,但是非佛教徒不會想什麼叫“無二慧”,但是現在連佛教徒都不這樣想。現在當然佛教徒也不想第三個“菩提心”了,但是大悲心還是有可能的。
然後我們談到三者的順序的時候,這種順序是一般性的順序。為什麼說是一般的順序?因為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無論你的程度,如果這個交給一個初學者或者是一個比較學的多的人,都可以按照這個順序接受它。但是如果把這個教授給一個已經非常好的、高明的學生,無二慧應該放到第一個。一般來說,最先教大悲心,然後是無二慧,就是沒有分別。你想要有不斷的慈悲心,除非你證得無二慧,否則是不可能的。這好象是說,如果一個菩薩不瞭解無二慧的話,這種菩薩如果在臺北街頭每次碰到乞丐就給他錢、食物,也可以把很多的東西給他,家裏的房子、太太、孩子都送給這個乞丐,也可以。但是如果這個菩薩到印度去的話,印度的乞丐比臺灣多了幾百萬倍,他不瞭解無二的道理,一跑到印度看到這麼多的乞丐,他的心就沉下去了。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一個不瞭解無分別的菩薩,就會認為幫助乞丐最重要的就是給他東西的行為,這樣的菩薩就會認為,除非把世界上所有的乞丐都讓他不窮了,這樣才能成佛。只有當菩薩瞭解到,你認為接受你幫助的物件,實際上也是你自己照射出來的錯誤的概念。當你瞭解到這一點的時候,一個不瞭解無分別的菩薩,去幫助一個人,希望從幫助的行為裏要得到一個什麼東西。比如有一個人是乞丐,他會認為我救濟這個乞丐的行為應該讓我成佛。如果一個人手上受傷,一個不瞭解無分別的菩薩,他會想去治療,給他塗很多的藥,結果那個人的傷越來越糟,這個人就會成為自己很愚蠢的悲心的受害者。因為他不知道這個物件,受傷的人,實際上也是自己的幻想,他的期待就會傷害自己。
舉例來說,假如這個人喝酒上癮的,這個人是癮先生,你希望要幫助他。十年你都想要他戒酒或者是20年,20年他還戒不掉,這個時候當然你也是很痛苦的。有的時候會怪自己,一定是因為我不好,他才去喝酒。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不瞭解無分別,也就是說他自我、自私。所以,這個太太幫助他的先生戒酒,幫助他很久,實際上他是期待這個先生從今開始不喝酒,以不喝酒來獎勵幫助他的太太,可是這不是菩薩的行為,菩薩幫助就只是幫助,幫助以後自己離開,不管結果,不然他會看到很多悲心的受害者的。不過,你不要搞錯了,這也不表示說,無分別的菩薩,反正我已經盡力了,他要喝就喝了,並不是無分別,他就要這樣做。只是表示,這個菩薩既沒有希望,也沒有任何的期待。
現在還有更大的回報,當你知道無分別的時候,你的悲心更大。比如我們大家都在做夢,夢到我得了愛滋病。你突然間警覺到我在做夢,你自己醒過來了,知道自己在做夢,你跑來跑去告訴別人我在做夢,別人不知道。這個時候你就知道悲心有多大,你怎麼樣才能讓別人知道你在做夢呢?這個時候,你就會要拼命把人搖醒,告訴人家我在做夢。這個就是菩提心,要瞭解真正的意象、意念是什麼,這個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讓你聽到你應該聽到的東西,這個心就是菩提心。這就是成佛的三個因,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三個因以這種順序安列的。
回答:這個問題很好,非常好的問題。因為龍樹菩薩講過,現在我談中道,為什麼?為了跟你講話方便,如果你真正是一個對於“中”瞭解的學者的話,連“中”你都不應該提。
回答: 沒有生、住、滅,你找不到任何的非組合式。如果你真的有一個離於生、住、滅,就是我們說的非組合的現象。你可以找到一個東西說是非組合的?一定有這種的。
回答: 因為現在教各位要建立見地,因為要建立見地,所以先把現象分成組合、非組合,再慢慢談下去,才能談到別的。
回答: 昨天我們討論過,空給一個定義的時候,那個定義要怎麼樣定義。空,就是說所有的現象都包含的一種特質,在這邊可以在後面加一個空。像昨天講到苦,也可以加上空,因為空是所有的東西都具有的特質。
第二,規定的時候,就講“悲性無佛廣大佛,初遊無佛長止水,常事先用若無佛,故我先有大悲心”,你可以把這一個頌自己讀一下。如果你沒有得金剛乘的病的話,你應該把第二個記誦念十萬遍,而不應該去念咒,而且這個可以到處吹噓很好的東西。好象一個佛教徒好不起印度教,我們老跟人家說,你們是什麼拜神的,我們不拜,但是我們拜佛。金剛乘的本尊甚至有很多讓人看了非常不舒服的。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就算我們不去對佛、菩薩頂禮,但是這個記誦裏面講了悲心。
但是這個歸敬頌可以告訴我們很多的東西。告訴我們菩薩是最高的、成佛的三個因,第二個記誦告訴我們,三者之中悲心是最重要的。為什麼悲心是最重要的?
現在看任達娃的書,這邊有三個例子或者是三個分析。種子、水,最後就是它成熟。你種一朵花,最初種子最重要,因為沒有種子,你就不可能有芽,也不可能會有結果。在中間,水很重要,因為沒有水就活不下去。第三,成熟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成熟,我們就不會叫它花,而且沒有花,就不知道得到以後的種子,不可能有更多的花了。所以,同樣的悲心在開始、中間、後面,都是需要的。所以,種子是無二慧、大悲心以及一切佛的功德的種子。在中間,需要水,水不但使它繼續得以存活下去,而且能夠使成佛的各種功德逐漸逐漸增長。最後,為了要能夠享受這種成佛的各種功德,我們也需要這個。所以,月稱來敬禮大悲心。
為什麼說悲心像種子一樣?悲心是成佛的種子,因為如果沒有悲心,就沒有相對的菩提心。現在,我們先談談什麼叫做悲心?因為在我們現在談悲心,悲心不只說是同情,同情也是悲心,但是悲心並不只限制於只有同情。現在,為了我們大家的瞭解,可以這樣講,悲心就是一種瞭解。因為如果你定義說,悲心就是同情,這樣身為一個哲學家,別人會批評你的。因為如果你說悲心就是同情,這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你可以找到一種完全不同情別人,依照你的定義,就是這個人完全沒有悲心,再往前推,這個人根本沒有辦法成佛。你也許碰到一個像希特勒那麼殘暴的人,他也許絲毫不同情,也許別人在那邊,開車的時候把別人的腳都壓過去,這都是可能的。聽到他的車輪碾到那個人腳骨頭碎的聲音,他也不會停下來叫救護車。但是他能夠瞭解這個狀況,也就是說,這個人能夠瞭解,他能夠有這種能力能夠瞭解,如果在那個被碾過去的人同樣的情況的話,他也會經歷同樣的痛苦。
所以,你如果瞭解到這一點,應該覺得很鼓舞。因為很多的時候說我沒有什麼悲心,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同情心不夠。但是,你一定有這種瞭解,你一定會瞭解火會燒,所以你會跟別人講,那邊有一堆火,小心。因為你知道火會把這個人燒到。現在談的就是最基本的悲心。假如說我們再進一步講,好象說體會別人所體會的,這樣叫悲心,實際上這樣更好。有的人修悲心,他們平常怎麼做呢?他們怎麼修呢?就是前面有一堆很苦惱的眾生,自己對他放光,說你們這些人太悲哀了,這樣可以了,並不是說這樣不可以。但是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你看到外面的街上,你盡可能看街上每一個人,你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這包括每一個人,好象是換過去,你換在別人的位置上。
比如你在那邊等著叫計程車,你招了幾次,別人也招手,結果那個人叫了計程車了,你個時候,你可以體會一下他的情況怎麼樣。那時候你也急著,因為七點要教授,你也想趕回去。你就想前面那個人大概太太快生了,或者你想這個人趕電影,電影快開演了,因為對那些人來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如果你看路上的人,你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一些什麼事。你如果去問,他不會跟你講,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目的。(這樣講下去有點很感情化了,所以我們還是回來講這本書。)
悲心有點像是常識,你現在頭疼,你看到那個人頭疼,你大概就知道這個人的感覺。也許你知道塗一種藥,但是這個人並不知道這種藥。你跟他講,有一種藥,對你的頭疼會蠻好的,這個有點像放一個種子。身為佛教徒,我們應該知道輪回裏面充滿了痛苦。對於其他的人來說,佛教徒瞭解什麼叫輪回、涅磐,他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有的問題他們全都有。我們知道修行的方法,也許我們不去修,但是對他們要有悲心。這種心逐漸增加,慢慢你就會有想要幫助別人,或者是想讓別人成佛的心。當你有這種決心的時候,這種決心就是相對的菩提心。那個時候,你就知道只有這個,但是你不瞭解無分別,幾乎是沒有辦法去讓眾生成佛,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就發起了究竟的菩提心。這就是為什麼悲心像一個種子。
在那個時候,您就知道說,只有這個,但是你不瞭解無分別,幾乎是沒有辦法去讓眾生成佛,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就發起了究竟的菩提心,這就是為什麼悲心像一個種子。這很重要,我們現在談的就是成佛的第一個種子,也許可以從現在開始。如果以前有人沒有這個的話,可以從現在開始。可以簡單的像,有的人有頭疼,你想幫他,剛才那個是開始,慢慢你可以把這種情形提升起來,不只是要幫那個人止頭疼,他們情緒上的東西也可以幫助。慢慢慢慢這樣做,你就可以體會到,真正的問題是無明,到那個時候,種子已經種下去了。這個時候,悲心跟水一樣,為什麼呢?雖然一個人以悲心已經種了成佛的種子,如果你不繼續加進去悲心,就像是水一樣,不斷地加進去的話,如果你不經年累月種許多的劫裏積聚各種福德和智慧,不是為你,是為別人來積聚的話,沒有這個是不行的。
你如果修行了30年,連一個好夢都不做,如果有這一類的事,有的時候會讓你沒有勇氣的。你這時候覺得,我修了30年,沒有比以前好,可能還更壞了。所以這種情形,真的好象會消磨你的志氣、勇氣。因為菩薩的路程非常長遠,喪失勇氣是最大的一個障礙,幾乎像從這邊要走路到加州一樣,中間有很多很多的障礙,可能會非常非常讓你沒有勇氣。怎麼來鼓勵你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你看到成佛這些美妙的地方。但是,這個也很難,因為成佛的好處,我們根本還沒接近到你看得到,所以平常我們認為成佛的好處都是你自己憧憬的、癡心妄想的一些東西。所以說,有一些比較懦弱的菩薩,經過幾生的努力以後,覺得太困難了,還不如做聲聞緣覺快一點,因為那種東西讓人不舒服。因為聲聞緣覺不是不好,因為那個東西一方面很快,二一方面,你所做的一切事情自己可以回收。所以,當這一類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只有悲心能夠讓你堅持要成佛的決心。好象一個母親看到他的孩子生了病一樣,即便這個母親要忍受多年的痛苦,他也絕對不會放棄,因為他很愛這個孩子。
雖然在這個道上,也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去休息或者是輕鬆一下,他也不會繼續走下去。所以悲心能夠讓你繼續下去,只有悲心能夠這樣。想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尤其對在座的各位。我注意到在座的各位有很多的人,你現在修一個法,比如你現在修文殊菩薩的法,修一個禮拜,第一天修法太好了,因為興奮。修一個禮拜還蠻有意思的,修了一年的話,就覺得有點無聊了,這個時候,你的修行就已經慢慢開始走下坡了。當修行開始走下坡的時候,要特別小心。那個時候,修行走下坡的時候,是真正你的怠惰會產生的時候。我知道很多人修文殊菩薩修了一年,修行開始走下坡,馬上修別的法,比如修觀世音菩薩。所以看到這樣的情況,你修一個舊的東西,當舊的慢慢變得沒有興趣的時候,你馬上再加一個新的東西,總是這樣,你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這種情況你是永遠修不好的,你會知道很多的這種零零星星的很多的東西,但是永遠不會做成大事,永遠不要這樣做,你修了以後會慢慢覺得沒有興趣的。你慢慢修,現在覺得無聊,你就有意增加我以前修一座、兩座、三座,甚至是四座。這個時候,你要逼著你自己這樣做。等到你慢慢渡過了這個難關,你就成了這個法的大師了。
舉例來說,我跟一個人說你回去修止。這個人說我現在修了一年的止了,我現在修什麼呢?就像昨天我講的,因為我自己很愛世俗的生活,你這樣問了,我就跟他講你現在修觀好了。其實我應該這麼跟你講,繼續下去,因為就算你修了十年,我還是會跟你講繼續修下去,但是我不講這些話。所以說,我在想應該辭職了。所以悲心就像是水,水可以讓你一直保持、生存下去。
第三,悲心也實際上好象是像成熟的果一樣。怎麼樣呢?一個菩薩最先種了悲心的種子,然後以悲心當成水,繼續澆灌它,最後當成佛的時候,從法的觀點說,根本沒有一個叫眾生,沒有一個眾生要去渡。但是,從化身或者從色身的觀點看,有眾生要去渡,什麼叫色身?它是悲心的顯現。所以說你看到了,在開始、中間到最後,都需要悲心。所以月稱裏讚揚和歸敬大悲心。對這個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因為對法身而言,沒有眾生需要去渡,一切都是空性,一切可以都是本來成佛。。
提問:如果說是色身的觀點來看的話,那佛入涅磐的時候,佛的悲心怎麼繼續下去,或者是說佛沒有悲心了?
回答:我可能解釋上有一點誤會,佛的色身照大乘來說,不是煩惱和業的結果。佛的色身是兩種積聚的結果,就是功德和智慧。但是當我們談論色身或者是色界的時候,我們這邊就講到佛的化現。所以當我們說佛化現什麼東西的時候,當我們用化現這兩個字,你就要知道,從法身的觀點說,根本沒有眾生去化現什麼東西。所以當我們談化現的東西,就是從眾生的觀點談,因為正好他不知道佛的化現,所以才會講佛的化現是什麼樣的。
悲心是怎麼樣發揮作用?當佛還是一個菩薩的時候,他曾經因為悲心有很多很多的祈禱、祈請。照大乘來說,菩薩當他是菩薩的時候,他經常祈禱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佛土如何如何,這一點有點像中文說的淨土祈禱文。現在我們的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祈禱的時候,他成佛希望這樣的世界。所以當他成佛之後,因為他以前祈禱的力量,所以他有這樣的化現。有一點必須要瞭解,你要知道,因為你有這樣的功德,佛才能這樣祈禱,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功德的話,他的化身也不會被你看到的。
簡單一點的講,就像下面的這個例子。你要有很大的功德才可以在這邊談中觀。所以他應該要感謝你自己的功德,所以你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來聽。因為你的功德,所以說突然到哪里跑出來這麼一個人,在這兒講中觀,因為他也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也許他也並沒有特別要講給你聽,但是你坐在這兒,我講的所有的資訊你還是拿得到,這是你的功德。但是,這樣講完之後,你又不能說去感謝你的功德,因為你要感謝那個講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你感謝他,你的功德就更大,就是這樣的。功德是很特殊的東西,很不可思議。並不是說我好慈悲來教我們中觀,我這樣做實際上很自私,但是,如果你有功德的話,這樣還是可以的。如果你希望功德更大,他就應該感謝這個人來教這個,就像這一類的。
提問: 我們可以逐步培養悲心,但是我們什麼時候需要無分別的智慧?
回答: 隨時都需要。今天把花拿來這兒,有很多的功德,這個飲料也是。頂禮這本書不要跨過它,積聚功德很簡單,太簡單了,大家都不做了。你現在把這部論放在你的腦袋上,如果你真正很誠心地這樣做,這樣幾乎一百萬生的功德都可以積聚。這樣講,其實還是低估他了,積聚功德很容易的。
現在我要談到三種悲心。第三個集中,也是歸敬,但是當我講這個歸敬的時候,要講三種悲心。三種悲心,並不是悲心有三類,而是悲心的物件有三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第一種是生緣悲,就是你的悲心的物件是眾生。第二種是對與法。第三種是無分別的悲心。頭兩種悲心叫做共的悲心。第一種悲心是生緣悲,也就是以眾生為緣的悲心,是和印度教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要說自己身為一個大乘,我對眾生都有慈悲,很了不得,到處吹噓,你要知道對眾生有悲心,印度教也是這樣的。第二種悲心還是共的,就是共通的悲心。第二種悲心,印度教沒有了,和誰共呢?和聲聞緣覺共,聲聞緣覺也有這一種。所以我們聽到很多說聲聞緣覺多麼自私,什麼事都為自己。不是,聲聞緣覺有很大的悲心。第三種悲心是只有菩薩有的,這是不共的悲心。
誰有這三種悲心呢?第一種悲心是誰來修呢?我們可以說是輪回裏面的菩薩修的。有兩種,一個是輪回的,一種是非輪回裏面的菩薩。大乘有五道十地。第一個是資糧道,第二個是加行道,這兩個是我們說的輪回的菩薩。上面的另外一個就是見道和修道,這兩個部分是十地菩薩的十地在裏面。最後一個無學,就是成佛。所以第一種的悲心,是由輪回裏面的菩薩來修。第二種的悲心,也就是法源悲,可以說是集中也不是全部,比較集中在初地到七地的菩薩來修。最後這種無緣悲,是由最後三地的菩薩,也就是八九十三地的菩薩為主來修。
現在我們說第一種悲心。談這個,我們談悲心的物件,這個就是第三個中。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則執著法,無生心緣悲心裏”。這個敬禮,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個記誦。這個記誦不只是一個歸敬頌,而且它告訴你什麼是無明。所以說如果今天講的只不過讓你聽了以後覺得非常舒服的佛法,你要救度眾生就可以了。不過我們這裏學的是經院派的佛法,所以要讓你知道,什麼東西構成了眾生。
悲心的物件是眾生,現在眾生的定義是什麼?眾生的特質是什麼?所以說這個眾生最先說我,然後就是我所,所以這邊已經介紹給你什麼叫分別了。然後下面一句就告訴你,眾生有了我,有了我所,就會像這個水車一樣。水車是什麼樣的東西。有很多像盛水的杯子,有一個輪子,一般的水車都是這樣的。有六個理由,所以說輪回像是一個水車一樣。第一個講水車裏面的東西,是用繩子綁住,當然現在用的是螺絲釘,而我們的生活是被業和煩惱捆得緊緊的。這個水車也有一個最初讓它運轉的,這個就是我們的事。這個水車轉的時候,水就到了一個河裏,或者是一個集水的地方。
第一種的悲心的物件,包括所有的眾生,甚至包括正在修聲聞和緣覺這兩個,但是還沒有證得的這些,也包括在第一種生緣悲。
第二種的悲心,法緣悲,包括對所有的現象都有悲心,包括眾生,同時還包括修聲聞緣覺這兩個道,但是還沒有證得,同時還包括已經證得聲聞緣覺這兩道的,還有更多的。而第二種的悲心,甚至包括十地菩薩在座下的時候的狀態,就是座下的十地菩薩,所有的菩薩,就是十地到初地,所有的在座下的菩薩,也是包括在第二種悲心裏面,這是非常廣大的一種悲心,這並不是表示人家有頭疼你很同情他,同時這也包括了最高地的菩薩,比如十地菩薩,不是他在座上,他座下的時間也包括在裏面,包括了很多的東西。
第三種悲心的物件,當然包括前面所講的,一直在十地菩薩在坐下的時間,第三種悲心除了這些之外,甚至包括十地的菩薩,已經下一秒鐘要成佛,現在正在座上,這種菩薩也包括在第三種悲心的物件裏面。這應該告訴你,我們以前談悲心,講的都是第一種悲心。另外兩種悲心,想都沒想過。所以現在你可以看出來,大乘之所以偉大在哪里。大乘是最偉大的。
如果現在有一輛印度的車子在這邊,車子裏面坐了500個 大的聲聞緣覺,這個車沒有馬拉。那這個時候,也許佛會來用腳指頭拉這個車。但是,我很懷疑這500個大的聲聞緣覺有這種功德,能夠讓佛用腳指頭拉這個東西。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眾生完完全全是輪回裏的眾生,充滿了一切的煩惱、兇殘,但是這一生只有很短的刹那生起了菩提心,他正好跳到這個車裏來,佛就說這一個眾生在裏頭,他的功德就足夠讓佛自己用脖子來拉這輛車。為什麼呢?現在你就看出來原因了,因為悲心的物件不一樣。因為聲聞緣覺的物件就是眾生還有法,但是菩薩是什麼樣的,你就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十地的菩薩,這個十地菩薩下一秒鐘就成佛了,但是這沒關係,他在這一秒鐘他是十地菩薩,還是第三種悲心的對象。為什麼呢?我們看一下下面這一句。
第四個記誦,前面一半是解釋下兩種悲心。“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於性空”。
提問: 十地菩薩又是悲的物件,又是悲的主體,對不對?
回答: 對,是這樣的。
提問: 有沒有哪一種悲心是把佛當成物件的?
回答: 沒有,到這個大概就是上限了。把十地菩薩拿來當悲心的物件,這樣還不滿意。因為你想想看,這樣的話,今天下午或者是上午,我們祈禱的文殊菩薩也是我們悲心的物件,這個話不要亂講。後面你就知道為什麼這樣說。
現在講法緣悲。為了要解釋這個物件,第一次你念的時候,把最後一句話的“性空”去掉。當你念到動水的時候,把動水加重,這個就是我的老師這樣教我的。所以像我們念這個時候的,如果這兩句話念的時候,重要的集中點是在第二種的悲心,就加重動水。如果你念的時候,想第三種的悲心,就加重性空的音調。
第二種的悲心的物件,只要你有變化的這一切的現象都是悲心的物件。就是前面說的,凡是要有生、住、滅,有這種變化的,就是他的物件。所以眾生,包括許多許多的菩薩,坐下的菩薩。他們就像是對水,一個搖動的水上的月亮的影子。每一秒,每一刹那都在動。吹動水的是風,我們的心就像是風一樣。這個深藍色的湖實際誤以為烏雲就是我,這個就像是湖一樣,水一直在搖動。所以,他們是第二種悲心的對象。
第三種的悲心,集中在空性,也重視在它的影子,或者是反射的影子上。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什麼說是自性,根本沒有說什麼叫真的月亮。那個水搖來搖去,上面有月的影子,但是沒有真的月亮在裏面。你們看到,第一個人是對這個說,搖動有慈悲。第三種情形就知道,搖動的月亮根本沒有自性,所以管它搖不搖根本沒有關係,知道這個月亮是沒有自性的。有月影,可是沒有真的月亮在裏面。十地菩薩在座上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得到完全的智慧,他們仍然有一種對於名字的執著。假如我們說對於名字的執著,或者是對於特徵的執著,比如什麼叫佛、菩薩,對名字的執著,不管怎麼樣,他們有分別,沒有完完全全的真的空性。所以說他們即使在座上,也還是我們悲心的物件。
如果你知道水裏面的月亮是一個月亮的影子的話,你就知道,水搖動的時候,月亮還是一個月亮的影子,我們好象擔心這種搖動很多。如果你往前進一步,你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影子的話,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每次讀這本論,覺得非常得興奮。這裏面只有幾個字,但是意思這麼豐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功德,很幸運月稱寫了這本書。
簡單來說,第一種悲心的物件,是苦苦。第二種悲心的對象,是壞苦。第三種悲心的物件,是行苦。是什麼呢?我們昨天說的苦的定義,把昨天對苦的定義,現在拿來這邊,把這三個配套,就可以學到一些東西。昨天苦的定義是四個,如果這樣的話,就算是十地菩薩在座上的時候,那個狀態仍然是無常,一定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是無常的話,十地菩薩只能做十地菩薩了,成不了佛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所以,昨天給你的對於苦的定義,就可以把一切都涵蓋下來了。我們說痛苦,我們可能根本想像不到他們有什麼痛苦,因為每一次當我們去解釋什麼叫痛苦的時候,那是我們的解釋,當然大菩薩是沒有像我們說的痛苦。
提問:我們都睡了,我們都醒了,醒了這個人既然都知道我們得了愛滋病,為什麼還要跑來跑去把我們叫起來?
回答: 他自己是醒過來了,他也知道別的人不願意醒過來。他也知道,只要那些人醒過來,就不必吃這個苦了,但是他們現在都在吃這個苦。既然我們說根本沒有什麼不能成佛,每個人都成佛,何必要叫醒。其實也不只是這樣的,我認為修行的人才能醒來,才能成佛,大並不是說一定要某一個時候就醒了。大家每一個人都在做夢,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醒過來?對,可以醒過來。是不是有人真的醒過來了?對,有人真的醒過來了。但是是不是做夢的人都願意醒過來?這個很困難。
A:
第三個記頌已經講完了。第四個記頌講了前一半。我們講歸敬頌,講過了成佛的三個因,在三個因之中月稱菩薩特別稱讚敬禮大悲心。第四個記誦的前面一半,告訴我們悲心的後兩種,也就是法緣悲還有無緣悲。第四個集中的前面一半結束之後,歸敬頌全部結束了。
有一點非常重要,菩薩各地的功德,從一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來看,是沒有所謂各地的差別。所以可以這樣講,從智慧和大悲心兩個角度看,從菩薩各地的證悟,假如分成座上和座下兩個時間來講,在座上沒有菩薩各地的分別,菩薩各地的證悟在座上都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從菩薩自己的觀點來說,這種很粗重的分別,各地間的分別,已經在證到初地的時候,已經完全捨棄掉了。所以在菩薩的觀點,沒有所謂各地的分別。這樣的話,有一個問題,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怎麼樣定義菩薩各地、菩薩地的不一樣。一個方法,從眾生的角度來定義他。另外一種定義的辦法,就是從菩薩自己座下的角度來定義他。
舉例,初地和二地的菩薩,在座下的時間,有兩種是跟成佛相關的特質,他們會有兩種不同的特質,或者說他們的量上也會不一樣。同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說初地和二地菩薩的區別,取決於他們清除煩惱的能力。
……以這個能力做分別。另外的方式,各地的菩薩在修六度或者是十度,這種般若度所強調修行的各度不一樣,比如說初地菩薩會更集中在修行十度上,強調修哪一個,也可以看得出來。另外一個牲畜生在什麼樣的地方,這個當然不是說絕對一定的。一般來說,什麼樣的菩薩會生成某些王中之王。
我再強調一次,上面講的分別不一樣,完全是從別人的觀點,或者說這個菩薩自己座下時候的觀點來分的。所以,在菩薩當在座上的時候,當他自己修行座上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分別,就像是《華嚴經—十地品》說,就像任何一個學者都沒有辦法看到鳥在天上飛的蹤跡一樣,也沒有任何人看到座上菩薩修行的蹤跡,以及表達一樣,沒有人可以這樣的。為什麼稱之為地呢?因為他像是一個大地,大地上可以長出成佛各種各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稱之為地。所以有十地,就是十種不同的地。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我們看第一個。我們從第四個記誦,第三句開始。第四個記誦和第五個記誦最後兩句是介紹給初地的。
最先說佛子,就是佛的兒子,因為他有這種悲心,悲心實際上就是一種瞭解。這種菩薩自然會有要度眾生的心,這種菩薩就會祈禱,尤其是做普賢的祈禱或者是回向。他會做非常多,百萬次、上億次。而一個安住在這種狀況的菩薩,就是我們說的極喜地的菩薩。普賢行願有兩種,我們這邊講的普賢行願,不是一般修大圓滿的人在大圓滿裏念的,不是這樣的。我們大乘裏經常念的普賢行願品,這個可以看出來,在初地菩薩是最重要的,他修的法就是這個,他不太修喜金剛、極樂金剛,他專門修普賢行願。
第五記誦的第三四句,從這邊我們開始談菩薩各地殊勝的功德。這兩句告訴我們,當一個菩薩到這邊的時候,不但很多的東西改了,連名字也變了,他的名字已經由一個普通人的名字,從這個人開始,這個人只能叫一個名字,就是菩薩。這邊有一些分析、討論。一般來說,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假設我就是菩薩,大乘一般都是接受這個的。但是,月稱菩薩有一點不一樣,所以照月稱菩薩來看,只有正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被叫做菩薩。寂天菩薩在他寫的《入行論》裏,是怎麼寫的呢?但是在《入行論》裏,寂天菩薩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刹那間生起希望能夠度盡眾生的心,只要這樣的話,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佛子,也就是菩薩,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哪里?
要得到菩薩這個名字,有兩種辦法。一個是以見地,一個是以行為。以行為來獲得菩薩的稱號或者是名稱的,就是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裏講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講的菩薩是“資糧位”的菩薩。我們這邊談的菩薩,是以見地來分的,是因為一個人的見地而得到菩薩的稱號的。所謂什麼叫見地?也就是說,一個菩薩真正的有對於真理,有證悟,以這種證悟的見地被稱之為菩薩。誰有對真理的證悟?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所以我們現在談的就是見到位以上的菩薩。這當然不是很重要,但是有的時候也很讓人迷惑的,知道這個,有的時候比較清楚。
同時,這種功德,或者說這種特徵、特性,不只是把一個人的名字變成菩薩,同時也屬於一個特定的家族,或者是特定那類的家族裏面的一員。他不只是名字叫做這樣的,而且實際上成為一個家族裏面的一員,就是如來家族、佛的家族。第六個記誦的第一句話,就是“生於如來家族中”。第二句,“斷除一切三種結”。下麵這兩句,“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
這種菩薩清障和積聚功德的能力,有兩種。第一個,是清除障礙的,清靜三種結,另外 一個是積聚功德,叫勝歡喜。三種結是哪三種呢?“生於如來家族中”,聲聞和緣覺雖然也用佛的名字,但是他們不是如來的家族,不是家裏的一員,所以不叫這個名字。我們不知道他們最終能不能成佛,他們自己決定最後怎麼樣。但是初地的菩薩,不管多早多晚,總有一天要成佛,所以他成為如來家族裏面的一員。只要日出的時候,你就可以確定白天要到了,可以確定,不需要懷疑,白天一定會來。
清障的功德有三種。第一種斷除或者清淨的,是對於五蘊的執著。記不記得我們前面講,除非一個人完完全全清淨了他對於我的執著,不然不可能離開輪回,到達涅磐,現在這個菩薩比較走在了涅磐的位置上,到了見到位。第二種斷除就是疑。在座的很多,如果您沒有自己修行過,這個也許不會很懂。但是,你如果自己修過一點東西,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疑。因為,疑是成佛最大的一個障礙。這種疑有一點點懼怕的成分在裏面。比如你問我,哪里可以到廁所?我跟你講先左轉然後右轉然後再左轉,那邊有一個廁所上面寫男廁和女廁,你開了進去,裏面就是廁所。在你把門真的打開之前,即便上面寫著這邊是男那邊是女,但是你還會疑問這個人說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你疑問這兒是不是廁所,如果你懷疑的話,你會延誤打開門的時間,或者你會不會進去。對這一點,除非一個人真正去修行,不然的話講疑是沒有辦法講清楚的。
我們談的疑,並不是很粗的疑,講的是一種非常細微的疑。講這種疑,很難舉例,這邊,我舉一個例子。你看這個,這是一個杯子,你也同意這是一個杯子,你也不懷疑這是一個杯子,但是你想想你看的不是他看到的,這是你的決定,你所看到的杯子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人看到。所以你現在觀想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桔紅色的,你現在修,你觀想一個桔黃色的菩薩,你可以幻想到底有多桔,這是你的看法。這還是很粗的例子。因為剛才講的這麼粗的疑,實際上在資糧位的菩薩已經完全清淨,已經沒有了。我們談的初地菩薩的疑,對我們來說,我們應該祈禱他們所得到的清淨疑。
第三種去掉的結,不能說是慢,有一點像持的戒。一些戒律,比如說這個人的上師來了,要給上師頂禮,供養上師一朵花,這種戒心。舉這個例子很粗,但是我沒有辦法,因為我自己還沒有證得初地,各位也沒有積一定的功德來聽初地菩薩講《入中論》。這個有點像一種傲慢、驕慢。舉例來說,一個和尚持了很多戒,他覺得自己持戒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引用彌勒菩薩講的話,一個人持戒除非持到沒有持戒的慢,否則不可能圓滿。這個可以理解,一個出家人,不管和尚還是尼姑,他持了很多的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是這也會給人非常驕慢的心,我怎麼怎麼樣,有這樣的心情。
這三種煩惱已經清淨了,因為這樣,所以他有勝歡喜。同樣,還不只是這樣,有另外一個很好的原因,他只是有勝歡喜。什麼原因呢?初地為什麼叫極喜地?因為他剛剛已經渡過了輪回的邊際了,兩個大劫的修行,他已經渡過了輪回的邊際。這一點要花多少的時間,會有很多的人辯論,我們就不討論它了,但是他已經過了邊際。這種菩薩會唱很多的歌,很多的經裏都唱歌。很多的經裏寫,我已經渡過了像眼淚一樣的海,我已經爬過了很多骨頭堆成山似的山,今天我把我的手和天空變成同樣的大小,在那個時候,他每一刹那都能看到一百個佛,有一種勝歡喜,他可以震動一百個世界。
前面我們談到初地菩薩的功德、特質,這個記誦談到了初地菩薩清淨和積聚的功德,還有清靜的煩惱。“生於如來的家族”,性也變了,斷除了三種煩惱,還有勝歡喜,還有更多的。
下面談到怎麼樣獲得進步的功德。你可以看出來,一個得到初地的菩薩,有一種功德或者是能力,任何的時間想要進步立刻可以進步,而不是像一般的眾生,進步非常非常困難。一個菩薩,任何時候想要進步就可以進步,對於一般的沒有達到初地以上的眾生有一個困難,他沒有進進的熱忱,因為他沒有看到進步的好處和不進步的壞處,所以進進的熱忱非常缺乏。
下面這個記誦,“從地登地善上進”,一地地的改進,而且都是帶著非常愉悅、快樂的心情改進。第二句和第三句,“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盡”,這兩句對於菩薩而言,輪回已經完全終止了,再也沒有了。第四句有點難,實際上是一個例子,月稱菩薩講,初地菩薩的功德有點像第八個階段的阿羅漢的功德。但是,你不要認為初地菩薩和我們剛才講的第八個階段的修小乘的聖人的功德完全一樣,之所以這樣講,在印度有很多修上座部的修行人,他們有各種對修行階段的劃分,他們任務在小乘的第八個階段,那個人是證得見到位。對於修上座部的人,我們的證悟跟那個人的證到見到位是一樣的。
第8個記誦,在前面講過初地菩薩跟第八個階段的小乘的修行人有同樣的功德,下面立刻講初地菩薩還有另外一種功德。“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很多人為這三句辯論,很多人產生各種的懷疑。我跟一位薩迦派的堪布來受這個法,他們講這本書的時候,第8個記誦大概是全本書裏花最長的時間講的。因為這邊講,一個證得見到位的初地菩薩的功德,也就是福的力量已經勝過聲聞緣覺了。最後一句講,到了遠行地,也就是到了第七地的時候,這個菩薩當正得了七地的時候,甚至他的慧也超過了前面說的佛與聲,也就是聲聞緣覺。初地菩薩已經以他福的力量,勝過了聲聞緣覺。當這位菩薩正到七地的時候,連慧也超過了聲聞緣覺。
從彌勒菩薩的傳記,給了兩個例子。一個舉的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王子,一個剛剛出生的還是嬰兒的太子,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一個年紀又大又很有經驗的大臣,當然他有自己的經驗、知識,怎麼樣做國王,怎麼樣弄經濟,當然他的能力比太子要高。但是,當皇室到達宮殿或者是到哪個地方的時候,一個剛剛出生的王子……
剛剛出生的王子,會以福的力量勝過已經有經驗的很成熟的大臣、將軍們。因為王子將來要做國王,這些大臣無論多聰明,他就是做大臣。
什麼時候剛剛出生的王子,才能夠在會的時候超過聲聞緣覺呢?因為七地菩薩可以在任何一個刹那,都可以進入空性,從空性裏出來,這種是聲聞緣覺連想都沒有辦法想到的。
簡短地說一下,像這個記誦,我們讀起來覺得有點看輕的聲聞緣覺。他也可以這樣寫第8個記誦,初地菩薩在慧方面還是勝不過聲聞緣覺,他沒有這樣寫,他從另外一個方面寫。第8個記誦的最後一句,你也會覺得把七地菩薩早一點提出來講,因為你看前面的三句,你會感覺可能會的方面,初地菩薩還是不如聲聞緣覺,但是這邊,月稱菩薩說,到七地的時候,他的慧也超過了聲聞緣覺。所以,讀了第8個記誦,你會覺得有點像大乘沙文主義,看不起小乘。但是寫的方式非常聰明,有很多印度的學者反而認為,這種寫法實際上是讚譽聲聞緣覺,為什麼呢?這邊有一個很大的爭論。因為,一般人種覺得,聲聞緣覺並不太在意清除“所知障”,因為他們只要脫離輪回,要脫離輪回,只要去除自我就可以了。但是在這個記誦裏,聲聞緣覺對於法無我,也有一點的證悟,我們怎麼知道呢?只有一個字,就是“業”。為什麼呢?因為由“業”這個字,可以看出來,從初地到六地,聲聞緣覺跟他有同樣的智慧,這是一個很大的讚譽。
前面談的是初地菩薩的功德,也談到了增上的功德和清除意勝地的功德,也談到了福的功德。我們要說福德的力量多好的時候,我們就舉出聲聞緣覺,比起聲聞緣覺這兩個人,這些的菩薩多好。當然,還有一些功德在後面。初地的菩薩主要集中強調的是佈施度。就算是施捨身上的肉,也很有熱忱。“此因能比不現見”,這個記誦很重要。說佈施的功德,不是在座上時候的狀況,這是座下的功德。在坐下的時候,主要集中在修持佈施。在座下的時候,所修的佈施在一般平常人的眼裏也能夠看到,因為施捨他身上的肉,一般平常的人也能看到這種狀況。
從這個記誦也可以看出來,除非一個菩薩證到初地以上,不然不應該把自己的身體,比如肢體送給別人,或者是供養別人,除了一種狀況,現代有人在去世之後,他的器官捐贈出去,除了這個狀況,這個記誦說不應該這樣做。只有初地的菩薩,才能像把身上的肉供養出去的狀況。如果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做,可以說在一個平常人的眼裏,能夠看到這個人內在的功德,內在的功德看不到,但是可以看到外在的。
下兩句是讚美佈施的行為,佈施是初地菩薩在座下主要修行的東西。所有的眾生都希望快樂,眾生的快樂都是要有資具,才能具有,沒有資具,就沒有辦法快樂。因為釋迦牟尼佛知道,除非佈施,一個人不能富有,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邊先說了佈施。我講一些別的,也許是題外話,不過知道了也比較好。能夠富裕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要富裕,應該越富裕越好。就像山、海那麼多的黃金、鑽石,我們也不能說不要,因為這樣你可以做很多的事,當然你也應該知道這有什麼短處。如果你能夠這樣瞭解到,當然每一點金子,對你都是很快樂的。但是要想富裕,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你對於生意界的知識,你有什麼樣的方略,你的能力怎麼樣。這種能力,一般來說中國人、猶太人、愛爾蘭人,都有這種能力的,但是有另外一種能力比較難的,就是要有功德。這種功德很大一部分是跟你內在的光芒有關。但是很多時候,內在的光芒會因為你的貪婪、憂鬱,把光芒降低了。為了要把能力再次提升起來,所以說做集聚功德的事很重要。
第11個記誦,不慈悲的、很不敏感的,永遠都想到自己,這種眾生也要去得到富裕的東西,因為有佈施,才能夠得到。前面第10個記誦和11個記誦,特別來讚美佈施。第10、11個記誦,是以把佈施當作是清淨這種暫時性痛苦的方法,以這種方法來讚譽它。這兩個記誦讚美佈施,認為佈施是清淨暫時痛苦的方式。
第12個記誦,佈施可以作為永遠清淨痛苦的東西。這種菩薩佈施的時候,當他在佈施的時候,會碰到聖人。這當然有很多的故事。當你因為用佈施來積聚功德的時候,佈施所能積聚功德的大小,當然第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動機,你的發心怎麼樣。但是同時也跟佈施的物件有很大的關係。舉例說,你可以一天給街上乞討的人一分錢。有很多的乞丐,你每個人給他一分錢,但是一群乞丐裏,可能有一個聖人。因為你和這個聖人有因緣,就是業力上的聯繫,這可以幫助你湧斷“三有”的流,能夠正得寂滅。
第13個記誦,這個記誦是很美的。一個眾生當他們佈施的時候,寫的方法非常聰明,前面講了很多佈施的功德,這邊講一個普通的人佈施的時候,因為當他佈施的時候,他有期望回報的心,所以他不能馬上得到快樂。當佈施的果報沒有馬上出現的時候,這個回報很可能幾生以後才會出現,這個人可能覺得佈施沒有結果,他可能停止佈施的行為。但是對於沒有希望和懼怕的菩薩而言,他根本沒有期望他的佈施帶來任何的回報。這種菩薩實際上一佈施,馬上能夠享受佈施的結果,因為對於這種菩薩而言,他所要的佈施的結果是希望接受佈施的人能夠得到快樂,所以當他一佈施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這種快樂。這樣的菩薩,就不會停止佈施的行為,而且會更增加,因為他佈施是希望對方能夠快樂,每一次的佈施對方快樂,對方快樂,他就更快樂,所以他會繼續下去。這種是菩薩式的佈施。第三句,“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佈施為要行”就是佛講佈施。悲性頭兩句,也就是菩薩佈施的方式。非悲性,就是第11個記誦,比如“悲心下劣心粗曠,專求自利為勝者”。
第14個記誦,一個人修行,最後正得了聲聞緣覺的果位,這種快樂等於一個初地的菩薩只要聽到一個乞丐,跟他說,請你給我一點東西,當他聽到這個乞丐講請你給我一點東西,這個時候他心裏所得到的快樂,就相當於一個修聲聞緣覺道的人,最後正得聲聞緣覺道的人一樣,因為他的快樂這麼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光聽到這個就有這麼大的快樂,不必講實際上真正佈施的時候,有這個行為的時候,快樂有多大了。
第15個記誦,當菩薩“由割自身佈施苦”,就可以知道,由他自己的痛苦,還可以知道其他的眾生,比如地獄的眾生有多麼痛苦。他在切他自己的肢體的時候,有一點痛,他把這種痛苦跟地獄道的眾生的痛苦比較一下,在這個情況下,會對地獄裏痛苦的眾生有非常大的慈悲,因為有這種狀況,在那個時候不會猶豫切斷自己的肢體,他會更快地去做。
第16個記誦,談到兩種波羅蜜。如果一個菩薩已經超越過施者、受者、施物的概念的話,這個就叫做出世波羅蜜多。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在這三者,就是施者、受者和施物上面,這叫世間的波羅蜜多,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把這個功德回向。像我們這種普通的眾生,不但對於施者、受者、施物三種有執著,但是我們施完了沒有回向,這種佈施只叫做佈施。
第17個記誦,這種菩薩就像是月亮,為什麼像月亮呢?因為他清除了一切無明的黑暗,這種菩薩已經得到了殊勝的勝利。
提問:有人假裝乞丐,我們應該佈施嗎?
回答:對,要佈施。
提問:法緣悲的物件是變化型的物件,請你具體說明?
回答:瞭解無常。
提問:廣義的慈悲是指對狀況的瞭解,是不是就是指明覺?
回答:大概是這樣的。
提問:什麼構成眾生?
回答: 眾生在中文裏面是什麼意思呢?在藏文裏面叫生界,中文的意思應該叫有情,但是這邊也有一個分析,可能有爭論的。但是,有的人說,到底是哪一個有情呢?但是這個也有答案,有人說佛性是有心,那就是眾生,佛性假如沒有心,就是聖人,就是證悟的、成佛的。
提問:眾生的特性是“貪嗔癡”三毒嗎?
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提問:“默法時起具”,具足法緣悲的上師大有什麼條件?
回答:這個答案已經回答了。要瞭解無常。
做一個結論。我已經講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在藏文裏面叫“烏麻臼巴”。第三個就是翻譯者歸敬文殊菩薩。第四個,這本書的結構裏是著作者的歸敬頌,那個歸敬頌是什麼樣的,寫的是什麼。在藏文的大悲心下,還有別的嗎?第一個就是四種聖人。
第一個就是四種聖人,菩薩是最好的,最高的是菩薩,下面是菩薩的三個因,然後這三個之中,月稱菩薩最喜歡的是悲心。悲心有三類,第一個是生緣悲。菩薩的三個原因的次序:大悲心、無分別慧和菩提心。因為大悲心最容易得到,第二,無二就是無分別慧,而不是菩提心?為什麼需要悲心?舉了三個例子,種子、水和結果。
現在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第三種悲心的物件是什麼?除了佛之外包括,這樣答是可以的,以一個中觀學者的方式講出來。(回答:對名相的執著。)第二種悲心的對象是什麼?(回答:所有眾生和所有的現象。)所有的現象嗎?包括所有的十地菩薩以下的。剛才你的答案把第二種悲心對象的分類講出來了,現在把悲心物件的特質講出來,定義是什麼?(回答:凡是受到變動影響的。)這種答案很好。也許用更好的方式講,就是說一切組合的現象,就是以一種更好的方式講出來。還有呢?因為假如你只說組合的現象,這是一個涵蓋過廣的答案。因為這樣的話,就會涵蓋第一種悲心的對象,第一種悲心的物件也是組合的現象,但是這也就等於說你在說組合的現象。這很像,應該再加一個字,應該說是只有。只有組合的現象,因為這個只有加進去以後,就會除掉第一類的悲心的物件,就是眾生。有的時候幾個字,也有很大的不一樣。(回答:輪回。)這個答案的涵蓋太廣,這個答案涵蓋了第一類的悲心在裏面。這樣學很好,可以學會怎麼樣用定義來定義,這是學佛的最基本的辦法。不要忘記讀這本書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見地,如果你的定義錯誤的話,你的見地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來。
我們談到菩薩各地的功德的時候,我們是談菩薩在座下時候的各種情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的。菩薩在座上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分在哪一地的。從初地一直到十地菩薩,在座上沒有差別的。當菩薩最後達到11地,也就是佛地的時候,在那個情況下,就再也沒有所謂的座上和座下的差別了。
我們現在談二地菩薩坐下的功德。第一個記誦前兩句講,因為這一地的菩薩的戒律的功德是證得圓滿,所以在夢中也沒有犯戒。梵文的這個字,中文翻譯成戒律,在翻本字的原意,或者說翻譯成藏文這個字,有清涼的意思在裏面。當然在不同的國家,同樣的有不同的意思,因為戒律這個字總給人一種管束著你,不太舒服的感覺,但是在原來字的裏面,並沒有這個意思。戒律主要是幫助你不要做不善行。所以,你就自然避免這一類的不善行。當我們解釋戒律的時候,這種功效一定要在裏面才行。
下面這兩句,講出二地菩薩的業都非常清淨,沒有煩惱,所以說13業道都能積集。有一個問題,是不是只有在二地菩薩的時候,才專門修13業道?初地菩薩修不修13業道呢?下面這個記誦的頭兩句講出這一點,初地菩薩也修13業道,但是在二地的時候才修行的最清淨。
下面談戒律的功德,或者是戒律的特質。這個菩薩一直非常清淨,非常莊嚴,因為已經清淨了一切的惡業。
下面兩句談到持戒時候的錯誤,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持戒,這種持戒是有錯誤的。如果一個人對於他持某一種戒律有驕慢的心,這種人的戒律就不清靜。如果一個持戒的菩薩假如有驕慢的心,這種持戒就不圓滿,因為這樣,這一地的菩薩修持戒的時候,不會有任何驕慢的心。這就是下面這兩句。這樣的菩薩就不會執著于誰在清淨,清淨什麼東西,以及用什麼方式清靜。我們談到無分別,這跟前面我們談到悲心的時候講無分別一樣。悲心的時候講到要無分別,因為除了你有無分別之外,悲心是沒有區別的。在持戒的時候,也需要無分別。因為如果一個持戒的人,不知道戒律本身的無分別的話,這種戒律對他來說就會變成規條,這個規條逐步會成為他執著的對象。這個東西慢慢會發生一些執著於這種感情,慢慢下去就會變成一種執著了。這並不表示,菩薩要破戒隨時可以破戒。這只是表示,菩薩知道戒律的根本實際上是空性,戒律是由有分別的東西製造出來的,戒律的根本,或者說是戒律或者一切道德、規律的根本,實際上是空性。
下麵,是講不持戒的壞處。下面的很簡單,不像前幾天我們談的,意思就是這樣的。如果說施壞了施主的眾生,可以因為以前佈施的結果而很富裕,但是他還是生在惡道,像龍王這一類的。但是一個眾生,如果佈施,又持戒的話,因為佈施,當然會生在人天這樣的善道,然後因為他戒律,會繼續佈施。因為這樣,就會不斷地越來越好。
如果一個眾生佈施但是不持戒,因為佈施可以享受佈施的結果,就是富裕。因為他不持戒,不會繼續做,就會把以前佈施的結果使用殆盡。同時,不持戒的眾生也有很大的機會落到三惡道,能夠聽聞佛法的機會很少。月稱菩薩寫作的方式,當談二地菩薩的功德,同時也建議像我們沒有證到菩薩地的眾生,怎麼樣能夠持戒,得到這樣的功德。簡單地說,佈施能夠令人富裕,但是富裕不一定是錢,很可能是機會,很可能是有這樣的權力、時間上的富裕。戒律是讓你不要落到惡道。
下面這個記誦,如果一個勇士在戰場上,當你沒有被敵人逮住的時候,你應該儘量在道上前進,當你被敵人逮住,那個時候機會就很小了。一旦這個勇士如果被敵人逮住了之後,幾乎沒有辦法把他救出來了。“是故勝者”,最先說佈施,然後說戒律。前兩句的原因,因為這些功德如果生長在戒律的田中,結果就永遠不會枯竭,因為這樣,所以說了這種戒律。
下一個記誦,在輪回裏面的眾生,佛語所生、聲聞、緣覺、菩薩,這些不僅想要得到“增上生”,希望自己生的地方越來越好,這些是輪回裏面的眾生所希望的,或者是取得“絕境生”,這些是菩薩等所希望的,除了戒律之外,沒有別的能讓他們達到這樣的。下面是一個非常印度式的例子。第一句,大海不願意裏面有屍體,吉祥與不吉祥,兩者也不會在一起。在印度,大家都是把屍體往海裏丟,隔了幾天,海浪又把屍體沖過來,沖到岸上。談二地菩薩的決定、意願,一個持戒的菩薩絕對不會做和持戒相反的事。
下面一個記誦,跟前面佈施講的很像。持戒的人,如果有一個什麼人來斷除什麼東西,斷除什麼樣壞的東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斷除這個,如果他有這三者世間的,這當然包括必須要把這些功德回向。如果一個人沒有這三者的執著,就是一個出世的波羅秘。
下面一個記誦,像詩一樣讚美二地菩薩。二地菩薩已經超出了世間,他已經不是輪回裏的眾生了,但是,他可以說是輪回裏眾生的莊嚴。這個菩薩就像是秋天的月亮一樣,這種講法是很印度式的。因為印度很熱,秋月讓他們覺得涼快,能夠解除他們的口渴,也讓他們的心裏的煩惱能夠降低,所以是這樣講的。
第二章就結束了,這一章是很直截了當的。下面這一章也很簡單,我忘了講二地菩薩叫離垢地,特別集中強調在沒有破戒的污垢,就是沒有破戒垢。
第三地的菩薩,叫做發光地,實際上可以說是火光。
火可以把木材燒掉,這個時候,木材代表的是現象。這個時候,三地的菩薩是以他的智慧,能夠燒盡對於現象的分別,所以,他被叫為發光。什麼樣的光呢?第三句講,這個時候的菩薩會有一種狀況,像是有一種證悟或者是覺受,已經天亮了,太陽還沒有出來,但是太陽的金光已經看到了,就是那種狀況。在印度,他們把日出分成很多不同的部分。所有的日出表示的是初地,除了最後的部分。日出以前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講的三地菩薩的狀況。這當然是非常印度式的,印度的音樂裏還有日出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一共是六個階段。這一地菩薩要談他坐下的功德。
下一個記誦,如果有一個人仇恨非常強,對於一個像這樣的菩薩,這個菩薩雖然是非常謙和,完全不應該這樣對待,對於這樣的對象,他仍然把身上的肉、骨頭切掉,而且不是很快的,而是慢慢地切。對於這樣的人,這個菩薩的忍耐會更加增加。為什麼呢?因為菩薩並不太集中,或者並不太在意被人家這樣傷害,割的動作上,比較注重在傷害他的人會造什麼樣的業,這個業在這一生或者是其他生,對這個人引發什麼樣的惡果,因為這樣,所以他的悲心就會更加增加。當然,這邊主要是談安忍,但是也談到怎麼樣由悲心更產生忍辱。
下面這個記誦,談到怎麼樣從見地上產生忍辱。所以瞭解了這些很好,因為你問為什麼菩薩在那種情況下還可以安忍,有兩個理由,一個是因為有這樣的悲心,另外一個就是有這樣的見地。因為已經瞭解到所有的現象的無我,因為他可以看到,被割的人的肉,以及被割的動作,都像是一個幻想,因為他看到這些,所以他可以忍耐。
月稱菩薩會講不能忍的壞處,這當然是對我們提的建議。他問我們,如果有人傷害我們,你去報復他,這個報復是不是可以使你從那個人得到的傷害復原呢?不會復原。所以說,一個人生氣或者是憤恨,是沒有理由的。即便對於下一生,憤恨或者是報復,會讓你轉生在惡道。所以又給了兩個理由,一個理由,就是說在這一生,你就算是報復別人,所造成的傷害不會因為你的報復而復原。第二個理由,你報復他,後生會得到這樣的惡果。
下面這個記誦,鼓勵我們要忍耐。如果有一個人被人家傷害,實際發生你以前的業現在現形了,你的敵人實際上在某個角度上來說,是幫助你的惡業更快現形、成熟。所以,如果我們不但不感謝對方能夠讓我們的惡業很快成熟,把它消耗殆盡,反而你很痛恨對方,又去報復他,反而會讓你以後又得到惡果。談憤恨的壞處,如果你的憤怒變成一種習慣的話,或者是不能忍耐的話,如果因為你有這樣的習慣,有一次你生氣,正好你生氣的對象是菩薩的話,在那種情況下,一刹那間會損害你百年所積聚的諸種功德。所以在各種各樣的罪狀裏面,沒有一種罪狀比不能忍耐最大的。月秤菩薩一直談憤怒,你生氣的時候就不漂亮了,這是真實的。一個善人一生氣,看起來跟惡人一樣,一個善人一生氣,就跟街上的小混混是一樣的。如果你生氣的時候,整個好象被它佔據住了。
我自己經常犯這個錯,我倒不生氣別人說我像街上的小混混,但是下面這一句我很在乎。最困擾我的就是一生氣,就不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就喪失了理性或者常識,讓你更快地墜落到惡道。月稱菩薩讚美能夠忍辱的好處,把前面記誦中不好的全部反過來,這當然是印度寫作的技巧。前面講不好的,如果你能夠忍辱的話,會長的很漂亮,街上的小混混也變成好人了,你也有足夠的時間考慮什麼事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都能分得出來。
下面這個記誦,一切的眾生和菩薩,知道了憤恨的壞處,不忍的壞處以及能夠安忍的貴德,所以應該能夠斷除不忍耐的狀況,能夠修習安忍,這種情況是一切的聖者所讚譽的。
下面談到兩種波羅蜜多,如果你安忍的功德還是回向,但是如果你仍然有執著的話,這個仍然是屬於世間的。如果你對它沒有執著,佛稱這種叫做出世的波羅蜜。
談到三地菩薩其他的功德,這一地的菩薩有別的功德,比如有三摩地和智慧的功德。同時,貪和嗔就完全中斷了。多半的時候,這種菩薩都會升為天王。這種菩薩多半集中在怎麼樣去斷除欲界的貪欲,同時教人家怎麼樣去斷除這種貪欲。
剛才講的記誦是很直截了當的,但是講到這裏,三地的菩薩能夠斷盡貪和嗔,是不是初地菩薩沒有斷盡貪和嗔呢?其實不是這樣的。初地菩薩已經斷盡貪和嗔 ,但是一直要到三地,才能夠把貪和嗔的結果、影響完完全全斷盡,這表示在初地菩薩仍然受貪和嗔結果的一些影響。這邊說佈施、持戒和安忍的三種法,是佛多半是為在家的菩薩說的。而積聚功德,也就是這三個,就是佈施、持戒和安忍。而這三者,也就是佛的色身的因。
最後一句,等於是結束。三地發光地的菩薩,會除掉自身一切的無明。可能又有人要懷疑,是不是初地的菩薩沒有除掉癡,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到了三地,才把癡的結果和影響完完全全清除了。同時,三地菩薩有一個很特別的功德,就是說當煩惱剛剛升起的時候,立刻可以知道,而且能夠斷除這種煩惱。這一地的菩薩非常銳利,就像是日光一樣
四地菩薩,一切解脫的功德,只有有精進的時候才會產生,因為有精進或者熱忱。所以積集福德和智慧這兩種,都是由精進而來的。所以說不上當這一地的菩薩在坐下,特別強調或者是集中在精進的時候,這一地就稱為四地菩薩。四地的菩薩集中在修習37道品,這在第六章會講到。前面的陽光是照到了,現在太陽已經出來了,所以這一地中文翻叫焰慧地,這一地的眾生再也沒有所謂的我所、眾生、生死。同樣我們談到這些東西的影響、結果,這是第四章。
現在講第五章。第五地的菩薩是一切魔,也就是染汙和煩惱,所沒有辦法去影響的。現在我談的可能有一點偏離,大家可以當作一個建議。舉例說,你念文殊菩薩的讚頌,念了上百萬遍,有的時候,你的虔誠心能夠很巧妙地轉變成一種期望、期待。這種期待或者是希望,能夠以一個文殊菩薩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給你教授、加持你,這只是我舉的例子,不是說二地、三地菩薩都是這樣的。二地、三地的菩薩,可能會受到這種文殊菩薩的影響,但是文殊菩薩在第五地的時候是一個魔。所以講到《金剛乘》的人,念到三兩個咒,就夢到身為人類的上師,然後到處吹噓,他們實際上是魔裏面的魔。我不知道魔這個字在我們的語言裏有什麼樣的意義,但是在藏文裏,佛有降服的意義。當文殊菩薩出現的時候,文殊菩薩當然有降服你的能力,但是即便是一百個菩薩出來,也絲毫不受影響。
因為五地的菩薩,主要集中修持的就是三摩地。三摩地的意思就是隨時集中在一個地方,當你看到文殊菩薩,不管是在你的平常的日常生活裏,你看到文殊菩薩會非常興奮,這個興奮會讓你喪失掉禪定。因為他禪定的功夫非常好,所以能夠真正瞭解到四勝諦。你可以聽出來,比如剛才那句,因為他的禪定非常好,所以能夠瞭解、證悟四勝諦,這裏有很多可以談的,為什麼他的禪定好,就能證悟四勝諦。
第六章,月秤菩薩和別的跟他辯論的對手,在辯論的時候,他和他們之間,當然包括一些印度的學派還有佛教的學派,甚至包括佛教的唯識宗,並沒有很多的地方不同意,但是有一點是完全不能跟他們統一的。當他們談到兩種真理的時候,別的學派也談兩種真理,月秤菩薩認為其他的學派犯了一個錯誤,他們得到一個結論,真實的存在,就是自性。所謂的自性,或者說真實存在,是月稱菩薩完全不能同意的。像印度教會說,所有的都是幻像,但是神是真實存在的。“有部”怎麼說呢?任何事情能夠被我們的心,或者另外一個物質所摧毀,這是屬於相對的真理。舉例來說,這片葉子可以心,並不是超能力,我們可以看看它,分析它,或者可以用某一種辦法,比如你可以用手把它撕開。如果這個時候一個人走進來,把葉子撕的最小的一片拿給他看,這是什麼東西,那個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所以任何能夠被摧毀掉的東西,都是屬於相對的真理。如何一個不能被物質所摧毀的,就是最小最小的塵土,這種是屬於究竟的真理,也就是屬於自性。
月稱菩薩在相對和究竟真理兩方面,都不同意。因為他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我們說真實存在,或者說自性的定義、特質是什麼?真實存在的定義是什麼?(回答:超過四邊。)不能這樣講,因為真實存在已經是第一種,剛才四邊裏面的第一種是存在。(回答:常。)
因為月稱菩薩不做任何的定義的。苦也是可以真實存在的。(回答:自然。)自然好象不是一個特質、定義。(回答:任何事都不能改變。)跟常很像。龍樹菩薩給兩個定義,非捏造的和獨立的,這個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是說這是自性。至於同意不同意,當然由你來決定。
月稱菩薩講什麼呢?月稱菩薩永遠都是非常驕傲地引用一句龍樹菩薩的話,龍樹菩薩講過,我從來沒有任何的主張,所以我也從來沒錯過。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話。因為就算在中觀學派本身有一個自續的中觀派,他們當然也是跟著龍樹菩薩。他們引用這句話,當他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加了一句話在裏頭。龍樹菩薩講在究竟的方面看,他是毫無主張,月稱菩薩不相信是這樣的。月稱菩薩說,龍樹菩薩在相對和究竟兩方面,都沒有任何的理論主張。什麼叫相對真理呢?任何一種不分析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