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6/24 01:08: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道-談入中論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個見地。當我們叫空或者是空性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要談現象的實像是什麼。

所以,如果我們這樣講,一切現象的本質是中觀,當然這句話語意上並沒有錯,但是聽起來有點怪怪的。當我們說無分別的時候,主要是針對在修道, 的道上說, 的,在修, 道上面,因為我們要除去分別,所以我們講無分別。我並不瞭解,比如西方的哲學,或者是古代中國的哲學,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他們怎麼來討論問題,但是在印度哲學的立場上,當然我們現在講的《入中論》是印度哲學的書。印度的哲學家在討論哲學命題的時候,最主要要避免落入二邊。這個並不只是佛教這樣,就算是印度教,甚至我們昨天說的順世外道,都是這樣的。當他們說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都要非常主要的避免落入二邊的狀況。我現在講的,並不是開玩笑,在古代的時候,古代的哲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落于二邊的話,那種狀況遠比落入地獄還糟。這種看法其實也有道理,因為這些哲學家會認為,即便你今天落入地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你有煩惱,因為你有煩惱,所以你會落入地獄。可是如果你今天落入二邊,情況比落入地獄還糟,因為你有了邪見。在印度的哲學家認為,如果你有邪見,是更壞的狀況。

現在我們要更進一步講,為什麼對印度的哲學家來說,你要離于二邊、站在中間,中道、中觀這麼重要,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你的見解是屬於二邊的狀況,那樣你就沒有辦法分出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沒有辦法去做善而避免惡。這種看法,我不知道各位同意不同意,因為我受這方面的訓練很久,像被洗腦了,所以經常我會覺得各位也是這樣想,所以談到什麼問題,如果你覺得有問題的話,可以舉手發問。

比如我們舉這樣的例子,一個人裸體在街上走路,這被認為是一件不好的事,為什麼不好?是有他的道理,也許這個道理是非常荒誕不經,這是人類積累起來的理由來證明這是不好的。所以說,如果一個人相信裸體在街上走是不好的,如果有這麼一個人。他當然也有他的道理,為什麼是這樣的。這樣的一個人如果到了加州、法國,有一些完全不穿衣服的海灘,海灘上全部的人都不穿衣服走來走去。他去了之後,他很自然覺得這個地方太不好了,這些人都不好,原因是因為他有他好的理由。如果這個人想把自己認為不好的理由跟那邊裸體的人溝通的話,裸體的人就沒有辦法認同他的看法,因為那邊的人根本不在這樣的環境長大。

另外一個理由,為什麼要避免二邊的狀況。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發現,或者能夠證悟到真理。他們認為如果你有落于二邊的狀況,會阻礙你去瞭解真理。所以說,印度所有的哲學家都是盡力要離于二邊,能夠站在中道上。所以在印度,每一種哲學的哲學家都認為他們自己是中觀師。所以對他們而言,像月稱菩薩、月稱菩薩的跟隨者,並不說我們是中觀師,因為這些人都是說“無”的那些人。月稱後面的人,都是屬於說“無”的學者,別的人認為,他們自己是中觀師。所以我為什麼講上面這一段,主要是想讓各位知道,雖然每一個人都非常努力試著避免二邊的狀況,站在中道上,但是實際上所謂二邊和中道之間的差別是非常非常細微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非常重要的要瞭解,當一個人說所有的現象都是無因而生,實際上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並不瞭解這個無因生的人的道理是什麼。我們這些月稱菩薩的跟從者,很容易落入跟他們一樣的境界。月稱菩薩用同樣的方法來辯證,四大種不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無所謂大種是怎麼樣生的,當然沒有這種講法。既然沒有說大種是如何生出來的,就不可能有叫做一個生起的現象是無因而生的,因為根本沒有生起,如果談到生起的現象是無因而生,根本沒有這種講法。我要再一次強調,為什麼重複要講這個?這些認為一切的現象是無因而生的人,實際上他們是經過很仔細的分析之後,得到了這樣的結論。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科學家,可能在某一個立場上來說,不能成為月稱菩薩的對手。為什麼呢?現在很多的科學家不相信以前生態,不相信未來式。但是現在的科學家沒有決定什麼事,他一直不斷在分析很多的事。如果有一天這個科學家終於決定,在究竟的真理上,現象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是無因而生的,如果決定了這一點,月稱就可以和他們辯論了。目前,如果不斷去分析各種各樣的情況的話,並沒有得到結論,月稱菩薩並不會和他們辯論。但是月稱菩薩會說你在那邊幹嗎,你分析來分析去,你要知道,在究竟的真理上,如果你一直分析下去,唯一得到的就是什麼也得不到。如果在相對上,你一分析,現象整個垮臺了,沒有東西給你看。所以實際上沒有分析的必要。

現在我們繼續講第104個記頌,是結論的部分。“由無自他共無因,故說諸法離自性”。這個時候,我們想像當中的對手,我們想像他反駁我們,你四邊看一看,這是一個房子,桌子上放的是一盆花,這是你看得到的東西,它就在這邊,你怎麼說它是空,它沒有自性呢?越程菩薩就回反駁的人,說眾生有非常多的無名,有非常多的染汙,像天上有非常厚的雲層一樣,他無法看到諸法,所以反而會這個東西,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有自性。

第105個記頌,更進一步解釋這種回答。因為前面講了,由於眾生的無明,所以會看到這個樣子。舉一個例子,並不難瞭解。就像我們生活平常的世俗世界,我們也知道某些人生了病,就會看見有頭髮掉下來。有的人會看到兩個月亮,有的人說是眼睛的病,有的人說這不是病,你把眼睛壓一壓,壓得夠久了,把眼睛放開了,看到的也是兩個月亮。下面這兩個例子,就是孔雀的毛和蜜蜂,這兩個比喻一直到今天,我查遍了所有能查的世論,從來沒有人解釋這個,大概大家覺得這個東西太簡單了,不必解釋也會懂。

就像一個人生了黃膽病,把一個白色的海螺看成一個黃色的海螺一樣。越程菩薩要證明,在世俗裏面,眾生看到這些,是因為眾生了煩惱的病,所以會各種各樣的狀況。前面剛才講的,實際上是月稱菩薩來回答前面反駁的人問的問題,這個花到底是什麼呢?如果它不是自生、他生、自他生、無因生,那它是什麼呢?

下面我們想像提問題的人,又提問題了。我們自己不用提問題,別人已經問了。如果這樣講的話,業又怎麼說呢?一個人做了惡業,這輩子死了之後,下輩子到地獄受苦。如果這個業不是自生、他生、自他生、無因生,那這個業是哪兒來的?

第106個記頌,月稱菩薩信手捏來講的。“說癡起業無癡滅……智者達空即解脫”。業就是因為無明,才會有這個業。只有那種充滿了無明的人,才會認為你做了惡業就要下地獄,做了好事要上天堂。對於有智慧的人,會說空性才會讓你真正地解脫好與壞兩者。所以這個記頌是經常被人引用,很多人把這個寫在廟堂的牆上。

下面,問問題的這個人再次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第107記頌。這個時候,反駁我們的人就說,如果一切的現象在究竟的立場上,不是實存的,但是在相對的層次裏,它是實際存在的。如果這樣說,就像說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如何如何,就是談論這種事,根本沒有這種東西存在。我們的對手這樣講,這個東西實際上是存在的,因為我們看得到,你說它不存在,這個就像是說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說兒子如何如何,他不會生育根本沒有兒子,就像你說在究竟的立場,這些東西都不是實存的,但是在相對的立場我們實際上看到這個東西。原來一個不存在的突然存在了,你怎麼解釋它。

下面是月稱菩薩的回答,他的回答很有趣。第108個記頌,“……後責無明暗翳者”。我們現在回答是說,我們爭辯的雙方都同意,眼睛生了病的人所看到的從天上掉下的毛髮,實際上沒有這種東西,我們雙方都同意這一點。大家臉上有很多的疑惑,談天上掉下頭髮。月稱菩薩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辯駁雙方都同意,生了這種病的人看到天上有毛髮掉下來,他看到了,我們雙方都同意,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毛髮從天上落下來。月稱菩薩用前面一個記頌方式,我們前面對方提的問題來回答。月稱菩薩跟他說,你剛才講在相對上有東西存在,在就近上,我們說東西不實存,相對說你說的這個現象是實存的,這就像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突然有了兒子一樣。但是你的觀點,為什麼不拿去跟眼睛生了病,會看到頭髮從空中落下的人,你為什麼不去跟他辯論有沒有,到底是實存還是不實存。如果你真的能夠贏那個人,你再去跟那個充滿了無明的眾生,無明也是一種病,因為無明才會看到相對的在世俗存在,你再跟他辯論,讓他知道這些東西實際上不實存。

這個記頌是非常重要的,月稱菩薩在這個記頌裏表達的意思,我一直做這個工作,就是跟充滿了無名的人講真理。月稱菩薩講的,如果用另外一個方式,就是說許多年以來盡力跟生了眼病的人講,在你的面前其實沒有毛髮從天上掉下來,這麼多天,他都跟他這樣說。但是,對於生了這個病的人來說,非常難於相信你講的話。他對他的對手這樣講,在相對的立場上,在相對的世界上,實際上現象也並不是是真實的生起,為什麼有人看到它真實的生起,因為你的染汙。月稱菩薩講,你剛才舉不會生育的女兒的兒子這個例子,在這邊根本沒有用。舉這個例子沒有辦法說明。

第109個記頌。“若見夢境尋香城……汝見不見應非理”。我們知道夢境並不真實存在,下面這個尋香城,在印度那邊發生的事。印度當雨季雨非常大的時候,天上的雲非常厚,這種現象現在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當某些狀況在那邊的時候,突然下面的城市的倒影會反映在上面的雲層上。另外像海市蜃樓現象,我們認為它是水,還有各種的影像等等。這些事情,你也知道並不是真實存在。月稱菩薩說,夢境我們知道並不實存,但是你也會做夢我也會做夢。有一個人變魔術,你也知道是假的,是不實存的,但是我們看到了。但是,不會生兒子的女人,我們雙方面從來都沒有見到過。

夢境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我們說夢境不是真實存在于實際現實的世界,但是並不是真的不存在。因為你做了夢,夢在某一個程度上,你可以認為是存在的,但是它並不實際存在於我們所熟知的世界裏。所以這和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是根本不會存在於任何地方的。

辯駁的最後,第110個記頌,“此於真實雖不生,然不同于石女兒……故汝所言不決定”。月稱菩薩說,雖然在究竟的立場上,這一切的現象都不存在,但是在相對的立場上,這些東西並不像是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一樣,完全不可見,並不是這樣的。所以前面所講的辯駁,一個東西在究竟的立場上不實存,在相對的立場上應該不存在,這個立場不能成立。

提問: 前面講印度的哲學家要離于二邊,站到中道,這是不是對於中道是一種執著?中道是什麼樣的參考點,我們用哪一個參考點才知道自己立于中道?

回答:當然有參考點。所謂站在中道,就是說離于二邊,離于二邊就是站在中道,不需要參考點。

提問:我們一定要做中道,是不是對於中道的一種執著?

回答:對,是一種執著。一個真正瞭解的人,應該連中道都不住,應該是超越它,這很重要。這個咒的意思,是遠離、遠離、超越。你要超越什麼東西?超越二邊。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經裏,觀世音菩薩說這部經給佛聽的時候,他講這個咒是最好的保護,就像我們帶保護繩一樣。實際上這樣講法非常對,因為當你超越過二邊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什麼東西需要被保護。只有當你在分別的狀況的時候,才有所有的障礙產生。當你超越過分別的時候,同時也超越過這些障礙,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咒是最好的保護的理由。

我們做的和他們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他們所做的,當他們念這個咒的時候,是希望能夠清除這些染汙,我們是念這個咒加強染汙。這個咒後面有一個“巴拉巴德”,意思就是超越過超越。這個當然更難懂,我們剛開始從分別、超越過去到無分別,然後我們要更超越,連無分別都要超越。不過,不管怎麼樣說,念這個咒有一點好處,能夠種點種子,讓我們下輩子變成一個好一點的大乘、修行人。當然,如果你有虔誠心的話,被你以分別的方式來用的無分別的咒,還是會有一些幫助。《心經》在中文裏也有很多的釋論,讀這些解釋的文章是非常重要的。

提問:究竟立場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在相對上眾生可以看到或者說可以接觸的一些東西,如果我們像昨天說的,因是空的話,就像我們把一個熱能能夠轉化到水裏,把水煮開一樣。如果因是空的,是不是一切是源起的。

提問:當一般因為空性的時候,怎麼樣證明下一世的存在。當熱能可以轉化成沸水的時候,因為因是空性的,可以因緣而生,可以改變,可以轉化為下一世而存在?

回答:在究竟的立場上來說,這一生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根本沒有下一生的存在,下一生的看法跟這一生是一樣的,他們是一樣不存在的。相對來說,月稱菩薩是不分析的態度,我們去追尋下一生是不是存在,這是一種分析的態度。月稱菩薩說,對一個有染汙的眾生,這一生是存在的。同樣一個有染汙的眾生,也會認為下一生是存在的。業,對於有染汙的眾生,認為會有這種惡果。

提問:如果說有一個人問,下一生到底存在不存在。我是不是可以說,因為你是有染汙的,所以下一生是存在的?

回答:對一個平常的人來說,這個答案不是很好的。怎麼樣回答這個問題給一個平常的人聽,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平常的人有很多類,或者說有兩類。有一種普通的人一直在追尋,一直在學習。對於這一類的人來說,你要把業仔仔細細地解釋給他聽,如果他聽不懂,那沒有辦法了,但是應該他是聽得懂的。這整個過程是很長的,等到你解釋完了,這個也聽懂了,這個人就成為你的弟子了,他也可能跟你修什麼法也不一定。但是有另外一種所謂普通的人,這種人不追尋什麼,他只不過是為了跟你爭辯。對於這一類的人,你其實沒有什麼答案好給他的,你唯一只能跟他講,如果有下一生的話怎麼辦呢?這個就是我們要怎麼樣去準備。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證明沒有下一生,所以說我們也不能,好象隨隨便便這樣過日子,因為如果有一天我們死了,真的有下一輩子等在那兒怎麼辦?你也回不去了。所以這個很難。

在這些之外,也許我們可以用一些,其實那不是一個很好的辯論的方法,但是可以講有的人記得前生,莫札特五歲的時候就可以做交響曲,如果沒有前生,怎麼做到這樣。這種講法,如果你碰到一個非常聰明的對手,這種通常是講不過去的。如果說你談話的對手是新時代運動的跟從者,相信光環、能力,這種人也許你舉莫札特的例子,比別的論證更好。

提問:木匠,當要把平面弄平的時候,通常有一個水泡,像中間的氣泡一樣,怎麼樣保存住這一念的清明,不要喪失它?

回答:以往的大師給的最好的建議,對於怎麼樣能夠保持這一念的清明,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執著在這一念的清明上。

A:下面是一個典型的月稱菩薩經常用的方法。第117個記誦,“……真實世間皆悉無”。因為前面我們的對手說,在究竟上如果說這些現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如何在相對的層次上這些東西突然存在了,這不就像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一樣嗎?所以月稱菩薩的回答,第一,你先跟普通的眾生辯論這件事,因為普通的眾生具有染汙,所以他們才看到了這些東西。同時,月稱菩薩說,你舉不會生育女人的兒子的例子根本沒有辦法用?為什麼呢?就像夢,夢在世俗的立場上也沒有人認為是真的,可是你會做夢,我也會做夢,我們都會做夢,但是從來沒有人看到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所以這個例子也不適用。

在上一個記誦的時候,月稱菩薩說,在究竟的立場上對諸法都不是真實的,但是在相對上,這件事並不會變得像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一樣的情況。月稱菩薩再次用他經常用的方法,把對方舉出來不會生育女人的兒子的例子,自己拿出來反駁對方。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在就近的立場上並不真實存在,這個你知道,在世俗的立場上也不存在。月稱菩薩把對方辯論舉出來的例子,就是不會生育女人的兒子拿來自己用,結果反而這個例子對於月稱菩薩更適用,諸法在究竟的立場上是實存的,這就跟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一樣。

第112記誦,再次加強剛才這個記誦的講法。“故佛宣說一切法……以是知生恒非有”。所以佛也說一切的現象從無始以來就沒有什麼叫做生起。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一切諸法在究竟上來說,它的本性是離于痛苦,本性是沒有痛苦的。所以,一切的現象不只是在究竟上來說並不真實存在,就算在相對的立場上來說,諸法也不真實存在。在第四句最後三個字,恒非有,恒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直是這樣的。也許在座的各位也會這樣想,月稱菩薩在究竟的立場上是駁斥諸法皆無真實,但是在一般的世俗相對的立場上也許不是這樣的。也許有的人這樣想,月稱菩薩只在究竟的立場上來反駁一切的諸法有自生、他生、自他生或無因的狀況。但是,他並不只是在究竟的立場上這樣,相對的層次上也是相同的。如果說這樣的話,你就反問月稱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在相對的立場上這些東西怎麼生呢?月稱菩薩會這樣回答你,在相對的立場上,我們毫不分析它怎麼生,他就生就是了。在相對的立場上反正他就是生,你也不要去分析它。

我們所用的真實存在,實存這個詞,實際上是一些專門搞分析、理論的人所用的。在實際的生活上,沒有人會講你給我端一杯真實存在的茶來,沒有人會說這種話。

第113記誦,也是非常重要的。“…世間共許亦言有,應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于石女兒”。到目前為止,我們瞭解到月稱菩薩不管是在究竟或者在相對的真理兩方面,都不能接受四種生,就是自生、他生、自他生、無因生,他唯一接受的是諸法由緣起而生。有右邊,為什麼呢?因為有左邊所以有右邊,左右是共存的。並不是說先有一個事情要對,然後才有所謂的要錯,不是這樣的。這種實際上是非常宗教式的講法。像我的對手在用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的時候,你用這個例子,實際上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是當我用同樣的例子的時候,這個例子就會幫助我。為什麼它會幫助我呢?因為從開始,我就從來沒有相信、接受過,什麼東西叫做真實存在的生起。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用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的例子,來駁斥我的時候是沒有用的,但是我拿這個來證實我自己,倒是很好用。

第114記誦,“諸法非是無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緣生”。諸法也是一切的現象,並不是無因而生,但是也不是因為像神或者說自己,或者是他、自他等等的原因而生的。所以,並沒有所謂的真實的生起。當你知道諸法是緣起而生的時候,如果你瞭解到前面,就不可能再說一個東西是獨立的,由神或者是由什麼什麼原因生出來的。所以,當你瞭解到緣起的時候,這種瞭解能夠切斷、破除一切的邪見的網。不但能夠破除你個人邪見的錯誤的見解,同時能夠破除月稱所說的低劣的看法,比如你說東西是自生、他生等這種低劣的見解都可以破除。

第116記誦,“有性乃生諸分別,已觀自性鹹非有,…譬如無薪則無火”。如果有一個法或者有一個現象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真實存在一定要有一個原因才能產生,這個原因很可能是自生、他生等等。但是我們已經瞭解到,諸法並不真實存在。當我們瞭解到諸法也就是一切的現象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當我們瞭解到這個的時候,一切的邪見像沒有木材的火一樣,沒有辦法燒下去了。

第117記誦,“異生皆被分別縛,能滅分別即解脫,…即是觀察所得果”。所有的眾生由於不能瞭解諸法的實相,也就是一切現象的實相,所以他們被分別所綁住。這些行者由於他們剝離了染汙,所以能夠得到解脫。為了要除去這種染汙,我們自己要用分析的方法,就是四種,是不是自生、他生、自他生、無因生。這樣分析它。如果我們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任何的現象不是這些所生,當我們認為到這一點的時候,就能除掉我們的染汙。

第118記誦,“論中觀察非好諍,……若有解釋真實義,他宗破壞亦無咎”。現在談的是中觀應成派的學者。大家看到這本書裏這麼多的爭論,互相的辯駁。他們寫書真正的目的是要避免我們落入二邊的狀況。如果在建立如何破除二邊的理論基礎的過程中,如果正好駁斥了某些別人的理論,這也不是我們的錯。

第119記誦,“若於自見起愛著,即嗔他見即分別”。這實際上就是分別,就是染汙。我們分析的時候,應該離於前面講的兩種染汙分別,然後去分析,這樣才能得到解脫。

回答:月稱菩薩也許會這樣說,如果他說一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是無因而生的話,如果是這樣的話,月稱菩薩會說這是錯誤的見解。但是月稱菩薩實際上只是想破除真實存在,也就是自性這個東西。我們現在多談一下月稱。我們以所謂世俗上認為好的佛教徒的觀點來談談看。這種所謂存在主義者的理論,實際上沒有太大的道理、理論。如果說什麼事都是無因而生,何必要去做呢?因為只要你的運道是那樣的,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因為是無因。

提問: 對於無法解釋的東西,就以荒謬的辭彙和態度面對,如果有不舒服的話,可以得到比較大的平衡,這樣的見地,比如他去做什麼壞事,也會覺得不會有什麼壞結果,是這樣嗎?是不是會有這種缺點?

回答:昨天我講到,所謂的存在主義的學者,到底能不能成為月稱菩薩的對手,基本上還是一個質疑的地方,因為他們沒有很堅固的見地。他們只是從各種各樣的見解裏取對他們最有利的那種。因為在佛教的辯論裏面,除非一個人能夠拿出真正很固定的立場出來,否則雙方根本沒有辯論在,因為你沒有辦法辯,對方沒有一個固定的立場,他可以隨時隨地挑一個立場,你根本沒有辦法辯。

提問:既然大部分的人,除非他內爭到一個程度,其實並不能完全證實所謂前世今生的存在,那麼是不是我們就把他當作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就可以了?

回答:對前世未來生,最好還是比較有信心,能夠相信它,我當然瞭解你的想法,但是把它當做一個很重要的參考,那就好象是浪費掉了。

提問:既然是一個不完全究竟的見地,既然說前世是空的話,對某些菩薩來說,他所知的前世今生也不如佛完整。既要保持見地,又要保持前世今生,也會讓我們的態度變來變去?

回答:這也不一定像你講的,因為在究竟上,根本沒有什麼叫生命。所以在究竟的立場上根本沒有前世今生。但是這個所講的東西,我們目前並沒有證得。我們就是具有那種眼睛的病,會看到飛蚊症病的人,所以在我們的面前頭髮是飛來飛去的。對於那些患了飛蚊症的病人來說,就有前世今生後世。

提問:是不是我們就看到見地為止,以後蒙上眼睛什麼也不看?

回答:對。我認為是這樣的,為了這個,我們今天才到這邊來。

你不相信有過去式、未來式,這是一個邪見。相教於相信有前世、未來世,你不相信有前生、未來式的見解是一種邪見。但是如果你和究竟的立場比較,你相信有前世和未來生,這個是一個邪見,可以這樣講。月稱菩薩解釋的方法就很好。不要去分別它,完全依照源起的道理,有過去生,有未來生,就好象我們說明天是存在的。當你講這句話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道理能夠支持為什麼明天能夠存在。並不表示你手上的記事薄印了7月5號,就有7月5號,這沒有一點的道理。但是這種實際上就是我們心裏運作的方法,我們心裏運作的方法是沒有什麼道理,就是有很多的假設,我們認為就是這樣,我們心裏就是這樣在運作的。但是,月稱菩薩真正不喜歡這些宗教師或者是理論師,經過了很多的分析以後得到一個結果,昨天不存在,今天也不存在。月稱菩薩會跟這些理論家說,昨天是存在的,明天也存在,因為你問問普通的人,每個人都會跟你說,昨天是存在的,明天是存在的。你再問月稱為什麼明天會存在?他會跟你說,因為染汙分別,所以明天存在。這個只是站在一個染汙分別的立場上來解釋。

你再進一步問月稱菩薩,如果有一天你成佛了,當然你的染汙就消滅了,是不是因為你的染汙消滅了,昨天、今天、明天就全部都消失了,是不是這樣呢?今天、明天什麼東西都沒有了,所以更不會有昨天消失、明天消失,根本沒有。我認為,可能你的問題是在每當我們說在究竟的立場上來說,沒有東西是存在的,那這一種觀點就是在究竟的立場上沒有現象是存在的,這句話從你的嘴裏說出來,你的腦子裏要知道,東西是不存在的連這個東西也不存在。

提問:活佛轉回來,到底是在究竟的真理上還是在相對的真理上,怎麼知道他是由什麼人轉回來的?

回答:佛教的目的不是叫你無夢,夢是沒有害處的,當然同樣無夢也沒有害處。如果你說他們有害,兩個都可以有害。所以佛教的目的是要超越這兩者,如果說你剛才的問題,佛教的目的是要超越兩者,也就是要證得空性,這就是佛教的目的。我瞭解在佛經上經常用一切如夢如幻,但是並不表示夢和幻有更高的價值,這只是教導學生的一個方法。

第二個問題,轉世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早上跟後面那位小姐講的,如果我們對於業的瞭解正確,也許轉世就比較好瞭解了。這就好象一個人年紀輕的時候踢足球,老扭傷他的腳,當時什麼事也沒有,照踢,中間20年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20年之後突然痛起來了、腫起來了,你說這20年痛、腫藏到哪里去了?當然科學家對這個腫有一個解釋。當我們談到轉世的時候也是一樣,業有一個非常維繫微妙的方式顯現出來,他再次顯現出來是什麼樣子。

我實際上沒有辦法真正給你一個答案,但是也許我可以給你一些諮詢,你自己找到這個答案。這些我們用的字彙,中文叫轉世,這個我們要想想它,英文詞語好象是說換了一個身體。這個字的藏文叫“養系”。“養系”的意思很將近中文,“養”就是再一次,“系”就是存在,再一次出現,也許中文以前叫“再來人”。如果我們把這個字很仔細地定義,我們對於轉世的瞭解就可以進步了。

問各位一個問題,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個還是不是一個?如果說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是完全相同的,你永遠不會老,對不對?但是如果說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完全不一樣的話,昨天學到什麼了,今天就一點都不記得了,對不對?你會不會說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既不是相同,但是也不是不同,對不對?有一個不停的轉變在裏面。我們並不是談無常,我們談到是一直都在不停地變。所以,在這個立場上,你可以說今天是昨天的轉世,我們這一分鐘是前一分鐘的轉世。這並不是我給你的一個很專一的答案,但只是我的看法或者是諮詢給大家。

在業的理論裏,我已經講過,任何業的理論裏絕對是有因和緣在裏面。我們不相信神,同時在業裏,也沒有說碰巧怎麼樣,正好如此,沒有這個。這個花長這麼大,是有很多的原因和很多的環境、情況的組合而成的。這個花可以生起,是有這些原因在裏面。而這朵花的凋謝也同樣有這樣的原因,有的人可能把這個花吃了,或者是時間、空間等等的因素。在這邊,我們可以這樣爭論,科學家也必須要同意我們。在這個花中,如果沒有時間的因素,沒有空間的因素,沒有任何其他原因的因素,這朵花永遠是這麼新鮮,就算是科學家也必須得承認這一點。

佛教相信心和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關聯,但是他們不是一個。心有自己的因和緣,身體有它的因和緣。我們如果要讓身體消滅,有身體消滅的因和緣,同樣如果心要消滅,有心要消滅的因和緣。身體消滅的緣是什麼呢?比如大家都知道越來越衰老,那是時間的因素。我們身上各大種的力量逐漸衰敗,這也是一個原因。因為心和身有非常大的聯繫,所以當你的身體變衰老的時候,你的心自然變得比較遲鈍。但是,消滅我們身體的因和緣沒有辦法消滅我們的心。

什麼東西可以消滅心?成佛可以消滅心。在我們成佛之前,我們的心一直要繼續下去,就好象這朵花一樣,如果沒有其他時間、空間,以及有人把它弄爛的原因的話,它一直是這樣的。這一類的事,有很多我們可以仔細考量的。這位小姐問的是藏傳佛教的轉世,比如我自己的轉世。先要講有兩個不一樣,一個是在藏傳佛教,有一個“祖古”系統,也就是活佛系統,另外有一種叫做轉世,就是同樣一個人轉回來,這是兩個不同的事。 各位當然讀《心經》,差不多中國人都相信《心經》是佛教的,實際上不是佛講的,實際上是設立佛和觀世音菩薩討論的東西。但是有人懷疑,為什麼《心經》會放在經,而不是放在論裏面。為什麼我們認為是佛的教授,放在經裏,這是佛的教授,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佛的心加持了舍利佛,加持了觀世音菩薩,他們才會有討論,為什麼有這個東西?於是就有了這個佛。所以這個經實際上是佛說的。所以,在“祖古”的系統,也就是活佛的系統裏,也許這其中也有某大菩薩,或者是某個大的修行人,或者是文殊、觀音等等的大菩薩,他們加持了某個眾生,或者是化現成橋,這種活佛顯現出來的不一定是西藏男孩,甚至是一個橋,在一個特定的時段裏,他會幫助某一個或者是某一群眾生。

同時,這種系統,比如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裏面是這樣的。比如觀世音菩薩坐在普陀山,用他的智慧一看,今天有一個眾生要到的某一個伊斯蘭堡咖啡廳去,同時他也知道,這個眾生幾百萬生以來,早就應該讓他解脫,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這個人為什麼不能解脫,因為有很多的因素,比如他自己的功德夠不夠等很多的因素在裏面。現在觀世音菩薩看到,西元2000年元月一號下午六點,這個人該解脫了,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加持伊斯蘭堡咖啡廳的侍應生,只要一個小時就了,這個侍應生也不需要做什麼,只要問他要點心嗎就夠了,這個侍應生只要造成某一點狀況,比如突然把茶倒在那個人的身上,那個人就火起來了,只要有一點小事發生就可以了,這個人可能就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咖啡的染汙在他的衣服上,他突然有證悟,每次都買這個新襯衫有什麼用,每次總被人家倒上什麼東西。這就是我們說的“祖古”。

在這個例子裏,我們可以教侍應生,我們可以叫他“祖古”,就是漢人俗稱的活佛,有的可以化身一輩子,這實際上是非常廣闊的一個東西。講到這個,我們就搞不清楚,坐在最高的西藏喇嘛,也許他只是被指定讓他做半小時的工作,結果一輩子人家都對他好,享受這種好的,也許是這樣也不一定。

第二個轉世,如果按照小乘,也就是上座部、大乘,嚴格來說,因為業的關係,菩薩是不轉世。也許一些小小的不太起眼的菩薩,大概會轉世。另外有一種狀況,這個人可能是一個轉世,同時又是受加持的“祖古”,這兩個可能會同時發生。因為如果我們很嚴格地來定義轉世的話,實際上我們說的,這兩個實際上是一個人。所以轉世的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真正非常嚴格地定義來追尋的話,現在很多所謂的大喇嘛就有麻煩了,因為我們說的是一個人,有的大喇嘛在以前那麼好,那麼高超,這一輩子轉回來非常不出色,難道我們說修行非常好的人,修行越來越好,這輩子會變壞嗎?轉世就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上師,叫當通戒脫布贊。我的這個上師講,人家都說我是當通戒佛的轉世,我真真實實知道我不是他的轉世。但是,這個人不管怎麼樣,他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非常好的上師,我自己跟他受了許多的教授,尤其是從“當通”這個派傳承的教法。很多人都把這一位當成古代的“當通戒佛”,一個很偉大的戒佛,把他當成他的轉世。他自己說,誠實地說他不是當通戒佛的轉世。因為當通戒佛在西藏是非常出名地造橋,他造了很多的橋。他說你要建橋,每次一條橋建起來,死了不少的昆蟲。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講法,現在這位說他每次建橋的時候,每次都死了非常非常多的昆蟲,每次他都會非常努力地為這些昆蟲祈禱,希望這些死的昆蟲能夠在未來具足菩薩心,能夠成為什麼樣的菩薩,現在他真的在做立意很多的眾生發菩提心的事。當時如果是在建橋其中被殺死的一個昆蟲而得到了祈禱,這實際上是非常可能的事。

法無我是大乘很特別的一種教授。當我們說到解脫的時候,也就是把我們自己從染汙、分別之中解脫出來。我們自己可以把自己從某一些特定的染汙中解脫出來。對於一些更有野心的人來說,光這樣做還不夠。對他們來說,他們要從所有的染汙、分別中解脫出來,在這個方面來講,這種染汙就包括了輪回和涅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自己經常吹噓做大乘,大這個字在印度文包含了偉大的意思。大乘到底偉大在哪里呢?我們自認為自己很偉大,我們甚至集聚了看不起上座部的惡業。如果說問一切修行大乘的行者,就算在座的我們自己,你修行的目的是什麼。你會說為了成佛,但是在你內心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成佛。所以,當我們談到菩提心、慈悲心等等,好象我們認為上座部的人從來不談什麼慈悲等等,其實他們談的。這種上座部的人並不是毫沒有一點好心腸,非常頑固,非常自私的人。上座部實際上有非常多非常了不起的阿羅漢,他們可以下身出火,上身出水的,有這麼高證悟的阿羅漢,他們都有。

大乘到底偉大在哪兒呢?大乘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慈悲等等,而是說大乘有這種意圖,要超越過輪回,同時也要超越過涅磐。如果說你只想從輪回裏解脫,上座部也有同樣的意圖。如果你要超越過輪回,同時要超越過涅磐,這樣修行法無我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一品前面一半談法無我的理由。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當然我們目標應該是取法護上,我們的目標實際上應該要超越輪回,同時也要超越涅磐,但是像是保險有一個最低的保額一樣,至少我們要超過輪回。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要切斷輪回的根本。輪回的根本就是自我,也可以說是輪回的根。從下面的記誦開始,所討論的就是這一部分。

第120個記誦,“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珈師先破我”。我們要開始談人無我。當然我們說“我”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要講的就是沒有一個什麼東西叫做“我”。這個記誦的最後一句,“故瑜珈師先破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非常仔細地去分析,建立起來當我們說“我”的時候,這個“我”是以什麼東西為基礎,你所談的“我”,是以什麼東西為基礎,是哪樣一個物質的東西。在書上用比較學術性的語言,就是什麼樣的東西加上“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很仔細地研究。

在這邊,我們主要的對手實際上是上座部的人。一些上座部的人,他們有些人實際上是相信有一個什麼東西可以做我的基礎,這是一個真實實存的我。上座部的主張、見解當然是可以瞭解的,因為上座部追求的是自解脫,怎麼樣才能自解脫,當你除掉我和我執的時候,才能達到自解脫,但是要有一個我,所以才能去掉一個我。對他們來說,建立這樣一個我,是可以瞭解的。這是一個主要爭論的地方。月稱菩薩說,他是絕對不可能接受在究竟的真理裏有一個我,這是絕對的。但是在相對的真理裏,也絕對沒有辦法接受一個經過分析之後建立起來的我,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月稱菩薩在相對的真理裏,並不否定我。月稱會怎麼說呢?不要分析,有“我”,就是這樣的。但是,對於月稱菩薩的跟從人,也就是一般大乘的行者,他們要超越輪回,同時也要超越涅磐,尤其對要超越輪回的人,一定要破除我才行,那是什麼樣的我要破呢?這就是剛才第120個記誦試圖要解釋的。

一般從染汙、煩惱所產生的錯誤,他們從哪里來的呢?月稱菩薩說,一個人當面對或者是看到五蘊的組合的時候,雖然五蘊的組合根本沒有一個我的基礎,當然這一點是月稱菩薩和其他很多學派一個很大的差別。當這個人看到五蘊的組合的時候,雖然完全沒有一個作為我的基礎上,但是因為這個組合而捏造出一個我。完全沒有基礎的概念或者是想法,你認為這個是我,你完全沒有基礎的概念,成為了執著的一個物件。所以,一個瑜珈師,就是一個修行的人,他在消滅對於我執或者是其他的煩惱的錯誤之前,先要去破除我。

第121個記誦,“外計受者常法我,無德無作非作者,……諸外道類成多派”。上一個記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許多的理論家、宗教家,經過他們的邏輯分析之後,他們得出來一個結論,這是一個我的基礎。這裏面,當然大部分是印度的學派,像印度數論派的論師認為有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可以享受,是屬於常,不是一個創造者,有這些屬性。他沒有什麼別的品質,也沒有任何的行動或者是行為,比如伸展的行為,這種行為是沒有的。這也就是數論師,也就是數論外道所相信的一個自我,而且是一個恒常的自我。這邊,我們可以在這中間找什麼叫做靈魂。我有一個感覺,所謂的靈魂也可以到這一裏面,而月稱菩薩一定會破除的。

月稱菩薩講,印度很多不同的學派,都是對於這種我的各種各樣的屬性做不同的解釋,於是發展出不同的印度教的學派出來。第一個,剛開始月稱菩薩很簡短地駁斥。這種我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因為就像是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兒子一樣,這根本沒有辦法接受。就算是有這樣的東西存在,這個東西也不可能成為我的基礎。這種情況不只是在究竟立場上是這樣的,就算在相對世俗的立場上,我們也不接受。

第122個記誦“如石女兒不生故,彼所計我皆非有,此亦非是我執依,不許世俗中有此”。

第123個記誦,“由於彼彼諸論中,外道所計我差別,……故彼差別皆非有”。很簡短地介紹,這些印度教的大師所寫的哲學理念,講的自我,都有落于二邊的錯誤。

提問: 既然說一切最終都是空,月稱菩薩是誰有這個想法,知道一切都是空呢?

回答:這種知道是空,這是在相對的真理裏,相對的層次裏,以無分析的態度所得到的一個結果。當我們一開始問上面這些問題,實際上我們開始分析它了。當然我們分析的時候,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它。。我們可以這樣講,這個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染汙。我們可以說,這個花之所以存在,當你和究竟的真理中間有干擾或者有障礙的時候,這個花就會存在。

提問:比如世界就在這邊,我也會感到痛苦,每天早上起來看到世界就是這樣的。當我感知一個什麼東西,一定有一個感知者在,如果你說一切都不存在,心是在哪里呢?

回答: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當你說心不存在的時候,這當然是從一個究竟的真理觀點看,可是當你談到痛苦的時候,你是從相對的真理來看這個問題,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比如你現在在看海市蜃樓一個幻影。你認為那是水,有一個人跟你說,這個不是水,這個時候,你也許在理論上知道,現在這邊是沙漠,怎麼會有水,這是海市蜃樓,但是你又很渴,你真的很希望喝水,所以因為這樣,所以當你看到海市蜃樓的時候,你還是看到有非常美的泉水在。這個時候,你會跟這個人講,這怎麼可能是海市蜃樓,你看看那邊的水噴出來的顏色、形狀多美,他就是水。現在我反問你,如果沒有水的話,為什麼剛剛開始的時候,你會看到那個地方有水呢?

提問者:比如潛意識多生了很多的串習。如果我有一個串習的話,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東西是串習者具有的串習?

回答:沒有串習者,串習就是串習。你去看一個恐怖電影,你在恐怖電影裏看到一個人的喉嚨被人家割斷了,那個時候你會大喊大叫,不敢看。可是,當你去看電影的時候,你就知道今天幹嗎,你去看電影,沒有一個人被割喉嚨,你早就知道了。所以在裏面,你沒有辦法問這個問題,雖然沒有人真的被割喉嚨,為什麼我會看到血呢?這個問題不能問,這就是一個串習。串習不是一個小東西,是一個很大的一件事。

提問:似乎有心,有這種概念?

回答:對,是。這就是佛教徒說的分別。這個心當證到成佛的時候,就會被切斷。

提問:也許生為一個現代人,受現代教育的人,有一個概念,當我們說到串習的時候,這個串習一定要有一個什麼東西承載,一定要有一個承載串習的承載者。我們說一個什麼概念,可是那個概念要有一個心放它,可以說概念是假的,但是心一定是存在的。

回答:這幾乎就是說,到底是誰有這個習慣。你說有串習,誰有串習呢?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切合這個時間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的對手,當然我們叫外道,這些對手想要證明的,就是有一個東西是大我,這個大我有一些屬性,比如可以享樂,他是怎麼怎麼樣,有這個屬性,這個大我是具有什麼樣的串習的,大我是具有串習的人或者是主體。對於這一點,月稱菩薩也要講,對於我們說的,你只能以不分析的態度去對待,因為任何時候一分析,這個東西就站不住腳,這個講法非常有勇氣。因為許多的理論家、宗教家,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以後,他們會接受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是虛幻的,但是你要最後接受這一切東西的背後也是虛幻的,沒有人接受。他們接受,一定要有一個什麼東西在支撐,這是他們不能放棄的。

在究竟和相對的真理這兩個立場上,月稱菩薩從來沒有接受任何一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包括支撐串習的東西,這個東西多半叫我。但是,在相對的層次上,為了我們互相溝通的方便,我們講我,這個他接受,但是這個不能經過分析。也許你的反映就是說,我們要建立能夠談但是又不能分析的我,到底是幹什麼呢?我們之所以不分析它的理由,當一分析了以後,沒有辦法找到我在哪里,如果真要有一個我,就不要分析它。如果在沙漠裏,你希望有水的話,就最好不要走向海市蜃樓,因為你一走過去,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水。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這個課題如果搞清楚,至少涅磐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涅磐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知道,大家裝也要裝一下,我們是很偉大的大聖修行者。我們講的這個,實際上是大聖非常特別的一個特點。只有當你真正瞭解到今天談的這個,才能真正說出為了所有的眾生來修持這個法,否則的話,在這之前你所的說,這句話講起來不錯,為別人,為眾生,這個大聖不錯,永遠都是這個層次上的,當你真正瞭解它,你所講的才是真正的。

這本書實際上是《金剛經》的釋論,是解釋《金剛經》的。如果把這本書看完,看《金剛經》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叫金剛,金剛是一切東西不能破除的,《心經》也是一樣,這也是《心經》的一部釋論。對於《金剛經》或者是《心經》,有另外一種跟我們現在用的這種稍微不同的解釋的釋論,有另外一類,那個彌勒菩薩傳統的解釋方法。在那邊,多半你會聽到談佛性,但是他們講的佛性,實際上是空性,但是他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談。這個,當然大家也應該聽。傳統上來說,我們現在用的這本書,先講這本書。在傳統的教法上,先把你全部的執著一個一個摧毀掉。

沒有自生、他生、自他生、無因生,沒有輪回,沒有涅磐,沒有法無我、人無我等等的。這之後,你稍微聽一點點彌勒菩薩的教授,那個教授講所有的眾生皆具佛性,是一種化現,或者說佛性是一種化現,佛性是光芒,佛性是活動力很強的。聽完了那個之後,你才最後真正成為大乘。

提問:為什麼早上一直說分析不分析?

回答:在談到相對真理的時候,你說不分析。大概是因為我去年沒來的緣故。

提問:在相對真理的時候,不分析,因為照119個記誦,似乎我們也是在做分析的工作,才能說怎麼樣得到解脫?

回答:當然是用分析,那是沒錯。為什麼在相對的立場上不要用分析的態度。主要是因為這些理論師和宗教師,他們經過了分析之後,他們覺得這個東西是由生活產生的,或者是自生、他生等等,建立起他們的立場。這個立場實際上是月稱菩薩不能接受的,他認為是錯誤的。對相對的真理上不分析,主要我們的意義是說,在相對的真理,因為我們不去分析,因為我們的心不採用分析的方式,才能建立起來相對真理的事件。這當然對新來的人很重要。

我問一個問題。我們用前面那個例子,一個人在沙漠看到海市蜃樓,他認為那是水,究竟真理是什麼?究竟真理是沒有水。究竟真理不是海市蜃樓,沒有水才是真正的究竟真理。相對的真理是什麼?相對的真理就是對於水的概念,也許你認為有水,你是那個。你問月稱菩薩說,水是不是真實存在。在究竟和相對兩個真理裏,水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他會怎麼講?他會說不。你就會問他說,那邊看起來像水的東西,那是怎麼樣呢?他會說,那個實際上是海市蜃樓,但是會被看成水。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現象呢?在不分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它是海市蜃樓,但是可能會被看成水。因為在這個狀況下,如果你去分析的話,水的概念馬上就會消失掉,就會整個被打破。

提問:我們不是應該要去分析它,到最後把水的概念摧毀掉嗎?

回答:對,你講的是修道,道理上是這樣的,但是我們現在要建立我們的見地。

提問:難道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分析它,然後證明沒有水的概念嗎?

回答:這不是究竟的目標。中觀的究竟的目的,不只是說要發現那邊沒有水,同時也要知道,那邊沒有沒有水。

提問:對於緣起不太瞭解。緣起到底目的是什麼?

回答:瞭解緣起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你知道沒有一個東西是獨立存在的。這個很難瞭解,整個大乘的目的就是要瞭解緣起。

提問:我希望你再多談一點。

回答: 緣起非常簡單,沒有右就沒有左,沒有因就沒有果,同樣沒有果,就沒有下一個因。當你試圖建立一個獨立於一切之外的現象的時候,那個東西不是緣起。所以實際上建立緣起的概念,實際上就是要幫我們證悟到空性。比如這個桌子很大,但是如果跟房子比,這個桌子很小。但是跟桌上的馬克杯比起來,這個桌子很大。我們所說的大和小是因緣而生的,並沒有絕對的大和小。我們不應該執著在這個桌子大,不但大,是究竟的大還是絕對的大。

生當然是月稱菩薩用的一個討論的方式,因為生是現象界裏面一個很主要的因素。在座的如果有人信神,你就到教堂向神祈禱,有的人相信文殊菩薩,你向他祈禱,你如果相信觀世音菩薩,你就向觀世音菩薩祈禱。因為,不管我們講了什麼,讀了什麼,到最後好象只有禱告有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