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2:18:44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1 12:17:38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 2003-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2003年3月22日 (上午)
在還未聽課之前,在場的每個人,還是透由思惟法的內涵,來調整自己的動機。我們必須要想到,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快速得到圓滿無上的佛果。就得到圓滿無上佛果而言,不管是自利這一方面,或者是利他這一方面,要是沒有辦法獲得圓滿的佛果,自利、利他這兩方面都沒有辦法究竟圓滿。因此為了讓自利、利他這兩方面圓滿的緣故,所以在內心應該生起「我希望能夠成辦圓滿佛果」的心。在修學的過程,空正見它是佔相當重要的部分,因為要成辦佛果,必須要能夠斷除無明,以及無明所留下來的習氣。如果沒有辦法了知空性的內涵,是絕對不可能斷除無明,以及無明所留的習氣,所以我們必須要盡力的來修學空性的法門。雖然剛開始在修學的時候,會覺得空正見相當的難懂,但是實際上這也表示,我們過去沒有在這種法上留下習氣的緣故。如果過去在空正見之上,有留下深厚的習氣,實際上在聽聞這個法時,應該是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或者是不同的種種外貌會現起;比如聽到的當下,會覺得相當的歡喜,甚至會流淚,會毛孔直豎等等。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聽聞空性法時,都不會有這種相貌產生,這就表示我們在過去對於這個法,沒有留下深厚的習氣。不管在過去是否有留下習氣,現今有機會修學,就必須要把握機會。現今有機會修學時,要是你放棄它,那是相當可惜的事。因為在今生,有幸能夠得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暇滿人身時,有機會修學大乘的佛法;尤其像今天,有機會來到上師的面前聽聞空性之法,應該覺得這是相當難得的機會。既然這個機會是相當難得,就必須要把握它,並且在聽聞空性法的同時,要了解所謂的空性就是在告訴我們,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也就是無自性、無自方成立的內涵。
所謂的無自性或者是空性,它並不是完全沒有的空法。所謂的「無自性」跟「無」之間,是有差別的,所以要想辦法讓自己不墮入完全沒有的斷邊。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實際上在聽聞的當下,就可以種下很好的習氣;在未來可以透由這種習氣,不斷的累積,不斷增長,就能夠快速的證得空性。
接下來看到132頁。昨天晚上最後是上到了,「善巧深廣諸士夫,漸次當得極喜地,求彼者應聞此道」,這當中有談到,一位善巧甚深空性以及廣大緣起的人,透由了解甚深以及廣行的道次第,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透由不斷的累積福德以及智慧資糧,能夠漸次的獲得歡喜地,也就是初地。因此如果想要快速的登上初地,就必須要來修學以下所宣說的道次第。接下來看到正文的第三行,如《四百論釋》云:「若極愛重自性空論,當修彼順緣門,在《四百論釋論》有談到,如果對於自性空,也就是空性的內涵,生起了好樂心的話,在修學時必須要能夠具備與此相順的因緣。即凡能於空性增長淨信者,當如是行。凡是能夠讓對空性之法增長淨信心的,都應該要盡心盡力的來修學。又由悲心故,欲報佛恩故,欲令自身正法離諸險難因緣故,當行諸難行,施諸難施,在修學空正見時,如果不誤解它的意思,也就是能夠了解,無自性它是包含了因果以及緣起的話,就表示你能夠在無自性之上建立因果,在修學甚深道次第時,也能夠修學廣大的道次第。因此在修學廣大道次第的過程,能夠對受苦、受難的有情眾生生起強大的悲心。「欲報佛恩故」不僅能夠對四周圍的眾生生起強大的悲心,你會認為:我有機會聽聞如此殊勝的佛法,這一切都是來自於佛陀,以及來自於上師,所以會在此當下,念佛以及念師長的恩。「欲令自身正法離諸險難因緣故」,我們都知道,在修學空正見的過程,要證得空正見是不容易的事情,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違緣,我們都應該要想辦法,將這些違緣去除。在眾多的違緣當中,最主要的違緣不外乎是,在聽聞空性之法時,可能會生起誹謗的心,或者是墮入了斷邊,這兩種違緣是眾多的違緣中最主要的,所以你必須要能夠想辦法斷除這些違緣。「當行諸難行」並且在修學時,縱使有一些利眾的事業是相當難行,也應該要盡心盡力的去修持。「施諸難施」相同的布施也是如此。以四攝事攝眾生,並且要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事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於正法器盡力宣說此正法教。」在修學空正見時,不僅應該盡心盡力的去作觀修,對於具器者也應該要不辭辛勞的,為他們宣說此殊勝的空性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的文,不會再上到《入中論》的根本頌,就是在今年的課程當中。接下來的課程裡面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希望你們能夠了解何謂「所破」?「所破」就是,在證得空性時,必須要能夠斷除所破,才有辦法證得空性。既然要破除所破,必須要先能夠了解,何謂所破?透由認識了所破,才知道在修學空正見時,是要破除哪一分,才有辦法證得空性。所以接下來的部分,就是會強調所破為何?認識了所破之後,應該要如何的破除所破的部分,再接下來的課程當中就會提到。
此謂於遠離非器二過失者,當勵力宏揚此法。之前在《四百論釋論》的這段文最後一句,有談到「於正法器盡力宣說此正法教」,在宣說殊勝的空性法時,說法的對象,是必須要能夠具器。所謂的「具器」,是指要遠離非器二過失的人,就是對於遠離二種過失的人,應該要盡心盡力的弘揚此法。若未如實了知其勝解者,應先以不違緣起之法而為宣說。「若未如實了知其勝解者」有一類的人,他對於空性之法有好樂,但不能如實了解,對這一類的人而言,「應先以不違緣起之法而為宣說」,在為他宣說無自性的空性法時,要以不違背緣起的原則為他宣說空性之法。若諸說者善知聞者成就法器,為之如理講說,其福極大。如果講說者,他能夠如實的了知空性之法,並且能為具器者如理的講說,在講說的當下,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集經論》云:這一點在《集經論》有談到,「若信解甚深法,便能攝集一切福德,乃至未成佛以來,世出世間一切勝事皆能成辦。」「若信解甚深法」要是能夠對甚深空性之法,生起信解,生起一種好樂,甚至生起信心的話,「便能攝集一切福德」便能夠因此而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乃至未成佛以來,世出世間一切勝事皆能成辦」,在還未成佛之前,能夠漸次的成辦世間以及出世間的一切功德。這個地方就是特別強調,要是講說者,他能夠如實的了知空性法,並且能夠為具器者如理的講說空性法,在講說、聽聞的過程中,不管是講說者他本身,或者是聽聞者,實際上在此同時,都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
如《寶施童子經》云,之前的《集經論》是菩薩們他們所說的論典,接下來在佛經當中也有談到:「曼殊室利,若諸菩薩無善巧方便,經百千劫修行六波羅蜜多。若復有人聞此正法,生疑心者,所得福德尚多於彼。佛陀他說,有一位菩薩,要是「無善巧方便」,就是他在修學佛道時,要是甚深以及廣行這兩種道次第,沒有辦法配合起來觀修,「經百千劫修行六波羅蜜多」縱使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來修學六波羅蜜多的內涵,「若復有人聞此正法,生疑心者,所得福德尚多於彼」,這一位菩薩,他經百千劫所修的這些福德,還沒有辦法比一位聽聞空性法而生疑的人,所累積的福德資糧還要來得多。因為你在聽聞空性法時,雖然聽的當下,沒有辦法生起定解,也沒有辦法完全的了解,但是只要對這個法生起好樂心,甚至生起懷疑的心,所謂的空性就是如此的嗎?只要生起懷疑的心,在此當下,所造的福德是會遠遠勝過於不善巧修行的菩薩。何況無疑而正聽聞及以書寫、受持、講說,為他開示。」如果一個人,他在聽聞空性法時,連生起疑心都能夠造下廣大的福德的話,那更不用說,是以無懷疑的狀態來作聽聞,或者是書寫、受持,這當中的「受持」就是以相當恭敬的心,用手捧著經典,或者拿著經典,「講說,為他開示」或者是為具器的弟子講說空性法,為他開示空性的內涵,在此同時都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
《能斷金剛經》云:「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殑伽河中所有沙數,設有如是沙等殑伽河,是諸殑伽河沙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首先在《金剛經》當中,佛陀以及善現菩薩他們之間做了一段問答。這個時候佛陀,告訴善現菩薩說,所謂的「殑伽河」就是印度的恒河。我們都知道,印度的恒河是印度四大川流中,算是一條大的河。這一條河它相當的長,而且在這當中,有很多的泥沙。所以佛陀就做了一個譬喻,「殑伽河中所有沙數」也就是我們將一條恒河當中的所有泥沙,「設有如是沙等殑伽河」一條河中的泥沙,它的數量是相當難以估計的,如果有如同一條恒河沙中的沙數,如此多的恒河的話,就表示恒河已經沒有辦法估計了。「是諸殑伽河沙寧為多不?」這些無量無數的恒河當中,它的沙是不是更多呢?「善現答言:甚多世尊,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這個時候,善現菩薩就回答佛陀說,這當中的沙當然是很多的。如果恒河它的數量,就如同一條恒河當中的這些沙粒般的話,那表示恒河它的數量,已經難以估計,更何況是這些恒河當中的這些沙。
佛言:善現,吾今告汝,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妙七寶,盛滿爾殑伽河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是善男子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透由這個譬喻,佛陀他又告訴善現菩薩說,要是有善男、善女,他們以種種珍貴的寶物,比如以七勝寶,或者是八吉祥,他們以種種珍貴的寶物,供養無數尊的佛陀,他們所造的福德是不是很多的呢?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善現菩薩就回答說,如果有如此多的善男、善女,他們能夠以恭敬心供養十方諸佛的話,在此同時他們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這一點是沒有錯的。世尊告曰:若復有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廣為他說,所生福聚甚多於前。」接下來世尊又告訴善現菩薩說,要是有一個人,他能夠對空性的法,「乃至四句伽陀」四句伽陀是偈頌,就是詮釋空性法的偈頌,「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如果他能夠對於這個偈頌,能夠去背誦,或者是閱讀,或者是以很善巧的方式為他人宣說的話,「所生福聚甚多於前」在這個當下,他所累積的福德,是比之前眾多的善男、善女,以七珍寶供養十方的諸佛,所累積的福德還要來得廣大。
接下來看到第三行,《如來藏經》於說上品十不善法後云:「假使眾生具足彼等,若能悟入諸法無我,信解諸法本來清淨,則彼眾生必不墮惡趣。」在《如來藏經》也有討論說,要是你犯下了很嚴重的十惡業,要是你對空性的法,能夠生起好樂,了解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是無自性的內涵。透由了解無自性,而來作懺悔的話,那來生是絕對不會墮入惡趣當中。因為在懺悔時,要是能夠了解,不管是造業者本身,或者是造業的對象,或者是所造的惡業,它最究竟的本質都是無自性,它並不是獨立有自性的話,透由這種方式來作懺悔,這種懺悔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你能夠如此來懺悔,來生是絕對不會墮入惡趣。
「降魔品」亦云:「若有苾芻了知一切諸法最極調伏,所謂的「一切諸法最極調伏」就是一切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是相當難以通達的。了知眾罪前際性空,要是你能夠了解一切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就會發現到「罪」,也就是惡業它本身也是無自性的,則能滅除犯戒憂悔,透由此讓你的內心,不會生起任何的憂悔,令不堅固。於無間罪尚能超勝,況犯軌則尸羅微細邪行。」如果你能夠了解,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是無自性的話,能夠藉此而淨除許多無間罪。「無間罪」就是犯下很嚴重的罪行,比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這些相當嚴重的罪行,都能夠稱之為無間罪。為什麼稱這種罪為無間罪呢?如果今生造下了這種惡行,來生是必須要投生在無間地獄。要是投生在無間地獄道的話,所謂的「無間」就是從投生那一刻開始,在還未跳脫之前,所受的折磨,或者是痛苦,是不會間斷的。其他的地獄道,雖然它的痛苦也是相當的劇烈,但是在投生以及還未臨終之前的這一段時間之內,有一部分它的痛苦是會間斷,也就是它的痛苦會產生間斷的現象,但是無間地獄卻不是如此。今天你只要造了五無間罪而投生地獄,在投生以及尚未跳脫之前,所受的痛苦是絕對不會間斷,所以我們稱這種罪行為無間罪。但是這種罪行,是能夠透由了知空性的內涵,而將它完全的淨除。如果透由了知空性,能夠將五無間罪完全淨除的話,更何況是一般微細的惡行?
《未生怨王經》云:「諸造無間罪者,若能聞此正法信解修行,我不說彼業是真業障。」未生怨王是過去印度的國王,這位國王他曾經殺了自己的父親,他的內心感到相當的憂悔,所以佛陀就跟他講,「諸造無間罪者,若能聞此正法信解修行」,你雖然已經造了五無間罪,如果你能夠聽聞空性的法,甚至如理的來作修行的話,「我不說彼業是真業障」我不會說你之前所造下的這種業,它是一種業障。此等是說:若講說聽聞,及餘時中,信解思惟甚深法義之勝利。之前的經典最主要強調的是,不管講說空性法,或者是聽聞,甚至在任何的時間,只要能夠對於空性的法生起信心,或者是不斷的去思惟空性的內涵,在此同時,能夠獲得種種殊勝的果報。
要具二緣方能獲得所說勝利。之前有談到,如果能夠如理的思惟空性法,或者是為他人講說,或者是在上師的面前聽聞空性法的話,能夠有種種的勝利。眾多的勝利當中,最主要的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可以透由修學空正見,而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第二、藉此能夠淨除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為什麼可以透由修學空正見,而淨除過去所造的惡業?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因為必須要能夠了解,造業者以及他所造的業,以及造業的方式,這三者它的自性都是自性空,也就是它的本質都是自性空。如果能夠了解三輪皆空,並且透由三輪皆空的方式來作懺悔的話,這種懺悔力量,是最強大不過的。所以修學空性,它最主要的勝利,可以分為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以及淨除過去所造的惡業。「要具二緣方能獲得所說勝利」,但是如果想要獲得這兩種殊勝的勝利,是必須要具備有兩種條件:一發清淨心,接下來是以講說者的角度而言,如果講說者想要獲得如此功德的話,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條件,第一是發清淨心,謂不顧戀名利恭敬等。為弟子講法的動機,必須是相當的清淨,而不是希望獲得名聲,或者是獲得他人的恭敬。二不倒說,謂不倒執所說法義。第二個條件,在宣說空性法的當下,能夠以相當正確的方式為弟子介紹、解釋空性法的內涵。若具二過,或隨一過,皆能障礙無量功德。這兩者當中,要是完全都不具備,或者只具備其中的一種因緣條件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藉此而獲得無量的功德。這一點在佛經,佛陀親口告訴弟子說,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以及無畏施。在行法施時,是必須要具備有生起清淨的動機,以及以正確的方式為他人講說,才有辦法獲得法施所帶來的勝利。
世親論師云:「故若顛倒說法,及心雜染,希求利養恭敬名聞而說法者,失壞自身大福德聚。」世親菩薩也有談到,在為弟子宣說佛法時,要是說法的方式是不正確;甚至所說的法是完全顛倒;或者是在講法的當下,心是相當的雜亂;或者是不清淨,也就是為了恭敬、名聞、利養而為弟子說法的話,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累積到福德,反而會造下種種的惡業。其聞法者,發清淨心,與不倒解法義,接下來以聽聞者的角度而言,在聽聞的當下,也必須要發起清淨的動機,「與不倒解法義」並且不能夠誤解上師所說的內涵,要是誤解上師所說的內涵,也沒有辦法獲得之前所說的種種勝利,亦極重要。實際上這兩者都是相當重要的。
釋第五勝義菩提心
辛五、宣說緣起真實(三)133
壬一、聖教宣說真義之理(方式)(二)
癸一、引聖教134
癸二、明了知真實之障(二)135
壬二、以理成立聖教真義(二)145
壬三、說彼所成空性之差別(二)374
接下來看到第五個科判「宣說緣起真實」,這個科判又分為三個小科判,第一「聖教宣說真義之理」,第二「以理成立聖教真義」,第三「說彼所成空性之差別」。這三個科判,又以第二個科判的份量最多,也就是「以理成立聖教真義」。這個科判,會以很詳細的方式為大家介紹何謂無自性?也就是空性的內涵。首先看到這三個科判當中的第一個科判,「聖教宣說真義之理」。這個科判又分二,第一「引聖教」,二「明了知真實之障」。第二個科判就是之前有談到所破的內涵,接下來會分別的進行第一個科判,以及第二個科判,在第二個科判時,就可以了解到,在證得空性時,所要破的所破為何?這與道次第的「正明所破」的科判是相同的。
癸一、引聖教134
接下來看到第134頁。134頁就是之前「宣說緣起真實」這個科判分三,第一科判就是「聖教宣說真義之理」,在這個科判又分二「引聖教」以及「明了知真實之障」。今初,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引聖教」。
《十地經》說:「第五地菩薩,欲入第六地者,當觀諸法十平等性。何等為十?在《十地經》,佛陀有講到,登上五地的菩薩,如果想要登上六地,「當觀諸法十平等性」必須要能夠通達了解諸法的十平等性。要了解諸法的十平等性,何等為十?這十平等性為何呢?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性,接下來會講到十種的平等性,第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性,第二、一切法無體故平等性,第三、無生故,第四、無起故,第五、遠離故,第六、本來清淨故,第七、無戲論故,第八、無取無捨故平等性,第九、一切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化事故平等性,第十、一切法有無不二故平等性。以上就是以簡單的方式,先把十種的平等性列出來。菩薩如是善通達一切法自性。得明利隨順忍,得入菩薩第六現前地。」
接下來會為這段文作解釋,此中無取無捨二者,合為一平等性。在第八個平等性,也就是「無取無捨故平等性」,這兩者是併列為一者平等性的,所以「此中無取無捨二者,合為一平等性」。如幻等七喻,合為一平等性。如幻、如夢、如影等這當中的七種譬喻也是合併在一起講的,所以「如幻等七喻,合為一平等性」。末二亦合為一平等性。末二就是最後的兩者,就是「一切法有無不二故平等性」,這當中的有、無,也是合併在一起講,以這種方式來排列,總共有十種的平等性。
接下來,明十種平等性,《十地經釋》與《菩薩地》有所不同,彼二與此宗解釋空性亦不相同,故此中更當別釋。「明十種平等性」就是之前有將十種的平等性,一一的列出來。這十種在《十地經》的釋論,以及《菩薩地》,這兩部論著的講法是不一的。「彼二與此宗解釋空性亦不相同」,不僅這兩部論典,他們在闡釋十種平等性時,是以不同的方式來作解釋,而且他們所解釋的方式,與自宗現在所要解釋的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故此中更當別釋」因此接下來以自宗的角度而言,我們是不藉由《十地經》的釋論,以及《菩薩地》的這本論典,來解釋空性的內涵。
首先,其中初平等性,「初平等性」十種平等性當中的第一種平等性,可以看到第二行,「一切法無相故平等性」是什麼樣的內涵呢?其中初平等性,謂於聖根本智前,諸法異相皆不顯現。一切的萬事萬法,它是無相的,所以從無相的角度而言,一切的萬事萬法皆是平等。這當中的「無相」,是什麼樣的內涵呢?就是「謂於聖根本智前,諸法異相皆不顯現」,一切萬事萬法,尤其是世俗法,在聖者的根本定,是沒有辦法顯現出來的。因為聖者的根本定,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只能夠緣著勝義諦,而沒有辦法顯現出世俗諦的內涵。所以世俗諦的這些法,在聖者根本智,是完全沒有辦法顯現,所以他們皆是無自相。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切的萬事萬法他們都是平等的。
第二,謂一切法皆無自體性相故平等。第二就是講到「一切法無體故平等性」這是什麼樣的內涵呢?宗大師做了解釋。「第二謂一切法皆無自體性相」這當中的「無體」就是一切的萬事萬法,它都沒有任何的自相,也就是它沒有任何的自相,從這一點而言,一切的萬事萬法都是平等的。此二是總標,餘八性是別釋。這兩點是以總的角度,將一切的萬事萬法闡釋出來,而闡釋說一切的萬事萬法,在聖者的根本智是沒有辦法顯現,而且他們的本質是無自相、無自性的。「餘八性是別釋」接下來的八種平等性,會分別解釋。
接下來看到第三個平等性,第三個平等性在《十地經》是講到「無生故」,「無生」是什麼樣的內涵呢?第三無生依未來世說。「無生」是以未來的角度而闡釋的。這一法有無生滅是完全取決在有為法之上,所謂的「有為法」就是必須要觀待因緣才有辦法產生的這一類的法,我們稱之為有為法。一般而言,有為法它是有生的,也就是有為法它是能夠生因,就是能夠生起果。為什麼要講到無生呢?也就是從未來的角度而言,有為法它並沒有自性的生,所以稱之為無生。
第四無起依餘時言。此亦通一切法皆悉平等。第四是談到了「無起」,無起就是以過去或者是現今的角度而言,有為法它也沒有任何的自性可言,所以第四無起依餘時言。之前的第三「無生」是以未來的角度來解釋的,第四的「無起」是以未來之外,過去以及現今的角度來作解釋。「此亦通一切法皆悉平等」以這個角度而言,一切的萬事萬法也都沒有任何的自性生,所以他們也是平等的。
以下諸性,當知亦爾。第五遠離。第五種平等性,有談到「遠離故」。「遠離」是什麼樣的內涵呢?謂當生、已生空,就是當生以及已生的空。當生、已生的這兩種空,是必須要配合自性以及自相,也就是它並沒有任何自性的生,也沒有任何自相的生,所以它是自相生的空,或者是自相已生的空。所以這當中的當生、已生它是空的,是必須要配合自相來作宣說。下文就有談到,此即由第二自體平等性相所顯之遠離。這一點是必須配合第二點,也就是「一切法無體故平等性」的這一點。在第二點我們講到,為什麼諸法它是平等的?因為以它無自性、無自相的這一點而言,諸法是平等。之前在講到遠離的時候,有談到當生、已生的空。當生、已生的空,也是要配合無自相、無自性,來闡釋這一點也是平等。
此復非是現以教理令其遠離,乃是本來即如是清淨,是第六性。接下來看到第六種的平等性,也就是「本來清淨」。本來清淨它是什麼樣的內涵呢?「此復非是現以教理令其遠離」。諸法它是無自性的,諸法它是無自性的這一點,並不是說它剛開始是有自性,接下來透由種種的教條或者是正理,來證成它是無自性,它才變成無自性的,並不是這樣的內涵。而是諸法它在形成的當下,也就是它在形成的那一刻,它就是無自性的,並不是透由佛陀所宣說的教條,或者是透由正理來證成之後,它才變成無自性的。「本來」就是它剛開始在形成的那一刻,它的本質就是無自性的。所以「此復非是現以教理令其遠離」,「教」就是教條,「理」就是正理,它並不是透由教條以及正理,才讓它遠離有自性的這一點。「乃是本來即如是清淨,是第六性」它是本來,它在一開始形成的那一刻,它就是有「無自性」的特質,這是第六種無自性,本來清淨故。
接下來看到第七種的平等性,第七性,謂無二取戲論,即與第一性義合;若作名言分別所不能論解,即是第二性之差別。「無戲論」可以從兩種的角度來作解釋,第一種「謂無二取戲論,即與第一性義合」,無戲論,就是沒有「二取」的這種戲論。這種解釋方式,是必須要配合第一點,也就是「一切法是無相」的這一點來作解釋。在講到一切法它是無相的時候,我們有談到,在聖者的根本智,一切的世俗法皆沒有辦法顯現的這一點。所以透由這一點來闡釋,它沒有二取的戲論,所以「無二取戲論,即與第一性義合」,它是必須要配合第一種平等性來解釋的。「若作名言分別所不能論解,即是第二性之差別」,第二種的解釋方式,「若作名言分別所不能論解」另外一種的無戲論,就是配合著第二種平等性,也就是「一切法無體故平等性」的這一點來作解釋。第八性之差別,亦如是。第八種的平等性所解釋的方式,跟第七種的平等性所解釋的方式是相同的。
接下來看到第九種的平等性,在正文有談到,「一切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化事故平等性」,接下來有解釋,第九性謂能證成前義諸譬喻門。在第九種的平等性,就是透由種種不同的譬喻,比如用幻影,或者是夢境,或者是如水中月,透由這些虛妄的譬喻,來譬喻之前無自性,或者是無自相的內涵。
第十性,第十性在正文是談到了,「一切法有無不二故平等性」。謂一切法若有事無事皆無自性。一切的萬事萬法,不管是有事,或者是無事,實際上有事、無事,它最究竟的本質都是無自性的。「明利」謂速慧。「明利」就是在正文最後一段有談到,「得明利隨順忍,得入菩薩第六現前地」,「明利」這兩個字是什麼樣的意思呢?「謂速慧」就是我希望能夠快速的生起智慧的意思。接下來「隨順」,隨順是什麼樣的意思?謂與第八地無生法忍相隨順。「隨順」就是登上六地的菩薩所獲得的功德,是跟八地的菩薩所生起的無生法忍,這個功德是相隨順的,就是有相同、類似的功德。此隨順忍,以隨位不同,有多種異釋。「隨順忍」這幾個字,因為他所隨順的對象,也就是道的功德不同的緣故,所以有多種的解釋方式。宣說諸法真實義之教文雖多,今是解釋第六地慧通達真實,故但引以十種平等性證第六地之教也。最後有談到,一般而言宣說諸法真實義的教文是相當的多,在解釋第六地,也就是透由智慧來通達真實義的部分,是引了《十地經》的這一段文來作解釋的。
癸二、明了知真實之障(二)135
接下來看到第二個科判「明了知真實之障」,接下來這個科判,就是談到「正明所破」的部分。所謂的所破,就是如果你想要證得空性,必須要能夠斷除所破,才有辦法證得空性,所以「明了知真實之障」就是講到了所破的部分。如果想要斷除所破,必須要先了解何謂所破?接下來看到正文,於決擇諸法無實中,若不善解何為實有及如何執實有,則於真實義見,定有錯失。這段文首先我們看到,「於決擇諸法無實中」就是在決擇諸法,它沒有任何的諦實,或者它沒有任何自相時,「若不善解何為實有」如果不能夠善巧的了知到,何為實有?以及如何執實有?如果不能夠善解的去了知到,何為實有?或者心在執著境的當下,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作執著的,「則於真實義見,定有錯失」如果你沒有辦法認識所破的話,在了解空正見,也就是空性內涵的當下,一定會產生某一種的過失。之前的這一段話,不管是中觀應成,或者是中觀自續派,他們都很重視「正明所破」的部分。因為如果沒有辦法了解所破的話,有可能會產生兩種的過失:第一種、因為沒有辦法破除細分的所破,所以會殘留粗分的所破,而墮入了常邊。第二種的過失,在破所破的當下,要是破得太過,就會因此而破除了所有的世俗法,而墮入了斷邊。因此為了避免墮入常邊以及斷邊,必須要先了解到,所要破除的所破為何?在了解之後,才有辦法正確的破除所破。
這一點在《入行論》有談到,《入行論》云:「未知所觀事,必不取彼無。」「所觀事」就是實執它所執著的境界。如果沒有辦法確實的了解,實執它所執著的境界,「必不取彼無」就沒有辦法了解到,「無實有」或者是「無自性」它真實的內涵。所以剛開始必須要能夠了解到,內心的實執,它所執著的境界為何?透由了解了所破之後,才有辦法破除所破而證得無自性。
此說心中若未善現起所破事之總相,則必不善緣取彼所破事之無。接下來大師他就作解釋,《入行論》的這一段文它是講到,「心中若未善現起所破事之總相」在修學空正見時,必須要能夠認識所破,而在內心生起所破的義共相,這當中的總相就是「所破的義共相」。何謂義共相呢?就是必須要先了解到,何謂所破?所破的行相,這當中的總相,或者是義共相,或者是行相,實際上是同樣的意思。如果能夠在內心了解所破它的行相,也就是現起它的行相的話,才有辦法破除所破。相反的如果連所破都沒有辦法認識,連所破的行相為何,都不清楚的話,怎麼能夠破除所破呢?「則必不善緣取彼所破事之無」,如果沒有辦法現起所破的行相,則沒有辦法證得所破事之無,也就是無自性。以是心中若未如實現起所無之實有行相,及由何事空之所破行相,則必不能定解無實與空性也。接下來就談到,「心中若未如實現起所無之實有行相」如果在心中,沒有辦法現起所無的行相,也就是無自性當中所無的自性,或者是所無的自相它的行相的話,「及由何事空之所破行相」或者是沒有辦法認識所破它的行相,就表示沒有辦法準確,也就是精準的來破除所破。如果沒有辦法正確的認識所破,就表示在破的同時,有可能會產生兩種的過失,一種就是破得太少,而墮入了常邊;一種就是破得太過,而墮入了斷邊。不管是墮入了常邊,或者是墮入了斷邊,都表示不能夠以中道的方式來證得空性的內涵。今天上午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