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0 09:30: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0 08:34:59   編輯部 報導

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判論月稱的緣起思想  指導教授:楊惠南

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判論月稱的緣起思想  本論文係依據月稱所著之《入中論》對唯識學派阿賴耶識緣起的批判,從佛教緣起思想的歷史脈絡、月稱對「緣起」的語義解釋及中觀應成派的方法,以探討月稱的緣起思想。

月稱潽菩薩

月稱在《入中論》中,主要是基於「緣起無自性」的立場批判唯識論者的有「自性」(svabhava)之緣起論,並且在《明句論》中將「緣起」解釋作「相待」(apeksa),亦即緣起諸法之所以無自性,乃是由於因緣所生的一切法無不是相依相待,相待故無自性;換言之,月稱乃係以緣起的「相待性」意義,批判唯識學派的有自性之緣起論。月稱除了以「相待性」作為緣起的語義,並且將「相待性」融會於「此緣性」(idajpratyayata)與「空性」(wunyata)。因此,月稱對緣起的理解,即包含有此緣性、相待性及空寂性等三方面之概念。

月稱對唯識學派的批判,乃是以上述「緣起」一詞所包含的三方面概念作為批判基礎,以批判唯識學派「計阿賴耶識以成立業果」、「唯識無境」及「依他起有自性」之主張,並在佛教緣起思想的歷史脈絡下,呈顯出其緣起思想涵蓋了「業感緣起」、「相待緣起」及「性空緣起」等三層意義。在方法學上,本文從教證理證等二方面,分別探討唯識學派賴耶緣起及月稱的緣起思想之論證方法並藉由中觀應成派不共自續派和唯識派的論理特色,呈顯應成派的歸謬論證法及月稱的論證邏輯,並提出月稱對唯識學派的批判之檢討。

本文最後,仍依循佛教緣起思想的歷史脈絡,以探討月稱的緣起思想乃係上承釋尊龍樹的人法二空之緣起論,下開西藏中觀學之蓬勃發展,以呈顯月稱緣起思想在佛教史上所具有的承先啟後之意義;並從月稱解釋「世俗」(sajvrti)之三義及其緣起思想所包含的二諦義,對月稱的緣起思想作出評價。

本文延伸閱讀與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網站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論文目次  目錄

感言摘要 i略語表 iii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本文研究價值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6
第四節 全文結構述要 9
第二章 月稱緣起思想的歷史背景 13
第一節 月稱的生平與著作 13
第二節 原始與部派佛教的緣起思想 16
第三節 中觀與唯識學派的緣起思想 26
第四節 清辨與月稱對唯識的批判及其方法比較 37
第三章 月稱的「緣起」義 43
第一節 月稱對「緣起」一詞的語義解釋 43
第二節 月稱對「世俗諦」的解釋 53
一、「世俗」三義 53
二、兩種世俗之區分 63
第三節 月稱對緣起與二諦的理解 72
一、緣起通世俗諦 73
二、緣起通勝義諦 77
三、緣起與二諦中道 81
第四章 月稱對唯識學派「賴耶緣起」的批判 89
第一節 《入中論》所提到的「賴耶緣起」 90
一、計阿賴耶識以成立業果 90
二、唯識無境 94
三、識有自性功能 97
四、依他起實有自性 101
第二節 《入中論》對「賴耶緣起」的批判 108
一、月稱對「計阿賴耶識以成立業果」的批判 108
二、月稱對「唯識無境」的批判 116
(一) 破無外境唯有內識之喻 116
(二) 破識有自性功能 122
(三) 重破無外境而有內識 128
三、月稱對「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 133
(一) 對依他起之「自證」的批判 133
(二) 對「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 140
四、月稱對唯識經教的權實之辨 145
(一) 解釋《十地經》說唯心之密意 146
(二) 解釋《楞伽經》等說唯心之密意 151
第五章 月稱對唯識學派的批判之檢討 155
第一節 唯識學派「賴耶緣起」的論證 155
一、賴耶緣起的教證 156
二、賴耶緣起的理證 160
第二節 月稱批判的方法與論證 168
一、中觀應成派的方法 168
(一) 中觀的方法及其與印度哲學思想方法之關連 168
(二) 應成派不共自續與唯識的論理特色 173
二、月稱緣起思想的論證 187
(一) 月稱緣起思想的教證 187
(二) 月稱緣起思想的理證 190
第三節 唯識的立場和月稱的批判之檢討 208
一、對阿賴耶識是有的批判之檢討 208
二、對唯識無境的批判之檢討 211
三、對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之檢討 214
第六章 綜論月稱的緣起思想 219
第一節 就有情的相續流轉抉擇阿含的「業感緣起」說 219
第二節 就色心的存在關係闡明緣起的「相待」義 225
第三節 就萬法生起的無自性弘傳龍樹的「性空緣起」論 230
第七章 月稱緣起思想在佛教史上的意義與評價 237
第一節 月稱緣起思想在佛教史上的承啟與影響 237
第二節 月稱緣起思想的評價 246
一、世俗諦理的確保 246
二、從緣起性空所展開的菩薩瑜伽行 258
第八章 結論 265
第一節 綜論月稱的破顯 265
第二節 應成派與唯識派的歧異和會通 268
第三節 本論文的限制之檢討 270
參考資料 273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Ⅰ、中文部份
一、 佛教古籍文獻(依《大正藏》經號排序)
《中阿含經》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冊1,no.26。
《雜阿含經》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冊2,no.9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譯,《大正藏》冊5-7,no.22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8,no.223。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8,no.227。
《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叉難陀譯,《大正藏》冊10,no.279。
《大寶積經》菩提流志譯,《大正藏》冊11,no.310。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義淨譯,《大正藏》冊14,no.577。
《月燈三昧經》那連提耶舍譯,《大正藏》冊15,no.63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冊16,no.670。
《大乘入楞伽經》實叉難陀譯,《大正藏》冊16,no.672。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譯,《大正藏》冊16,no.682。
《佛說大乘稻稈經》失譯,《大正藏》冊16,no.709。
《解深密經》玄奘譯,《大正藏》冊16,no.676。
龍樹《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25,no.1509。
五百大阿羅漢等著《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玄奘譯,《大正藏》冊27,no.1545。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玄奘譯,《大正藏》冊29,no.1558。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玄奘譯,《大正藏》冊29,no.1562。
龍樹造頌、青目釋,《中論》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30,no.1564。
龍樹造頌、清辨釋,《般若燈論釋》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冊30, no.1566。
龍樹造頌、安慧釋,《大乘中觀釋論》惟淨等譯,《大正藏》冊30,no.1567。
龍樹《十二門論》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30,no.1568。
---《六十頌如理論》施護譯,《大正藏》冊30,no.1575。
---《迴諍論》毘目智仙、瞿曇流支譯,《大正藏》冊32,no.1631。
---《方便心論》吉迦夜譯,《大正藏》冊32,no.1632。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失譯,《大正藏》冊32,no.1654。
提婆《廣百論本》玄奘譯,《大正藏》冊30,no.1570。
提婆造頌、護法釋,《大乘廣百論釋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0,no.1571。
清辨《大乘掌珍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0,no.1578。
彌勒《瑜伽師地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0,no.1579。
護法等著《成唯識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585。
世親《唯識三十論頌》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586。
---《唯識二十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590。
---《攝大乘論釋》真諦譯,《大正藏》冊31,no.1595。
---《攝大乘論釋》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597。
---《辯中邊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600。
無著《攝大乘論本》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594。
---《顯揚聖教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602。
---《大乘莊嚴經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604。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冊31,no.1605。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606。
陳那《觀所緣緣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1,no.1624.。
---《因明正理門論本》玄奘譯,《大正藏》冊32,no.1628。
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玄奘譯,《大正藏》冊32,no.1630。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冊43,no.1830。
---《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冊43,no.1834。
世友《異部宗輪論》玄奘譯,《大正藏》冊49,no.2031。
二、 當代原典譯註(依作者年代排序)
龍樹《六十正理論頌》任杰譯,收入寶貴敏、栗拙山編,《龍樹六論:正理聚及其注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42-147。
---《七十空性論科攝》法尊譯,弘悲科攝,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78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陳那《集量論略解》法尊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集量論釋略抄》呂澂譯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4。
月稱《入中論》法尊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六十頌如理論釋》陳又新譯,《西藏佛教研究論文集》,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第3輯(1990):119-156。
布頓《布頓佛教史》郭和卿譯,收入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9、7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宗喀巴《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法尊譯,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第78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159-276。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法尊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5。
---《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譯,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
---《三主要道》帕繃喀講,仁欽曲札譯,臺北:經續法林,1997。
多羅那它《印度佛教史》張建木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共卻亟美汪波《宗義寶鬘》陳玉蛟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88。
松巴堪布益西班覺《如意寶樹史》蒲文成、才讓譯,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
三、 當代著作
(一)、中文著作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印順《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44(1992修訂二版)。
---《攝大乘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46(1992修訂一版)。
---《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49(1992修訂二版)。
---《性空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50a(1992修訂一版)。
---《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50b(1992修訂一版)。
---《中觀論頌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52(1992修訂一版)。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68(1992七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1992七版)。
---《雜阿含經論會編》共三冊,臺北:正聞出版社,1983(1994重版)。
---《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5(1992六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1990四版)。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2。
李志夫《理則學導論》,臺北:華岡出版社,1974。
---《中印佛學比較研究》,臺北:文物供應社,1986。
---《印度思想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臺北:洪葉出版社,1999。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
---《佛家邏輯》,臺北:商鼎文化,1994。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法尊《入中論講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0。
林正弘《邏輯》,臺北:三民書局,1997。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1999。
---《辯證的行旅》,臺北:立緒文化,2002。
徐典正《唯識思想要義》,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陳大齊《因明入正理論悟他們淺釋》,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1982(1998四版)。
---《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印度哲學史》,臺北:東大圖書,1995。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1997。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8。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
演培《入中論頌講記》,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7。
劉福增《基本邏輯》,臺北:心理出版社,2003。
鄭偉宏《佛家邏輯通論》,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7。
歐陽竟無《唯識抉擇談》,臺北:廣文書局,1977。
釋日慧《四部宗義略論講釋》,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
釋昭慧《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臺北:法界出版社,2001。
釋惠敏《中觀與瑜伽》,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
釋惠敏、釋果徹合著《生命緣起觀》,臺北:法鼓文化事業,1996。
(二)、翻譯著作
Chatterjee,S.C. & Datta,D.M.《印度哲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the Indian Philosophy)李志夫譯,臺北:幼師文化,1987。
Dasgupta, Surendranath.《印度哲學史1、2》(The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林煌洲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1998。
Robinson,Richard H. 《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郭忠生譯,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
Stcherbatsky, Th.《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立人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Wolfram, Sybil .《哲學邏輯》(Philosophical Logic)劉福增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山口瑞鳳等著《西藏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
瓜生津隆真等著《中觀與空義》許洋主等譯,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高觀廬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梶山雄一《佛教中觀哲學》吳汝鈞譯,高雄:佛光出版社,1978。
梶山雄一等著《中觀思想》李世傑譯,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
四、期刊論文
(一)、中文
印順〈清辨與護法〉,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24冊(1978):299-317。
李世傑〈萬法唯識的論證〉,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25冊(1978):1-14。
李志夫〈一元論與中觀哲學之比較研究〉,《佛光學報》第9期(1984):71-103。
曹志成〈月稱對於瑜伽行派阿賴耶識的批判之研究〉,《國際佛學研究年刊》,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創刊號(1991):225-249。
---〈空有之諍的研究:以清辨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為解釋線索〉,臺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敬之〈中觀宗「不許自續」的問題〉,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46冊(1978):365-375。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 (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9期(1996):1-34。
萬金川〈《俱舍論˙世間品》所記有關「緣起」一詞的詞意對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第1期(1996):1-30。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佛陀教法三乘的分立與連貫〉,《鵝湖》第15卷第2期(1989.8):15-28。
---〈由三乘施設論菩薩正性離生——以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1期(1997.3):109-142。
蕭金松〈佛教對西藏傳統社會的影響〉,《歷史月刊》第14期(1989):91-97。
釋如石〈《入中論釋》「初品」譯注〉,《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7期(1994):41-71。
釋見愷〈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二)、翻譯之單篇論文
Eckel, Malcolm D.〈清辨與早期中觀學派之語言理論〉(Bhavaviveka and the early Madhyamika theories of language)大容譯,《諦觀》,臺北:諦觀雜誌社,第24期(1985):28-49。
Olson, Robert F.〈月稱對唯識宗的批判〉(Candrakirti''s critique of Vijbanavada)法雨譯,《諦觀》,臺北:諦觀雜誌社,第32期(1985):22-31。
山口益〈應成中觀派〉易陶天譯,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46冊(1978):287-291。
---〈中觀自續派與瑜伽唯識〉易陶天譯,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46冊(1978):293-313。
水野弘元等著〈緣起思想的發展〉李世傑譯,收入玉城康四郎主編,《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第四章》,臺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1985):123-198。
江島惠教〈《中論》註釋書中有關「緣起」的語義解釋〉陳一標譯,《法光學壇》,臺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創刊號(1996):23-41。
原田覺〈西藏佛教的中觀思想〉,李世傑譯,收入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臺北:華宇出版社,第63冊(1985):387-437。
Ⅱ、外文部分
一、梵、藏原典
(一)、梵文
Aryadeva.Catuhwatika. Edited by Mahamahopadhyaya Haraprasad Shastri,Memoire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Vol.Ⅲ, No.8. Calcutta, 1914. Pp.449-514.
Candrakirti. Mulamadhyamakavrtti:Prasannapada. Edited by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Bibliotheca Buddhica IV. St.Pétersbourg, 1903-13.
(二)、藏文
Candrakirti.Madhyamakavatara-traduction tibetaine. Edited by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Bibliotheca Buddhica IX. St.Pétersbourg, 1907-12.
Candrakirti. Dbu ma la ’jug pa zhes bya ba. D.3861;臺北版冊35, no.3866.
Candrakirti. Dbu ma la ’jug pa’i bshad pa zhes bya ba. D.3862;臺北版冊35, no.3867.
Candrakirti. Byang chub sems dpa’i rnal ’byor spyod pa bzhi brgya pa’i rgya cher ’grel pa. D.3865;臺北版冊35, no.3870.
Candrakirti.Sanskrit Fragments and Tibetan Translation of Candrakirti’s Bodhisattva-
yogacaracatuhwatakatika. Edited by Koshin Suzuki. Tokyo:The Sankibo Press ,1994.
二、當代原典譯註
(一)、日文
山口益《月稱造中論釋(І)》,東京:清水弘文堂,1968。
小川一乘《空性思想の研究:入中論の解讀》,京都:文榮堂,1976。
上田昇《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著『四百論註』第一〜八章和釋》,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4。
本多惠《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中論註和釋》,東京:圖書刊行會,1988。
奧住毅《中論註釋書の研究: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プラサンナパダー』和譯》,東京:大藏出版社,1988。
(二)、英文
Geshe Kelsang Gyatso. Ocean of Nectar: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Mahayana Buddhism. Ulverston & Glen Spey:Tharpa Publications, 1995 (2003rpt).
Geshe Rabten. Echoes of Voidnes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tephen Batchelor. London:Wisdom Publications, 1983.
Ju Mipham. 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 Candrakirti''s Madhyamakavatara with commentary by Ju Mipham. Translated by the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2.
Sprung,Mervyn. Lucid exposition of the Middle Way: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a of Candrakirti. Boulder:Prajba Press, 1979.
Thurman, Robert A.F.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Jey
Tsong Khapa’s Essence of True Eloguenc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三、當代著作
(一)、日文著作
小川一乘《空性思想の研究Ⅱ-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の中觀說》,京都:文榮堂,1988。
山口益《佛教におけゐ無と有との對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
---《中觀佛教論攷》,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
立川武藏《中論の思想》,京都:法藏館,1994。
安井廣濟《中觀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79。
江島惠教《中觀思想の展開:Bhavaviveka研究》,東京:春秋社,1979。
長尾雅人《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西藏佛教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6。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本文延伸閱讀與研究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網站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3/博士/研究生:劉嘉誠   指導教授:楊惠南  台大哲學系楊惠南教授

任學報主編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