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0 08:15: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0 07:55:25   編輯部 

宗喀巴佛性思想之論述 指導教授:王惠雯

本文研究主要在於探討宗喀巴的佛性觀。特別是從其主張諸法無自性的觀點,對於如來藏及成佛實踐等佛性思想的詮釋。本文主要的論述典據為漢譯論著《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為主,另參酌《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及《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相關文獻,於關要處則參酌藏文加以對照。


宗喀巴的主要核心思想是中觀見,其重點在緣起性空、假名施設、去執顯實和廣行菩薩行,因此當其從空性的觀點探討如來藏時,即呈顯出其佛性思想的一大特色。他認為:若佛性是虛無,則緣起的實踐行無法開展。若佛性是實有,則陷入自性執中。為了避免落入常、斷見中,即須透過正確的中觀思擇。


一般而言,「佛性」與「空性」表面看似是兩個不一致的教法,但宗喀巴強調以中觀正見的觀點詮釋佛性,他主張破自性有,在見解上批判執實的錯謬,目的即是為了闡明空性義理,掌握成佛的關鍵之見地。此外,在其強調修學菩薩道的觀點中,說明如何由一凡夫補特伽羅努力聞思修,徹達空性正見,勤學菩薩行,饒益有情。其極力闡明實踐之道,以避免有人誤以為證空性即是成佛。上述這些觀點即是宗喀巴對於佛性思想發展的深入思考之處,也是其佛性觀的獨特之處。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5/碩士/研究生

 關鍵詞:宗喀巴、佛性、緣起、空性、《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菩提道次第廣論》館

本文延伸閱讀與研究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Ⅲ
目錄 Ⅴ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旨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 3
第四節 學界研究成果回顧 5
第五節 預期成果 10
第二章 佛性思想的發展背景 11
第一節 「佛性」概念的基本內涵 11
第二節 「佛性」的定義 11
一、 梵文字義及字源分析 11
(一)、 梵文字義 11
(二)、 梵文字源分析13
二、藏文字義及字源分析 15
(一)、 藏文字義 15
(二)、 藏文字源分析16
第三節 大乘經典中的「佛性」概念 18
一、《涅槃經》18
二、《勝鬘經》20
三、《般若經》22
四、《解深密經》22
第四節 大乘論典中的「佛性」概念 24
一、《究竟一乘寶性論》24
二、《大乘起信論》26
第五節 藏地「佛性」概念的發展 29
一、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 29
(一)、寧瑪派 29
(二)、噶當派 31
(三)、薩迦派 33
(四)、噶舉派 34
二、覺囊派 37
第三章 宗喀巴論著中的「佛性」概念 41
第一節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中的「佛性」概念 41
一、 「佛性」概念內涵 42
(一)、真如 42
(二)、大乘種姓 42
(三)、種子 43
(四)、一切種智 44
(五)、如來藏 44
二、 三時判分 52
三、 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判分 54
四、 了義與不了義 56
第二節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中的「佛性」概念 59
一、 「佛性」概念內涵59
(一)、大悲心 59
(二)、菩提心 60
(三)、空如來界 60
(四)、真實義 61
(五)、成佛 62
(六)、清淨心 63
(七)、法身 63
二、 菩薩的三正因 64
(一)、大悲心 64
(二)、菩提心 65
(三)、無二慧 67
三、 破人法二執即證空性 68
(一)、以緣起因破法我執 68
(二)、以假立因破人我執 76
四、 去執顯實乃顯佛性 83
(一)、對中觀自續派 83
(二)、對唯識宗.88
第三節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佛性」概念 105
一、 「佛性」概念內涵 105
(一)、菩提勝種 105
(二)、涅槃 105
(三)、成佛 107
(四)、止觀 108
(五)、佛種性109
二、 引導弟子修學成佛之道- -三士道110
三、 成佛之方法 116
第四章 宗喀巴佛性思想的主要內涵 125
第一節 緣起性空的佛性義 125
一、緣起性空義 126
(一)、 緣起義 126
(二)、 性空義 128
二、名言無自性義 132
(一)、「自相有」的意涵 132
(二)、否認「名言中自相有」 135
三、 緣起性空的佛性觀 148
(一)、諸法不可得 148
(二)、空有互融 149
第二節 二諦說的佛性義 152
一、二諦 152
(一)、 世俗諦 152
(二)、 勝義諦 154
二、二諦中的佛性觀 156
(一)、 由俗入真 156
(二)、 由真入俗 156
第三節 「了義、不了義」的佛性義 159
一、經籍詮釋 159
二、「了、不了義」概念判分中的佛性觀160
(一)、 引攝外道 160
(二)、 培植福德 161
第四節 實踐方法的佛性義 161
一、實踐方法的本質 161
二、實踐方法的佛性觀 162
(一)、 大悲同體 163
(二)、 眾生平等 163
第五章 宗喀巴佛性思想的特色 165
第一節 空性即佛性 165
一、 佛身等於空性 165
二、 清淨心等於空性 169
三、 真如等於空性 172
四、 萬法等於存在 174
第二節 佛性即空性 179
第三節 實踐立場的優位性 184
一、漸修積福 184
(一)、 多劫修習 185
(二)、 佛性始有 186
二、定慧等持 190
三、利生事業 195
(一)、 心相任運而行 195
(二)、 佛果周遍圓滿 196
第四節 與三論宗的吉藏對照 198
一、 在中觀旨趣上 198
二、 在佛性中道上 199
三、 在破邪顯正上 200
四、 在成佛目標上 200
第五節 與《寶性論》思想對照 201
一、 在佛性實有上 201
二、 在成佛方法上 202
三、 在宣揚意趣上 203
第六節 宗喀巴佛性思想的評價 203
一、 破執不破法 203
二、 修學菩薩行 205
第六章 結論 207
第一節 本文研究的成果 207
第二節 本文研究的前瞻性 208
一、 文獻方面 208
(一)、 搜尋方面 208
(二)、 解讀方面 208
(三)、 論證方面 208
二、展望方面 208
(一)、 可作為漢藏研究佛性與空性的參考資料 209
(二)、 可作為學者研究宗喀巴思想的參考資料 209
參考書目 211
附 錄 219 

參考文獻 

一、原典
 
(一)《大正藏》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12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唐·玄奘譯 ,《解深密經》,《大正藏》第16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30冊。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第31冊。
 
(二)藏文專書
宗喀巴,《藏文: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臺北: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年。
月稱,《藏文:入中論釋》,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製。
 
(三)宗喀巴著作中譯本:
 
宗喀巴,昂旺朗吉堪布釋,《菩提道次第略論釋》,臺北:福智之聲,2005年。
宗喀巴,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臺北:法爾出版社,2002年。
宗喀巴,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臺北: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班,2002年。
宗喀巴,大勇法師/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略論》,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年。
宗喀巴,法尊譯,《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臺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
宗喀巴,法尊譯,《宗喀巴大師集》第一至五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二、中文專書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序)
 
土觀羅桑卻季尼瑪著,劉立千譯,《土觀宗派源流》,九龍:佛教慈慧服務中心,1993年。
山口瑞鳳等著,許洋主譯,《西藏的佛教》,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年。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原出版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洪葉文化,1994年
王堯、褚俊傑,《宗喀巴評傳》,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年。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編,《宗喀巴大師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王惠雯,《大乘佛教教育理論與實踐論文集》,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年。
月稱論師,法尊法師譯講,《入中論講記》,臺北:慧炬出版,2002年。
月稱,法尊譯,《入中論》,臺北:新文豐出版,2004年。
尕藏加,《密宗--藏傳佛教神秘文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
田養民著,楊白衣譯,《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之研究》,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8年。
朵藏加,《西藏宗教》,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年。
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出版,1998年。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2003年。
多識仁波切,《佛教三寶原理》,台北:聖地文化出版社,2005年。
多識仁波切,《佛教理論框架》,台北:聖地文化出版社,2005年。
多識仁波切,《宗喀巴大師佛學名著譯解》,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年。
屈大成,《佛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2002年。
李光元,《宗喀巴大師宗教倫理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
阿旺洛追紮巴著,許得存譯,陳英慶校,《覺囊派教法史》,西藏 :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
阿底峽傳授,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他耶註撰,謝思仁編譯,《修心七要》,台北:寶鬘印經會。
李琳華編著,《如來藏識》,臺北:常春樹書坊,1990年。
李冀誠,《西藏佛教密宗》,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松本史朗著,肖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周華貴,《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2006年。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
林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1995年。
帕繃喀講授,仁欽曲札譯,《三主要道》,台北:經續法林,1997年。
第一世帕繃喀仁波切教授,第三世墀江仁波切編纂,仁欽曲劄譯者,《掌中解脫》I,臺北:白法螺出版社,2000年。
杰米•霍巴德、保羅•史萬森主編,龔隽、馮煥珍、周貴華、劉景聯等譯,《修剪菩提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岡波巴著,張澄基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台北:法爾出版社,2004年。
昂旺朗吉堪布講授,郭和卿口譯,絳巴法隆筆記,《菩提道次第要義》,臺北:福智之聲,2005年。
法尊法師,《法尊法師論文集》,臺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
法尊法師編著,《西藏佛教史》,臺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修慧法師編述,《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5年。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智慧境界:拈花微笑》,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貢卻亟美汪波,陳玉蛟譯,《宗義寶鬘》,臺北:法爾出版社,2000年。
高崎直道等,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合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能海上師講授,弟子任定詢記,《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台北:方廣文化,1994年。
虛空祥尊者,釋法音譯,《修心日光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許明銀,《西藏佛教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8年。
許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郭朝順、林朝成,《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無垢光尊者著,劉立千譯,《大圓滿虛幻休息論妙車釋等合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聖嚴法師,《西藏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演培法師,《入中論頌講記》,臺北:天華出版事業,2005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開示,《緣起贊講記》,臺北:福智之聲,2005年。
談錫永、邵頌雄著,《如來藏論集》,台北:全佛文化,2006年。
談錫永,《四重緣起深般若》,台北:全佛文化,2006年。
談錫永,《四法寶鬘導讀》,臺北:全佛文化,1999年。
談錫永,《密續部總建立廣釋導讀》,臺北:全佛文化,1999年。
談錫永,《大中觀論集》上、下,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年。
劉立千,《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龍樹菩薩造,賈曹傑釋,滇津 桑頁摩中譯,《中觀寶鬘論之顯明要義釋》,臺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龍樹造,賈昔傑尊者釋,滇津顙摩譯,《中觀寶鬘論》,臺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7年。
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釋惟賢,《三論宗略講》,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Elizabeth Napper 著,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臺北:志蓮淨苑文化部,2003年。
 
三、外文專書論著
 
Arya Maitreya. Buddha Nature: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 with Commentary,New York: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0.
David Seyfort Ruegg. Buddha-nature, Mind 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New Delhi : Heritage Publishers, 1992.
Sallie B. King. BUDDHA NATURE, Delhi(India) : SRISATGURU PUBLICATIONS, 1992.
Robert A.F. Thurman.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Jey Tsong Khapa's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4.
 
四、日文專書論著
 
小川一乘,《空性思想の研究:チャンドラキ一ルティの中観説》。京都:文栄堂,昭和63年(1988)。
小川一乘,《空性思想の研究:入中論の解読》。京都:文栄堂,昭和51年(1976)。
松本史朗,《緣起と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インド大乘仏教思想研究》1。東京:春秋社,昭和53年(1978)。
 
五、論文
 
(一)學位論文
 
劉嘉誠,《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判論月稱的緣起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王惠雯,《宗喀巴菩薩戒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曹志成,《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年。
郭朝順,《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 年。
Ngawang Jorden. BUDDHA-NATURE:Through the Eyes of Go rams pa Bsod nams seng ge in Fifteenth-Century Tibe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Sanskrit and Indian Stud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3.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Œtu-vŒda」為中心之省察》,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年。
林穎宏,《如來藏可能面對的理論困難及其消解之道》,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許淵欽,《岡波巴《解脫莊嚴寶論》之研究--以基、道、果為中心之探討》,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英傑,《藏傳佛教「他空見」研究:以國燃巴《辨別正見》為中心》,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二)期刊論文
 
丁漢儒,〈宗喀巴宗教思想探討〉,收於《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82年。
牛宏,<《菩提道次第廣論》佛學思想探微>,收於《西藏研究》第2期,2004年。
王堯、褚俊傑,<宗喀巴思想的歷史淵源>,收於《中國藏學》第15期,1991年。
朱麗霞,<藏傳佛教判教思想之分析比較>,收於《西藏研究》第01期,2005年。
朱麗霞,<格魯派哲學思想述略>,收於《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9 年 。
松本史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收於《法光雜誌》第101期,1998年。
林崇安,<佛教存有論和認識論的核心命題>,收於《法光》第一七七期,2005年。
林崇安,<止觀的實踐-兼評《菩薩道次第廣論》的奢磨他及毗缽舍那>,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2期,1996年。
法尊,<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8,1979年。
法尊,<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收於《現代佛學》第12期,1957年。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自空見」流源考〉,收於《哲學研究》第6期,2003年。
班班多傑,<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藏傳佛教的思想特點及理論淵源>,收於《哲學研究》第5期,1995年。
索南才讓,<試論多布巴的《了義山法海論》>,收於《中國藏學》第2期,1992年。
許得存,<宗喀巴及其《中論廣釋》>,收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21,2001年。
許得存,<宗喀巴《中論廣釋》試析>,收於《西藏研究》第31期,1989年。
許得存,<覺囊派「他空思想」淺論>,收於《西藏研究》第46期,1993年。
喬根鎖、彭英全,<關於宗喀巴「緣起性空」論的哲學辨析>,收於《西藏研究》第49期,1993年。
楊東,〈《勝鬘經》中的「如來藏」思想及其發展〉,收於《中華文化論壇》02期,2004年。
劉宇光,<經院佛學:從「四句」的詮釋看宗喀巴中觀的特質>,收於《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圓寂週年紀念暨第六屆天台宗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
釋見弘,<印度中期中觀思想家的佛身--以月稱和清辨為中心>,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8期,2005年。
觀空,<西藏佛教格魯派概觀>,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5,1979年。
 
四津谷孝道,<ツォンカパにおける「非有・非無」の解釈>,收於《国際仏教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3號,平成12年。
四津谷孝道,<ツォンカパにおける世俗の世界>,收於《国際仏教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2號,平成11年。
四津谷孝道,<ツォンカパにおける無自性論証と正理>,收於《国際仏教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1號,平成10年。
安武智丸,<ツォンカパにおける縁起観の展開:"rten'brel"から "rten'byung">,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第2號,平成13年。
高田順仁,<唯識派の有するツォンカパの解釈>,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1號,平成2年。
 
六、工具書
林光明、林怡馨編譯,《梵漢大辭典》,台北:嘉豐出版社,2005年。
《佛光大辭典》電子版(第三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版,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2年。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光碟版,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2002年。
Monier Monier-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Etymologically and Philologically Arrang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gnat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9.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5/碩士/研究生:洪德美 指導教授:王惠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5/碩士/研究生:洪德美  指導教授:王惠雯 學經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