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0 14:45:39
顯密

 喇嘛網 日期:2010/01/10 14:43:11   編輯部 報導

宗喀巴顯密圓融思想之研究-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  指導教授:王惠雯
 

研究主旨是要彰顯宗喀巴如何整合顯密二乘的思想,來引導一位弟子脫離三有、輪迴痛苦,最後到達究竟佛果的次第與方法。

本文主要的問題意識是:大乘為何分為顯密二門以及二者可以圓融合一的理由何在?本文所採取的研究進路是先透過《菩提道次第廣論》與宗喀巴另一本密教修行著作《密宗道次第廣論》,析解出這一顯一密著作中的共通教理,說明宗喀巴是如何解釋並貫穿這些理論基礎,再藉由《廣論四家注》的藏文原文解讀以及《妙法蓮華經》「一佛乘」之要旨,配合各家之說,來闡述顯密皆是成佛之方便且二者必須融貫之理由。本文共分為五大章。

 

第一章先闡述研究主旨、研究方法以及文獻回顧;第二章從歷史角度切入,回顧印度早期到宗喀巴時期的顯密發展,並對宗喀巴的學習歷程做一清楚的交代;第三章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與《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內容解讀,找出顯密的共通理論以及宗喀巴的分析與解釋;第四章則以《廣論四家注》的藏文原文解讀,來說明「從顯入密」的必要性,並且引用《妙法蓮華經》的「一佛乘」要旨,串連顯密為一補特伽羅的成佛之道。最後一章簡述宗喀巴對於顯密思想的貢獻,並且說明本文最終所達成的研究成果,做為本文的結論。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6/碩士/研究生:陳春有   指導教授:王惠雯  

 

關鍵詞:宗喀巴、阿底峽、顯密圓融、一佛乘、《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菩提道燈論》、《廣論四家注》

英文關鍵詞:Tsong-Kha-Pa, Atīsha, Integration of Sutra and Tantra, One Vehicle, " ;
Lam Rim Chen Mo" ; , " ; The Great Exposition of Secret Mantra" ;
, " ; Lamp for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
, " ; The Four Interwoven Annotations"

 

一、經典部份
(一)漢文(依大正藏冊別先後排列)
《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一)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大般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六)唐‧玄奘譯 
《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九)東晉‧佛馱跋陀羅譯
《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九)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十二)北涼‧曇無讖譯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十八) 唐‧善無畏一行譯
《妙臂菩薩所問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十八) 宋‧法天譯
《大毘盧遮那經阿闍梨真實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觀門》(大正新脩大藏經十八) 唐‧惟謹述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大正新脩大藏經十九) 唐‧善無畏譯
《五分律》(大正新脩大藏經二十二)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
《十誦律》(大正新脩大藏經二十三)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大正新脩大藏經二十四)唐‧義淨譯
《大智度論》 (大正新脩大藏經二十五) 後秦‧鳩摩羅什譯
《中論》(大正新脩大藏經三十)後秦‧鳩摩羅什譯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正新脩大藏經三十二)唐‧不空譯
《菩提心離相論》(大正新脩大藏經三十二)宋‧施護譯
《菩提心觀釋》(大正新脩大藏經三十二) 宋‧法天譯
《菩薩戒本疏》(大正新脩大藏經四十)新羅‧義寂述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大正新脩大藏經四十六)元‧道[厄*殳]集
 
(二)藏文
3*3- 3J.- 4S%- #- 0- (J/- 0R?- 36.- 0:A- L%- (2- =3-
《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2- 3<- :)$- 0,
《入中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年)
S%- 2- .%- %J?- 0:A- .R/- i3- 0<-:LJ.- 0:A- 2!/- 2&R?- =J$?- 2>.- ~A%- 0R- 28$?- ?R,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年)
=3-
《道次第上師傳承傳》(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年)
3*3- 3J.- eJ- 24/- 4S%- #- 0- (J/- 0R?- 36.- 0:A- L%- (2- =3- .- 0- ,J$- (J/- =3- IA- $?=- 1R/- 8J?- L- 2- 28$?- ?R,
《廣論四家注》(Daramsala: Tehor Tenzhug Committee,2005)
 
二、專書
(一)宗喀巴著作譯本(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宗喀巴著,法尊譯,《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
──── 郭和卿譯,《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聖道三要、緣起贊合刊》(台北:福智之聲,1994年)
──── 法尊譯,《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台北:方廣,1995年)
──── 法尊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新文豐,1996年)
──── 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2002年)
──── 華銳•羅桑嘉措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甘肅:甘肅省藏學研究所,2002年)
──── 昂旺朗吉堪布釋,《菩提道次第略論釋》(台北:圓音有聲,2002年)
──── 智敏集註,《菩提道次第廣論集註》(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 能海譯,《事師五十頌注疏》(台北:福智之聲,2005年)
──── 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福智之聲,2006年)
 
(二)其他著作譯本(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土觀•羅桑却季尼瑪著,劉立千譯,《土觀宗派源流》(台北:福智之聲,1993年)
山口瑞鳳著,許明銀譯,《西藏》(台北:全佛文化事業,2003年)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月稱造論,法尊譯,《入中論講記》(台北:慧炬,2002年)
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1998年)
布敦著,郭和卿譯,《佛教史大寶藏論》(台北:福智之聲,2003年)
克主傑著,法尊法師譯,《密宗道次第論》(台北:新文豐,1979年)
多羅那他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1988年)
法尊譯,《宗喀巴大師(略)傳》(台北:福智之聲,1993年)
格西‧格桑嘉措著,崔忠鎮譯,《大樂光明》,(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台北:法爾,2006年)
寂天著,釋如石譯注,《入菩薩行譯注》(高雄:諦聽文化,1999年)
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注,《西藏王統記》(北京:民族,2000年)
雲增‧耶喜絳稱著,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台北:福智之聲,2005年)
賽倉‧羅桑華丹著,王世鎮譯注,《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北京:宗教文化,2003年)
龍樹著,漢藏諸大論師譯,《龍樹六論》(北京:民族,1997年)
龍樹著,青目釋譯,《中觀論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4年)
Elizabeth Napper,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淨苑,2003年新版)
 
(三)學者論著(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太虛著,《太虛大師全集》(台北:善導寺佛經印刷流通處,1980年)
────《太虛文集》(台北:文殊,1987年)
────《法華經講演錄》(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新版)
王堯著,《西藏文史考信集》(佛光,1992年)
王堯、褚俊杰著,《宗喀巴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年)
日慧著,《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
王惠雯著,《大乘佛教教育理論與實踐論文集》(中壢:財團法人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年)
石泰安著,《西藏的文明》(北京:中國藏學,2005年)
多識仁波切著,《宗喀巴大師佛學名著》(台北:聖地文化,2005年)
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1988年)
────《中觀今論》(新竹:正聞,2000年新版)
────《空之探究》(新竹:正聞,2000年新版)
────《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2003年新版)
────《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2004年新版)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新竹:正聞,2005年新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2005年新版)
────《成佛之道》(新竹:正聞,2005年新版)
呂澂著,《呂澂佛學論著選輯‧印度佛學源流略講》(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李志夫著,《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台北,洪葉文化,1999年)
巫白慧著,《印度哲學》(北京:東方, 2000年)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周錫銀,周錫和著,《藏族原始宗教》(四川:四川人民,1999年)
周季文,傅同和著,《藏漢互譯教程》(北京:民族,2005年)
林崇安著,《印度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1995年)
林崇安著,《西藏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2002年)
果煜著,《中觀論頌直了》(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帕繃喀仁波切,《掌中解脫-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台北:白法螺,2001年)
法尊著,《法尊法師論文集》(台北:大千,1997年)
祥意編著,《密宗概要》(台中:大圓滿,1990年)
張曼濤主編,《密宗概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1,大乘文化,1979年)
────《密宗教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2,大乘文化,1979年)
────《密宗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3,大乘文化,1979年)
────《西藏佛教-歷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6,大乘文化,1979年)
────《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7,大乘文化,1979年)
────《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8,大乘文化,1979年)
────《漢藏佛教關係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9,大乘文化,1979年)
楊惠南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聖嚴著,《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1996年)
達賴喇嘛著,《藏傳佛教世界》(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菩提道次第簡明釋論》(台北:唵阿吽,2002年)
────《禪修地圖》(台北:橡樹林文化,2004年)
楊維中注譯,《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劉維忠著,《佛光西漸》(西寧:青海人民,1999年)
劉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2002年)
彌勒造頌,獅子賢造義疏,熊海講授,《現觀莊嚴論顯明義疏清涼記》(台北:福智之聲,2003年)
龍樹造頌,甲操傑造釋,觀空講授,《中觀寶鬘論頌顯明要義釋》(台北:福智之聲,2003年)
 
(四)外文論著(依作者姓名開頭字母順序排列)
C.G. Jun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vol. 7)
Elizabeth Napper, "Dependent-Arising and Emptiness"(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3)
Geshe Lobsang Tharchin, Michael Roach, “TSONGKAPA, The Principal Teachings of Buddhism”(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2000)
H.V.Guenther, "Treasure on the Tibetan Middle Way"(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 1976)
H.H. the Dalai Lama, Tsong-ka-pa and J. Hopkins "Tantra in Tibet"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87)
J.Hopkins, "Compassion in Tibetan Buddhism" (London: Rider & Company, 1980)
J.Hopkins,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Lond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3)
J.Hopkins, "The Yoga of Tibet",(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Joshua W.C. Cutler,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Lam Rim Chen Mo”(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2)
RJE Tsong Khapa, Translated by Geshe Ngawang Samten and Jay L. Garfield, "Ocean of Reasoning"(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6)
R.Thurman,"Tsong Khapa's Speech of Gold in the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Robert A.F. Thurman,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Tsong Khapa” (New Delhi: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 Archives, 1993)
Robert Thurman, “The Jewel Tree of Tibet” (New York: Free Press, 2005)
S.Ruegg,"The Literature of Madhyamika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Indi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81)
Ven. Lobsang Gyatso, “The Harmony of Emptiness and Dependent-arising”(New Delhi: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1992)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惠雯著,〈宗喀巴菩薩戒思想之研究〉。輔大哲學博士論文,1998年。
黃奕彥著,〈《入菩薩行論靜慮品‧土登卻札注疏》譯注〉。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劉嘉誠著,〈《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輔大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劉嘉誠著,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評論月稱的緣起思想〉。台大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釋圓貌著,〈瑜伽行派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六)期刊論文(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惠雯著,〈佛教「自他」概念的倫理意涵-以寂天思想為中心之探究〉,「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頁519-529。
石世梁著,〈顯密圓融,見行並重 - 試論藏傳佛教特色之一〉,《西藏研究》,1993年第3期。
林光明著,〈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2003年。
法尊著,〈中觀宗不許諸法有自相的問題〉,《現代佛學》1959年第3期。
法尊著,〈中觀宗關於安立業果與名言中許有外境的問題〉,《現代佛學》1959年第4期。
法尊著,〈中觀宗不許自續的問題〉,《現代佛學》1960年第1期。
法尊著,〈法稱因明學中心明差別略說〉,《法音》1986年第5期。
黃奕彥著,〈菩提道次第的修習方法論〉,「藏傳佛教在台灣」研討會論文,2001年。
聖嚴著,〈密教之考察〉,《普門雜誌》1982年第38期,佛光出版社。
陳玉蛟著,〈「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1990年第3期。
曹志成著,〈中觀應成派對清辨「於所破加勝義簡別」以及「自立比量」論證形式的批判〉,《諦觀》1996年第84期。
梅靜軒著,〈民國早期顯密佛教衝突的探討〉,《中華佛學學報》1999年第3期,頁251-270。
張澄基著,〈禪定瑜伽論〉,《貝葉》,新加坡,1976年第9期。
張福成著,〈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中華佛學學報》,1993年第6期。
聖嚴著,〈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中華佛學學報》1995年第8期。
羅同兵著,〈太虛對「東密」的理性抉擇:從密教對武昌佛學院的衝擊說起〉,《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
羅同兵著,〈《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與元明準提信仰的流行〉,《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4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