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17:33:25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論 四 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四)2002103

看到第26頁,第26頁的這個偈頌就是講到,佈施又可以分為出世間的佈施,以及世間的佈施。「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蜜多。」佈施波羅蜜又可以分為出世以及非出世,這兩種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在佈施的同時,佈施者,以及受施者,以及佈施的東西這三者,如果能夠用「三輪俱無」,也就是三輪皆空的方式來行佈施的話,這種佈施稱之為出世間的佈施波羅蜜。在行佈施時,要是能夠透由現證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也就是透由現證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時,我們行佈施的話,這種佈施,稱之為出世的佈施波羅蜜。「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蜜多」,如果我們在佈施的過程,對於佈施者,以及受施者,以及佈施的東西這三者,沒有辦法瞭解它們真實的本性,也就是在內心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的內涵,而行佈施的話,這種佈施稱之為世間的佈施。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講到「名世間波羅蜜多」。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就是講到,初地的菩薩,他有什麼樣的功德?我們將初地菩薩的功德,總攝在這個偈頌當中。「極喜猶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獲端嚴,破諸重闇得尊勝。」所謂的「極喜」就是初地的菩薩,在第一地我們稱之為歡喜地,或者是極喜地。所以登上初地的菩薩,就猶如同在虛空的月亮一般。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譬喻初地的菩薩呢?是透由三種不同的方式,用月亮的譬喻,來譬喻登上初地的菩薩。

在譬喻的過程,第一句「安住佛子意空中」,就如同月亮它是高高的住在虛空一般,證得初地的菩薩,他是安住在佛子的意空當中的。第二句「所依光明獲端嚴」,這當中的「光明」,就是智慧的光明。因為這一位菩薩的心相續當中,有智慧光明的緣故,就如同月亮它能夠使虛空皎潔莊嚴一般,這是第二點。第三句「破諸重闇得尊勝」,所謂的「尊勝」就是「能勝逆品」的意思。這一位菩薩的心相續當中,因為有種種的智慧,種種功德的緣故,他能夠破除內心的無明,就如同月光能夠破除黑暗一般。所以在這個偈頌,就是透由這種譬喻方式,來譬喻登上初地的菩薩,也就是在歡喜地的菩薩,是具有種種功德的。

接下來是看到第二品,在第二品講述的是二地的功德,也就是講到離垢地的功德。「彼戒圓滿德淨故,夢中亦離犯戒垢。身語意行鹹清淨,十善業道皆能集。」在二地的菩薩,最主要圓滿的功德,是持戒度的功德,所以在第一句有講到「彼戒圓滿德淨故」,他的「戒」是相當、相當的圓滿。我們怎麼看得出在二地的菩薩,他持戒是相當圓滿的呢?在第二句就可以看得出來,「夢中亦離犯戒垢」不要說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就連晚上在睡覺時,在他的夢境,都不會犯下種種的惡業,所以「夢中亦離犯戒垢」他是遠離犯戒的污垢。

遠離了犯戒的污垢之後,他會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身語意行鹹清淨」不管是身,或者是語,或者是意,也就是三門,它是遠離了逆品的污垢所染,所以他的身語意都是非常的清淨、非常的圓滿。因此「十善業道皆能集」,十善業就是身的三善業,語的四善業,以及意的三善業;身語意的十善業,因為持戒都非常清淨圓滿的關係,所以「十善業道皆能集」。

    接下來第二個偈頌,「如是十種善業道,此地增勝最清淨,彼如秋月恒清潔,寂靜光飾而端嚴。」我們看到前面兩句「如是十種善業道,此地增勝最清淨」,登上二地的菩薩,他最主要圓滿的功德,是殊勝的持戒波羅蜜的功德。之前在初地的時候,我們有講到,登上初地的菩薩,他所要圓滿的功德,是以佈施度的功德為主。佈施度的功德圓滿之後,在登上二地時,他所要圓滿的功德,就是透由行十善業的方式,能夠讓他的持戒功德圓滿。因此在第一句就有講到「如是十種善業道,此地」,此地就是講到了二地,在二地的菩薩,他所要獲得的功德就是「增勝最清淨」的持戒功德。

接下來第三句「彼如秋月恒清潔」,把持戒的方式譬喻成秋天的月亮一般。因為持戒這一句話、這個名辭,在梵語是代表「清涼」的意思,也就是我們能夠透由持戒的方式,來斷除犯戒時所生的熾熱,而會有清涼的感受。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用秋天的月亮,來譬喻持戒的功德。持戒之後,人會呈現出清涼,而且非常自在的狀態。

「寂靜光飾而端嚴」,比如一位持清淨戒的比丘,他的外貌是相當莊嚴的,在這個地方講到了持戒,不管是性罪,或者是遮罪。「遮罪」的部分,比如比丘會受比丘戒、持守比丘戒,接下來受所謂的菩薩戒等等,這部分是屬於「遮罪」;也就是受了戒律之後,必須去持守這種律儀。至於像十惡業的部分,是屬於「性罪」,不管是否有受戒,只要犯了這種行為,都是造下惡業,這種惡行稱之為性罪;所以性罪最主要的內涵,就是講到了十惡業。至於「遮罪」的部分,比如有受別解脫戒,或者是菩薩戒,在受了戒律之後,必須好好的去持守;如果沒有辦法持守,這時候所犯的罪就是遮罪。如果能夠好好持戒,不僅能夠斷性罪,也能夠斷除遮罪;所以能夠斷除犯戒時所生的熾熱感,在內心會有清涼的感受,這都是持戒的功德。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若彼淨戒執有我,則彼屍羅不清淨,故彼恒於三輪中,二邊心行皆遠離。」如果在持戒的過程,持守清淨的戒律,能夠透由持戒斷除性罪以及遮罪。如果在持戒的同時,也能夠觀修無自性的內涵,這樣的戒律才是真正的清淨戒。「若彼淨戒執有我」,在持戒的同時,對於持戒者本身,以及持戒的對象,以及所持守的律儀,要是執著它是自性有的本質,這個時候所持的戒,不能夠稱之為清淨戒。「若彼淨戒執有我」當中,就已經包含了持戒者,以及持戒時必須持戒的對象,以及他所持的戒律,對於這三者,我們要是執著它是自性成立的話,「則彼屍羅不清淨」在持戒的同時,雖然不會被性罪以及遮罪的種種污垢所染,但是這種持戒方式,並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故彼恒於三輪中,二邊心行皆遠離」,所以在持戒的同時,必須要觀想持戒者本身,或者是持戒的對象,以及所持守的戒律,都是自性空的內涵。透由觀修這種內涵來持戒,這樣的戒律才是最清淨、最圓滿的。

    最後一句「二邊心行皆遠離」,登上二地的菩薩,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有現證自性空的智慧,透由這種智慧來攝持,要是他能夠持守清淨戒的話,這種持戒方式是最清淨、最圓滿的。所謂的「二邊心」,就是遠離了顯現世俗相之心,遠離了這種心之後來持戒,這樣的持戒才是圓滿殊勝。

    下一個偈頌,「失壞戒足諸眾生,於惡趣受佈施果,生物總根受用盡,其後資財不得生。」第一句「失壞戒足諸眾生」,在生為人的同時,如果只行佈施,沒有持戒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過患呢?「於惡趣受佈施果」,這個時候,佈施還是會有它的果報呈現出來,但是這種佈施的果報,也就是受用圓滿的這一點,是沒有辦法在善趣呈現出來的。它所呈現的面貌,必須投生在惡道,比如投生在餓鬼道,或者是投生在畜生道;雖然是投生在三惡道,但是種種的受用,還是相當的圓滿。

就比如以畜生道的龍王而言,在龍王的頭上,有各種的寶飾來作莊嚴,雖然龍王他的本身的受用是相當的圓滿,但是因為他之前沒有辦法持戒的緣故,所以他是必須投生在三惡道。所以想要讓佈施的果報,它是呈現在善趣,必須透由持戒才有辦法成辦。如果只有修學佈施,沒有持戒的話,這種佈施的果報,是會在惡趣成熟,所以「於惡趣受佈施果」。

「生物總根受用盡,其後資財不得生」,如果這個佈施的果報,我們想要讓它在善趣呈現出來,就必須要透由持戒才有辦法成辦。不僅是佈施,比如像忍辱,或者是智慧,也都是必須透由持戒,種種的果報才有辦法在善道成辦出來。就比如現今我們在學佛的過程,有一些人的腦筋特別好,也特別的用心,但是如果他在修學時,沒有辦法好好的持戒,在來生他是沒有辦法生在善道的;就比如他有可能是生在畜生道,但是他的腦筋還是特別的好,會呈現出這種面貌。所以我們在修學時,不管是佈施、忍辱,或者是修學智慧,種種的果報想要讓它呈現出比較圓滿的面貌,必須透由持戒才有辦法形成。

這個偈頌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的內容,最主要就是講到我們在修學時,只有行佈施而沒有辦法持戒,會有什麼樣的過患呢?「生物總根受用盡,其後資財不得生」,因為只有修佈施,沒有持戒時,我們生的地方是生在三惡道;生在三惡道的同時,是能夠享用過去佈施所得到的,受用圓滿的部分。但是因為沒有辦法再行佈施的緣故,這種圓滿的受用,最後還是會竭盡,所以「生物總根受用盡」。

就比如以龍王而言,雖然龍王相當的富有,種種的受用是相當的圓滿,但是因為他非常吝嗇,也就是不能夠再行佈施的緣故,再過幾生他的受用就會越來越匱乏。所以如果想要讓種種的受用更圓滿,我們要想辦法生在善道,一方面生在善道時,可以享受過去佈施所得到的果報;生在善道時,我們也可以再行佈施。想要生在善道,唯一的條件,唯一的因緣,就是要持戒。所以「其後資財不得生」,如果沒有辦法持戒而投生在惡趣,當過去所造的福報享用完畢之後,接下來種種的資財受用,是沒有辦法產生的,這是沒有辦法再行佈施的過患。

這當中就有舉一個譬喻,比如在買賣的過程中,要是我們擁有一筆錢,將這筆錢存在銀行裡,它會有利息產生。要是這一筆資金、這筆錢用盡的話,資金是沒有辦法產生,也就是沒有利息。所以必須透由持戒,想辦法生在善道,我們才有辦法再行佈施。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若得自在住順處,設此不能自攝持,墮落險處從他轉,後以何因從彼出。」第一句「若得自在住順處」,比如我們在獲得暇滿人身時,處在非常自在的狀態,而且現今所處的地方,是遠離了八種的無暇,而住於閒暇之處,所以講到「若得自在住順處」。「設此不能自攝持」,得到了暇滿的人身之後,修學法的種種順緣都已經具備,也有自主能力的同時,要是沒有辦法好好的持戒,想辦法不墮惡趣的懸崖的話,要是不小心墮入三惡道,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

所以第三句就有講到「墮落險處從他轉」,也就是在獲得暇滿的人身時,要是沒有辦法透由持戒,脫離三惡趣的深險懸崖的話,「後以何因從彼出」如果不小心墮入到三惡道,因為在三惡道時,是沒有辦法持戒的,所以要再想從三惡道跳脫出來,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最後就有講到「後以何因從彼出」,這個「彼」就是,如果想要再從三惡道跳脫出來,因為沒有辦法持戒的關係,所以要從那樣的狀況跳脫是相當不容易的。

下一個偈頌「是故勝者說施後,隨即宣說屍羅教。屍羅田中長功德,受用果利永無竭。」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佛陀他在六度當中,先說了佈施度;在說了佈施度之後,隨即宣說了持戒度的種種功德。「屍羅田中長功德,受用果利永無竭」,這當中就做了一個譬喻,譬喻說如果能夠透由持戒,持戒它本身就如同是肥沃的土地一般。如果想在肥沃的土地之上,種植什麼樣的植物,或者是水果的話,這些果樹以及植物,它都能夠快速的生長。所以如果能夠透由持戒,然後在持戒的田中,種下佈施或者是忍辱,或者是精進的種種功德的話,它所感得的果報,是絕對不會有竭盡的一天,所以「屍羅田中長功德,受用果利永無竭」。相反的在修學的同時,要是沒有辦法持戒的話,縱使有再多的功德,比如像佈施,或者是忍辱、精進的種種功德,但是那也是短暫的一生而已。在來生,因為沒有辦法持戒的緣故,會投生在三惡道;投生在三惡道時,因為沒有辦法行善的緣故,所以過去生所造的種種善業的果報,要是用盡了,就必須忍受無量無邊的苦,所以在修學的過程,持戒就變得格外的重要。

現今我們在修學的過程,因為有一些人他不了解法的內涵,所以會覺得所謂的善行就是只有佈施,或者是作課誦等等,所以他非常的注重外表的這種善行;但是對於真正的持戒的部分,卻相當的輕忽,如果有這種想法,是相當錯誤的。因為之前談到戒有兩種,第一是斷性罪的這種戒,第二種是斷遮罪的這種戒。就如同戒它可以分為斷性罪的戒,跟斷遮罪的這兩種戒的緣故,所以我們所必須斷除的惡行,它也可以分為性罪以及遮罪這兩種。

性罪跟遮罪這兩點之間,有什麼樣的不同呢?所謂的性罪就是,不管有沒有受戒律,有沒有受律儀,只要犯了這種行為都會造作惡業的,我們稱之為性罪。就比如在家居士,並沒有受持什麼樣的律儀,如果去行殺生,雖然沒有戒律,但是在行殺生的同時,這種行為還是惡行,所以在行的過程,還是會造下惡業,這種惡行稱之為性罪。遮罪就是我們必須要持守戒律,不管是別解脫戒,或者是菩薩戒這些戒律,如果在持守的當下違反的話,所犯的罪就是遮罪。所以性罪跟遮罪這兩者之間是有一點不同的。

所以在修學佛法的過程,雖然供養、佈施,或者是作課誦,這些行為它是善行沒有錯,它也相當好;但是在這個之上,要是沒有以持戒作為基礎的話,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因為之前有談到,要是沒有辦法持戒的話,之前所造的善業,它是會感果沒有錯,但是它感果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中感果呢?是在三惡道,種種的果報才有辦法呈現出來。也就是因為沒有持戒的緣故,必須墮入到三惡道,但是之前所行的善業果報還是會形成。但是形成之後,因為已經在三惡道流轉,所以在流轉的當下,是沒有辦法再持戒的。沒有辦法持戒的同時,相對的也是沒有辦法再行善,因此之前行善的續流,就會呈現出中斷的現象。所以平常在修學時,不僅僅是要行佈施、供養,或者是種種的善行,在這個之上持戒是相當重要的。

或許有些人會有這種概念,會覺得我在來生是不會墮入到三惡道的,因為我在這一生修學佛法的同時,我有行佈施,也有供養,甚至時常去聽課等等的;這一些雖然都是善行,但是不能夠透由這些善行,讓我們不墮入三惡道。如果你在來生,不想要墮入到三惡道,最主要的因緣就是要透由持戒。所以在之前有講述到,持戒它就猶如功德田一般,在持戒之上,我們將佈施以及忍辱、精進種種的功德,種在這個功德田之上,種種的功德才有辦法圓滿。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必須以持戒為根本,在這個根本之上去行善,眾多的善行才有辦法步步的增上、步步的增長。所以我們的導師,他在宣說佛法的過程,曾經有講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第一句「諸惡莫作」,在行善的過程,要是沒有辦法透由持戒來行善的話,其實所行的善業,並不能夠呈現出圓滿的面貌。因為在行善時所造的善業,它是會被性罪以及遮罪,種種的污垢所染汙,所以所造的善業並不能夠呈現出圓滿的面貌。所以在行善時,要是會造惡的話,在造惡的當下,就應該透由種種的方式,將惡業懺悔乾淨。這個不僅是在今生,或者是在來生,都會有相當的幫助。以來生的角度而言,因為在今生有持戒的緣故,在來生能夠得到殊勝的暇滿人身,甚至人天的果位等等。也就是因為持戒的這一點,對於修學佛法的行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入中論》有特別強調,持戒的功德以及不持戒的過患。先上到這個地方,休息十分鐘。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諸異生及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所謂的「異生」就是凡夫,「佛語生」是聲聞,「自證菩提」是獨覺。為什麼要將獨覺稱之為「自證菩提」呢?因為獨覺也是透由修學佛陀所宣說的法門,才有辦法證得菩提。但是為什麼我們只稱聲聞叫做「佛語生」,不稱獨覺為「佛語生」呢?這是有它的原因在。雖然獨覺他在修學的過程,是必須透由佛陀講經說法之後,才有辦法證得種種的功德,但是他在最後一生,也就是他要獲得菩提之前,在最後一生的時候,是不用透由其他的上師說法,就能夠現證菩提。這邊所謂的「菩提」,就是獨覺他必須要證得的菩提,也就是小乘的菩提。所以在最後一生,他是不用透由其他上師的說法,即能夠證得小乘菩提的緣故,所以我們稱獨覺為「自證菩提」。為什麼聲聞沒有這種辦法呢?因為聲聞以及獨覺這兩者當中,獨覺的智慧是遠遠超過於聲聞的,所以聲聞不僅僅在平常修學的同時,必須透由其他的上師說法,才有辦法生起種種的教證功德,就連最後一生,也是必須透由其他的上師說法,才有辦法證得小乘的菩提,所以我們會稱獨覺為「自證菩提」。

    接下來「自證菩提與佛子」,所謂的「佛子」就是菩薩的意思。「增上生及決定勝」在獲得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的眾多因緣當中,持戒是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持戒,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種種圓滿的果位,是沒有辦法獲得的。因此在最後有講到,「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猶如大海與死屍,亦如吉祥與黑耳。如是持戒諸大士,不樂與犯戒雜居。」比如在大海有一副死屍,這一副死屍,它是不會長久停留在大海中,它會被海浪沖到海岸邊。據說生在海洋的龍王,他們非常愛乾淨,所以看到死屍這種不淨物,會覺得非常討厭,所以他不希望死屍在海洋中停留太久,因此海浪會將屍體,沖到海岸邊。

    第二句「亦如吉祥與黑耳」,「黑耳」就是不吉祥的意思。有吉祥在的地方,不吉祥是不會存在的,如果這個地方它是呈現出不吉祥的狀態,那吉祥是沒有辦法產生的。「如是持戒諸大士,不樂與犯戒雜居」,因此在吉祥之地,不吉祥這種狀態,是沒有辦法產生的關係,如果這位上師,他是一位持戒的大師的話,他是絕對不會歡喜跟犯戒的人,甚至破戒的人居住在一起。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如是持戒諸大士,不樂與犯戒雜居」。

    接下來這個偈頌,「由誰於誰斷何事,若彼三輪有可得,名世間波羅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持戒波羅蜜,又可以分為出世以及世間這兩種。我們之前有講到,三輪皆空的內涵,在持戒的同時,持戒者,也就是「由誰」的這個「誰」是代表持戒者的意思。「由誰於誰」在持戒的過程,持戒的對象為何?第二個就講到「於誰」。第三講到了「斷何事」,也就是持戒者,他在面對這種境界,他是持守什麼樣的戒律?所以不管是持戒者本身,或者是持戒的對象,或者是他持守的這一條戒,「若彼三輪有可得」如果執著這三者都是自性有的,我們所持的這種戒律,稱之為世間持戒波羅蜜,所以「名世間波羅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相反的如果對於這三者,也就是持戒者,以及持戒的對象,以及所持的這個戒律,如果能夠了知,甚至現證三者皆是自性空的內涵,透由這種心識來攝持的持戒,是稱之為出世間的持戒波羅蜜多。

    接下來最後一個偈頌,「佛子月放離垢光,非諸有攝有中祥,猶如秋季月光明,能除眾生意熱惱。」這個偈頌就是總攝了第二地的所有功德。第一句「佛子月放離垢光」,這當中的「佛子」就是住於第二地的佛子,也就是住於二地的菩薩,他就如同月亮放光一般「月放離垢光」。「非諸有攝有中祥」這當中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看到的是「非諸有攝」,所謂的「有」它是代表輪迴的意思。也就是這一位登上二地的菩薩,他在輪迴當中,所呈現出來的面貌,並不是被輪迴所束縛住,因為他並不是透由業以及煩惱的這種不自主的狀態輪迴的。為什麼他會在輪迴中呈現出來?因為他的內心,具有悲心以及願力的緣故,所以他在輪迴當中會呈現出來。也就是因為他在修學時,有持清淨戒的緣故,所以雖然在輪迴中流轉,但是他是享有輪迴的種種受用。不管是自己的身體,或者是外在的受用,甚至諸多的眷屬都是相當圓滿的。所以「非諸有攝」他不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住,所以他不會被輪迴的種種痛苦所束縛。「有中祥」並且他在輪迴當中,會呈現出非常安詳的狀態,因為他之前有持戒的關係,所以不管是種種的受用,種種的眷屬都會呈現出圓滿的面貌。而且他希望能夠利益輪迴中,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緣故,所以他可能會投生成為轉輪聖王,來成辦利眾的事業。

「猶如秋季月光明,能除眾生意熱惱」,這當中又用秋天的月光,來比喻登上二地的菩薩。登上二地的菩薩,他猶如同秋天的月光一般,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秋天的月光呢?因為在夏天,氣候非常乾燥,天空會有很多的灰塵,縱使晚上有月亮呈現出來,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非常清楚的看到月光。在夏季會下雨,當雨後天晴了之後,月光就會顯得格外的光明,因此就用秋天的月光來比喻,登上二地的菩薩。如同秋季月光般的智慧光明,是能夠消除眾生內心熾熱的煩惱,因此「猶如秋季月光明,能除眾生意熱惱」。

以上已經結束了第二品,接下來是進入第三品,在第三地取名稱之為發光地。第一地稱之為歡喜地,第二地是離垢地,接下來是進行第三地,也就是發光地。看第一個偈頌,「火光盡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發光,入此地時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因為在三地的菩薩,必須要獲得殊勝忍辱度的功德,他透由修學忍辱,所以內心瞋的成份會變得非常低。如果在內心生起瞋念,會將過去所造的所有善業,都摧盡的緣故,所以透由修學忍辱,就能夠將瞋心的力量降到最低,所以第一句就有講到「火光盡焚所知薪」,所謂的「所知薪」就是了知所有諸法的障礙。為什麼沒有辦法了知所有的諸法呢?就是因為有這種障礙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現證諸法的內涵。雖然在三地的菩薩,他是沒有辦法燃燒起這種光火,但是他已經有這樣的徵兆,也就是他已經快要發起這樣的光芒。所以雖然沒有辦法燒盡所知薪,但是在這個當下,已經有發光的徵兆,所以我們稱第三地的菩薩為發光地菩薩。所以「火光盡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發光」,所以在第三地為什麼要取名發光地呢?就是有這樣的關係。「入此地時善逝子」,進入此地的菩薩,把他形容成「放赤金光如日出」,這個時候他會展現出,放出金光的狀態,就猶如同早上太陽剛剛生起的狀況。

    接下來第二個偈頌,「設有非處起瞋恚,將此身肉並骨節,分分割截經久時,於彼割者忍更增。」這當中就有講到,三地菩薩的忍辱功德。「非處」就是在三地的這位菩薩,他對每一個眾生,都有相當大的恩德,所以我們不應該對這樣的菩薩起瞋心。但是因為眾生非常愚癡的關係,這位菩薩雖然對我們有種種的恩德,但是我們還是會對這位菩薩生起瞋心。

並且「將此身肉並骨節,分分割截經久時」,如果我們將這位菩薩,身體上的肉,或者是骨頭,一一的割下來,而且是花非常長久的時間,「分分割截經久時,於彼割者忍更增」,但是對於這位菩薩而言,也就是登上三地的這位菩薩而言,他面對這種境界,他的忍辱會修得比從前更好。因為在這個當下,他會如此的來作觀想,他會覺得我面前的這位眾生,他是為了要成辦我的忍辱度的關係,所以他是我的善知識,所以他會對這位眾生格外的尊敬、格外的敬重。他會認為,這個是我成辦佈施度的最好助緣,所以面對著這樣的眾生,他的忍辱會格外的精進,所以最後一句就有講到,「於彼割者忍更增」。

這個地方有講到一個公案,也就是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以前在有學位的過程,也就是在行菩薩行時,他是怎麼來行菩薩行的呢?導師釋迦世尊,他在成道的時候,剛開始是對五位賢士宣說四諦法門。當中有一位賢士名字叫做「古西郭的那雅」,這位上師,佛陀只對他宣說一次四諦法輪,他就見地了。其他的四位行者,佛陀分別為他們講述了三次的四諦行相之後,他們才依照次第的見地。為什麼他們能夠得到這種殊勝的因緣?為什麼佛陀在剛成道的時候,就會為他們說法,然後他們就能夠因此而見地呢?這不是因為,他們過去生跟佛陀建立非常良好的關係,而是他們過去生,曾經傷害過佛陀。

在某一生,佛陀轉生成慈氏王。這個時候,他已經是登上三地的菩薩,這位慈氏王他本身非常有功德。當這位慈氏王在觀修三摩地時,所有的村民都會呈現出非常安詳的狀態。不要說人與人之間不會有紛諍,就連動物跟動物之間,也都不會有任何的紛諍產生。所以慈氏王變得非常有名,但是有很多的非人,就會因此而嫉妒慈氏王。這時候有五位餓鬼,他們非常的嫉妒慈氏王,他們是以吃肉、喝血過生活。這五位餓鬼就來到慈氏王的國家,來到這個國家時他們發現到:耶!奇怪!這個國家所有的生畜,為什麼都是放在外面沒有人管的。他們就問了一個路人,這個路人跟他講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國王,也就是慈氏王,他非常的有功德,所以在他觀修三摩地時,不要說是人與人之間不會有紛諍,就連動物跟動物之間,牠們所相處的方式,都是非常自然、非常安詳的。這五位餓鬼,看到這種現象,感到非常的驚訝,但是他們還是要去找慈氏王。

他們來到慈氏王的面前,就跟慈氏王說:因為我們是餓鬼的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吃肉,需要喝血,希望你能夠佈施。慈氏王就說:耶!你需要什麼東西呀!你們需要我佈施什麼?餓鬼就跟他說:我跟你說,我是希望吃肉,我想要喝血的,所以麻煩你佈施你的身體,也就是佈施你的肉,以及佈施你的血給我們。這時候,慈氏王他就拿了一根樹枝,在自己的身上劃了很多條線,想辦法讓身體的血液能夠流出來,他就將身上的血,佈施給這五位餓鬼。在佈施的同時,還一邊問這些餓鬼說:耶!你們喝飽了沒?你們會不會因此而感到滿足?也就是因為這種狀態,慈氏王發了很多的願,他就發了一個願說:因為今生這五個餓鬼,喝了我的血的關係,所以在未來,要是我有機會成道的話,希望先度這五個人,在這個當下就發了這個願。

為什麼在這五個人當中,「古西郭的那雅」的這位上師,他會先見地的呢?這也是有它的原因在的。這位上師,也有一世是身為國王。這位國王因為瞋心非常強烈的緣故,所以不管是王子,或者是宮女,他們都不敢在國王身邊,停留太久的時間。有一天他們就趁著國王入睡的時候,偷偷的跑出去。他們在山中遇到一位修行人,就在這位修行人的面前去請法。國王醒來之後,發現王子以及宮女都不在皇宮。他就問了人說:耶!王子和宮女他們跑到哪裡去了?這個時候,就有人稟報國王說:王子和宮女他們到外面,去跟一位上師求法。這位國王非常的生氣,他覺得說:耶!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

他就把這位傳法者,也就是這位修行人抓了過來。把他抓過來時,國王就問他說:你平常是在觀修什麼的?你是以修行什麼為主?這位修行人就稟報國王說:我平常是以修學忍辱為主。國王就說:既然你平常是以修學忍辱為主,我看你能不能夠忍辱?這個時候,國王邊說邊拿出一把利刀,就往這位修行人的手上砍了一刀,將他的手砍下來。一邊砍一邊問這位修行者說:你有沒有辦法修忍辱?這位修行者就回答他說:我有辦法修忍辱。接下來國王又將他的另外一隻手也砍下來,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接下來分別又把他的左腳跟右腳一一的砍下來,也都問他說:耶!你還有沒有辦法修忍辱?這位修行者,還是回答他說:我能夠。

所以這位修行人在這個當下,不僅沒有對國王生起瞋心,並且還發了一個大願。他發願說:今天這位國王,他一邊拿刀砍我手腳,一邊問我這樣的問題,我以後要是有機會成道的話,希望在我的內心生起光明的智慧,也就是透由這種光明的智慧寶刀,能夠斷除他內心的煩惱。也就是透由我的講法,希望這個智慧的寶刀,能夠將他內心的煩惱一一的斬除。

所以佛陀他剛開始在講四諦法輪的時候,就會講到,是不是能夠瞭解苦的內涵?是不是能夠斷除集諦的業以及煩惱?也就是透由這種講法的方式,在第一講四諦法輪時,這位上師就能夠現證見地的內涵。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條件,所以佛陀在成道時,才會先對這五位上師,尤其是這五位上師當中的一位,他能夠透由聽聞第一次的四諦法輪,就能夠見地了。所以這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忍辱的功德是非常、非常的大。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已見無我諸菩薩,能所何時何相割,彼見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第一句「已見無我諸菩薩」,登上三地的這位菩薩,他已經現證空性的緣故,這當中的「無我」就是他已經現證了無我的內涵,也就是現證了空性的內涵。對於一位現證空性的菩薩而言「能所何時何相割」,「能所」就是傷害他的這個人。傷害他的這個人,是在什麼樣的時間,用什麼的方式來傷害他的呢?

他面對這種境界,也就是面對傷害他的這個人,或者是傷害他的那個人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傷害他,他面對這種境界時,「彼見諸法如影像」他看到的這一切的影像,就如同是在鏡子所看到的影像一般,他知道這一切的本質都是不真實。所以在他面對這種境界時,他的內心不會生起瞋心。就如同在電視看到的影像,我們會知道這當中所有的影像都是幻影,所以「彼見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他在修忍辱時,雖然他是處在後得智的狀態。現證空性,是在根本定才會現證空性。但是接下來他在後得智時,因為之前在根本定他能夠現證空性的緣故,所以雖然他在修學忍辱的過程,是處於後得智,但是之前現證空性的力量,還是能夠留存在他的內心,因此他看見外界的萬事萬法,就如同幻影一般,因此他面對這種境界的時候,是格外的能夠修學忍辱。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講到「由此亦能善安忍」。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