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17:36:27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論 五 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五)2002104

    接下來看到第36頁,「若已作害而瞋他,瞋他已作豈能除,是故瞋他空無益,且與後世義相違。」這個偈頌最主要就是講到,如果在修學的過程,內心生起瞋心的話,不僅對現世沒有任何的幫助,以長遠的角度而言,對來生也是會傷害到我們自己。所以看到第一句「若已作害而瞋他」,當對方傷害了我們之後,如果對傷害我們的這個人,生起強大的瞋心的話,「瞋他已作豈能除」這對我們自己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因為傷害已經造成,對他人生起瞋心,對我們自己本身是不會有任何的幫助。也不會因為在內心生起瞋心,就讓之前的這種傷害力減輕,因此「瞋他已作豈能除」。「是故瞋他空無益,且與後世義相違」,因此我們對他人的傷害生起瞋心,這對我們自己是沒有任何的幫助,「且與後世義相違」不僅在這一生沒有任何的幫助,對我們要成辦來生的利益是相違的。因為如果想要成辦後世的利益,必須透由行善才有辦法成辦,但是在生起瞋心的當下,實際上是摧毀過去生所造的諸多善業。所以在生起瞋心時,不僅對現今沒有任何的幫助,對來生要成辦人天的果位,或者是決定勝的殊勝果位,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既許彼苦能永盡,往昔所作惡業果,云何瞋恚而害他,更引當來苦種子。」對於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沒有辦法忍受的這一點,跟我們對他人生起強大的瞋心,其實這種思惟方式是相當違背的。因為既然沒有辦法忍受他人對我們的傷害,也就是沒有辦法忍受痛苦的當下,要是我們對他人生起瞋心的話,其實在這個當下,就是在造下另外一個受苦的種子。因此沒有辦法忍受他人所造成的痛苦,跟對於他人所造成的苦而瞋恚他人,這兩種想法,其實在這個之間是相當的相違。所以必須要思惟「忍辱」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好處,所以在這個偈頌,就有講到「既許彼苦能永盡,往昔所作惡業果」,因為我們都知道,為什麼我們會面對到這種局面,其實這也是我們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既然透由他人的傷害,能夠盡除過去所造的惡業的話,那為什麼我們要對他人生起瞋心?「云何瞋恚而害他,更引當來苦種子」,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業果的道理,然後發現到,要是對他人生起瞋心,其實對我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是會造下將來受苦的另外一種因緣。因此我們平常都有一種想法,對於他人的傷害內心沒有辦法忍受,在沒有辦法忍受的同時,又會對他人生起強大的瞋心,其實這兩種想法它是非常相違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思惟到,生起瞋心會帶來什麼樣的過患,這樣來修學忍辱。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若有瞋恚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剎那頃能頓壞,故無他罪勝不忍。」第二句講到「萬」劫所修施戒福,以原文來說應該是「百」劫所修施戒福,所以「萬劫」這個字,應該要改成「百劫」。生起瞋心對我們自己而言,會有什麼樣的過患產生呢?比如以其他的煩惱而言,貪心在內心生起,也是會有種種的過患,比如透由貪心,可能會造下種種的業,因為會造下這種業的關係,會在輪迴當中流轉。甚至透由貪心,我們會造下種種的惡業,透由這種惡業的關係,會在三惡道流轉。但是會不會因為內心生起了貪心,就摧毀過去所造的善業?並不會!但是瞋心就不然。瞋心在生起的當下,不僅會造下輪迴生死的惡業,而且它會摧毀以前所造的善業,所以這是瞋心它不共的過患。「若有瞋恚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如果生起瞋心的對象,他本身是一位佛子,也就是一位菩薩的話,在對他生起瞋心的那一剎那,其實在那個剎那之間,我們就已經摧毀了,過去百劫所造的一切福德,所以「百劫所修施戒福」。也就是透由布施以及持戒所造的福德資糧,在短短的一剎那之間,就會被瞋心的力量所摧毀。

    一般而言摧毀善業的原因有多種,第一種就是在內心生起邪見,也會因為這種關係,而摧毀過去所造的善業。在眾多的原因當中,最主要的還是瞋恨的力量。如果我們所瞋的是一位佛子,是一位菩薩的話,在短短的一剎那之間,就會摧毀過去百劫所造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所瞋恨的對象不是菩薩,而是一般的眾生的話,所造成的過患不會像之前這麼的大,但是它還是會摧毀過去所造的善業。

佛陀在跟弟子講法的過程,有一次,有一位比丘,他以非常虔誠恭敬的心,去禮敬一尊佛像。他在禮敬的時候,佛陀就跟這些弟子說:你們仔細看這位比丘,他在做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佛陀就為大眾授記說,他在禮敬諸佛的當下,他的身體所覆之地以下的這些微塵,是非常、非常的多。所以他在禮拜的同時,他所造的福德資糧,也是非常、非常的廣大,他能夠多生多劫投生為轉輪聖王。就有弟子問說:既然在禮佛的過程,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應該會有很多尊轉輪聖王呈現才對啊!為什麼轉輪聖王在這個世界上是這麼的稀少?這個時候佛陀就講說:其實我們在行善的過程,所造下善業的力量是非常的大,但是因為我們內心都有瞋心的緣故,所以透由瞋心的破壞力,它會傷害,甚至摧毀以前所造的善業。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想要去行善,也有在行善,但是為什麼行善之後的成果,沒有辦法展現出來?也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有瞋心的緣故。而且在經論也有講到,如果能夠至心的歸依三寶,其實在歸依三寶的同時,我們所造的福德資糧,要是它有形體、有形色的話,這樣的資糧,在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是沒有辦法容納的,佛陀他所講的這一切都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在行歸依也好,平常在行善也好,所造的福德資糧是相當、相當的難以想像,但是為什麼它沒有辦法呈現出效果來?這也是因為內心有瞋心的緣故,所以這當中有講到,「一剎那頃能頓壞,故無他罪勝不忍」。

在《入中論》這個偈頌當中有談到,如果對一位菩薩生起瞋心,會壞「百劫」所造的功德。在《入行論》又有談到,如果對一位菩薩生起瞋心的話,會壞「千劫」所造的福德,這個之間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為什麼會有這樣兩種不同的講法?其實在《入中論》所講的意思就是說,當一位在高位的菩薩,對一位在低位的菩薩生起瞋心的話,這個時候是會摧壞「百劫」所造的福德。在《入行論》所說的意思就是,一位非菩薩者,也就是比如一位凡夫,一位非菩薩者,他要是對一位菩薩生起瞋心的話,在這個當下他是會摧壞「千劫」所造的功德。所以在這個地方,生起瞋恨的對象都是菩薩,但是因為生起瞋心的這個人,他有高低的不同。也就是高位對於低位的菩薩生起瞋心,會破壞「百劫」所造的功德;一位低位的人,他要是對於菩薩生起瞋心的話,在這個當下是會壞「千劫」所造的功德。所以不管是《入中論》,或者是《入行論》,其實這兩種講法是沒有相違的。但是不管我們對哪一種境界生起瞋心,其實在這個當下,都有許多的過患。不要說是不能夠對一般的有情眾生生起瞋心,就連非眾生,比如像樹木,或者是石頭,在面對這種境界時,我們也不應該對這種境界生起瞋心,因為在生起瞋心的當下,其實傷害的是我們自己。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奪,不忍令速墮惡趣,忍招違前諸功德。」在我們的內心生起瞋恨時,不僅會摧壞過去所造的善業,而且還會有許多的過失。不管是以今生的角度,或者是來生的角度,生起瞋恚的當下,對我們自己的殺傷力,都是非常、非常的大。所以在第一句可以看到「使色不美引非善」,這有講到生起瞋恚的兩種過失。第一個是外貌會非常難看,這個可以從今生以及過去生的角度而言。比如在現今,我們面對某一些人,會覺得看到這個人就會覺得非常不愉快,這也是因為這一個人在過去生,他的瞋念特別強的緣故,所以會感得這種果報,也就是外貌非常的難看。第二個角度,可以以今生的角度而言,有一些人,他平常雖然外貌非常的莊嚴,但是在他生起瞋心的當下,他的容貌,他外在的表現,跟平常的表現相差非常的多,這是第一點「使色不美」。第二「引非善」,如果內心瞋恨的力量非常強,也會因此而造下種種的惡業。造下惡業的同時,不管對今生,或者對來生,對我們自己本身都不會有幫助。接下來看到第三點,第二句「辨理非理慧被奪」,平常有一些人,他的腦筋特別的好,或者是相當的會做事,也很善於說話等等,如果這個人的內心生起瞋心,他辨別正理以及非理的智慧已經被瞋心所蒙蔽了,所以這個時候,縱使他平常的腦筋非常好,但是在生起瞋心的當下,他已經沒有辦法分辨,何謂正理?何謂非理?平常相當會做事的一個人,在他的內心生起瞋恨時,他也不知道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事情才是,這個是第三個過患。接下來看到第四個過患「不忍令速墮惡趣」,如果內心時常生起瞋念的話,在生起瞋念的同時,會造下種種的惡業,死後是一定會墮入到三惡趣的,這是生起瞋心的種種過患。

這個偈頌的第四句有講到,修學忍辱的種種勝利。「忍招違前諸功德」,要是能夠透由修學忍辱,會感招與之前相違的種種功德。也就是要是能夠修學忍辱的話,我們的外貌會顯得格外的莊嚴。第二個,如果能夠修學忍辱,其實我們就是在行善。第三、我們能夠辨別真理以及非理,也就是我們的內心會有智慧光明。第四、來生會生在善道,這些都是修學忍辱的功德。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歿後轉生人天中,所造眾罪皆當盡。」這個偈頌也是講到,修學忍辱的種種勝利。第一點是「忍感妙色」,修忍辱的同時,我們的容貌會顯得格外的莊嚴。之前透由修學布施,我們的受用會相當的圓滿;透由持戒,我們能夠投生在善道,然後享用種種的安樂。如果能夠修學忍辱,我們的容貌會顯得格外的莊嚴,這是修學忍辱的第一個勝利。第二「善士喜」,任何的善知識,看到了這種人,都會顯得格外的歡喜。「善巧是理非理事」這個同時,因為我們自己本身能夠分辨是非、好壞,所以會善巧做每一件事情。「歿後轉生人天中」死後會生在人道以及天道。「所造眾罪皆當盡」透由修學忍辱,能夠將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都將它盡除。我們都知道,科學是一天比一天要來得進步,但是在科學進步的當下,要是我們人的內心,是充滿了瞋心的話,其實科學是會對我們人類,造成非常嚴重的殺傷力。相反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是能夠修學忍辱,甚至能夠修學慈心以及悲心的話,其實科學的進步是能夠幫助到每一個人的。為什麼會呈現出動亂不安的現象呢?也是因為有部分的人,他們的內心瞋心太過於強烈,甚至在瞋心生起之後,慢心也沒有辦法調伏,就會想出各式各樣傷害對方的手段,所以忍辱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當別人傷害我們,要是我們能夠修學忍辱,以非常善巧的方式來調伏他人,這個時候動亂就不會產生。相反的,別人傷害我們,要是我們沒有辦法修學忍辱,反而生起強大的瞋心的話,就會產生彼此傷害的現象,因此修學忍辱是在修學佛道的過程,格外重要的一點。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了知異生與佛子,瞋恚過失忍功德,永斷不忍常修習,聖者所讚諸安忍。」第一句把它對調過來,可能比較會了解文中的意思,也就是「異生與佛子了知」。不管是凡夫,或者是佛子菩薩,都應該要了解,瞋恚會帶來什麼樣的過患?以及修學忍辱會帶來什麼樣的勝利?瞋恚所帶來的過患,以及修學忍辱所帶來的勝利,不用透由佛陀來宣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是內心生起了瞋恨心,這對於我們自己有什麼壞處?或者修學忍辱,對於我們自己有什麼好處呢?這是我們自己可以感受得出來的。所以不管是異生,也就是凡夫,或者是佛子菩薩,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了知,瞋恚所帶來的過患,以及修學忍辱的功德。既然生起瞋恚之心,對於我們會有很嚴重的殺傷力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去除內心的瞋恚之心,因此「永斷不忍」。既然想要斷除瞋恚之心,必須要時常的來修學「聖者所讚」的「諸安忍」,也就是每一位聖者都所讚歎的修學方式,也就是修學忍辱。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縱迴等覺大菩提,可得三輪仍世間,佛說若彼無所得,即是出世波羅蜜。」忍辱它可以分為「出世」以及「世間」這兩種忍辱。之前有談到,一般而言布施可以分為很多種層次,但是總攝起來可以分為世間以及出世間。相同的持戒,它也可以分為世間以及出世間。所以在這個偈頌當中就是講到,忍辱也是分為世間以及出世間。第一句「縱迴等覺大菩提」,在行忍辱的過程,不是以自利為出發點,我們將忍辱的功德,都迴向到圓滿的正等菩提;但是在迴向時,要是覺得修學忍辱者本身,或者是修忍辱的境界,以及修忍辱的方式,執著它是自性成立的話,「可得三輪仍世間」,這樣的修學方式,它是稱之為「世間」的忍辱。

所以「佛說若彼無所得,即是出世波羅蜜」,如果想要修學的是出世間的忍辱,必須透由現證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也就是在修學忍辱的過程,如果這種忍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來作攝持的話,我們稱之為「出世間」的忍辱;相反的,在修學忍辱時,要是沒有這種智慧來作攝持,縱使你有菩提心,但是這種忍辱,還是稱之為世間的忍辱。所以要是有菩提心以及空正見這兩種作攝持的話,忍辱才能夠呈現出圓滿的面貌,也就是出世的忍辱波羅蜜。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此地佛子得襌通,及能遍盡諸貪瞋,彼亦常時能摧壞,世人所有諸貪欲。」第一句「此地佛子得襌通」,「此地」就是登上三地的佛子,他能夠得到種種襌定以及神通。這當中的襌定,包括了四襌以及無色定,他可以得到這種殊勝的功德。一般而言,登上三地的菩薩,他的三摩地是格外的殊勝,力量非常、非常的堅固。也就是因為他的三摩地的力量非常堅固的緣故,透由三摩地所生的毗缽舍那這個力量,也會顯得格外的堅固。因為我們都知道,慧學要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在這個之前,必須要有戒學以及定學作為基礎。所以不管是三摩地,或者是奢摩他的力量,要是能夠堅固,能夠穩固的話,在這個之上所生的慧學,也能夠產生出不共的這種效應。

在經論當中也有講到,初地的菩薩是修學布施為主,二地以及三地的菩薩,他們最主要修學的是以戒學為主。但是登上三地的菩薩,他的心相續當中,不僅戒學是相當的圓滿,而且在這個之上,所生的定學以及慧學,都已經到達了一個境界。所以這當中就有特別講到「此地佛子得襌通」,他能夠得到四襌以及無色定的狀態,這些都是包含在奢摩他當中。透由這種奢摩他,他能夠斷除世間的貪欲以及瞋念。這個部分可以將它分為兩大類,透由證得無我的毗缽舍那,能夠斷除貪以及瞋、癡等等的煩惱;透由四襌以及無色定的智慧,能夠斷除世間的粗分煩惱。也就是證得無我的智慧,它是斷除比較細分的貪瞋,但是四襌以及無色定的這種根本定,它所要斷除的貪瞋,是比較粗分的貪瞋。所以這當中就有講到「此地佛子得襌通,及能遍盡諸貪瞋」,透由四襌以及無色定的力量,它能夠斷除世間的粗分貪瞋。「彼亦常時能摧壞,世人所有諸貪欲」。

下一個偈頌,「如是施等三種法,善逝多為在家說,彼等亦即福資糧,復是諸佛色身因。」第一句「如是施等三種法」,這當中有講到,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度。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度,對於一位在家的菩薩而言,他是比較容易成辦的。因此第二句就有講到「善逝多為在家說」,對於一位在家的菩薩而言,修學布施、持戒、忍辱,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對一位在家的菩薩而言,他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行布施;並且他在守律儀的過程,對於守斷十惡業的這種律儀,也是比較容易持守;修學忍辱也是相同的道理。對於出家的菩薩而言,精進、襌定、智慧,也就是後面這三度,是比較容易成辦的。但是不管是在家的菩薩,或者是出家的菩薩,身為一位菩薩,這六度都是要修學的。

    「彼等亦即福資糧,復是諸佛色身因」,透由布施、持戒、忍辱所造的資糧,是稱之為「福德」資糧。也是因為這三者所造的資糧,是福德資糧的緣故,在將來成辦佛陀的身,它是成辦了佛陀的「色身」。「復是諸佛色身因」,諸佛的身可以分為法身以及色身,成辦「法身」的因最主要是以「智慧」資糧為主,成辦色身的因是以「福德」資糧為主,所以在修學的過程,可以透由修學布施、持戒、忍辱這三者來成辦福德資糧,所以我們所成辦的福德資糧,就是將來獲得諸佛色身的最主要因緣。這堂課就先上到這個地方,休息十分鐘。

接下來看到最後一個偈頌,「發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諸冥闇,復欲摧滅眾生闇,此地極利而不瞋。」這個偈頌就是總攝了第三地所有的功德。也就是在發光地安住的這一位佛子,他就如同日光一般。「先除自身諸冥闇」,因為他的心相續當中,有光明智慧的緣故,所以他可以先除內心的無明冥闇。「復欲摧滅眾生闇,此地極利而不瞋」,安住在發光地的菩薩,他的心相續當中,因為沒有無明的緣故,所以他不會生起種種的瞋心。

接下來看到的是第四品,在第四品所講的是燄慧地。第一個偈頌,「功德皆隨精進行,福慧二種資糧因,何地精進最熾盛,彼即第四燄慧地。」第一句「功德皆隨精進行」,這個當中的「功德」,不管是世間的功德,或者是出世間的功德,一切的功德,它都是透由精進才有辦法產生。所謂的「精進」就是樂於行善的狀態,稱之為精進。也就是不管我們做任何的事情,在做事之前要是能夠提起心力的話,要成辦這一件事對我們而言並不是相當困難的。相反的,要是我們在做事之前,或者在做事的過程,沒有辦法提起心力的話,那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相當的困難,甚至沒有辦法完成。所以這當中的第一句,就是講到「功德皆隨精進行」,一切世間以及出世間的功德,都是透由精進才有辦法產生。

「福慧二種資糧因」而且精進,它是成辦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這兩種資糧最主要的因素。之前有談到,佛陀的身可以分為色身以及法身,透由積聚了福德資糧,才有辦法成辦色身;透由積聚了智慧資糧,才有辦法成辦佛陀的法身。但是要積聚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最主要的還是要有精進的心。所以透由修行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度能夠成辦福德資糧,接下來透由襌定,修學襌定以及智慧,能夠成辦智慧資糧。但是不管是成辦福德資糧,或者是智慧資糧,都必須要有精進的心,才有辦法成辦這兩種資糧。因此精進它就成為福德以及智慧這兩種資糧,最主要的因緣。因此第二句就有講到「福慧二種資糧因」。「何地精進最熾盛,彼即第四燄慧地」,登上第四地的菩薩,他的心相續當中,這種精進的狀態,是遠遠超過於初地,甚至二地、三地的菩薩,因此稱第四地為燄慧地。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發慧燄,較前赤光尤超勝,自見所屬皆遍盡。」「此地」就是登上四地的這位佛子,因為他勤修了菩提分法。所謂的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種的菩提分法。他在四地勤修了三十七種的菩提分法的緣故,所以他在四地不僅能夠獲得精進度的波羅蜜,也能夠獲得殊勝的三十七種菩提的分法。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薩,他能夠獲得布施度的波羅蜜;登上二地及三地的菩薩,分別能夠獲得持戒以及忍辱;登上四地的菩薩,是能夠獲得精進度的波羅蜜,在此之外,他還能夠獲得殊勝的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較前赤光尤超勝,自見所屬皆遍盡」,這個「較前」就是比三地的菩薩還要來得殊勝。之前在譬喻三地菩薩時,是用剛生起的太陽,來譬喻三地的菩薩。登上四地的菩薩,他的光芒是遠遠超過於三地的菩薩,所以第三句就有講到「較前赤光尤超勝」。「自見所屬皆遍盡」這個當中的「自見」就是我執的意思。我執當中,又可以分為細分的我執跟粗分的我執,這個時候他可以斷除粗分的我執。其實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我執當中它是分為粗分以及細分,也就是可以分為粗分的人我執,以及細分的人我執。講到了「細分」的人我執,就是執著補特伽羅他是「自方成立」的這種執著,稱之為細分的人我執。「粗分」的人我執,就是執取「獨立自主的實有我」的這種執著,稱之為粗分的人我執。所以登上四地的菩薩,他是能夠斷除粗分的人我執,因此「自見所屬皆遍盡」。

以上結束了第四品,接下來看到的是第五品。第五品所介紹的是難勝地。「大士住於難勝地,一切諸魔莫能勝,靜慮增勝極善知,善慧諸諦微妙性。」住於難勝地的這一位大士,也就是住於五地的菩薩「一切諸魔莫能勝」。這當中必須先了解到,五地的菩薩,他所修學的內涵,最主要是以修學慧學為主。我們之前有談到,二地以及三地的菩薩,他們是以修學戒定慧當中的戒學為主;接下來登上四地的菩薩,是以修學定學為主;五地以及六地的菩薩,是以修學慧學為主。至於初地的菩薩而言,他是在打三學的基礎,也就是在還未生起戒定慧三學之前,必須要有基礎,基礎的部分就是在初地的時候所要做的準備。所以對於一位登上五地的菩薩而言,他在修學的同時,是以修學「慧學」作為修學的對象。所以對於這樣的菩薩而言「一切諸魔莫能勝」,魔也可以分為蘊魔、煩惱魔、死主魔以及天子魔。不管是內魔也好,外魔也好,或者是這四種魔也好,是沒有辦法傷害這位菩薩的。

「靜慮增勝極善知,善慧諸諦微妙性」,雖然他沒有辦法斷除種種的魔難,但是這些魔是沒有辦法傷害他的。為什麼這些魔沒有辦法傷害他呢?因為他在修學的過程,之前有定學作為基礎,並且在定學之上,他有相當穩固的慧學,所以這個時候,外在的魔難是沒有辦法傷害他。我們怎麼知道,他在修學的同時,慧學這個部分是非常的善巧的呢?在第三句以及第四句就可以講述出來。「靜慮增勝極善知,善慧諸地微妙性」,「諸諦」所謂的「諦」就是四諦的內涵。四諦的內涵,又可以分為粗、細這兩種,但是這個部分、這個內涵是相當、相當的困難。總而言之,登上五地的菩薩,他能夠非常通達,而且非常了解,不管是粗的四諦,或者是細的四諦的內涵。

「善慧諸諦微妙性」的這個「諦」,它可以分為粗分以及細分的二種四諦的內涵。但是因為在場大部分的人,對於中觀都不是非常了解的緣故,如果我將這個部分講得非常詳細的話,並不會對你們有太大的幫助。以上就結束了前面的五品。接下來是要進入第六品。其實第六品的內容,是在十品當中最多,而且它相當的困難,但是卻非常的重要。前面的五品的內容是稍微容易一點,至於第六品而言,它的份量不僅多,而且相當的困難。所以我們在第六品會看得到,透由第六品的內容,它要闡釋不共自續派的主張,也就是應成它不共的主張。接下來在闡釋應成派的主張的過程,必須以破斥唯識宗為最主要的宣說方式。也就是在宣說應成的主張的過程,是以破斥唯識為主的,明天我們就是要進行第六品的部分。接下來我們是進行問答,如果你們對於這幾堂課的內容有問題的部分,現在可以傳到前面來。

第一個問題:若曾受漢系居士五戒而未能持守,有所違犯,該如何懺除?會墮惡趣嗎?仁波切回答:如果你不去懺悔的話,是會墮入惡趣的。這當中有提到,應該要如何的懺悔?懺悔的部分,最基本的必須透由四力來作懺悔。我們在持守五戒時,殺、盜、婬、妄當中的殺,如果是殺人的話,不僅要透由四力懺悔,要想辦法再求得這種戒,然後好好的來持守。至於盜的部分,比如偷了其他人的貴重財物。婬,就是對人行不淨行。接下來妄的部分,是打大妄語,比如自己沒有神通,說自己有神通。

剛剛是講到了殺、盜、婬、妄,當中的「妄」的部分。如果在持守五戒之後,我們說的妄語,是大妄語的話,比如自己沒有神通,或者是沒有種種的證量功德,說自己是有神通,或者是有種種教證功德的話,這樣的妄語稱之為大妄語。如果我們在受了五戒之後,有犯以上種種的行為,不僅要透由四力來作懺悔,在懺悔之後,要想辦法求得這種戒律。

但是這個部分在經論當中,並不是非常的清楚。因為在經論當中,它只有談到殺人「等」,如果你犯了殺人等罪的話,必須要透由四力懺悔,然後再去求得這種戒律。但是在「等」字當中,是不是有包含盜、婬、妄呢?這個部分並不是相當的清楚,但是殺人的部分,它是把它講出來,但是「等」的部分並不是講述得非常清楚。所以剛剛仁波切就是說,「等」這個字當中,其實他也不是非常確定這個字,是要包含什麼樣的內容。所以我就跟仁波切講說,我怎麼跟這些人講?仁波切說,你可以用這種方式跟他們講。就是說:殺的話,這個部分就是殺人,是非常的明顯。盜的話,就是以盜人珍貴的財物,或者是他非常想要的東西。婬的話,就是行不淨行。妄的部分,就是打大妄語,這都是要透由四力來作懺悔,並且在懺悔之後,要想辦法再受這種戒。

但是實際上,在還未受戒之前,還是要先考慮到,有沒有辦法持守這五戒?如果你沒有辦法持守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去受戒,這樣會比較保險。也就是說,沒有辦法持守,你就是透由四力來作懺悔;如果能夠持守,在懺悔之後必須要去持守這種戒律。但如果沒有辦法持守,就是僅僅透由四力來作懺悔,這樣就可以了。

所以在還未受戒之前,必須要先考慮到,我們自己本身是不是能夠持守這種戒律。如果所有的戒律,你沒有辦法持守的話,你也可以持守這當中的一條,或者是兩條。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先思惟到,我能夠持守的戒律是哪一條?有這種把握,再去持守這一條戒。所以這當中也可以只持守一條,或者是兩條、三條、四條,甚至你所有的戒都能夠持守。但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受戒時,不能夠產生懷疑的心。也就是在受戒的過程,不能生起一種疑心就是說,這一條戒我到底能不能夠持守?如果你在受戒時,疑心生起的話,戒體是沒有辦法在我們的心相續生起的。所以在還未受戒之前,就必須要先考慮到,我自己本身是不是能夠持守這些戒律?如果能夠持守的話,在受戒的過程,不能夠生起懷疑的心。所以在還未受戒之前,必須要先思惟到,戒體它本身是什麼樣的特性?我自己本身有沒有辦法持守?如果用這種方式來受戒,是比較安全的。

第二個問題:修勝義菩提心之前,是否要生起世俗菩提心?還是直接證空性之後,再修菩提心?答:第一個部分,在還未生起勝義菩提心之前,是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因為勝義菩提心,是登上初地的菩薩,才有辦法生起勝義的菩提心。但是在這個之前,也就是在資糧道,必須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如果你想要進入大乘的資糧道,必須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才有辦法進入大乘的資糧道。在進入了大乘的資糧道,甚至說加行道,到了見道之後,我們才有辦法生起勝義的菩提心;也就是登上了見道,或者是登上了初地的時候,才有辦法生起勝義的菩提心。所以以生起的次第而言,必須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再生起勝義的菩提心。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還是直接證空性之後,再修菩提心?這裡面有兩種方式,對於利根的菩薩而言,他是先證得空性,再發起菩提心的;對於鈍根的人而言,是先生起菩提心,才會證得空性。所以並不一定要透由空性的道理,然後才修學菩提心,因為這種修學方式,可以分為兩個層面:透由空性的內涵,然後生起菩提心,這是利根者的走法;先生起菩提心,再修學空性的內涵,這是鈍根者的走法。所以這方面,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作分析。

第三個問題:三地的菩薩被割的時候,因為已現證空性,是否不會感覺到痛苦?也就是身心都不會痛苦。如果身心都不會痛苦,為什麼要修學忍辱?答:對三地的菩薩而言,雖然他已經現證了空性,而且身體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但是為了要圓滿忍辱波羅蜜的緣故,所以在這個當下,他還是必須要修學忍辱。因為在他的心相續當中,雖然瞋心不容易生起,但是他還沒有斷除瞋心的種子,也就是之前所留下來的習氣。因為之前的種子,沒有辦法斷除的緣故,所以要是沒有辦法修學忍辱的話,遇到種種的逆緣,還是會有可能會生起瞋心。其實修學忍辱的過程,並不是一定要身體感覺疼痛,才要修學忍辱。比如有人偷了我們的東西,在偷走東西的過程,我們的身體並不會感覺疼痛,但是在這個當下,我們還是必須要修學忍辱的。

    如果這幾天你們在聽課的過程,還是有很多問題的話,明天下午在進行《修次中篇》的課程時,會分為上半場以及下半場。至於《修次中篇》的課,大概在上半場,就可以結束,所以在下半場這一個小時,就是為大家回答問題。所以如果你們有問題的話,可以直接就呈到前面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