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8/01 01:09:49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感受的類型和超越感受的狀態 

內觀研究所 

雖然感受(vedana)多到數不清,但在經文中,它被分成三類:樂受(愉悅的sukha),苦受(不愉悅的dukkha)和不苦不樂受(中性的adukkhamasukha)。如此分類的理由顯而易見。這三種感受是內觀禪修者,可以容易用來察覺生起和滅去(無常)實相的工具。是以,在念住經(Satipatthana Sutta)中,觀受念住(Vedananupassana)的部分,只發現這三種感受1。

 

如上所述,感受是多變又多樣的,恰似空中的風,或涼亭的過客,來了,停歇會兒,又走了。2

 

在其他的場合,佛陀還談到更多類型的感受。但這些都應該在相關的情境脈絡下來瞭解。例如,相應部(Samyutta Nikaya)五支工匠經(Pancakanga Sutta)3,記錄了五支工匠(Pancakanga)和尊者優陀夷(Udayi)之間的一次談話。五支工匠堅持佛陀說的感受只有兩種,樂受(sukha)和苦受(dukkha)。但尊者優陀夷卻認為佛陀說的是三種,樂受(sukha)和苦受(dukkha)及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當這個問題由阿難尊者(Ananda)傳到佛陀那兒,並引起佛陀的注意時;佛陀說了,他說過的感受何止二種或三種,還有更多的,有時多達五,六,十八,三十六種,甚至有多到一百零八種之多的4。不過,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是,佛陀總是在相關情境,或在解釋某要點時,才會提及到數目;否則會很難把握佛陀在開示中的真正意思,而且還會容易產生誤解和無意義的討論。

 

有時佛陀說的只有這二種感受,身體的感受(kayika vedana)和心的感受(cetasika vedana)。但是如果沒有正確地瞭解整個脈絡的話,可能會爭論著,沒有心的作用,如何經驗身體的感受呢?身體生起的感受是由於心,不是由身體本身來感覺的,這是千真萬確的。因而,為感覺某一感受,身(kaya)和心(mana)兩者都須兼具。佛陀當時為何會把身體的(kayika)和心的(cetasika)感受分開來講呢 ? 佛陀說,每當講到這兩種感受時,都是他在開示時針對某一特定要點而說的。雖然身心必須兼具才能感覺到感受;但是只要當身(kaya)是彰顯的,且心不被干擾或激動時,就稱之為身體的(kayika)。這是一位元聖弟子(ariyasavaka)心的狀態。然而,當一位普通人身上遇到某一種感受時,他完全被干擾,且他的心變得激動。考慮到這些因素時,佛陀才談到身體的(kayika)和心的(cetasika)這兩種感受。一位訓練有素的聖弟子覺知感受的無常,並保持遠離它。但普通人的心,因對感受真實本質的無明而成為干擾;他依戀感受。所以,佛陀把感受描述為身體的和心的兩種。這是在普通人和聖弟子的內在素質之間所作的一個簡單區分。前者是下等的,且以無明來描繪;但是後者是 sato sampajano─明智,警覺,專注;且對感受升起又滅去的無常(實相)現象,詳盡的瞭解5。

 

在五支工匠經(Pancakanga Sutta)中6,佛陀列舉了與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連系的五種快樂的感受。他說,雖然一位普通人和一位禪修者,兩者體驗相同的接觸;但兩者之間的經驗,在品質上卻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人所體驗到的快樂感受(kamasukha)是下等的,從來就無法與禪修者在初禪(pathama jhana),二禪(dutiya jhana),三禪(tatiya jhana)或四禪(catuttha jhana)中所體驗到的快樂感受相比。在這些禪定中所體驗到的快樂,在品質上也有逐級上升的差異。在第五禪定(akasanancayatana Samadhi-空無邊處定)所體驗到的快樂優於上述的四種禪定。在第六禪定(vinnananancayatana Samadhi-識無邊處定)和第七種禪定(akincannayatana-無所有處定)所體驗到的快樂也優於其前者。同樣的,禪修者在第八禪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處定)中所體驗到的快樂更是遠遠優於前述的快樂經驗。然而,在這些定(Samadhi)中所體驗到的快樂,仍無法被認為是最終的快樂(paramam sukham)。

 

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在解脫之前,他還是一位菩薩(Bodhisatta-求悟者)時,他拜訪了很多聖者,賢哲和禪修者。其中最突出是阿羅邏迦蘭(Alara Kalama)和烏達迦羅摩子(Uddaka Ramaputta)。他先接近阿羅邏迦蘭,且很快就學會第七禪定(akincannayatana Samadhi-無所有邊處定),這是阿羅邏迦蘭所知最高的境界。佛陀發現這個定(Samadhi)還不是解脫的最後階段,於是他轉而去找烏達迦羅摩子。他迅速學會第八禪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 Samadhi-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從他那所能學到最高的境界。佛陀認為這個定也還不是最終的解脫,因此他也離開了烏達迦羅摩子7。接著在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苦行修練之後,他來到今天的菩提伽野(Bodha Gaya)。他坐在樹下,最後終於得到最高境界的定,他稱之為滅盡定(想受滅定─sanna-vedayita-nirodha samapatti)。在這一個階段的定,超越了身心(nama-rupa),超越了感受(vedana)和想(sanna-認知,知覺)。他體驗了最高的快樂,是一種超越所有世俗快樂的快樂,是一種永恆的快樂。在這個階段的定,內觀禪修者超越了第八禪定;在這裏想和受(sanna和vedana)都停止(nirodha)了。佛陀認為禪修者經由凈化的無常智慧,體認到想和受停止,而進入到想─受─滅(sanna-vedayita-nirodha)的階段,並且清除不凈(asavas)而從世間中解脫出來8。

 

佛陀傳授最初的五比丘(pancavaggiya-bhikkhu)這個最高的定,超越魔(Mara)界9。滅盡定(sanna-vedayita-nirodha samapatti)是一個最高的境界,於此,禪修者體認到最大幸福和安詳(paramam sukham、santi varapadam)。

 

佛陀時常使用快樂(sukha)這個普通語詞,是因為當時的語言缺乏能用來精確描述,於不同階段的定所體驗到的快樂感受(sukha-vedana)。這些快樂感受只能被體驗和經由實踐來瞭解。

 

佛陀列舉了五種感受來描述感官(indriyas)的五種控制力

1. sukhindriya(樂受)

2. dukkhindriya(苦受)

3. somanassindriya(喜,心的快樂)

4. domanassindriya(憂,心的痛苦)

5. upekkhindriya(不苦不樂,平等心,舍)10

 

 

就與六根(六個感覺之門,即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而升起的感受來描述時,感受被分成六種。這六種由接觸所得的感受如下:

 

1. 眼與色接觸而引起的感受(cakkhusamphassaja vedana

 

2. 耳與聲接觸而引起的感受(sotasamphassaja vedana)

 

3. 鼻與香接觸而引起的感受(ghanasamphassaja vedana)

 

4. 舌與味接觸而引起的感受(jivhasamphassaja vedana)

 

5. 身與觸接觸而引起的感受(kayasamphassaja vedana)

 

6. 心與法接觸而引起的感受(manosamphassaja vedana)

 

 

在每一個案例,感受應在它們所發生的脈絡之下來瞭解11。

 

當我們把上述的六種感受逐一與心繫念於快樂(somanssupavicara),心繫念於悲傷(domanassupavicara )和心繫念於不苦不樂(upekkhupavicara)結合時,就得到十八種感受。

 

在某些場合,感受的數目是三十六:六個與居家生活有關的心靈快樂(Cha gehasitani somanassam);六個與舍離生活有關的心靈快樂(cha nekkhammasitani somanassam);六個與居家生活有關的心靈憂傷(cha gehasitani domanassam);六個與舍離生活有關的心靈憂傷(cha nekkhammasitani domanassam);六個與居家生活有關的心靈不苦不樂(cha gehasitani upekkha);六個與舍離生活有關的心靈不苦不樂(cha nekkhammasitani upekkha)。參照快樂之心用(somanassasitani)、憂傷之心用(domanassasitani),和不苦不樂之心用(upekkhasitani),包含居家生活和出家(或舍離)生活;關注的是一個人的心靈氣質,而不是他的外在穿著或外表的條件。一位在家居士可以達到的境界,可能比舍離但不禪修的出家人更高。佛陀在法句經(Dhammapada)的一個偈頌(gatha)中提及─

 

Alankato ce pi samam careyya,

santo danto niyato brahmacari 。

Sabbesu bhutesu nidhaya dandam,

so brahmano so samano sa bhikkhu。12

其身有快樂,若處於安祥,制伏激情(如貪瞋癡),降伏感受,確信(四聖道),完全純淨。捨棄對眾生瞋恨,那麼,他當然是一位婆羅門(brahmana),是一位沙門(samana),是一位比丘(bhikkhu)。

 

例如,質多羅長者(Citta Gahapati)一生都是在家修行者。但是,他徹底瞭解和實踐正法(Dhamma),他達到了阿那含果(anagami)的階段,一個比當時許多出家眾所能達到的更高階段。他因而以「傑出的正法詮釋者」廣為人知13。在相應部(Samyutta Nikaya)的裸形迦葉經(Acelakassapa Sutta)中14,質多羅長者宣稱他可修習四種禪定;而且如果他先佛陀而死,他將被佛陀宣告,他是一個沒有了讓他再重返到這個世界上束縛(samyojana)的人15。有很多情形,出家眾的心靈有如普通在家居士般停留在未開發的程度;這樣的心靈發展程度仍無法算是舍離感官欲望(nekkhammasitani)。

 

以尊者難陀(Venerable Nanda)為例,他是佛陀的堂弟,雖然他親受佛陀引領為比丘,然而他備受先前的思想所苦16。他的心靈狀態並未反映真正舍離的平靜,反而是在家人的煩亂。

 

感受數目的計算依情境,和對不同聽眾解釋之正法而有所不同。感受數目可為二,三,五,六,十八,三十六,甚至一百零八,是依不同情境而定。你只能在相關特定的開示中來適當的瞭解它們。

 

 

注:(所有參考文獻見 VRI 版)

 

1. Digha Nikaya 2.380; Majjhima Nikaya 1.113

2. Samyutta Nikaya 3.5.512

3. Ibid. 3.5.517-523

4. Ibid. 3.5.517

5. Ibid. Salla Sutta 2.4.254

6. Ibid. 2. 4. 267

7. Majjhima-Nikaya,Pasarasi Sutta,1.277,Nayam dhammo nibbidaya,na viragaya na nirodhaya na upasamaya na abhinnaya na sambodhaya na nibbanaya samvattati.

8. Ibid. 1.271,Bhikkhu sabbaso nevasannanasannayatanam samatikkammasannavedayitanirodham upasampajja viharati. Pannaya cassa disva asava parikkhinahanti.

9. Loc. cit

10. Samyutta Nikaya 3.5.501 - 507

11. Loc. cit

12. Dhammapada 142

13. Anguttara Nikaya 1.1.175 - 186

14. Samyutta Nikaya 3.4.351

15. Ibid. 3.4.54 - 55

16. Samyutta Nikaya 4.2.222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