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14 14:21:00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佛陀法語

達爾卡法師著
郭錦彪、劉妙蓮譯

佛陀法語 六月

六月

  六月一日

  還應做甚麼?你應如此思想:‘舉止應純正、潔淨、光明磊落、沒有瑕疵和自我約束。但不可因自身已純正而妄自尊大,貶損他人。’你應如此訓練自己。

  六月二日

  世間有那八種推諉責任的人。他們有那八種過失?當一個人被夥伴責怪時,以健忘為托詞,說道:‘我記不得,我記不得。’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被車夫鞭打、催促時,竟亂跳、亂扭,把車廂吊轉回頭。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當他被夥伴責怪時,沖口爭辯道:‘你有何資格說此話,你憑甚麼認為自己可說此話!’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往後蹤躍,把馬車的圍欄折斷。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反駁道:‘你自己也做了這些事情,先糾正自己吧!’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掙脫被綁於柱子上的後腿,還將柱子踩壞。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竟避而不答,大動肝火,怒形於色。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跑錯了路,使車廂搖晃不定。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竟然對大眾比手劃腳,為自己辯護。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高舉身軀踢出雙腳。這人就有如這馬一樣。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竟然不理會責怪者與眾人,繼續為所欲為。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不理會車夫或鞭子,緊咬著綁於嘴部的馬銜。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說道:‘我沒有犯錯,我也不在乎。’就此不出聲,使大眾氣惱。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被催促時,不肯前進或後退,像一根柱子一樣,矗立不動。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又,當他被夥伴責怪時,說道:‘你們何必為我操心,我要放棄修行,重過凡夫的生活,你們滿足了吧!’這有如一隻放恣的馬,當被車夫鞭打、催促時,縮進雙腳,坐了下來。這人就如這馬一般。

  六月三日

  看見有德行、定力、觀察力、借藉知識與觀察而得到解脫的這麼一個比丘,能令人獲益不淺;聽見有關這麼一個比丘之事蹟,能令人獲益不淺;前去拜訪他,坐在他身邊,牢記他所說的一切,跟隨他過聖潔生活,能令人獲益不淺。

  六月四日

  婆羅門阿拉摩南嗒(Aramadanda)說:‘克遮那(Kaccana)師父,何以貴族,婆羅門與居士們經常相互爭吵?’

  ‘這是因為他們對感官欲樂加以執著、貪戀;受感官欲樂所束縛、奴役。’

  ‘克遮那師父,何以沙門們也相互爭吵呢?’

  ‘這是因為他們對觀念加以執著、貪戀;受觀念所束縛、奴役。’

  六月五日

  婦女掌握了四種能力便掌握了這個世界。那四種?婦女應妥善料理事務、妥善管理工人、獲得丈夫愛戴、妥善守護丈夫的財產。

  婦女應如何妥善料理事務?她在料理丈夫的家業時,不論是羊毛業或棉花業,都能駕輕就熟,毫不厭倦,並且能靈活地用不同方法或途徑去安排和進行。

  婦女應如何妥善管理工人?她對丈夫家裏的各個工人,不論是傭人、送信員或打雜者等人的工作,已完成與未完成部份都能瞭若指掌。她對患病者的病情也清楚明瞭,並且依他們所應得的份量分配軟硬食物。

  婦女應如何獲得丈夫的愛戴?她不做丈夫不喜愛的任何事情,即使該事能解救自己性命,她也不做。

  婦女應如何妥善守護丈夫的財產?她應妥善儲藏丈夫所帶回來的錢、糧食、金、銀等,小心保管,絕不盜偷、濫用或浪費。

  六月六日

  在一場爭執中,觸犯者與責駡者若不自我檢討,將使糾紛難以和解、引發不愉快的爭吵,導致大家不能和睦共處。雙方應如何自我嚴厲檢討呢?觸犯者應反省:‘我犯了過錯,被他看見了;他因此生氣,就當面指責我,我惱怒了,便到別人面前去造謠。總之,錯的是我。’責駡者應如何自我嚴厲檢討呢?他應反省:‘這人做錯了一些事,被我看見了。若他不曾做錯,我就見不著。既然他已犯了錯,又讓我看見,使我感到不滿而責駡他。他惱了便到別人面前造謠。所以,錯的是我。’

  誠然,如果雙方都能自我嚴厲檢討,大家就能和睦共處了。

  六月七日

  有四種人照耀了僧團,他們具有高深智慧、守持戒律、充滿信心、學問淵博與依法修持。他們是那四種人?即比丘、比丘尼、善男與信女。

  誰若有智慧、充滿信心、學問淵博,

  守持戒律與依法修持,

  便被譽為‘僧團之光’。

  德行高尚的比丘,

  學問淵博的比丘尼,

  滿懷信心的善男信女,

  正是他們照耀了僧團,

  他們被譽為‘僧團之光’。

  六月八日

  摩倫亞鋪達(Malunkaputta)對世尊說:‘長者,當我禪定時,想起了:‘對於世界是有限的、是無限的、是既有限又無限的、或既非有限,亦非無限的推測;對於靈魂與身體是同一的或不同一的推測;對於如來入滅後是存在或不存在、既存在亦不存在或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的推測,這種種推測,世尊都不曾加以解釋,把它們擱置在一旁,不加以理會。長者,如果您不為我解釋這些推測,我將捨棄這修行。如果您確實知道答案,就應該為我解說,否則,您就坦白承認您不曉得吧!’

  ‘摩倫亞鋪達,我可曾對你說:來!做我的弟子,我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嗎?’

  ‘沒有,老師。’

  ‘那,你可曾對我說:唯當您解答這些問題後,我才成為您的弟子嗎?’

  ‘沒有,老師。’

  ‘既然如此,你這傻子在發甚麼牢騷呢?如果有人說要等到這些疑問全被解答後才成為我的弟子,那麼,可能還未獲得解答時,他已死去了。這就有如一個被一支毒箭射傷的人一樣,當朋友為他請來醫生診治傷口時,他說道:“等一等,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是誰射的?他是甚麼出身?是高的、矮的、肥的或瘦的?否則,我不願把箭拔出。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用以射這箭的弓是彈力弓、十字弓或長弓?否則,我不願把箭拔出。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是由蘆草制的、木頭制的或竹子制的?否則,我不願把箭拔出。在把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頭是普通型或鋸齒型?是牛齒造的或是鐵造的?否則,我不願把箭拔出。”早在這些問題能被完全解答之前,那人已死了。同樣的,如果有人要等到世界是有限或無限等問題被清楚解答之後才願意成為我的弟子,恐怕在獲得解答之前,他們已死去了。’

  ‘是否要過聖潔生活,決定不在於探究世界是否有限的、是無限的、是既有限又無限的或既非無限,亦非有限的。是否要過聖潔生活,決定不在於靈魂與身體是同一或不同一的。不論世界是否有限或無限,生、老、病、死、悲傷、苦惱、痛苦、哀痛與失望等依然存在。我的教誨乃是為了斷除這一切。對我沒有解釋的,你要瞭解這些是還沒有被解釋的,對我有解釋的,你要瞭解這些是已經被解釋的。我不解釋的是甚麼呢?是你所問的那些推測性問題。為甚麼呢?因為它們與修行的目標無關,它不是聖潔生活的基礎,不能助長割捨、放棄、鎮定、寂靜、高深知識、覺悟或證得涅槃。我所解釋的是甚麼呢?是四聖諦。為甚麼呢?因為它與修行的目標相關連,是聖潔生活的基礎,能助長割捨、放棄、鎮定、寂靜、高深知識、覺悟和證得涅槃。’

  六月九日

  須菩提尊者與一位虔信的比丘來會見世尊。他們坐下後,世尊問道:‘須菩提,這位比丘是誰呀?’

  ‘世尊,他是一位虔誠信徒,是一名虔誠信徒的兒子,來自虔誠信徒的家庭。’

  ‘但是,須菩提,他是否具備虔信者的傳統特質呢?’

  ‘世尊,請現在就告訴我何謂虔信者的傳統特質,以便我能分辨這比丘。’

  ‘那就仔細聽著吧!比丘應有德行,遵守修行紀律,有良好的修行,能看清最微小過錯的危險性,秉持戒律行事。再者他應多聞佛法,用心學習並謹記在心。這些佛法不論是在開頭、中間或結尾的部份,不論是在文句上或字義上都很美妙。這些佛法也將聖潔生活的完美與純淨完全展現出來。虔信弟子應多聽、多記、多朗誦、多思考和多以智慧來洞察這些佛法。’

  ‘再者,他親近善者,與善者交往,與善者結伴。’

  ‘又,他應平易近人、有耐性、聰明靈巧、理解力強,是很好的談話對象。’

  ‘又,他與同修接觸時,不論是大事或小事,都表現得既聰明又精力充沛,能為同修著想並且正確、妥善地處理事情。’

  ‘再者,他喜愛佛法,從精深的佛法與戒律中獲得大喜悅,而且樂於與他人敍述說這一切。’

  ‘又,他能以堅強的毅力來摒除惡習,以堅定不移的定的意志來培育善德,不因具備善德會附帶負荷而退卻。’

  ‘又,他能輕易地證得那意識清淨、能帶來今世快樂的四禪。’

  ‘又,他能記起他的前世—一世、二世、五世、十世、一百世、十萬世。’

  ‘又,他有著比凡人更為清淨、卓越的天眼通,能觀見眾生的生滅。’

  ‘最後,他能在此生中以自力了悟、斷除煩惱、獲得心念的自由、以智慧而獲得的自由,並堅守這自由。須菩提,這就是虔信者的傳統特質。’

  六月十日

  流浪漢沙曼拉卡尼(Samandakani)問舍利佛尊者:‘尊者,請問如何辨別好與不好?’

  ‘尊長,輪回並不好,終止輪回才是好。有輪回就會發生以下不好的現象:冷與熱、饑與渴、屎與尿、火灼傷、杖打傷、槍打傷、以及親友相聚時對自己的辱駡中傷。但是,當輪回終止時,就會有以下好的現象:沒有冷與熱、沒有饑與渴、沒有屎與尿、沒有火灼傷、杖打傷、槍射傷以及親友相聚時不會對自己加以辱駡中傷。’

  六月十一日

  修習正精進有四種方法。那四種?即發願阻止尚未升起之惡念的升起,並且努力精進、全力以赴來完成這目標。發願去除已經升起之惡念,並且努力精進、全力以赴來完成此目標。發願培育尚未升起之善念,並且努力精進,全力以赴來完成這目標。發願促成已經升起之善念,願它持久、不混亂、進一步發展、擴大、滋生、達至圓滿,並且努力精進,全力以赴來完成這目標。

  六月十二日

  放棄惡行—這是辦得到的。如果不可能辦到,我也不會催促你們這麼做。既然是辦得到的,因此,我對你們說:‘放棄惡行’。如果放棄惡行會招致損失與悲傷,我就不會催促你們。但,既然放棄它能滋長利益和快樂,我就催促你們:‘放棄惡行’。

  培育善行—這是辦得到的。如果不可能辦到,我也不會催促你們這麼做。既然是辦得到的,因此,我對你們說:‘培育善行’。如果培育善行會招致損失與悲傷,我就不會催促你們。但,既然培育它能滋長利益和快樂,我就催促你們:‘培育善行’。

  六月十三日

  導師應視學生如兒子,學生則應視導師若父親,如此,彼此便能互相尊重與順從,能和睦共處,在求法與修行的過程中成長與進步。

  六月十四日

  一個人對如來的信心確定不疑、堅固不變、不為任何隱士、婆羅門、天神、魔羅、梵天或世人所動搖,他可以正確無誤地說:‘我是真佛子,由佛口中生出、由佛法中生出,為佛法所創,是佛法的繼承人。’

  六月十五日

  世尊說:‘語言如果具有某四種素質,可稱得上是善語,非惡語、無過失之言語、不為智者所責備之言語。那四種?即說話時的用語是美妙而不醜陋的、正確而無謬誤的、溫和而不刻薄的、真實而非撒謊的。’

  有德者稱美妙之言語為第一,

  稱正確無謬誤之言語為第二,

  稱溫和不刻薄之言語為第三,

  稱真實非撒謊之言語為第四。

  這時,梵只娑(Vangisa)尊者從座位處站起來,把法衣的上端披在肩上,合掌禮敬佛陀,說道:‘世尊,我想起了一些東西。’接著,梵只娑尊者用以下詞語讚美世尊:

  人應只說出既不傷害自己,

  亦不傷害他人之言語,

  這才是真正美妙之言語。

  應說出溫和之言語,

  令人喜悅、受人歡迎之言語,

  不含惡意之言語,

  友善地與他人交談。

  真實之言語不腐朽,

  這是永恆不變之法則,

  有德者堅持使用:

  真實、有用、正確之言語。

  佛陀所說之言語,

  使人贏得安樂、

  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這確實是至上之言語。

  六月十六日

  有人認為一個人造了業,他往後的一切經歷就已由這業註定了。若這說法是真的,那麼人就不可能過聖潔生活了,因為解除煩惱的機會根本不存在。若有人認為一個人造了業,他往後便會嘗到業報。若這說法是真的,那麼人就有可能過聖潔生活了,因為有解除煩惱的機會存在。

  例如有一個人造了一個小惡業,他今世可能嘗到業報,也可能完全不會嘗到業報。試想,那一類人會因犯了小罪過而下地獄呢?一個對身、口、意的培育不加留意的人,尚未啟發智慧,尚未訓練自己,是個渺小的人。他的生命是受到局限、不會快樂的。一個小惡業可能導致這樣的人墮入地獄。

  現在有一個小心地發展身、口、意的人,已啟發了智慧、已訓練自己,已不是個渺小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受限制、是無可衡量的。這樣的人造了小惡業,在今世可能嘗到業報或完全不曾嘗到業報。

  假設有一個人在一杯水中撒入一喱鹽,那水便喝不得了。為甚麼呢?因為那杯子很小。又假設一人在恒河裏撒了一喱鹽,那河水還是可以喝,為甚麼呢?因為那河水太多了。

  六月十七日

  天神問世尊:‘長者,所有的隱士和婆羅門都教同樣的法,遵守同樣的戒律,欲求同樣的東西,追求同樣的目標嗎?’

  ‘不是的,眾神之王!這世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合集而成,人們依附著其中一些因素,強烈地沉溺於它們之中。他們說道:‘只有這是真實的,其餘都是假的。因此,所有的隱士和婆羅門都不教導同樣的法,遵守同樣的戒律、欲求同樣的東西,追求同樣的目標。’

  六月十八日

  悲憫的能力是甚麼?悲憫有四根支柱、即慷慨佈施;至上的善語是反覆地向全神專注的聽眾說法;最高的幫助是鼓勵、激發那些缺乏信心者立信、缺德者立德、吝嗇者佈施、愚癡者開啟智慧。至上的一視同仁是平等對待預流者與預流者、一來果者與一來果者、不還果者與不還果者、聖人與聖人。這就叫做悲憫的能力。

  六月十九日

  在這世上,生命是無常而難以預測的,

  生命是艱難、短暫並且充滿苦惱的。

  有生必有死,這是世事的本質,

  有老必有亡,這是世事的發展。

  果實成熟了,可能在清晨時掉落,

  同樣的,人生下來後,隨時都可能死亡。

  陶工所製造的各種鍋壺,

  最終總會破裂,

  同樣的,所有的生命最終也必定結束。

  不論老、少、愚、智,

  沒有人能逃出死亡的陷阱,

  全都會步向死亡。

  他們被死亡所征服,

  他們又投生到另一個世界,

  父親既救不了自己的兒女,

  家庭也救不了成員。

  瞧啊!在親屬們的注視、哀哭流淚之下,

  人們一個一個地被抬走,

  就像牛被送到屠宰場一樣。

  故,老死是世間極其自然之事,

  故,智者看透了世界的真相,

  他並不悲傷。

  六月廿日

  當有不生不滅存在時,

  為何還要追求被老死所束縛的欲樂呢?

  一切的誕生都離不開疾病與死亡。

  這是永生不滅的,

  這是永生不滅之境界,

  沒有悲傷與嗔恨,

  沒有障礙與絆倒,

  沒有畏懼與燃燒。

  這是永生不滅之境界,

  過去曾為許多人證得,

  自我努力者,今日也可證得,

  不肯努力者,沒法子證得。

  六月廿一日

  梭那(SONA)尊者獨自修習禪定時想著:‘世尊的弟子們都以充沛的精力修行,我也是世尊的弟子,但心念卻脫離不了煩惱。我家境富裕,大可放棄修行,還俗回家享受一番,並繼續行善。’

  這時,世尊知道了梭那的心念,如伸出手一般,輕易地出現在梭那面前,對他說:‘梭那,你未出家之前是不是很善於彈琴?’

  ‘是的,世尊。’

  ‘當琴弦太緊時,琴聲悅耳嗎?可以彈奏嗎?’

  ‘不,世尊。’

  ‘那當琴弦太松時,琴聲悅耳嗎?可以彈奏嗎?’

  ‘不,世尊。’

  ‘當琴弦調得不太緊,也不太松,音調適中時,琴聲悅耳嗎?可以彈奏嗎?’

  ‘是,可以的,世尊。’

  ‘同樣的,梭那,太過急切求成,會導致慌亂;太過鬆弛,又會導致懶散,惟有堅持平衡,使各方面平衡發展,才能達到有價值的證悟。’

  六月廿二日

  米鄰陀(Milindl)國王問道:‘那先尊者,信心有甚麼特質?’

  ‘信心有寧靜與發奮兩種特質。’

  ‘寧靜怎麼是信心的特質呢?’

  ‘當信心升起時,它能破除一切障礙。當心念沒有障礙時,一切都清澈、純淨和寧靜。’

  ‘舉個例子給我聽吧!’

  ‘有一個國王帶領四支軍隊—象隊、騎兵隊、戰車隊與步兵隊過一條小溪。溪水被大軍踐踏得渾濁不清。這時,國王可能說:‘取水來!我們一齊暢飲。’部下可能回答道:‘遵命,陛下。’於是,部下們取了國王的淨化污水之寶石。放入水中,使水中各種藻類消失,使泥濘沉澱。溪水便恢復了清澈、純淨與平靜。於是,他們把水呈遞給國王,說道:‘陛下,請喝吧!’

  心念就如水一樣,眾人像認真修習禪定的學生,煩惱就有如水藻和泥濘,而信心有如淨化污水的寶石。當放入淨化污水的寶石時,水藻消失、泥濘沉澱、水就變得清澈、純淨與平靜。同樣的,當信心升起時,便能消除一切障礙。沒有了障礙的心是清澈、純淨與寧靜的。’

  ‘尊者,發奮又怎麼是信心的特質呢?’

  ‘陛下,當認真修習禪定的學生看到他人的心念已解脫了,自己就發奮證入預流、一來、不來或阿羅漢果位;修習禪定以證得尚未證得的、掌握尚未掌握的、了悟尚未了悟的。因此,發奮是信心的特質。’

  ‘舉個例子給我吧!’

  ‘正如一片大雨雲,化為雨水降落在高山上。雨水奔流下斜坡,灌滿了山溝、山谷、小溪與河流,乃至把河堤給衝破了。現在有一群人站在河邊,由於對河的深度、寬度一無所知,所以感到害怕、不敢前進。有一個對自己的能力與力氣很有自信的人趨近河邊,綁上纏腰布,跳入水中,並渡了河。其他人看見了,也紛紛跟著渡河了。同樣的,認真修習禪定的學生看到他人的心念已解脫了,自己就發奮證入預流、一來、不來或阿羅漢果位;修習禪定以證得尚未證得的、掌握尚未掌握的、了悟尚未了悟的。因此,發奮是信心的特質。

  六月廿三日

  當我們想著:‘某某人傷害了我、正在傷害我、將傷害我’的時候,就已起了嗔恨心。

  當我們想著:‘某某人傷害了我心愛、珍惜的人、正在傷害我心愛、珍惜的人、將傷害我心愛珍惜的人’的時候,就已起了嗔恨心。

  當我們想著:‘某某人善待了我不喜愛、珍惜的人、正在善待我不喜愛、珍惜的人、將善待我不喜愛、珍惜的人’的時候,就已起了嗔恨心。

  我們就是這樣無端端地被激煩。

  六月廿四日

  ‘比丘們!婆羅門和居士們給了你們很大的幫助。他們供給你們法衣、乞缽、居所、椅座、藥物與療病用品。你們也給了婆羅門和居士們很大的幫助。你們教導那不論是在開頭、中間或結尾部份,不論是在文句上或字義上都很美妙的佛法;向他們宣說了聖潔生活的完美與純淨。因此,在聖潔生活裏,兩方應相互扶持,以便渡過洪水,斷除煩惱。’

  六月廿五日

  佛陀有如傳下佛法遺產的人;佛法就是那筆遺產;僧團則有一群孩子,是遺產的繼承人;他們繼承了佛法。

  六月廿六日

  有些沙門、婆羅門接受信徒們供養,同時也以卑下的技藝來謀生。他們從事不正當的職業如相手術、相命、卜凶吉、解夢、尋找身上的吉征、觀鼠卜凶吉、以米糠、米粉、穀粒、酥油等物祭祀火神、以口中之物或血祭神、觀看指尖、房屋學、園地學、烏鴉學、占卜壽命、製造避箭符、解說畜生的呼叫等等。沙門喬達摩不從事這些卑下的技藝,這些不正當的職業。

  六月廿七日

  正如黎明是朝陽的先驅,一樣的,親近真、善、美是邁向八正道的先驅。當一個人與真、善、美為友時,便一定能培育與發展八正道。

  六月廿八日

  德行圓滿的人不用故意想:‘願我脫離懊悔’,因為德行圓滿的人自然會脫離懊悔。脫離懊悔的人不用故意想:‘願我喜悅’,因為脫離懊悔的人自然會喜悅。

  六月廿九日

  一個專心致力於清淨的人在睡覺時、醒覺時都很快樂、他的五根清淨,心念也清淨。他知廉恥、怕犯錯、有信心,決心證得最高境界。他深受同修們尊敬與推崇。他既使不能證得最高境界,至少也能往生善道。

  六月三十日

  世上有兩種人的恩惠最難回報。那兩種?即是你的父親與母親。縱使你將他們背在背上一百年,支持他們、為他們敷藥、沐浴、按摩四肢及清除排泄物等等,也都不足以回報他們。即使你給他們掌管整個世間的權力,也不足以回報他們。為甚麼呢?因為父母為孩子們付出很多—扶養他們、培育他們、把他們帶入這個世間。然而誰若能使其不信佛法的父母相信佛法、無德行的父母變成有德行、吝嗇的父母變得慷慨好施、愚癡的父母開啟了智慧,那他便已回報了父母。他所做的比報答父母恩惠所需的還要多。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