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8/01 01:23: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感受(Vedana)的重要
內觀研究所
巴厘文中的 vedana,相當於英文中的感覺或感受,是由 vidvid 這個字根衍生出來的。vidvid 的意思是"去體驗"。當一個物體進入感官根門的範圍內,心裏就產生一個單純的接觸,心體驗到這個物體而產生感受或 vedana。因此,直接經驗(paccanubhoti paccanubhoti)的關鍵就是感受,因為透過它,我們才實際的遭遇及經歷這個世界。如同這段巴厘經文所述:
Ya vedayati ti vedana, sa vedayita lakkhana, anubhavanarasa...(注1)
感覺物體的是感受,感受的特徵是去經驗,它的功能是去瞭解這個物體…
因此,為了從實際經驗的層面去瞭解這個物體,就必須在感受上下工夫。
佛陀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描述感受。在中阿含經 Bahu-Vedaniya Suttabahu-vedaniya sutta (注2)經文裏,他提及並分析各種狀態的感受,並分類成兩種、三種、五、六……十八,最多達一百零八種(注3)。然而,當他較精確地定義感受時,說到感受有精神和肉體兩個層面。如果沒有心,肉體本身是無法感覺到任何東西的。只有心在感受,但是它所感覺的,有個不可分的身體成分--愉悅的感受(樂受 sukha-vedana),不愉悅的感受(苦受 dukkha-vedana)和中性的感受(不苦不樂受 adukkhamasukhavedana)。
在真正實踐佛陀的教導中,感受的身體層面特別重要,因為它是最直接具體的方法來體驗我們自身的無常(anicca),並且可以藉此培養智慧。無常這個事實,不能僅以理智透過外面的世界來瞭解。它必須透過自身內在來實際體驗。我們必須如實的在自己身上體驗--每一個短暫的現象,隨時都在變化。透過感受的層面瞭解無常,我們的執著和自我會逐漸消融。佛陀用以下的話,來說明身上感受的重要性:
Yathapi vata akaseyathapi vata akase, vayanti vividha puthu;
puratthima pacchima ca pi, uttara atha dakkhina.
Saraja araja ca pi, sita unha ca ekada;
adhimatta paritta ca, puthu vayanti maluta.
Tathevimasmim kayasmim, samuppajjanti vedana;
sukhadukkhasamuppatti, adukkhamasukha ca ya.
Yato ca bhikkhu atapi, sampajannam na rincati,
tato so vedana sabba, parijanati pandito.
So vedana parinnaya, ditthe dhamme anasavo,
kayassa bheda dhammattho sankham nopeti vedagu' ti. (注4)
如同天空的風--或由東由西,或由南由北,或夾雜著沙塵或無塵的,或冷或熱,或強風或微風--有各種各樣的不同。在身上生起的感受也是一樣,愉悅的,不愉悅的,或中性的。當一位禪修者努力精進,並且每一刻都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這樣的智者就完全瞭解所有的感受。完全理解感受之後,在這一輩子,他就能免除所有的不淨雜染(並且成為一位阿羅漢或vedagu)。這種人就是vedagu(完全瞭解感受全貌的人),因為徹底瞭解感受(感受的生滅及超越感受的狀態),於是安住在法中,死後超越了有緣世界而到達言語無法形容的境地。
佛陀再一次強調身上的感受時,說到-
Seyyathapi, bhikkhave, agantukagaramagantukagaram, tattha puratthimaya pi disaya agantva vasam kappenti, pacchimaya pi disaya agantva vasam kappenti, uttaraya pi disaya... dakkhinaya pi disaya... khattiya pi... brahmana pi... vessa pi... sudda pi... Evameva kho, bhikkhave, imasmim kayasmim vividha vedana uppajjanti. Sukha pi vedana uppajjati, dukkha pi vedana uppajjati adukkhamasukha pi...Samisa pi sukha.., samisa pi dukkha.., samisa pi adukkhamasukha... Niramisa pi sukha... niramisa pi dukkha... niramisa pi adukkhamasukha vedana uppajjati. (注5)
禪修者,假設有一家旅店。人們來自東方、西方、北方、南方。住客中有剎帝利(Kshatriyas)、婆羅門(Brahmins)、吠舍(Vaishya)和首陀羅(Shudras)。同樣的道理,禪修者,我們這身體也會生起各種不同的感受--生起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生起執著的愉悅感受,執著的不愉悅感受和執著的中性感受;也會生起不執著的愉悅、不愉悅及中性感受。
以上的章節清楚地描述了內觀的過程,藉由觀察身體的感受(kayasmim),人可以由痛苦中完全解脫出來。首先,它描述了各種形式的感受(愉悅、不愉悅、和中性的),禪修者可以很容易地透過內觀練習,瞭解且體驗到它們。持續地觀察身上的感受,可以經驗到它們生滅的特性。這種客觀持續的觀察稱為正知(sampajanna時時徹知無常)。根據佛陀的說法,持續實踐正知(時時徹知無常)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他透過自身的經驗,瞭解到不斷與感官事物接觸而產生的感受,如何生起又滅去。他知道當人們開始貪戀愉悅的感受或厭惡不愉悅的感受時,痛苦就產生並且倍增。如果沒有正知,人們就仍然不瞭解內心較深處的潛意識層面。這個愚昧的無明對感受生起不自覺的反應。這種瞬間的好惡,很快地發展成貪愛或嗔恨,這種的習性反應重複加強了無數次之後,才會闖入意識層面。如果只注意意識表層的現象,而忽略了表面下深層的真相,人只會在習性反應重複很多次後才發現。他任由感受的火星擴散成熊熊大火,才嘗試去撲滅,結果造成拙劣的肢體或口頭行為。透過正知的練習,可以學習客觀地觀察身體感受,讓每個火星獨自燒盡而不會釀成大火。透過觀察身體的感受,人開始瞭解任何生起的感受都不是永恆的。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開始保持平等心並防止任何習性反應的發生。持續用這樣的方式觀察感受,體驗無常(anicca-bodha),便可以出離。有了這樣的態度,人不僅可以防止新的貪愛嗔恨的習性反應生,還可消除本來就有的習性反應,因此逐漸由所有的感受中超越出來,脫離痛苦,成為佛陀說的 vedagu。
Sabbavedanasu vitaragovitarago, sabbam vedamaticca vedagu so.(注6)
一個完全斷除感受,且超越感受全部領域的人(達到受滅,感受止息vedana-nirodha)叫做 vedagu。
因為身上的感受可以引領到涅槃(nibbana),為了強調感受的重要,佛陀在發趣論(Patthana)中說到-
Kayikam sukham... phala-samapattiya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 Kayikam dukkham.. 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 (注7)
由於身上愉悅的感受產生了身體的愉悅感受、不愉悅感受以及與感受息息相關的涅槃狀態。由於身上不愉悅的感受產生了身體的愉悅感受、不愉悅感受以及與感受息息相關的涅槃狀態。這顯示佛陀為了體悟究竟真理而最注重感受。因此他說-
Ajjhattam ca bahiddha ca, vedanam nabhinandato;
evam satassa carato, vinnanam uparujjhati.(注8)
帶著完全的了知,對身內的感受及沒有感受保持客觀的觀察,就可以達到知覺停止(the 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的境地。一個無明的人對身上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起習性反應而增加自己的業習(sankhara)。相反地,內觀修行者有正知(sampajanna)的智慧,可由舊有的習性中掙脫出來,達到完全的解脫。如此,我們的身體有真理的證據。透過觀察感受,我們不僅是聽聞真理,還可以進一步去實際體驗。當我們面對面接觸實相,我們會被真理實相轉化,因為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自身經驗,信心就會生起。
【注】
1. Dhammasangami Atthakatha, 1, Kamavacarakusalapadabhajaniyam
2. 中阿含(Majjhima Nikaya)2.88
3. 雜阿含(Samyutta Nikaya)2.4.270
4. 同上2.4.260
5. 同上2.4.262
6. 經集(Suttanipata)534
7. 發趣論(Patthana)1.1.423
8. 經集(Suttanipata)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