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7 23:49:01
學習次第 : 進階

空性論述 緣起贊講記 第二課

索達吉堪布 講

 

音頻   視頻 字幕 配套文本
 

思考題

1.在了知是否通達緣起而決定能否解脫以此建立佛教勝過他宗後,請闡述你對緣起空性法門和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認識上的變化?

 

2.為什麼沒有通達緣起理則不能證佛陀的教義?你是怎樣理解自性為空與能起作用不相違的?若未通達這樣的緣起道理有何過患?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前面已經講了一些《緣起贊》的功德和利益,想必大家都能聽明白。在講論體時,極個別佛友因為以前從來沒有聽過中觀空性,也沒有聞思過其他甚深法門,就不一定能聽得懂。因為這裏面的術語跟世間術語並不相同,而且中觀的教理及其推理、用法,跟世間理念也有所不同。正因為智慧淺薄,一講到中觀的甚深之理就很容易打瞌睡,或覺疲倦,或心往外散亂。但不管怎麼樣,既然你花了時間聽受這一堂課,就要集中精力、聚精會神地聽受。聽受的過程中,也要用自己的智慧來分析宗大師所造的《緣起贊》的意義,看自己怎麼理解、其他高僧大德或上師如何解釋,也就是說,要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這樣以後,我想宗大師《緣起贊》的甚深意義,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的領會。

 

說緣起空性之義中的略說分三個科判,其中第一個科判已經講完了,現在講第二個科判:

 

庚二、是否通達緣起而決定能否解脫:

 

凡夫愚眾緣何法,邊執束縛反堅固,

 

精通彼理諸智者,以此斬斷戲論網。

 

世間沒有證得聖諦的凡夫愚昧眾生,不管緣任何一個法,不但不能解脫,邊執束縛反而越來越堅實、越來越堅固。包括學過宗派的有實宗當中的有部、經部以及隨理唯識宗的行人,如果以緣起因來推,他們都不承認萬法皆空。

 

前面說了:如果某法依靠因緣而生,它的自性就是空性,在此世間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善說。所以,一切因緣生的法皆自性空的道理,其實是佛陀的創新或發明。因為,世間任何一位學者或智者都沒有發現這樣的真理。

 

這裏說,凡夫愚癡的眾生都認為,因緣生不一定是空性。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大乘隨理唯識宗,還是小乘經部、有部,他們都認為因緣生的法是實有的。隨理唯識宗認為,萬事萬物皆從阿賴耶中產生,而且阿賴耶自明自知的心識是實有的;而經部和有部認為,實有的極微產生一切萬法。可見,他們都不承認因緣而生的法是空性。

 

但此處講,如果沒有懂得緣起空性,就是愚癡者。《楞伽經》裏也說: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雖然行持中觀的智者認為,因緣和合的一切萬法皆是空性;但沒有學過宗派的,以及學過宗派的內外道凡愚眾,他們都起妄想認為這些是實有不空的,即實實在在存在,實際上這種觀點並不合理。

 

如果精通因緣和合而生是空性,這樣的智者就能斬斷輪回一切戲論網。大家都知道,戲論是讓眾生在輪回中永遠不能得解脫之因。所以,作為通達中觀應成派和無上大圓滿、大手印,以及學習漢傳佛教的禪宗而獲得明心見性的開悟境界的智者,他們對因緣生的法就不可能認為是常有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他們都通達了一切理證之王——緣起理。

 

就像大臣、軍人、百姓全部是國王的手下一樣,龍猛菩薩、月稱論師等印藏漢三地的中觀論師所運用的所有推理當中,最殊勝、最完美的就是緣起理。那它是怎麼推的呢?一切萬法,無有自性,因緣生故;或者說,因緣而生的法,絕對是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而這樣的理論就是整個世界所有理論之王。因此大家皆應通達,所有推理當中最甚深的推理——緣起理。

 

大家都知道,抉擇人無我,要麼依月稱論師的七相推理,要麼用龍猛菩薩的五相推理;而抉擇法無我,則按照月稱論師的破四邊生因(即金剛屑因)等來進行抉擇。其實,這些推理歸根結底還是包括在緣起理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清楚認識到,只要通達緣起,所有是非等戲論或執著全部都會消亡,從而解開迷網獲得解脫。

 

所以,誰通達緣起理,他在無邊無際的輪回大海中就會輕而易舉獲得解脫;誰沒有通達緣起空性的道理,即使他擁有智者、學者、科學家、修行人等美好名稱,實際上還是作繭自縛,一直沉溺在輪回苦海中無力自拔,感受無量無邊的折磨。故大家一定要懂得緣起理,若能懂得所有道理都會迎刃而解。

 

自古以來,為什麼唯有佛陀是無與倫比的導師,其原因就是在人類歷史上無數智者和學者當中,除了他之外,沒有一個人發現讓眾生從苦海中得到解脫的真理。在人類5000年文明史上,中國(約始於西元前2027年)、古印度(西元前2500年)、古埃及(約西元前3000年)、古巴比倫(約西元前18世紀)通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包括它們的文明在內,在所有文明當中,雖然無數人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在歷史上也一段時間弘揚於世,但始終無法與人類歷史、文明、道德並行,禁得起歷史考驗、完全立得住腳的佛教文化相比。因為佛教的內容圓滿含攝一切文明,任何宗派都無法找到它的缺點。希望大家都能看一看,在古今中外一切學說當中,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知識?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要這樣說。如果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場來進行分析,相信你一定會發現:在人類歷史上,唯有佛教沒有被其他學說推翻。有些對佛教的推翻、破壞,完全是國王以權勢來鎮壓,並沒有以理論來勝伏,或者說發現它與世間規律相違逆才推倒它。佛教的內容,不要說勝義空性的道理勝過一切宗派,就是世俗中的和平觀、平等觀、大悲菩提心等,其他任何學說也沒辦法比。

 

雖然《道德經》中也有與佛教所講的空性、真如相類似的字眼,但真正以道教的理論跟現代科學、西方哲學平起平坐地辯論、對比,有沒有把握呢?我想這是很困難的。其他宗教也是一樣,比如說基督教,雖然在西方很興旺發達,像美國等個別國家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基督教徒。當然這樣也很好,因為對野蠻眾生來講,有宗教的約束非常好。但它的教理卻很簡單。

 

前一段時間,在美國留學的一位大學生這樣對我說:我在美國跟基督徒進行過詳細交流,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平時愛請百姓吃飯,飯前大家要一起唱《聖經》裏的歌,還要強調對造物主上帝一定要有信心、不能有懷疑。對諸如此類簡單的理念大家都能接納,基本上所有教團的內容全部是一樣的。確實,基督教認為:對上帝及其教法不能有懷疑,否則上帝會非常排斥。但在古希臘的文學及莎士比亞的著作中,卻經常說懷疑是一切開悟之門,認為有懷疑、有疑惑才能增加智慧。不管怎麼樣,真正禁得起哲理觀察的宗派就是佛教。

 

對此說法,不管你是知識份子還是宗教徒,也不管你信佛教還是不信佛教,如果覺得它是謬論,認為這種說法很荒唐、不合理,那我們也可以面對面地探討。對藏傳佛教來講,每一位行者在辯論場合中,都經過了很多年的鍛煉。所以互相面對面地探討,這是佛教非常歡迎的事情。總之,在這些問題上,大家一定要解開自己疑惑的烏雲,而顯出智慧的明日。我覺得這很重要!

 

但有些學佛人始終迷迷糊糊,說對自己的宗派生起信心,也好像生不起信心,半信半疑的;說生邪見,為什麼要生也糊裏糊塗。比如,認為自己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世間真正的量士夫,也沒有產生定解;如果產生懷疑,也沒有理由。包括知識份子在內,始終處於特別迷惑的狀態——說對也不是、說不對也不是,那我覺得這並不合理。如果你真正要學佛,就要先明白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所留下來的教理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當然要說正確,也不能完全依靠信仰或信心來定奪,這在《勝出天神贊》中作過強調。

 

佛教是一分為二的分析,並非像極個別宗教所說那樣:一定要有信心,沒有信心就排除在外;也沒有說,一定要有懷疑,有了懷疑很好。它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有信心很重要,在某些情況下有懷疑很重要。但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顯露真正的智慧本來面目,認識所皈依對境的佛和佛教。

 

現在有些領導說:佛陀很好,佛教很好,三寶裏面僧眾不好,因為在各個地方有很多騙錢的現象。其實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僧眾,如果僧眾都不好,按照《寶性論》的觀點,包括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在內的大乘聖眾都稱為僧眾,那就有很大的過失。所以說,他們的說法很片面。

 

鑒於此,大家都應了知皈依的對境,尤其是年輕人應該用自己的智慧來觀察,不要覺得我不能觀察得太細緻了,不然萬一佛教的錯誤暴露出來,那就太可惜、太可憐了。一直以悲憫心不敢接觸,這並不需要。我想,即使你的智慧再敏銳,也根本找不出釋迦牟尼佛的過失,這一點應該放心,也不要有吝嗇心。

 

庚三、以此建立佛教勝過他宗:

 

除此教義餘無故,本師美名唯稱您,

 

眾外道徒之虛詞,猶如狐狸充獅子。

 

緣起理是佛教的精華,除佛教外,其他世間各種宗教、派別、門派,都沒有真正通達緣起理。那世間學者通達的是什麼呢?只是部分學說的內容。比如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等科學家,他們只通過儀器或其他道理來觀察部分知識領域,而得出臨時的結論。所以,其他教義並沒有與上面所講的甚深緣起理可以相比的。正因如此,本師(所謂本師,是指以自己發明或開顯的教義無誤開示給有緣眾生,讓他們得到真實的光明之道,這樣的士夫就叫本師)的美名唯有釋迦牟尼佛您能稱得上。

 

其他外道也有本師的名稱,比如以前在印度與釋迦牟尼佛辯論的六個外道本師,數論外道、勝論外道、順世外道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本師、教主、大師、導師。實際上,他們的本師完全是一種虛詞或虛名,根本不能稱為本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根本不懂緣起的道理——有些把萬法看成常有,有些把萬法看作單空,有些連前世後世等本來存在的東西也誹謗為沒有。所以就像狐狸冒充獅子,或將狐狸稱為獅子一樣。

 

世間中,詞藻學裏經常有這種現象:本來獅子是一切猛獸之王,但個別人卻將家中的小狗稱為家獅(即家裏的獅子);有些人的鼻子很塌、嘴比較大,人們也給他們起綽號,說他們的臉是獅子臉。就像這樣,他們所謂的導師完全是一種虛詞,根本不能稱為導師。《入楞伽經》裏講:外道虛妄說,皆是世俗論。其意是說,外道以虛妄的方式宣說,全部都是世間論。的確,外道所成立的所有觀點,沒有能禁得起觀察的。通過學習《宗派寶藏論》、《中觀莊嚴論釋》、《澄清寶珠論》等法要,我們就能知道,唯一佛陀才能宣說緣起理這一佛教精華。

 

所以,宣說這樣的精華就是無等獅吼聲。《出世贊》裏說:若法從緣起,佛即許是空,說法無自性,無等獅子吼。這個教證裏說:如果任何一個法是緣起生,佛即承許它是空性,而宣說諸法無有自性,這就是無與倫比的獅子吼。就像世間所有野獸聽到獅吼聲就會恐慌而逃一樣,外道聽到這樣的空性緣起之理,就沒辦法面對。當然,這唯有世尊能宣說。

 

在其他經典中,有很多佛教跟外道比試而佛教得以戰勝的歷史。據《撰集百緣經》中記載:在印度舍衛城有二梵志(指婆羅門),其一認為自己的本師富蘭那是世間唯一宣說真理者,另一婆羅門深信佛教,他認為佛陀才是世間唯一宣說真理者。他們倆誰都不服誰,經常互相辯論。後來告到波斯匿王處,波斯匿王說:實在不行,再過七天你們在眾人中公開辯論,而且公開辯論時,你們也應該以自己的儀軌和傳統來迎請自己的本師,當然首先誰的本師都不能出現。後來外道通過供水、供香、供花等來迎請他的本師,但並沒出現;而信佛教的婆羅門通過向空中散花來迎請時,花慢慢結成傘蓋往迎佛陀,佛陀就顯在空中。這樣佛教就得以戰勝。

 

在自古以來的歷史上,佛教與外道互相辯論,最終都得以戰勝,這樣的公案非常多。以前一個叫貢布傑的藏人用藏文寫了一部《漢地佛教史》,我去五臺山時經常看。裏面有佛教跟道教通過神通互相辨別的公案,佛教徒示現種種神變大獲全勝。當然,這些公案是佛教徒與其他宗教徒互相以神變神通來進行較量,而這裏是在教理上進行比較。在教理上,緣起理在任何一個外道學說中都找不到。包括現在世間最上等的理論學府,不管你到美國還是中國最好的高等學校去尋求,緣起空性的真理都不一定找得到。雖然現在有些學校也開一些哲學課,哲學裏也講緣起性空,但有些講者對緣起法門都沒有生起真實的信心,自己還認為是不是因緣?什麼叫緣起空性?那給別人講也不一定能令他人真正生起定解。

 

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位熟悉的法師,他拿著一個包急急忙忙要離開學院。我說:你到哪里去?他說:我到某某地方去開極樂法會。看他的樣子特別高興,我就跟他開玩笑:開極樂法會倒是很好,但你這位開極樂法會者到底有沒有想過自己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這個信念,光是到那裏去開個極樂法會有沒有利益啊?如果有,那還可以。他笑一笑沒有給我回答。也許有,也許沒有。這是我說實話,確實是這樣的。

 

對任何一位傳講、聽聞中觀法門的人來講,如果自己覺得:這個緣起空性法門真的太殊勝了!這樣的境界相續中有的話,那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不會墮入地獄,因為這是緣佛陀的緣起理。當然,佛陀的緣起理並不是僅僅依靠信心來通達。若真正認識到緣起空性的道理,就會了知萬事萬物的法只不過是一種緣起的顯現而已。

 

雖然我們以眼見到了這些幻現,實際上並沒見到它們的真相。比如凡夫眼前的柱子、瓶子等,從世間的角度來講,物理學也認為它們始終是運動的,而在我們感官面前,除了極個別易逝的東西以外,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的真相。連世俗中簡單的道理都看不到,已經被它們欺惑或迷惑的話,那甚深的緣起空性就更看不見了。雖然看不見,但佛陀已經說了:顯現的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顯現;因緣而生的緣故,萬法決定是空性。

 

這樣的緣起理,雖然文字很少,只有一個偈頌: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以前我給很多道友發過釋迦牟尼佛的唐卡,一位上師用英文和藏文在唐卡下面寫了這個偈頌,後來我將英文改為漢文,在漢地很多地方與很多道友結過緣。(有些釋迦佛的唐卡下麵寫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偈頌。)表面上看來這個偈頌很簡單,實際上佛陀所有法要都包括在裏面。對有緣者來講,依靠這個偈頌,開悟或真正懂得佛教的真理就不是很困難;如果是無緣者,縱然書本堆積如山,也不一定能了知。有一個人跟我說:我看過33本小說。也許他大的境界一個都沒有出來,因為都是小說(小小的學說)嘛,並不是大中觀。

 

奇哉導師奇依處,奇哉勝說奇怙主,

 

巧妙宣講緣起法,本師尊前我敬禮。

 

為什麼剛才說,我們的教法已經超勝其他教法,主要原因就是宣說了緣起理。作者在這裏連續用了四個奇哉(即非常稀有):非常稀有啊!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您是眾生真正的導師。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您的智慧完全通達了一切萬法勝義空性和世俗顯現的道理。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裏也講:諸智者以奇語贊,說此雙運真奇妙!意謂:諸智者都讚歎說,這樣的緣起理非常奇妙。總之,第一個奇哉或奇妙是說:本師釋迦牟尼佛,您有著誰也無法開取的甚深奧義智慧,這是非常稀有的!

 

第二個稀有則講:光有智慧或學問並不一定是眾生的依處,但佛陀您對三界所有眾生就像慈母看待獨子一樣,以慈悲心來維護,無量無邊眾生的痛苦都以您的大悲加持力得以遣除,因此您就是所有眾生的皈依處或依處,當然這也是很稀有的。

 

第三個稀有是這樣的:非常稀有啊!您的殊勝善說。因為您以緣起理抉擇萬法:勝義中遠離四邊八戲,世俗中依靠各自不同的因緣產生。在世間眾多智者的學說中,根本找不到像您這樣真正抉擇萬法實相的殊勝善說。所以,您的勝說是極其稀有的。

 

第四個稀有是:非常稀有啊!您是一切眾生的怙主。為什麼是怙主呢?因為無依無靠的眾生都依靠您的悲心與指示,也就是說,您不但以悲心來維護他們,而且還給他們指示解脫道。雖然有些人也是皈依處,因為他們懂得一切,也宣說了很多真理,但若他們沒有以慈悲心來開導眾生,眾生也會非常盲目,根本找不到真正遠離痛苦的解脫之路。但是,您了知眾生有不同根機而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尤其稀有的是,您在世間為眾生宣說了緣起法。

 

我剛才也講了,在世間中,緣起理是所有正理之王。《入中論》雲:由說諸法依緣生,非諸分別能觀察,是故以此緣起理,能破一切惡見網。因為佛陀已經說了,諸法依靠因緣而生並不是各種分別念來決定或觀察的,這樣的甚深道理唯依佛陀的智慧才可抉擇,再加上它遠遠超過金剛屑因、離一多因等中觀理證,所以依緣起理,世間所有實執、迷茫的網全部可以一併斬斷。正因佛陀宣說了這樣的緣起理,所以他是名副其實的本師、導師。在這樣的佛陀前,我(指作者宗喀巴大師)很榮幸、很開心地恭敬頂禮。

 

現在世間人,有些依止外道,有些依止一些相似的導師。自己還認為:啊,我遇到了您這樣了不起的上師,真是很開心、很有福報啊!其實也不一定。如果我們真正遇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並且通過各種方式通達了緣起空性的道理,那個時候就可以生起這種歡喜心,也應認為自己很榮幸。

 

正因如此,作者在這裏再次向佛陀頂禮。因為宗喀巴大師已經通達真正中觀緣起空性的道理,所以一想起佛陀的恩德,一想起佛陀所開啟的深奧佛法,就感激不盡。我相信,一旦任何一個人通達了這樣的真理,也不得不五體投地地向佛陀恭敬頂禮。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應該全力以赴地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前我翻譯《釋迦牟尼佛廣傳》後,從佛陀在因地廣積資糧的角度對他產生了不共信心,從此之後我也要求大家經常念《釋尊儀軌》。這次我講了《緣起贊》,從佛陀宣講緣起理這一不共偉大之處,在座的行人應該對緣起法門有著不共的信心,從而對佛陀和佛法產生正見和不退轉信,以此推動自己的修行,逐漸通達萬法的究竟實相。

 

己二(廣說)分四:一、緣起空性是世尊的究竟意趣;二、佛說諸法自性為空性之理;三、雖無自性也以緣起力可起作用;四、若自性空性則因果合理並遠離邊執。

 

庚一(緣起空性是世尊的究竟意趣)分三:一、若未通達緣起理則不能證佛的教義;二、緣起空性是佛陀的究竟密意;三、現前緣起空性的量。

 

辛一、若未通達緣起理則不能證佛的教義:

 

唯行利益佛陀您,為度群生而恩賜,

 

正法醍醐空性義,斷定依據無倫比,

 

即是依存緣起理。

 

唯行饒益一切眾生的佛陀您,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群生,恩賜的正法醍醐就是空性的意義,而斷定它無與倫比的依據即是緣起理。《中論》中也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其意是說,沒有一個法不是因緣而生,所以一切法全部是空性。因此大家都要了知,在釋迦牟尼佛為不同眾生開啟的八萬四千法門中,猶如醍醐一般的就是空性法門,而斷定它的依據就是緣起理,也就是說,萬法空性義與緣起理相互依存。

 

以前有一位噶巴堪布,我在他面前聽過很多法,他經常引用我剛才引用的那個《中論》教證。這個教證有兩層含義:第一,未曾有一法,不是緣起法,即不是緣起法的一個也沒有;第二,未曾有一法,不是空性法,即不是空性法的一個也沒有。對這樣的道理,以前沒有學過中觀的人不知道,沒有學過佛的更不知道。有些學佛的人也迷迷糊糊,我覺得他們完全是一種形象。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他們對佛教的教義並沒產生定解,也沒產生一切功德根源的信心。有些出家人只是剃個光頭、穿個出家衣服,就認為自己已經可以了。其實,穿僧衣、剃光頭,並不一定成為出家人,因為誰都可以這樣。如果真正是釋迦牟尼佛的追隨者,尤其是大乘行者,至少也要對緣起法門有所認識;如果對佛法的精華——緣起法一無所知,那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

 

若有何人於此義,視為相違不成立,

 

豈能領悟您意旨?

 

本來一切萬法是空性的,而且是以緣起理來了知的,即:一切萬法,無有自性,緣起之故,但外道認為這並不成立;小乘有實宗和大乘隨理唯識宗的行人,認為這種推理是相違的,因為明明看到一切因緣生的法是存在的。但大乘中觀,只要是因緣而生,決定是空性或不存在的。在這個問題上,若能產生定解,包括對內在的貪嗔癡,和外面的山河大地在內的所有法,都會有甚深認識——只要看到任何一個法是因緣生,就會了知它絕對是空性。(所謂空性,是指雖然在眼前顯現,但全是假的,並不真實。雖然這些顯現的法很容易欺惑眾生的感官,實際上全部是空性。)

 

這種推理雖然很簡單,但有實宗並不知道,還認為是相違的。而大自在派、勝論派等外道認為:只要是緣起法,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不成立;也即他們認為:不存在要顯現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推理是不成立的。這兩種人:一種認為不成立,一種認為相違,他們都沒有懂得佛陀的甚深緣起道理。其實,一切萬法雖然是空性,但在空性中也可顯現。月稱論師也講:如是一切法雖空,從空性中亦得生。其意是說,一切萬法雖然是空性,但在空性中也可產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些人說:色即是空指瓶子存在時裏面是空的,空即是色指瓶子拿走後那種空空的狀態。這種說法根本沒有懂得緣起的道理。若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萬法雖然有顯現,但因為是因緣而生(這就是所謂的緣起),其本體也絕對是空性的(這就是所謂的空性),而空性也不存在、遠離戲論。《三主要道論》裏也說: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為邊執見所奪。緣起性的空性可以顯現的道理,是指顯現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顯現。若了知這樣的道理,世間任何有無的邊執都不會墮,這樣的見解也是最究竟的。而我們什麼時候通達顯現空性互不相違,就通達了如來的密意。

 

平時大家都說,跟上師和諸佛菩薩的密意融為一體。若我們能通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進行修持,之後就能認識自己的心,從而出現顯現和空性無二無別的境界,那個時候就通達了一切萬法的真相。(所以,我們經常說的一切都是本尊的相,一切都是上師的遊舞,並非在心裏想:我所看到的瓶子、茶杯等全部變成上師,或將茶杯等的體觀作上師的身,茶杯等發出來的聲音觀作上師的語言。)或者說,萬法顯而空、空而顯的遠離言思境界,就是上師的密意或了義的上師,我們的心何時與這種了義上師無二無別,就是所謂的跟上師、文殊菩薩、普賢如來、阿彌陀佛的智慧融為一體。

 

當然,這不僅僅是觀想,實際就是如此,只不過我們沒有通達而已。所以我們經常所說的,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法就像空中虛無縹緲的彩虹一樣,這也不是萬法的真相;就是修行過程中看到的本尊、護法神,實際上也是清淨的妙用,其本體也是顯空無別的。這種緣起理誰能通達,他就真正通達了如來的密意。

 

因此這裏說,世間外道誰都沒有通達緣起理。月稱論師在《六十正理論》的注釋中也說:外道根本沒有通達緣起理。其實,外道和內道之間的差別,從見解上分主要是緣起理。所以,了知這樣的見解在外道任何一個宗派中都找不到,就非常關鍵。

 

辛二(緣起空性是佛陀的究竟密意)分三:一、若通達緣起無有自性也可起作用;二、若未通達緣起墮入深淵;三、是故緣起與空性不相違。

 

壬一、若通達緣起無有自性也可起作用:

 

您許有朝一日中,現見空性緣起義,

 

方知自性本為空,能有作為亦不悖。

 

釋迦牟尼佛您在有關經典中承許,通過長期聞思修行,有朝一日會現見空性即是緣起、緣起即是空性的道理,那時就會通達一切萬法的自性本來就是空性,而且因為自性空的原因,也可起各種各樣的作用。在此世間,正因為萬法是空性,產生、滅亡乃至起任何作用,都可在空性中進行;如果不空,生滅乃至因果的安立等一切的一切都無法實現,因為實有之故。

 

其實,就像我剛才所講的一樣:顯就是空、空就是顯,輪回就是涅槃、涅槃就是輪回。在學習緣起理的過程中,通達這樣的道理很重要。《中論》中也講: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意思是,涅槃和世間、空性和顯現、解脫和輪回,一點一滴的差別都沒有。

 

在《中論釋》中,麥彭仁波切就以緣起理唱了一首緣起性空的見歌;在很多甯瑪巴大圓滿的見歌中,都能見到緣起空性的見解;在麥彭仁波切解釋章嘉國師的見歌中也提到:一旦瑜伽士真正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就與密宗證悟大圓滿的境界完全相同。作為開悟者,所有佛法的境界都是相同的;即使沒有開悟,如果精通教理,在他的境界中,各種宗派都互不相違,各種境界也圓融無違。有些人真的已經開悟了,對緣起道理就會有真實的感受或體驗;有些人雖然沒有這樣的感受,但因他對緣起理有堅定不移的見解,生起了不退轉的信心,也可給別人指示,自己也能經常處於這樣的正見中。

 

若真正通達緣起空性的理論,就會了知所有世俗假相都是應理的,一點也不相違。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為因果都是空性的,所以這種不虛因果的規律非常合理;如果不空,則不可能成立。

 

壬二、若未通達緣起墮入深淵:

 

若視與此恰相反,空性不可起作用,

 

有作用則無空性,墜入恐怖之深淵。

 

若與此相反,認為是空性就不可能起作用,有作用就不可能是空性,則已墜入恐怖之深淵。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中說:在整個世間所知當中,通達緣起空性最重要、最關鍵,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重要的事情。若通達這樣的道理,就會了知這兩者相輔相成:因為是空性的原因,一切因果都非常合理;因為一切因果合理的緣故,它的本體絕對是空性的。所以,如果你說一切萬法不空,那一切因果都不合理,這樣就墜入了可怕而恐怖的深淵當中了。

 

有些人認為最究竟的觀點是單空,有些人認為最究竟的觀點如來藏也不是空性,而無垢光尊者的《宗派寶藏論》,和麥彭仁波切的《如來藏大綱獅吼論》裏都講:如來藏的本體也是緣起性空,如果不是緣起性空,那與外道常有自在的我就沒有什麼差別了。當然,所謂的緣起性空也並不是我們口頭上所說那樣。

 

若我們真正懂得這些最甚深的道理,就會了知各種教派、各種教義完全不相違。我們佛學院,在課程安排方面,藏傳佛教各大教派的法都要學。比如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的《緣起贊》、《菩提道次第論》、《三主要道論》等;薩迦派的《俱舍論大疏》、《量理寶藏論》等;覺囊派的《山法》[1]等他空方面的論典;噶當派的《佛子行》等;噶舉派的中觀法要,以及噶瑪巴的教言等。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從真理上講,佛教各派最終的目標,就是要通達緣起空性。

 

在漢傳佛教中,禪宗乃至其他宗派的究竟意趣也是緣起空性。因此,很多禪宗開悟的偈頌、道歌,跟大圓滿、大中觀的見歌並沒什麼差別。但是,對緣起空性一無所知的人,卻經常排斥密宗等宗派,認為它們都不合理。若這樣排斥,自己不但不能證得如來的甚深密意,還造了很可怕的業,這樣就會墮入永遠不得解脫的深淵。但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根本沒有必要依靠學佛來墮入惡趣。如果你真正想這樣,不學佛墜入惡趣的途徑也相當多。

 

因此我們以後一定要知道,佛陀最甚深的法門就是緣起法。若每一個人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對緣起法真正有所認識,這種見解誰也無法搶奪,這個時候無論你在生活中遇到生老死病等任何世俗虛妄假相,也不會特別去執著。在你面前一切都是緣起的妙用:顯現是顯現,但顯現的當下就是空性的。若有這樣的境界,就很容易開悟。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