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0 18:39:50

喇嘛網 日期:2012/02/10 18:34:28   編輯部

 

對實有執著的無始串習需要通過空性法門斷除

 

《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160)   索達吉堪布 講

  

眾生無始以來沉溺輪回,都有一種實有執著,這種串習需要通過空性法門來斷除。以前認為柱子是存在的、轎車存在的、朋友是存在的……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實實在在,但若長期將《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四百論》中“萬法抉擇為空性”的道理,反反復複在相續中修持,逐漸就會滅掉對實有的執著。那個時候,就不會再覺得地位是實有的、錢財是實有的、朋友也是實有的了。

 

 當然,修持空性,不是一次性就完成了,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了。你今天打坐兩個小時,以後再也不修的話,除了個別利根者通過上師的表示馬上就證悟以外,一般的末法眾生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是很困難的,所以一定要長期修持。

 

 那麼,將萬法抉擇為空性後,空性會不會存在呢?空性也是不存在的。這個問題很重要,尤其是這次聽受《智慧品》的人,務必要明白這一甚深道理。聽說外面有好多出家人和居士,經常講《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但由於沒有分清二諦之間的差別,他們所謂的空性,只是將實有的法抉擇為沒有,僅僅停留在一個單空上面,這是見解上的一個大的問題。

 

 大家通過這次學習,一定要搞清楚中觀的原則性問題。中觀宗首先依靠空性斷除實執,然後對空性、有無二邊、非二邊的戲論,也要一個一個地滅除。其實,為斷實執而修空性,當實執斷除時,空執也會自然而除,猶如“兩木相因,火起木盡”,兩段木頭摩擦起火,終會被彼此燒盡無餘。因此,斷除實有的執著之後,無實的執著也逐漸消失,最終滅盡一切分別念,這就是所謂的大空性

  

龍猛菩薩在《出世贊》中:“為斷諸分別,說空性甘露,何人執空性,彼亦汝當舍。”為斷除貪嗔癡為主的一切煩惱分別,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講了甘露般的空性妙法,但若執著空性為實有,那也一定要斷除。所以我們在修行時先應消滅“有”的執著,如此“無”的執著也會滅盡,這是修行的道次第,這個次第千萬不能搞錯。

 

 現在有些大乘修行人,甚至是一些鼎鼎有名的大法師,對空性的瞭解也有錯誤。我常常在想:“遇到上師如意寶和麥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們的教言,真是今生中最幸運、最快樂的事情。如果我遇到其他的世間老師,恐怕不一定瞭解佛陀的究竟法要。”在座的道友應該也有同感吧,假如沒有福分遇到大乘佛法,就沒機會聽聞空性教義,縱然聽過也不一定能真正了達。

  

其實佛法的次第,在《四百論》中也講過,如:“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知此為智者。”修習解脫道時,先應遮遣殺盜淫等非福德的不如法行為,這是人天乘的修行方法;中間應遣除對我和我所的實執;有了這個基礎後,最終有、無、非有非無等一切相都會斷除。

  

大家一定要瞭解佛陀所講的次第,如果從上往下修,或者只停留在基礎法門上,這樣都是不對的。前兩天我家來了一個人,剛進來時,我覺得他境界比較高,一直站著不坐下來。他站著問:“大圓滿的通徹覺性,意義是什麼樣的?”我坐在下麵,抬頭望著他說:“你站得太高了,我只能看到你的腳,看不到你的眼睛。” 所以現在有些人修行太高了,而有些人在下面一直不上去,只停留在一個單空上,這都是不合理的。

  

修學佛法必須斷除有和無的一切執著,如果你一點空性也不瞭解,行為再怎麼如法,恐怕也不能得到解脫。現在有些善知識只講人天福報,不講空性智慧,這樣的話,大家只不過是積些福德資糧而已,無法斷除實有的種子、習氣,解脫也必定遙遙無期。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時,引用過一個公案:有個小乘和尚修白骨觀很有成效,並以此聞名於世。有次,文殊菩薩想考驗他的真功夫,便化身為一位美女,以種種嫵媚的動作來考驗他的定力。起初和尚不為所動,但漸漸的,他不敵誘惑,最後乾脆溜之大吉。美女在後緊追不捨,和尚實在累得跑不動了,就索性兩眼一閉坐在地上,心想:“這下完了!”但等了一會兒,什麼事也沒發生,睜開眼一看,只見美女突然裂成無數碎片,出現莊嚴無比、金燦燦的文殊菩薩。菩薩告訴他:“你的白骨觀修得很好,但把人認為是美的,這是一種執著,會導致輪回痛苦;把人當成是醜的,仍然是一種執著,會讓你永遠無法開悟。因此,你應當斷除一切執著,證得空性。”

  

我以前去泰國、新加坡時,遇到過那裏的一些共同乘行人,跟他們交流之後,內心真的很有感觸:“倘若沒有般若空性,肯定解脫不了。”我在《泰國遊記》中好像也寫過,藏傳佛教既具足了顯宗的一切教言,也具足了密宗至高無上的教言,遇到這麼殊勝的法,真的很開心!

  以前阿底峽尊者遇到兩位威儀清淨的比丘,給他們講般若空性時,兩位比丘特別害怕,捂著耳朵跑掉了。後來阿底峽尊者也說:“光守持清淨戒律是不夠的,一定要聞思證悟空性。”

 

 在座的有些人,可能是前世沒積資糧吧,一聽到講空性的《智慧品》,傳承就不圓滿了。尤其我比較擔心一些居士,他們對怎樣做生意、交朋友、工作興致勃勃,而一聽到空性,就開始打瞌睡、吃瓜子,這說明自己空性習氣薄弱,一定要強迫在相續中種下這個種子,否則乃至生生世世,也不一定遇上空性法門。

  

總之,在修行的過程中,首先要把實有的執著斷掉,然後把空的執著斷掉,這些教證一定要背下來。在我們的一生中,空性法門是指引方向的明燈,沒有通達這些教義的話,縱然每天念《金剛經》、《心經》,也不一定領悟其中的甚深空性義,也不一定能開悟。對此,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