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5 16:02:01
|
尊貴泰錫度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2/05 15:59:59 喇嘛網 編輯部
空性論述 喚醒沉睡的佛 第四章空性
泰錫度仁波切著
第四章 空性
空性,遍存於佛陀所有的法教,在佛陀最後所給的法教,也就是二轉*輪與三轉*輪時的教授,特別強調空性。在這些法教中,佛陀闡述空性的概念,尤其在二轉*輪的法教裏,特別著重空性與智慧的講解。這些法教,主要記載在《般若經》裏,佛陀當時是應菩薩位弟子的請求而講授的。
佛陀初轉*輪,開示的是四聖諦,二轉*輪時教授空性,三轉*輪時講解佛性,這是佛陀自己所描述的開示次第。
偉大的上師龍樹(Nagarjuna)依他自己的見解來闡釋三次的轉*輪。在佛教的歷史裏,龍樹是印度的八大上師之一,有時稱為「世間八大莊嚴]。他說佛陀初轉*輪教授的是自我,二轉*輪佛陀教授的是自我的空性,佛陀三轉*輪,則在厘清初轉與二轉*輪教授的結果。這是龍樹的講法。
偉大的上師提婆(Aryadeva)是「世問八大莊嚴」中的另一位,他也解釋三轉*輪。對於初轉*輪,他的看法是,告誡弟子如何遠離造就惡業及惡因。他認為佛陀二轉*輪,是教導弟子如何克服自我這個染汙之源,因此講解空性。而三轉*輪,依提婆之見,是講解如何克服阻礙正知正見的某些見地及哲學觀。
佛陀三次轉*輪的一個基本,是單純化。佛陀由簡單處入手、這是我們在學習佛法時常需留意的。這也是為什麽許多佛法大師們要替佛陀的法教做論注,以及走在證悟之路上的追隨者必須去思維這些法教和修持它們。佛陀三次轉*輪所教授的空性,被收集在主要的十七部經藏當中,整體的名稱叫《般若經》(<Praj-naparamita Sutra>)。不同的彙集,會有不同的挑選及編排,所以每部經的本數會有不同,但都是佛陀教授空性的原典,其他部經也會論及空性,但這十七部經是最特別在談空性的。
十七部《般若經》的第一部,是其中最長的一卷,從梵文譯為藏文,共有四十萬句,也就是十萬偈(shlokas),一偈四句。印出來共有十二冊,每冊都有八百頁到一千頁。《般若經》中最小的一部是《心經》(《 Heart Sutra》),《心經》翻譯成英文就只有一段。最最短的可以將全部濃縮為一個字,[啊」(ah)。(即藏文的小啊字,這是《一字經》,藏文的音譯稱作《雪千一記秋巴》(《she-chen yige chik pa》)。)從最長的一部到最短的一部,這些《般若經》的主題,都是在探討空性,對空性作詳細的討論。
空性令一切事物成為可能,每件事物都是種相互依存的顯現,所以每件事物都是空性。這是把空性用一矛盾句來解釋,我們應嘗試去瞭解它的意義,一切事物存在,但所有事物是以一種相互依存的方式化現,我們已談過相互依存與轉世的關係,十二因緣勾勒了我們所謂的存在的相互依賴性。在相互依存之外,我們找不到獨立的存在,這就是空性。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一切事物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沒有一件事物不是空性。
許多人對空性的概念感到難以理解,但如果我們從圖形由背景中凸顯出來的角度來看空性,它也許不是那麽困難的主題。空性作為背景,而相互依存所顯現的即是輪,把輪當作圖形,重疊於背景之上。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瞭解,在空性之上,一切事物成為可能。在背景或空間之上,任何事物可以被創造,而且已被造出:也就是使輪回成為可能,涅*也成為可能。眾生能夠不斷進步,是因為空性,諸佛菩薩之事業也是緣空性之故。正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當因緣和合時,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空性使一個在輪回苦海中的眾生,可能證悟成佛,只要眾生能清淨所有輪中的染汙,他就可能證悟。若是沒有空性,這些也就不可能發生。如果一切的存在皆有其必然性,且是永恆的話,就沒有人會長大或學會任何事;任何事都不可改變,不論好事或壞事;也不會有任何進步,因為根本沒有改善的空間。這是關於空性的基本常識。由空性,可以生出許多的問題,同時所有的問題也都有解答,因為空性允許我們變動。它使我們能洞察及了悟。
佛陀在一部經裏講過,沒有任何現象是實存的,不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現象——外在現象如各種物質元素,內在現象如思想,都非責存,也沒有任何事物是必煞的。接下來怫陀說,生是空性。死也是空性,他還列舉了許多現象都是空性。一棵樹從種子發芽。成長,到這棵樹死亡,它的所有組成份子,每種元素——地、水、火、風、空——重又回歸宇宙,這一切全都是空性。這部經的結尾,佛陀開示一切事物都是神跡,是所有因綠相互依存的神跡,當所有因緣完美和合時,神跡之果顯現。
觀察一朵美麗的花,試著瞭解花是怎麽來的,它是相互依存所顯現的神跡,仔細分析,將會發現花朵之所以能顯現,是因為空性,由種子開始,發芽、成長、茁壯,結了花苞,才綻放出花朵,開出一朵玫瑰花。當花瓣掉落。植物枯萎變黃。根也死了,它回歸到它的來處——空性——原先種子形成以前,一切為空性,因此一切也是由相互依存之因綠所顯現的神跡。
可以從許多角度來看空性,可以從現實的角度看,也可以從精神層面來看。若從一般的角度來看空性,佛說沒發生任何事,所以每件事都發生了。所謂一般的角度,我們很容易以自己為例,人類的家庭或多或少有快樂。安定,但有時也會有危機。在這兩種情況下,其實先生。太太、小孩是相同環境裏相同的人,除了家庭成員間有人溝通破裂,其他一切都不變。家仍是家,住在兩間臥室。一個花園之家的小孩每天要上學,父母每天要上班,所以,一切如常,在某個層次上,沒發生什麽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件事都在進行,因與綠可能製造出溝通不良,家庭問題就顯現了。相對而言,空性中充滿了種種情境,各情境以空性為背景,顯現為種種情境,但在究竟上什麽也沒發生。任何事都只是相對的真實,它們顯現於以究竟空性為背景的因緣;口台中。
眾生的內在歷程與外顯行為間的關連,佛陀亦有所開示,這也是由空性講起,在經藏,以及特別是在阿昆達磨論藏裏,佛陀以清楚、實際的例子做說明。透過我們的感官,我們與外界連系,焦點在身體上:眼看、耳聽、鼻聞。當我們碰觸到某個東西,所產生的感覺反應為何,完全決定于因緣所創造出之我們此生的身體,即十二因緣所產生的結果。外在因素顯現的方式,也是因緣和合之果。佛陀開示,我們對於這個星球、地球上的人類的知覺,並不適用於所有各道眾生,而只適用於地球上人類的種種。現象在其他地方的顯現可能迥然不同,只是我們無法想像另一種顯現會是什麽樣子。真的,我們所瞭解的人道只是我們自己的經驗及覺受。
佛陀作了一個假設的比喻:如果你的心靈能進入到另一位眾生的身體裏面去——譬如就是在你身旁的人——透過此人向外去看外在的環境,你將會發現原先所覺知的同一個外境,變得不一樣了,因為另一個人的知覺不同。每個個體透過感官所知覺到的外境皆不相同。不僅如此,人的一生,由小到大,在不同的年齡,個體看待生命與外境的方式也是不斷在改變的。人們到了四十歲,他的期許、欲望及態度,都和他三十歲、二十歲的時候不同。所以,就在人的一生當中,他自己的知覺也是在變的,這些都是屬於外在的環境因素,不論其為物質的、‘情緒的,或心靈的物件。
為何如此?空性。佛陀舉了另外一個例子,比較屬於心靈層面,是關於恒河的例子,恒河是印度的聖河。佛陀說,如果是一個人類,他到印度恒河去,因為是聖河,所以在恒河裏沐浴將會獲得加持。如果去恒河的眾生是只動物,那麽恒河是快樂之源,既可以喝水又可以洗澡。但是,如果是餓鬼,他就會逃離恒河,餓鬼不但不能喝恒河之水,而且一觸到恒河水就會產生劇痛。對地獄道的眾生而言,恒河水猶如炙熱的岩漿,滾燙不已。所以,即使是聖河,不同的六道眾生,視其為不同的河流。這就是因為空性,眾生各有自己由空性中升起的因緣,而有不同的示現。
六道眾生對於同一條河有不同的經驗,因為六道眾生各有不同的業力,來自同一道的眾生,有較相似的業力。在阿昆達磨論藏裏有個特別的名詞,藏文是「卡扭] (kal nyum)。「卡]與時間有關,時機的意思;「扭」表示相等。「卡扭]即「等時]。業力因緣使人類眾生的視、聽知覺相似,我們都具有相似的條件,所以基本的知覺能力相同,雖然仍有些個別差異。有些人讀此書,覺得這些知識很有用,有些人也許會想:「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有些人也許會認為:「他說的並不合理。」甚至有人會問:[他到底知道不知道他自己在講什麽啊?」不管意見如何不同,我們仍有相同的背景,就是「等時]。要每個人都一模一樣是不可能的事,外貌、思想、感覺有無限多的樣態——這全因為空性。若不是有空性,則我們可能都長得一樣。這是由普通的角度來看空性。
空性更深的精神層面,佛陀說,雖然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仍耽於輪回,這也是空性之故。佛陀繼續開示道:即使最愚昧的眾生也能證悟,這還是因為空性。從一個人決定追求證悟,到他真正獲致證悟,這中間可能經歷百萬生,但就在達到證悟之時,這百萬生頓時變得比一個片刻還短,這也是空性。母親們總是在懷抱著嬰兒的時候,忘記了一切生產之痛。
佛陀開示,眾生的虔信與佛陀的慈悲有交集,因為空性。雖然佛陀慈悲,若眾生沒有虔信,則他自己的慈悲心就發生不了作用。為什麽?因為空性。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樣,慈悲與虔信也是源於空性的一個現象。有虔信的眾生,使他能領受到慈悲,由慈悲獲益。諸怫菩薩無法強迫眾生證悟。經藏對於空性,一路下去還舉了很多不同的例子,總集其重點,即是所有的染汙、障礙、妄想都是空性——就像所有的知識、智慧、慈悲也都是空性一樣。
好好重視經典予我們的忠告及警惕是有益的。若我們看待無明、染汙是空性,智慧與美善也是空性,那麽我們可能發展出一種態度,認為任何事都是空的,我們會怎麽做呢?我們可能為所欲為,而不以為意,因為一切是空。佛陀拒斥此種態度而給予嚴重的警告,在藏文裏有個表意清楚的名詞稱作「洞霓打龍」(Tongnvi dar long),「洞霓]是空性,「打龍]是成為敵人。如果把空性瞭解為行事可以漫不經心,不負責任,那麽認識空性反而變成是進步的敵人,這種空性見地無疑的是邪見。
在密續還有另一個警告,確切的藏文是:[洞巴霓拉涅那他霓那雪樂秋南碰瓦救] ( TOng pa nyi la nye na ta nyi na sherabchunH nam pung war jur)。意思是說,若某人智慧有限又誤解空性,則此人必然毀滅,意即此人的人生將毫無用處,他只會退步,甚至成為他人的邪見之源,如是此人的狀況將更糟。對空性半知半解是不夠的,誤解空性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正確的態度,可以用西藏著名的一句諺語來做個注腳,「你的知見可以如天空、虛空般的廣大,但你的心思、覺性。行為應該細密如塵。]意思是不管你對空性瞭解了多少,在行為上你必須要謹慎、持戒、有覺察。若你正確地知道空性,且依你的瞭解程度去持戒、修心,那麽你會獲益良多,因為你的行事是建設性的。正向的,所以不會變成是盲信式的守戒。你也不會強迫性的執著于你所修的某個特別的法門,因為你瞭解那只是一個法門。你將常保警覺,監控自己的行為,你會知道壤不是永遠不變的,因為壞是空;你也會知道好也不是固然的,因為好也是空。但是,你仍然行善以治惡,這樣地去實踐,那麽瞭解空性就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的修持之道了。
空性與十二因緣的關係密切,而且解釋空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十二因綠來說明。我們已經討論過十二因緣,是輪存在的形態,它勾勒眾生一世又一世再墮輪的實況與原因。但有另一種是開悟的型態,即證悟的因緣相倚,這就是佛陀所示現,利益眾生之圖像。平凡眾生輪回的十二因綠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因緣,十二個環,綁住了我們。直到我們證悟成佛為止,所有這些過程,都是因緣相倚,相互依存的。此點不難理解。
悉達多太子以人身獲致證悟,超越了因緣相倚,但悉達多太子本身的這個化現,未超越十二因緣。他的化現,全然與因緣相倚相關連,因緣具足見此色身的人,便活在二千五百年前,佛的色身在世的時候,親見他。現在,因緣具足見到佛陀的人,也會看到他目前不同的化現;因緣具足直接領受其加持的人,會直接接受到加持。有些人則僅具足了獲得間接加持的因緣,那也只能領受到間接的加持。佛陀的加持對每個個體而言並不相等,而每個人也不是同等的領受。大家都一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因緣不同,因此領受加持的能量亦各不相同。能全盤領受加持的潛能則是人人相同的,是人皆具有的佛性,但實質的領受力則因障蔽之輕重而異,就像我們認識自身佛性的程度依個人障蔽之不同而有別。西藏有句常被引用的話:「甘露法雨可以降下十萬年之久,但一口倒置的壺卻仍是空空如也!]
佛陀的追隨者仍在祈願一切眾生皆得解脫,雖然佛陀證悟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仍有許多眾生陷於苦海,甚至許多佛陀親授的弟子,也仍存於深深的迷惑之中。我們不能跑到佛陀的跟前去向他說:「你棄球了!」(中譯:「你不玩了!」「你丟下我們不管了!上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輪到我們上場的時候。佛陀,身為一個人的時候,他解脫了所有十二因緣的影響。而佛的化現卻不然。佛的化現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化現,然而他並非如一般眾生受輪所局限。痛苦的眾生與他有業力的連結,而他以功德回向,祈願眾生解脫輪回,當眾生仍生存於相對真實中,佛的化現也就仍在眾生之間。怫雖然不能再以兩千五百年前的化身示現,佛的示現仍是我們隨處可及的,他啟發、鼓勵我們的修持,讓我們去洞察心的本質。
瞭解空性是修習虔信心的一種方式,發展慈悲心能幫助我們產生純淨的虔信心,反過來也是如此。而我們對佛陀虔信的純淨程度,則可以決定我們能領受到多少純淨的加持。若我們想看得清楚,我們必須先有副好眼睛,眼睛愈好,看得愈清楚。虔敬心愈純,獲得的加持也愈純,我們獲益也愈大。不具純淨的虔信心與不具純淨慈悲心的人,應去尋求法教,依之修持以建立這些純淨特質。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具備純淨虔信的潛能,但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潛能不會自己跑出來,即使偶然乍現,也會因為沒有支持力,沒有關照,而迅速的消逝,就像種子偶然在路旁萌芽了,但因沒有適當的土壤及水份,很快地就會死亡。
偉大的上師寂天,在《入菩薩行》(《 Bodhisattvachayavatara》)裏提到過此事,他說,在黑夜裏,瞬間的閃光,比世上所有的東西都要亮,但它立即消逝。偶爾地,我們意外地遇見了我們究竟的潛能,但卻不是我們可以保留得住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時是我們極度震驚及痛苦的時候,我們可能有短暫的洞察,好像能見到一點異於平日的自性,但是當事情解決的時候,這種洞見就消了,它不持久。很多事可以使我們有短暫的了悟,而我們必須持戒、實修,才能鞏固它的基礎。
空性的實修與運用
佛陀在經藏及密續裏,都曾教導弟子如何將空性運用于實修當中。空性的教授,常常只被當成是種智力。理論的訓練,從某方面來談,這樣講也對,但在經藏及密績裏,談得更為深入。空性被定義為萬事萬物的本質,佛陀以教授空性,向弟子引介一切現象的本然實相,佛陀同時也教授了了知空性的修持方法,以及如何透過禪修。祈請。念誦。持咒,及各種行持,把對空性的瞭解帶入日常生活之中。
眾生皆具佛性,指出了我們修持。運用空性之路。眾生內在境界不同,為了修行之故,我們將之歸類為上三道或下三道。上三道包括了天道,下三道包含了地獄道,心靈的層次不同,化現出的外形亦不同。
六道眾生因緣不同,是六種不同的染汙,人道眾生能夠經驗到所有六道的染汙。譬如,地獄道眾生,嗔毒的染汙最重,而人類也會被嗔恨牽著鼻子走,讓整個生活變得不愉快。不管環境有多好,嗔心重的人是注意不到的,因為嗔心使他覺得每個人、每件事都是與他敵對的。一個盛怒者,可能會生病,可能具有攻擊性,可能感到要殺人,或想擊碎東西,或是尖叫——憤怒可使人完全失控。若一個人被無明所驅使,那會像畜牲道一樣,知覺一片模糊。不論此人有多少知識、學歷多高,此人會覺得自己好像什麽都不懂,甚至迷惑地不知自己是誰。當我們傲慢心膨脹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像神一樣,比任何人都優越,而超出正常適當的行為模式。天道眾生的問題是,即使他們產生了幾劫的快樂,但享樂將盡時,會立即掉落恐怖之中,而後再生於地獄。當妒嫉心起作用時,人道眾生的我們,會感覺到如阿修羅道的一種衝突及矛盾,而且永遠不得休息。當我們受控於貪執及欲望時,我們經驗到如餓鬼道的染汙。嗔恨為我們自己創造了地獄道,心靈的平靜被破壞,快樂也被摧毀。生於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那一道的染汙就會被強化,該染汙成了個體投生於各道之因緣,生於人道,是獲證悟的最佳跳板,因為人類有機會去經驗。平衡、超越所有六道的染汙。
佛陀在阿昆達磨藏及某些經藏裏講到業力,他曾說不論人道、畜牲道或六道中任何一道的眾生,其佛性都不會受限於外在的物質條件,不論何地、何境。以地球上的人類為例,不同民族的外貌特徵不同——非洲人。歐洲人、印度人、蘇聯人。中國人及西藏人。我們太陽系鄰近星球上的居民,一定跟我們更不相像,差異必定大於地球上人種的差異。元素結合的方式不同,甚至可能長成我們地球上人類認不得的模樣。佛陀在阿昆達磨藏裏講述過不同的星球。太陽系,和銀河系,在經。律。論三藏中都有清楚的描述,在密續裏,佛陀給予了更詳細的說明。
佛陀說,其他人類——是指心靈層次與我們類似的眾生——的外貌,可能與我們完全不同。如果他們來到我們這裏,我們能穿過的空氣,對他們而言可能是一堵牆。佛陀很清楚的解說了有些眾生,打從根本上與我們的運作法則不同,對於現象的經歷,也全然不同於我們對這些現象的知覺。對他們而言,形狀是空的,眼是空,耳是空,聲音是空,觸覺、身體也是空,還有很多其他的也一樣。佛陀解釋這些的目的,還是為了要解釋空性。空性遍存於六道,不論各道化現得離我們有多遠,不論之間的差異有多大。有些眾生了悟的程度不及我們,所以我們覺得他們行為怪誕;或是我們的了悟不及其他眾生,他們也會覺得我們行為乖張。由於物理條件的不同,所有與我們相關的事物,與化現為另一種身形的眾生,可能完全不相干。空性是個普遍的原則,它不只是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歷史裏適用,它也不是新發現,它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真理是空性。
當你清楚地、實際地瞭解空性,很自然地。不費力地它成為你處理任何情況的鑰匙。知道空性,你就不會把每件現實問題當作牢不可破的,你也不會在順境裏得意忘形,沒有任何情境會牽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你知道這一切會是空性虛空中的因緣顯現。就只是這樣,因緣適合好運,你感到高興;因緣合了負面,你遭遇麻煩,就是這麽簡單。如此你不會變得神經質,你也不會變成完全的物質主義,你會有個平衡的生活,一方面擁有精神生活,一方面也有物質活動,你有禪修、念誦祈禱文,你也有世俗的生活。你可以面對任何事,而不受它負面因素的影響。當一個人瞭解空性,生活會變得更平順,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絕大部份金剛乘佛教密秘哲學的法教是以空性思想為根的,這些法教出現在律部。阿昆達磨部。經部及密續,都是非常殊勝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套哲學稱為「讓通」(rangtong)及「簡通](jentong)。要翻譯這兩個詞相當困難,因為它們不是普通字的用法,而是特別的哲學用語,或許「讓通]可以粗略的翻譯作「內在的空性]或「自空];而「簡通]是[外在的空性]或「他空」。這是粗略的意譯,但己接近字的原意。
「讓通」與「簡通」是由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物,可以用水陸交會的海岸線來做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可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抵達岸邊,我們可能乘船由海上到達岸邊,我們也可以用走路、搭交通工具由陸地到達岸邊。「讓通」及「簡通」就是這樣,由不同方向抵達同一目的地。
「讓通]與「簡通」可以應用到任何事物,但在這裏用來探討佛性會更有意義。從「讓通自空派」的觀點,完美佛性的哲學定義,是指二元存在的完全空掉,佛性是完美的、超越二元對立的。「簡通他空見],則指完美的佛性是由任何相對地實存中解脫。一般對於空性的瞭解,是結合[讓通」與「簡通」兩種觀點,偉大的上師融合了兩者。也有一些大師們只持「簡通]觀,或只提
[讓通」,他們很堅持只有一種是對的。無論如何,最後的結論仍是相同的。
有一種方法可將空性從這種神秘的。哲學的態度,帶入佛法的修持及日常生活之中,佛教徒以皈依為始,也就是我們對能提供皈依的處所及人有信心,我們想從那兒得到教法,而他們確實也具足被皈依的條件:時間對佛陀的法教有考驗,我們確實需要證悟者的指導,及修道上真誠的夥伴。歷史上的釋尊,佛法——法教或典籍,及僧寶——導師、老師與精神上的朋友,是我們皈依的物件。我們應瞭解三寶且尊敬三寶。得獲人身,弟子可以在上師的教導與佛陀的加持下修習佛法,然而,最終極的皈依是證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並不把釋尊、法教及上師的指導當作是永恆的、究竟不變的。在我們理解佛陀、佛法。精神伴侶是證悟道上所必須要有的,但不是永恆的情況下,我們以空性為原則,皈依三寶。三寶是我們修持佛法所依之因緣,所有的修行者都需要三寶的協助。有了他們的加持及教導,才可能成功的修持佛法而最終得獲證悟。這是將空性運用於皈依。
空性的第二項運用,是用於禪修與祈禱念誦。基本的祈請禱文,及基本的禪修如「息內](shinay)——靜心——都能提供空性的經驗。當你以純淨的虔信心祈願時,心靈完美的感覺,就在你念誦願文的同時,淨化了所有的痛苦及染汙。在以純淨的虔誠心念誦祈禱文時,你有種純淨的感覺。當然,一個初學者,也許在念完祈願文的同時,一切煩惱又重新回來了,這很正常。但當我們在念誦祈禱文時,我們常會有被加持的感覺。
禪修時也是如此。譬如說,你在練習上的禪修時,你是進入心靈最寧靜的境界,一切皆完美,一切皆純淨。當然,對一個初學者而言,當禪修結束,日常行止開始,這完美的感覺便消失。如果好好的祈願或禪修,我們是能夠驚鴻一瞥空性的。
空性第三個運用時機是在修菩提心之時,經藏法教都是以此為基本,在發慈心、悲心及喜心時,修持者樂於接受任何事,快樂的及痛苦的皆然,它們的意義都能被理解。佛陀在某部經裏說道,一個有菩提心的人,即使處於痛苦之中,仍然苦得快樂。將自己的苦與別人的苦都轉化為快樂的煉金術,就是發展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一切事物都變得美好,順境、逆境一樣都成了修持菩提心的善緣。所以,基礎的菩提心的修持就是運用空性。
運用空性來修持的第四種方法是密續的本質,也就是普遍的瞭解眾生皆具有佛性,且任何環境都是淨土。直到你瞭解此點,要不你就仍在輪回之中。當一個人真正理解此點,這個人就證悟了。在還不能認識輪回本質時,輪回是苦;認識了輪回的本質,則輪回使你證悟。證悟需透過修持,修戒律、修慈悲心、修道德等等,透過這些修持,你能了悟現象界存在的本質。
一旦認識怫性,即來到最後一刻。輪回裏的時間,對證悟者而言,相對上,他可能花了幾億個世紀,投生幾億次於輪回六道,然後才證悟;但在究竟上,這些時間只是頃刻,比一秒鐘還短。這是空性的究竟層次。雖然平凡眾生不能真正瞭解這些,而且這些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在我們可以經驗到的範圍裏,可以用下面這個情境作類比,回想你正要接受一個手術,可能是牙齒手術也可能是意外事件受傷,那時你覺得疼痛好像永遠不會停止,劇痛令你覺得時間漫長,幾分鐘的時間像是幾個小時一樣長。然後,突然地,劇痛停止,不再疼痛了,那真是甜美、棒極了的一刻,好像疼痛從來不曾發生過一樣,痛幾乎被忘光了。這個例子,不能拿來跟證悟比,但能給我們一些證悟的概念,空性在時間歷程中如何被體驗,也告訴我們無盡的生死死生和無盡的痛苦,是在證悟前的片刻。
以上四種有關空性的運用,只是簡略的敍述,是個簡單的方式來看空性,及如何應用在各個不同層次的佛法修持上。我們應祈禱、禪修、做善事、避免惡業、幫助他人,發展虔敬心、慈悲心,但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這些是真理、是必然不變的。我們把這些練習,當成是內在佛性的自然顯現。在我們幫助他人時,只是協助眾生有個較好的因緣而已。當我們修持佛法時,我們是在盡一切努力,令我們的佛性早日覺醒。若我們以為所有的善行都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就會變得神經質。
對於空性有正確理解且懂得運用空性的人,不僅可使他們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更有效率,也可以與別人分享這些知識。適切的運用空性不僅能使佛教徒受益,且可以使所有的人受益。譬如,當一個人面對臨終,那麽瞭解空性對他將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都有認識的人已亡故,或即將死亡,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他們的朋友死于AlDS(後天免疫不全症)或是其他的疾病,或是自己亦身染重病,雖然這是很痛、很難的一件事,但它也是一個很偉大的機會!
西藏有許多的諺語,其中有個恰當的例子,出於一首敍事寓言詩,是國王與他信任的士兵的英勇行為,其中有一行寫得很美,是在戰場上一幕恐怖痛苦的情景下,說出的一句話:「不管任何事發生在我的身體上,都只是我身體的受傷,沒有任何人可以傷害到我的心靈。」並不因為身與心相關連,所以,身體受苦,心靈就一定也受苦,我們的心靈可以不必覺得苦。若對空性有清楚的瞭解,許多身體上的痛苦可以減輕。當瞭解一切現象如疼痛一樣,並非實存,那我們就有可能超越它們。
還有一個比喻,這回是佛陀所講的例子了,此例與嗔心這種染汙有關,簡單來講:當你生氣時,若是可能,則盯住鏡中生氣的嘴臉,坐下來,好好的看,然後問:[它是什麽?] 也許你正處於盛怒之下,想要施展暴力,但先別那麽做,先坐下來,問:「它是什麽?它在哪里?]頓時你會發現生氣不見了,你的憤怒只是一種反應,是許多相互依存之因緣的顯現而已!這可以應用在任何負向的心靈狀態上,例如:執著、欲望、妒嫉等等。
習性也是一個我們要對治的一個因數,藏文稱習性為「帕恰氣地帕](pa cha che dipa)。染汙當然也是種習性,但兩者略有不同,「恰恰氣地帕]是一種很微細的障垢,譬如我們將自己的思想、感覺、動機投射到他人身上,就是種習氣。習氣可能不易察覺,也很難克服,必須要費些力氣才可能克服習性。當我們發現自己總是犯相同的錯誤,誤會別人,以一種不正確、愚蠢、不慈悲的方式來評判別人,我們就是已經受到習性的障礙了。總是在事後才護覺自己錯了,但為時已晚,傷害已經造成。我們只能由錯誤中再去學習,這種微細習性的障垢,都直接來自「我」這個概念。
西方人對於自我價值感的認同好像有些困難,許多人說他們恨自己、不喜歡自己,他們很確定自己不好,這也許是因為不瞭解人皆具有佛性之故。知道有佛性,或許是克服自我強度低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修持空性,從空性的角度而言,被自己痛恨的物件——自我——是不存在的,即便有些自己不喜歡的性格、特質,但因空性之故,總是有可能改變的。永恆的痛恨並不存在。空性就像是哲學家的寶石,是西方煉金師曾努力尋找的東西,它就在那裏,但它也不在那裏,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礎,它是問題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那就是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