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世系傳承,或曰一位轉世喇嘛的傳記,通常都包含有這位轉世者的傳承及歷史,因為當今之世的色身,只是暫住於另一個不同的身體,而他已經證悟的本質是相同的。事實上在西藏的傳統裏,有數百位的「祖古」被認證,每一座寺廟不論其規模大小,通常都會有多位元祖古駐錫在那裏。其中有些轉世喇嘛,因其崇高的地位,對他們常住之處及行腳的區域,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泰錫度(Tai Situpa)仁波切在轉世的譜系裏,已是第十二世,他的譜系可溯及超過千年之遠。他的歷史,是東藏,特別是康區(Kham),在宗教與學術發展中,不可缺的一部份,康區也就是他的主要駐錫寺廟八蚌寺(Palpung)所在之處。

他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冠予「泰錫度」這個頭銜之前的式祖古系統,也就是印度「大成就者」(Mahasiddhas, 即great accomplishers)的年代,這些大成就者以他們的聖行及神跡而出名。依據傳統,泰錫度是彌勒菩薩(Maitreya)的化身,即未來佛,從釋尊的年代開始,他曾多次以印度與西藏瑜珈士的外像化現。傳記中所記載的大成就者,是以多必巴(Dombipa)化現,多必巴是摩揭陀國(Magadha)的國王,也是扉入帕的弟子,是一位聖者,在他未放棄一切選擇在荒野中的修觀生活之前,他已經密秘的修持密續達十二年之久。他的另一個化身是登瑪﹒策夢(Denma Tsemang),是蓮花生大師二十五位主弟子之一,他以超人的記憶力稱著。瑪爾巴是西藏最早的重要轉世者之一(1012-1097),如前文所述,他到印度去取經,帶回了那洛巴的傳承,和一些其他的教法,以及他所翻譯的經文。他總計去了三次印度,他的傳記是今日佛教行者所最感興趣的。他是位有家室的人,是一位農夫,在各方面他都算是個壞脾氣的人,當他的愛子早夭之時,他經驗到人世的無常,但是此間在他賢慧的妻子達妹瑪(Dagmema)的協助下,他仍努力整合學術與實修兩者於他俗世的日常生活之中。

卓貢‧雷千(Drogon Rechen, 1148-1218)的轉世再來,為泰錫度與噶瑪巴之間搭了一座銜接的橋樑,這個連系到今天都仍然維繫著,卓貢‧雷千是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Dusumkhyenpa)的根本弟子之一,從那個時候開始,噶瑪巴與泰錫度兩位高境界的轉世喇嘛,就持續維持著上師-弟子的交互關係,因此,使噶瑪噶舉傳承的教法與實修法門,得以用此方法綿延不斷的傳下來。這已經變成慣例,由噶瑪巴來認證泰錫度,並成為他主要的上師;再由泰錫度來認證噶瑪巴,將傳承再傳回給噶瑪巴。

瑪爾巴身後的另外兩位轉世瑜珈士,亦有相當高的證量,他們是耶喜‧寧波(Yeshe Nyingpo)及仁夠瓦(Ringowa)。耶喜‧寧波是殊勝的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Karma Pakshi)的弟子。另一位轉世者是一位中國的皇帝,他有超凡的精神力量,他的名字叫做「太祖」(Tai Tsu, 譯者按︰可能是指明太祖),他是第五世大寶法王德新‧謝巴(Teshin Shekpa)的弟子,他具有天眼(Clairvoyant),能夠看到他老師頭頂上的寶冠,這是常人之眼所見不到的,所以他製作了一頂形狀與他所見到的寶冠相似的寶冠,獻給噶瑪巴,並且請噶瑪巴戴上此寶冠,如此就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它,並且由於看到象徵內在高度證悟的寶冠,而能由此獲得幫助。這個獻貢,成為「黑寶冠冠儀」(Black Crown Ceremony)傳統的起始,從此噶瑪巴以此聞名,而且此一冠冕儀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卻吉‧嘉辰(Chokyi Gyaltsen, 1377-1448) 是第一位擁有泰錫度頭銜的轉世者,是在西元1407年,由中國明朝的永樂皇帝所給與的名號。中文的完整名號相當的長,一般只取縮寫的「廣定泰錫度」(Kuang Ting Tai Situ),代表它的要點,意義是「崇高的、不可動搖的、偉大的大師,是指令的持有者」。卻吉‧嘉辰是第五世噶瑪巴的一位親近弟子,噶瑪巴認命他為噶瑪貢寺(Karma Gon)的首席教師,此寺乃是噶瑪巴當時的主要寺廟,座落于東藏。
泰錫度仁波切貝瑪‧通永‧甯吉(Pema Tonyo Nyinje),生於西元1954年,是藏曆的男性木馬年,地點是東藏德給地區的白玉(Palyul),劉姓務農的家庭。他的誕生,伴隨著引人注目的徵兆,這些徵兆都是高境界轉世喇嘛所見的,包括被第十六世噶瑪巴認證。當噶瑪巴感應到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就要降生的時候,他正巧與達賴喇嘛造訪北京,於是他寫了一封信,清清楚楚的描述其父母親的特徵及所住的地點,那封信,伴隨著誕生時無誤的徵兆,一些不尋常的物理現象,諸如屋內的彩虹和地震等等,使得他們正確的認證了今世的泰錫度仁波切。在十八個月大的時候,他就被護送著進了他自己的寺廟,八蚌寺,依傳統由噶瑪巴為他行冠冕儀式。當東藏政局危急的時候,他被帶到噶瑪巴的主要寺廟,位於中藏近羊八井(Yangpachen)之處的祖普寺(Tsurphu),接受他此世第一次的紅寶冠冠儀,這是從第九世大寶法王為第五世泰錫度仁波切加冕紅寶冠之後,就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他在祖普寺住了一年,在五歲的時候,他離開了西藏,與他的隨從到了不丹(Bhutan),在那兒吉美多傑國王(King Jigme Dorje),與母后(Queen Mother)曾是前世泰錫度仁波切貝瑪‧汪卻的弟子。後來他又到了錫金(Sikkim),它住在幹托(Gangktok, 錫金首都),一直到他感染肺結核為止,那時他搬到了大吉嶺(Darjeeling),那裏離醫療單位較近。他在病癒之後,回到錫金,這次是到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在那裏他接受了噶瑪巴照顧,並在噶瑪巴的指導下,接受正式的宗教訓練。

泰錫度仁波切還是位孩童的時候,雖然曾是大寺廟的領袖,卻必須為他自己和他的少數隨從奮鬥謀生,因為突然間他們都成了印度的難民,他和他的三位僧眾,幾乎無以為繼,直到美國一個救難機構提供年輕喇嘛資助。諾拉‧瑪克蓋蕊(Nola McGarry)是他美國的養母,提供他的生活所需,直到他長大,她以寫信的方式或寄書給他讀,來鼓勵他學英文,直到1982年她才見到他,也就是在他第一次美國開示之旅時。

在二十二歲時,泰錫度仁波切就被授命建立自己的新寺廟,是德給與納千(Nangchen)地方的弟子們供養給他的土地,在噶瑪巴的祝福與鼓勵之下,他離開錫金到喜馬偕爾郡(Himachal Pradesh),是北印度喜馬拉雅山區的一個州,在那兒,他在山丘的森林地建了一些營帳,是*近帕蘭波(Palampur)的地方,比鄰藏人社區比爾(Bir),他開始「智慧林」(Sherab Ling, 音譯為「雪樂林」)寺廟的建築。

The lineage of the Tai Situpas is traced to one of the main disciples of the Gotama Buddha, the Bodhisattva Maitreya. Since that time there have been a successive chain of incarnations, whose achievements are recorded in Sanskrit, Chinese and Tibetan annals. A direct lineage that continues to the present day. Some of whose biographies can be found here.

The Tibetan incarnation Chokyi Gyaltsen 1377-1448), became the first to bear the title Tai Situ. The title was presented in China by the Ming Emperor, Yung Lo, in 1407, and though the full title is lengthy it may be shortened to Kuang Ting Tai Situ which essentially means, "far reaching, unshakable, great master, holder of the command."

The twelfth Tai Situpa is the founder and Spiritual Head of Sherab Ling. A leading spiritual teacher who tours the world, a campaigner for active-peace, artist, poet, author, architect and geom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