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12 11:20:14
|
大手印
|
| | |
|
尊貴泰錫度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1/12/12 11:19:15 喇嘛網 編輯部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八
第四不共加行~上師瑜伽
尊貴的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開示,2004年於印度八蚌智慧林
口譯 (英翻中):貝瑪秋頓;文字整理及翻譯校對:張晴與蔣秋薩諄
教學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與實修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在四加行裏,上師瑜伽是最後的一個不共加行;完成了前三個加行,再來修持最後一個上師相應法,則會更形殊勝且更為完整。假如我們完成了前三個加行,則會更形殊勝且更精確。誠如一開始我告訴大家的,一切的佛法修持都是在淨化和累積資糧。淨化無數生以來所有面向的業力,包含了潛意識裏的覺知。累積相對上的條件以臻究竟上的了悟,這相對條件我們稱為功德的累積;而相對條件的更深入層面是智慧的累積。當然在究竟面上最終的結果則是了悟俱生智。
上師瑜伽是一種灌頂,它是灌頂。上師瑜伽是更加著重虔敬心的修持。慈悲心的升起比虔敬心容易,因為慈悲心對自我而言是比較容易接受的。虔敬心則完全是自我的對治,自我越大,虔敬心就越小。因此,上師瑜伽的修持即為虔敬心的修持,是最後一個不共前行法。當然,慈悲心也是自我的對治,但是它比較容易,因為你可以自處於他人之上,然後對他們產生慈悲心。他們比我窮困,所以我對他們懷有慈悲心;他們比較不幸,因此我對他們產生慈悲心;他們正在受苦,因而我對他們產生慈悲心。你絕不會說,他們比我好,所以我對他們有慈悲心;他們比我快樂,因此我對他們產生慈悲心;他們比我喜樂,因此我對他們產生慈悲心。正常情況不會這樣。我們對正在受苦的那些眾生,那些低於你的眾生,產生慈悲心;你對他們有慈悲心,是因為你喜歡處於高處往下看而產生慈悲心。沒有慈悲心做基礎,是很難產生虔敬心的。沒有慈悲心做根基,虔敬心不會真正有有清楚的目標;它變得好像單單只是情緒性的感情而已。因此,當你懷有慈悲心時,虔敬心就變成是真實、健全的虔敬心。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不具慈悲心的虔敬心,猶如一隻狗對主人的虔敬。因為你的狗會因為你去咬每個人;你的狗因為你對每個人吠叫;你的狗會到處跟著你;而且當你回家時,狗會變得瘋狂;可是假如你離開了,你的狗會三四天不進食;所以,這是有虔敬心卻不具慈悲心,而僅是情緒上的忠誠。在古時候,軍事首領擁有極為忠誠的戰士為他們打仗,為他們陣亡。這樣的虔敬就是沒有慈悲心。可是,當你的慈悲心開展,並基於此開展虔敬心,那麼它就不像那樣的情形了。就像是阿難對佛陀的虔敬心。每次佛陀微笑,他總是抬起頭發問:你為什麼微笑?這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在許多經典裏有記載,在那期間在佛陀座前,有一萬個菩薩和五千位阿羅漢,除了阿難之外。藏文是這麼說的,意指,除了阿難以外;除了阿難,每一位都是菩薩和阿羅漢。阿難的虔敬心是極為純淨的,最後他證得了阿羅漢。
這就好像密勒日巴對馬爾巴的虔敬心,它是以慈悲心為基礎;在相對上而言,密勒日巴因懊悔而開展出極大的慈悲心。他的叔父叔母們對他、他的母親和妹妹非常惡劣,以致于他的母親變得非常非常地沮喪。因而他的母親要他進行報復。但像密勒日巴的母親和妹妹如此貧困無依的人,那時他還不是密勒日巴。這樣的三個人,如此貧困且弱勢,如何向如此有權勢的大家族親戚復仇。那是不可能的。然而母親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復仇,就是藉由學習黑法,那麼他們就能報復了。因此母親送密勒日巴,當時不叫密勒日巴,送他的兒子去學習黑法。他變成了黑法的大師,所以,透過黑法的力量,毀滅了所有的仇敵。他們甚至挑選了一個絕佳的駭人的時機,就在他們兒子婚禮期間;當一個大家庭舉辦婚禮,所有的親友會被邀約聚集,舉辦一個大型的宴會。就在宴會進行中,黑法被施放。因此,他的母親很高興。他們居住在一間極為狹小的房子,可是她卻攀爬上屋頂,手持長竿,並在上面系綁著舊衣類似旗幟般,揮舞著它,並從屋頂高聲吶喊著,「如今你們得到應有的懲罰」,諸如此類。並且他被其他人邀約施行黑法。有一次他應邀去製造一場冰雹風暴,摧毀了整個村莊的農作物。然而有天他施黑法,完成之後他親臨現場,目睹所發生的事。由於冰雹風暴是如此的兇猛,如此大型的冰雹風暴,數以千計的鳥、樹皆死亡,而且遍地都是死亡鳥類的殘骸。他試著撿拾鳥類屍體,但是,實在太多了。因而,他發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錯誤的。然後,帶著懊悔、懺悔、後悔的心離開家鄉去追尋佛法。當他聽到馬爾巴名號時,他心中的虔敬心油然而生。並且感到一股極為強烈不可言諭的歡欣,就在當他聽聞馬爾巴名號時。
一切都是相關的。假如那些事情未曾發生在他們身上,那麼他的母親就不會要求他去學黑法。如果她不曾要他去學黑法,那麼他就不會去做那些可怕的事。假如他沒有施行黑法,那麼他就不會瞭解他做了些什麼。假如他不瞭解自己做了些什麼,那麼他就不會去尋求任何東西;如果他不尋求佛法,他也將不會聽聞到馬爾巴的名號,因為有很多的馬爾巴。馬爾巴是個特定的地區,它類似於一種姓氏。他真正的名字是卻吉洛卓。如果他沒有聽聞到馬爾巴,卻吉洛卓的名號,他就不會升起虔敬心。所以這一切的事都是有關聯的。因此在座的每一位,我們如何開始接觸佛法,如何像現在這樣地修習佛法,到現在的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關聯。一件事連接著另一件事。某些人已經到達某種境界;某些人尚未到達某種程度;而某些人才剛剛起步;某些人在半途中;某些人幾乎到達終點;我衷心地祈願我們之中沒有人是倒退的。
為何要修持上師瑜伽?
上師瑜伽的修持是虔敬心的修習,是為了累積智慧資糧。雖然有無數的途徑可以累積智慧資糧,然而實際上,智慧無時不在我們的內心;俱生智即為我們的本質,它必須被開展,它必須被喚醒,它必須從內在顯現出來,且讓我們這樣說明。為何我們還在這輪回當中呢?相對而言,在這地球上已經有七位佛證悟了,七佛,為何我們還在這裏身陷輪回當中呢?並非佛陀對我們不具慈悲心,並非我們吶喊得不夠大聲,只因我們本身的慈悲心和虔敬心不夠俱足。佛的本質與我們的本質是相同的,平等的,究竟的平等。因此,相對上,佛的加持力無法強加於我們。佛的加持力是自然運任的,我們也必須變成自然任運的。如果我們的慈悲心與虔敬心是自然流露,那麼佛的加持力就自然任運了。
因此,假若我們認為佛是一位有學問的學者,那麼我們就會得到那樣的利益。如果我們認為佛是位有神跡能力的頂尖人物,那麼我們將會獲致那般的加持;假若我們認為佛具有無量慈悲心和無窮智慧的化現,那麼我們將會獲致那樣的加持,將會領受到那樣的加持。舉例來說,在雨季如果你放置一個盆子在外面,倒置十日,盆子仍是空的。假若你放一個髒盆子在外,即使是盆面朝上,它仍將充滿不淨的水。假如你有一個盆子,如果你放置的是一個有毒的盆子,那麼你將得到有毒的水,一整盆的毒水。假若你安置一個潔淨的盆子在外面,那麼你將會有一整盆乾淨的水。因此佛的加持力是無窮盡的。一百億人秉持真誠的虔敬心同時向佛祈求一百億件事,它將會應驗。佛的智慧是不會因為有太多的請求而混淆的。舉例來說,當陽光普照時,不管有多少人走到外面,坐在太陽底下,陽光一樣普照,不受影響;這是相同的道理。虔敬心必須盡可能地純淨,盡可能的真誠。我們要如何鑄造真誠的虔敬心呢?我們可以依循傳承法本中逐字描述的清淨虔敬心,鑄造真誠的虔敬心。即使我們盡己所能地去鑄造最真誠的虔敬心,如果我們不夠純淨,那麼依循善巧的法本與方法所塑造的虔敬心也是短暫的。這就是為何我們必須進行所有淨化和累積功德的修持。
因此,當你修習上師相應法之後,法本所記載的,我們自傳承所領受的,都不會只是一種塑造出來的虔敬心,而是真正的虔敬心。智慧是極珍貴的,加持力是極珍貴的,可是假如我們沒有福報去領受它,我們就無法領受到。你們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錢。因此,我舉一個關於錢的例子。一個人真正擁有一大筆錢且能夠正確運用它,絕對必須具有福報。你必須要有福報使你俱足所有的條件去照顧它。你給一大筆錢,幾億元,很大的一筆錢,幾億元給予一位未曾受過教育,一無所知的流浪漢,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那將會有上百個投機者跟在那個人後面,並耗盡所有。那個流浪漢可能變得比無家可歸更糟糕。什麼是比無家可歸更糟糕呢?失去生命。他可能失去他的生命。因此必須具足功德,即使是為了擁有類似像錢一般的俗物。然而,談到智慧,它是較金錢數百萬數十億倍的珍貴。你無法購買到智慧,無論你付多少的錢,你無法買到智慧。當然,你可以買到知識。所有的學院,所有的大學,他們全都是為了,你是知道的,有大專教育工業,非常有趣的。我們稱之為健康工業,教育工業,資訊工業,你知道的,十分有趣。是真的有。沒有智慧工業;你無法買到智慧,你無法為了智慧而受訓,你無法贏得智慧,智慧是在你的內心,不是外在的,因此,你無法從任何地方獲致它,它在你的內在。
你們是蓮花的種子,所以,蓮花必須從你生長出來,蓮子無法外出去買蓮花。它就好像去購買一尊佛像,你外出去買佛書,你外出去買佛像。就如同蓮子外出去買蓮花,但是,真正的蓮花是在你的內在,它必須自你的內在成長起來。因此,為什麼我們買佛像,為什麼我們買法本呢?那是因為蓮花想知道它真正擁有什麼以及它的長相究竟是怎樣。佛像、法本等都可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你瞭解自己本來面目。我正在教導你這?蓮花如何成長。我們擁有來自佛陀的傳承,佛陀甚至講授妙法蓮華經。佛陀全然的證悟正是傳承的根源,我們藉由上師傳授予弟子的方式而領受到它;我只是延續著傳承,傳授予你們。所以擁有適合的條件,蓮葉會成長得非常大,但有可能開不出花。然而具備特定的條件,蓮葉可能長得非常大卻開小的花。具足完美的條件下,蓮葉將會很大且蓮花將會盛開。具足完美的條件下,它將永恆地持續地綻放。所以,就葉子而言,大葉子如同是阿羅漢。小的蓮花就如同菩薩;大的蓮花如同十地菩薩;然而永恆綻放的蓮花就是佛。但我們只能夠想像,因為我未曾見過一朵蓮花能永久綻放。但我們知道,蓮花綻放能持續一些時日,那麼為什麼不能永恆呢?
實修指導~觀想
上師瑜伽始自於自身觀想。首先你將一切溶入空性,自空性中,你自身化現為金剛瑜伽女,不是金剛亥母,是金剛瑜伽女。自身觀想為金剛瑜伽女後,第二步驟是觀想從上師金剛總持到佛金剛總持,所有的傳承上師都在你的頭頂。這些觀想在這種法本中翻譯得很清楚,無意冒犯,但這個圖是錯誤的。這是金剛亥母,達尼多傑那久瑪,這裏寫著,不是達尼多傑帕莫。
現在這裏寫著,觀想,禪修,藉由持誦觀空咒觀想一切淨化並化空。隨著咒語念誦,將一切溶入空性。從空性中,化現金剛亥母,事實上是金剛瑜伽女。然後這本書上寫著:如以尚未淨化的自身站立於如蓮花及日輪上的屍骸上,以你的一般形象修持上師瑜伽,你的障礙將使你無法獲得加持。說你無法獲得加持,這是個很好的講法。但是以觀想本尊修持的話,就可以加速並容易領受到加持。這就是當修持上師瑜伽,你應該集中注意力在自身所化現的本尊上。當然,有其他的選擇,你也可以觀想其他本尊,可是通常是不這樣的。就是金剛瑜伽女,就這樣。不是其他任何本尊。自身觀想為金剛瑜伽女,是因為金剛瑜伽女代表智慧的清淨顯現。可是並非金剛亥母,因為要自身觀想為金剛亥母一定要有金剛亥母的灌頂。沒有灌頂,你不能自身觀想為金剛亥母。金剛瑜伽女是金剛亥母的前一階。因此你不需要灌頂。一般的修行者可以自觀為金剛瑜伽女,在此有非常清楚地描述。從皈依大禮拜,你已經完成金剛亥母及所有本尊的觀想。這些你並不需要灌頂。自我觀想是完全不同的。
接下來依據念誦逐步進行觀想。上師瑜伽有兩種觀想方式,意指自從上師金剛總持到佛金剛總持,所有傳承上師,被所有佛,菩薩,本尊及護法所圍繞。傳承上師,從你的上師到佛,一個堆疊著另一個,猶如皈依樹的繪圖一般,只有在中央主幹的傳承上師如此,其他的不是在四個不同的地方,而是如雲般地圍繞著傳承上師。觀想祂們在你的正前方是允許的。因為對某些人而言,在接受傳承灌頂時有困難,在最後,當接受嗡、啊、吽自頂上給予傳授灌頂時。有點像這樣,像這樣,像這樣,他們有這樣的問題,因此,可以允許觀想他們在正前方,允許的;被允許的意思是指,最恰當的方式還是觀想在你的頂上且面朝相同方向。那是最適當的方式,可是也准許去觀想你在這裏,他們在那裏。就如同達吉和讀吉一般。就是自身觀想和對身觀想,那樣的方式,你可以這樣做。這是允許的,如果你這樣觀想有問題的話。
好,現在解釋十分清楚了,不是嗎?假如你可以,就觀想在你的頭頂上方;如果你不能,那就觀想在前方,就像你在其他修法上所做的一般。在你的頭頂,我假設你們觀想它在你頂上,不然,你可以說在你前方。在你們的頭頂上,安坐著你自己的根本上師,祂的化現與你修持皈依時相同;如同你在做皈依大禮拜觀想時那樣的化現。雖然,祂是你的根本上師,可是卻是金剛總持的形象,所以是相同的方式,在日輪和月輪的上方,而日輪和月輪在蓮花之上,而蓮花則位於法座之上。法座為八隻獅子所舉,意謂每一方位有二隻獅子,所以,四個方位共有八隻獅子。然後緊接著是從佛金剛總持到上師金剛總持,所有的大手印傳承上師。觀想同時,你念誦誦文,之後你的觀想已經完成了。之後,你持誦這個誦文。而當你正在念誦它時,當你正在持誦這祈請文時,自佛金剛總持到上師金剛總持,一切實際形象如你所念誦般地真實地降臨。猶如你所持誦的,上師金剛總持和佛金剛總持,每一位三門嗡、啊、吽,放光射向十方,然後,真實的佛與上師降臨併入融。所以你對皈依境的觀想就開了光。不是樹而是皈依境,措欣。措欣的意思,措,是功德的累積,智慧的累積;欣,意指具體的東西,對境。所以,它變成了累積功德的對境,而非僅是你的想像而已;它是真實的,變成真的。
七支供養文
而後,緊接著你念誦七支供養文,其為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輪,然後請佛住世和回向功德予一切眾生。七支祈請文,你對著三寶三根本,尤其向所有的傳承上師持誦七支祈請文。在這七支供養文中,回向被往前提了兩個順序。即回向之後,請佛住世和請轉*輪是放回向在其後。是的,現在呢,你祈求他們轉*輪,而後,你進身面向。這是第一灌頂,又稱為寶瓶灌頂。在大的灌頂中,寶瓶灌頂包含許多灌頂,作為第一灌頂,主要的象徵物為寶瓶,它代表了本尊的壇城,但其中有許多細部的灌頂在其中,這些的象徵物也都是寶瓶。這就是所稱的第一灌頂。
為了使你更清楚上師尊貴的化現,我想要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讓你們有更清楚的概念。某些人可能有些許的模糊,這不是取自於法本,只是我的舉例。通常人們繪製諷刺漫畫,諷刺畫,某人有這麼大的鼻子,然後就把它畫得這麼大,那就是諷刺畫。某人這裏有點大,而這裏有點小,卻把它變得這麼大,這麼小,那就是諷刺插畫。完美無瑕的尊聖意思正好相反。外貌類似你的上師,可是卻許多許多倍的更加完美,美好且尊貴。諷刺畫的意思是使它看起來糟糕好幾倍,所以,正好相反。當你上師證悟佛果時,很自然地,那就是他的外觀。因此佛的一切特徵皆會具備。密勒日巴,當他唱道歌時,當他修黑法時,他的外貌與他證悟且成為一位偉大,開悟的密勒日巴時是相同的。雖然他看起來一樣,可是卻完全地轉化了並且尊貴。那即是密勒日巴現化身的一面。我只是說明的更清楚。現在回到法本-傳承儀軌文。
第二灌頂~秘密灌頂
接著第二部分是自上師的喉輪,有紅色啊字放光,稱之為甘露雨,溶入到你的喉間,凡是障礙證悟的一切負面、業、惡業、染汙,甚至是潛意識裏的認知,二元的覺知,一切都被淨化,而你的語,你的表達皆受加持。因此,當你證悟時,你將能化現佛的報身。當你接參加灌頂儀式時,你領受了頭蓋骨內的加持甘露;我們稱此灌頂為桑威旺。桑旺,意指秘密的,密灌頂。但近來大多時候,頭蓋骨已由銀或類似於它的材質製成。
第三灌頂~智慧灌頂
接著,第三灌頂,依然持續如前般自內心升起虔敬心,在上師的心輪,有吽字化現藍色的光,我們稱之為藍光甘露雨,然後,溶入到你的心間,淨化障礙我們證悟的一切負面的業,障礙和染汙,甚至是潛意識裏的覺知全被淨化了,因此當你最終解脫時,則會證得最重要的法身證悟。而這種灌頂稱為謝勒耶謝炯旺,俱生智灌頂或智慧灌頂。在繁複的灌頂儀式中,是以明點為象徵,給予耶謝炯旺。
第四灌頂~策旺
接下來,持續你的虔敬心及對原來祈願文中的瞭解。從上師嗡、啊、吽,三門化現三種顏色,白、紅、藍光,光的甘露雨同時溶入你的所有三門,因而你獲得第四灌頂,身語意的灌頂。這事實上是同一件事。你無法僅只造做身的惡業,只造做語的惡業,只造做意的惡業,它其實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現在三門合一,這最終最殊勝的層面被淨化了,且領受了第四灌頂。當達到證悟時,法、報、化三身無別,我們稱之為哦喔尼吉古。哦喔,意指本性;尼,意指自身;而古,是指軀體。簡言之,意指法、報、化三身合一無別,並且獲得灌頂。在灌頂儀式中,通常稱之為策旺仁波切,第四灌頂。在領受灌頂時,我們要靜坐並禪修心的本性。
四種灌頂的意義
所以,第一灌頂代表你將能夠進行觀想;第二灌頂表示你將能夠持誦咒語;第三灌頂表示你將能夠修持雙融合一、一味的、絕對的和諧;而第四灌頂表示能夠禪修心性,也就是大手印實修的本質。這表示每一個灌頂的意義。第二灌頂,也代表你能夠去修持,受灌去修持紮和隆。紮,指脈;隆,指風,氣。氣息有不同層次,你受灌以將氣脈用於禪修。在這每一種灌頂的主要重點,即為所謂的公拉旺。公,的意思是禪修,拉是文法字,旺意指灌頂。接受灌頂以進行特定的禪修,觀想、氣脈修持、咒語持誦、雙融合一、以及大手印,大手印的本質,一切都是大手印,這裏是指大手印心性本質的禪修。因此公拉旺是說你領受了灌頂能夠禪修,它並非指為禪修以外而受灌頂。
結行與回向
接著最後,集一切三寶及三根本的上師化光,溶入你自身,你的身語意與上師的身語意合而為一。你,自觀想為金剛瑜伽女,你和上師合而為一並消融入空性,而所余的為諸佛的法、報、化三身,本尊,智慧護法,所有上師以及你自己合而為一,並且盡你所能地停留在當下越久越好。如果你可以的話,那麼持續那種狀態。如果妄念升起,而你再也無法保持在那種一元的狀態,那麼你就從中蘇醒,我們稱之蘇醒,那僅是一種描述的方式。而你應該覺知,保持這樣的覺知,所有的外顯皆是壇城,一切的個體皆為上師的化現,也就是三寶及三根本的化現。而且所有的聲音即為咒語,皆為報身。法身、報身及化身。所有的妄念即為俱生智,即為法身。你應該盡你可能地去保持住那種殊勝的知覺,殊勝的覺受。接著你做回向,及任何其他的回向,如大手印祈請文或一般的回向,或依你自己的時間和條件做任何其他回向。
四特別加行思惟~第一特別加行思惟~因緣
尊貴的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開示,2004年於印度八蚌智慧林
口譯 (英翻中):貝瑪秋頓;文字整理及翻譯校對:張晴與蔣秋薩諄
教學章第十六章與實修章第十五章
四特別加行思惟
到目前為止,你們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清思明辨的課程,讓大家珍惜暇滿人身,並瞭解死亡無常。然後我們發願修持佛法,藉由佛法修持使我們自輪回中解脫。這四個思惟是第一階段,只要你思惟,目的就已經達成。接下來是四不共加行,之所以不共,是因為每一個加行都是一套完整的修持,修行者可以藉以得到證悟。但因為大手印傳承包含了佛陀所有的教法,因此這四個不共加行被歸類為前行。前二個是淨化的修持,第一個著重於身體,第二個著重於念誦及淨化心識的修持;後二個是累積福德資糧的獻曼達,和累積智慧資糧的上師瑜伽,灌頂。接下來的四種前行思惟是很重要的,因為之後你們就要接觸大手印細節的部份。這四個見,見,就是條件,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檢視自己作為佛法修持者的條件如何。檢視之後,還要讓條件圓滿完整;不僅只是檢視而已,而且要使之更加健全、完整。所以這四個條件就被教導成第三項前行思惟,有四項。見,是條件,久見、達見、迷見,及喋瑪他見,四種見。
第一特別加行思惟~因緣
第一個;久,意思是因;見是條件。因緣的條件。首先,當我們修持佛法時必須清楚瞭解到,我們到底是在一步祈請。
祈請
這是非常清楚地有關上師瑜伽的部分,因此,我想要說明這一些句子,它是極為重要的。意思是,願我能完全地開展慈心與悲心,其為無私的。無私的慈心及悲心。最後一個為唐,意思是和。最為重要的是,這三句是最為重要的,當然所有的都是重要的,但是這三句涵蓋所有。究竟的,意指究竟。意思是俱生的;耶謝指智慧,俱生智;俱生智是與生俱來的,一直存在我們內在的。願我能了悟這點,就像所有諸佛菩薩已經了悟的一般。願我了悟這俱生智總是與我同在,一直與我共生的,願我能了悟它,正如一切諸佛菩薩已經了悟一般。這是主要的祈願文,它是主要的祈求,主要的祈願。你祈請傳承賜予加持,使你能了悟。接著,之後,每一句祈請,每一句祈願含有一些細節,祈願的每一部分有一些詳細內容。加持通達幻身即化身。願我了悟,氣息,生命;生命是由氣息、活動所延續的。因此加持通達命懃即報身。接著,加持通達自心即法身。接下來是身語意三門的敍述。沒有空氣我們如何移動,沒有氣息我們要如何言語。梭措,梭,意思就是生命,措瓦,意指給予精力與生命的賜予者;梭措,也就是氣息之意;當我們在實修時,我們修習著肉體,同時也修持氣息,對嗎?祈請也是氣息的修持,不是嗎?接下來,你的心是所有一切最重要的本質。接下來第三句,加持升起三身無分別。願我了悟,願此了悟降臨於我;恰瓦,意指降臨。祈請加持,願我了悟三身合一無分別。
大手印傳承祈請文
接著,是大手印傳承祈請文。提及名號,在每幾句之後,以一個特定的句子結尾,這個特定的句子極為重要,我將會加以說明。在每個名號之後,你持誦的誦文其涵意,梭瓦喋,有許多種翻譯。有時候,稱之懇求,有時稱之祈請。事實上,意指我祈請、我乞求你,我祈請你,這是實際的意義。梭瓦喋梭。我所祈請的是,願我了悟,請賜予加持,使我了悟俱生智始終與我共存,與我共生。即使你生為人、生為天人、為動物,無論我們出生在哪一道,它一直都是我們的俱生智,一直都是。耶謝,俱生智。請加持我,我祈請你,我乞求你予我加持,使我了悟這俱生智即為我的本質。我並非要求和乞求諸佛賜予我他們所擁有的某些東西。而是請給予我加持,使我了悟我的俱生智始終與我同在。
在這之後,你持誦傳承祈請文,它是簡短、十分普遍的傳承祈請文,其涵蓋了大手印傳承以及所有支派。不多,卻有一些極為重要的意旨在此祈請文中。因此,在祈請中,首要的意旨,首要的重點是:賢洛,意指對輪回不貪著。而實際上;賢洛的意思是像嘔吐;當你不喜歡,不想見到某些你不喜歡的東西時,會令你嫌惡,嘔吐。輪回,不執著於輪回,因此,那就像是禪修的足。而為了能成功地修行,你必須能夠不要過於執著於輪回。猶如禪修之足。接著下一個是虔敬心和發心猶如首。具虔敬心地對諸佛菩薩,本尊,護法,和上師,並且發心成佛,成為菩薩,證悟佛果,正如悉達多太子所成就的,這裏指的是佛金剛總持。佛金剛總持和釋迦牟尼佛是相同的,佛金剛總持是一切佛,包括釋迦牟尼佛的化現。所以我們祈願成為像金剛總持一樣,因此,那即是禪修之首,十分重要的發願和虔敬心。接著的誦文意思是:瑩巴,意指放逸的心;所以不要放逸,瑪瑩美巴,指不放逸,穩定的,有覺性的,穩定的心是主要的禪修。它猶如禪修的主體-不放逸,不放逸的心,穩定的心。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說明瑩巴,和瑪瑩巴的定義。當你行走在一個十分優美平坦的公園,你不必擔心瑩巴或瑪瑩巴。因為,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會有事,你不會跌倒,不會發生任何事,一切都是平順,寬廣,幾百畝大的公園,沒有事會出錯。因此,瑩巴,類似於這樣,瑩巴,沒有專注,沒有警覺,即為瑩巴。如同小孩被領到聖誕大街,所有燈光就像這樣瑩巴;那是瑩巴;而瑪瑩巴正好相反。瑪瑩巴就好像你正以三百馬赫的速度飛行,而你僅離地面一千呎高,完全地瑪瑩巴,你要是有些許的瑩巴,你就撞山了,這是瑪瑩巴。像那種的瑪瑩巴是有點緊張,此處的瑪瑩巴是放鬆的,那是不一樣的。在禪修上,瑪瑩巴不是一種緊繃的狀態,而是放鬆的。不過瑩巴,及瑪瑩巴的定義就是那樣。像孩子那樣做是沒有關係的,因為父母帶領著他們或看著他們,是不會走失的,再怎樣的瑩巴都沒問題。
接著,最後的誦文意思是:願我了悟,我的妄念的本質即為法身,因為我的念頭即是我自心的顯現。自心的本質即為我的佛性,我佛性的本質即為法身,所以願我了悟於此。這些即為這篇祈請文的要旨,我不能說是重要的,是主要的重點,因為所有的祈請文都是重要的,你知道的。這是非常非常殊勝,普遍,十分殊勝,十分普遍的祈請文,而且很有幫助的。一切皆涵蓋在這篇祈請文裏。這是十分普遍,極為殊勝的,總括一切的上師瑜伽祈請文。梭瓦喋巴上師瑜伽;梭喋,祈請或懇請。首句是為了一切的如母眾生,祈請佛寶上師的加持,而第二句是法身上師,第三句是報身上師,第四句是化身上師,為一切如母眾生。而後,我們持誦噶mb千諾數遍,我們加在這裏,是因為我們的傳承是噶瑪噶舉傳承,噶mb是噶瑪噶舉傳承的中心,此傳承我們稱之為黃金念珠,黃金念珠傳承。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持誦噶mb千諾數遍。如你所知,馬爾巴的弟子是密勒日巴,密勒日巴的弟子是岡波巴,岡波巴有許多弟子,有三個主要的弟子,以三個派別著稱。而其中之一即為第一世噶mb杜song虔巴,並且自第一世噶mb杜song虔巴起,噶瑪噶舉傳承開展了,所以,因此,我們持誦噶mb千諾數遍。
上師加持祈請文
在那之後,接著我們念誦上師瑜伽的誦文,我們要持誦十一萬遍。梭瓦喋,你知道的,對吧?珍貴的上師,其珍貴是由於其代表了佛,法,僧,上師,本尊,護法。而接下來,所有的每一句都以,欽吉洛結尾,意指加持我。現在這每一句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必須要告訴你們。你所要的加持,而這些正是你所想要的加持。對自我的執著,我要能夠從中解脫;我要能夠離棄,捨棄,不是斥責,是捨棄我執。其次是皈美,是指毫無意義,輪回、是毫無意義的。願這個想法自我心中生起;皆瓦,指生起。意指,所有非法的妄念,願它們不存在,願它們停止自我心中生起。嘎巴,意思是息止。我的心是無生的,它亦指無死,它是俱生的,願我能了悟這點。一切的幻相,輪回的幻相都是我的幻相,是我所有業力的幻相,願它們能平和的自行止息。最後一段是願我目睹的任何一件事,任何存在的事物,皆因我見到的只是一種實相,有無數,無量層次的實相,所以,願我了悟它們全為法身。你的發心和祈願是要最大的。就發心上,你不應該謙虛,就修行而言,當然,你必須保持覺性。英文諺語的說法是,切勿食用超過你所能咀嚼的。在修行上,那是需要的,可是,在發心上,你應該做到最大。因此,我們說,我祈願解脫眾生證悟成佛,你知道那是廣大的。在現實裏,你的家庭,僅只有一些成員,卻有一大堆的問題,誤會。同時,你正念誦我祈願解脫眾生,使證悟成佛,這是很廣大的。那是廣大的發心,我們必須盡可能廣大的、無限的發心。上師瑜伽,你念誦誦文,你持誦並保持你對上師、傳承,從佛金剛總持到上師金剛總持、及諸佛、菩薩、本尊與護法的虔敬心。以專一的心,平靜地,真誠地,清晰地,念誦著。你要專注于誦文的涵意,非常清楚你正在念和持誦些什麼。雖然很快地持誦著,但你知道你在念什麼。當然,那將是十分美好的,我們唱誦,盡可能地大聲唱誦,當我們住在一處十分偏遠的山巔洞穴,離上師十分遙遠,而盡可能地大聲唱誦十一萬遍或一百萬遍。那將是十分美好的,可是我們沒有那樣的業,所以我們必須在我們的公寓中假想並念得很快。有句十分古老的西藏諺語,非來自法本,只是一般人的諺語。當上師及太陽在遙遠地方的時候,個人將會獲得所有的利益而且很好;假如你過於接近太陽,你會被曬傷,你會張不開眼。如果你離得很遠坐在太陽下,哦,那真是太棒,太美好了。你持念誦文,依你的時間表盡可能的多做一些。大部分人需要這樣;我知道有些人會去閉關,可是大部分人的時間表每天兩個小時。在修法終結前,最後一次的念誦,要非常非常地清楚,每一個字,每一個意義非常非常地清晰,並且發自內心地,所有的涵意都十分十分的明晰。
請求賜予四種灌頂
然後,你念著誦文,這是祈請灌頂。你所念誦的是,所有尊聖的上師們,我祈請賜予我四種灌頂,使我成熟。猶如使青澀的水果,假設是柑橘,使之成熟;當它青澀未熟時,是酸的。所以,請授與我四種灌頂,使我成熟。並授與我四種事業之加持,以利修持佛法,無障礙地達到證悟,當你具有四種事業的加持時。當你讀誦著,你領受到灌頂,至此,其中的念誦及其涵意即為四種灌頂,領受四灌頂。當你念誦祈求灌頂的祈願文,一切諸佛,菩薩,上師,本尊及護法消融入皈依傳承,大手印傳承,從上師金剛總持到佛金剛總持。從上師金剛總持到佛金剛總持,祂們三門嗡、啊、吽,一切及身、語、意,皆融入上師金剛總持,然後上師金剛總持在這裏轉化成你的上師的形象。
在此之前,上師金剛總持是你的上師以金剛總持的形象顯現,但至此,金剛總持化現為你的上師的形象。所以你的上師是如何化現的,讓我們這麼說。這意指,他看似你的上師,可是卻是集三寶及三根本於一身的化身。你的上師完美的化現,猶如佛般,閃耀及無瑕,不僅只像是你的上師,是完美的。它是佛的加持,法的加持,僧的加持,傳承所有的加持,一切本尊的加持,一切護法的加持。所以是你的上師尊聖的化現。雖然你的上師身為他的父親他的母親的兒子,而那無瑕的顯現卻比你的上師平常時的外貌更加偉大許多倍。
第一灌頂~寶瓶灌頂
現在是第一灌頂,用你至誠的虔敬心,你對一切眾生真誠的慈悲心,你對三寶及三根本無偽的虔敬心,自上師金剛總持的額頭化現嗡字,射出白光,我們稱之白色甘露光,然後融入你為金剛瑜伽女的額頭。記得嗎?你是金剛瑜伽女,進入你的額頭,即金剛瑜伽女的額頭,淨化了所有負面的業力,和一切的染汙以及甚至是潛意識裏二元的障礙,主要是指與身體有關的障礙,皆被淨化,你的身受到加持,因此,在未來,當你證悟佛果時,你將化現佛的化身。佛的化做什麼。我們究竟的目標是證得佛果,這也正我們在做的。為什麼我們要證得佛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因為直到我們證得佛果,我們會一直在輪回中流浪,就像現在一樣。從天堂到地獄,上上下下,我們到處流浪。或許人生已經過了一半,或許過了三分之二,或許過了三分之一,或許過了九成,只剩一成或一半的人生,那也是無常的;當最後一刻到來的時候,就徹底結束了。然後又自某處重頭開始,可能是只小狗,可能是只小鳥,可能是個小嬰兒,就這樣重新開始。我們真的要繼續輪回,一生又一生嗎?有時生得還可以,有時徹底糟糕,有時普普通通,就像這一生一樣。對我來說,我的人生很美好,但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我們真的要這樣繼續下去?或者要追求最終的目的地,最終的目的地就是,成為我們無限潛能下的本來面目,也就是了悟無限的自由與俱生智,或稱佛果。我們不要繼續在輪回中流轉,所以要證得佛果。那是我們究竟的目標,也就是我們正在做的。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呢?我們要去發現並且確認。
最大的障礙是我們不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有時我們短暫的經歷本來的面目,但一下就忘了。我們真的不認識、不瞭解、不覺知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無明,這就是自我。我們要給自己個代號,從天道到地獄,每個眾生都給自己一個代號,我們是人,英文叫自己或我。一旦有我,一切都成了其他。有了我的東西,一切都變成其他人的。這些是事實,但是一個很大的幻覺。直到我們超越這些,我們不會自由。即使逃避所有事情,我們也不會自由,我們會想念它們。即使我們不用我,或我的這些字,也不會有幫助,只會使我們發瘋。因此我們要超越和我有關的一切咸巴和洽巴。
咸巴,指的是沉溺,好比說我們是誰,家庭背景,個人歷史,每個人都有很重要的家庭背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有顯赫家世,且引以為傲,這就是咸巴。我們用非常冗長的過程來認定自己的一切,並對這一切有很強的咸巴。世界上每一個沒有家,沒東西吃,沒有錢的乞丐,如果你坐在他們旁邊和他講話,他們也有一長段個人歷史。每個中產階級,每個有錢人也有一樣長又重要的歷史。我們對自己的背景有很強的咸巴。不只是背景,還有我們周圍的許多事,包括我們的宗教信仰。我們認為佛教是最好的,沒什麼比得上,我們對它有很多咸巴。這串念珠曾為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及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所有。我總是帶著它不與之分離,這也是咸巴。
接著是洽巴,洽巴是執著。我們對各式各樣的事有執著;不需要我告訴你,每個人都知道。你們每個人都對某些事有很強大的執著。最殊勝的執著是對佛陀的執著。即使我能用鑽石打造五十呎高的佛像,仍然不夠好。對我而言是如此珍貴,如此神聖,如此重要。但永遠不會發生,我知道。我只是舉例。有些泰國,緬甸的國王用純金打造二,三十呎高的佛像。不是說這樣不好。對不好的事咸巴和洽巴是不好的,對好事是好的,並不是說對好事咸巴和洽巴是不好的,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捨棄對不好的事的咸巴和洽巴。漸漸的,我們要去除對俗世的咸巴和洽巴,然後超越對心靈事物的咸巴和洽巴。對這個沒有咸巴洽巴,大家拿去,不行。所以慢慢的,我們要克服對一切的咸巴與洽巴。一步一步來,但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不能超越咸巴與洽巴,即使是對最高層的事物,我們也不能成佛。
有個故事。有兩個非常認真的修行人。兩個都修卡雀瑪的金剛亥母。經過多年的修持後,他們都能以淨化的肉身到達卡雀瑪淨土,就用這個肉身,不需死亡或消失,就可以去。卡雀瑪是紅色的。有紅色,彩虹一般的梯子降到他們禪修的洞穴裏。他們之中有一個人一生都用一串珊瑚念珠來修持卡雀瑪,因為卡雀瑪是紅色的。他先爬上梯子,可是忘了念珠,他告訴他的師兄說:「你先走,我下去拿念珠再跟上來。」他下去拿那漂亮的念珠,回去的時候,梯子不見了。他的師兄已經到了卡雀瑪淨土。他則留在洞裏繼續修了好幾年。然後卡雀瑪又再度把梯子降下。我不知道,也許那時他的念珠已經破散了。也許他塑了卡雀瑪的像,把念珠放在上面。總之,咸巴與洽巴是很大的障礙。
第一個思惟是久宜見。久宜見,指的是因為我們要成佛,發掘我們內在的佛性。因此要克服所有的咸巴與洽巴,這樣才不會滋長貪,瞋,嫉,慢。這是久宜見,第一個思惟。我們在這上面清楚的思惟,然後知道我們對世俗有一定的咸巴與洽巴。這不是很好的,所以要盡力克服。我們對世俗有一些咸巴與洽巴,暫時的,必須的,不是那麼壞。我們保留這些咸巴與洽巴,知道它們是障礙,但不厭惡它們。如果厭惡它們,就成了另一種的咸巴與洽巴。瞭解並祈願克服它們,開展出修持的清楚的目標。我們這麼做只為了成佛,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成佛,非常明確。這種咸巴與洽巴也要慢慢去除,我們必須要知道。當然,現在我們對證悟要有些咸巴與洽巴。否則,你不會想證悟,沒有變得更好的欲望,就永遠不會進步。所以現在要有這樣的欲望,但也要知道有一天要超越它。不管你相不相信,你們已經入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大手印瑜伽修行者,你們知道嗎?你們正在成為一個大手印瑜伽士,當然是的,在某種程度上。瑜伽士就是修行者。否則,我們會變成很奇怪的佛教徒,因為對佛教有很強的咸巴與洽巴。你要世界上每個人都變成佛教徒,有人和你意見不同,你就生氣,你要和他吵架,這樣就完了,這是不對的。每個人的本質都是佛,人們遲早會發現的,有什麼好急的。如果他們想要自由,就會自由,如果不想,也沒關係。你為他們祈願,但不說教,祈願有一天他們的本質會顯現出來。也許要十億個世紀以後,但如果他們想花那麼多時間也可以,沒什麼大不了。你要有慈悲心,為他們祈願,但不要急,不要有太多咸巴與洽巴。這樣就不會有基本教義派的佛教徒。但如果不瞭解這個,就可能會有基本教義派的佛教徒,那就太可怕了。那將是佛教的末日,如果有基本教義派的佛教徒,佛教的根本目標也就毀了。祈願一切眾生成佛,跟祈願一切眾生成為佛教徒,是兩件不同的事。
悉達多太子是佛教徒嗎?佛教是由悉達多太子的證悟中衍生出來的。但悉達多太子追隨的是證悟的傳承。數百萬生以前在祂的心中生起。那時他看到了一位佛陀,我確定名字不是佛陀,「佛陀」是地球上的梵語。釋迦牟尼佛當時是個窮乞丐,當他見到了佛陀,他是如此的感動並且發了大願,他將僅有的一小碗食物供養佛陀,對祂說,願我像你,幫助一切眾生和你一樣。這是數百萬劫以前,地球尚未存在。地球的開始,我指我們的太陽系從開始到結束為一劫。從我們的銀河有一億個太陽系的起始,我們的銀河一億個太陽系結束,為一大劫。數百萬劫以前,在另一個宇宙,悉達多太子是個乞丐,他見到一位佛陀,一定長得不像我們,但完美。悉達多太子作為釋迦牟尼佛在這裏出生成佛,長得像我們,但完美。這就是第一個特別加行思惟。如果我們有了這層瞭解,這個條件,即使任何會令我們生起貪、任何會令我們生起瞋、嫉的事物都會過去,都會成為修行。
我給大家一個例子,是一個非常不恰當的例子,但大家會比較清楚。我們有句俗語,不是佛法教言,是一般世俗的俗語。如果你是一名勇士,而你的敵人也同樣勇猛,那是你的光榮。這個例子不很恰當,因為是世俗的例子。我給這個例子的原因,是要說明負面的東西也能成為證悟的助力。假使你是一個很有名,威猛的戰士,但你的對手是個懦夫,那會是個大問題。敵人越強,對手越強,戰士也越光榮。勇猛的戰士不要懦弱的對手。如果去除了貪著,沒有了咸巴與洽巴,愈惡劣的條件就是愈好的修行。佛陀在證悟的前一刻,受到了各種最可怕的惡魔化現的侵襲。佛陀並不須與他們對抗。佛陀依靠慈悲的力量,就把他們的武器化為花雨。他們能怎麼呢?只有生起信心。只有發願向善。這就是第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