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8/01/21 15:50:28 NPO  編輯部 報導

佛性‧喚醒佛性的次第

泰錫度仁波切

  釋尊法教的基礎,是指眾生皆具有佛性。正因為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佛陀才會開示了這許多的法教。每個眾生部有向上的潛能,最終到達開悟的境界。因為有佛性,所以我們能清淨及克服種種的染汙,佛性才是我們真正的清淨。開悟的本質。怫陀不僅與我們分享他的洞察——眾生皆具佛性,並且還教導眾生,如何喚醒這本自俱足的無限潛能,令眾生能全然了悟其本具的佛性,使他們自己亦能證悟佛果。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必須瞭解的是,佛性並不是我們無中生有,依想像創造出來的東西,佛性是早已存在于每個眾生之內的東西,佛陀的漸次教導,就是依眾生根器的不同,因材施教以喚醒各個眾生早已具備的佛性。雖然,在究竟的真理上,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怫性;但是,在相對真理中,在我們所謂的這個相對的世界裡,眾生相卻有種種的不同。因此,怫陀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不同類型的眾生,後來,佛陀的法教被分為四個主要的類別:《律部》《阿昆達磨部》《經部》《密犢)。各類別的著重點不同,怛它們都統整了所有的法教。

 

《律部》主要是討論戒律,提出一些道德的標準;《阿昆達磨部》主要與科學相關,詳細討論了宇宙如何形成,和宇宙運作的法則;《經部》旨在教導慈悲心;《密續》教導轉化的方法,經由漸次的了悟而達最終的證悟。這些法教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就是説明每個個體喚醒他們的究竟本質——佛性。

 

釋尊在給予大乘法門的教授時,傳授了「佛性]這個概念,特別是在《妙法蓮花經》。《楞伽經》。《十地菩薩經》裡,提及佛性。在怫陀初轉*輪時,他宣說了四聖諦。此四諦是:苦。集。滅。道,即生命中處處有苦;苦是有原因的;因為苦因可滅,故有目標可尋;因為有拔除苦因的方法,故道諦可求。佛陀解釋:透過持戒、修心及正行,我們可以發展出定及慧。定與慧的最終境界,是由所有的染汙中解脫,認證到本自清明的自性。淨化所有染汙之後所剩的便是佛性,它的本質是平和。所以,即便佛陀在初轉*輪傅四聖諦時,他亦已闡述了佛性的基本原則。怫陀在密績裡宣說,佛性是根。是道、是果。怫性在究竟上是不會被染汙的,怫性就好比是宇宙的空間,在究竟上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染汙。即使是受苦的地獄眾生,也一樣具有純淨的怫性。

 

彌勒菩薩法教之一的《究竟一乘寶性論》(《Mahavanattaraantra》,英譯作《The Changeless Nature》《不變自性》,或作《Buddha Nature》《佛性刀,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經典,對於佛性有詳細且深入的探討,是彌勒菩薩傳授給無著大師的法教。彌勒尊者是位偉大的菩薩,他雖然未以人身示現,但卻能傳授根器已具足的人類,去瞭解該次第的法教。無著便是將此法教傅於人間世的人。彌勒菩薩的法音,即在宣說佛性。彌勒菩薩授予無著五部法教,《究竟一乘寶性論》是最後一部。他特別強調,他的法教不是佛陀親述,而是他對佛陀法教的注釋。《無上密續XUttaratantra)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指此為彌勒菩薩授子弟子無著五論中最高階的法教;其二則指是第五部、最後一部法教。

 

  彌勒尊者對於佛性的解釋彌勒尊者為無著講授佛性時,提出了四綱領以助於瞭解,對此四綱領我們予以重視及理解:

  *眾生皆具有佛性

  *佛性之本質

  *障垢眾生不識怫性之因,及除蔽之方法

  *不識佛性之所損與能識怫性之所益

 

  所有眾生皆具佛性不論自己知與不知,眾生皆具佛性。有些人對於怫性全然無知,有些則稍微瞭解,或者全然了悟佛性,但在所有三次第的發展進程裡,眾生皆具佛性。

  當某位眾生對於怫性全然無知時,它的本性尚未顯現,正如播種的種子,它隨時準備要發芽。當眾生漸漸進步時,佛性以知識、智慧。善念與善行而顯現。當一位眾生證得開悟時,開悟本身就是佛性。個體全然了知他(或她)的怫性-----即是證悟。在究竟層次上,眾生皆是怫,無明眾生的究竟本質與開悟的佛陀沒有什麽不同,兩者在究竟本質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是眾生不瞭解他們沒有什麽不同,而佛陀則全然了知此一本質。眾生在相對上,還沒有開悟;在究竟上,是佛。而怫陀則是在相對上與究竟上都已經是佛。事實上,怫已經超越了二元命名的相對與絕對。彌勒尊者解釋道:眾生皆有開悟的潛能。沒有任何一個眾生是不能慢慢進步而終致證悟的。因為,不論哪一道的眾生,皆是具有怫性的。究竟上,每個眾生都是完美的。

 

相對上,由於各種的染汙,眾生有數不盡的不完美。佛法所謂的染汙,即恨、傲慢。執著等便是。修習佛法的目的,就是要運用最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不完美。依循正確的方法,一個人可以漸漸的覺醒,克服種種使得我們無法認識自心本性、不識佛性的染汙。彌勒尊者亦雲:當關注的焦點放在眾生的究竟潛能上時,一個完美證悟的怫陀與一個完全無明的眾生,是沒有什麽不同的。對於以上這句話,若非清楚了知真理的自性,則會感到困惑。真理有兩個面向:相對真理,或曰可變的真理:及究竟真理,或曰不變的真理。障礙的產生是就相對層次而言的,在究竟層次上,一切都是純淨的,那就是佛性。在相對層次上,我們還不是佛;但在究竟層次上,我們是佛。在相對層次上,我們遭遇種種的問題;在究竟層次上,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們要瞭解真理的本質,就必須透過這種對比的方式去理解。幸運的是究竟與相對之間是有直接關連的。所謂究竟,是指相對於相對而言的究竟;所謂相對,則指相對於究竟而言的相對。他們不是兩回事。所以,當彌勒尊者說,無論一個人看起來多麽平凡。無知,這個人就深層本質而言,仍是無可限量的,尊者是在談相對的與究竟的真理。究竟上,輪?苦海中的眾生與完全證悟及解脫的佛是沒有什麽不同的。他們是一模一樣的,此點看似詭辯,卻是值得深思的好題目。

 

  佛性之質彌勒尊者繼續解釋佛性是無限的,它超越了時間。空間、性向,它超越了所有的限制,究竟上,沒有所謂限制這回事;相對上,則有所謂的限制,而個體則要努力達到更高的覺醒。彌勒尊者指出佛性是全然清淨的,佛性不會障蔽它自己,只不過在相對上我們覺得它被障蔽了。任何一位眾生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證悟。唯一的障礙是不能認識佛性的純淨與無限。我們可能隱約知道自身無限的本質,怛又不是全然了悟,所以,我們總是將焦點放在相對的我。自我上面。事實上,在每一刻我們都是證悟的,只是我們認不得這一點罷了,所以,只要我們每一刻都被障蔽,而無法明白此點,我們就無法達到完全的開悟。這種二元的對立,製造出所有二元對立的因及綠,它們以好壤、明暗、正負而顯現,就像一個很長的夢境。

 

  要從二元的夢境中醒來,個體必須有所努力,諸如行正業、透過禪修來靜心,或是用其他方法來開展內在的明覺及了悟。個人修持的法門很多,可以是禪修,也可以是實踐。目標是要增進我們怫性的知覺能力。感受能力,而使我們的佛性得以顯現。然而,負面的事情反而更容易吸引我們,使我們變得更無明、染汙更重。彌勒尊者曾說,除非達到初地菩薩的境界,否則你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壤。唯有成就達初地菩薩以上,你才不再被染汙。即使怫性是無限的,但相對上它會被遮蔽。

 

  四種淨化的原則《究竟一乘寶性論》裡提到,首先,我們要有清楚的認識,去尊敬、贊許正確的行事,這些行事不僅利益我們自己,也利益他人。在我們有了正知見之後,第二個步驟,是要知道該如何去實踐,也就是我們朝哪個方向去發展。我們不僅要知道什麽是對的,我們還要知道什麽是正確的實踐方法,如此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了知,而不致走偏了道路。第三個原則,是要升起慈心與悲心。慈心與悲心將使我們更瞭解與贊許持續的進步與成長。如果我們沒有慈心與悲心,我們的進步將會停滯,我們甚至會自傲。會退步。開展慈心與悲心,將使我們向前而非倒退。發展的進程就是淨化的進程,每淨化一層染汙,就使我們更臻開悟一步。什麽東西需要淨化呢?要淨化的就是遮蔽我們怫性本質的各種染汙,究竟上佛性是清淨的,它無需淨化;但相對上,我們必須清淨各種障蔽,才能認識它本然的清淨。淨化的方法很多,彌勒尊者給予了一些特定的指示。要去除無明,他建議有強烈的發心。也許所面對的只是一件小事,小到我們只是想盡一己之力把一件事做對,即使我們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的,但只要我們發心正確,我們將慢慢發現正確的實踐方法。正確發心的成果,會使我們逐漸開展出智慧,智慧令我們清楚看見什麽是對的、是適當的,以及什麽是最基本的。當智慧開展時,殊勝的悲心與虔敬心便會自然的流露。彌勒尊者繼續說到,由於智慧的升起,會產生殊勝悲心與殊勝虔信,而智慧又來自於正確的發心,此一正向的迴圈,使證悟得以發生。如果眾生誤解了真理,而離正知見愈來愈遠,此眾生也就愈來愈不能認識本具的佛性。這些淨化的方法,是彌勒尊者授予無著大師,而由無著大師記載下來保存於經典之中的四種淨化原則,製造淨化的因與淨化的緣,引領個體更臻正見。在蘊育慈心與悲心之後,彌勒尊者提出第四個淨化的方法,他要我們去思維如何超越恐懼與貪婪。

 

  漸證果位在講授完四個階段的淨化方法之後,彌勒尊者繼續講授果位的不同次第,或曰各淨化方法實踐後的成果。他認為所謂的證果,就是喚醒了究竟的本質,他強調證悟是一個漸次的歷程。由起修到證悟,要喚醒一個人的怫性,是要歷經許多輩子的。依彌勒尊者的說法,每一個階段的覺醒,那每一個片刻,都是先前片刻的果實,對此,他有更精譬的解釋。他說,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我們是有染汙的,我們有不善之處,我們會犯錯。我們必須接受此一事實,而非欺騙我們自己,我們不會犯錯,我們的行為是完美的或接近完美的。我們要能接納我們自己有些時候確實是有點神經質的。一旦我們知道自己是有染汙的,我們才會用各種方法來對治它。於此同時,我們仍需知道在究竟上我們是完美的,在究竟上我們沒有惡,在究竟上我們並無染汙。此種理解將有助於我們去克服染汙及惡業。我們應該瞭解其他眾生也與我們一樣,我們要能見到眾生的痛苦。並非只有我們自己有苦,一切眾生皆有苦,在適當的時機,我們應該幫助他人。我們祈請:「願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麽。」我們必須期許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其他的眾生,這是第一步我們該做的。當我們努力為他人克服痛苦、去幫忙他人的時候,我們必須瞭解那些眾生也是具有佛性的。在究竟上,他們並非神經質。並非愚笨,他們是完美的。所有這些痛苦及神經質,只是一種相對上的真實,我們必須看清這一點。這些就是我們在每一個階段中所獲的成果,然後我們漸漸進步,而能成為一位菩薩。什麽是菩薩呢?一個菩薩是已經能夠超越世間事業的個體,他達到了悟的境界,他所有的行為都具純淨的發心,而且都是善行。在達到菩薩的果位之後,由初地到十地,我們不斷的進步,直到最後完完全全的證悟,也就是成佛。這是我們喚醒佛性的次第。喚醒沉睡的佛 第四章 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