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09 10:47:02
尊貴索達吉堪布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09 10:45:19   編輯部  

觀修空性是清淨罪業的唯一方法

索達吉堪布

懺悔的最高境界:觀勝義無緣而懺悔  

  索達吉堪布:雖然我們的相續已被無始以來所犯的,包括殺盜淫妄在內的佛制罪和自性罪染汙了,但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安住在自然本智當中,或生起一個包括後悔心在內的強烈善心,相續中的罪業就可摧毀……  

何者學時不許學,不緣學者所學法,
是學非學不分別,彼學即學此佛法。


  任何行者在修學般若時沒有任何執著,即不以耽著的方式承許修學的所為,對學者(指學習般若的人)、所學的法也不緣,對所學的對治法和應對治的違品兩者也不加分別,而了知一切萬法一無所有或了不可得的空性,這般修學就是正確無誤地學習這一遍智或如來之因——佛法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說,真正的般若就是三輪體空的智慧。《大般若經》中也說:自學、他學、所學的法三者皆不存在,就是所謂的般若。

  雖然我們現在,修學者自己、所學的法和為眾生而學的最終目標等三輪根本不能清淨,但若能將上師開示的竅訣和理論剖析兩方面結合起來,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一旦到達能學所學一無所得,那就是所謂的無住而住、無知而知。但這樣的學法初學者會覺得很矛盾:學而不學、不學而學,這到底是什麼樣啊?甚至認為:是不是就像黑色和白色的繩子搓在一起一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所謂三輪清淨,就像《中觀根本慧論》裡所剖析的一樣——作者、所作的事業和作法三者或三輪是空性也可以;或從時間的相續上講三輪體空也可以,如《大寶積經》雲:“是心意識無有安住,不分別過去、不執著未來、不戲論現在。一切眾生不能覺悟三世等性、三輪清淨,如來於彼發起大悲。”

  既然三世所攝的一切萬法從本體上觀察皆不存在,那就沒有必要再耽著,即過去的法已經過去了,沒有什麼可分別的;未來的法還沒產生,也沒必要去執著;現在的法並不存在,也不必戲論。但三界輪回中的可憐眾生並不知道這樣的境界,一直為了將來的法產生種種分別念,過去的諸多往事也整天在心裡浮現,現在的人事就更加執著了。有人特別耽著分別念:我過去很快樂,跟某某人在一起時,生活非常美好!我年輕時很漂亮,現在滿面皺紋、白發蒼蒼多痛苦,未來會不會變得更可憐?一直湧現三世的分別念,非常可悲!這就是沒有通達三世空性的原因導致的。

  雖然三輪本來是清淨的空性,但包括聞思修行佛法的人在內,很多人經常產生執著。其實執著越大,相續中的罪業越難清淨。若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空性見解,哪怕是相似的空性見解,無始以來所造的許許多多罪業都可當下摧毀。《大般涅槃經》雲:“修一善心,破百種惡。”意思是說,修持一個善心,可以破除一百種惡業。

  雖然我們的相續已被無始以來所犯的,包括殺盜淫妄在內的佛制罪和自性罪染汙了,但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安住在自然本智當中,或生起一個包括後悔心在內的強烈善心,相續中的罪業就可摧毀。

  《大集經》中說:“百年垢衣,可於一日,浣令鮮淨。”意思是說,即使是垢染了一百年的衣服,通過洗衣機和質量較好的洗衣粉等來清洗,在一日中就能全部洗淨。

  同樣的道理,我們相續中無始以來所造的無邊罪業,在即生中遇到大乘佛法後,若能以特別猛利的懺悔心安住在空性境界中,一日乃至一時也能得以清淨。若能以坐如山王、自觀自心的方式來懺悔,這就叫“無懺懺”,即無有能懺所懺的懺悔,而這就是最殊勝的懺悔方法。可見,觀修三輪體空確實是非常殊勝的修法,所以大家在有時間、有因緣時還是要觀修空性。若能按《般若經》中所講到的觀空懺悔法來摧毀所有罪業,就特別好!

  觀勝義無緣(指空性)而懺悔。很多大乘經典都說,觀修空性是清淨罪業的唯一方法,所以無始劫來積累在阿賴耶上的深重罪業,皆應通過觀空來懺悔。其實,一瞬間觀修空性也能驅除無邊極重罪業,就像在千年暗室中點亮一盞燈就能驅除所有黑暗一樣。

  如是了知之功德:

菩薩了知如此學,永不失學不破戒,

為得佛法修學此,善學勝學無緣執。

智者學修發光慧,不善一念亦不生,

如日行空光輝映,前方虛空暗不存。

  如是了知三輪體空的懺悔方式有何功德呢?這裡講,菩薩了知如此不學之學,即如實通達前面所講的學者、所學和修學的目標等三輪的本體為空性,或者說完全證得了般若空性的意義,那他永遠不會退失慧學和定學,也不會出現破戒的現象。為什麼不會失壞戒定慧三學呢?因為三學失壞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緣的我執見,一旦將其徹底根除,就像生長毒藥的種子被火燒壞後,花和果就無從生起或根本不會出現一樣,真正通達無我空性見解的菩薩再也不會退失定慧二學,也不會破戒。

  為什麼世間中經常會出現修行不成功的現象呢?這就是沒有證悟空性見的原因。若證悟空性見,因為它是無為法(大圓滿法中也講,真正認識心的本性或通達空性,或證悟大圓滿的見解,就是無為法的境界),就不會再退轉。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雖然今天自我感覺學得還算可以,自己也很高興,吃飯也很香;但過兩天就退轉了,於是又特別傷心。很多修行人就這樣生活在憂喜中:當戒定慧三學的境界提升時就極其高興,一旦各方面的修學往下滑,或者說沒有進步,心中就無比傷心、擔憂。這就是沒有空性見的原因。

  一旦擁有空性見,不但不會退轉,反而會繼續向上邁進。也就是說,為了得到佛陀的十力、四無畏等不共功德法,菩薩才修學此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證悟空性的菩薩能善巧修學或增上殊勝的戒定慧三學呢?這是因為他安住於無緣、無執的境界之故。而且這樣的菩薩再也不會產生世間各種痛苦或煩惱。《大智度論》中也講:“無緣業不生,無緣思不生。”還說:“有緣故業生,不從無緣生;有緣故思生,不從無緣生。”其意是說,只要有執著或有所緣,業與思就會產生;如果通達了空性,世間的業、執著和我執等就不會產生。所以,若被我執蒙蔽、被邪見所染,在輪回中就會不斷流轉或投生;如果真實通達了一切萬法皆為空性,無漏的資糧就會越來越增上,戒定慧三學的功德也會蒸蒸日上、永遠不退轉。

  所以,作為通達二諦的智者菩薩,皆應以此方式修學放射大乘正法光芒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若能如此修學,因它能對治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等的違品,貪嗔癡及吝嗇、嫉妒等不善法就不會產生。大家都知道,智慧和障礙兩者完全相違,就像太陽行空光輝照耀整個大地時,所有黑暗全被無餘驅除一樣,只要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無我空性的光明智慧,所有愚癡黑暗全都不會有容身之地。

  《入行論》雲:“空性能對治,煩惱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意思是說,空性就像光明一樣,它能對治煩惱障和所知障的黑暗,如果想很快成佛,為什麼不趕快修空性呢?真的,若沒有修空性,從輪回中解脫就很困難。因為,相續中沒有空性智慧,即使在一輩子中天天都忙忙碌碌地行持拜佛、供養、佈施、持戒等善法,想真正超越輪回也很困難;當然這樣行持善法所積累的福德資糧肯定很大。

  至於空性見,按中觀來講,應通達一切萬法皆為空性,或者說遠離一切戲論;若按密宗的竅訣或禪宗的教言來講,心的本體什麼時候了達了,就是真正通達空性者。所以我覺得,所謂生起空性見,歸根結底就是認識心的本性。

  《續藏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漢地禪宗有一位叫無明慧經的禪師,他是很了不起的開悟者。九歲時他對善法就有很大信心,後來准備在常忠法師那裡出家,但法師沒有開許,說:開悟以後,我可以攝受你出家。後來他在峨眉山住茅棚修學,有一天他在外面做事情,有一塊石頭一半露出,一半埋在地裡,他很想拔出來,就使勁地推。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開悟,遂作偈曰:“欲參無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師關。”於是他便徑直回去見常忠法師,不但得到了印證、認可,還為他落發授了戒。然後他繼續依止上師二十四年,在五十一歲時才開始出來利益眾生,七十一歲示現圓寂。臨終時,有辭眾偈及舉火偈留世。舉火偈雲:“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

  以前,我還沒讀小學時,聽到一位領導在講話時經常說“這個”。於是我覺得說漢話時“這個”很重要,然後就去問村裡面漢語基礎比較好的人。我說:“漢語裡經常說‘這個’,它的意思是什麼?”他也說不出來。他說:“你慢慢學,以後會明白的。”我學了以後才知道“這個”、“那個”確實很重要。

  不僅在世間中“這個”、“那個”很重要,在佛教境界裡面它們也很重要。就像禪師所講的那樣:無始以來就是明心的這個心,現在依然是這個心;一旦我們用這個了了那個,即認識了分別念的這個心,那個時候“這個”和“那個”就同安樂了。當然,這裡也宣說了達到佛果的途徑。可見在世間中,簡單的一個詞就可以認識心的本性,而認識心的本性後,什麼都好說,什麼都可以通達。現在我對“這個”好像更明瞭了,但不說好一點。

  《續藏經》是日本人編的,功德很大!全藏大約在1990年左右全部出齊,共計九十冊,一共收錄九百五十餘人的著作,內容涉及印度、漢地的大小乘經論,包括漢地《大藏經》中沒有涉及到的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傳記、文集等都收集在內。

  如果方便,大家都應該多翻閱經典,同時也應看看印度、漢地和藏地高僧大德們的教言和事跡。作為後學者,如果能將自己怎麼樣修學與他們在修學過程中如何精進稍作對比,就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佛教徒。現在很多佛教徒每天都在忙,但忙的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觀察一下自己的行為就一清二楚或一目了然。所以,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翻閱《大藏經》或《續藏經》。之後自己對佛教的見解、修行、行為等就會有新的認識,如果認識已經到位,行為自然而然會隨之而行。

  若心中佛法知識裝得太少,肚裡沒有,口裡面也沒辦法倒出來,即使給別人講,也只是自己的分別念,除此之外不可能有真正的佛理。而在自己實修或遇到問題時,也會處於懷疑或愚癡的狀態,根本不可能有遣除黑暗的智慧。而沒有智慧,不要說斷除整個所知障和煩惱障,連世間聰明人所能斷除的障礙都沒辦法逃脫,所以所有佛教徒一定要好好學習。

  不但要學佛法,世間知識也要學。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科學技術極其發達,很多人對科學為主的世間學問又有著特別堅固的信心,如果我們對佛理和世間道理一點都不知道,那在他們面前就無法對付,自己也會生起各種各樣的邪見,很有這個可能。若既懂佛法又懂世間知識,便可讓科學界的人士為主的廣大知識分子受持他們往昔所不承認的前生後世、業因果等觀點;而佛教徒也可堅持空性見,和前世後世、業因果存在的見解。所以希望雙方都能在非常和諧的氣氛中,以談話、辯論等方式面對面地共同探討,沒有必要互相反駁、攻擊,這樣就能了知佛教的正見並不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很多人也會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佛教徒,即樹立起正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