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0 18:17:54

·         初期瑜伽行的空性見解

 

目次

壹、緒論

貳、《解深密經》的三無自性

     一、三時教判

     二、提出三性三無性說。

三、《瑜伽師地論》的善取空

肆、《辯中邊論頌》的所取能取空

     一、所取能取空

     二、中道觀

伍、結論

壹、緒論

 

    最早宣說瑜伽行思想的經典是《解深密經》,和他同時代的經典有《大乘阿毗達摩經》,但本經沒有翻譯,梵本現在也不存,只有在別的典籍有引用它的一部份,尤其是《攝大乘論》根據此經而編。《解深密經》的成立,被認為是在龍樹(西元約150-250年)死後不久的時候,亦即西元三百年前後,唯識說發展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大致的教理架構被組成,並被編成名為《解深密經》的經典[1]

  

繼承《解深密經》、《大乘阿毗達摩經》而組織的思想系統稱為瑜伽行派,或唯識派,他們在瑜伽的實踐裡深化了「唯識」的體驗。瑜伽行派之祖是彌勒,無著繼其後,他的親弟弟而且是弟子的世親(也譯作天親),大成唯識說。    

    西元四、五世紀間,無著、世親造了很多論書,成為瑜伽行派,與龍樹的中觀派,並稱為大乘的二大正軌。無著、世親學,被稱為瑜伽派,是依《瑜伽師地論》得名,瑜伽行地,本為一般禪觀集的通稱。這部論也是瑜伽行者的所依地,成為瑜伽師地。《瑜伽師地論》的成立是複雜的,在教理上也可見到發展,所以難以視為是成立於一時[2]。據呂澂研究<本地分>十七地之一的《菩薩地》是收錄印度中期大乘,全面組織大乘學說新出的文獻之一《菩薩藏摩呾理迦》;<攝抉擇分>是引用《解深密經》的內容編成。[3]《瑜伽師地論》作者的決定也很困難,雖然藏譯、梵本中以無著為作者,不過漢譯中則以彌勒為作者。《瑜伽師地論》與《解深密經》此兩者是瑜伽行派中,最古老且到後來被奉為典據的根本典籍,它們大致決定了此學派在學術上方向。[4]

   一般說,無著、世親的學說出自彌勒。彌勒是瑜伽行之祖,無著、世親大成其說。關於彌勒,有人說彌勒不是歷史人物,無著入禪定而得大神通,他生到兜率天,由彌勒菩薩,授以瑜伽行的學說。後來無著將他的著作托為彌勒所作。但從思想史的觀點來考察,這樣的解釋也有不可理解之處。這是因為在無著的著作外,古來另有若干據傳是彌勒菩薩所說的論書,傳於中國和西藏。這些被歸為彌勒所作,與唯識思想有關係的論書,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頌》、《法法性分別論》等。

     關於彌勒是不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人物,這點暫且不去說它,但《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頌》、《法法性分別論》(都只有頌文的部分),這三部論書,思想內容很一致,應都是同一個人(或同一團體的人)撰寫的[5]。在瞭解初期唯識思想上,他們也都是寶貴的文獻。[6]《瑜伽師地論》與它們思想上比較不同,是否出於同一人、同一時,很難決定,不過,如前所述,它確實是初期唯識的經論。

本文以初期唯識經論《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辯中邊論頌》為依,瞭解唯識空性的內涵。因為<攝抉擇分>本身全是收錄《解深密經》內容,以三性說明空性的部分,與《解深密經》說法相同,就不重複述說。《法法性分別論》、《大乘莊嚴經論》與《辯中邊論頌》同樣以「虛妄分別」,「能取」、「所取」是無的角度來談,所以就以較普遍的《辯中邊論頌》來說明。

貳、《解深密經》的三無自性

     一、三時教判

   根據《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7]中的三時教判,將佛陀的教說,分成如下三個時期:

第一時-為聲聞乘宣說「四聖諦」之教。如四阿笈摩。雖有諸部。四諦為宗。是原始佛學時期是以「四諦」、「十二支緣起」來說明人生現象來講的。後來範圍擴大了,不僅講人生現象,連宇宙現象也涉及到了。這時小乘佛教盛行,後來就產生了弊端,他們將佛陀的教說,或宇宙人生的諸事象,作形式上的分類,立許多法,認為一一法有固定的自性,視為實存。極端地傾向實在論,因此,小乘佛教徒陷於有說的偏見。

 

第二時-是無相大乘。如諸般若經論,以遣所執性,無相為宗。這是以隱密相為大乘宣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教。時是指一世紀時,大乘佛教的興起,此派之徒以《般若經》和龍樹的諸著作所代表的空的學說為依據,批判小乘佛教,說一切法無自性空。有一部分人說空,走入極端,陷於虛無論(惡取空)的危險性。

第三時-了義大乘,就是這部《解深密經》等經。提出三性、阿賴耶識等思想。因這時以顯了相說大乘法,具足顯示空有道理,故名了義。[8]這時是瑜伽行派成立時,在空說之上組織新的體系,承認諸法在形式上有差別,但皆無自性。

 

這三時教之中,前面的二時之教,是尚未具足說明,佛陀之教的真意(未了義),而第三時之教,才是完整明瞭說明,佛陀之教的真意(了義)。第二時(般若的空思想)和第三時(唯識的三性三無性思想),兩者同樣是大乘,皆言法空。但前者以「隱密相」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教;而後者以「顯了相」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教。但二者,都是明白地對同一教說做某種程度的說明;它們兩者之間的不同,可以說只是說明的程度有不同而已。所以,唯識的三性三無性思想,可說是《般若經》空的思想的開展。

 

二、提出三性三無性說。

《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

「吾當為汝說諸法相。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雲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雲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雲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9]

    

所謂三性說,就是諸法相有三種(一)「遍計所執性」:以名言表示而執為實有,這樣所得的認識是不實在的分別,謂之「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是有所依的,也就是它所遍計的對象,是仗因托緣而生的一切法,謂之「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安立在依他起性上的遍計執,當然是不真實的,去掉它就能得到諸法的法性(即空性),能認識諸法的法性,這是最完備、也最真實的認識,謂之「圓成實性」。

   

  唯識學派主張,在因緣所生法上的依他起性,離去名言分別的遍計所執性,就可悟入我、法二空的圓成實性。遍計執是本來無;依他起是遍計所依不可說為無,這種有是假有、幻有;到了圓成實,這是諸法的真實性,可說為實有。[10]這種唯識的三性說可以稱為唯識中道論。所以三性說,不但以原始佛教的緣起說為基礎,又包含般若系的空性說,就是以空有並論,而不失於有空的中道學說。

  如來又於《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為勝義生菩薩解釋,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經文[11]如下: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善男子。雲何諸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雲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雲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佛陀以密意趣說三種無性,無性就是無自性,相就是體相,或者相狀。這三無性,如它們的次第,是用三性作為體相。這樣依三種自性而建立三種無性,不是離了三種自性之外別有三種無性。用密意趣說三種無性,是不了義教,是別有用意的,表示能證知三種無性甚深密意[12]

可見唯識派安立三無性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相無自性性,這是依遍計所執性而安立,體相是無自性,表示體相是虛假不實的。有情眾生以遍計所執性認識事物,以為世界上存在著真實的「我」和「法」,這就是我執和法執。相無性說明我、法體相就像空中花、水中月、鏡中像一般,是虛幻不實的。眾生所以認為有實我、實法,是由於事物的假名而安立的,因虛妄而執著為有。但假名安立的相,它的體性是無,所以說相無性。

生無自性,這是依依他起而安立的。諸法的依他起相,是依其他因緣的力量而有的,不是自然而然的自力有的,約非自然的意思,故說生無自性。唯識派認為,有情眾生不懂得「依他起性」的真實含義,不知世間事物是由於眾緣和合而產生,由無到有稱之為「生」,唯識派否定自然而然的自力有的生,故生是無自性的。

勝義無自性,有兩種,(一)是依他起的勝義無自性,(二)是圓成實的勝義無自性。(一)諸法的依他起相,不是自然生的,即此無自然生性的緣生法,也可稱為勝義無自性。為什麼呢?緣力所生的依他起相,假定這法是離垢的清淨勝智所緣的境界,佛就顯示它是勝義,否則即非勝義。所以說依他是生無自性,約從因所建立的;說依他是勝義無自性,約所生法的當體建立的。(二)諸法圓成實相,也稱為勝義無自性性,為什麼呢?一切諸法,法無我性,稱為勝義,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所顯示的緣故。由這因緣,稱為勝義無自性性。[13]

三、初期唯識的三性說與《般若經》

      大乘佛教的最初經典是《般若經》,初期唯識的三性說與《般若經》有極深的關係。《大般若經》<初分學觀品>一節所述,隱隱包含了三性思想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14]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內空、外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空花、如尋香城、如變化事,唯心所現性相俱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15]

  前一段「如我但有名」就是假立客名,眾生卻因此而起分別,於假立客名,隨起種種言說,生起種種執著。這就是唯識的遍計所執;後一段引用文「一切法如幻」、「唯心所現」就是依他起性;「自性空」、「法性」、「實際」等就是圓成實性。所以,唯識三性的思想可說完全是歸納般若義理所得。

三、《瑜伽師地論》的善取空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雲:

「雲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16]

這段大意是說諸法有離言自性。「離言自性」中的「自性」一詞,是指諸法的「特性」、「本性」「本質」而言。所以,這整個詞是表示「離開言說的本質」。<真實義品>認為一切諸法有「離言自性」,它是遠離增益執(有)與損減執(無)的中道(空),這是唯識三性的中道思想。「假說自性」、「離言自性」和「三自性」之間的關係如何?離言自性就是淨分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兩種本身的性質是遠離名言。假說自性就是遍計所執,隨假說的名言,計度執為有。如果在依他性上,不依假說自性去認識事物,就能真實認識,便是圓成實性。

    引文說到,所謂的「有」,就是語言文字所安立的「假說自性」,是指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等等,乃至涅槃,這些依世人共同認知的「假說自性」之語言文字,所假立的名稱,一般凡夫認為是有。而所謂的「都無所有」,則是指依「假說自性」而安立才「有」的這些事物,究其實而言,都是假名所立,而無實體,其本質是「非有」。而「真實義」則是離開「有」「非有」的「無二所顯」,這就是離言自性,完全脫離名言的認識。[17] 

    <真實義品>的「離言自性」,是諸法的勝義自性[18],也是無分別智所行的境界[19]。上面引文的依他起,屬離言自性,是指淨分依他。若染分依他,則應屬假說自性。另外<真實義品>還提出一個重要概念,語言活動之內,「一切唯假」;而在語言活動之外,則假必依實,必依實有「離言自性」之「唯事」。「唯事」是諸法的真實性質,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說明,但卻是「真實有」(存在)的,而不能說不存在的。所以諸法的「離言自性」,就是諸法的「唯事」,這是真實存在,因此不可於此起「損減執」,而說此實有不存在;一切色等想法、想事(所詮)及其安立之名言 (能詮),實際上是虛妄遍計所成,是不真實的存在,只是假名、唯假 而已,不可於此「一切唯假」上,起「增益執」,而說其有自性、法體之存在。若能理解實有「離言自性」之唯事,並遠離損減執和增益執的過失,就稱為善取空者。

肆、《辯中邊論頌》的所取能取空

   一、所取能取空

《辯中邊論頌》辯相品第一[20]「虛妄分別有,彼處無有二;彼中唯有空,於此亦有彼。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辯中邊論》解說[21]大意如下,「虛妄分別有」,也就是說,妄識作為緣起現像是有的。妄識的有又是如何表現的呢?當妄識活動時,以見分和相分兩種形態出現。見分是似能取,相分似所取,這依他起的似能取所取相是有的[22]。「於此二都無者」,虛妄分別的妄識展開活動之後,顯現似能取的見分和似所取的相分。在沒有名言的分別之前,依他起的見分、相分是有的。一旦凡夫的主觀意識參與分別之後,似能取的見分和似所取的相分就變成我法二執。我執、法執,事實是不存在的,因凡夫無始來名言戲論熏習,對一切法就像名相應,產生錯覺,以為有實我實法。所以對依他起的似能取的見分和似所取的相分,生種種分別的遍計所執相,實際是不存在的。www.fodu.cn

「彼中唯有空」,是說虛妄分別中,有離所取及能取的空性。「空性」是一切法的法性,清淨本然,是勝義有。當我們修瑜伽禪觀時,離去所取執及能取執,以無分別智照見真如時就會顯現。

   「於此亦有彼」,彼,指空性;此,指虛妄分別相。虛妄分別相和空性的關係如何呢?謂即於虛妄分別中,也有空性。空性沒有離開虛妄分別相,透過虛妄分別相能夠認識空性。能不能說虛妄分別相就是空性,或空性就是虛妄分別相呢?不能。因為空性的本質是清淨的,而虛妄分別相則是染汙的。所以,只能說虛妄分別相和空性的關係不一不異。如果說空性就是虛妄分別相,這不對;如果說空性和虛妄分別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也不對。空性和虛妄分別相,是不一不異的關係[23] 佛都信息港

二、中道觀

上述「空性沒有離開虛妄分別相,透過虛妄分別相能夠認識空性。」這種對事物的認識,是中道的認識。所以,彌勒接著說道:「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這是談論對一切法應以中道去認識?世親《辯中邊論》[24]的說明大略如下:既不可一概認為一切法都是空,也不可一概認為一切法都是不空。這兩種極端認識都是錯誤的,確切地說,如果這種現象事實上是沒有的,就「由彼觀為空」,觀照它沒有;如果事實上是存在的,就「如實知為有」,應該承認它有。如果是這樣的話,才能正確認識諸法空相。

空相就是空性,也就是諸法的真實相。這就是說,中道的認識應當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空相是非有非無,所取能取是「非有」;空的體性是「非無」。空性與彼虛妄分別非異非一,如果異應成法性異法,就違背正理,因空是一切法無我性、無自性所顯,如苦、空、無常等是共相;如果相同,就應不是淨智的境界,與雜染境相同,也沒有凡聖。所以空與妄分別是非一非異,這是空性的相[25]。正確認識理解到非空非不空,這樣的中道道理,也符合《般若經》[26]的思想。

伍、結論

   空有、中道問題,初期唯識經論繼承了《般若經》與龍樹《中論》的思想。對於名言假說的事物,都予以否定,認為不實在,如夢境,本來是無;因緣所生的如幻法,承認它的存在,只是有而不真,如夢事不可說為無;在離去戲論執著後,所證入的境界並無差別,同樣是法性無相,同樣是「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

     然而,中觀與唯識不同的是,中觀認為一切名言戲論,在道理上是不存在的,因而加以排拒;相反地,唯識卻建立了一套識轉現的理論,在識轉現中區分了能見與所見,並以緣起、虛妄分別等基本觀點,說明實體概念,本來不存在,是眾生無始熏習而成的一切種子識所生,也就是「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27]所生。

     唯識的觀點,在教導我們瞭解,所分別的對象(所取),是虛妄分別的認識而有的結果,沒有自性,因此是空;那能認識分別的識(能取),是不是就是有,是真實不變的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被認識的對象與能分別的識,是一對,二者同時存在,其中任何一者,不能孤立存在,所以,能認識分別的識(能取)也沒有實在性,也是空。既然二者是空,那麼整個世界是不是一切都沒有了,成為虛無(及惡取空)呢?也不是。事物沒有自性,沒有實在性是其空的一面;但依他起性的因緣所生法-「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所生,這件事是存在的,既然是存在就是有。因是虛妄分別有,所以體性是空。這種「空」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有」是空。二者不一不異,非空非不空,是唯識的中道觀,藉此道理去修行能破除我們心中,將我、法視為實體的虛妄性,及徹底虛無的「惡取空」。

 

主要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瑜伽師地論》

     《解深密經》T16

     《解深密經疏》X21

     《瑜伽師地論》T16

       《般若經》卷四CBETA,T5

       《辯中邊論頌》一卷,彌勒說,唐玄奘譯。CBETA T31

       《辯中邊論》唐,玄奘譯,是世親菩薩為《辯中邊論頌》作的長行。CBETA T31

       《心經》CBETA,T8

 

二、現代論著

     演培著(2006)《解深密經語體釋》《高雄:演培法師紀念圖書館》

        印順著,(1992)《攝大乘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

        呂澂,(1982)《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

        橫山紘一著 許洋主譯(2002)《唯識思想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2002)《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

        水野弘原著  許洋主譯(1988)《印度的佛教》(法爾出版)

        竹村木男著 蔡伯郎譯(2003)《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魏德東釋譯(1997)《辯中邊論》(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

      

 

 

 

 

 


[1]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2002)《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頁307

[2]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2002)《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頁321

[3] 見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4]水野弘原著  許洋主譯(1988)《印度的佛教》(法爾出版)頁171

[5] 《瑜伽師地論》與它們思想上比較不同,是否出於同一人、同一時,很難決定

[6] 見橫山紘一著 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頁35

[7] 見《解深密經》:世尊。初於一時在……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T16[0697a23]

[8] 《解深密經疏》顯不了義。謂此法輪。隱空說有。是不了義。具顯生死涅槃因果。及說人空。而未能顯法空道理…第二。隱有說空。故作此言。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亦名祕密。CBET,X21[0293a04]

[9] 《解深密經》CBETA,T16

[10] 後來陳那還用比喻做了生動的解說:如夜行見繩,誤認為蛇;看清了以後才知是繩非蛇;再仔細看,知道繩是麻作的。本來沒有「蛇」是無,乍看繩是蛇,這是遍計執;繩體的假像,由因緣生是假有,是依他起;進一步認識繩為麻所製成,這是圓成實。

[11] 見《解深密經》CBETA,T16[0694a13] 。

[12]見《解深密經》:「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若法自相都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則自性涅槃。於中都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是故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CBETA,T16[0694a13]

[13] 《解深密經》CBETA,T16 [0694a13]

[14] 《般若經》卷四CBETA,T5 [0018a29]

[15] 《般若經》卷三CBETA,T5 [0013b22]

[16] 《瑜伽師地論》卷36,CBETA,T30 [0489a13]

[17] 《瑜伽師地論》卷36,CBETA,T30[0486c24]

[18]《瑜伽師地論》卷36:「雲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色等想法。建立色等法名。即以如是色等法名詮表。隨說色等想法。或說為色或說為受或說為想。廣說乃至說為涅槃。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亦無有餘色等性法。而於其中色等想法離言義性。真實是有。當知即是勝義自性亦是法性。」CBETA(CB [0489a17]

[19]《瑜伽師地論》卷36:「此復雲何。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CBETA [0486c16])

[20] 《辯中邊論頌》一卷,彌勒說,唐玄奘譯。CBETA T31

[21]《辯中邊論》唐,玄奘譯,是世親菩薩為《辯中邊論頌》作的長行。CBETA T31[0464b13]

[22] 今依護法有相唯識一系說明,故言識變現見相二分。

[23]在《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中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勝義相又應俱時別相成立。……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一向異不應道理。 T7 [0690a28]

[24]《辯中邊論》:「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為空。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T31冊[0464b27]

[25] 《辯中邊論》「所知空性其相雲何。頌曰。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CBETA T31[0465c01]

[26] 如《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27] 《攝大乘論本》CBETA T31 [0137c27]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