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8 22:20:29
|
尊貴厚觀法師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2/18 22:18:33 喇嘛網 編輯部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七節 空與空性
厚觀法師
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道
第七節 空與空性 (p.47~p.56)
一、以空為主題而集出的《阿含經》(p.47)
《中阿含經》的《小空經》與《中部》的《空小經》相當;《中阿含經》的《大空經》與《中部》的《空大經》相當,是以空為主題而集出的經典。
這兩部「空經」,都淵源于《雜阿含經》中的空住1,經不同的傳宏,而分別集出來的。都是依空觀的進修而達究竟解脫的。在修行的方便上,兩部經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響了發展中的佛教。
《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大正1,736c〜738a)。
《中部》(121)《空小經》(日譯南傳11下,p.119〜p.127;漢譯南傳12,p.89〜p.94)。
《中阿含經》卷49(191)《大空經》(大正1,738a〜740c)。
《中部》(122)《空大經》(日譯南傳11下,p.127〜p.139;漢譯南傳12,p.95〜p.103)。
二、《小空經》內容大要 (p.47~p.50)
【(一)三世如來都行真實空(p.47)】
佛曾經為阿難說 ,「我多行空」(住)為緣起;以三世如來,都「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2作結3。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別舉揚空性的修證,是可以從此而得到線索的。4
【(二)《小空經》的空義 (p.47)】
依《小空經》說: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5
依於這一解說,後來瑜伽大乘說:「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複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余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6。所以,「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7,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
《小空經》所說的空(性),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立說明,實是一項新的解說。
【(三)《小空經》觀空的方法(p.48~p.49)】
A、依世間道修空:
1、村落想、人想空,但無事想不空:
《小空經》所說的空住,是適應于住阿蘭若(arañña)者而展開的修法,所以從阿蘭若──無事處說起。修行者專心憶念(即「作意」)無事想(arañña-saññā),不起村落想,人想,因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勞,是沒有了8。這樣,村落想空,人想空,而無事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9
2、人想、無事想空,但地想不空:
進一步,不憶念人想與無事想,專一憶念地想,觀地平如掌;人想空,無事想空,(因人想、無事想而引起的疲勞沒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10
3、地想、空無邊處想、識無邊處想、無所有處想次第進修觀空:
這樣的次第進修,專念空無邊處想而地等想空。專念識無邊處想而空無邊處等想空。專念無所有處想,不念識無邊處等想,識無邊處等想空,而無所有處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11
4、以上依世間道修空;這樣的「行真實空性」,是有漏的,有淺深層次的。
(村落想、人想、無事想、地想、空無邊處想、識無邊處想、無所有處想)
B、依聖道修空:
以下,依聖道修空,《小空經》(大正1,737c1〜21)這樣說: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無量識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彼如是知:空無量識處想,空無所有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不應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若有疲勞,因欲漏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有漏、無明漏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此我身六處命存故。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也,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小空經》中的「無想心定」,依《空小經》,知道是「無相心三昧」的異譯。
經說「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與上文「然有不空,唯一無所有處想」等不同,不再說不空的「想」,因為無所有處等是有想定,無相心定是無想定。12
但無想心定,還是有為法,還是「有疲勞」──惱患的,所以如樂著無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處。
如觀無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為法,不樂、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脫──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得究竟解脫,也就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不動心解脫。13
《小空經》中的「無想心定」有「疲勞」及「不樂住」二類,沒有別立非想非非想處,與《淨不動道經》14是相同的。[無所有處→無想心定(無相心三昧)]
《瑜伽論》分為「世間道修」與「聖道修」二類說:「以世間道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15。「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與《小空經》的「無想心定」相合。
南傳的《空小經》在無所有處以上,別立非想非非想處16。然後說無相心三昧,空於非想非非想處;再依無相心三昧,觀有為是無常滅法,得漏盡。這對於依無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處的古義,已隱覆而不再見了。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相心三昧]
C、小結 (p.49~p.50):
《小空經》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於有漏定的。空的是什麼?是想,是依想而引起的疲勞,所以無想心三昧為最上。
無想心三昧,空於一切煩惱,畢竟離欲,而我們的身心──六(內)處,在命終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為煩惱所動亂,心解脫自在。並知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17。
空住與無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雖有些差別,而究竟終歸是一致的。所以《大毗婆沙論》說: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異名。18
三、《大空經》內容大要 (p.50〜p.54)
【(一)《大空經》與《小空經》的異同(p.50):】
《大空經》與《小空經》,都是如來與弟子共同修證的法門。
《小空經》是由下而上的,豎的層層超越,順著禪定的次第,最後以無相心三昧,不取著而漏盡解脫。
《大空經》卻是由外而內,橫舉四類空作意(四種空觀),修習成就而得究竟。四類空作意是:(1)外空作意,(2)內空作意,(3)俱空(《中阿含經》作內外空)作意,(4)不動作意。
【(二)《大空經》與南傳《空大經》之差異(p..50)】
四類作意的修習,《大空經》與南傳《空大經》,說明上略有差別。
1、依《大空經》說:修學者先要「持內心住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四增上心(四禪),然後依定起觀。念(即「作意」)內空,如「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19,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內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動。20
總之,要修習多修習,達到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淨,住,解於內空……不(移)動。21《瑜伽論》也這樣說。22
2、南傳《空大經》別別的說明四類作意,沒有輾轉次第的意義。
【(三)四類作意之意涵(p.50〜p.52)】
1、《瑜伽師地論》以「所證空」與「所修空」分判四類作意:
四類作意的定義,經文沒有確切的說明,《瑜伽論》23解說為: [Fig]
依經文的四類作意,而分別為所證空與所修空,先證而後修,不過是論師的一項解說吧!
2、從《瑜伽論》的解說,也可發見經義的線索。
如《中阿含經》《大空經》(大正1,739b)說:
[觀五欲無常,證外空而離貪欲]
有五欲功德,可樂,(可)意,所(可字的訛寫)念,(可)愛,色欲相應24。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若比丘心至到(?),觀此五欲功德,……觀無常……,如是比丘觀時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觀五取陰生滅無常,證內空而離我慢]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譯)陰:色盛陰,覺(受的古譯)、想、行、識盛陰。謂比丘如是觀興衰,……若有比丘如是觀時,則知五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
※ 經文釋義:
(1)依經文所說,觀五欲功德,是外離欲貪;觀五取陰,是內離我慢。
(2)[內空:]五取陰和合,是個人自體;觀五陰生滅無常,(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所以可說是證內空而離我(見、我愛、我)慢。
(3)[外空:]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於色、聲、香、味、觸境,起可樂、可意、可念、可愛,與欲貪相應;觀五欲無常,可說是證外空而離欲貪。
3、四類作意之先後次第:
(1)這四類作意的次第,《瑜伽論》先外空而後內空25;《空大經》與《大空經》,卻是先內空而後外空。
(2)不過,《大空經》標舉如來所住時說:「我此異(異是殊勝的意思)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26。先舉度一切色想的外空,與《瑜伽論》的先說外空相合。
(3)但《空大經》作:「如來住勝等覺,即不作意一切諸相,內空成就住」27。
4、四類作意思想之開展:
(1)《空大經》廣說內空作意與不動作意,而外空與俱空作意,只簡略的提到名目。28所以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類:一、(空於五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蘊空。
(2)由於五欲是內根、外境相關涉而引起的,所以觀五欲,可以分別的觀外境的無常、內根的無常、內外緣生欲貪的無常。在傳授中,分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於五欲的分別觀察,其實是內外關聯著的,先觀外空或先觀內空,都是可以的。
(3)空於五欲的空觀,分為外空、內空、內外空,於是對外空五欲而本有內空意義的,觀五取陰而空於我慢的,名之為不動了。
[Fig]
【(四)《大空經》的空行,源于《雜阿含經》的「空住」(p.52〜p.53)】
《大空經》的空(住)行,本于《雜阿含經》29所說,被稱歎為上座禪住的空住30。入上座禪住的,在入城乞食時,道路上,見色等如有愛念染著的,應該為斷而修精勤;如了知沒有愛染,就這樣的喜樂善法,精勤修習。名為「清淨乞食」,也略說行、住、坐、臥。
與此相當的《中部》《乞食清淨經》31,所說要廣得多。內容為:入城乞食往來,六根於色……法,應離欲貪等煩惱(與《雜阿含經》大同)。然後說五妙欲斷,五蓋斷,五取蘊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觀,證明、解脫。
空住,當然是禪觀;但要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淨經》,與《空大經》是非常接近的。
【(五)《大空經》之內容架構32(p.53〜p.54)】
《大空經》近于《乞食清淨經》,然以四類作意為核心,重于日常生活的應用,內容更廣。33
1、策勉比丘樂獨住遠離處
比丘如喜樂多眾聚會,是不能得「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等覺樂」的,也不能得阿羅漢的究竟解脫。這是策勉比丘們,「常樂獨住遠離處」,住于適合修行空住的地方。34
2、空住者的心境喜樂自在
佛舉自身的證得:「我不見有一色令我(生)欲樂」35,所以一切色法的變異,不會引起憂苦懊惱。佛自住勝等覺,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經》作「一切諸相」36),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們來會,心住遠離寂靜喜樂;為大眾說法,也是絕對沒有煩惱的。37這是佛以自證作證明,表示空住者心境的喜樂自在。
3、四類作意之修習
正說空住,依四禪而修內空作意、外空作意、內外空作意、不動作意,修習成就38。
4、明「空住」的斷惡向善
住於空住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正知而不會引起貪憂惡不善法。
如為眾說法,不說非聖無義的種種世俗論,而說戒、定、慧等正論。
尋思時,正知而不起三不善尋,起三善尋,都不起貪憂惡不善法39。
外對五欲境時,觀無常而不起欲染。
內觀五取蘊時,觀無常而斷我慢。
這是一向善的,無漏出世間的,不落惡魔之手的(究竟解脫)。40
5、禪定有退轉,應以修「空住成就」為要務
師、弟子、梵行的煩苦。簡單說:如住在阿蘭若處,得四增上心,因人眾往來,引起惡不善法而退轉的,就是煩苦。
這表示了禪定是可退的,修出離行,應以修空住成就為要務。41
6、尊師慈悲為弟子說法,弟子應依教奉行
「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湣傷,求義及饒益」,出於利他的慈悲心。弟子們應該「受持正法,不違師教」。42
四、辨「空」與「空性」 (p.54〜p.55)
進一步來論究「空」與「空性」。
【(一)新譯、舊譯之別 (p.54)】
舊譯:在舊譯中,都是一律譯為「空」的。
新譯:自玄奘譯出瑜伽系的論典,才嚴格的分別「空」與「空性」;以為「空」是遮遣妄執的,「空性」是空所顯性,是離妄執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有的。43
【(二)初期聖典中的「空」與「空性」之別異(p.54)】
初期佛典中,「空」與「空性」有什麼分別呢?
1、空:
如「空諸欲」44,「空世間」45,「貪空、瞋空、癡空」46,「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我我所空」,「無常、苦、空、無我」,在巴厘文中,都是「空」(suñña)。
2、空性:
如「空心解脫」47,「空解脫」,「空三昧」,「空等至」,「空住」48,「內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種空,在《無礙道論》中,也是空)49,《空小經》,《空大經》:凡是作為觀名、定名或經名的,都是「空性」(suññatā)。
3、印順導師認為:
「空」不只是否定詞,離妄執煩惱是空,也表示無累的清淨、寂靜。50
「空性」,是空的名詞化。初期聖典中的「空性」,並無「空所顯性」的意義;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51
五、別論《小空經》之「空」 (p.54〜p.55)
【(一)「空」在初期聖典中,與離煩惱有關】
《小空經》所說的「行真實空,不顛倒」,《空小經》作:「如實性,不顛倒,清淨空類」。52空類,空是有淺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聖典中,是與離煩惱有關的。53
【(二)《小空經》的特色】
《小空經》所說,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蘭若處;阿蘭若處想成就,沒有人想、村落的煩囂,就名為「空」。進一步,不起人想、阿蘭若想,而觀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無涯,自有空曠無寄的境地,也就名為「空」。
這種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淨念而除種種雜念一樣。這樣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經》的特色。
【(三)《大乘楞伽經》對《小空經》空義之評論】
《大乘入楞伽經》,稱這種空為「彼彼空」,評論為:「此彼彼空,(七種)空中最麁,汝應遠離」。54以不空而說空,被評為最麁的,應該遠離的。55
六、歸結「空」之重要性
總之,大、小「空經」的集出,在四種心解脫中,不是無量,無所有,無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注解
^1 《雜阿含經》卷9(236):「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坐(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若比丘觀察時,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大正2,57b3〜28)
^2《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大正1,737c28〜29)。
^3 「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大毗婆沙論》卷105,引經作:「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大正27,543a)
^4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p.69):
釋尊在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卷90解說為:「世尊于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30,813a6〜8)……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
^5 《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我從爾時及至於今,多行空也。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大正1,737a7〜12)
^6《瑜伽師地論》卷36〈本地分〉(大正30,488c28〜489a2)。
^7《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大正30,812c5〜6)。
^8 「疲勞」,《中部》(121)《空小經》作「患惱」。《瑜伽師地論》卷90,解說為:「麁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大正30,812c17)
^9
(1)《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彼如是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然有不空,唯一無事想。若有疲勞,因村想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人想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一無事想故。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大正1,737a12〜19)
(2) 《小空經》中「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之文句,《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譯為:「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于此處,所餘有故,如實知有。」(大正30,812b20~22)《瑜伽師地論》並舉例說明:「譬如客舍于一時間無諸人物,說名為空。于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大正30,812b22〜c6)
^10 《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無事想,當數念一地想。彼比丘若見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叢,有沙有石,山嶮深河,莫念彼也。若見此地平正如掌,觀望處好,當數念彼。阿難!猶如牛皮,以百釘張,極張托已,無皺無縮。若見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叢,有沙有石,山嶮深河,莫念彼也。若見此地平正如掌,觀望處好,當數念彼。彼如是知空於人想,空無事想,然有不空,唯一地想。若有疲勞,因人想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無事想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一地想故。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大正1,737a19〜b4)
^11《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無事想,莫念地想,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彼如是知,空無事想,空於地想,然有不空,唯一無量空處想。……
彼比丘莫念地想,莫念無量空處想,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彼如是知,空於地想,空無量空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量識處想。……彼比丘莫念無量空處想,莫念無量識處想,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彼如是知,空無量空處想,空無量識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所有處想。若有疲勞,因無量空處想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無量識處想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一無所有處想故。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大正1,737b5〜29)
^12 《空之探究》p.37~p.38:「無所有處以下,是初禪到無所有處定,是有想而不覺知;無想心定是無想而不覺知。……這可見無所有處以上,就是無想的無相心三昧。……這是說,無所有處定以下,是有想定,與《雜阿含經》所說相同。」
^13 《空之探究》p.38〜p.39:「得此無想定的,如有所受(取)──樂、著、住,那就受(非)有想無想處的果報。無相心定而有所樂著,所以是無想而又有不明了的細想現行,因而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如心無取著,那就是無相心解脫了。」
^14 《中阿含經》卷18(75)《淨不動道經》:「複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于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淨無想道。」(大正1,543a1~9);參見《空之探究》p.30。
^15《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大正30,812c28〜813a2。
^16 《中部》(121)《空小經》:「複次,阿難!比丘不作意空無邊處想,不作意識無邊想,唯作意無所有處想之一緣。……複次,阿難!比丘不作意識無邊處想,不作意無所有處想,唯作意非想非非想處之一緣。……複次,阿難!不作無所有處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處想,唯作意無想心定之一緣。……阿難!如是彼思惟:「此如實性、不顛倒、清淨是空類。」(日譯南傳11下,p.123〜p.125;漢譯南傳12,p.92〜p.93)
^17 《中阿含經》卷49(190)《小空經》:「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大正1,737c13〜14)
^18
(1) 《大毗婆沙論》卷104:「於空三摩地說無相聲者。如契經說:有一苾芻得無相心定,然根鈍故,不知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彼作是念:尊者阿難,佛及弟子,常所稱歎,我應往問。……遂逐六年竟不聞說,彼懷疑久俯仰問言:若有獲得無相心定不沉不舉,攝持諸行,如水堤塘,解脫故住,住故解脫,佛說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阿難聞已便反問言:汝得此定耶?彼作是念:我昔所慮今果得之,便默然而住。阿難告言:佛說此定得解果報、得解勝利。解謂智生、修道、盡漏,汝亦不久當得此事。……解脫故住者,是自性解脫住故。解脫者,是相續解脫,此定觀無我、我所相故名無相而實是空,以彼苾芻專修此定,能初證入正性離生,于最後時盡諸漏故。《法印經》說:若觀色、聲、香、味、觸相,而舍諸相名無相定,彼觀境界相而舍有情相,謂以空定觀色等法,舍有情想,於中都無女男等故。由此尊者妙音說曰:諸有情想依境界相故,觀境相舍有情想,女、男相無,名無相定,而實是空三摩地。」(大正27,541b9〜c15)
(2)《鞞婆沙論》卷13:「比丘!此三昧智果智功德者,取證得果漏盡故,說智果智功德。於是彼比丘聞尊者阿難善方喻說,內懷歡喜誦習受持已,禮尊者阿難足,繞尊者阿難已而去,彼比丘因尊者阿難教授,獨靖寂燕坐心不放逸,精勤遊已知法至得阿羅漢,此是空三昧說無想。」(大正28,514b4〜9)
(3)參見《空之探究》p.36。
^19 《中部》(122)《空大經》作:「心不勇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日譯南傳11下,p.130;漢譯南傳12,p.96〜p.97)。
^20《中阿含經》卷49(191)《大空經》:
「阿難!如是比丘持內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彼念內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彼比丘當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當念內外空。彼念內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也。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彼比丘當念不移動。彼念不移動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也。」 (大正1,738c2〜18)
^21《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不移動,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禦複禦,習復習,軟複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若彼彼心於彼彼定,禦複禦,習復習,軟複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已,當以內空成就遊。彼內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彼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內外空成就遊,彼內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當以不移動成就遊,彼不移動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不移動。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不移動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不移動者,是謂正知。」(大正1,738c18〜739a12)
^22《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大正30,813a〜b)。
^23《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
「複次有二種空:一者、應所證空,二者、應所修空。……
應所證空,略有二種:一者、外空,二者、內空。外空者: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則五妙欲之所引發。於離欲貪,正能作證。內空者:謂于內諸行,斷增上慢,正能作證。
應所修空,亦有二種:一、于內外諸境界中,修無我見;二、即于彼修無常見。 ……
又于此中,若諸苾芻、為離欲貪,精勤修學觀察作意、增上力故;于欲界系諸不淨相,勉勵思惟。彼於外空未作證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習故,於外空性心不證入,不愛樂故,便於其中,由我慢門,心不流散等隨觀察,以寂靜相思惟內空。
彼由我慢未永斷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亦於此中心不證入。遂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我見。
于無我見未善修故,亦於其中心不證入。乃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常見,令心不動。于諸行中,見無常故,一切種動,皆無所有;故無常見,名不動界。」(大正30,813a11〜b22)。
^24 參照《雜阿含經》卷13(311經),作:「眼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大正2,89b7~8)
^25 《瑜伽師地論》卷90〈攝事分〉:「彼於外空未作證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習故,於外空性心不證入,不愛樂故,便於其中,由我慢門,心不流散等隨觀察,以寂靜相思惟內空。」(大正30,813b13〜16)。
^26 《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阿難!若有比丘不欲嘩說,不樂嘩說,不合會嘩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離于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必有是處。所以者何?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大正1,738b8~15) 。
^27 《中部》(122經)《空大經》:「如來所勝等覺,即作意一切諸相,而當成就內空住。」(漢譯南傳12,p.96〜p.97)
^28《中部》(122經)《空大經》:
「彼作意內空。為作意內空,於內空,彼之心不踴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阿難!如是之時,如是彼比丘知:為作意內空,於內空,我心不踴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如是,其時有正知。
彼作意外空。彼作意內外空。
彼作意不動。為作意不動,於不動,彼之內心不踴躍、不欣喜、不安住、不解脫。阿難!如是之時,彼比丘如是知:為作意不動,於不動,我心不踴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如是,其時有正知。」(日譯南傳11下,p.130~p.131;漢譯南傳12,p.97)
^29 《雜阿含經》卷9(236):「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坐(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若比丘觀察時,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大正2,57b3〜28)
^30 《空之探究》:「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禪慧,《雜阿含經》卷九(大正2,57b)說: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此經,巴厘藏是編入《中部》的,名為《乞食清淨經》。比較起來,《雜阿含經》的文句,簡要得多,應該是初集出的。《乞食清淨經》中,舍利弗說:「我今多住空住」。佛讚歎說:「空住是大人住」。大人住,《雜阿含經》作「上座禪住」。上座,或譯「尊者」,所以《瑜伽論》作「尊勝空住」。無論是大人住,尊勝空住,都表示了在一切禪慧中,空住是偉大的,可尊崇的。傳說佛滅百年,舉行七百結集時,長老一切去多入空住。分別說系的律典,也稱之為「大人三昧」;《十誦律》作「上三昧行」。可見空住──空三昧,在佛教初期,受到了佛教界的推崇。」(p.4〜p.5)
^31 《中部》(151)《乞食清淨經》:「舍利弗!汝之諸根淨明,皮膚之色淨、清白。舍利弗!如何之住?汝今日多住耶?」[舍利弗曰:]「世尊!我今日多住空住。」[世尊曰:]「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汝實今日多住于大人住。舍利弗!……若比丘之願:今日多住於空住。舍利弗!彼比丘應如是思惟:通行一路,我為乞食入村,於一地遊行乞食,從一路由村乞食還歸,其時,於我眼〔等六根〕所識之諸色,有心之欲、或貪、或瞋、或癡耶?……舍利弗!其比丘應為此等之惡、不善法,當不可不精進。……舍利弗!其比丘應以其喜悅,晝夜,不可不隨學諸善法而住。複次,舍利弗!比丘應如是思惟:我已斷五妙欲耶?舍利弗!若比丘善觀察,如是知:我既未斷五妙欲者。舍利弗!彼比丘應為斷五妙欲不可不精進。舍利弗!若複比丘之善觀察者如是知:我已斷五妙欲者。舍利弗!彼比丘應以其喜悅,晝夜不可不隨學諸善法而住。……我已斷五蓋者。……我徧知五取蘊者。……我已修四念住者。……我已修八支聖道者。……我已修止、觀者。……我已證明與解脫者。舍利弗!彼比丘應以其喜悅,晝夜不可不隨學諸善而住。舍利弗!……實如是,汝等應如是學。」(日譯南傳11下,p.426~p.432;漢譯南傳12,p.321~p.325)
^32另見印順法師著《性空學探源》p.90。
^33參見《空之探究》p.5。
^34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38a18〜b2)。
^35 《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大正1,738b12 ~15) 。
^36 《空大經》:「彼住由如來所勝等覺。即不作意一切諸相,而當成就內空住。」(日譯南傳11下,p.129;漢譯南傳12,p.96)
^37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38b12〜20)。
^38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38b20〜739a12)。
^39 《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念者,彼比丘若此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害念,莫念此三惡不善之念;若此三善念: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當念此三善念。如是念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是謂正知。」(大正1,739a20〜24)
^40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39a12〜b28)。
^41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39b28〜740b13)。
^42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1經)《大空經》(大正1,740b13〜c1)。
^43
(1)世親造《辯中邊論》卷2:「空有三者:一、無性空,謂遍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為有,由此非有說為空故。二、異性空,謂依他起。如妄所執不如是有,非一切種性全無故。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為自性故。」(大正31,469a25〜29)
(2)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54):「三無自性性,是依三相而立的。……三、勝義無自性性,通於依他起與圓成實相。……圓成實相是勝義,也可以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如說:『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遍計所執)自性性之所顯故』。這就是空性,瑜伽學者解說為『空所顯性』。」
(3)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p.204):「唯識者解空為二:一、實無自性的妄所執性──遍計所執性,是空的,空是沒有自體的意思。二、實有自體的真實理性──圓成實性,這是從修空所顯的;從空所顯,所以稱之為空,其實是『空所顯性』,空性是有的。」
^44 《空之探究》p.6:「空諸欲,《雜阿含經》約空五欲說,而實不限於五欲的。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系縛生死的,緣起支中渴愛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空諸欲與空住的意義相通,都是著重於離愛而不染著的。」
^45 《空之探究》p.6~p.7:「世間,佛約眼等內六處,色等六外處,六識,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
^46 《空之探究》p.7:「不動心解脫者,染欲空,瞋恚空,愚癡空。……貪、瞋、癡,是煩惱的大類,可以總攝一切煩惱的。離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就是阿羅漢的見法涅槃。涅槃或無為,《阿含經》是以貪欲滅,瞋恚滅,愚癡滅──貪、瞋、癡的滅盡來表示的。」
^47參見《空之探究》p.7;p.20~p.23。
^48參見《空之探究》p.4~p.6。
^49詳見《無礙解道》(日譯南傳41,p.119)。另參見《空之探究》p.113〜p.116。
^50 《空之探究》p.5:「離去愛念染著,是空;沒有愛念染著的清淨,也是空:空,表示了離愛染而清淨的境地。」
^51 《空之探究》p.8:「出世間空性,是難見難覺,唯是自證的涅槃甚深。……涅槃是無為,是出世間,也是空──出世間空性。」
^52詳見《中阿含經》卷49(190經)《小空經》(大正1,736c29〜738a1);《中部》(121經)《空小經》(日譯南傳11下,p.119~p.127;漢譯南傳12,p.89〜p.94)。
^53參見《空之探究》p.4〜p.8;p.20〜p.23。
^54 《大乘入楞伽經》卷2:
大慧!略說空性有七種,謂(1)相空、(2)自性空、(3)無行空、(4)行空、(5)一切法不可說空、(6)第一義聖智大空、(7)彼彼空。……雲何彼彼空?謂於此無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無象、馬、牛、羊等,我說彼堂空,非無比丘眾。大慧!非謂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餘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麁,汝應遠離。(大正16,598c24〜599a15)
^55另見印順法師著《性空學探源》p.87〜p.90;p.236〜p.238;《中觀今論》p.75〜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