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5 16:41:24
尊貴竹清嘉措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2/05 16:39:48   編輯部

空性論述 空·大自在的微笑·深入生命實相 《空性禪修次第》導讀
竹清嘉措仁波切

丁乃竺/文

如果生命是一場迷霧,佛法就是一道光明的光,幫助我們穿越生命的迷霧,找到回家的路。
二十多年來,我如是深信,也努力如是實踐。
藏傳佛法,是我選擇的修持方式。因為我相信方法嚴謹的密乘,可以帶領我們由外向內,一步步了悟生命的實相,解脫生活裏因為業力和習性造成的各種痛苦。
正因為生活的不確定性,生命的不圓滿性,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一種超越的生命態度。所有的修行人都在尋找解脫的方法,讓自己從粗糙的執著到細微的執著中解脫出來;而我也希望能分享這種生命智慧,幫助有緣的朋友,離苦得樂。
佛陀四十多年弘法中,不厭其煩為其弟子及眾生指出離苦得樂的道路,而其中最重要的揭示,則是直指生命的本質為空性。

空性,生命大補貼
空性,並非佛陀的發明,它是佛陀對生命真相徹悟後之直接體驗。此一體驗也令佛陀明白眾生痛苦之因,眾生因無法看清生命真相而執著,一念細微的執著而引發無窮的顛倒夢想。為了破除所有眾生對現象實有的執著,佛陀反覆為眾生演釋空性,嘗試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沒有恆常不變的實質,但卻又能醖釀一切,含藏一切。這樣一種甚深、廣大、非實存卻又現起的性質,就是空性,也就是我們的實相。如果學習佛法而又不瞭解空性的見解,那就如同入寶山而空手回。
《心經》一開始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菩薩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如果只做到前五度,雖然已經很難得,但頂多只是得到人天福報;唯有圓滿第六度:智慧,才能真正證悟解脫。第六度是菩薩六度的[眼],要開這個智慧的眼,看到生命實相,解脫生活乃至生命的苦,就一定要有空性的見解和體驗。
但空性又是佛法裏非常深奧、難以掌握的核心,唯有在俱足證量、智慧的老師引導下,有方法、有次第的進行見解的確認,及實修上的體驗,才能真正的融入。因此,好老師、好方法,對空性的聞、思、修,無比重要。

最好的譯者,是實踐者
當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在臺灣的弟子,以[馬爾巴翻譯學院臺灣分會]之名,來找我,希望我幫忙看一下《空性禪修次第》中譯本,擔任這本即將上市的新書的審閱:我根據中、英譯本一一核對後,對仁波切這群在台弟子,油然生起感動和歡喜,因為我看見了我從事佛學翻譯十五年,罕見的認真與誠懇。
更重要的是,他們證明瞭:最好的譯者,是實修者:唯有真正的實踐者,才能將書中的深義譯得入木三分。
從事佛法口譯十五年來,我深知翻譯的困難,不但要顧及信、雅、達,每一位老師也都有他特有的風格,要像呼吸、舞蹈一樣,風格和節奏都契接得很好,這很不容易。也因此,仁波切這群在台弟子的翻譯表現,更令我覺得難能可貴。也許這就是他們跟著書中次第做,所得到的成績,也是跟一般譯者最大的不同點。
我也發現,在付梓出版之前,他們已花了好幾年時間翻譯這本書,期間他們反覆根據這本書的五個次第,進行聞、思、修的實修演練,有人完整演練五次、有人演練了三次。在實修中得到一次比一次深細的體悟,也幫助他們更準確掌握這本書的精髓,因此深入程度恐怕不是一般佛譯者能企及。
這令我想起,古來翻譯佛經的大德,沒有一個是單純從學問入手的:凡在譯經上有成就的,每一位都是實修者,因為實修的體悟能夠幫助譯者契入書中內涵,對修行典籍的翻譯成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書市第一本實修指南,修行人心備工具書
讀完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所著這部《空性禪修次第》後,我第一個感想是,這是一本實修的工具書,每一位修行人都應該有一本!
這也是我目前在臺灣出版市場上,所看到的第一本直接講實修的書,循序漸進,提供方法,幫助修行人對空性作完整的觀照:更重要的是,有方法、有次第的幫助修行人從見解進入體驗。這種特質,是目前臺灣市面上佛書少見的。
《空性禪修次第》見解非常深入,從無我禪修、唯識禪修、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到中觀他空見,五個次第,每個次第都非常清楚、明白、有用,對修行人的幫助直接而深入,是當代偉大的空性實修著作,每位學佛者,不論顯密各宗派,若能閱讀,拿來當實修的必備工具書,必能得到很大的修行助力。

全部看一遍,再找出對自己最契合的次第
至於怎麼閱讀或使用這本實修好書呢?
由於《空性禪修次第》是一本直接進入實修演練的操作手冊,如果直指自心本性的大手印是佛法高級班課程,[空性禪修]就相當於中級班課程;如果已經有基礎的人來讀,會吸收得更好,沒有基礎的人讀起來可能比較難,但也可以對空性的見解建立一個初步的概念。不管有沒有基礎,都應該從頭到尾完整的看一次,把每一次第都看得清清楚楚。
已經有基礎的修行人,在看完《空性禪修次第》每個次第後,可以每個次第互為基礎,相輔相成;也可以找一個和自己最相契的次第,進行重點禪修,反覆跟著演練,一定可以得到極大利益。仁波切說過,每個次第都演練也可以,單獨一個次第深入也可以,只要深入,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體驗。
對一般沒有太深的佛學基礎,僅是對學佛、修行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也可以對空性的觀修提供一個完整的藍圖,先瞭解佛教各宗派對空性見解上的細微差異,確立見解,然後根據書中提供的分析及禪修方法,試著在生活上進行實際演練,一定可以循序漸進,深入生命的實相。
當然,在密法的學習精神中,老師是相當重要的,研讀這本實修本冊,不管初學者或已有基礎的修行人,若有實修過的老師帶領會更好。[馬爾巴翻譯學院臺灣分會]的仁波切弟子們,也為了這本書出版,考慮到讀者可能會有實修上的問題,因此特別建立一個網站,可以幫忙讀者代轉問題給作者竹清嘉措仁波切,這也是一解決的方式,相當於有老師在旁指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