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的菩薩戒學方面,阿底峽主張﹕大眾別解脫戒是受持菩薩戒的基礎、前行。因此,在受學菩薩戒以前,應該先具備任何一種七眾別解脫戒。不過,較諸別解脫戒,阿底峽似乎更重視大乘種性或宿根。如《難處釋》中說﹕
「已住於種性和已經在他生修習過大乘的人,自然不做惡事。因此,這些人雖然一開始就受菩薩戒也沒有過失……。受戒前沒有大乘氣習的人,(即使受了戒)也生不起菩薩律儀。」
具備了別解脫戒的基礎以後,有心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進一步求受菩薩戒。菩薩戒的受戒儀軌,有有師和無師兩種。這兩種儀軌在唯
識開宗祖師──無著的《菩薩地》「戒品」和中觀學者寂天的《學處集要》 ('siksasamucarya)中都有。《難處釋》在有師儀軌方面,採取「戒品」的說法,在無師儀軌方面則根據《學處集要》。至於阿底峽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難處釋》中并沒有說明。難道是為了調合無著和寂天﹝ 約650~700)的菩薩戒學說嗎﹖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為了截長補短。因為有師軌,「戒品」 說得完整﹔而無師軌,則《學處集要》中介紹得較為詳細。
此外,有關「戒的種類」、「捨戒因緣」、「不捨戒因緣」、「出墮」以及「持戒的利益」,《難處釋》中也將無著與寂天的學說并列,先介紹「戒品」的說法,再引用寂天的學說作補充。至於「持戒要領」,阿底峽完全採取中觀宗的幻化觀、和寂天從「緣起相依相待」的理念所發展出來的「自他換」修法,修習念死、念戒、正知、正念、不放逸、懺悔、隨喜和迴向等項目。
總之,《難處釋》以無著的「戒品」為架構,輔以寂天《學處集要》的學說,再配入「幻化觀」和「自他換」的持戒要領。這無疑是《難處釋》菩薩戒學的一大特色。
摘錄 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