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在藏文中稱為rNam-thar,字面上的意思為「全然解脫」之意,是「關於佛教聖者、教派傳承的始祖、著名僧人、瑜伽士、傳承繼承者、上師……等的故事。」大陸學者張雲在《青藏文化》一書中,認為藏傳佛教傳記和「王統記」(rgyal-rabs),同樣起源自《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中的『贊普傳記』。而義大利學者Tucci則在ibetan Painted Scrolls一書中,指藏傳佛教傳記書寫傳統的興起,係受到了後弘期教法史(chos-‘byung)帶動所致,事實上,藏傳佛教傳記在起源背景上,有著來自於中國史學、印度佛教密乘與西藏本土民俗等複雜、多面的文化影響,但就其內容和作用而言,成就者傳記可等同和做為密續經、疏的補充。其主要作用之一,即是傳下外、內密法修持的說明與開示。
有別於西方學者以敘事模式、含納的層面來區隔傳記,西藏人對傳記的分類,主要著眼於其敘事所涉入的精神境界與修持經驗,而不在於敘事的模式或結構。依傳記所涵攝的教義、象徵和修持等層面,分為外、內、密三種。透過外、內、密三種傳記的迭次進展,呈現出對教義、修持的各種進境闡釋,和修道系統上的教授互相援引、對應,構成了完善的「見、修、行、果」修持體系,也創造出西藏佛學與文學難以(與西方)類比的特殊性。
在女性上師傳記和當代重要的藏傳佛教上師自傳文本,尤以寧瑪派女性祖師—-伊喜措嘉(Yeshe Tsogyal)的伏藏密傳為論述的主軸。措嘉密傳原 名為「西藏王妃伊喜措嘉事行密傳、明示八章,乾闥婆之歌鬘敬題」,清楚地標示出措嘉的身份、傳記的分類層級、長度、以及饒富象徵的題名,讓讀者能由書名判別此傳記的特色。
若將措嘉密傳當成是一部廣義的密乘教法,則整部密傳的書寫,兼具了文學性與宗教性,等同於一部密乘法教與措嘉的生平記述。做為罕見的女性上師文本外,此密傳還含納了其他西藏文學獨具的文類,囊括了Robert Everett Goss所指西藏佛教文學中四大特殊文類中的大多數,是世界傳記文本中的一大殊例。措嘉密傳相關的藏傳佛教特殊議題,企圖藉以建立一個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可類比藏傳佛教修行次第 的論述層次。由外而內即是由顯教教義至密法的詮解、由最外圍的西藏文學與傳記書寫的敘境(context)、歷史背景引介,漸次進入藏傳佛教傳記文本(text)的敘事分析中,最後以空性教義的討論作結;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與組織架構,能讓讀者對藏傳佛教傳記所含納的密乘教學、指引次第,有一初步的瞭解輪廓。
先對藏傳佛教的解脫傳記rNam-thar,有一歷史、語源和分類上的說
明討論;針對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特殊性,從女性上師傳記的角度來加以詮釋、解析,並從其與瑪卓拉卓傳記在「預言與轉世」層面上的互涉,做互文性(intertext)的討論。以措嘉密傳的敘事分析為主,探討其傳記敘事結構的特色、轉世相關的議題、夢境象徵、密乘修持次第等議題。則延伸至伏藏、空行母、佛教女性身份認同……等和措嘉特殊身份相關的議題討論。則以空性的東/西方詮釋差異做最後的歸結,也藉此呈現出藏傳佛教傳記中對見、修(密乘修持次第)系統的指涉與教示。由此,將措嘉的密傳敘事,試以「密乘詮釋學」的角度分析、詮 釋,而彰顯出其做為密乘修持指引與行者典範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節錄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