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恒清教授 【第1則】
釋恒清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 藍吉富主編
印度佛教闡揚真常系如來藏思想的經論,除了主流的三經一論﹝(1)《如來藏經》,(2)《不增不滅經》,(3)《勝鬘夫人經》,(4)《寶性論》﹞。另外,《大般涅槃經》、《大乘起信論》等也是有關佛性論的重要經典。之外,《佛性論》是很重要的典籍。
佛性思想是中國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性的意義、普遍性(是否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成佛的實踐過程等,都是中國佛教自古以來所探討的問題。《佛性論》因此有相當的重要性。歷代祖師在辯證佛性問題時,也常常引用此論。例如,唐朝靈潤與神泰論辯「眾生皆有佛性」時,就曾引用《佛性論》中的「三因佛性」說 。歷代祖師亦有《佛性論》的注疏,但是現在僅存日僧賢洲的《佛性論節義》。
《佛性論》內容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融入了瑜伽學的如來藏說,這跟它的作者無論是世親或真諦的學派背景有關。不過,它的中心思想還是循正統如來藏學。綜觀全論,《佛性論》有下列的思想重點:
(1) 超越空性,從肯定的進路強調正覺的極內涵。
(2) 引入瑜伽系三自性、三無性、轉依等概念,以會通佛性的意義和實現。
(3) 佛性論建立在不二真如的形上架構,有別於神我的一元論。
(4)佛性非凝然的本體存在。佛性的體證是佛法實踐過程的圓成。
(5)基於佛性普遍性存在的理論,對人性,基至於其他一切眾生,特肯定樂觀的看法。
以下將依上述《佛性論》的理論特點詳加討論。
「佛性」一詞現已被視為「如來藏」的同義詞。如來藏是如來和藏的
複合字。如來又含有「如去」,和「如來」兩個意義。前者意指修「如」實法而「去」(由生死去涅槃),後者指乘「如」實法而「來」(由涅槃來生死)。「藏」亦有二義:胎(兒)藏(embryo),母胎(womb)。因此,如來藏可以意謂如來的母胎,或胎兒如來。前者象徵如來的「因性」,後者象徵如來的「果性」。佛性與如來藏意義相通,但佛性並不是譯自如來藏,buddhata,或者buddhatva。根據學者對照有佛性一詞的梵文原典,發現「佛性」是譯自(佛界)。含有二義:(1)佛之體性──the nature ﹝界=法性)of the Buddha, (2)佛之因性──the cause(界=因) of the Buddha。以前者而言,佛
性是眾生之能成佛的先天性依據者是眾生能真正成佛的動力。這也就是《佛性論》中所說的 三因佛性。
《佛性論》內容分成四分:「緣起分」,「破執分」,「顯體分」,「辯相分」。以佛性為中心議題的《佛性論》作者,並沒有直接了當地以「何謂佛性」作為論文的開始,而是首先探討「佛陀為什麼要說佛性」(佛何因緣說於佛性),接著在「破執分」中就外道、小乘、大乘執空見者對佛性的偏執加以評破。論主之所以採取如此的進路有二個原因。第一:由於佛性思想含有非常強烈的肯定義涵,佛性常被誤
解成有神我色彩的實體性存在。《佛性論》作者因此不先論述佛性「是」什麼,而先澄清佛性「不是」什麼,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正確的佛性意義。第二:《佛性論》作者認為佛性不是靜態的形而上本體。他強調佛性是動態的修行歷程和圓成,因此,他先說明佛陀教示佛性的意趣,以突顯佛性在宗教實踐和解脫論(soteriology)上的重要性。
佛陀為何說佛性呢?《佛性論》說佛陀為使眾生去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而說眾生皆有佛性。除五過失是:
(1)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有眾生不知自身本具佛性,必當成佛,而對自己生下劣想,不肯發菩提心。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能使這些眾生遠
離下劣心和自卑感,生起自信心。
(2)為離慢下品人《佛性論》卷一(《大正藏》卷三一,頁787上)。《
寶性論》的「為何義說」品亦舉同樣的五過失。《無上依經》中亦言「自性清淨客塵煩惱」的道理可生五德:(1)尊眾生心,(2)恭敬大師心,(3)般若,(4)闍那, (5)大悲心。
有些人曾聽聞佛說眾生有佛性後,能發菩提心,卻自認自己能發心,而他人不能,因而生起輕心。為對治這些高慢心重的人,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3)為離虛妄執眾生有二種「虛妄執」過失:(1)本無,(2)客。
「本無」者謂在如如理中,本無人我,而作人我執,此執本無。若執人我則起無明,無明起業,業則起果報。其實此三者本無,故謂虛妄執。所謂「客」者,指有為法,皆念念滅,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即起即謝。若於其中起實有想,是虛妄執。為去除此執,佛陀說佛性。但是,為何說佛性能去除性屬本無和客塵的虛妄執呢?因為「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
此句話是《佛性論》詮釋佛性最重要的宣示。很明確指出佛性不是具自性的本體存有,而是徹證人(我)空和法空之後所顯的真如。在二空所顯的真如中無能所,自然亦無佛性的自性可得。若通達此理,即可離虛妄執。
(4)為除誹謗真實法「真實法」指體解人法二空所生的法身清淨智慧功德。
佛性思想一再強調一切眾生本具自性清淨功德,但是若執清淨智慧功德為實有,即是「誹謗真如」。因此,《佛性論》作者強調「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相反過來亦可說:「若不說空,則不了佛性(真如)。」
(5)為離我執由於眾生固執虛妄法,不識真實如來功德,於他人又不
能起大悲心,佛陀於是說佛性,使眾生知虛妄過失,法身真實功德,於他人起《佛性論》卷一(《大正藏》卷三一,頁787上)。
大悲,無有彼此的分別心,而離我執。佛說佛性以除五過失的同時,可生五種功德:(1)正勤心,(2)恭敬事,(3)般若(4)闍那(權智)
(5)大悲。五功德可對治五過失。由於正勤心努力修持,可對治自卑下劣的心態。視一切眾生如佛的恭敬心,可對治輕慢意。由般若可翻妄想執。闍那俗智所顯實智及諸功德,可對治違謗真實法,而從大悲流露出的意念平等心,可滅除我執。總之,佛陀教示眾生皆有佛性的目的是激發其自信而發心修行,恭敬愛念他人,從般若和大悲的實踐證得佛果。由此可見《佛性論》的作者把佛性視為佛法實踐的歷程。
因此他在「緣起分」對「佛何因緣說於佛性」的這個問題做如下的總結:由佛性故,觀一切眾生,二無所有,息自愛念......由般若故,滅自愛念,由大悲故,生他愛念。由般若故,捨凡夫執,由大悲故,執二乘執。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眾生。由二方便,住無住處,無有退轉,速證菩提,滅五過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摘錄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佛性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