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聖嚴論作

菩薩戒是聲聞律儀戒以外的別解脫戒,乃是大乘佛教為菩薩所設。聲聞戒共有三歸、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在家佛教徒僅受至前三種,出家佛教徒則可受至第五種。菩薩戒不屬於聲聞律儀,所以在家人亦得受持;菩薩戒可含攝聲聞律儀,故大乘佛教的出家人都應受持。

菩薩戒以觀空為著眼,以淨心為宗旨,以發無上菩提心為基礎。所以菩薩戒既可涵攝一切佛法,也可執簡御繁,僅用三句話來包括,那就是三聚淨戒的(1) 律儀戒、(2) 攝善法戒、(3) 攝眾生戒。亦即是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三聚淨戒的內容,淵源於《阿含》聖典,經過大乘的《般若》、《涅槃》、《華嚴》、《維摩》等經的醞釀,至《瑜伽師地論》而集大成,出現了輕重戒相的條文,以及授戒悔罪的儀則。再經《瓔珞》及《梵網》二經,而使菩薩戒的弘揚,盛行於中國、新羅、日本。
三聚淨戒的規定,既可約也可繁;既是難受難持,又可使人覺得易受易持。其內容既有緊收,也有寬放。故可因應時空的需要而舒卷自如。在俗則俗、在僧則僧,能高則高,不能高便求其次。若能把握住三聚淨戒的基本原則,如三歸、五戒、十善、十重禁戒等,便可遊刃有餘地,靈活運用於久遠廣大的時空之間。


戒的定義既是應作的必須作,不應作的不得作,則不論是否以「戒」為名,凡是聖典中提及菩薩「應行」、菩薩「不應行」的,均當視作菩薩戒的內容。例如《小品般若經》卷六〈大如品〉的末段有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云何行?佛言:於一切眾生;應行等心、慈心、不異心、謙下心、安隱心、不瞋心、不惱心、不戲弄心、父母心、兄弟心、與共語言。(8)

大乘菩薩戒的精神,首重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的重點在於利濟眾生,故對菩薩的要求,不僅不應自惱惱人,更進 一步,凡對於任一眾生均應生起利濟之心。若不如此,即與菩薩所發的無上菩提心相違。但其雖然如此,仍須與空慧相應,故在《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三〈六喻品〉中說,菩薩「能具足無相尸羅波羅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雜、不著。」因為持戒目的,不為人天褔報,不為二乘聖果,乃為入菩薩位,供養諸佛,成就眾生。(9) 此處所云具足戒,不是指
的比丘、比丘尼戒,而是菩薩應當具足無相戒,所謂無相是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於此四相,不缺、不破、不雜、不著、便是具足戒。同品又云:「能具足尸羅波羅蜜,已攝一切善法。」 (10) 何謂一切善法?同品的說明,是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九次第定,佛十力、 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
從以上所舉《般若經》的菩薩戒內容來看,實已具備了三聚淨戒的架構, 那就是 1. 利益諸眾生、2. 具足無相戒、 3. 修習眾善法。因為大乘菩薩戒的基本精神是求無上菩提,範圍極廣,而以利益眾生為重,故於《大般若經》第五八四卷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說:「若諸菩薩,捨本 ( 發無上菩提心 ) 誓願, 應知是為菩薩犯戒。 」 又說: 「若諸菩薩雖處居家而受三歸,深信三寶, 迴
向無上正等菩提,是諸菩薩,雖復受用五欲樂具,而於菩薩所行淨戒波羅蜜多,常不遠離,亦名真實持淨戒者。」又說:「若諸菩薩雖復出家受持淨戒而不迴向無上菩提,是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 從這三段話可以明白,菩薩 捨無上菩提心者,便是犯戒,雖持一切別解脫戒,而不迴向無上菩提心者,皆不名為受持菩薩淨戒。
到了《妙法蓮華經》卷四〈法師品〉說,佛為教化成就菩薩,開示《法華經》;如來滅後,欲為四眾廣說這部《法華經》,應當告訴他們:「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接著解釋:「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如來室、如來衣、如來座,即是大悲心
、柔和忍辱心、一切法是空。此被後人稱為「三軌戒」,這三條律則之中, 是以 1. 無相的空觀為基礎,2. 無上菩提的大悲心為原則,3. 柔忍修善法為根本。 也可以說,這是《法華經》的《三聚淨戒》,衹是著重於菩薩化世精神,故未列入律法中的七眾律儀戒。可是,菩薩行者若無身口二業的行為準則,也是不妥當的,故在《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便說到,菩薩除了住忍辱地,不暴不驚,觀諸法實相而不分別之外,也不宜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
外道梵志、不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不蓄豬羊雞狗,若入他人家中,不與小女、處女、寡女共語。 (15) 其實這些規定是為出家菩薩而說,其中若干規定,即是比丘戒的內容。《法華經》為了不使出家菩薩矯枉過正,僅重視大乘的空觀及菩提心,故以身、口、意、誓的四安樂行來匡正,以示不得廢棄出家律儀。

另對在家菩薩,亦不得僅僅重視內在的發菩提心及空觀的體驗,而忽略了僧俗之間的倫理關係,此如《仁王般若經》卷下〈囑累品〉,即有明文要求:凡為國主者,不得制作法律,令出家弟子,不許出家修行正道,不准造佛塔像,也不得白衣高座而比丘地立。囑咐國王及諸王子百官,護持三寶,否則王者信佛,而反毀三寶,便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災禍即會降臨了。
在《華嚴經》系統的《十住經》卷十《離垢地第二》,則具體地主張修十善道。當時金剛藏菩薩對解脫月菩薩說:菩薩欲住第二離垢地者, 1. 當離一切殺生,常起慈悲心;2. 離諸劫盜,常自滿足;3. 離於邪淫,自足妻室; 4. 離於妄語,常真實語;5. 離於兩舌,無破壞心;6. 離於惡口,和柔具足;7. 離於綺語,常知時語實語;8. 不貪他物,不作是念我當取之; 9. 離於瞋害心、嫌恨心、迫熱心等, 常於眾生求好事心、愛潤心、利益心、慈悲心;10. 離於占
相,習行正見,決定深信罪褔因緣。離於諂曲,誠信三寶。

十善道法又名十善戒,是通於大小乘的別解脫戒,一般說,五戒十善是人天果報的善法,然於大乘菩薩的立場看十善戒,不獨是消極的不作十惡,更當要修十善。例如不殺眾生,且當常於眾生起慈悲心,便是菩薩戒的精神了。在《十住經》中所舉十善戒的每一戒,都賦有積極利生的意義。考察此處十善戒的內容,身三口四的前七條戒目與通常的相同;八、九、十的三條,屬於心意行為也相同,只是其內容更
為繁富。足見菩薩十善,固重於身口的行為,尤重於心意的行為,並且特別標明行十善者,當「習行正見」和「誠信三寶」。故此又回到阿含經所示四不壞淨的原點上去了。那就是菩薩首應具足正見,歸敬三寶,成就聖戒。
從在家菩薩的立場看十善戒,實已涵蓋了菩薩三聚淨戒的內容,因其十條戒目之中,有的每條皆具三聚功能,有的具一或二,所以若能十善具足,律儀、善法、利生的三聚淨戒,也同時具足。無怪乎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卷四六說,十善是總相戒,其餘無量戒為別相戒。

十善戒是為在家菩薩而設,若與殺、盜、邪淫、妄語、飲酒五戒比較,少了一條飲酒戒而多了三條心意戒。飲酒本身不是罪惡,只是為了防止由於飲酒而可能促成前面四戒的犯行,所以在家佛子不許飲酒。可是在《未曾有因緣經》卷下,記載了一樁趣事:衹陀太子先受五戒,後聞十善,便向釋尊要求,准許他捨去先受的五戒,改受十善。原因是五戒中的飲酒戒難持,他有許多豪客,常常帶著酒食,與他共相娛樂,不過他未因飲酒造惡,相反地「得酒念戒」,所以雖
有歡樂未放逸。釋尊聽了,不僅未予呵責,反而稱道:「善哉善哉,衹陀! 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間人,能如汝者,終身飲酒,有何惡哉。如是行者,乃應生褔,無有罪也。……若人飲酒,不起惡業,歡喜心故,不起煩惱,善心因緣,受善果報。汝持五戒,有何殃乎。」 這段經文,並不表示五戒可以去掉一戒,而是說,若能「得酒念戒」,不起惡業,心生歡喜者,仍未破戒。結果衹陀太子未捨五戒,而增受十善。

可是十善戒也非容易受持,特別是菩薩所重的三條心戒。此在《末曾有因緣經》卷上,記載釋尊的生父閱頭檀王請示佛陀:「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難得護持,當云何受,令不漏失? 」佛也同意此說,故不要求,經常保持三條心戒清淨,立即宣說了三時持戒法:「從晨至食,名為上時;經一食頃,名為中時;行百步時,名為下時。」 受了十善戒的人,若能經常不犯三條心戒,已是大解脫者,一般凡夫
,但求隨力守持,若從早晨至午餐的階段,心意保持清淨而與菩薩道相應者名為上時持戒;頓飯工夫,保持清淨者名中時持戒;乃至僅於行走百步的短時間內,保持三條心戒清淨,名為下時持戒。

從《未曾有因緣經》所載的以上兩例,可以證明菩薩戒持戒標準,極富於人間性。不像七眾律儀戒那樣,被結集者規定得動彈不得,以致形成戒律精神的僵化,無法伸縮自如,失去了因應時地變遷的潛力。


節錄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 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

相關文章:
【No301】學佛真的很難 changchihchun 緣氣:(6541)
【No300】諸行無常 鄔金依喜 緣氣:(9042)
【No299】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 釋法尊撰 緣氣:(5218)
【No288】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 張瑞良 緣氣:(9588)
【No287】「雙運論」&「次第論」 王堯論作 緣氣:(9043)
【No286】聖道三要 尊貴 達賴喇嘛 緣氣:(6000)
【No285】大圓滿傳承表 david 緣氣:(8736)
【No284】《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五〉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7325)
【No283】《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四〉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55275)
【No282】《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三〉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6502)
【No281】《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二〉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25079)
【No280】《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一〉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21875)
【No279】金剛薩埵法門介紹 Jonerson 緣氣:(9937)
【No278】密勒日巴中陰開示 祝務耕 緣氣:(6276)
【No277】從數息觀論中國佛教早期禪法 陳英善論作 緣氣:(5100)
【No276】智者與法藏圓頓研究 郭朝順論作 緣氣:(5956)
【No275】天台止觀修行中的「二十五方便」 王寶珍論作 緣氣:(5370)
【No274】天台觀不可思議境 林建強論作 緣氣:(5986)
【No273】 智覬「摩訶止觀」之研究 古天英論作 緣氣:(6480)
【No272】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 黃雪梅論作 緣氣:(5905)
【No271】慧能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 陳平坤論作 緣氣:(6028)
【No270】《妙法蓮華經》「十如是」 黃國清論作 緣氣:(5997)
【No269】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 陳玉美論作 緣氣:(6100)
【No268】智顗醫學之研究 黃柏源 論作 緣氣:(5890)
【No267】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美學 李源盛論作 緣氣:(6196)
【No266】四諦研究 聶秀藻論作 緣氣:(5905)
【No265】 天台法華三昧 韓子峰論作 緣氣:(5352)
【No264】清辨二諦研究 曹志成論作 緣氣:(5619)
【No263】智者大師教觀研究 林志欽論作 緣氣:(5179)
【No262】唯識三性&二諦 蔡伯郎論作 緣氣:(5727)
【No261】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 林明莉 論作 緣氣:(5195)
【No260】《成實論》「三心」思想之研究 陳世賢論作 緣氣:(5805)
【No259】 龍樹認識論 游祥洲論作 緣氣:(5491)
【No258】龍樹中道緣起 劉英孝論作 緣氣:(5862)
【No257】龍樹中論八不思想 陳學仁 緣氣:(8766)
【No256】宗喀巴菩薩戒研究 王惠雯 緣氣:(10285)
【No255】無我與解脫 簡淑雯 論作 緣氣:(5289)
【No254】天台懺法 蕭麗芬論作 緣氣:(5120)
【No253】攝義論 陳水淵論作 緣氣:(5780)
【No262】兜率天上師瑜珈法甚深導引 曾淑娟論作 緣氣:(6301)
【No261】中論論證方法 楊滿堂論作 緣氣:(8257)
【No260】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 黃靖芠論作 緣氣:(5501)
【No259】《維摩詰經》禪觀之研究 簡秀娥 緣氣:(10566)
【No258】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 劉婉俐論作 緣氣:(9200)
【No257】現代禪創始人談 古月胡 緣氣:(5214)
【No256】四法寶鬘 談錫永論作 緣氣:(5742)
【No255】大圓滿教義中原史 A. W. Barber 緣氣:(7964)
【No254】解脫道要義 張澄基教授撰作 緣氣:(5886)
【No253】方便道修持次第 張澄基教授撰作 緣氣:(5233)
【No252】僧叡「禪」「智」雙運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5649)
【No251】戒律 釋果徹論作 緣氣:(5358)
【No250】禪法修行 釋果徹論作 緣氣:(5752)
【No249】藏密修行 藏密修行 緣氣:(6938)
【No248】西藏大手印 [下] :林崇安 緣氣:(10071)
【No247】西藏大手印 林崇安教授 緣氣:(9896)
【No246】喜金剛壇城 讀書人 緣氣:(10688)
【No245】清靜自己的方法--百字明咒 尊貴 貝瑪南傑論作 緣氣:(14674)
【NO244】菩薩﹝三﹞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5715)
【No243】菩薩﹝二﹞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5090)
【No242】菩薩﹝一﹞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5527)
【No241】修心所成之量 貢噶旺秋 口述 緣氣:(9420)
【No240】正修菩提心 ﹝下﹞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10740)
【No239】正修菩提心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10291)
【No238】菩提道次第略論﹝下﹞ 法尊法師 緣氣:(11326)
【No237】菩提道次第略論(中─2) 法尊法師 緣氣:(16951)
【No236】菩提道次第略論(中─1 ) 法尊法師 緣氣:(13545)
【No235】菩提道次第略論(上) 法尊法師 緣氣:(14167)
【No234】現觀莊嚴論內涵﹝下﹞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5229)
【NO233】現觀莊嚴論內涵﹝上﹞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5620)
【No232】現觀莊嚴論 陳玉蛟教授 緣氣:(5680)
【No231】四百論大義 釋見愷論作 緣氣:(5290)
【No230】四百論 釋見愷論作 緣氣:(5358)
【No229】菩提道燈論 阿底峽尊者造 緣氣:(5733)
【No228】達賴喇嘛全球中文翻譯蔣揚仁欽喇嘛演講 :michael chen 緣氣:(5624)
【No227】七十空性論 龍樹菩薩造 緣氣:(10523)
【No226】十善業道是菩薩戒根本 聖嚴法師 緣氣:(9516)
【No224】心所是戒 楊郁文教授論作 緣氣:(5267)
【No223】寶性論 釋恒清教授論作 緣氣:(6336)
【No222】佛性&佛性自體相意義 釋恒清 緣氣:(8799)
【No221】佛性論意趣 釋恒清 緣氣:(9092)
【No220】解深密經疏 楊白衣教授論作 緣氣:(5500)
【No219】羅什法身析論 ﹝下﹞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638)
【No218】羅什法身析論 ﹝上﹞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571)
【No217】鳩摩羅什涅槃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673)
【No216】鳩摩羅什實相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809)
【No215】鳩摩羅什禪觀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488)
【No214】鳩摩羅什之空觀思想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5393)
【No213】鳩摩羅什大乘思想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5299)
【No212】宗喀巴中觀不共勝法 王堯教授 緣氣:(10055)
【No211】龍樹「緣起」解釋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096)
【No210】從法華到淨土 安愚論作 緣氣:(5038)
【No209】貫通顯密 陳玉蛟 緣氣:(9647)
【No208】菩薩戒學以無著為主寂天為輔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9951)
【No207】千手千眼觀音齋戒閉關功德利益 創古仁波切 緣氣:(10574)
【No206】千手千眼觀音齋戒閉關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緣氣:(10835)
【No205】四臂白觀音法儀軌 尊貴 創古仁波切講授 緣氣:(6271)
【No204】六字大明咒利益功德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緣氣:(11228)
【No203】菩提道次廣論造作翻譯內容題解﹝下﹞ :法尊法師 講論 緣氣:(10698)
【No202】菩提道次第廣論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 法尊法師 緣氣:(9868)
【No201】吉藏心性說 楊惠南教授論作 緣氣:(5820)
【No200】吉藏「中道」觀 楊惠南教授論作 緣氣:(5310)
【No199】佛教辯證思維略析﹝下﹞ 呂有祥教授論作 緣氣:(4524)
【No198】佛教辯證思維略析﹝上﹞ 呂有祥教授論作 緣氣:(4517)
【No197】觀音菩薩含義與系統 巴宙教授論作 緣氣:(6185)
【No196】涅槃定義〈下〉〈佛性定義〉 張曼濤 緣氣:(8864)
【No195】涅槃定義﹝中﹞〈解脫大意〉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5985)
【No194】涅槃定義﹝上﹞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5349)
【No193】涅槃思想﹝二﹞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4410)
【No192】涅槃思想﹝一﹞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4504)
【No191】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下﹞ 張福成 緣氣:(9383)
【No190】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上﹞ 張福成教授 緣氣:(9658)
【No189】大乘資糧的涵攝--顯密融貫 張福成教授論作 緣氣:(10712)
【No188】壇經自性觀念的探索 李昌頤論作 緣氣:(4414)
【No187】心淨則佛土淨 釋惠敏教授論作 緣氣:(7811)
【No186】《維摩詰經》之心淨則佛土淨─釋惠敏教授 釋惠敏教授 緣氣:(10076)
【No185】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特色 楊郁文教授論作 緣氣:(5572)
【No184】大乘佛教菩薩觀念 蔣義斌教授論作 緣氣:(5684)
【No183】大智度論大乘十地 蔣義斌教授論作 緣氣:(5821)
【No182】大乘之法空觀 釋海實 論作 緣氣:(4425)
【No181】二乘之法空觀 釋海實 論作 緣氣:(4952)
【No180】無我定義 釋海實 緣氣:(4588)
【No179】中論破四緣觀法 釋圓智 作 緣氣:(8293)
【No178】《中論》<觀因緣品〉四門不生觀 釋圓智 作 緣氣:(13064)
【No177】法空的義涵 釋圓智 作 緣氣:(5346)
【No176】四無量法門重要性 釋開仁 論作 緣氣:(5235)
【No175】四無量心修行次第﹝巴利語系統傳承﹞ 釋開仁 論作 緣氣:(6269)
【No174】四無量心之方法次第﹝漢文系統的傳承﹞ 釋開仁論作 緣氣:(5549)
【No173】念佛色身三昧殊勝原因 釋果化 緣氣:(8288)
【No.172】念佛三昧行法次第﹝下﹞ 釋果化論作 緣氣:(5543)
【No.171】念佛三昧行法次第﹝上﹞ 釋果化論作 緣氣:(5581)
【No.170】格魯派佛性論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9766)
【No.169】藏地佛性論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4679)
【No.168】漢地佛性論特別經據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4580)
【No.167】三中論與佛陀之本懷 李志夫教授 緣氣:(8915)
【No.166】佛陀緣起理事本懷 李志夫教授論作 緣氣:(4494)
【No.165】十種直心持戒 釋慈汶 論作 緣氣:(5223)
【No.164】華嚴經.十地品地位 釋慈汶 論作 緣氣:(5523)
【No.163】『阿含』──空與解脫道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10316)
無量【No.162】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7810)
空與心解脫【NO.161】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7708)
大乘五蘊論 【No.160】 電子大藏經 緣氣:(4909)

上一篇(【No226】十善業道是) 回目錄 下一篇(【No224】心所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