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20 20:13:19
學習次第 : 初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四
 
  隋 智顗 說
  宋四明沙門 知禮 述
﹝智者疏﹞又複菩薩,無量劫修行,何但三阿僧祇?如是等種種破三藏失,以顯摩訶衍,中通教意也。
 
﹝知禮記﹞空心立行,長劫忘勞,攝無量生,經無量劫,何得限定?三阿僧祇,為逗衍機,須破三藏。非是廢除,彼教接物。
 
二《大品》下,約斷結明共位二,初衍門行位二,初斷結行。
 
﹝智者疏﹞《大品》雲:「菩薩發心,與薩波若相應,此即觀真斷結,與理相應也。」發心已來,即觀真斷結,便稱菩薩,即是假人也,又觀真即是法也。常與慈悲俱起,自斷苦集,修道滅,亦以慈悲誓願,斷一切眾生苦集,與其道滅,體達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滅,三事俱亡以行檀,乃至一切法無所著名般若,以此諸行填願,即能破四住惑,見第一義。
 
﹝知禮記﹞梵雲薩波若,此雲一切智。發心與此空智相應,即能斷見及破思惟,即是無生人法。法緣慈悲自行化他,積行填願,皆與無生四諦相應,故能因中斷結證理。
 
二則有下,斷結位。
 
﹝智者疏﹞則有三乘共十地,所謂幹慧乃至佛地。
 
二若將下,對小階級。
 
﹝智者疏﹞若將此十地來對聲聞者,幹慧地對總別念處,性地對四善根位,八人地對八忍,見地對初果,薄地對二果,離欲地對三果,已辦地對四果,支佛地自對支佛位。菩薩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觀雙流,斷正侵習佛地盡故。論雲:「是人煩惱盡習不盡。」
 
﹝知禮記﹞八人地,對八忍人者,忍也,世第一。後十六刹那,齊道比忍,猶屬於賢,至道比智,即名為聖。二位同在,無間三昧故,以十六對八人,見此教菩薩,從已辦地,留習潤生,用慈悲道,與真空觀,雙行化物。前斷正使,今侵二習,至於佛地,見思習盡,真諦究竟,塵沙習盡,俗諦究竟。第七地中,有斷有留,故盡不盡。
 
二以誓下,約扶余習,以利他。
 
﹝智者疏﹞以誓扶習還生三界,利益眾生淨佛國土,豈同三藏菩薩,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薩修行斷惑,餘殘未盡譬若微煙,慈悲五道示現度物。眾生若稱名,若感見,即能拔苦與樂,解脫得度也。
 
﹝知禮記﹞正使既盡習不潤生,以誓扶之能生三界,以藏通教俱不談常,生死之身全由惑業。二乘惑盡不受後身,菩薩利物恐同二乘。故藏菩薩,用慈悲誓扶於正使,受生化物,通既斷正,以誓扶習而作生因。盡在不久故似微煙,既為益他留形三界,故稱名感見,能拔苦與樂。
 
二此是下,結觀可見。
 
﹝智者疏﹞此是通教體假入空觀,亦名一切智,即是通教觀世音義也。
 
三別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別教者,別異通也;別明不共般若,故言別也。
 
﹝知禮記﹞詮中故異通,次第故異圓,故名為別。不共般若,不共二乘,全別前教圓亦不共,故未別後不名不共,意在於茲。
 
二此教下,辯行相二,初約次第明行位二,初明次第意。
 
﹝智者疏﹞此教雖明中道,為鈍根人方便說中,次第顯理,廣明曆劫修行。故《大品》雲:「有菩薩,從初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助顯中理,前卻四住,次破塵沙,後破無明。」
 
﹝知禮記﹞雖說眾生,見聞覺知體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種之惑。故須用此覺知之性,觀空破有,觀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覺。故名方便次第顯理,既此迂回故經塵劫,從初標誌,次第修學河沙觀智,破河沙惑顯如來藏,河沙性德,故緣無量四諦發心。
 
二十信下,明伏斷相二,初法。
 
﹝智者疏﹞十信通伏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諸惑,而正斷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斷無知,成道種智;兼伏界外塵沙,十回向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正修中道伏無明,十地斷無明,見佛性成一切種智。
 
﹝知禮記﹞十信緣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觀空,伏斷四住方袪滯有;複偏著空,故觀六界藥病,成就體析八門道種。又觀四聖,惑智因緣,無量無作八門道種,二觀既成故照中道,此時三觀只在一心,別向圓修斯之謂矣。
 
二喻。
 
﹝智者疏﹞譬如燒金,塵垢先去,然後鎔金,次第斷結亦複如是。
 
﹝知禮記﹞圓譬冶鐵作器,別喻燒金作器;冶謂鎔鑄,淳樸頓融,任運粗垢先落;燒謂鍛煉,物體猶堅,特要粗塵先天,然後融金,以除細垢。圓觀頓窮法界無意,先觀二諦,二惑任運先落,別觀次第顯中有意,先觀二諦,故使二惑先除。
 
二此菩下,期真應以利物。
 
﹝智者疏﹞此菩薩發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斷無明,成就真應,大誓慈悲,熏于法界眾生,機感即拔苦與樂。
 
﹝知禮記﹞初雖次修,後能圓應。
 
二此是下,結觀智。
 
﹝智者疏﹞此是從空出假,觀道種智,別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問:「別向圓修,何但結為,出假之智?」答:「從勝受名,故約教道。故如《輔行》雲:『一教始終,雖具三諦,若入證道,不復名別。』是故別教,但在於假。」
 
四圓教二,初約行位明圓二,初廣示相二,初正釋行位二,初約法示相二,初教所詮理。
 
﹝智者疏﹞圓教者,此正顯中道,遮于二邊,非空非假,非內非外。
 
﹝知禮記﹞說一切法,皆是中道。一色一心,一染一淨,皆具三千。悉非空假,非內即非性,全性成修故。非外即非修,全修在性故。既其空假雙亡,修性俱泯,則中道之義顯矣。
 
二觀十下,教所詮觀二,初正示二,初明修觀二,初對境示觀。
 
﹝智者疏﹞觀十法界眾生,如鏡中像,水中月,不在內,不在外;不可謂有,不可謂無,畢竟非實;而三諦之理,宛然具足。無前無後在一心中,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
 
﹝知禮記﹞教所詮法令生妙解,今依妙解而修妙觀,十界眾生所觀境也。鏡水譬性德三千,像月喻修起三千,內外有無皆無實性,而三千三諦終自宛然。
 
二觀智下,就觀明諦。
 
﹝智者疏﹞觀智既爾,諦理亦然,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
 
﹝知禮記﹞此無緣觀,照無相諦,以無相諦,發無緣觀。諦觀名別,其體本同,是故能所,二即非二。
 
二《大品》下,明證釋二,初證發心相。
 
﹝智者疏﹞《大品》雲:「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輪,度眾生。」
 
﹝知禮記﹞若發真心,似心觀心及名字心,隨位約即,明坐道場,轉輪度生。故《佛藏》雲:「眾生身中,已有如來,結跏趺坐,理即尚爾,況修中位。」
 
二即于下,初發心德。
 
﹝智者疏﹞即于初心,具觀三諦一切佛法,無緣慈悲,於一心中,具修萬行諸波羅蜜。
 
二入十下,入位。
 
﹝智者疏﹞入十信鐵輪,已能長別苦輪海,四住惑盡,六根清淨,名似解進。入十住銅輪,初心即破無明,開發實相,三智現前,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湛然應一切,即是開佛知見,示悟入等。
 
二文雲下,別文稱歎四,初此經歎真實。
 
﹝智者疏﹞文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又雲:「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是圓教一實之諦,三觀在一心中也。」
 
二《大品》歎具法。
 
﹝智者疏﹞《大品》雲:「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
 
三涅槃歎初心。
 
﹝智者疏﹞《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即是義也。」
 
﹝知禮記﹞四此中下,諸文歎眼智二,初約此經總示。
 
﹝智者疏﹞此中知見,但稱為佛知佛見,即是一切種智。知佛眼,見佛眼,見佛智,知非不照了,餘法從勝受名,譬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
 
﹝知禮記﹞開示悟入皆佛知見,所知見境,既該百界,驗能知見,即三智五眼,從勝稱一,如海具眾流。
 
二引二文別釋二,初《大論》明智。
 
﹝智者疏﹞《大論》雲:「十智入如實智無複本名,但稱如實智。」言十智者,謂世智他心苦集滅道法,比盡無生也。
 
﹝知禮記﹞如此十智通於三藏,三乘唯如實智屬於衍教,今但證圓。
 
二眼亦下,《大經》明眼。
 
﹝智者疏﹞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稱為佛眼。《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若例此語,學小乘者,雖有慧眼,名為肉眼也。
 
﹝知禮記﹞既見粗色,即是佛性。具一切法,即觀行五眼,從勝名。佛肉眼,見性褒之以佛慧,見偏空,貶之為肉。
 
二若能下,兼明人法二,初示圓六雙。
 
﹝智者疏﹞若能如是解者,名圓教人法,約無作四諦,起無緣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應二身,真遍法界,藥珠普應,一切橫豎逗機,冥顯兩益。
 
二以無下,明經二益。
 
﹝智者疏﹞以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脫,以首楞嚴法界健相,與三點涅槃大自在樂。
 
﹝知禮記﹞三點涅槃者,《大經》雲:「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此乃三德即一而三,名大涅槃也。」
 
二是名下,結歸題。
 
﹝智者疏﹞是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一切種智,是名圓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如文。
 
二問答顯妙三,初明無緣與拔二,初據中道妨慈問。
 
﹝智者疏﹞問:「此觀,觀眾生非空非有,雲何行慈悲?」
 
二指《淨名》成慈答。
 
﹝智者疏﹞答:「如《淨名》中說。」
 
﹝知禮記﹞《觀眾生品》文殊問維摩言:「雲何觀于眾生?」維摩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等。」文殊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維摩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彼品既是通相,從假入空,徹見三諦即是中道,無緣與拔。
 
二明中道建立二,初約雙非皆破問。
 
﹝智者疏﹞問:「若觀十法界,非空非假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
 
二明中道遍立,答二,初約明中,能立偏圓,三寶四諦二,初略示迷中之失。
 
﹝智者疏﹞答:「若不明中道,則不識非權非實,亦無權無實,則無四番因果。
 
﹝知禮記﹞四教四諦是權,實相皆依中道,非權非實而得建立。今既迷此,則一切皆失。
 
二若明下,廣示明中之德二,初示四種四諦唯心。
 
﹝智者疏﹞「若明中道則權實雙照,得有三種權四諦,苦集因果,三種道滅因果,乃至一實無作四諦,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
 
﹝知禮記﹞十種法界,忘言之理,名為中道,得此理故,方施權實之教。十界融即,說者名圓;十界次第,說者名別;六界無生,說者名通;六界生滅,說者名藏。此之四教,各論四諦,若識中道,諸法皆融。故于一心,具四四諦。
 
二所以下,釋一體三寶具漸二,初約圓觀明三寶。
 
﹝智者疏﹞「所以者何?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故名為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名僧寶,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
 
﹝知禮記﹞佛但雙非者,且從略示。遮必具照,三智圓覺,方名佛寶。以法三諦,顯佛不孤,僧寶中雲。理事和者,上三諦法,性本圓融,名之為理。隨情差別,名之為事。佛實相慧,具于權實,實慧和理,能說圓法,權慧和事,能說偏法。故《文句》明法用方便雲:「智詣於規,善用圓法,逗會眾生,如圓舉指目於圓處。」智詣於矩,善用偏法,逗會眾生,如偏舉指目於偏處。言事和,即有前三教等者,權慧隨情,照諦差別,即說別教,次第三諦。或說藏通,即離二諦,乃有三教行人,稟法修行,成三僧寶。若其實慧,和隨智諦,即說不次第三諦,乃有頓修行人,稟法成於圓教。因果之僧,不獨令他,稟教成僧,亦能應作,偏圓行人,修成僧寶。」問:「四十二位,自等覺來,合判為僧,妙覺為佛,雲何因果皆名為僧?」答:「別相三寶,乃以因果而為僧佛,今論一體一人,一念具足三寶,四十二位,位位報智,冥於法性,皆名二寶。位位應身,皆名僧寶。故妙覺應,最能三土,統理大眾。是故僧寶,究竟成就,若能善識,一體三寶,任運能具。諸漸教中,三寶之義,以能和于理事,三諦故也。」
 
二故大下,引月愛明僧相二,初據經文明諸地智斷二,初正引涅槃二,初通譬諸地二,初順喻白黑論增減二,初舉月光喻。
 
﹝智者疏﹞「故《大經》月光增損,而舉兩喻,前十五日約光論增,後十五日約光論減。而其月性實不偏圓,前後往望不無盈昃。
 
﹝知禮記﹞白月,光增以喻發智;黑月,光減以喻斷惑,喻雖前後,法乃同時。
 
二月性下,以體用合。
 
﹝智者疏﹞「月性圓者喻於實相,光明增減以喻智斷。智光增者,即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斷光減者,即是諸法不滅而煩惱滅。《大經》亦稱無明為明,故知用譬邪光滅也。
 
﹝知禮記﹞實相,則因果不二。智斷,則增減有殊。諸法不生,諸法不滅。三千無改也煩惱滅,般若生,無明即明也。《大經》等者,以無明體,是強覺故,亦稱為明。
 
二如是下,約法地地論智斷。
 
﹝智者疏﹞「如是增減日日有之,如是智斷地地皆具。
 
﹝知禮記﹞舍喻就法,四十二地,一一智斷,故雲皆具。
 
二若十下,別對諸地二,初以晦望,對妙覺。
 
﹝智者疏﹞「若十五日體圓光足,則月不更圓,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極,菩提智滿,故雲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體盡光減,究竟無餘,此喻無明已遣,邪倒永除,無惑可斷,故雲不滅不滅名大涅槃。
 
﹝知禮記﹞月望以喻,妙覺理體智德,二俱圓極,故重雲不生。月晦以喻,妙覺獨頭相應,二皆究盡,故重雲不滅。
 
二初三下,約開合,對諸地。
 
﹝智者疏﹞「初三日月,即喻三十心智斷;次十日月,喻十地智斷;十四日月,喻等覺智斷;十五日月,喻妙覺智斷。
 
﹝知禮記﹞合前開後,故以十五,對四十二,此中初三,即有黑白,兩初三也。乃至十五,亦複如是。
 
二仁王下,例諸《般若》。
 
﹝智者疏﹞「《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
 
﹝知禮記﹞但明因位,故以十四,對四十一地,地地之中,具三般若。
 
二如此下,結僧寶。立一切因果。
 
﹝智者疏﹞「如此明僧寶智斷,皆約中道一實相法,一切因果無所破失也。
 
﹝知禮記﹞若與中道理和,必與三教事和,是則權實因果,皆由中道,而得建立。
 
二若不下,約迷中。即破漸頓,三寶四諦,二初示得前失後。
 
﹝智者疏﹞「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計斷常等,即是破生滅四諦,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寶。若但說無常生滅者,即破無生四諦,通教三寶,若但說體法,不生不滅真諦者,即破無量四諦,別教三寶,若但說次第,顯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圓教無作四諦,一體三寶。
 
﹝知禮記﹞四教三寶,及四四諦。但依二種中道而立,藏通依離斷常中,別圓依佛性中,各有即離,故成四教。外計斷常都迷二中,故失四教。三寶四諦,三教得失,在文可見。
 
二傳傳下,明前多後少。
 
﹝智者疏﹞「傳傳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後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
 
三以權顯實二,初約圓詮廢漸問。
 
﹝智者疏﹞問:「若圓修實相,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亦應一教四詮,稱於圓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別耶?」
 
二約權能顯實答二,初舒漸顯圓二,初以觀例教。
 
﹝智者疏﹞答:「上開章雲: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明教亦二。若一教圓詮,一切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別,逗鈍根人。
 
﹝知禮記﹞觀既以次,顯於不次。教亦以三,顯於一圓。利可直談,鈍宜漸顯。今若四說,利鈍不遺。
 
二若不下,以三顯圓二,初示立三意。
 
﹝智者疏﹞若不假漸次,分別圓頓,何由可解?用別顯圓,故先明四教也。」
 
二雖說下,引文證釋。
 
﹝智者疏﹞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又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餘法即三方便,引導弄引開空法道。
 
﹝知禮記﹞餘深法者,藏通餘而不深,圓教深而不餘,別教亦餘亦深。故將唯餘,及以兩亦,助顯唯深,弄引者,引去聲,謂曲弄之前,必有引起。言開空法道者,謂前三教,是開通圓空,之法道也。
 
二若入,下卷權歸實二,初廢三立圓。
 
﹝智者疏﹞若入佛慧方便無用,故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故知但一圓頓之教,一切種智,中道正觀,唯此為實觀世音,餘皆方便說也。
 
﹝知禮記﹞前是為實施權,今明廢權立實,十方三世法皆爾也。
 
二複次下,忘言契理。
 
﹝智者疏﹞複次若有所說,若權若實,悉是方便非權非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為真。此亦無實可實。
 
﹝知禮記﹞寄言顯理,從偏入圓,權非實是。恐失意者,是非不泯,故以雙非,絕其思議。權既不生,實亦不生,故二不生,彰乎妙契。應知此立,非權非實,但是祛乎著語之情,其所契悟理無別途,勿謂雙非理過一實。二觀心,明二種觀。問:「上明諸教,無非對境立乎觀門,況複約圓,境觀皆妙,何故至此,更說觀心?」答:「上為解釋,觀世音名,故約四教,明乎觀法。既觀世音,正以他生,而為觀境。心佛眾生雖無差別,就生佛境高廣難觀。若就心境,近而易照。佛世當機,隨聞悟入,境無遠近。滅後初學修觀,要須揀難從易。故今諸部,約教釋中。縱已明觀,後須更立。觀心一科,又複他生,不出心性。若觀自心則能明見,十界眾生,故知觀心,成前約教。世音之觀,今示觀心,其意略爾先標。
 
﹝智者疏﹞次明觀心者。
 
次夫心下示二,初約心源本無境觀二,初明本無心境二,初明性絕百非。
 
﹝智者疏﹞夫心源本淨,無為無數,非一非二,無色無相,非偏非圓。
 
﹝知禮記﹞心源本淨等者,只現前心,當處即中,名之為源。離一切相名為本淨,無為下,列所離相,既其若此,焉立心境。
 
二雖複下,明心非四運。
 
﹝智者疏﹞雖複覺知,亦無覺知,若念未念,四運檢心,畢竟叵得。
 
﹝知禮記﹞尚不可以知覺而求,豈能以生滅而取?是故不可立心為境。
 
二豈可下,明莫陳觀法三,初法。
 
﹝智者疏﹞豈可次第不次第,偏圓觀耶?
 
﹝知禮記﹞心境本無,觀于何設?
 
二猶如下喻。
 
﹝智者疏﹞猶如虛空等無有異。
 
﹝知禮記﹞無以比,況強指虛空。
 
三此之下合。
 
﹝智者疏﹞此之心性畢竟無心。
 
二有因下,由緣感須立觀心二,初由緣立心。
 
﹝智者疏﹞有因緣時,亦得明心。
 
﹝知禮記﹞有十因緣,能修證者,無能所中,立所觀境。
 
二既有下,由心立觀二,初略立三,初法。
 
﹝智者疏﹞既有論心,即有方便正觀之義。
 
二喻。
 
﹝智者疏﹞譬如虛空,亦有陰陽兩時。
 
三合。
 
﹝智者疏﹞心亦如是,雖無偏圓,亦論漸頓。
 
二若作下,委示二,初示漸觀。
 
﹝智者疏﹞若作次第觀心者,即是方便漸次意也。
 
﹝知禮記﹞雖明二觀,正意在圓,故次第觀略指而已。
 
二若觀下,示頓觀二,初明全性成修二,初就法直明二,初示二,初於一念觀性,三因。
 
﹝智者疏﹞若觀心,具有性德三諦,性德三觀,及一切法,無前無後無有次第,一念具足。
 
﹝知禮記﹞三諦即正因,三觀即了因,一切法即緣因。具緣了之正,名為三諦;具正緣之了,名三觀;具正了之緣,名一切法。故《大經》雲:「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此之三法;舉一即三,三即是一;非縱非橫,同居一念。」
 
二十法下,觀千法皆有三諦。
 
﹝智者疏﹞十法界法,千種性相。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種三諦,無量無邊法,一心悉具足。
 
﹝知禮記﹞以其千法,皆因緣生故,趣舉一性相,叵得故空,緣起宛然故假,性絕待對故中。一法既然,千法皆爾。學者須知,千種三諦只一三諦,說千不散,說一不合。以圓融故,千法各得三諦全分。蓋由三諦體是三德,名秘密藏,一切諸法不出此藏。此藏全體遍入諸法,如世真金具燦爛色,具轉變能,具不改性;若成師子,則全以色等作頭作尾,作乎胸背,四足牙爪眾毛,豈有一處不具色等三邪!此三豈可暫分隔邪!得此喻意,即於千種三諦,不起合散一多之計也。況今千法且總略言,廣則三千一一三諦。故荊溪雲:「三千即空性了因,三千即假性緣因,三千即中性正因。」心法既爾,眾生三千,諸佛三千,同一秘藏。是故一一皆具三諦,此等法門同居一念。
 
二此即下結。
 
﹝智者疏﹞此即不次第觀也。
 
﹝知禮記﹞即不次第觀者,不思議境。境即是觀,若境自是境,更起觀智來照此境。此乃別修,非性德行。故止觀十乘,是觀別相,三千空假中是觀總體。以此為妙境,以此為發心,以此安其心,以此能遍破,以此通塞著,以此調道品,以此合助道。就此論次位,以此忍他緣,以此離似愛。此外無行,此外無果,以將果理為妙行故,故示千種三諦之後,便雲:此即不次第觀也。
 
二《華嚴》下,按經委示二,初引經示觀二,初明心造一切。
 
﹝智者疏﹞《華嚴》雲:「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
 
﹝知禮記﹞十種世間,皆住真法。真法無礙,故十互融,融故百界千法具足。此之理具,已有造義,由理造故,方有事造。故一言心造,即二造也。
 
二若觀下,觀一切皆三。
 
﹝智者疏﹞若觀心空,從心所起一切皆空。若觀心有,從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則非空。以不定有,有則非有。非空非有,雙遮二邊,名為中道。若觀心非空非有,則一切從心生法,亦非空非有。
 
﹝知禮記﹞理事二造,各論一切,略則千法,廣則三千。若觀心空,理事三千無不空也。觀心假中,理事三千,無不假中。既三千空,空即三觀,三皆能破,故總言空。觀三千假,假即三觀,以皆立故,故總言假。觀三千中,中即三觀,皆絕待故,故總言中,此乃三德三諦,三千故也。
 
二如是下,結法歸心。
 
﹝智者疏﹞如是等,一切諸法,在一心中。
 
二若能下,指修是佛二,初廣引經文二,初引證齊佛三,初約《大經》,觀緣得佛。
 
﹝智者疏﹞若能如是觀心,名上上觀,得諸佛菩提。
 
﹝知禮記﹞十如即是十二因緣,今觀即性,故見三千,即空假中名上上智。初心修此,即名得佛。
 
二引《淨名》,觀身等佛。
 
﹝智者疏﹞《淨名》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身相既等於佛,觀心相亦等於佛。」
 
﹝知禮記﹞觀境雖異,實相豈殊?故得觀自身心,等彼果佛。
 
三引《華嚴》,心佛無差。
 
﹝智者疏﹞《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當知觀此心,源與如來等。」
 
﹝知禮記﹞如前委說。
 
二若作下,約經歎觀二,初歎正觀。
 
﹝智者疏﹞若作餘觀觀心,皆是方便,名為邪觀。若作如此圓觀,名為真實正觀。
 
﹝知禮記﹞餘觀望此,皆悉偏邪,迦葉未聞已前,皆是邪見。
 
二即開下,歎是佛。
 
﹝智者疏﹞即開佛知見,坐如來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來室。安忍此法,即是著如來衣。修此觀慧,即是如來莊嚴。其人行住坐臥,皆應起塔。
 
﹝知禮記﹞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家四釋:一圓四位,住行向地,二圓四智,謂道慧即畢竟空。二道種慧,不思議假。三一切智,雙遮中道。四一切種智,雙照中道。三圓四門,即不思議,空門有門雙非雙亦也。四圓四觀,即三觀皆空,三觀皆假,即三而一,即一而三,皆如次對,開示悟入,四位豎論,餘三橫辯,故知開等,通淺通深,座室衣三,皆稱如來者,以用果法,為行故也。位雖高下,境觀無殊,是故四儀,皆應起塔。
 
二如此下,結成佛法。
 
﹝智者疏﹞如此觀心,名觀佛心也。
 
﹝知禮記﹞非今所明,難越九界。
 
二明普門二,初開章。
 
﹝智者疏﹞第二明普門即為二:一通途明門,二曆十義解釋。
 
二隨釋二,初通途明門二,初列。
 
﹝智者疏﹞通六意者:一略列門名,二示門相,三明權實,四明普不普,五約四隨,六明觀心。
 
二釋六,初略列門名三,初列門下,通約喻顯。
 
﹝智者疏﹞列門名者:通從世間,如人門戶,通至貴賤居室。
 
二凡鄙下,別就法示二,初世間二,初示諸門。
 
﹝智者疏﹞凡鄙以十惡五逆為門,通至三途;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禪四定等為門,通至人天;外道以斷常為門,通至惑苦;愛以四倒為門,見以四句為門。
 
﹝知禮記﹞外唯世間,故至惑苦,惑即集也,愛著三界,常樂我淨,故言四倒。見惑雖多,不出有無,及以一異,各執四句。
 
二善惡下,束歸生死。
 
﹝智者疏﹞善惡雖殊束而為言,俱是有漏,世間之門,通至生死爾。
 
二若就下,佛法門二,初示四教通之能所。
 
﹝智者疏﹞若就佛法論門,亦複眾多,三藏四門,通有餘無餘涅槃;通教四門,近通化城,遠通常住;別教四門,漸通常住;圓教四門,頓通常住。
 
﹝知禮記﹞通真含中,鈍入化城,見空真也,利達常住,見中真也。
 
二此則下,明四種有乎教觀。
 
﹝智者疏﹞此則四四十六教門,又有十六觀門,合三十二門。
 
﹝知禮記﹞《大本》玄雲:「若於一教,以四句詮理,即是四門。四四合為十六門,若以行為門者,稟教修觀,因思得入,即以行為門;藉教發真,則以教為門。若初聞教,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須修觀,如依電光,即得見道。不更須教,[+]是住昔善根習熟。今於教門,得道名信,行於觀門,得道名法行。」
 
三能通下,廣指《大本》。
 
﹝智者疏﹞能通之義,分別其相,在《大本》玄中。
 
二二示下,示門相四,初三藏。
 
﹝智者疏﹞二示門相者,三藏四門,所謂阿毗曇是有門,成論是空門,昆勒亦空亦有門,車匿非空非有門,一一廣明行法判賢聖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俗既實有,不即真諦。故於俗諦,明四種門,以通於理。假人叵得,四門是同,但就五陰,分別四相。實法無常是有門;觀三假浮虛是空門;觀二門俱用從容而修,是兩亦門;觀離空有相,絕言而修,是雙反閘觀;隨成一觀,皆得會真。
 
二通教。
 
﹝智者疏﹞通教四門者,謂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賢聖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二諦相即,四門不諍。或觀幻有,或觀幻空,或雙存觀,或雙泯觀,但隨根性,依一門修,皆得入道。
 
三別教。
 
﹝智者疏﹞別教四門,觀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有門;觀佛性空,如迦毗羅城空即無門;觀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寶,罪人見石,是亦有亦無門;觀佛性離二邊即中道,非有非無門,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言觀佛性者,信分別心,是本覺性。體是三諦,根鈍不知,性具九故,致令三諦,體不融即,隨稟一門,而修觀法。稟有門者,觀本覺性,是真善妙有,如瓶盆等,為闇覆故,不能顯現,《佛藏》十喻,皆此門意。稟空門者,觀於本覺,是畢竟空,無相可得,由我執者,不得睹見,如迦毗羅城空者,此城本是釋尊生處,為琉璃王,之所破滅,釋種既盡,城邑蕩然,阿難愁惱,世尊怡悅,因阿難問,故佛答言:「汝見迦毗羅有,我見迦毗羅城空。」大涅槃空,亦複如是。稟雙亦門者,觀本覺性,不定有無,如石中金,福人見故亦有,罪人不見故亦無。有無雙照,可以證入。稟雙反閘者,觀本覺性,不可有無,而思說也。絕念而觀,方可妙悟。
 
四圓教者。
 
﹝智者疏﹞圓教四門名不異別,但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不一不四,無曆別之殊,圓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議行位之相,由門通理。此義皆在《大本》。
 
﹝知禮記﹞真善妙有,及畢竟空,雙遮雙照,名豈異前?但以別人,不知三諦,體是三德,不縱不橫,一一互具,以此三諦,而為四門。失此意故,隨門各解,名有四之四,今圓得旨,乃於彼四,融即而觀,故得名為不四之四,雖立行位,皆不思議。
 
三次論下,明權實。
 
﹝智者疏﹞次論諸門權實,三藏通教,教觀十六門,能通所通,皆是權。別教教觀,能通是權,所通是實。圓教教觀八門,能通所通,皆是實。具論在彼《玄義》。
 
﹝知禮記﹞偏真為權,中道為實,前之二教,能詮能觀,共十六門。所詮所證,但在偏真,故皆是權。別教教道,能詮能觀,皆次故權。見所詮理,及所證地,同圓故實。圓教教觀,能詮所詮,能行所到,始終俱圓,故皆是實。
 
四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凡漸不普。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見愛等門,尚不能通,出三界,何況普耶?三藏通教,雖通化城,亦複非普;別教漸通,亦非普義。
 
二圓門是普二,初約法直示。
 
﹝智者疏﹞唯圓教教觀,實相法門,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通中道,雙照二諦,獨稱為普門也。
 
﹝知禮記﹞三千之法,即空假中,乃以所通,而為能通。門外無理,能所泯亡。此之妙門,普義成就。
 
二複次下,引經委釋二,初眾經圓門二,初別示四門三,初約二經一往屬空二,初引《淨名》。
 
﹝智者疏﹞複次如《淨名》中說,入不二門者,生死涅槃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為不二,亦複非一。
 
﹝知禮記﹞不專引文,已含釋義。彼經文雲:「善意菩薩雲:『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彼疏釋雲:「生死是縛是然,涅槃是解是滅為二。今觀生死性,本來常寂,本自不縛,何所論脫?又亦不然豈應是滅?既無然滅,不復有二,是為入不二門。」問:「經疏但以中道之一,不于縛解,然滅之二,今文何故,更加非一?」答:「所言中者,體絕待對。若定是一,必須待二。善談中者,必忘中也。故《末陀摩經》,正詮中道,而以忘中,名為中道。故自注雲:『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即莫著中道也。』又複今文,以彼善意,所談不二,建立圓空,釋普門義。若於三諦,蕩之不盡,非畢竟空,豈成普邪?故知四依,深諦中義,破用自由,不可執文難於妙解。
 
二何以下,釋經義二,初據本經釋。
 
﹝智者疏﹞何以故?既除於二,若複在一;一對不一,還複成二,豈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無。不有是破假,不無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無是破一。若爾者,應存中道亦空。
 
﹝知禮記﹞若真不二,必不存一。亦名不有不無者,圓教中道也。此中能破,藏通二教,單俗單真。故雲不有破假,不無破空,又破別教,複俗單真。故雲不有破二,不無破一。蓋前三教,各以二諦,為縛解故。圓中能具三種二諦,具故融即,乃以融即,破於不融,令成不二。若爾下,明能融亦蕩。雖曰圓中,存則成待。
 
二《大經》下,例《涅槃》釋。
 
﹝智者疏﹞《大經》雲:「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于二邊,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為入不二法門,即是圓教就空門,辯普門之意也。
 
﹝知禮記﹞《淨名》,生死與涅槃不二。《大經》,無明與明不二。二遣一亡,兩經義合,既其二邊,與中俱蕩,名畢竟空,此乃約空明普門也。
 
二三十下,尋《淨名》門門具四二,初舉一品諸門。
 
﹝智者疏﹞三十一菩薩,各說不二門,文殊說無說,為不二門,《淨名》杜口,為不二門。
 
﹝知禮記﹞三十一菩薩,妙德、《淨名》,若說、若默,無非實相,當體為門。若就現文,增勝而說,可以分對,空等四門,及以第五,不可說藏,皆名不二,無非普門。
 
二細尋下,示圓義各四。
 
﹝智者疏﹞細尋彼文,皆有四門義。
 
﹝知禮記﹞大師妙解,盡理而窮,見一一門,具四門義。如向所引,生死涅槃,二既即中,中亦即二,中即生死名妙有門,中即涅槃名妙空門。二即中道,中必遮照,雙照是第三門,雙遮即第四門。雖於一門,約義開四,此四皆悉,攝法遍周,俱得名普。餘三十門,既皆融二,而歸不二,各四宛然。文殊以言,顯於無言,《淨名》以默,彰於無說。蓋示三諦,體是秘藏,本絕言詮,既示三諦。豈非四門,複由向者。三十一菩薩,皆從無說,顯示四門。門門妙絕,不可言思。得意之機,隨其所聞。忘言而證,其失意者,猶謂有說,莫契無生。故二大士,以言以默,顯乎四門。離言說相,則使彼彼,四門之機,各於其門。忘言趣理,須了無說,被四門機,其功最大。故諸菩薩,雖各興言,不談一字。《淨名》杜口,廣說四門,是則說時常默,默時常說若不爾者。何故備舉三十三門,而言皆有四門義耶?非旋總持莫窮斯旨,細尋之說其致甚深。
 
三肇師下,就諸經分文對四。
 
﹝智者疏﹞肇師注雲:「諸菩薩曆言法相,即有門,文殊言於無言,此即空門。」《思益》雲:「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亦是普門意。遊心法界如虛空,是亦空亦有門。《淨名》默然,即非空非有門。」
 
﹝知禮記﹞三十三門,門門具四義。雖成就,文且幽深,欲使鹹知,故就顯文,示四門相,肇注《淨名經》雲:「諸菩薩曆言法相,文殊言於無言,山家准肇判屬二門,思益一切即邪即正,邪是俗有,正是真空。《華嚴》遊心遍入法界,豈非妙有?即達如空,豈非妙空?故此二經,皆雙亦門也。複取《淨名》,杜於言說,顯于諸法,皆非二邊,示第四門,其文甚顯。此則諸經,據圓實理,開乎四門,深而複廣,皆是普門。」
 
二《大品》下,通明普門。
 
﹝智者疏﹞《大品》四十二字門,先阿後荼,中有四十字,皆具諸字功德,此亦是不二普門。上方便品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譬喻》雲:「唯有一門,而複狹小。」
 
﹝知禮記﹞《大品》《法華》,三句明門,雖不別屬;四門之數,而遍攝法,皆是普門。四十二字,字字皆具。三種般若,非縱非橫,而高而廣,故能互攝。諸字功德,智門一門,皆通實理,難入狹小。其義相成,難入故狹,狹故難入。四十餘年,調機方說,此門甚妙。非七方便,能解能入。斯乃至廣,而受狹名。
 
二眾經下,結門名普。
 
﹝智者疏﹞眾經明實理門者,悉普門意也。四隨觀心等,悉在《大本》。
 
﹝知禮記﹞此經開權,永異諸部。顯示實理,與昔圓同。故與眾經,同明普門。四隨觀心,[+]在《大本》。第八辯體中,明謂隨彼根機,種種差別,赴欲、赴宜、赴治、赴悟,故四門異說也。觀心者,若以教為門,即於四門,隨聞得悟,不須修觀,名信行人,若聞而不悟,應須修觀,名法行人。四教四門,各有十觀,學者尋之。
 
二別釋普門二,初標。
 
﹝智者疏﹞二別釋普門者。
 
二至理下,釋六,初明中適。
 
﹝智者疏﹞至理非數,赴緣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無量,廣略宜然。且存中適十義。
 
二列十章。
 
﹝智者疏﹞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說法普,九供養諸佛普,十成就眾生普。
 
三上通下,辯異通。
 
﹝智者疏﹞上通途普門,已約法竟。此十普門,皆約修行,福德莊嚴。
 
﹝知禮記﹞十雙通釋既以十雙,釋觀音人,即以十雙,釋普門法。故雲通途,已約法竟。今之十門,于二嚴中,就福德論,因果自他,莊嚴法身,然是性德之行,還嚴於性,能所本亡,即非莊嚴莊嚴也。
 
四分別相。
 
﹝智者疏﹞前五章是自行,次三章是化他,後二章結前兩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後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願,後二是行。
 
五總生起七,初慈悲。
 
﹝智者疏﹞總生起者,菩薩見一切苦惱眾生,起大慈悲,此心雖不即是菩提心,能發生菩提心。譬如地水,雖非種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複如是。
 
﹝知禮記﹞菩提之心,非小智能發,必由曠濟之念,而與無上之心。
 
二誓願。
 
﹝智者疏﹞次誓願者,若但慈悲喜多退墮,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時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須起誓願要期,制持此心即菩提堅固。
 
﹝知禮記﹞通釋慈悲,即是誓願,不分兩門。今明弘誓,能制慈悲,功力既殊,故須別立。又複慈悲,通語與拔,誓依四諦,別示要期。又慈通凡小,誓唯菩薩。
 
三修行。
 
﹝智者疏﹞次明修行者,若但發願,於他未益,如無財物,勢力權謀,不能拔難。菩薩亦爾,須福德財,神通力,智慧謀,乃可化導。《大經》雲:「先以定動,後以慧拔。」修行填願,意在此也。
 
﹝知禮記﹞福德財者,即前四度,神通力者,即禪定之用,智謀即般若也。
 
四斷惑二,初引兩論二,三道。
 
﹝智者疏﹞次斷惑者,成論人無礙道伏,解脫道斷,若然者,修行是伏道為因,斷惑是解脫道為果,若毗曇,明無礙道,一念即斷,那得容與七覺,而有伏惑之義,以方便道伏,無礙道斷解脫道證。
 
﹝知禮記﹞修行斷惑,及入法門。此之三門,有開有合,若依成論,斷即解脫,對於無礙,只立二道。若依毗曇,斷證不同,對於方便,乃成三道。
 
二引釋下,依《釋論》用三道。
 
﹝智者疏﹞引《釋論》雲:「無礙道中行名菩薩,解脫道中行名佛。」此約究竟為語,佛證三菩提,名解脫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斷惑是無礙道,入法門是解脫道,取此自行次第也。
 
﹝知禮記﹞菩薩有斷,故行無礙;佛果無斷,故行解脫。既分因果,不可合明,故用毗曇三道為次故。今列章,第三修行,即方便道;第四斷惑,即無礙道;五入法門,即解脫道。
 
五神通。
 
﹝智者疏﹞次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示意,同情說法,是示口,隨其類音,此是化他次第也。
 
﹝知禮記﹞從初至五,乃是自行,從因至果,今論化他不出三密。第六神通,即當身密。第七方便,即是意密。第八說法,即是口密。
 
六供佛。
 
﹝智者疏﹞供養諸佛結自行,非但華香,四事是供養,隨順修行,是法供養,於供養中最大。經雲:「汝隨我語,即供養佛,稟教而行,是結自行也。」
 
﹝知禮記﹞以法供養,結于自行。
 
七度生。
 
﹝智者疏﹞成就眾生,是結化他菩薩四威儀中,尚不忘眾生,何況入諸法門?淨佛國土,皆為饒益,一切眾生故一句,結化他也。
 
﹝知禮記﹞言入諸法門者,以中道實智入二諦,權門化度眾生,同歸中道。
 
六隨章釋二,初標。
 
﹝智者疏﹞次解釋者。
 
二始從下,釋三。初且約十義,釋普門十,初慈悲二。
 
﹝知禮記﹞初約次第三,慈通釋二,初就人標列。
 
﹝智者疏﹞始從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語乃通不出眾生法緣無緣。
 
﹝知禮記﹞凡聖慈悲,三種攝盡。《大經》十四梵行品雲:「慈有三種,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者無緣,眾生緣者,緣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法緣者,見一切法,皆從緣生;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大論》二十亦雲:「慈有三種。」文意與《涅槃》大同,又論第五明悲,亦有眾生等。三《輔行》雲:「將三慈悲,以對三諦。」義甚顯了。
 
二若緣下,約法簡判二,初簡生法不周。
 
﹝智者疏﹞若緣眾生,眾生差別,假名不同,因果苦樂有異,尚不得入於法緣之慈,何得稱普耶?若法緣,無人無我無眾生,從假以入空,尚不得諸假名,何況是普。
 
﹝知禮記﹞次第生法,二種慈悲,藏通二教,及別住行,若眾生緣,亦兼凡外,二有所緣,何得名普?
 
二若無下,判無緣方普。
 
﹝智者疏﹞若無緣慈者,不緣二十五有假名,不緣二乘涅槃之法,不緣此二邊。雖無所緣,而能雙照空假,約此起慈,名無緣慈。慈通三諦,稱之為普也。
 
﹝知禮記﹞別教十向,圓教初心。修此慈悲,至入地住,乃能分證,猶如明鑒,不動而形,磁石無念而吸,此之慈悲,方得名普。
 
二別釋下,約圓頓三慈。
 
﹝智者疏﹞別釋者,若修眾生緣慈者,觀一法界,眾生假名,可不名普。
 
﹝知禮記﹞別釋三慈,一念不從不橫。故《大經》雲:「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名如來慈。」有即生緣,無即法緣,雙非即無緣。佛心圓具,今修佛慈,故一一慈,皆不思議。文分三,初眾生緣慈二,初總示二,初一心緣一界非普。
 
二今觀下,一心緣十界是普二,初觀眾生三,初法。
 
﹝智者疏﹞今觀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種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前宛然具足。
 
﹝知禮記﹞對下法緣畢竟空真,故今眾生,是難思俗,真實俗假,故曰假名。非獨人我,稱為假名。十界性一,舉一即十,故成百界,各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故有千種。豈唯已千,生佛各千,皆冥在性。
 
二喻。
 
﹝智者疏﹞譬如人面備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師善識。
 
三合。
 
﹝智者疏﹞今眾生性相,一心具足,亦複如是。凡人多顛倒,少不顛倒,理具情迷,聖人知覺,即識如彼相師。
 
﹝知禮記﹞凡夫一心,具而不識。圓聖法眼,一念遍知。
 
二知此下,起慈悲。
 
﹝智者疏﹞知此千種性相,皆是因緣生法。若是惡因緣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脫,觀此苦而起大悲。若觀善因緣生法,即有樂性相,乃至樂本末,觀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
 
﹝知禮記﹞圓聞名字,學佛慈悲,即於一念,觀百界生善惡,因緣苦樂本末,而起慈悲,與拔之想也。《大本》十如,四類解釋: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薩。佛若分苦樂者,應以四趣為苦,人天等為樂;或六凡為苦,四聖為樂;或九界為苦,佛界為樂。
 
二今約下,委釋二,初明觀法二,初指初後兩界。
 
﹝智者疏﹞今約初後兩界,中間可解。
 
﹝知禮記﹞獄是苦之尤,佛是樂之極。
 
二地獄下,明一念千法二,初明地獄具餘九界二,初直明地獄十法二,初明十法十,初性。
 
﹝智者疏﹞地獄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界,性亦複如是。
 
二相。
 
﹝智者疏﹞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別相無謬,故名相也。
 
三體。
 
﹝智者疏﹞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體,譬如釵鐺環釧之殊,終以銀為體質,六道之色乃異,只是約心,故心為體也。
 
﹝知禮記﹞《大本》通取,摧析色心為體。今取覺苦,故的指心。
 
四乃至下力。
 
﹝智者疏﹞乃至運禦名力,緣山入火,皆是其力也。
 
﹝知禮記﹞堪任刀火,長劫不絕。
 
五作。
 
﹝智者疏﹞作者,為動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也。
 
﹝知禮記﹞既堪受苦,必任作惡。
 
六因。
 
﹝智者疏﹞因者,業是因也。
 
﹝知禮記﹞三業動作,成惡習因。
 
七緣。
 
﹝智者疏﹞緣者,假藉為緣也,如愛潤業,因緣合也。
 
﹝知禮記﹞假藉諸惡,我及我所,一切具度,助成習業。
 
八果。
 
﹝智者疏﹞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淫,生地獄中,還約多淫,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名習果也。
 
﹝知禮記﹞因習淫欲,業既成就,果於苦具,見是欲境。如本深愛。
 
九報。
 
﹝智者疏﹞報者,報果也。昔有淫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名報果也。
 
﹝知禮記﹞習果在心,境隨心變,報因既滿,即受燒然。
 
十本末。
 
﹝智者疏﹞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攬修德即等有性德,攬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後相在,故言等也。
 
﹝知禮記﹞《大本》乃以初相後報而為本末,則修性皆爾。今欲彰于,理事不二,故以修性,而為本末。全修在性,全性成修,方得名為究竟等也。
 
二地獄下,例九界。
 
﹝智者疏﹞地獄界,十相性,既如此,餘九亦然。
 
﹝知禮記﹞若非十法,不成一界。
 
二問當下,明具九界十法二,初約佛法難具問。
 
﹝智者疏﹞問:「當界,有十性相可然?雲何交互相,有餘界?交互已難可信,雲何地獄,有佛性相本末耶?」
 
﹝知禮記﹞界有法分,雲何互具?佛法離染,頓出凡聖,雲何地獄,具茲十法?
 
二答大下,明凡心即佛答二,初正明地獄具佛十法十,初佛性。
 
﹝智者疏﹞答:「《大經》雲:『夫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如仙豫殺婆羅門,即有三念。』又婆藪,地獄人好高,剛柔等義,雖在地獄,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獄界,即有佛性。
 
﹝知禮記﹞仙豫大王,欲化外道,十二年中,供養五百婆羅門眾。後令歸信大乘方等,其不歸信乃謗言無,仙豫聞謗,乃殺五百,五百墮獄即生三念:一念此是何處?乃知地獄;二念從何處來?乃知人道;三念何因墮獄?知謗方等。因茲悔過,便生佛國,終獲佛身。此乃仙豫,知地獄人有佛性故,殺之令墮,三念中發婆藪。過去殺生祭天,因墮地獄,於獄教化九十億人,從地獄出,至方等會。佛言:「婆者好也,藪者高也,好高之人,豈墮地獄?」又言:「婆者剛也,藪者柔也,剛柔之人,豈墮地獄?」斯是大權示現惡相,顯於地獄有佛性矣。
 
二佛相。
 
﹝智者疏﹞「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淨名經》雲:『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聖人鑒之,泠然可別也。』
 
三佛體。
 
﹝智者疏﹞「體者,即是地獄界心,實相理也。
 
﹝知禮記﹞上品噁心,即中道故。
 
四佛力。
 
﹝智者疏﹞「力者,法性十力,變通大用也。
 
﹝知禮記﹞性具大用,即八自在。
 
五佛作。
 
﹝智者疏﹞「作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師子筋、師子乳也。
 
﹝知禮記﹞此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欲明順修,是佛界作也。九界因果皆違本立,唯佛因果順本而作。以本覺性,元離住著即無住本。若不順本無住而作,則非佛界因緣果報,此是妙修。此修起時,豁然能絕,七種方便,智行之作。故喻師子筋弦彈,絕百獸筋弦;師子之乳,點化百獸之乳。須知地獄之心,本具佛界修性之性,如《大本》中,以相性體為佛性三,力作以去,是佛界修,此之修性,凡心皆具,得此作意,則了諸修皆順性起。
 
六因者。
 
﹝智者疏﹞「因者,正因也。
 
﹝知禮記﹞即是順修所顯之理,故曰正因。
 
七緣者。
 
﹝智者疏﹞「緣者,性德緣了也。
 
﹝知禮記﹞即是順修能資智行,故曰緣了。而言性德者,以地獄心本具故也。
 
八果。
 
﹝智者疏﹞「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
 
九報。
 
﹝智者疏﹞「報即大涅槃果果也。
 
﹝知禮記﹞即前緣了,所克二果,地獄之心無不具也。
 
十佛本末究竟等。
 
﹝智者疏﹞「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
 
﹝知禮記﹞約修性相在釋,與前地獄不異。
 
二《大經》下,以佛界,況餘界十法。
 
﹝智者疏﹞「《大經》雲:『雪山之中有妙藥王,亦有毒草。』地獄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況餘界耶?
 
﹝知禮記﹞雪山者,極噁心地也。妙藥毒草者,初後二界也。佛法超勝,地獄尚具,豈不能具餘八界耶?
 
二地獄下,餘九皆即十界。
 
﹝智者疏﹞「地獄互有九界,餘界互有,亦如是。」
 
﹝知禮記﹞地獄具九,已如上說九界,各各具餘九界,可以意得。
 
二菩薩下,起慈悲二,初約十界解釋三,初深觀善惡境二,初法。
 
﹝智者疏﹞菩薩深觀十法界眾生,千種性相具在一心,遠討根源照其性德之惡,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況不照修得善惡耶?
 
﹝知禮記﹞菩薩修慈,只於一念遍觀十界。修得善惡皆即性具,以性照修盡善惡際。
 
二如見下,喻。
 
﹝智者疏﹞如見雪山,藥王毒草。
 
二以觀下,廣運與拔心。
 
﹝智者疏﹞以觀性德惡毒,惻愴憐湣,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觀性德善樂,愛念歡喜起大慈心,欲與其樂。
 
﹝知禮記﹞觀於九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死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悲,欲拔其苦,觀於佛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德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慈,欲與其樂。問:「性德善惡,及以苦樂,皆是法門,不生不滅,今何與拔?」答:「斯之妙談,不可輕議,以三菩薩,觀于苦樂,但謂修成。故存與拔之功,莫運無緣之力,是故慈悲,俱不名普。今知所生苦樂,及以能生因緣,皆是性德。故拔一切苦不損毫釐,與一切樂不增微末,方得慈悲廣普。塵劫忘勞,此眾生緣,與其無緣,無二無別。」
 
三此十下,結成慈悲普。
 
﹝智者疏﹞此十法界,收一切眾生罄無不盡,緣此眾生假名修慈,豈非眾生慈普耶?
 
二問地下,就地獄料簡二,初約重苦妨樂問。
 
﹝智者疏﹞問:「地獄界重苦未拔,雲何言與樂耶?」
 
二約乘機代苦答二,初答眾下乘機示因。
 
﹝智者疏﹞答:「眾生入地獄時,多起三念,菩薩承機即與樂因,故言與樂也。
 
﹝知禮記﹞以第三念憶知先罪,必有悔心。大聖承機,現身說法,或密警發,令起善心,即樂因也,或即得樂如婆羅門,或後得樂如婆藪所化。
 
二又菩下,代苦與樂。
 
﹝智者疏﹞「又菩薩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餘界苦輕,與樂義可解。」
 
﹝知禮記﹞《請觀音》雲:「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
 
二法緣慈者。
 
﹝智者疏﹞二法緣慈者,觀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悉皆虛空。
 
﹝知禮記﹞前眾生緣,若緣六界,但生死俗,不得名普。圓觀十界,二乘即真,菩薩是俗,佛是中諦。既在一念,即非次第,況複互融,而成百界,彌顯一假,一切假也。此眾生緣,安得不普,今明法緣,即於此境,而觀於空,二乘空俗,菩薩空真,佛空二諦,既約百界,即一空一切空,名畢竟空。具足言之,三千即空。名今法緣,安得不普,初明觀境三,初深觀性空三,初觀千法空。十界必百,性相有千,觀此皆空,畢竟無相。
 
二十法下,觀三千空。
 
﹝智者疏﹞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識,行識皆空,十法界處所,處所皆空。
 
﹝知禮記﹞上之千法,于假於實,及於依報,即成三千。
 
三無我下,觀二取空。
 
﹝智者疏﹞無我,無我所,皆不可得。
 
﹝知禮記﹞無能觀,我無我所觀。無智無得,離二取相。
 
二如幻下,舉喻本空。
 
﹝智者疏﹞如幻如化,無有真實。
 
﹝知禮記﹞不但俗幻,真中亦幻,方是圓家,法緣之喻。
 
三常寂下,引證圓空。
 
﹝智者疏﹞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知禮記﹞三千蕩相,即是今教,終歸於空。
 
二眾生下,起慈悲三,初正示慈悲二,初明所與拔相。
 
﹝智者疏﹞眾生雲何強計為實?良以眾生,不覺不知,為苦為惱,不得無為寂滅之樂。
 
﹝知禮記﹞生死涅槃,本無二相。以不覺故,唯苦無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