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31 13:15:31
尊貴慈誠羅珠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慧燈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釋(十四)

慈誠羅珠堪布

不好大喜功

第十八,“不好大喜功”。

這個學處有兩方面的要求:第一,不要誇功;第二,不要叫苦。

即使做了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或者自己的修行比較好,也不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很有功德,很有修行,很慈悲等等。到處炫耀宣傳,說自己為了眾生怎麼樣付出,怎麼樣辛苦,怎麼樣吃苦等等。

釋迦牟尼佛雖然要求,真正的大乘修行人要發菩提心。但發菩提心也全都是建立在自願基礎上的,沒有任何條件和逼迫的成分,更不能有絲毫的傲慢心。既然發了菩提心,利益眾生就是我們的工作或義務,是我們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眾生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什麼值的得誇耀的。

我們不能認為,所謂的菩薩,就是坐在高高的法座上,依靠佛法的力量去統治眾生,讓眾生為自己服務,接受眾生奉獻的統治者,像國王一樣。

釋迦牟尼佛要求,所有的菩薩,都必須在無條件的基礎上為眾生奉獻、付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就是要有甘當眾生奴僕的心態。如果有了這樣的心態,則平時為眾生作事情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傲慢、炫耀的心念,也不會叫苦,否則就違背了大乘佛法的要求。

比如說放生,表面上看起來,參加放生似乎是為了眾生,幫助眾生解決痛苦,實際上很多人的發心往往是為了自己——自己的健康長壽、消災免難、遣除壽障等等,放生只不過是一種方法和手段,其真正的受益者是自己,不是被解救的眾生。

這樣的做法都不是大乘佛法,最多屬於小乘佛法,或者屬於世間法。大乘佛法不允許有這樣的法門。大乘修行人首先要學會逐步放棄自私心,如果自私心沒有放棄,就根本無法修學大乘佛法。

目前,在居士和出家人當中,個別人就有這樣的問題——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是某某的化身、活佛等等。有些居士到藏地一些偏僻地方的小寺院,供養幾萬塊錢,然後要求他們的僧團迎接,並請他坐在法座上,讓所有僧眾向他獻哈達。他自己拍下很多照片、錄影,回到漢地,便四處張揚、八方吹噓,說自己被認定為某某活佛,是某某法王、大成就者的法脈持有者,已經在某某寺院坐床,繼而明目張膽地開始灌頂、傳法等等,通過種種方法欺騙信眾。

雖然我們也不能排除,在自我誇耀的人當中,也會有個別成就者等等,不能說都是虛假的,但多數通過各種手段自賣自誇的人,口頭上說是利益眾生,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這樣心裡永遠都生不起慈心和悲心。倘若沒有慈心和悲心,就喪失了大乘佛法的基礎,其它的修行根本就談不上了。這種情況如今比比皆是,這是與大乘菩提心修法完全違背的。

大乘佛法認為,所謂的功勞,就是誠心實意地為眾生奉獻付出。

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凡是發了大乘菩提心,就不能從高處往下看眾生,而是要身處卑位,真正無私地為眾生服務,這樣才算是大乘修行人。

發心和行動有所不同,雖然我們已經下決心,從現在起要一心一意為眾生付出,但在實際行動的時候,還是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瞬間就圓滿了大乘的六度四攝。但這也不代表我們沒有發菩提心,只是修行不到位而已。修行愈好,行為也會愈完美。如果修行不好,行為就不可能完全跟得上,但是,從發菩提心的第二剎那開始,就要往這方面努力,這樣一定會愈來愈好。

我們第一步能做的,就是在比較安靜的地方調整自己的內心,當調整好心態,使我們稍微有一點力量去利益眾生的時候,就要勇敢地面對一切,為眾生付出。什麼時候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就算進入大乘佛法的門檻了。

不暴躁易怒

第十九,“不暴躁易怒”。

當有些人傷害了我們,或在某些問題上對不起自己時,脾氣不能過於暴躁,也不能太敏感——稍不如意便大發雷霆、怒火沖天。

比如說,如果有一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當面罵我們,也應該像《佛子行》所要求的一樣:“何人大庭廣眾中,揭露吾過出惡語,於彼亦作上師想,恭敬頂禮佛子行。”再比如,如果有人在背後說了一些對我們不利的話,或者是做了一些對我們不利的事情,也要有包容、忍辱的涵養。

佛書中講了一個比喻,當皮膚受傷以後,皮膚下面就會長出一層很細的新肌,稍一接觸就疼痛異常。心量狹窄之人的心也像新肌一樣嬌弱,一聽到於己不利的事情或話語,立即會有很明顯反應——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另外,書中還以某些護法作為比喻:有些世間的護法是很難伺候的,比如西藏有一座世間神山,其山神的脾氣異常乖戾,假如一直恭敬供養,那就相安無事,甚至還會給你帶來一些區區小利;但只要對他有一點點不恭敬,他就毫不客氣地實施報復,之後各種各樣的違緣都會降臨到頭上。

修行不好的人就像這個山神,只要聽到一點點不順心的話,當下怒不可遏,立即尋機報復。這都是缺乏修行的表現,學佛的人,特別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萬萬不能這樣。

很多人皈依了很長時間,修行也為期不短了,但我們的煩惱有沒有減少?自私心有沒有得到控制?“愛我執”有沒有斷除呢?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我們的修行就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對此,大家一定要深刻反省、反復掂量啊!

不喜怒無常

第二十,“不喜怒無常”。

不能氣量狹窄、喜怒無常——遇到一星半點的喜事,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發生雞毛蒜皮的問題,又暴跳如雷,脾氣時好時壞、捉摸不定。就像高原春天變幻無常的氣候——一會兒陽光明媚,一會兒風雪交加;也像是很難保持平衡的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稍有不均,就馬上會往一邊傾斜。

這種喜怒無常的性格,會讓身邊的人很辛苦、很勞累,最後不得不選擇慢慢疏遠。

修行人如果也像天平一樣——心情好的時候,就願意為眾生付出,願意為眾生發誓成佛;情緒不好的時候,又立即反悔道:“學佛、利益眾生和我沒有關係,我就是要捍衛自己的利益!”隨意捨棄慈悲心、菩提心,那就是人格出了問題。

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格的糾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以前噶當派的那些上師們,在弟子來請求依止的時候,首先會問:你的人格怎麼樣?如果對方回答說:我的人格不怎麼樣,但我的智慧卻高人一籌。他們就會說:雖然你智慧超群,但如果人格低劣,則基礎已經不行了。看來你只有另請高明,我是不能利益你了。

如果來人回答說:我的人格比較好,但智慧淺薄,什麼都不懂。上師們就會說:只要人格好就沒有問題。智慧是可以激發的,不是所有人剛開始就有智慧,人格好才是最關鍵的。之後就會攝受前來依止的人。

當然,任何事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格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隨著天長日久的修習,再壞的人也有變好的一天。如果有喜怒無常的壞習氣,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設法改正。作為佛教徒,首先就是要本分,在此基礎上,還要實實在在地修行,這才是一個修行人的風格。

莫追求聲譽

第二十一,“莫追求聲譽”。

如果做了一點利益眾生的善法,就希望其它人讚歎、誇耀自己,讓自己美名遠揚,這就違背了大乘佛法的宗旨。

大乘佛法始終強調,所有的付出都不能求任何回報,如果求回報,就摻雜了自私心的成分。比如說,如果在佈施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我今天給他一百元,說不定他以後就能給我多少多少……,這種有條件的佈施,就不是真正的佈施,而屬於顯宗所講的三十六種不清淨佈施之一。同樣,做其它任何善事,只要有追求回報的念頭,就不屬於大乘佛法。

其實,在這個學處,也即最後一個學處當中,已經涵蓋了所有大乘佛法。簡言之,就是在付出的時候,不能有任何自私,不能講任何條件。

綜上所述,歸結一個人終生的修法,就是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我們不能認為,菩提心只是五加行之一,在五加行修完之後,就不需要修菩提心了。

沒有修過外四加行與內五加行的道友,一定要完成最起碼的數量。不能因為數量不重要,品質是關鍵,就不修那麼多數量了,基本的數量也要完成。

在外加行圓滿以後,一定會生起出離心;如果出離心沒有生起,就說明我們的外加行修得不夠認真或者是修法不對。那就要回頭去檢查,然後重新修外加行,直到生起比較好的出離心為止。外加行修完以後,就修內加行。

在內外加行都修完之後,緊接著修兩種法:一個是世俗菩提心;另一個是勝義菩提心。其中修勝義菩提心就是修空性。以前聽過大圓滿修法的,就繼續修大圓滿修法;沒有聽過大圓滿修法的,就修其他的空性修法。以前噶當派的上師們一生只修菩提心,除此之外,不修任何其它法門。實際上也是如此,除了菩提心以外,也沒有什麼法可修,所有的法都包含在菩提心修法當中。我們一定要把菩提心修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除了坐上觀修之外,每天出座以後,還要盡力行持善法——念經、供佛、持戒等等。這樣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大乘修行人了。

將此盛五濁,轉為菩提道,

竅訣甘露藏,乃傳自金洲。

文中的結尾這樣說道:能將此惡世興盛之五濁,轉為菩提妙道的,如同甘露一般的竅訣,是傳自于金洲上師的。

所謂五濁,是指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濁的意思,就是像渣滓、垃圾一樣骯髒不堪。

按照世俗人的想法,會認為人類社會在不斷地演化、進步、發展,從原始社會到現在,從類人猿到智慧生命,人類愈來愈聰明,愈來愈有智慧,愈來愈高等。佛教雖然不否認物質生活等方面的進步,但卻認為,當人類的福報漸漸窮盡以後,於此五濁惡世,人的壽命、智慧、煩惱等等是愈來愈污濁。

看過《俱舍論》的都知道,在世界剛剛誕生,人類繁衍之初,水、草、瓜果等等的營養極其豐富。時至今日,所有食物的養分早已一落千丈,隨著人心越來越兇惡,道德越來越滑落,世上會不斷地出現饑饉、疾疫、刀兵之災,世界眾生無不受害,故稱之為劫濁;那時眾生的身體也很健康強壯,不像現在,各種莫名其妙的病此起彼伏,故稱為眾生濁;很多人認為,現在科技、醫學發達了,人的壽命會愈來愈長,但實際上與遠古時代相比較,人類的壽命是縮短了而不是延長了,故為命濁;慈悲衰落而貪嗔癡等煩惱空前增長,尚且不能控制,故叫做煩惱濁;而見濁,則是缺乏正知正見,無我見和世間正見日益衰落,常見和斷見卻格外興盛。

比如說,從釋迦牟尼佛出世到現在,才經過了兩千五、六百年,但在這樣一個短短的時間中,就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佛陀每次轉*輪,都會有很多人證得阿羅漢、菩薩以及佛陀的果位,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普遍現象。到了現在,除了修大圓滿等密法的極少數人出現了一些比較明顯的解脫成就標誌之外,成就的人很少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也是愈來愈落後,所以稱為濁世。

這不是悲觀的杞人憂天,而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佛陀之所以這樣提醒我們,是為了動員、鼓勵我們修行。

五濁轉為道用主要是指煩惱轉為道用,另外,諸如壽命、山河大地等環境以及食品的營養等等的日趨衰落,也同樣可以轉為道用。《修心七要》介紹的很多煩惱轉為道用的方法,就是針對五濁惡世這個艱難時代的修法。在這樣的環境中要獲得解脫,就必須利用這些煩惱、痛苦轉為道用的修法——發起菩提心,斷除自己的煩惱。這個修法好比能把所有毒品轉成為良藥的甘露,能把煩惱、痛苦都轉為菩提之因。

據光明日報報導,目前中國平均每年有二十多萬人自殺,這還不包括自殺未遂的人數。在美國等物質生活非常發達的國家,人的心態也是焦灼不安、起伏不定的。這意味著,物質生活的發達並不能使人們得到幸福安樂!物質享受只能解決人類一半的需求,另外一半屬於精神上的需求,卻是物質無法解決的。平時我們處處都能看到,精神空虛的人們一旦遇到痛苦,嚴重的就會去吸毒、自殺,稍微理智一點的,也會毫無節制地通過酗酒、抽煙來暫時性地抑制內心的悲傷。

我在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心理學家寫的《心理醫生手冊》,其中說道:從每個都市的任何一條街道的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每二十個人當中絕對有三個以上的人有不同層次的精神病。大家都知道,雖然城市的生活比鄉下好,但生活愈好要求就愈高,壓力就愈大。如果不斷被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心理承受範圍之後,就會精神崩潰。

我想,這位心理醫生不會隨便下結論,而只會根據他多年心理治療總結的經驗與搜集的證據而得出結論。

在很多大城市,我們經常會看到生活相對寬裕而又不信佛的老年人,在路邊的廣場上跳舞、唱歌、音樂,或者三五成群地打麻將,有些精力好點的,就組織騎遊隊到外面旅遊。這都是心靈空虛的表現——年紀大了,做任何事都力不從心,情緒也時好時壞,對即將臨近的死亡一無所知,感受不到年輕時候的快樂。即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延長壽命、增強體力,但任隨怎麼努力,都無法抵擋時光的無情,所以只能用這樣的對策來排遣對未來不可預知的迷茫與恐懼。也許我們現在還不會有老人們的感觸,但當我們接近生命盡頭的時候,就會深切地體會到他們的無奈與彷徨。

在大都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過來過往的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惆悵、焦慮的痕跡。如果在川流不息的人流當中,隨機挑選一些人進行調查,會發現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擔憂與不滿,很少有安於現狀、心滿意足的。在每個現代人的心中,都蟄伏著深淺不同的負面情緒,這都是引發現代心理與生理疾病的主因,也是現代生活高度壓力的結果。

如果沒有煩惱轉為道用的修法,遇到一些大災大難的時候,我們同樣也會崩潰的。

如今,我們已經遇到了戰勝一切煩惱的竅訣,如果能按照此論的要求去修行,我們的身體就可稱之為“利樂之源”——因為有了崇高的人生目標與努力方向,所以無論在什麼樣的條件、時代與環境當中,都可以活得很開心、很有活力。即使受到一些打擊,遇到一些困難,也不會痛苦萬狀、一蹶不振。真正的修行人,不會因為一些不順利,而認為失去了生存的目標和意義,他們會自我安慰道:我這次生意垮了,並不代表不能成就、不能解脫。反之,如果自己升官發財了,也不會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而會了知萬法如幻如夢的本質,並會盡力利用自己的權力和財產去利益眾生。

由昔修業醒,自眾信為因,

能輕苦譏毀,請調我執教,

今死亦無憾。

最後的一句話,是頌詞原文作者恰卡瓦說的:依靠前世修持大乘佛法的種子、宿業成熟蘇醒,以及此生虔誠信仰、嚮往大乘佛法的兩個因緣,使我克服了重重困難與別人的譏諷詆毀,而聽聞了很多調服我執,斷除自私心的訣竅,如今縱然是撒手西行,也了無遺憾了,因為我已經掌握了人生的意義。

以上是原文及批註,下面幾句話是無著菩薩說的。

源自大恩紮巴法王處,

圓滿所得耳傳大寶藏,

以具信徒請而彰顯力,

願諸眾生圓二菩提心!

從大恩上師紮巴法王處,圓滿地聽受了像如意寶一樣的耳傳修法,經具備信心的弟子請求,才撰著了這個批註。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能圓滿兩種菩提心。

從智者的角度來說,世俗人的宇宙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是顛倒的。但因為凡夫都過度地傲慢自大,所以會認為自己的價值觀等等是正常的,而那些偉大的修行人的價值觀、世界觀才是錯誤的、顛倒的,這都是無明、煩惱、無知、愚癡的結論。

比如說,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我掙了很多錢之後,就可以供養三寶,可以為佛教作貢獻。

其實,這都是掩蓋了其他目的的表面托詞而已。所謂佛教,就是智慧和慈悲。慈悲和智慧不像衣食等商品,是不可能用錢去買賣交易的。雖然在家人應該為弘揚佛法出些錢,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真正想為佛教作事情,就是要自己修行,之後儘量去傳播真正的佛法。除此之外,那些身前身後的浮雲名利都是無關緊要的。

傳播佛法的目的,不是為了統治什麼國家、民族或區域,而是為了讓眾生減少或斷除今生來世的痛苦。只要有菩提心,沒有自私心,不講條件、不圖回報,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可以傳播佛法。當然,如果是密法,特別是大圓滿的灌頂、傳承和講解,就不能隨便草率地廣播遍弘,而要觀察自己的力量與對方的根基。但顯宗的普通修法——諸如慈悲菩提心、因果不虛等等的修法,都可以廣為傳播。

修行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而是要實實在在地下工夫,這很重要。

雖然在家人需要養家糊口,但畢竟上班也就是八個小時,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當中,還有十六個小時可以由我們自己安排。想自欺欺人,自己給自己找藉口是沒有用的。在修行上面,一定要多投入,這樣才會有豐厚的回報。年輕時候就開始修行是最理想的,年紀大了以後,思維能力會衰退、體力也會減弱,那個時候就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修行首先需要聞思,不聞思是不可能懂得修行方法的。現在的人們即使對待生存——這個我們從無始以來就已經嫺熟無比的課題,都要花費從幼稚園開始到大學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學習解脫法門,這個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境界,一定是要費一番周折的,所以聞思很重要。

在《修行七要》當中,已經包含了足夠一個人畢生修行的內容,如果能花費一些時間去學習並實踐,相信每個人都不會白白度過來之不易的人生。

 

《修心七要》略釋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