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0/25 05:29:16
|
尊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薩戒:我在聖地,成為佛子!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獅吼音•開示集
時間:2009年01月02日上午9:00~11:00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大眾向法王行三問訊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總持祈請文
法王藏文開示:
今天是課程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在今天早上這堂課當中,主要是要傳授菩薩戒,按照「發菩提心」的儀軌給予菩薩戒。在菩薩戒之後,要送大家新年禮物,所以今天的課程會早一點結束。
法王中文開示:
但是有一個情況,昨天我說,要給你們一幅我畫的一個白度母畫像,但是白度母畫像還沒有到,白度母嘛事情很多,有點忙,還沒到,所以今天除了福袋,還有我寫的白度母的一個心咒,今天沒辦法給大家白度母。各位如果留下來繼續參加祈願法會,那就有機會得到白度母畫像。我昨天說,佈施也不一定要給一個東西,我心裡真的想給你們這個白度母畫像,就算是已經真的給了,不過今天白度母還沒印好,所以有點不好意思,今天還沒辦法給。但是希望在座每一個人,都得到白度母長壽尊的加持,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不管你們有沒有拿到那個畫像,我都已經在你們的心中畫好了一個白度母!我在你們心中佈施那個白度母,會永遠跟隨你們!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受持「菩薩戒」三要點
法王中文開示:
接下來我們要受菩薩戒。各位很多人想受菩薩戒,我沒有時間一個一個給,所以今天就大眾一起受菩薩戒。一開始,我們要知道菩薩戒的次第。
1.「得戒處」:首先我們要講得戒處,有兩種,一個是善知識或者上師,另一個是佛菩薩的象徵或者所依處,就是在佛像前,受菩薩戒。
2.「求戒者」:第二個是領受菩薩戒的「求戒者」,可以指天神或者人道眾生。想要受菩薩戒的求戒者,他最好已經具備了八種「別解脫戒」其中一個戒。譬如居士有居士的「五戒」,出家就有這個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戒,但是至少也要具備「皈依戒」這個基礎。為什麼皈依戒這麼重要呢?就像經典所說,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礎。
3.「受戒的儀軌」:像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裡面就有菩薩戒,菩薩戒有不同的儀軌,文字上有些不同,平常漢傳佛教主要是以《梵網經》來說菩薩戒,但是今天這個儀軌是從寂天菩薩所撰的《入菩薩行》而來,就是「直至菩提藏」這一偈,以這個儀軌來受菩薩戒。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菩薩戒分為只領受「願菩提心」、只領受「行菩提心」,或者是願、行兩種菩提心一起領受這三種不同的儀軌。今天要給的是第三種,也就是願跟行菩提心一起領受的儀軌,按照《入菩薩行論》當中菩提心的偈文,頭六句,就是第一個偈子再加上兩句就是「願菩提心」,之後六句是「行菩提心」。
「願菩提心」:「直至菩提藏,皈命諸佛前,法及菩薩眾,如是亦皈依。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行菩提心」:「複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複于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前行:以「七支供養」積聚資糧、淨除罪障
法王中文開示:
在這個儀軌,也就是《入菩薩行論》〈受持菩提心〉品當中的偈頌,分為「前行」、「正行」跟「結行」三個部分。首先「前行」,指的就是我們要具備一個善的動機,尤其菩薩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戒律,我們一定需要有大的福德為基礎,這樣子才能幫助我們,如果菩提心還沒生起,有大福德可以讓菩提心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經生起,具備大福德的話,能讓菩提心更加增長,因此在前行當中,也包括了「七支供養」來積聚大福德。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在一切有情的面前,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因此領受了菩薩戒。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心,真正能夠成為法器,就要先生起菩提心,自己要準備好。所以,首先「前行」當中我們要積聚非常大的福德資糧,才能真正容得下菩提心、真正發起菩提心。因此等一下受戒之前,我們要唱頌的是〈普賢行願品〉中的一些偈文,就是〈普賢行願品〉當中的「七支供養」的偈文。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所以「前行」,就是要幫助我們具備順緣,積聚資糧;同時幫助我們消除逆緣,淨除罪障。所以,如果不這樣積資淨障,產生助緣,很難真正生起菩提心,我們就需要透過「七支供養」,來積聚大福德,「七支供養」可說是大乘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經典中記載得最清楚的依據,就是〈普賢行願品〉當中「七支供養」的偈文。
一個初學者,逆緣跟障礙通常比較多,而順緣比較少。所以我們需要透過「七支供養」來積聚廣大的福德,除了透過美妙的聲音或曲子來做唱頌,還要思維偈文的內容,每一支供養,都有甚深的涵意:
1.「禮拜支」:透過禮拜可以對治我們的我慢心。
2.「供養支」:可以對治我們的吝嗇;
3.「懺悔支」:可以對治我們因為三毒而造的各種罪業;
4.「隨喜支」:可以對治我們嫉妒的心;
5.「請轉*輪支」:能夠對治我們的無明,還有謗法的罪業;
6.「請佛住世支」:就是「請佛不入涅槃」、「請佛長久住世」,能消除、對治我們過去各種無法見佛、無法親近上師的惡業;
7.「回向支」:能對治不信因果的想法,尤其能對治不相信「果」的念頭。
所以這些七支供養,不只是唱誦,不只是文字而已,我們要知道它每一支當中,都有對治的意義在裡面。
法王中文開示:
現在唱〈普賢行願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複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七重因果教授
法王藏文開示:
剛剛我們一起這樣唱誦並且積聚資糧,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具備、要生起一個善的動機,也就是要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有透過「七支因果」、也叫做「七重因果教授」的方式,或者是「自他交換」的各種口訣來生起,譬如「七重因果教授」,首先透過「知母」、然後「念恩」、然後「報恩」、然後「慈心(悅意慈)」、「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以這樣一個七重的口訣,次第生起菩提心。透過這樣一個觀修,我們要觀想,一切在輪回中受著苦痛的眾生,都是我們多生多世的親人、朋友,帶著這樣一念心,來觀想練習,要生起一種難忍的大悲心,要生起「我要帶領他們、救護他們、幫助他們出離輪回」這種強烈的發心,有了這種心,就能引發出我們真正的菩提心,這樣的一個善心跟慈悲,是我們現在一定要具備的。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透過「七重因果教授」,來觀修生起慈悲心跟菩提心:
第一重,知母:「七重因果教授」的第一個是「知母」,也就是想著母親,以我們人類為主的一切眾生,都需要依靠父親、母親。所以第一個是,我們要知母,要知道以人為主的一切眾生,都有父母親,也都需要父母親的關愛,我們才能夠出生然後長成。其中母親是最主要的,母親懷孕懷胎然後照顧孩子,所以,以母親為一開始我們觀修的物件。當然有少數母親不太好、沒有愛心、不照顧孩子,但是大部分母親,都是關愛跟照顧關懷孩子的。
第二重,念恩:透過我們自身的關連跟接觸,我們會真正知道母親的偉大,而生起感恩的心。之所以會生起「有恩」「沒有恩」的念頭,都是看我們每個人跟對方的關連性,對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就算父母親沒有真正很關愛或者照顧孩子,但是他們賜予這個孩子身體跟生命,只要這個孩子還有這個身體跟生命的一天,都是父母親給予他的恩德,是父母給予他最大也最珍貴的一個禮物。所以做為孩子的我們,對於父母,生生世世父母,我們真的都要生起強烈的感恩跟利他的心。當然有時候父母親教育的、養育的方式並不恰當也不正確,但是無論如何,從賜予我們生命跟身體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一定要感恩的。
我們不僅要想今生給予我們這個身體生命的父母親而已,更要帶著感念父母親恩德的這一心,再擴大的去想,感念一切的眾生。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不依靠其他人、或不依靠其他眾生而生存下來,甚至即使是一件薄薄的衣服,都需要依靠非常多的人、各種材料的製作,還有材料的出生等等很多因緣聚合,最後才能穿上這麼一件衣服。
同樣地,即使是我們世間上大家都希望得到的好名聲,也需要依靠別人你才能得到,你不可能在一個沒有人的曠野說,我要有名聲!那你可能只能自己大喊「我是金剛總持」,然後自己給自己一個很高的法座坐在上面,你會發覺沒有人會給你任何的名聲,因為那是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因此,要得到名聲,也是需要在這個社會,才會有許多人的讚歎跟認同,因為有他們讚歎的、認同的恩德,你才能夠得到這個名聲,也不是只有靠你一個人而已。
再繼續想,像我們絕對不能夠沒有的東西,也就是食物,各種的飲食,也都是非常多人的努力之下,我們才能吃到這麼一口飯,這樣去想,你會很清楚知道,我們都是要依靠別人而得到的。世界愈來愈小了,它變得像一個地球村,無論是在商業上或其他各方面,人跟人之間的關連跟交流愈來愈頻繁,愈來愈緊密,只要你生存在這個地球上,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互相依靠;當然從不好的角度來說,人與人之間也有互相傷害,但事實上你如果朝負面去想,沒有任何的用處,我們真正要想的是,從對我們的修行最有利益的方式,也就是從光明面、從正面去想。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從痛苦、傷心難過當中出離出來,從各種負面情緒當中出離出來,如果你再往負面的角度去想,只是苦上加苦而已,對修行的進步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我們是從這光明的、互相友愛的、正面的方式去思維的話,對我們的修持會很有幫助。
法王中文開示:
第三重,報恩:我平常也常思維這一點。我自己今生有給予我生命的親生母親,我覺得很感恩,感恩給予我生命的父母親,有機會打電話給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每一句話,我都帶著感恩的心去聽,不是說每字每句都要記在心裡,只是覺得他們的每字每句都有對我的溫暖跟感情。我覺得,他們對我的這種感情、關懷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有時候我就不敢再想父母的事情,再想下去,會覺得好像自己不孝順。
自從我被認證為DB法王,世界各地很多人來見我,給我各式各樣的東西,尤其是臺灣人,給我很多東西,甚至我感冒的時候流鼻涕用的衛生紙,也是臺灣人送給我的,所以我覺得臺灣人似乎一直在養我,所以我就把臺灣人當成是養育的父母。我平常就這樣努力在想如何報答各種父母的恩德,這也可以算是菩薩道吧!
還有,譬如說我們現在生存的這個地球,從整個銀河系、從整個宇宙來說,這個地球只是小小那麼一點,但是我們卻能夠在這樣的因緣之下,因為我們的共業,或者說眾生共同的福德,也因此我們能夠聚集在一起,投生到這樣一個地球當中,投生到這樣一個悅意、殊勝的一個地方。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我們的世界是這個宇宙的一小部分,因為眾生的共業,或者說因為宇宙的力量,我們才有因緣擁有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的發心,不只要對這個世界的人,也要涵蓋整個宇宙,甚至別的宇宙,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都和我們有息息相關,我們因為因緣和合而生存在這地球上,所以要感恩這一切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恩德。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藏文開示:
第四重、悅意慈:我們不只對人,對動物、乃至對整個大自然,都要有一念關愛的心。譬如說森林,山林地因為有樹木,所以能夠提供給我們新鮮的空氣,提供氧氣;還有各種動物對我們來說也有很多利益,甚至只是一隻小小的蜜蜂,它的利益卻非常大,譬如說它采蜜的時候,傳播花粉,也促進樹木、花草的生長,也因此能夠讓我們受用,譬如說各種水果,所以如果說沒有蜜蜂采蜜、散播花粉,我們可能也沒有這些美好的花或水果可以受用。
法王藏文開示:
這一切有情、無情的萬物,大自然也好,有生命的動物也好,一切的眾生對我們都是有恩的,也跟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要散播自己的關愛之情,遍及到所有的有情、無情的身上,而且當你這樣去觀想、散播的時候,你可以想所有受苦的眾生。
第五重,悲心:接著我們要進一步想,這一切眾生,只要是有心、有情的這些眾生,都希望離苦得樂,但是他們想得到快樂,卻不知道什麼是快樂的因,反而造作非常多的惡業,我們要這樣子去想。
同樣地,對於大自然來說,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是在任意地、不斷地糟蹋跟破壞這個環境,因此我們說要生起慈悲心、菩提心的時候,我們對大自然,也要生起一種關懷、保育、保護的心。當你看到這些森林、大自然也正在被破壞,甚至快要糟蹋完了,當你這樣子去想的時候,會更容易幫助你生起慈悲心跟「難忍的大悲」。
第六重,增上意樂:有了這樣的難忍大悲之後,你會生起一念強烈的心,想付諸行動利益眾生、保護這個大自然,想幫助這個地方這個環境,當你有了這一念心,菩提心就會慢慢慢慢被牽引出來了。
第七重,菩提心:當菩提心被牽引出來,你會發願讓一切有情、連山林樹木都成佛。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兒奇怪,但是這裡所謂對有情、無情指的是,你會有一種承擔的心說,「我要成為一個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佛、覺者,當我成為之後,我就能真正具備、真正生起利益眾生跟保護大自然的力量。」所以這就是一個菩提心的觀修方式。
法王中文開示:
彌勒佛慈氏佛,為什麼稱為慈氏呢?因為祂從最初發菩提心到成佛,祂的名字,依然是叫慈氏,因為祂不斷地發慈心悲心,不只感動了眾生,也感動了萬物,所以聽說祂進入某一家的時候,祂的腳一踏在地上,那一家就變成慈悲的一家,全家都變成很慈悲,很有悲心。所以我們的慈悲心,要像慈氏佛、彌勒佛或者彌勒菩薩一樣,遍滿萬事萬物,要感動就感動萬物,不只感動有情眾生,慈悲要能遍及有情無情的萬物,這時我們才有一種真正的利眾力量。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正行:你只領「願菩提心」戒?或是「願行」都領?
法王藏文開示:
接下來是正行,要給予菩薩戒的儀軌部分了。就像之前談過,會用藏文、中文、英文、韓語這樣的順序來給予,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隨著這個文字去起觀,隨文入觀,同時來領受這個戒,我們要念誦三次,在座的有的人可能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或者每一個人的發心不同,你可以只領受「願菩提心」,只是發心的部分。
法王中文開示:
為了有情眾生,誓願成佛。
法王藏文開示:
「為了一切有情眾生,我發願成佛」,只是發這樣的一念心也可以,這就是領受「願菩提心」;或者你想要進一步說「除了發這個願,我也要開始去行持各種菩薩的學處」,這就是「行菩提心」。你也願意領受的話是可以的,所以就依等一下會念誦的這個偈文你來發這個心,偈文是一樣的,但是由於各自的發心,看你是領受「願菩提心」,還是領受「行菩提心」,是看各自發心來做決定。
首先會念誦藏文。
■佛陀成道的聖地,見證你成為佛子
大家要正式領受這個戒法之前,要瞭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珍惜這個戒,尤其我們是在聖地,現在是在佛陀降魔成道的聖地,所以在續典當中有記載說,因為當時佛陀在這裡成道,他降伏了各種魔軍眾,所以各種魔軍眾都害怕來這裡。續典當中提到,在菩提迦耶這個地方做任何的善行,障礙都會非常少,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佛陀加被過的聖地,充滿了佛陀的加持。經典中也有記載,在菩提迦耶這裡,我們如果能做善業,任何一點善業都會成億萬倍的增長。
所以現在要接受菩薩戒之前,各位不要懈怠,尤其在聖地,更要提起精神,提起一種大的歡喜心,來領受這樣的戒法,而不能隨便領受,那樣就算是糟蹋了這個佛法。
接下來我們領受這個戒,要做一段觀想:觀想佛陀就在你的前方虛空中,就像是當時他成佛證道的那個相貌,他真的就在前方,他的周圍有無量的菩薩圍繞,最主要有八大菩薩,像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都在他周圍,同時周圍還有過去印度、藏地、漢地所有這些大師,這些祖師們也都圍繞在周圍,你可以想他們就在就好了,不需要像生起次第那樣,每一個細節都觀想清楚,只要想他們在就行。
我在正覺大塔前的菩提樹下時,心中想著釋迦牟尼佛,感覺好像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這時候做任何的唱誦祈願,會感覺有一種不同的特殊力量產生,所以也希望各位能夠這樣來做。就像一句俗話說,我們不要到了寶山,卻空手而回,在座每一位,我們現在都在佛陀加持的聖地、這個寶山當中,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祈願,把握機會得到加持的話,那真的就是空手而回了,那真是很可惜的。
所以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的這個地方,他降魔之後成就了正覺,當時的大地就有六種震動,這個大地就是當時佛陀的證人,證明說佛陀成道了,所以當時大地有六種震動。
法王中文開示:
那時天魔問:「你不是真正成道的人?」佛陀就指著大地說:「我是成佛的人,我是覺者,大地為證!」然後他的手碰大地的時候,大地就震動。菩提迦耶這個大地,好像能幫助這些修行人,幫助一個覺者做證。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藏文開示:
我們現在就在這樣的一個殊勝的大地之上,共同進入一個慈悲的壇城當中,一個美善的淨土,能夠來到這裡,我們真的要生起一種慶祝跟歡喜的心,帶著這樣的心,來領受菩薩戒。
法王中文開示:
要跪下,能跪下的人就跪了,請跪下。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藏文開示:
(念誦藏文「發菩提心」文二遍)
剛剛念完二遍發菩提心文,接下來是要念第三遍,第三遍念完之後呢?我們心中要想,我得到了這個發心戒或者是得到了這個菩提心戒了。
念誦藏文發菩提心文(第三遍)
心中想得到這個戒。
法王中文開示:
接下來要念英文,那可能不需要跪了,其實念藏文結束時大家已得戒,但因為要明白一點,我用英文跟中文再念一次。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直至菩提藏,皈命諸佛前,法及菩薩眾,如是亦皈依。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複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複于諸學處,次第勤修學。(三遍)
大家要想我已經得到這個菩薩戒了。
(法王自己翻譯成藏文),
法王英文開示:
(念誦英文〈發菩提心文〉三遍)
■結行:你已成佛子,要生起歡喜
法王藏文開示:
剛剛正行授予菩薩戒之後,接下來是進入到結行,那是生起歡喜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可以說已經得到了佛的一切精髓、精要,我們現在已經正式成為了佛子,所以要生起歡喜心。
這裡大家帶著這樣一念歡喜心,然後跟著我來念誦歡喜文。
法王藏文開示:
(法王用藏文念誦〈歡喜文〉)
之後呢我們要做回向,也是把今天領受菩薩戒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能夠出離痛苦而成就佛道,同樣這一段我會念誦回向文,各位心中照這樣子來想著回向就可以,不用跟著念。
(法王用藏文念誦〈回向文〉)
在各位生起菩提心、得到菩薩戒之後,我們具備了非常大的利益。我們成為了佛子、得到了「佛子」的名號。同時,我們具備了攝伏二乘的力量,所謂的「攝伏二乘」,這裡是將二乘比喻為一個智者大臣,我們如同佛子王族,因此就算是智者大臣,他也要聽命於王族,所以二乘行人能夠被我們所攝伏。
再來一個利益是,我們能夠很容易的積聚廣大的福德,在日後,我們一切都能心想事成。但是不僅是具備利益而已,更重要的是,得受菩薩戒之後,我們每天當中都要遵守菩薩戒的律儀,不要違犯,例如:有十八種菩薩的墮罪,四十六種輕的罪等等。各位在以後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去謹持,而且要多多學習與認識這些戒條。
我們最後要做回向,同樣也是懺悔之後再做回向,之後我會再回到這個座位上,再請各位順序上來領受新年禮物。
【懺悔文】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 (法王領眾三拜)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