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9 08:27:37
學習次第 : 進階

戒律學綱要(選錄)十二

 

作者:聖嚴

 

第二章 菩薩戒的內容與分列

  第一節  何謂菩薩戒
  我們明白了菩薩的意義之後,就應該接著討論菩薩戒的問題了,因為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並不是平空而來的,絕不可自己以為是菩薩,他就是菩薩了。菩薩之名,是由佛法而來,如要成為菩薩,自然要來求之於佛法。簡單的說,菩薩是由於受了菩薩戒而來。又因諸佛均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所以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
  那麼,什麼叫做菩薩戒呢?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如梵網經中所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不行菩薩道,雖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根本所在。佛子一詞在大小乘典籍中的解釋很多,根據大乘經論,以為必須是菩薩,始可因其有了成佛的種子而稱為佛子。比如楞伽經以八地菩薩名為最勝子,佛性論以初地菩薩名佛子,瓔珞經等則以十住菩薩名為佛子,梵網經則以凡是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者,皆稱為佛子;根據小乘如四分律的觀點,以為凡是進入佛法大海,縱然是小乘,乃至僅受小乘的三歸五戒,便是佛子。我們可以看出,大乘是以成佛的種子為佛子,小乘是以佛的弟子為佛子。如今所講的大乘菩薩戒,所謂“佛子之根本”,當然是指成佛種子的根本了。
  梵網經又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菩薩戒是一切諸佛成佛的根本原因,所以從因位上說,稱為菩薩戒,從果位上說,便稱為佛戒。故在梵網輕戒第四十一條中又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意思是說:過去莊嚴劫中的千佛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現在賢劫中的千佛,也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同樣是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乃至推及過去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三世三劫的千佛,過去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總之,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由此可知.菩薩戒的功能之大,是大得不可思議的了。


  第二節  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可尊可貴,乃是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了一切戒的緣故。菩薩戒是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之外的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菩薩的身分,可在七眾之中,也可在七眾之外,優婆塞優婆夷可受菩薩戒,乃至比丘比丘尼也可受菩薩戒,這是存在於七眾之中的加受菩薩戒。依梵網經說:“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畜生乃至“神鬼的”變化人,都有資格受菩薩戒而稱為菩薩,這是七眾以外的單受菩薩戒。這些單受的菩薩,在發心的程度上說,雖然超過了小乘的七眾,但他們在七眾之中沒有地位,也不能站在七眾之前。因為佛制的次序,是以七眾為准,而不以菩薩為准。
  菩薩戒的內容,是三聚淨戒。所謂三聚淨戒,一共只有三句話,但卻包括了自度度人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門。這三句話是這樣的:
  一、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在經中稱這三聚淨戒為:第一攝律儀戒,第二攝善法戒,第三饒益有情戒。所謂三聚淨戒,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來持守。在小乘七眾戒中,作惡是有罪的,不去積極地修善卻不會有罪,殺生是有罪的,不去積極地救生,卻不會有罪。所以小乘戒只能做到積極地去惡消極地修善,積極地戒殺消極地救生;菩薩戒則既要積極地去惡修善,也要積極地戒殺救生,把不修善與不救生,同樣列為禁戒的範圍。因此,菩薩戒是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了七眾戒。
  三聚淨戒的內容,可以說是無所不含無所不包的: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廣度一切眾生的宏願與精神。
  所以,三聚淨戒,也總持了四宏誓願的精神!

 

 
 

    菩薩戒的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的精神.則無善不舉,無德不備,無法不包,無大不及,無微不至,而又無遠不屆與無功不成的學佛法門。

  第三節 菩薩戒的種類
  菩薩戒既是七眾戒之外的別解脫戒,所以,受了七眾戒固可增受菩薩戒,不曾受過七眾戒,乃至不夠資格受持七眾戒的,也能受持菩薩戒。所以菩薩戒的性質,也相似於八戒,八戒也是七眾戒之外的一種別解脫戒。這在八戒一文中,已經說過了。
  但是,菩薩戒中,有的相似於八戒,所以也是頓立戒,有的則不同於八戒,而為相似於七眾戒的漸次戒。因此菩薩戒的種類,大體應該分為兩種性質:一種是頓立而可單受的菩薩戒,一種是漸次而須先受三歸五戒等之後再受的菩薩戒。
  自古迄今,藏經之中已收並已譯成漢文而受重視研究的菩薩戒本或菩薩戒經,共有如下的六種: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
  二、梵網經菩薩戒本
  三、瑜伽論菩薩戒本
  四、菩薩地持經戒本
  五、菩薩善戒經戒本
  六、優婆塞戒經戒本
  若以頓漸二類來分,瓔珞與梵網是屬於頓立的一類。瓔珞經卷下說:“始行菩薩,若信男信女中,諸根不具、黃門、淫男、淫女、奴婢、變化人,受得戒。”可見,不限於人類,均可受菩薩戒的。梵網經卷下也說;“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而沒有說不受七眾戒,便不得菩薩戒;只要聽懂菩薩法師所講菩薩戒法的語言及內容者,即使從未接觸過佛法,也可以受戒得戒。所以說這是頓立的。
  其餘的瑜伽、地持、善戒、優婆塞的四種戒經,是屬於漸次戒的。其實這四種的本來梵本,只有兩種典籍,瑜伽、地持、善戒,同屬於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品的同本異譯,所以是同一型範,只要舉其一種,便可概約三種了。如善戒經中說:“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 這是明白地說明了,菩薩戒是不得單受或頓受的,應該先受了七眾的七種戒全部.少部或一部分的一眾戒之後,才可求受菩薩戒。
  至於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根本就是在家的大乘戒而非即是菩薩戒,這也是所有大乘戒中最難受得的一種漸次戒。受戒以前,先要次第供養父母、師長、妻子、善知識、奴婢、出家道人。並問九種遮難:家屬不聽、欠他人債、身心有病、汙淨梵行、作五逆罪、盜法賊住、性別難辨、殺道心人、眾前妄語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在受其六種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之先,必須先行三歸五戒;雖受五戒,亦須經過六個月的察看,再於二十比丘僧中以羯磨法秉受;可見這不是不分品類便可受得的菩薩戒了。為什麼要如此的嚴格呢?該經卷三受戒品中有這樣的說明:“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這是說:優婆塞戒的本身,是沙彌、比丘、菩薩戒的根本,受了優婆塞戒,才能獲得沙彌、比丘、菩薩戒的無量利益。
  說到出家戒與在家戒的問題,我們也須加以分別說明。根據菩薩戒的精神而言,凡是菩薩,都該斷除淫欲,雖或方便度眾而可有其淫欲的行為,但卻不得存有淫念。小乘重在戒行,菩薩重在戒心。聖位的在家菩薩是為悲心度生而不妨行淫,絕不同於凡夫是以貪戀淫樂而行淫。所以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斷淫的,既然斷淫,在家出家的分別,也僅是化現的形相不同而已。但在六種菩薩戒本之中,由於各別所對機宜的不同,故有在家出家及偏輕偏重的分別。
  出家與在家的分別,是以淫戒為准。瓔珞經的淫戒是“不得故淫”,梵網經的淫戒也是“不得故淫”;瑜伽戒本則說“出家菩薩”“不應行非梵行”,在家菩薩“見有女色,現無系屬,習淫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住慈湣心,行非梵行”;地持經戒本的輕戒雖與瑜伽戒本的戒目相同,唯獨未列方便開犯身口七支(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性戒條文,所以視同唯遮不開;善戒經戒本的輕戒中列有“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與比丘尼同道行戒”、“蓄白衣物戒”、“床高過八指戒”等,都屬出家戒行,優婆塞戒經的重戒戒“邪淫”,輕戒戒“非時非處行欲”。
  從這些條文的列舉之中,我們可以大慨地分別出來:瓔珞與梵網是斷淫而不是絕無淫行,是以出家為主而又略兼在家心行的;瑜伽是在家與出家相容的,地持與善戒是出家的;優婆塞戒經是在家的 
  現在,且將這六種戒本的性質,以頓立與漸次,出家與在家,列表如下:

                    

 

    在此,我要再加說明,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絕對戒淫,故也是絕對離俗的,但卻並不妨礙現有妻子而行梵行,所以可現在家形相。優婆塞戒,乃是菩薩戒的根本,而非即是菩薩戒,唯因亦屬大乘戒,即受大乘戒而行六度者,故也可以稱為在家菩薩,這是必須明白的。
    又據靈芝律師的分類:“然菩薩戒凡有兩宗,一者華嚴部,二者法華部。”(芝苑遺編卷二)他以梵網通頓漸二門,屬華嚴部;善戒經漸次受,屬法華部。筆者所列一表,乃也只就其大體分列而已


  第四節  菩薩戒的由來
  說到菩薩戒的由來,可以分為三類:瓔珞及梵網為一類,瑜伽、地持、善戒為一類;優婆塞戒經獨成一類。現分述如下:第一、瓔珞梵網類:有人以為梵網經屬於華嚴部,佛初成正覺,即於妙光堂,誦出梵網。太賢古跡記說:“妙光堂者,即華嚴雲普光堂也,因佛放光而立名也,在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界,去菩提樹三裏也。”可知梵網戒是在頻婆沙羅王治下的摩伽陀國境內,距離諸佛成道之座的菩提樹只有三裏之遠。瓔珞經的說法緣起,也是在“一時佛重游于洴沙(頻婆沙羅)王國,道場樹下,成正覺處,複坐如故”,“複放四十二光”,放光之後,便說出五十二位的菩薩境界,接著於下卷便說受十無盡戒的受戒方法。梵網經的說出,在時間上離早於瓔珞經,說出的地點及說出前的放光,則頗相似。梵網經也是先放光明,次說菩薩的階位,再於下卷說出十重四十八輕的戎相條文。所不同者,瓔珞經沒有輕戒,梵網經則沒有受戒的方法。但是,瓔珞與梵網,相同之處太多。
  梵網戒經是所有菩薩戒經在中國流通得最廣的一種,但對梵網的真偽問題,那也是自古已然,由來已久的事了,諸家舊時的經錄,都將梵網列人疑品。據梵網經菩薩戒序文中說:“此經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法藏大師的菩薩戒本疏卷一則說,“若論具本,什公相傳,雲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具翻應成三百卷。”因為梵網經的大部未曾傳來,中國的梵網經上下二卷,是由羅什三藏,口中誦出全部梵網經中的第十品,叫做“菩薩心地法門品”,但因上卷的文字,很難解釋,前後序文亦有可疑,戎相條文也很難解,致被學者疑為中國人的偽造,不過這恰是一部很受歡迎的菩薩戒經,所以歷代多有諍論。晚近的太虛大師也有“梵網經與千缽經抉隱”一文,他以為梵網經上卷所說的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的文字,與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之第七卷半到第九卷,所說十發趣等四十心位元,文字加詳,而義旨全同梵網心地品上卷。並說:“所謂一百一十卷的梵網經,或千缽經,亦為梵網六十二品中之若干品。……其文既有千缽經可證,必有梵文根據,而疑偽之見可祛。”這是主張真實非偽的見解。但是近人續明法師的意見,又是另有看法的。他說:“由於序與後記之文,雷同影附之跡甚多,不似出於肇公之手,故有人既疑經非羅什譯,又疑序非僧肇作,由疑序而更疑經!”又說:“梵網經上卷,按之文字,與羅什所譯諸書不合,復查與唐譯千缽大教王經中之一段文義相同,但以缺乏兩經以外之證據,故難據下任何論斷。”(詳見“戒學述要”)根據續明法師的考證,他認為梵網的序文及後記是有問題的,上卷的經文也不是羅什三藏所譯的,並比照小乘律形式的推斷,以為梵網經必定也有大本的根據,同時以為梵網戒的十重四十八經.並非如相傳所說那樣是出於“心地法門品的一品”,而是由大本的各品之中摘取出來的。這一發明,非常可貴。
  但我希望也來補充意見:在前面說過,梵網與瓔珞的相同之處很多.它們同是頓立戒,同是在摩伽陀國菩提道場附近,于一時說出;同是說了相同的十修重戒.那麼,我們也不妨相信:“一卷譯本的梵網經,是由羅什法師誦譯而出,二卷本的梵網經,則是由於受了瓔珞經形式的影響,而被附加了一卷上卷。又因梵網經下卷之中,對四十位賢聖菩薩的總稱為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所以用千缽經的一部分作為梵網經的上卷。”不過,這也是有問題的,二卷本的梵網經,在費長房的歷代三寶記(隋開皇十七年)就有了,千缽經則為唐代的不空三藏譯出,這在時間上是倒置了,也許千缽經或同一性質的梵本早已到了中國?
  另外,續明法師以為梵網經可能由大本的各品之中摘出,這是聲聞戒的常例。但我們看到大乘戒的優婆塞戒經中,六重戒及二十八輕戒,都是集中在受戒品的一品之中,可見大乘律與聲聞律的形式是有不同的。所以這尚是個有待研究的問題。同時,瓔珞經的十條重戒,也是集中說的,不是分別解釋的。
  但是任便如何,菩薩戒的存在性與真實性,那是不能否定的。菩薩戒在西域,也是早在流行的。如法藏的菩薩戒本疏中說:“又聞西國,諸小乘寺,以賓頭盧為上座,諸大乘寺,以文殊師利為上座,令眾同持菩薩戒,羯磨說戒,皆作菩薩法事,律藏常誦不絕。”
  第二、瑜珈類:瑜珈類中包括了瑜伽、地持、善戒的三種。這三種戒本,同是出於瑜伽師地論的同本異譯,也許由於譯者的看法不同,或者所見的梵本不同;所以有了詳細與簡略、偏重與偏輕的不同。不過,這一類系的來歷是無可懷疑的。瑜伽類與瓔珞梵網類的最大不同,是在戒經的緣起與組成.瓔珞梵網是由佛陀親口于一時之間說出,瑜伽類的瑜伽戒本之末則說:“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戒),佛於彼素呾纜(經)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薩摩呾理迦(論),綜集而說。”換言之,瑜伽類是由彌勒菩薩根據佛陀在各經散說而有關戒律的部分,收集編輯而成。所以同為佛說的菩薩戒,前者是直接形成,後者是間接編成的。這是成因上的不相同處,不過,仍皆不失為佛所說的菩薩戒。
  第三、優婆塞戒類:這是由於善生長者的求佛問法,而由佛陀親口說出的,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是為投合在家人乃至當時外道的根器而說的。這是一部很好的經典,從一個初信的俗人,直至成佛的歷程,都有詳細的指引,但從受戒得戒的因緣上說,這是最最難受難得的一種大乘戒。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