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9:22:43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薩戒品釋(第8講)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8)98年3月8日 早上 台北
印度的大成就者龍樹菩薩,曾經在《六十正理論》有提到一個偈頌,在還沒有介紹這個偈頌前,提到龍樹菩薩,菩薩菩薩不管是在印度,或者是西藏,所有的佛弟子,甚至任何的派別,都承許龍樹菩薩是一位證量的士夫。而在他所造的《六十正理論》有提到一個偈頌,而這個偈頌的內涵,是我們平常在行任何善行時,都必須要藉由這個內涵來調整動機。在這個內涵當中,第一句就有提到了,透由行善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的資糧。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大乘的「根、道、果」的觀念,在「根」的部分提到的是二諦,在「道」的部分提到的是方便與智慧,在「果」的部分提到的是二身。而首先在「根」的部分,所謂的二諦簡單的來說,就是分為世俗諦以及勝義諦,而世俗諦指的是非空性的世俗法,而勝義諦指的是以空性為主的這些法類。而透由思惟世俗諦的內涵,能夠讓我們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它也可以稱之為是方便的資糧;而透由觀修勝義諦的這些法類,如果能夠透由證得空性的智慧,在智慧的攝持下我們能夠累積廣大的智慧資糧。而在二種資糧互相配合的情況下,最主要成就佛陀色身的資糧是福德資糧,而成就佛陀法身的資糧是智慧資糧。所以當我們在行任何的善行前,都必須要先了解大乘的「根、道、果」是什麼樣的內涵?我們最主要所求的目標又為何?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是我們修學大乘法的人,必須要有的基本觀念。
也就是因此,在還沒有聽法之前,我們都必須要先調整自己的動機,要知道我們最究竟想要獲得的果位,是圓滿的佛果。而佛果是具備有四身的本質,「四身」包含了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以及化身,而這四身總攝起來,可以總攝在法身以及色身中。也就是佛他透由斷除了煩惱障以及所知障,讓他的心續生起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的功德。更進一步的,由於要調伏所化機的緣故,由於所調伏的眾生,他的種類,他的想法具有許多種,所以佛會示現出報身以及化身等眾多不同的面貌。為什麼佛能夠藉由宣說佛法而改善眾生的心續,甚至讓眾生到最後也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是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心續都擁有佛性。只要是擁有佛性,就表示這位眾生他有改善的空間,他能從惡變成善,從善不斷的增長而直至圓滿,所以每一位眾生他都有成長的可能性。在之前有提到,如果我們想要成就圓滿的佛果,佛果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佛的法身以及色身。如果想要成辦圓滿的法身,就必須要累積智慧資糧,如果想要成辦圓滿的色身,就必須要成辦圓滿的福德資糧,這是以顯教的角度來作介紹的。以顯教的角度,以福德、智慧二方面互相配合的情況下,而成就圓滿的佛的法身以及色身。但是以密教而言,密教更進一步的提到,成就佛最主要的關鍵,最主要的因緣,在我們的心續當中都是擁有的,我們都擁有這些特質。以內心而言,我們的心有認知「境」的這種清淨的本質,它是能夠成就佛身的,甚至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有極細微的風心,這也是能夠成辦佛身的。所以在心的本質是清淨,並且能夠了知境界的情況,再加上我們擁有極細微風心的緣故,只要肯努力我們都有成佛的希望。
也就是因此,由於想要成辦的果位是圓滿的佛果,而在這之前,必須要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而我們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快速的累積這二種資糧呢?這時候必須要修學六度的內涵。雖然在提到六度時,它的數量並不會很多,就只有這六種,但是實際上它包含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而六度當中前面的五度,是以累積福德資糧為主,而最後的般若度是以累積智慧資糧為主。也就是因此之前我們在提到菩薩戒當中的惡作,最主要的就是以六度的角度來作分析,與六度的相違品有關連的這種惡行,是包含在惡作當中為各位作介紹。
昨天在為各位介紹《菩薩戒品釋》的時候,我們先看到第175以及176頁,在這個地方有提到二句話,頌曰:輕捨諸恚者,以及176頁當中的,頌曰:棄捨他諫謝。這二段話,它最主要強調的內涵是什麼呢?先看到第175頁當中的「輕捨諸恚者」。在自他二方當中,如果我們對於他方有所侵犯,或者是自己本身並沒有造作侵犯他人的事情,但是讓對方起疑,這時對方的內心,可能會因此而生起瞋恚心。為了讓對方內心的這種瞋恚的程度能夠減低的緣故,所以照道理來說,我們是應該如理的向對方來道歉的,這個是「輕捨諸恚者」這一段當中最主要談到的內涵。如果在此同時我們忽略了對方,或者是我們不願意以謙卑的態度來向對方道歉,這是會違反菩薩戒的,這是這句話裡面最主要的意趣。在下一個偈頌,也就是第十九條的惡作罪裡面有提到「棄捨他諫謝」。如果反過來是對方侵犯到我們,而讓我們的內心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之後對方他也知道他犯錯了,而且他也願意到我們的面前來跟我們道歉懺悔,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接受對方的道歉,而不能夠因為內心的不滿,而不接受對方的道歉,這樣的話也是會違反菩薩戒的。
接下來在下一句有提到,隨逐忿心轉,這句話裡面最主要強調的是,當我們的內心生起了瞋恨,這時候要去思惟「瞋」所帶來的過患,並且在此同時要修學忍辱。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瞋」,或者是「恚」。這樣的心念,不要說是大乘法,或者是佛法,就以一般世間的角度而言,生起「瞋念」其實對於自他二方的傷害都是很大的。它的殺傷力大至國與國之間,可能會因此發動戰爭,小至一個家庭當中人跟人的相處,可能沒有辦法和諧,所以瞋心它所帶來的殺傷力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在生起瞋之前,能夠透由思惟瞋所帶來的過患,以及思惟忍辱的勝利,有很多的爭吵是可以避免的,人跟人的相處會呈出和諧安樂的狀態。我們不要說太多人,在一個家庭當中,只有二個成員,如果這二個成員彼此之間都沒有辦法修學忍辱,縱使他們每一天都生活在一起,想必這二個人他們也不會快樂。也就是因此,在論典裡面有提到,「忍辱」是眾多的苦行當中最難行的一種修行;相對的生起瞋念,它是眾多的惡行當中,所帶來的過患也是最嚴重的。
接下來看到第178頁,在科判當中,違犯精進分三:一下劣加行,二全無加行,三貪惡劣事。在這之前,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與布施的相違品有關的七條惡作罪,與持戒的相違品有關的九條惡作罪,以及與忍辱的相違品有關的四條惡作罪。所以接下來是第二十一條惡作,頌曰:爲供事禦衆。若以貪著洗浴設座不被差等所有供事,及心希望供財物等愛染之心,管御徒衆,是染違犯。以無染心管御徒衆受承事等,則無違犯。首先看到第一句,「若以貪著洗浴設座不被差別所有供事」,如果一位上師他在管教弟子的時候,他的動機是希望弟子能夠來承事他,或者是供養他,這當中包含了洗浴以及設座,「不被差等」這當中的「不被差」,是有些事情你是可以自己做的,但是由於自己不想要去做,所以想要讓你的弟子來做這些事情,這些事它都是包含在「供事」裡面。「及心希望供財物等」或者希望他人能夠因此供養你某一些財物,「愛染之心」這當中的愛染之心,是強調為了求得利養恭敬的這種心態,如果以這種方式「管御徒眾」,如果以這種方式來管教自己的弟子,「是染違心」是違反了菩薩戒當中的惡作,而這樣的惡作,稱之為是俱煩惱的惡作。「以無染心管御徒眾受承事等,則無違犯」,但是如果在管教弟子時,並不是以為了要求得利養恭敬的心態來管教弟子,「則無違犯」他並不會犯下惡作罪。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強調,這樣的行為是下劣的加行,也就是貪圖利養恭敬的這種動機本身是非常下劣的。
接下來看到「全無加行」,這是第二十二條惡作罪。頌曰:不除懈怠等。謂若生起懶惰懈怠,「等」字攝取,貪睡眠樂,臥樂、倚樂,忍受不捨,晝中非時,雖於夜時除中夜外,初後二分,亦復非量,是染違犯。首先提到的是「謂若生起懶惰懈怠」,也就是在修行時,內心呈現的是一種懶惰懈怠的狀態,「等字攝取」而在《根本頌》裡面有提到不除懈怠等,「等」這個字當中,包含了「貪睡眠樂、臥樂、倚樂」,也就是在修行時,貪愛睡眠,或者是躺著、靠著等等。「忍受不捨」,在藏文版的原文並沒有這幾個字,藏文版的原文比較像是《菩薩地》戒品當中的原文,懶惰懈怠、貪睡眠樂、臥樂、倚樂。之後介紹的是「非時」,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非時」呢?「晝中非時」如果貪愛睡眠,或者整天躺著,或者是靠著,就是整天都是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這就稱之為是「非時」。「雖於夜時除中夜外,初後二分,亦復非量」,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非量」呢?我們將夜晚的時間,也就是太陽下山之後,到明天太陽生起之前,這一段時間分為三等分,第一分以及第三分,也就是初後二分,前面的那一分以及後面的那一分,是不應該睡眠的,如果我們想要睡覺,「雖於夜時除中夜外」應該是在中間的那段時間來睡眠。這一點對於在觀修的一些修行人而言特別的重要,因為在修行裡面有特別強調睡眠瑜伽,所以在白天的時間,或者將夜晚的時間分為三等分的前面那一分以及後面那一分,這幾段時間是不適宜睡眠的。如果在這些時間中,去睡覺的話,「亦復非量,是染違犯」,這樣的行為它也是會觸犯菩薩戒的惡作罪。
在之前有提到,為什麼不能夠在夜晚的前面那段時間,以及後面那段時間來睡眠?這是因為如果整個晚上都在睡覺,想要行善,或者是想要學習,對於我們而言就會產生傷害,也就是沒有辦法去行善,也沒有辦法進一步的去學習。雖復忍受無違犯中,就自身有三:在什麼情況下它可能有特例呢?有三,一病無氣力,比方對於病人而言,這一點是有開許的,也就是它有特例。二行路疲極,比方有一些人因為趕路的關係,身體感到非常的疲憊,這時候他也可以在白天,或者是晚上的時候來作休息。三爲欲斷彼生起欲樂,廣如前說,有一些人他雖然有生起想要斷除懶惰懈怠的心,但是由於短時間之內,他還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標,所以在這個地方他也不會犯下惡作罪。
接下來第三點,貪惡劣事。頌曰:貪說無義論。若樂談說王臣盜賊婦女行欲等論,以愛染心虛度時日,是染違犯。若忘念談,非染違犯。這當中就提到了「樂談說」,如果喜歡談論不管是「王臣、盜賊、婦女行欲」,也就是談論世間裡沒有意義的這些言論,「以愛染心」這當中的「愛染心」指的是對於以上的這些言論心生貪著,「虛度時日」花很多的時間在談論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是染違犯」如果以這樣的動機意樂,作以上的這種行為,也是會觸犯菩薩戒當中的惡作罪。「若忘念談,非染違犯」如果談論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是因為一時忘失,或者是因為一時內心感到散亂而講的話,「若忘念談」以這樣的動機而來談論,「非染違犯」雖然也是違反了菩薩戒的惡作罪,但它是不俱煩惱的惡作。
接下來下一個部分,違犯靜慮分三:一加行過失,二正行過失,三結行過失。首先第一個部分「加行過失」,頌曰:不求三摩地。在介紹這個部分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如果有人想要觀修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內涵,必須在還沒有觀修前,先去聽取有關這一方面的教授。如果在不了解該如何觀修的情況下,很冒然的去修學襌定,其實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有很多的人,會對所謂的奢摩他以及襌定,產生一種誤解,會覺得只要將我的心完全的安住,或者讓心中不要有任何的雜念生起,這就是所謂的襌定,但其實襌定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種修行。所以在還沒有觀修襌定之前,必須要到上師的面前,去聽取有關襌定這一方面的介紹以及教授;如果不聽聞教授,很冒然的去觀修,對於你不但沒有任何的幫助,有可能產生極大的危險性。所以在頌裡面就提到了「不求三摩地」。欲定其心,懷嫌很心,驕慢所持,如果有人想要觀修襌定,藉由襌定的力量讓他的心能夠安住,但是此時他的動機「懷嫌恨心」,他可能企圖想要去傷害其他的人,或者是因為他的內心,我慢增長的緣故,不詣師所求請住心教授,因為這種動機,所以他不到上師的面前,請求傳授修學襌定的教授,是染違犯。以一位受持菩薩戒的菩薩而言,在觀修襌定之前,以以上的這種方式,也就是透由嫌恨心,或者是我慢,而不到上師的面前去請求這一方面的教授,也是違反了菩薩戒當中的惡作罪,「是染違犯」。
接下來在第182頁當中,頌曰:不捨靜慮障。如果在觀修之前,能夠到上師的面前去祈請教授,在觀修時也有可能會生起許多的違緣,當違緣生起的當下,我們應該以對治來加以棄捨。在之前有提到,我們必須到上師的面前去聆聽教授,甚至在聆聽完之後,平時也要閱讀相關的論著,而這些論著包括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無著菩薩所造的《中邊論》。在無著菩薩所造的《中邊論》當中,有提到生起襌定前,可能會有五種的過失,這五種的過失可以透由八種的方式來作對治。甚至在《莊嚴經論》裡面也有提到修學襌定之前,必須要經過九個階段,所以稱之為是九住心。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九住心,在《莊嚴經論》當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到。
而在觀修奢摩他的「正行」當中,會產生什麼「過失」呢?這一點在偈頌裡面有提到「不捨靜慮障」。能障靜慮之五蓋,所謂的五蓋,就是阻礙我們修學靜慮的五種違緣,隨一生起,忍受不捨,當這些違緣在我們的內心生起,尤其是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當中,如果生起了這五種違緣當中的其中一種,「忍受不捨」不予對治,而加以棄捨,是染違犯。若爲斷彼生起欲樂,無犯如前。如果在當下有生起想要斷除這些違緣的想法,並且也盡可能的去遮止的話,「無犯如前」以這樣的方式來作對治,它並不會違反菩薩戒,這一點就如同之前所介紹的。而這當中有提到五種的違緣,這五種的違緣是哪五種呢?五蓋如《親友書》云,在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當中有提到:「掉悔及瞋恚、昏睡、貪欲、疑,當知此五蓋,是劫善財賊。」五蓋分別是:掉悔、瞋恚、昏睡、貪欲以及疑。這五種的違緣,是我們的心中想要生起奢摩他,最主要的五種違緣障礙。而在藏文版當中,它的「掉」跟「悔」是分開來講述的,所以在之後,正文裡面有提到,掉舉惡作合爲一蓋,所以在中文版是直接翻譯成「掉悔」,昏沈睡眠合爲一蓋。所以將昏沈以及睡眠這二個部分合而為一,在中文版的翻譯當中,直接翻譯成是「昏睡」。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會阻礙修學奢摩他的五種違緣障礙,一開始有提到「掉舉」,所謂的掉舉,它是被貪所影響。由於對於世間的五欲,會生起強烈的貪著,所以當我們在修學奢摩他時,內心沒有辦法安住於一境,所以心此時由於沒有辦法安住,被「貪」所攝持的緣故,這樣的狀態稱之為是掉舉。「惡作」這當中的惡作,它最主要強調的是,在觀修奢摩他時,有一些人會覺得,觀修奢摩他,真的會能夠成辦奢摩他嗎?或者是觀修奢摩他,它能夠對我產生什麼樣的利益嗎?他可能不見得想要把所有的心力,都往觀修奢摩他的這個方向去瞄準,他可能在內心已經被「疑」所影響了。而「睡眠」這個部分,大家都應該能夠了解。「昏沈」所謂的昏沈指的是,並不是在睡眠的狀態,但是你的身體,或你的內心都會覺得很沈重,對於想要觀修奢摩他而言,提不起心力。接下來「貪欲」,這一點也是我們時常容易去觸犯到的,我們一般的人,對於世間的五欲都沒有辦法感到知足,沒有辦法滿足,欲望非常的強烈,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想要觀修奢摩他是很難成辦的。對於觀修奢摩他的行者而言,「少欲知足」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甚至對於觀修者本身,他要盡可能的降低他內心對於眾生的瞋恚心。因為生起瞋恚,內心是沒有辦法專注在境界上來觀修奢摩他的。
接下來看到第184頁,三結行過失,所謂結行的過失,是對一個觀修奢摩他的行者,他要是在內心,如實的生起具量的奢摩他,其實在生起的當下,內心能夠充滿大樂,這對於沒有生起奢摩他的我們而言,是沒有辦法體會的。在論著裡面有提到,如果一位行者,他的內心能夠生起具量,也就是真實的奢摩他,在生起的當下,他的身、心都會感到相當的輕安,相當的舒服。但是為什麼要觀修奢摩他?最重要的目的,是因為透由穩定的基礎,也就是透由穩固的心,更進一步的,在此能夠去思惟無常、空性、無我的種種法義,所以它是為了要成辦其他的法類,成辦其他的善,所作的一種前行工作。但是如果有行者他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而貪著內心生起奢摩他時的這種樂受,這個時候它是不符合菩薩戒當中的這一條惡作罪的。也就是雖然在這個當下,這位行者他本身因為生起了奢摩他,內心能夠生起大樂的這種感受,並且在此同時,他所造的業,也能夠稱之為是善業,但是善業的基礎點,是在於內心對於「樂」生起了貪著的緣故,這種善業是被煩惱所染污的,所以這一點也是應該要避免的。如果有行者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由於貪愛生起襌定的樂受,這樣的狀態可以稱之為是結行的過失,也就是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會產生的過失。
因此在偈頌當中有提到,頌曰:見味靜慮德。若自相續生靜慮時,愛著其味,於愛味喜樂等,見爲功德,是染違犯。如果自身的心續當中生起了奢摩他,或者稱之為靜慮之後,貪著或者是貪愛內心生起靜慮時所引發的樂受,並且見此為功德,是染違犯。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科判,違犯般若分二:一對下劣境,二對殊勝境。對「下劣境」當中,第一、誹謗小乘。這一點我們看到偈頌裡面,頌曰:誹謗聲聞乘。若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其文,不應修學其義,聽聞受持修學全無益故,是染違犯。這個地方是提到了,如果生起以下的這種錯誤見解,或者是對別人闡述這種錯誤的觀念,什麼樣的見解?什麼樣的觀念呢?「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如果你認為菩薩本身是修學大乘法的行者,所以他不應該去聽聞小乘法,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獨覺的教法,「不應受持其文」也不應該去背誦小乘的經論,「不應修學其義」更進一步的,也不應該去探討小乘法所說的內涵,「聽聞受持修學全無益故」對於一位大乘的行者而言,如果你認為不管是聽聞、受持、修學小乘法,對於大乘法,對於修學大乘的行者來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話,這樣的見解生起的當下,也是違反了菩薩戒。甚至在生起了這個見解之後,對於別人如此來介紹的話,也違反了菩薩戒,是染違犯。此是妄執諸小乘人於聲聞乘須聽聞等,菩薩不須,這個部分最主要介紹的是,有很多的人他會認為,小乘法是小乘的行者所需要修學的法,因此大乘的行者,尤其是菩薩他並不需要修學小乘法,非是畢竟謗聲聞乘,故與謗別解脫之根本罪有大差別。這個地方誹謗的方式,跟我們之前介紹他勝,也就是根本墮的時候,誹謗別解脫的內涵,是不相同的。之前在提到誹謗小乘法是認為,小乘的這些經典,這些內涵,都不是佛親口宣說的,以這種方式來作誹謗。這個地方它是提到了,雖然小乘法是佛所說的,但是小乘法只適合小乘的行者,如聲聞、獨覺這些行者來修持,對於大乘的菩薩而言,他是不需要修學小乘法,因為大乘的菩薩修學小乘法,並沒有任何的幫助,是以這種的方式來作誹謗。所以在惡作中誹謗的方式,與之前他勝所誹謗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現今有很多的人,因為內心對大乘法有一些信心,甚至更進一步的承許,認為自己是修學大乘法的一個行者,所以他認為既然我修學的是大乘法,我就不需要去在乎小乘法所說的內涵。甚至對於很多已經受得別解脫戒的,不管是沙彌或者是比丘而言,也有人會持這樣的見解,認為我是修學大乘法的一位法師,所以對於小乘所說的戒律,我並不需要嚴謹的去持守。如果以這種方式來為別人介紹,是很容易觸犯謗法的惡業。因此在第186頁的第三行當中有提到,是少知者說大乘人不須修學別解脫戒,造集謗法業障。
在之前有提到,雖然大乘的菩薩,他是以修學大乘法為主,但是對於這位菩薩而言,修學佛陀所宣說的小乘法,也是很重要的部份,所以對於大乘的行者來說,不管是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這都必須要修學。但是進一步的,下面有提到,頌曰:有自法勤彼。對於一位已經發心,甚至更進一步的受持了菩薩戒的大乘行者而言,他在發心之後,如果整天只是修學小乘的經藏,而忽略了修學大乘法,這也是錯誤的修學方式。因為他必須要能夠體認到,小乘的法只不過是讓我的心續中,生起大乘道的最主要的前行工作,要以小乘的法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在心續中透由修學大乘的法藏,而生起大乘的道以及大乘的種種功德。所以對於一位修學大乘法的行者,必須要先了解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實踐小乘以及大乘所說的這些法類。如果不以這種方式來修學,在發心之後,受持菩薩戒之後,僅以修學小乘法為主,也是會觸犯菩薩戒的。因此在偈頌裡面就有提到「有自法勤彼」,也就是在有大乘的法藏可以修學的情況下,棄捨了修學大乘法的機會,一心一意的都是以修學小乘法為主,這也是會獨犯菩薩戒當中的惡作罪。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一個偈頌,頌曰:勤非勤外論。現有可精研之佛教,未精研究,而於自教不勤研究,反於不應專究之異論外論,精勤修學,是染違犯。首先一開始提到了「現有可精研之佛教」,我們都知道佛教的教義,它相當的深奧,相當的廣泛,在有如此深奧廣泛的佛法教義可以研修時,「未精研究」可以研究佛學的情況下,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精勤努力的去研修,「而於自教不勤研究,反於不應專研之異論外論」,相較於內道的佛教的典籍而言,外道的這些典籍是不應該花太多時間來研究的,「精勤修學,是染違犯」,因此在有佛教的教義可以研究的當下,不多花一些時間在這上面研究,反而研究一些跟佛法沒有相關性,相較於佛教的典籍而言,它是比較沒有這麼重要的典籍,並且「精勤修學」,以這樣的方式來閱讀外道的論典,也是違反了菩薩戒當中的惡作。對於這個部分必須要先了解,我們都知道佛教是相當的深廣,可以花很長的時間來研閱佛法的內涵。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果有特別的目的,比方說想要調伏外道的有情,或者想要了解外道的宗義,它到底是哪一個地方有錯誤,在了解他方的宗義有錯誤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他方的宗義為何?更進一步的,透由正理的思惟,才能夠找出錯誤的地方,以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調伏外道的眾生。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有特殊目的的狀況下,我們是可以研閱外道的經論,這個是被允許的。而在過去印度的成就者,不管是陳那菩薩,或者是法稱論師,他們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研究外道的這些典籍,並且找出有錯誤的地方而反駁了他宗,最後調伏了這些外道師。但是如果在有自方,也就是有內道的佛教典籍的情況下,你沒有花時間去研究,反而花很多的時間鑽研外道的這些論典,這是不正確的修學方式。
對於這一點,這一世的達賴喇嘛法王他也有強調,佛教跟科學這二方面都應該要彼此互相的配合,甚至進一步的來作討論。所以對一位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在跟科學家討論之後,科學家他所提出來的論點,到底跟我們佛家所提出來的觀點是一致的呢?還是相違的?它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幫助?或者他們所提出的論點哪一些是有誤的?在這當中我們都必須去了解。但是如果你連自己本身所信仰的宗教,也就是佛教,都沒有花時間去研閱、去研究,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研究科學的這方面,這種修學方式也是錯誤的。我們在與科學家探討一些問題時,必須要先了解科學家他會提出哪一些的論點?他提出的哪一些論點對我們而言是有幫助的?有一些見解甚至能夠讓我們更進一步的去了解緣起,或者是中觀所提到的正見,這個部份是我們必須要保留,必須要吸收的。但是對於許多的科學家所提出來的,沒有前後世,沒有業果的觀念,我們必須也更進一步的去了解,他是以什麼樣的立場?以什麼樣的角度?用什麼樣的思惟方式來闡釋沒有前後世,沒有業果的內涵。更進一步的去反駁,或者是在內心要以,佛教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解釋有前後世的,來思惟這些問題。對於這一點,我過去也常提到,現今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就是已經很少會出現,有過去法稱或者是陳那菩薩在世時的外道論師,比方說信仰大自在天等等的這些外道的宗義師,其實現在已經不多見了。但在他們的論點裡面,也確實有提到很多的觀念,是對於佛教的佛弟子能夠產生幫助的。比如以奢摩他而言,修學奢摩他的這種法類是共內外道的,不管是外道或者是內道的行者,都會想要透由修學奢摩他,讓心能夠安住在境界上,更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證量。甚至外道在解釋這個部分,所解釋的比內道還要清楚。如果有這樣的論著,甚至有這種現象產生,我們是應該要去吸取別人的經驗,看是否能夠對我們的修學產生幫助。相同的,跟科學家之間彼此的關係,也應該以這種互相討論之後,擷取對方的優點為修學的內涵。
接下來,頌曰:精勤復愛樂。於異道論及諸外論,依上戒軌研究善巧,然應如辛藥,雖非所愛,爲利他故而相習近。若不如是,初心寶翫,次則愛樂,後復味著,是染違犯。在之前有提到,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外道的典籍。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外道所提出來的論典,有哪一些的錯誤?更進一步的可以以內道的角度,來思惟佛陀所說的「見」,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見解?所以如果能夠排除一些錯誤的觀念,對於我們的內心生起正見是有幫助的。如果能夠以這樣的心態,找出外道所提出來的論點到底為何?這當中的錯誤為何?避免掉這些錯誤,對於我們修學佛道,甚至對於佛所說的法,想要生起正見,這是有實質上的幫助。但是我們在修學外道的典籍時,內心必須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作修學呢?比方有一些醫生他為了要醫治病人的某一種疾病,他可能會給予一些有毒性,或者是有辣味的藥物,甚至以各種的方式,不管是開刀,或者是各種其他的善巧方便來為病人治病。這時候病人就必須要了解,雖然這個藥物具有某一些的副作用,或者是有某一些的毒性,甚至它的味道很不好聞,但是他必須要了解之所以要用藥,是為了要治療自己的疾病。相同的,對於內道的佛弟子而言,他在修學外道的論著時,必須要有這樣的想法,要認為我之所以要修學外道的論著,是想要找出對方的論著,到底是有什麼樣的缺失?我在內心當中,為了要避免生起相同的這種錯誤見解,所以必須要先了解外道所提出來的正見,到底什麼地方是有錯誤的?這樣更進一步的避免自己的內心,也會生起相同的錯誤見解。所以也就是為了要調伏,為了要治療自己內心的這種疾病,所以來閱讀外道的典籍。並且更進一步的有提到除非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這個是另當別論。不然對於一般的人而言,一天當中如果你學習的時間,比方說有五個鐘頭,或者是有三個鐘頭,在這當中不可以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來修學外道的典籍,所以你要將一天的時間,作一個規劃,在這當中最多只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修學外道的典籍,剩餘的時間必須要修學佛法所提到的這些「見」,或者是「行」的內涵。這一點是除了大智慧,也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是另當別論;不然一般的人,不可以花太多的時間來研閱外道的論著。今天早上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