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16:06:52
學習次第 : 進階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第九講

夏巴曲傑仁波切(2001年)

第三法輪中,所詮與第二同。所化,謂為發趣一切乘者。前二法輪別為大小乘機,此通二機。善分辨者,如前所說,於色等一一法皆立三相,及於彼等明三無性。

「第三法輪中,所詮與第二同。」第三法輪所詮的內容和第二法輪是相同的,怎麼說呢?(28“末2)世尊在第三時中,「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這句話就是說第三法輪的所詮也是「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這五個項目來說明第三法輪的內容的。所以第三法輪它所詮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就是三無性,就是遍計執是「相無自性性」,依他起是「生無自性性」,圓成實是「勝義無自性性」。第二法輪跟第三法輪的所詮釋的內容都是那三相(三性),第二法輪和第三法輪它們的所詮內容雖然是相同的,但是第二法輪是「不了義」的,第三法輪是「了義」的。第二法輪它的密意所依,和它所詮釋的內容是相同的。

「所化,謂為發趣一切乘者。」(28“末3)第三法輪它的所化機是什麼樣呢?就是「普為發趣一切乘者」;第一法輪的所化機是哪個呢?是「普為發趣聲聞乘者」,是小乘者;第二法輪是「普為發趣修大乘者」。「前二法輪別為大小乘機,此通二機。」第一法輪是小乘機,第二法輪是大乘機,至於第三法輪的所化機有什麼特色呢?它是通大小二乘的。這邊講到第三法輪的所化機是通大小二乘,並不是說第三法輪它的所化機,也有大乘者、也有小乘者,這個「乘」不是「道」的意思,這個「乘」有另外涵義的,是指「經」的意思,就是指大乘經。「此通二乘」的意思,是指大乘經和小乘經,也就是第一法輪是「小乘經」,第二法輪是「大乘經」。

怎麼說「發趣一切乘者」,就是發趣大小二乘,把大小二乘說是大乘經和小乘經之後,什麼叫做「發趣大小二乘經」呢?第三法輪的所化機,他有這樣的懷疑,怎麼樣的懷疑呢?在第一法輪的時候,說一切法皆是有自相的;在第二法輪的時候,在字面上說一切法皆是無自相的,那第一法輪說有自相,第二法輪字面上說無自相,把它湊起來的話,不是相違了嗎?以字面上來看那不是相違了嗎?到底第一法輪所講的密意為何?第二法輪所講的密意為何?所以第三法輪它的所化機有哪種特徵呢?他對第一法輪小乘經和第二法輪大乘經,這兩個的密意到底為何,他生起懷疑的關係,所以他對大小乘,一切乘者都起懷疑,所以「謂為發趣一切乘者」。

「前二法輪別為大小乘機」,什麼叫做「發趣聲聞乘者」呢?第一法輪的所化機就是(27“末1)「惟為發趣聲聞乘者」,這是指什麼呢?這不是說他的所化機只是聲聞乘者而已,他的意思是說對於聲聞乘,也就是第一法輪的小乘經,他對這個發趣,他發趣這個小乘經。什麼叫做「發趣小乘經」呢?是在小乘經典四諦法輪,他去思察、觀察、思惟,他去學習、他去思察第一法輪的所詮,叫做「發趣聲聞乘」。同樣的,「發趣大乘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第二法輪它的所化機,他會對大乘經作思察、作觀察,這叫做「發趣修大乘者」。所以第一法輪的所化機,他會對第一法輪去作思察,叫做「發趣聲聞乘者」。第二法輪的所化機,他會對第二法輪去作思察,這叫做「發趣大乘者」,所以「前二法輪別為大小乘機」。「此通二機」就是第三法輪的所化機,它不但對第一法輪、也對第二法輪,對第一法輪的密意為何?還有對第二法輪的密意為何?同時產生了懷疑,所以叫做「通趣一切乘者」,大小二乘經兩個都產生了懷疑。

這邊第三法輪它的所化機是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呢?第三法輪它的所化機,會對第一法輪所講的密意、和第二法輪所講的密意產生懷疑。這個懷疑,就是四個宗派裡面唯識宗的鈍根者他產生這個懷疑。產生這個懷疑以後,勝義生菩薩瞭解這些人有這些懷疑,所以才問世尊這個問題的。勝義生菩薩,他本身是十地菩薩,不會產生這樣的懷疑,第一法輪是依何密意而說呢?第二法輪依何密意而說呢?他本身沒有這些懷疑的;但是他知道唯識宗的鈍根者看不懂,為了攝受這些眾生、為了幫助這些眾生,所以代替唯識宗的鈍根者,而請問佛陀第一法輪到底依何密意而說?第二法輪說一切無自相,是依何密意而說?

第三法輪所化機的特色就是,他是唯識宗的鈍根者,而且他對第二法輪的密意,必須要靠第三法輪的解釋之後才能夠瞭解的;如果沒有透過第三法輪的解釋,他沒有辦法瞭解第二法輪所說的密意。那什麼是透過第三法輪的解釋,才瞭解第二法輪的密意呢?第三法輪是什麼?第三法輪就是前面(7“)「答離相違」的地方,「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這段經文就是佛陀講的第三法輪。所以說唯識派的鈍根者,必須要靠這個解釋才能夠瞭解第二法輪所說的密意,這就是第三法輪所化機的特色。

什麼叫做「善分辨者」呢?(28“末1)第三法輪它是「以善辨相轉正法輪」的。「以善辨相轉正法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前所說,於色等一一法皆立三相」,於色法還有一切的諸法,它之上就可以立三相:色的依他起,色的遍計執,色的圓成實,「及於彼等明三無性。」不但可以立這三相,而且在這三相之上,就可以說明三無性。於色法的依他起之上,可以說「生無自性性」;在色法的遍計執之上,可以說「相無自性性」;在色法的圓成實之上,可以說「勝義無自性性」。就是依照這三個自相,還有三個無自性,每一個都善加辨別自相和無自相,所以叫「善分辨」。“

言於今所轉法輪,加近詞者,指無間所說善辨法輪解深密經,及餘如是善辨諸經。雖是三時所說諸經,若未如是分別自性有無之理,亦非所指。言無上者,顯此法輪之殊勝,最上稀有,更無過勝,故名「無上。」無容後勝,無容後破,故名「無容。」俱顯有無,故是「了義。」非諸諍論所依之處。是圓測釋。除無容初義,餘同餘前釋有上等反面之義。

291)「世尊於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這個經就有「比較近」的意思,是這裡所講的法輪。再看到前面(283)「世尊彼時所轉法輪」,彼時是「那時候」,比較遠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就是說,世尊在這裡所轉的法輪,是哪一個法輪呢?「言於今所轉法輪,加近詞者」加「比較近」的這個詞,「指無間所說善辨法輪解深密經」,這裡所轉的那個法輪,就是指「以善辨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稀有」的那個善辨法輪,也就是剛剛所講的《解深密經》。為什麼它叫做「以善辨相轉正法輪」呢?就是於色法之上立三相,於三相之上又立三無性;不但在色法之上立了三相,而且在十二處、四諦、十八界,每一個法之上都能立三相;立三相之後、又立三無性;立了三無性之後,善加的辨別哪一些法是有自性的,哪一些法是無自性的,以這種方法辨別「有無自性」的關係,所以是「善辨法輪」。

「及餘如是善辨諸經」,這裡所轉的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這個法輪是哪一個法輪呢?是剛剛講的那個「善辨法輪」,也就是剛剛講到「答離經相違」的《解深密經》那段話。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嗎?還有的。「及餘如是善辨諸經」,就是說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能夠「如是」像《解深密經》一樣,分辨三相是自相成立、不是自相成立的這些經,也是經所指的這個法輪。因此能夠如是善辨三法有無自相的這些法輪,也是所轉法輪這個經所指的,它們也是「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的。

「雖是三時所說諸經,若未如是分別自性有無之理,亦非所指。」第三法輪,這邊所講的法輪,必須要能夠善辨有無自相,雖然說它是第三時,最後世尊在晚年所講的法輪,不一定就是第三法輪。它要是第三法輪的話,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它必須有「善辨相」,就是能夠善辨有無自性。舉個例子,比如說佛陀在入涅槃之前,衪講了《隨順清淨毘奈耶》,就是講了一部關於戒的經,這部經算不算是第三法輪呢?不算的。雖然它是世尊晚年所講,但是它不能算是第三法輪,為什麼不能說是第三法輪呢?因為它沒有善辨依他起和圓成實是以自相成立,而遍計所執不是以自相成立,它沒有善加分辨這些的關係,所以它不能說是善辨法輪。所以它不能說是經所轉法輪的這個「經」,所指的法輪。

「言『無上』者,顯此法輪之殊勝」,「無上」就是(291)「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前面的兩個法輪都是「有上、有容、不是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但是第三法輪它是「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這是對第三法輪的讚歎。

從「最上稀有」到這個地方,是圓測論師的解釋。(291)他對「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提出了他的見解。他解釋了什麼呢?「最上稀有」是「更無過勝」的意思,就是沒有比它更好的意思,「故名『無上』。」無容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無容後勝」,一個是「無容後破」。「無容後勝」就是說,它後面沒有比它更殊勝的經,「無容後破」是沒有人能夠攻難、破除它,「故名『無容』。」「俱顯有無,故是『了義』。」它為什麼是了義呢?因為它把有自相存在、和無自相存在都顯示出來了,所以它是了義。「非諸諍論所依之處。」就是非諸諍論安足處所的意思。「是圓測釋。」這是圓測論師的解釋。

「除無容初義,餘皆同前釋有上等反面之義。」這個解釋,我們看到前面(29),他在解釋「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的時候,是怎麼解釋的呢?「有上」者,「謂過此上有真了義。」第二「有容」是什麼意思呢?「於此義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第三「是未了義」的意思是什麼呢?「此中義須作餘解」。第四「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的意思,就是「未顯了分辨其義,故於其義可興異諍。」這個是宗大師對於「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的解釋。我們如果把它反過來的話,就是宗大師所說的「無上、無容、是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的意思了。所以宗大師所說的「無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過此上沒有真了義者」,那就是無上的意思。什麼是「無容」呢?就是「於此義如言執著,不容有敵者攻難過失」,是沒有敵人能夠攻難他的過失的。「是了義」的意思是說,於此義不需要作餘解的,就是了義的意思。第四個「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就是說「顯了分別其義,故於其義不可興異諍」,這就是宗大師所說的「無上、無容、是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的解釋。

宗大師的講解,跟圓測論師所講的有什麼差別呢?是在第二個「無容」的地方,無容不是講了兩個特色嗎?「無容後勝、無容後破」,宗大師所講的「無容」,就是說「如言執著,不容有敵者攻難過失」,如果按照他所說的去執著的話,是不會有敵人去破除他的。在無容的第二個特色「無容後破」是相同的,但是第一個「無容後勝」宗大師沒有講到。所以在這四個意思裡面,除了無容的第一個意思以外,其他幾乎都是相同的。所以我們看到(30“)的最後一個,「除無容初義」,無容的第一個意思就是「無容後勝」這個地方,除了這個以外,「餘皆同前釋有上等反面之義」,除了無容的第一個意思之外,其他的都和前面的「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它的反面意思是完全相同的。除了無容的第一個「無容後勝」這個地方,宗大師沒有講到以外,其他的都是相同的。“

前二類經,如言執義,容有過難,此中無者,是因如所言義,須否更作他解也!有諍無諍,謂如經說有無自性義,如其決擇為是為非,智者觀察無可諍處,非說全無餘人諍論。

「前二類經」,就是第一法輪跟第二法輪,因為它們是有容的關係,所以「如言執義,容有過難,此中無者」,「此中」這是第三法輪,「如言執義」為什麼沒有過難呢?原因在哪裡呢?「是因如所言義,須否更作他解也!」第一類經和第二類經,就是第一法輪跟第二法輪,因為它所緣的意思,需要作其他解釋的關係,所以說「如言執義,容有過難」。在哪個地方呢?比如說在第一法輪的時候,「說一切法皆是有自相的」,在十八界裡面的「法界」,還有四諦裡面的「滅諦」,因為它們不是自相存在的關係,如果說它是自相存在的話,需要作其他的解釋,也會有別人的問難,因為它需要作其他的解釋,所以「如言執義,容有過難」。在第二法輪的時候,它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關係,所以依他起也是無自相的。在第二法輪說依他起是無自相的時候,它就必須作其他的解釋,因為它需要作其他的解釋,「如言執義,容有過難」。第三法輪,善顯有無自性,其所言義,需要作其他的解釋,所以說「如言執義,容有過難。」

前面講了很多次的「有諍無諍」,「有諍無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謂如經說有無自性義,如其決擇為是為非」,在經中裡面講說「有無自性義」的時候,按照它「決擇為是為非」,經在講述有無自性的時候,在某些法講有自性、在某些法講無自性,在講述有無自性的時候,「智者觀察無可諍處」,以智者來觀察有沒有錯誤、有沒有可以諍論的地方?如果沒有諍論的地方的話,叫做無諍,「非說全無餘人諍論」,並不是說都沒有人家諍論。舉個例子,比如說唯識宗主張依他起是以自相存在的,中觀應成派就會諍論;第三法輪講述依他起是以自相存在的時候,還是會有別人諍論的。所以這邊的諍論並不是完全沒有諍的意思,而是說智者,就是以唯識派的大論師來看,安立依他起是自相存在,是完全沒有缺點的,是沒有辦法破的,所以他叫做「智者觀察,無可諍處」,叫做無諍。同樣的,安立遍計執是無自相的時候,經部宗也會辯上來;唯識宗在安立遍計執是自相成立的時候,經部宗也會說這些遍計執應該有自相成立的,他們是會有諍論的。不是說第三法輪變成有諍論,而是說智者以唯識宗的角度來看的話,安立遍計執為無自相是正理存在的,是沒有諍論的。所以「有諍無諍」並不是看一般有沒有諍論而已,而是以唯識宗的智者來看,這個安立是沒有錯誤的、沒有違難的,有這個意思存在。“

「白彼結成義」的時候有分兩個科判:第一個是「引經」,第二個是「略釋經義」。「引經」講完了,「略釋經義」又分成兩個科判:一個是「略釋經文義」,二個是「略釋了不了義」。在講「略釋經文義」的時候,勝義生菩薩對世尊啟白的經文都解釋過了,三個經的「結白因」都已經講完了,現在講到(32“)。

戊二、略釋了不了義

支那大疏說初法輪名四諦法輪、第二名無相法輪、第三名勝義決定法輪。若順經文,第三應名善辨法輪。

「支那大疏說初法輪名四諦法輪」,《支那大疏》對這三個法輪,取了三個名字。第一個法輪取名叫「四諦法輪」,第二個法輪叫「無相法輪」,第三個法輪叫「勝義決定法輪」。第一個法輪為什麼叫「四諦法輪」呢?因為它的所詮的內容是以四諦為主,所以叫四諦法輪。「第二名無相法輪」,就是說它以一切法皆說為無相,所以取名無相法輪。「第三名勝義決定法輪」,《支那大疏》是這樣講的。宗喀巴大師是說,「若順經文,第三應名善辨法輪。」「若順經文」的「經文」,是前面「白彼結成義」的(28“末1)「以善辨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稀有。」按照「白彼結成義」如何描述第三法輪來看,我們應該取第三法輪叫做「善辨法輪」,比較能夠代表第三法輪的特徵,比較能夠瞭解第三法輪,所以說「若順經文,第三應名善辨法輪。」“

此經所立了不了義者,謂以善辨未辨,立為了不了義之所依。即總說諸法皆有自相,與總說無相,及善辨有無之三經。由前問經離相違過,及其答文,並一一法立三自相,於彼密意說三無性。又依彼等結白前後三轉法輪了不了義,最為明顯。故是顯示於第一時依四諦相初轉法輪說有自相等是不了義,非盡顯示凡初時說一切經典。譬如初時在婆羅奈斯,為五苾芻,說諸學處,謂當圓整著裙等,此中無須更斷疑故。

「此經所立了不了義者,謂以善辨未辨」,在《解深密經》裡面,所講的了不了義的意思,就是以善辨和未辨來分別。第一法輪和第二法輪,因為它「未辨」,沒有仔細的分辨自相成立和不是自相成立的關係,所以立為不了義;第三法輪它善辨有無自相的關係,所以立為了義。所以在經裡面所立的了不了義,主要是以「善辨三性有無自相成立之理」來判定的,「立為了不了義之所依」。在哪一個經典之上判別了不了義的呢?「即總說諸法皆有自相」,這是第一法輪,從色法至菩提分,說一切法皆有自相。「與總說無相」,這是第二法輪,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說一切法皆無自相的第二法輪。「及善辨有無之三經」,善辨有無是第三法輪。要立「了不了義」,是靠「善辨」和「未辨」來分別的。安立為了不了義的所依是這三部經,是由哪裡來看的呢?就是由我們之前所講到的那四個大科判之中可以瞭解。哪四個大科判呢?就是「不離相違」,從勝義生是如何請問世尊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瞭解。

「由前問經離相違過,及其答文」,勝義生是怎麼樣問佛陀的?佛陀是怎麼樣回答勝義生的?一開始是這兩個原因,「並一一法立三自相,於彼密意說三無性。」接下來佛陀在回答完以後,以三相說明三無性之後,衪又說明瞭三性的性質,依他起、圓成實、遍計執三性的性質。瞭解這三性的性質之後,勝義生才瞭解到說,是在一一法上都有三種自相,以這三種自相說明一切法都是無性的。勝義生後來結白,他又告訴佛陀說,我已經瞭解由色法至菩提分,都是在這三法建立三相,說明無自性,因為這個原因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所以在「結白文」,以及在最後面《解深密經》的時候,他們結白的那個經,說第一法輪是不了義,第二法輪是不了義,第三法輪是了義。依照這些前文融會貫通,我們就可以瞭解到,這部經是怎麼安立了不了義的呢?以善辨未辨來分別的。了不了義是在哪個之上分別的呢?「即總說諸法皆有自相,與總說無相,及善辨有無之三經」,是從剛剛前文可以瞭解,「又依彼等結白前後三轉法輪了不了義,最為明顯。」從前面的經文可以瞭解。

「故是顯示於第一時依四諦相初轉法輪說有自相等是不了義」,「白彼結成義」的經典,它顯示了什麼意思呢?在第一時主要詮釋的內容,是以四諦相初轉法輪,而且說一切法都是有自相的,這些經典是不了義的。所以說第一法輪的時候,有說這部經典是不了義的。所說的這部經典,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呢?必須是第一時講的,而且主要講的是四諦,而且說諸法是有自相的,必須說明這些才是這邊講的不了義經。「非盡顯示凡初時說一切經典。」並不是說,只要是佛陀剛成道的時候所講的一切經,都是這邊講的第一法輪,都是這邊講的不了義的經;只是說依四諦初轉法輪,說有自相的這些經是第一法輪而已。

是初時講的,但不是第一法輪的例子有哪一些呢?「譬如初時在婆羅奈斯,為五苾芻,說諸學處,謂當圓整著裙等,此中無須更斷疑故。」在婆羅奈斯,為五比丘講四諦法輪之前,看到五比丘要穿法裙,可能是他們不太會穿,所以世尊叫他們要把裙子穿好、穿得圓整(整理好)。「裙子」又有很多的說法,是指他們在外道的時候穿的裙子?還是佛教出家人穿的裙子?如果是出家人穿的裙子的話,是誰幫他們縫的呢?那時候應該沒有出家人(他們是第一位),是誰幫他們縫的呢?還是依靠佛陀的加持力變出來的呢?這就有很多的說法。「謂當圓整著裙」這個地方,它並沒有說明四諦的行相,也沒有說明一切諸法皆是有自相的關係,所以它不是「此乃不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這邊講的第一法輪。雖然是初時講的,但是它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它不是這邊講的第一法輪。所以這邊的第一法輪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呢?是第一時講的,而且依次第相而轉,而且說一切法由色法至菩提分都是有自相的,而且它必須在婆羅奈斯這個地方講說,然後它的所化機必須是聲聞二部,這是第一法輪所需要具備的條件。「謂當圓整著裙」這個經,它並不是勝義生所懷疑的那部經。“

如是第二亦唯指說無自性等,雖是第二時說,若未依於無自性等,亦無問經離相違時之疑,故於此中不須明彼為不了義。

同樣的,雖然是第二時所說的經,它並不是這邊講的無相法輪,第二法輪。如果說有一部經,它沒有說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話,它就不是這邊講的第二法輪。比如說,佛陀在靈鷲山講《般若經》的時候,他同時也在「班得哲邦」這個地方講《時輪根本續》。這個《時輪根本續》就不是這邊所講的第二法輪,因為它不是勝義生「問離經相違」的時候所懷疑的那部經典。所以在第二法輪「白彼結成義」的時候,它並沒有顯示這一類的經典是不了義。“

說第三法輪為了義者,是指如前說善分辨者,非指一切,即此經中亦極顯然。譬如臨涅槃時,所說隨順清淨略毗奈耶,非此經說彼為了義故,此經為成何義而辨法輪了不了義耶?謂對所化機,為欲遮遣於未辨諸法一向宣說皆有自相,及無自相,如言執著,及為顯示遍計所執是無自相,餘二自性是有自相,及依他起上遍計所執空之空性,是道所緣究竟勝義。故說初二法輪,是不了義,後是了義。

「說第三法輪為了義者,是指如前說善分辨者」,同樣的,這邊講的第三法輪,必須要是如前所說,就是「白彼結成義」的時候,說到以善辨相轉正法輪,它必須能夠分辨三相,依他起和圓成實是有自相,遍計執是無自相,它必須要具備善辨這種行相的這些經,它才可以說是第三法輪。雖然它是第三時所講的,是佛陀晚年所講的,但是如果不能分辨這三種自相的話,它不能說是「白彼結成義」裡面所說的第三法輪。「非指一切」,不是指一切在第三時所講的經,都是第三法輪的意思,「即此經中亦極顯然。」「此經中」就是「白彼結成義」的經裡面,第三法輪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那個經中也講得非常清楚了。是第三時所講的,但是它卻不是第三法輪的有哪些呢?「譬如臨涅槃時,所說隨順清淨略毘奈耶,非此經說彼為了義故」,佛陀在臨涅槃的時候,他曾經講了《略毘奈耶》,戒論簡單的一個總攝,這部經它並沒有善分三自性,所以說它雖然是在佛陀晚年所講的,但不能說這個就是「白彼結成義」所講的第三法輪,「此經為成何義而辨法輪了不了義耶?」「此經」就是《解深密經》,它為了什麼意義,而辨別三個法輪是了義和不了義的呢?為什麼要說有些法是了義,有些法是不了義的呢?

「謂對所化機,為欲遮遣於未辨諸法一向宣說皆有自相,及無自相,如言執著」,是為了攝受所化機的,這些所化機對第一法輪和第二法輪,往往不會善加分辨,沒有分辨諸法而說一切法皆有自相、及一切法皆無自相,我為了要遮除這種邪見,而說了這個善辨法輪。對第一法輪所說的皆有自相,和第二法輪所說的皆無自相,如它所說的執著,為了遮遣這個緣故而說的。遮除了這個以後,會得到什麼呢?「及為顯示遍計所執是無自相,餘二自性是有自相」,如果能夠遮除了這種「皆為有自相」和「皆為無自相」的執著之後,會得到什麼呢?就能夠讓這些所化機瞭解,遍計所執是沒有自相的,而依他起和圓成實是有自相的。瞭解這個之後,「及依他起上遍計所執空之空性,是道所緣究竟勝義。」還能夠瞭解,在依他起之上有一個遍計執,在依他起之上的那個遍計執的空,就是唯識派所講的最究竟的道所緣、最究竟的本性。

這個是什麼?前面講過很多次了,就是色法是依他起,在色法之上安立遍計執,在色法之上安立它是詮釋色法聲音的趣入境,是以自相存在的,這個的空就是它的空性。同樣的,在大腹之上,安立它是詮釋瓶子聲音的趣入境,是以自相存在,就是在依他起上的遍計所執;它的空,在瓶子之上是詮釋瓶子聲音的趣入境的自相空,就是這邊所講的空性。同樣的,在色法之上安立遍計執,就是色法它是外境存在的,色法是遍計執外境存在的空,它就是在色法之上的空性,也就是色法不以外境存在。同樣的,色法和執持色法的量,它是依他起,在色法和執持色法的量之上,說它是異體的,說它是本質相異的,那是它之上的遍計執。所以說,在色法和執持色法之量之上,它的異體空,就是在色法之上的遍計所執空,是在色法之上的空性,這是第三個空性。同樣的,在色法和執持色法的量之上,有一個距離很遠的感覺,安立它距離很遠是遍計執;在色法和執色法的量之上,它是沒有遠距離的這種東西,是在色法之上的遍計所執空,就是這邊的空性。

這邊要講一下,什麼是「距離很遠」?如果距離很遠的那個空,空掉的話,那表示一切法都不是距離很遠的囉!那就是說我看到那個山,會感覺它有四公里 的遠,如果破掉這個的話,表示它沒有 四公里 的遠囉!那為什麼我要到那邊,還要坐車子、坐飛機呢?我們已經沒有距離了嘛!如果我破斥這種距離很遠的空的話,我到那邊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了!這邊「距離很遠」並不是這個意思。那這邊「距離很遠」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切法都是靠內部的眼識、或者是正量,它之上的習氣成熟所成立的。所以一切法,比如說色法,它都是在執持色法的量上,顯現而成立的;而不是在外力之上,靠許多的微塵聚合、累積之後所成的,完全是在自己執持的量上、還有一個習氣,這個執持色法的量和這個色法,它們有同樣的近取因的習氣,當這個習氣成熟之後,這個執持色法的量和那個色法會一起出現。所以說那個色法它是屬於裡面的,它和執持色法的量不是很遠的,這就是講「依他起上遍計所執空之空性,是道所所緣究竟勝義。」

「故說初二法輪,是不了義,後是了義。」所以說,第一法輪跟第二法輪它是不了義,而第三法輪它是了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