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16:10:52
學習次第 : 進階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第八講

夏巴曲傑仁波切(2001年)

此是勝義生啟白大師,謂我領解如前所問,從色蘊乃至道支,於彼一一,皆立三相,如來於彼密意宣說三無自性。」在一開始的時候,勝義生菩薩請問世尊說:為什麼從色蘊開始乃至於道支,於一一法皆說有自性呢?他又問世尊說:為什麼於一切法皆說無自性呢?它是依何密意而說呢?世尊就回答了:是依三無自性而說這一切法的。按照「問經離相違」、「答離相違」還有「明三自性體」之後,勝義生才瞭解到原來第二法輪「說一切法皆無自相」,世尊是依三無自相,說一切法是無自相的。勝義生瞭解之後,啟白大師說:您的密意我已經瞭解了。接下來就講「白彼結成義」。

丙四、白彼結成義(分二)    

丁一、引經   

丁二、略釋經義

丁一、引經

如是經中,有說諸法皆有自相,有說諸法皆無自相,有善分別有無自相成三類經。此三合為善分未分有無自性,二類所攝。善分別者,其義不可更作餘解,故是了義。未分別者,義須更解,故非了義。此復有二:故二類經是不了義,一是了義。由前所說自當了知,即此內容之義,依時次第配三法輪了不了義。

「白彼結成義」又分成二:第一個「引經」,第二個「略釋經義」。「白彼結成義」,在《解深密經》裡面有一段經文來表示,勝義生對世尊講說他所瞭解的意義,在還沒有講解這個經之前,大師先作了一個總結。看下文「如是經中」,就是前面「問經離相違」、「答離相違」、「明三自性體」,瞭解這三個所講的內容之後,得到一個總結。怎麼作總結呢?第一個,「有說諸法皆有自相」的經,第一類經是說從色蘊開始到菩提分,一切法皆是有自相的,這個就是第一法輪。第二個經就是說「有說諸法皆無自相」,由色法至一切種智,一切法皆無自相。「有善分別有無自相成三類經」,還有一個經它是「善分別有無自相」,所以有三種的經。什麼是「善分別有無自相」呢?就是指遍計執不是自相成立,而依他起和圓成實是自相成立,善加分別這種密意的經,就是善分別有無自相的經。

所以從剛剛那三個最根本的科判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有這三類的經。第一種是瞭解說「一切諸法皆有自相」的經;第二個是說「一切法皆無自相」的經;第三個是「善加分辨有無自相」的經,可以得到這三個結論。「此三合為善分未分有無自性,二類所攝。」這三類的經,又可以再攝起來、再濃縮起來、再總結起來分成兩種:一種「是」善加分別有無自性的經,一種「不是」善加分別有無自性的經。「不善加分別」的那一類,就是第一法輪和第二法輪,因為第一法輪它並沒有分別有無自相,它說三相法都是有自相的;第二法輪它說一切法都無自相的,所以它也沒有分辨有無自相,所以沒有分辨有無自相的一類經,就是第一、二法輪。「善加分別」有無自性的這個經,就是第三法輪。所以說那三類經,就攝在這兩個裡面,「善加分別」的那一類和「沒有善加分別」的那一類。瞭解什麼叫做「善加分別」以及「不善加分別」以後,善加分別的又是怎麼樣呢?不善加分別的又怎麼樣呢?繼續講下去。

「善分別者,其義不可更作餘解,故是了義。」如果說「善加分別」有無自相的話,遍計所執它是無自相,依他起和圓成實它是有自相,如果它能夠這樣善加分別的話,它的意思是正確的,必須沒有任何的違難,不需要作任何的解釋,所以這一類的經叫做了義經。在唯識宗「了義經」跟「不了義經」的抉擇,主要是在能詮的聲音之上,我們用聲音去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如它所說的可以如言而取、如言而安立的話,這一類的經就是了義經。如它所說的,是沒有錯誤的、是正確的、是可以承許的這一類的經,是了義經;相反的,如其所說是可以有違難的話,這一類經就是不了義經。

「未分別者,義須更解,故非了義。」沒有分別有無自性的這一類經,比如說第一法輪跟第二法輪,以第一法輪來講好了,它說一切法皆是有自性的。唯識派來講的話,是不是一切法皆有自相呢?不是的,因為遍計執不是有自相的,所以說一切法皆有自相的話,這是有違難的。它講這個意思的時候,必須作另外一種解釋,不能如言而取、不能如言而安立,所以它不是了義經。同樣的,在第二法輪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以唯識宗來看的話,是不是一切法都是無自相呢?不是的,因為圓成實和依他起是有自相的。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這個地方是不能夠如言而取的,必須作另外一種解釋,所以「義須更解,故非了義。」

「此復有二,故二類經是不了義,一是了義。」這些經又有兩個:一個是不了義的,就是第一法輪跟第二法輪;有一個是了義的,就是第三法輪。「由前所說自當了知」,從前面三個根本的科判,問離相違、答離相違、明三自性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即此內容之義,依時次第配三法輪了不了義。」我們還可以知道,這三個法輪是有時間次第的,第一法輪四諦法輪,它是在早期講的(一開始時講的),它是在婆羅奈斯這個地方講的。第二法輪,它是在第一法輪之後,在中間那段時間講的,它是在靈鷲山之上講的。第三法輪是在廣嚴城,是在最後那個時候講的。所以三法輪的時間次第是:第一法輪最早講,第二法輪中間講,第三法輪最後講。前面這個「總結」,要怎麼樣瞭解呢?是按照前面三個科判的意思,好好去思惟之後就可以瞭解。勝義生菩薩他先問問題,後來世尊就回答他說:我是依三自性而講的。勝義生菩薩瞭解以後,就告訴世尊說:您的密意我已經瞭解了。然後把他所瞭解的意思,再啟白給世尊,他接著就把這段經文講出來。“

如解深密經勝義生白佛雲:「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世尊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從開始到這裡為止,是勝義生菩薩啟白世尊的時候,第一法輪的結成密義。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空性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稀有。世尊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從「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到這邊,是第二法輪的結成義。這個意思在後面會有詳細的解釋,所以這邊唸過去就好了。簡單講什麼叫「結成義」?就是說每一個法輪它在宣講的時候,所化機為何?在哪裡講的?它講的內容是什麼?它是了義、還是不了義?把這些分清楚。

世尊今於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善辨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稀有!世尊於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從「世尊初於一時」開始,到這邊為止,就是「白彼結成義」的經文。“

丁二、略釋經義(分二)  

戊一、略釋經文義 

戊二、略釋了不了義 

戊一、略釋經文義 

初轉法輪中,初句顯處所,次句顯所化機。從「以四諦」至「如法轉」者,顯示法輪自性。言「四諦相」者,顯所詮法。「甚奇」等,是讚歎。「彼時」等,顯非了義。言「有上」者,謂過此上尚有勝教。「有容者,謂除此外有容勝教,有容他破。未說空性而說實有,是「未了義。」「有諍論」者,謂聲聞人諍論依處,是圓測釋。然經文義,初句有上者,謂過此上有真了義。第二句文,謂於此義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支那疏中,譯為「有難,」其義亦爾。第三句文,謂此中義須作餘解。第四句義,謂未顯了分辨其義,故於其義可興異諍。

「略釋經義」,就是略釋這個經的意思,科判又分兩個:第一個「略釋經文義」,第二個「略釋了不了義」。現在是講第一個「略釋經文義」,就是剛剛講的《解深密經》「白彼結成義」的那個意思。「初轉法輪中,初句顯處所」,第一法輪(27“)「世尊初於一時……,是諸諍論安足處所。」這邊講的是第一法輪的結成義。第一句所顯的是處所,什麼叫「顯處所」呢?就是轉第一法輪所待的地方。怎麼樣顯示出處所呢?就是「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這是第一句的意思。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瞭解,第一法輪是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這個地方講的。什麼是「婆羅奈斯」呢?就是現在印度、瓦拉那西這個地方。「婆羅、奈斯」各是一條河的意思,有一條婆羅河、有一條奈斯河,所以叫婆羅奈斯。現在在那個地方,已經看不到這兩條河了,只剩一條河(一條是乾掉了)。「仙人墮處」,這個地方在藏文裡面叫做仙人說處。「仙人」是什麼意思呢?「仙人」就是聲聞和獨覺阿羅漢,這些聲聞、獨覺阿羅漢彼此討論佛法的地方,叫做「仙人說處」。

藏文有另外一種版本會翻成仙人墮處。為什麼叫「仙人墮處」呢?因為佛陀當初是在藏曆四月十五號成佛的。在四十九天之內,衪並沒有廣說佛法,而在藏曆六月四號的時候,才開展第一法輪。在那中間,衪從金剛座成道的地方,慢慢到波羅奈斯這個地方來,在這段期間衪只有講一部分的經,沒有廣傳法輪。衪在過來之前,那些仙人就已經知道世尊要來這個地方講法了。因為世尊要來這個地方講法的關係,一定會有很多的人、天神會來這邊聽法,如果很多的天人來的話,就會影響他們的襌定,所以他們很害怕想要跑走,他們就趕快用神通飛到天上去,飛到天上的時候就把以前在人間的那個舊的取蘊(身蘊)丟下來。在當地的人,看有很多身體掉下來,覺得是仙人掉下來,所以這個地方就叫「仙人墮」。

「施鹿林中」,「林」就是森林的意思,「施鹿」在藏文裡面就是很多動物的意思,很多動物的森林。現在在那個地方已經沒有什麼森林了,大部分都是道路,為了讓那個地方還是像動物的林,(因為這個地方是佛陀講法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它會有這個象徵),所以特別抓一些動物放在那邊,表示有動物。當初佛陀講法的地方,叫做「施鹿林」,這是第一句講處所。

看到(29“)「次句顯所化機。」「次句」就是第二句,「惟為發趣聲聞乘者」,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第一初轉法輪的所化機(所攝受的最主要的人),就是聲聞乘。佛法裡面的宗義師可以分成四部: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這邊講的聲聞乘是一切有部和經部。在經典裡面有說到,在內教徒裡面沒有第四種、也沒有第五種,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按照兩個地方來分的,在佛教徒裡面除了三乘以外,沒有第四乘,除了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大乘)這三乘以外,沒有第四種乘;在宗義師裡面(在宗派裡面),除了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這四部以外,沒有第五個部,所以在佛教徒裡面,第四個和第五個不是佛陀的密意、不是佛陀的主張。所以這邊的「惟為發趣聲聞乘者」,為了顯示這個所化機是聲聞二部。

「從『以四諦』至『如法轉』者,顯示法輪自性。」(281)「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這一部分就是講述第一法輪的自性,是怎麼講述的呢?主要是說,第一法輪所詮釋的內容是講述四諦,而且它是非常稀有的、非常希奇的、非常好的,以這樣的方式來表示第一法輪的自性。後面也有講,「言『四諦相』者,顯所詮法。」「以四諦相轉正法輪」,言「四諦相」者,顯所詮法,「所詮法」就是第一法輪所詮釋的內容。「『甚奇』等,是讚歎。」「雖是甚奇、甚為稀有」,是對於第一法輪的讚歎。什麼是第一法輪呢?第一法輪最主要是講四諦。四諦法輪的本質是三次描述四諦,以十二義門的方式講述四諦這個方法,講的這個經是四諦法輪。“

「三次十二義門」分別是什麼呢?就是: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這是第一次四義門。第二個就是:苦應了知、集應永斷、滅應現證、道應修習,這第二次也是四個義門。第三個是:苦應知而無所知、集應斷而無所斷、滅應證而無所證、道應修所無所修,這是第三次的義門,總之就是三次十二義門。第一法輪它的本性、它的性相,是三次描述四諦,以十二義門的方式來闡釋四諦,四諦是我們在修行上非常重要的重點。

「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我們說苦聖諦是應該了知的、集聖諦是應該斷除的,那它怎麼會是聖諦呢?「聖諦」不是應該是好的嗎?這邊的「聖諦」不是這個意思。「聖」就像是眼睛一樣,舉一個譬喻,比如有一個沙子放在手中,是不容易瞭解它的,如果放到眼睛裡面的話,很快就能夠瞭解。所以說苦諦和集諦它的過患,還有滅諦和道諦它的功德,一般世俗人是沒有辦法瞭解的;但是以聖者來講,就好像沙子放在眼睛一樣,是那麼的清楚、那麼的容易瞭解。他對苦諦和集諦的過患,就像沙放在眼睛一樣,那麼清楚的瞭解,這是不好的、是應該斷除的;對於滅諦和道諦的功德,也是非常清楚的瞭解,所以我們叫它「聖諦」。

講到四諦的時候,第一個講到「苦諦」,苦諦它的定義就是「以自因集諦所生的輪迴所攝」,這個怎麼講呢?就是說由它自己的因、業和煩惱所產生的果,所產生的這個輪迴叫做苦諦。一般我們講「苦」的時候可以分成三種,就是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

「苦苦」就是一般的苦受,這個苦受不僅是我們,就連畜生都可以感覺到的,這是比較容易瞭解的。

第二個是「壞苦」,就是一般的樂受。我們一般會有很快樂的感覺,雖然這些感覺都是苦的本性,但是我們會覺得它是快樂的,這些樂受我們叫做壞苦。為什麼叫做壞苦呢?因為它究竟的本性是痛苦的關係,不管維持多久,它終究會變成痛苦,所以它是痛苦的本性。比如說我們在很冷的時候,會很想穿衣服,或到太陽下去曬太陽;但是在太陽下曬很久之後,本來一開始很舒服的,可是曬久了又變成另外一種苦受,所以它快樂的本質是不長久的、是不穩定的,所以是壞苦,這也是我們能夠瞭解的。

最難瞭解的是「行苦」,這個行苦是什麼呢?只要是依業和煩惱所生的這個取蘊,就是我們所說的行苦。一般我們講行苦的時候,具體講是「遍行苦」,遍行苦就是遍三界的意思。不用說是在畜生道(惡道)了,就連在天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不管在哪裡,它一定有業和煩惱的取蘊,只要有業和煩惱這個取蘊,就會被業和煩惱所控制;只要被業和煩惱控制的話,不管暫時得到多少快樂,最後還是會變成痛苦的,這個是我們非常難瞭解的,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努力的地方。這是講到苦的地方。

苦諦講完之後就講到「集諦」。集諦是什麼呢?是能生起苦諦的那個因。瞭解苦諦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人都不想要痛苦,有一個苦的東西,可是我們並不一定知道這是苦,只要我們瞭解那個「苦是苦」的話,就會生起想要脫離的心;如果不能瞭解「苦是苦」的話,那種脫離的心就生不起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先講苦諦的原因就是在這裡。我們常常講說「要出離」,出離是從哪裡出離?我們所要出離的那個點要先瞭解清楚,所以要先講苦諦。只要能夠把「苦是苦」的道理瞭解清楚,接下來就比較容易了。瞭解「苦是苦」之後,生起出離之後,就會想辦法去找出脫離痛苦的因。

前面也講過了,當我們的肉被針刺到的時候,會覺得很痛,我不想要這個痛苦。為什麼會讓我有這個痛苦呢?就是因為針刺到我的肉的關係,所以我就想要把那個針拿掉。同樣的,我今天為什麼會在輪迴中流轉呢?就是因為有這個近取有漏的諸蘊(色蘊),所以說為了要出離痛苦,我必須要把這個痛苦拿掉。有漏諸蘊的這個取蘊(色蘊),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過去所造的業。這個業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過去的煩惱來的。我們想要脫離針所刺的痛苦,一樣要脫離有漏的色蘊,也要找出它的因,把那個因斷掉,這個因就是我們所說的集諦。

這個「集諦」主要是業和煩惱。「業」主要是由煩惱而來,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斷掉煩惱。煩惱又是什麼呢?最主要就是無明。無明之中可以有三毒,貪瞋主要的根本就是無明,所以我們應該要斷除無明。要斷除無明的話,無明是什麼呢?「無明」就是對於真實的現象有一種錯誤的瞭解。對於究竟的這種性質,我們會有一種錯誤的感覺、錯誤的執著,對那個錯誤的執著,我們要怎麼去破解呢?我們是要去學習,這種現像是不存在的,如果我們能夠生起「瞭解這種執著是不存在的那個心」的話,就能夠破除我們本來的執著。

「無明」它執著的性相是什麼呢?是執著它是實有存在的,它是有「法我」存在的,最重要的是要證得無我的智慧,它是最根本斷除的方法。我們想要脫離痛苦的話,就會想要找出脫離痛苦的因,因為想要找到脫離痛苦的因,就會想要得到「脫離痛苦的那個東西」,脫離痛苦的那個東西就叫做滅諦;我不想要痛苦的因,我想要得到脫離痛苦因的果,這個東西就是滅諦。所以以一般次第來講的話,道諦先生、才生滅諦的,但是為什麼滅諦要在道諦之前講呢?在集諦的時候,我們講到集諦是痛苦的因,我不想要得到痛苦的因,自然就會想要知道斷除痛苦的因是什麼?斷除痛苦因的這個果,就是「滅諦」。這個時候馬上現起:我不想要痛苦的因,如果我能夠得到斷除痛苦因的這個果的話,那該有多好啊!這就講到滅諦。

瞭解滅諦之後,接下來才講道諦。我們想要得到斷除痛苦的因的話,光嘴巴講一講是沒有用的,需要有一個方法。就像我們到一個地方去的時候,雖然很想去那個地方,但是去那個地方必須要搭火車,要有車票、證件,必須要靠一種努力的,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到,能夠達到脫離痛苦因的果,是靠什麼來的呢?是靠「道諦」,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在道諦上努力,這是一種思惟的方式。所以我們平常在修學《廣論》的時候,就應該好好的觀察痛苦,因為離苦得樂是我們的本性,瞭解脫離痛苦的方法之後,好好思惟整個次第,更能生起要修法、要修道的心,好好在道諦上努力就能夠得到好的果報。“

281)「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這是講第一法輪的所詮法(所詮內容),這個已經講完了。「雖是甚奇、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甚奇」是讚歎的意思,「甚奇」以下諸文是對第一法輪的讚歎。是怎麼讚歎的呢?就是說所轉的第一法輪,它是從上一尊佛,到釋迦牟尼佛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天、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像這樣講出佛法、講出正法的。所以是對它的讚歎。

296)「『彼時』等,顯非了義。「彼時」就是(283)「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它顯示的是非了義。這句話主要是講說,所轉的這個法輪,有四個方法可以詮釋它:它是有上的、它是有容的、它是不了義的、它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我們用這四個點來描述它,但是總歸它的意思是不了義的意思。有上、有容、不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每一個又各有各的意思。圓測論師對四個意思,作了分別的解釋。

「言『有上』者,謂過此上尚有勝教。」「有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這個之上尚有勝教。什麼叫「尚有勝教」呢?它所詮的內容,有比這更超勝者。就是說第一法輪,雖然它講得非常殊勝,但是它所詮釋的內容,有比它更殊勝的。比它更殊勝的是什麼呢?是第三法輪。所以在它所詮之上,有比它更殊勝的第三法輪的關係,所以說它是有上的。

「有容」是什麼意思呢?「『有容』者,謂除此外有容勝教,有容他破。」除了第一法輪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勝教,就是所詮的比它更殊勝的,就是第三法輪,叫做有容。

第三個是「不了義」,「未說空性而說實有,是『未了義』。」第一法輪它沒有說到空性,而說諸法都是自性存在的,這是不了義的。所以「不了義」的意思就是說,它未說空性、而說諸法實有,在這一點上說它是不了義的。

第四個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它為什麼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呢?這可以分兩點:第一個是他人所破,第二個是謂聲聞人諍論依處。「『有諍論』者,謂聲聞人諍論依處,是圓測釋。」什麼叫「他人所破」呢?就是說在第一法輪詮釋了某一種內容,當別人來問難的時候,經過不斷的問難以後,本來所承許的守不住的話,就會被他人破了,這表示它不正確才會讓人家破了,所以是他人所破。第二個「聲聞人諍論依處」,他所詮釋的內容,是聲聞部他們彼此也互相在違難的、辯駁的。“

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剛剛那個解釋方法,是圓測論師他的解釋。接下來「然經文義」開始,就是宗喀巴大師他自己的解釋了。「然經文義,初句有上者,謂過此上有真了義。」圓測論師所講的「有上」是什麼意思?「過此上尚有勝教」。宗大師講的是什麼呢?「過此上有真了義」,其實意思是差不多的,意思是說在第一法輪它是有上的、並不是無上的,為什麼它是「有上」的呢?因為在它之上還有更殊勝的了義經,所以它是有上的。

「第二句文,謂於此義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第二句就是「有容」的意思,如果說第一法輪它所顯示的是「如言執著」的話,會有敵者來攻難它的過失。我們先講第一法輪它所詮釋的是什麼?它從色蘊開始乃至於其他的識蘊、十二處、緣起、四食、十八界、四諦乃至於菩提分,一切法都詮釋它是有自相的,如果我們承認這些法都是有自相的話,就會有敵者的違難。敵者是怎麼違難的呢?在五蘊裡面都是有自相的話,那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五蘊都是有自相。到下一個十二處,如果十二處都是有自相的話,會有什麼過患呢?十二處裡面有一處叫「法處」,法處它是無為法,因為它是無為法的關係,它應該是遍計執;因為它是遍計執的關係,它應該是沒有自相的;它是無為法的關係,應該是沒有自相存在的。它沒有自相存在的話,如果第一法輪說它是自相存在的話,唯識宗的人就會違難:如果是有自相的話,應該是這樣…這樣…的,所以會有敵者攻難它的過失。同樣的,在十八界裡面有一個叫「法界」,它也是無為法、是遍計執,它應該不是自相存在的,第一法輪卻說它是自相存在的關係,會有敵者的違難。同樣的,在四諦裡面,有一個叫做滅諦,滅諦它也是無為法、它也是遍計執,它應該不是自相存在的,卻說它是自相存在的,會引起唯識諸師的辯難,所以說它會有敵者的攻難過失。

第一法輪的時候,它不但說一切法都是有自相的,它還說一切法都是存在、是有外境的。以唯識宗來講的話,一切法都是外境不存在的,但是第一法輪卻說一切法都是有外境的。我們先講述什麼叫「外境」,聲聞部所成立的外境是什麼呢?要是有一個法(比如一個色法、一個瓶子),有這樣的法,它是不依照眼識的習氣成熟而現的,而是靠自方之上很多的微塵組合的話,那是唯識宗所要破的,那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聲聞二部上,他們很執著一切法都是由外面的微塵所組合的。世尊在講解第一法輪的時候,因為所化機是聲聞二部,(281)「惟為發趣聲聞乘者」,聲聞乘者就是聲聞二部(一切有部和經部),他們所承許的是什麼?一切法都是有外境的,世尊在對這些所化機講法的時候,必須要觀待他們的根機,看他們所承許的是什麼,而來講解佛法。如果不這樣講的話,他們可能會生起很大的邪見,所以雖然說一切法不是外境存在的,但是佛陀為了攝受他們,而說一切法都是外境存在,所以第一法輪就說一切法都是外境存在的。說諸法都是外境存在的話,就會引起唯識諸師的辯難,所以說第一法輪它是會有敵者攻難的過失。「支那疏中,譯為『有難』,其義亦爾。」「有容」的意思,在《支那大疏》裡面譯為「有難」,就是會有別人的違難、會有別人的問難。「其義亦爾」,它的意思是相同的,《支那大疏》的解釋跟宗大師的解釋是相同的。

「第三句文,謂此中義須作餘解。」第三句文「是未了義」,是什麼意思呢?「謂此中義須作餘解」,第一法輪它所詮釋的是不能夠「如言執著」的,是必須作另外一種解釋的。比如十二處中的「法處」,十八界中的「法界」,它是無為法、是遍計所執,它應該是無自相的,但是第一法輪卻說它是有自相。第一法輪說它是有自相,這一點是不能夠承認的,它不是真實存在的,在這一點上說「法界它是自相存在」的,這一點我們必須作另外的解釋,所以「須作餘解」,因為它需要作另外的解釋,所以說它是不了義。第三句「是未了義」,是說「此中義須作餘解」的意思。

「第四句義,謂未顯了分辨其義,故於其義可興異諍。」第四句「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第一法輪的時候,「未顯了分辨其義」,這邊講的「分辨其義」,就是於三境之中沒有善加的分辨,依他起和圓成實是自相存在的,而遍計執不是自相存在的,它沒有善了分辨,而卻說一切法都是自相存在的。當它這樣講的時候,「可興異諍」就是會引起別人的問難,所以說它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剛剛講完了第一法輪「結成義」的解釋,介紹完第一法輪以後,我們怎麼樣對於第一法輪有總體的認識呢?我們再回到(27“末2),第一法輪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第一個,「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地點必須是在仙人墮處這個地方,而且是第一個講的;第二個「惟為發趣聲聞乘者」,所化機必須是聲聞二部,這是第二點;第三點「以四諦相轉正法輪」,所詮的內容必須是四諦;第四個「雖是甚奇、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輪者」,它是非常殊勝的,這是對它的讚歎,這是第四點。接下來「世尊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有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這邊又有四點,就是第一個初輪法輪,它必須是有上的、有容的、是未了義的、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所以在經裡面描述第一法輪的時候,就講到這八個特點。

我們用自己的話,怎麼去闡釋第一法輪呢?總之,是在婆羅奈斯這個地方,而且是初時講的(是第一個講的),是為了攝受自己的所化機小乘種性者,而宣說四諦的這種小乘經。它的本質是怎麼樣呢?它是具備這些條件。它本身又描述三次四諦,以十二種義門來描述的,這是剛剛講過了,「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這是第一次描述四諦,主要描述四諦的「本性」,這個是苦聖諦,這個是集聖諦,這個是滅聖諦,這個是道聖諦,這是第一次以四個義門來描述。接下來講說四諦它的能作是什麼?它的「功用」是什麼?「苦諦是應該了知的,集諦是應該斷除的,滅諦是應該現證的,道諦是應該修習的」,它再一次的描述四諦,而是以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四諦。第三個是講說四諦它的「果」,「苦應知而無所知,集應斷而無所斷,滅應證而無所證,道應修而無所修」,它也是再一次描述四諦,而且也是四個義門。

我們把四諦的第一法輪的行相再講一次,就是初時在婆羅奈斯這個地方,為了攝受自己的所化機──小乘種性者,而直接宣說四聖諦的二乘經。它不但宣說了四諦,也宣說了一切法皆是有自性,一切法皆是外境所成,所以說它也是不了義的,要有這種概念。說一切法都是有自性的時候,並不是一切法都有自性啊!比如說法界、滅諦它們都不是有自相的。那說一切法都是有外境的時候,並不是一切法都是外境啊!這為了什麼呢?就是因為所化機是小乘種性者,他們對外境的執著非常深,世尊為了攝受他們、為了適應他們的根器、瞭解他們的程度,所以講一切法都是有外境的、一切法都是有自相的。所以我們瞭解,是為了攝受小乘種性者,直接宣說四諦,而且它是有所破的,它是不了義經,這是第一法輪的整體概念,必須要有這種認識。“

第二法輪中,從「依一切法」至涅槃者,顯所詮法。「惟為」等,顯化所機。「以空性相,」有疏為說法無我。支那大疏謂以隱密相,義即祕密,彼釋較善。義謂後二法輪所詮,同依無自性說,惟宣說相別。第二法輪未如前辨自性有無,故名隱密相。後則分辨,故名顯了。圓測三藏惟說觀待第三為有上等。天竺真諦論師雖有異解,未見善哉,故茲不錄。自宗如前。

「第二法輪中,從『依一切法』至涅槃者,顯所詮法。」(285)「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一切法開始,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它所顯現的是什麼呢?它顯現的是第二法輪的所詮法。第二法輪的所詮法就是說,一切法它可以分成五個部分: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這個和前面所講的「問經離相違」,勝義生請問世尊問題是一樣的,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它在字面上講的是這些東西。在第二法輪它所講的所詮法是什麼呢?第二法輪它所講的所詮法是「三性無自相相」,這是指什麼呢?遍計執是「相無自性性」,依他起是「生無自性性」,圓成實是「勝義無自性性」,這是第二法輪的所詮,也是第二法輪的密意所依。什麼是密意所依呢?第二法輪在字面上都是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一切法都是無自相」這個東西事實上是不存在的,世尊為什麼要講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呢?當然是有目的在、有密意在的,那個密意是什麼呢?就是依這三無相:遍計執「相無自相相」、依他起「生無自相相」,圓成實「勝義無相相」,依這三點而說一切法無自相。這個就是中法輪的密意所依,也是第二法輪的所詮法。

接下來看(30“)「『惟為』等,顯化所機。」「惟為」等,就是「惟為發趣修大乘者」這句話的意思。第二法輪它的所化機是哪一種?從這句話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第二法輪的所化機是大乘者。這個大乘者,必須具備有什麼樣的條件?他對第二法輪的密意能夠真實的瞭解,而且不用觀待第三法輪的解釋,就能夠瞭解第二法輪密意的這些人,就是第二法輪的所化機。這些人是誰呢?就是唯識派的利根者。第二法輪字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不能夠承認的,但是它有密意存在,這個密意世尊會在第三法輪之中,很詳細的把它解釋出來。不用看第三法輪的解釋,就能夠瞭解第二法輪是在講這個意思的那些人,就是第二法輪的所化機。這一類的人是誰呢?是大乘者,是唯識宗的利根者。「惟為發趣修大乘者」,是講第二法輪的所化機。

「『以空性相』,有疏為說法無我。」再看到(28“),「以空性相轉正法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有很多的註釋方法了。「空性相」,有一些它沒有作其他的補充解釋,而說「空性相」這部經是講法無我的意思。第二法輪講了「法無我」,這是一種說法。

「支那大疏謂以隱密相,義即秘密,彼釋較善。」《支那大疏》就不是這樣的意思,「空性相」的那個「相」字,還要再講廣一點,以空性的隱密相轉正法輪。「義即秘密」,它有一個東西是存在的,而且是第二法輪所講的,但是講的時候並沒有講清楚,它是以秘密的方式、隱密的方式講的。比如把一塊石頭放在一塊布裡面,我們不知道布裡面是石頭,可是在外面看的時候,知道布裡面有一塊東西,但是看不清楚布裡面石頭的特性;同樣的,第二法輪它有一個所詮、它有一個密意,這個密意雖然有講述出來,但是講得不清楚,它是隱藏起來的,所以叫做「隱密相」。「彼釋較善」,《支那大疏》它是解釋空性的,但是解釋這種三無性的方法,它是用隱密的方法解釋,這種解釋方法比較善、比較好。

什麼叫做「秘密相」呢?接下來宗喀巴大師就解釋了,「義謂後二法輪所詮,同依無自性說,惟宣說相別。」第二法輪和第三法輪所詮釋的都是一樣的,都是那三種無性,哪三種無性呢?就是遍計執是「相無自性性」,依他起是「生無自性性」,圓成實是「勝義無自性性」。詮釋的是一樣的話,但是它們詮釋的方法不同,所以說「所詮,同依無自性說」,都是依照這三種無自性來解釋的,但是不同在哪裡?「惟宣說相別」,在宣說這三種無性的時候,他們宣說的方法是不同的。

怎麼樣的不同法呢?「第二法輪未如前辨自性有無,故名隱密相。」第二法輪雖然說明這三無相的道理,但是它並沒有在字面上很清楚的分辨說,依他起和圓成實是自相存在的,而遍計執不是自相存在的。雖然有這個意思,但是它字面上只是寫「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它是有更深的內涵在講三無相的道理,但是我們看不到的,只有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瞭解。所以第二法輪,它在字面上沒有很清楚的辨別有自相和無自相的道理,所以它是有這個相的,但是它是隱密的、它是不清楚的,「故名隱密相」。

「後則分辨,故名顯了。」「後」是第三法輪,第三法輪它很清楚的分別,什麼是有自相的法?什麼是無自相的法?「故名顯了」。

「圓測三藏惟說觀待第三為有上等。」在第二法輪也說,(28“末4)「以空性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稀有」,但是「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第二法輪是有上、有容、未了義的這個解釋方法,圓測三藏是怎麼解釋的呢?他也是說有上的,怎麼是有上呢?它比第三法輪是比較差的,第三法輪是比它高的,所以它是有上。「天竺真諦論師雖有異解,未見善哉,故茲不錄。」在印度有一位真諦論師,他對第二法輪詮釋「有上、有容、是不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的時候,他也有一個解釋,但是解釋的方法不太好,所以宗大師這邊就不寫了。

「自宗如前」。「自宗」就是宗大師,他是怎麼解釋第二法輪是「有上、有容、不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的呢?就如前面的解釋一樣,前面是怎麼解釋呢?看(29“末2)「初句有上者,謂過此上有真了義。」第二法輪它是「有上」的,因為在它之上寫了一個了義經,這就是第三法輪。

第二句文」,有容的意思也是一樣的,「謂於此義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第二法輪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話,就會有別人來攻難它的過失了,攻難它的過失的人是誰呢?就是唯識派的鈍根者。他為什麼攻難呢?他不能瞭解第二法輪的真實密義在哪裡?所以會對第二法輪字面上所說的都會去執著。怎麼去執著呢?既然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話,那依他起也是無自相的;依他起是無自相的話,他就會去辯,它不是無自相,如果是無自相的話它是會這樣…這樣…,他就是去辯。跟剛剛講的是類推的,跟第一法輪是一樣的,就是「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

第三句文」,是不了義的意思也是一樣的,「謂此中義須作餘解」,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這個東西,必須作另外一種解釋。所以「須作餘解」,因為它不能如言而取,而需要作另外一種解釋的關係,所以它是不了義。

第四句義,謂未顯了分辨其義,故於其義可興異諍。」意思就是說,第二法輪在講述它的內容的時候,沒有善加分辨什麼是有自相的?什麼是無自相的?而說一切法都是無自相的。當他沒有顯了分辨這個有自相和無自相的意思時,就會引起別人的諍論。所以「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就是這個意思。第二法輪的「結成義」講完了,接著講第三法輪「結成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