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2:07:04

宗義寶鬘淺釋

 

貢卻亟美汪波尊者

第10課

《維摩詁經》 說:「此身可厭患,當好樂佛身。」是說這個身、這個心、這個我、這個輪回——這一切都是在煩惱與痛苦中燃燒,過患無邊,「色身不堅固,常受火宅中」,即是此意。相反,萬德莊嚴的佛果最為殊勝,應常行好樂。由功過對比,能令我們厭患生死,希求佛果,此諸課題,凡學佛者應嚴肅面對、思惟。
事實上,佛弟子主要的修學在於皈依三寶,如法修行;所皈依對像是佛、法、僧。共所周知,佛之悲智功德無可窮盡,例如:
1.佛對親如羅喉羅、仇如提婆達多,皆等無差別,表徵佛的大悲心普緣一切。
2.佛對貪心重者如阿難陀、癡心重者如周利槃陀伽、瞋心重者如指鬘尊者,皆能善巧度化,表徵佛的智慧圓滿。

這裹提到悲智圓滿的佛,原是堪為眾生的皈依導師;既然堪為皈依導師,則佛說的教(三藏)、證(三學)二法,唯一就是眾生離苦得樂之因,是諸佛之母,也是正皈依處。 尤其,當有情生起三毒,造作惡行時,若能依法如理修行、對治,易得滅除噁心惡行;准此,實應聞、思、修大悲為體性的正法,斷惡修善。

圓滿的佛寶、法寶既然堪能皈依,那麼依法修行的僧寶(得滅道二諦的聖者)或如法、如理修學的有情也堪能皈依。三寶雖有被皈依的條件、能力,有力救護有情離苦得樂,然而,三寶沒有能力驅使有情造不造作業行——造不造業是有情的問題,三寶非創世主。依止三寶,主要在於啟發信心,依三寶教誡修習正行;也就是說,三寶有度化能力,眾生也需依法修行,才能得救。
一般而言,初修業者學佛的過程,應留意幾點,即:

1.應善了知並遮止意樂不清淨,如世間八風、煩惱粗猛、習氣濃厚、噁心、惡行遇境常得現行。現今少有為解脫、成佛而念經、聞法、說法等,為了有漏福報而說法、誦經、培福者反而居多,此易淪為意樂不清淨。
2.佛法不共外道教法,在於趨向證悟涅槃之法(具足出世間心)。悉如所述,佛果悲智圓滿,在於因位時,行任何善行,皆以慈悲、智慧攝持,我們亦應如是常隨佛學。
3.切勿情緒性學佛,不堅固、不恒常、易中斷、退心或不顧善根,此學佛態度無法成就。無疑的,修學佛法,除了需具圓滿教授之外,也應依次第持續精進而行,若輕易放棄、退心,則甚或世間法也是難以圓滿的。
4.應恒自覺趣行、受持、相應,不依賴他人。同行、師長、經書只是助緣而已,就如阿底峽尊者說,一切法行皆自行,自造自行自感自果。僅求上師加持即能被救護的想法是不應理的,天上下雨,地上也需有種子才會長芽;三寶雖有救護能力,自身也要回頭(自覺),否則難以得救。在些居士說在家庭、妻兒中即是輪回、舍家出家即是解脫——事實並非如此,解脫非搬家、換衣服、換身體、換身份,解脫主要是斷心的煩惱。馬爾巴說:「出家人雖住山上不修也輪回,在家人雖在紅塵如理修行也解脫。」說明瞭,功德是依法相應而生起的。法如明鏡觀照自心的缺失,不看他人缺失,才是自淨其意。

總之,不管學習何種法門,不外乎是對治、淨化有情不同的煩惱。佛法為心法,以心修心法,斷除心的污垢、圓滿心的功德。應多了知功過,思惟功過,如理取捨,如理修學。

正文:(54-8)

大體言之,佛教所說,無非是基位——二諦真理的安立、道位——修道之理的安立、果位——依修道之理證果的安立。

問:何需了知修道的所緣四諦十六行相?

答:了知四諦十六行相之理由有二:
1.必須緣此所緣,乃為起修而證,後生證悟的心,將證

悟的心轉成道的自體(道本身),再以所生起的道久修增上,斷除道之所斷品(心垢),這就是解脫、成佛之道的內容(非人天福業)。

2.因四諦十六行相與我息息相關,故應常思惟自身心續的無常、苦、空、無我;我的煩惱與業即是集諦的因、集、生、緣;我有苦、集二諦,未生滅、道二諦,故需認識、生起滅道二諦,修道斷障,解脫證果。

(二)、道之所斷

即道障,指修道與證果的障礙,或證果所應斷除的障礙(所斷品)。廣義的是,道的生障與住障。

修道所應斷的(無知)有:染汙無知和非染汙無知兩種。

修道所該斷除的無知,分有二種,即:
1.染汙無知——如似煩惱障。
2.非染汙無知——如似所知障。
染汙無知的主要作用是障礙解脫的證得,例如:補特伽羅我執、
染汙無知,即凡能障礙得解脫之障礙者;即如人我執(獨立自取我執),妄許認識我不需觀待認識五蘊、及非依蘊假立,執著有這樣的我,即為人我執。此為輪回根本,是所斷品。有部的不共主張,是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染汙見)皆為輪回因;經部宗以上主張,輪回根本為無明。廣義言之,三惡道身、惡業、人我執(無明)、無明所生煩惱及其種子,皆是得解脫的障礙。
和由彼執所生之(貪、瞋、癡)三毒及其種子便是染汙無知。
即由人我執所產生的煩惱與煩惱種子,皆是證得解脫的障礙(未得解脫的有情一切俱有)。
非染汙無知的主要作用是障礙一切智的證得,例如:不知深奧精微之如來法的非染汙障等無知之因。
即凡是障礙證得佛智者稱為非染汙無知,例如,阿羅漢有四種無知之因,雖已斷煩惱障,但身、語仍有粗重性,如無貪走路像猴子跳、無嗔罵人等;也具有意的粗重性,即四種無知:

1.對於時間相隔太久遠之事物,不能了知,如舍利弗尊者,雖智慧第一,也無法了知欲求出家的老者具足善根的公案。

2.對於空間相隔太遙遠之事物,不能了知,如目鍵連尊者,雖神通第一,但也無法了知其母投生之處。

3.對於微細業果無知,即對於眾生的微妙業報不能了知,如阿難尊者,雖多聞第一,但也無法了知孔雀羽毛的鮮豔之因等。

4.對於佛的不可思議或不共的功德不能了知,如須菩提尊者,雖解空第一,但也不知如來的戒蘊為有漏或無漏。

此四種無知及其因,即稱為非染汙無知——乃由所知障的習氣力量所生的無知。略言之,修道需斷障,斷障則證果;所斷的障礙,不是一般粗分的惡行,主要是噁心與習氣,即上述兩種無知。
《四百論》說:「如來所說法,略言有二種,無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即佛教總的利益,為現前增上生與究竟決定勝(即個人解脫、成佛利他);上說染汙無知與非染汙無知,即為道的所斷品,是證得究竟決定勝的主要障礙。

(三)、道之自體

指所生起之道,即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此宗贊同,三乘道中資糧、加行、見、修、無學等五道的建立,但不承認(菩薩)十地之智。
指地道安立,即三乘各有五道,共為十五道。此中,乃依著有學四道,證得無學一道。有部、經部不主張菩薩有十地,只承許有五道(唯識宗、中觀宗主張菩薩十地);與此相反,主張小乘分有八地,即:
1.見白地——聲聞資糧道。
2.種性地——加行道。
3.八人地——見道預流向
4.見地——預流果。
5.薄地——來果。
6.離欲地——不還果。
7.已作地——聲聞阿羅漢果。
8.緣覺地——緣覺阿羅漢果。
補充:
當知地道功德——前四道為有學四道,後一道為無學道。所謂心入法、法入道、道離障礙,所說之道即是初由此入:若入聲聞、緣覺乘資糧道,必具出離心,為累積解脫資糧之始;若初入菩薩乘,必須具足具相菩提心,心續具此者即稱謂大乘資糧道菩薩。擇要言之:

1.入道與未入道之區分,由方便分判斷。

2.入道後,由下道登上道,則從智慧分而說。

由是修習,能正出生上上道,最終當得解脫或佛位。

現今我們所行的法行大皆為正行集諦,因尚未具足出離心、菩提心、證空性智慧與依著殊勝福田力攝持而造善行。追根究底,未由此四德正所攝持而修集善行,故皆為有漏的輪回善業的真實集諦。

(此宗認為:苦法)忍、(苦法)智等十六剎那的前十五剎那是見道。

即十六剎那心是道的自體(此不同於十六行相),是見道的聖者道。十六剎那心(即忍、智功德),分別是: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滅法忍、滅法智;道法忍、道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類忍、集類智;滅類忍、滅類智;道類忍、道類智。此中,凡「忍」即為無間道,凡「智」即為解脫道。

此當略述「忍、智」定義、體性,如下:

法忍:見道無間道親證四諦的法性的心;類忍:見道親證四法忍的法性的心。

法智:見道解脫道親證四諦的法性的心;類智:見道親證四法智的法性的心。
八忍——四法忍、四類忍——本質為親證四諦的無我或法性的心,皆屬見道無間道,此無間道有力遮止分別我執所斷品的續流往下相續,依此無間道的道諦而得解脫道與滅諦。

八智——四法智、四類智——本質亦為親證四諦的無我或法性的心。依有部觀點,從苦法忍至道類忍屬見道,唯道類智屬修道;依中觀宗觀點,十六剎那心皆屬見道。故在有部,前七智為見道解脫道,已得滅諦之道(即已根斷了分別所斷品的種子),即名解脫道。
從其生起次第上說,如現為加行道菩薩,等持中若生起修證無我的修慧,修至若干時,當親證法性(無我)的第一剎那,即心續初生見道無間道(忍),於無間道時有力正對治三界的分別障礙,如將小偷趕出房外,不令障礙相續,已得道諦;解脫道時(智)則完全根斷障礙,如將門栓緊,不再讓小偷進入;由無間道所修的心流若干時轉成解脫道、心生解脫道,同時心上得一斷障的滅諦。由此而始,即是初得滅、道二諦的法寶,具此法寶者,稱為僧寶——不管在家、出家皆可為僧寶——即為皈依境。因此,正行斷障乃由聖者道開始。
問:八忍、八智是見道功德,斷何障執?
答:若依中觀宗的觀點,其一,為對治、根斷緣四諦的執著,如三界有情緣苦諦生十種煩惱,即:貪、瞋、癡、慢、疑、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與戒禁取見。餘處,亦如是類推。其二,生起十六剎那心的理由,因有情對四聖諦無知而起顛倒執著的分別障礙,此需予以斷除,分二組:
1.緣欲界所攝的苦、集、滅、道,各別有十種煩惱,因此緣四諦共有四十種分別煩惱,必須生起法忍、法智——正對治欲界有情緣著四聖諦而起的顛倒執著,即為法忍(無間道),並以法智(解脫道)而予根斷。
2.緣上二界所攝的苦、集、滅、道,各別有九種煩惱,即少了瞋心現行,以上二界無瞋心現行故。因此,緣四諦共有七十二種分別煩惱(即色界36種、無色界36種)。同樣,必須生起類忍而正對治、類智而根斷。其生起次第是:

中觀宗主張,三乘見道利、鈍根者,皆八忍齊生(先無間道)、八智齊生(次解脫道)。

有部主張,三乘是見道利、鈍根者生起十六忍智,皆如山羊過橋、一個接著一個。即:

1.依次生起對治、根斷欲界分別煩惱的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滅法忍→滅法智→滅法忍→道法智。

2.而後再依次生起對治、根斷上二界分別煩惱的苦類忍→苦類智→集類忍→集類智→滅類忍→滅類智→道類忍→道類智。

第十六剎那——道類智是修道

即有部主張前十五剎那心為見道(指初見未曾見者);第十六剎那心的道類智為修道(指已見所曾見者)。
此十六剎那如山羊過橋一般,只能(在心中)挨次生起(不能頓現觀)。

即如上說,不能頓生,如山羊過橋,依次而生。

補充:

1.八忍或八智,不論是齊生或依次生,忍與智必然決定是依次而生;如果不是這樣,將成緣同一境的無間道與解脫道齊生的缺失,又有得滅諦不需先得道諦的缺失。
2.不論那一派,十六忍智皆在等持中一座完成,中間不經後得位,是已得十六忍智心才入後得位;如此說來,變成有部的見道位沒有後得位了,以主張第十六剎那道類智是修道位故。

又,此宗主張道諦並非全是認知,因為他們認為無漏五蘊都是道諦(然而無漏五蘊中的色蘊非認知)。
認知,指心;在有部道諦不必然只是心法。因為五蘊中的色蘊認許為道諦(大概只有密乘與有部有此主張)。中觀宗主張,道諦為心法(非色法),且為聖者心中的善心。
總結,有部的道的自體:
1.若入聲聞資糧道——必須具出離心、修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修三學、證無我;得止觀後,登上加行道,續修所證無我(也需福慧雙修);再生起見道的八忍、八智,斷分別染汙無知,進而入修道位斷三界的俱生染汙無知,最後入無學道得阿羅漢果(過程即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山初果→四果——即得有餘涅槃的阿羅漢果)。
2.若入菩薩道也如上例次第,以菩提心攝持,配合福德資糧,歷經五道而修,斷盡非染汙無知(如似所知障),則成就佛果。
因此,成就決定勝,不論那一法乘,必須經由圓滿五道的修學之理是決定的。有關道的自體詳解與地道建立,可參閱《現觀莊嚴論》。此諸內容,能結合菩提道次第教授而學,必更為豐富或深入。

甲三、果的建立

即認識三乘果的建立。

諸具聲聞種性者,於三世或更長的期間內,修習「非常」等十六行相。
指內心強烈生起厭背三有苦、希求解脫樂,具出離心,非得解脫、證果不可的種性覺醒者。種性由何而生?由宿世習氣、等流安立累積所致。

即以無我為主的十六行相為所緣,於三世或以更長時間修習,歷經五道,得聲聞菩提果。總的來說,利根者最快三世圓滿五道,即第一世資糧道(入道開始),第二世加行道(初得無我的勝觀),第三世從見道、修道乃至無學道圓滿證果。

最後,依止聲聞修道位的金剛喻定,以斷「得」的方式斷除煩惱障而現證阿羅漢果。
金剛喻定,指修道位的最後,等持如金剛一般堅固、銳利的三摩地,即等持專住緣念無我的三摩地(聖等持智的根本定),第二剎那即斷障證果。
聲聞乘的聖者道安立四果,因根器利、鈍不同,其修道之理及證果方式也有差異,可從初果直入四果(利根者),也有依次生起四果的(鈍根者)。證阿羅漢果,身所依三界皆可,心所依必依止觀心,配合圓滿的道法,緣道的所緣,斷盡俱生煩惱障,於等持中證果。所謂以斷「得」的方式斷除煩惱障,是說當修道金剛喻定現行親證無我的心時(心中生起正對治道時),心中仍有細分人我執現行(心中仍有障礙),因有現行障礙才得以對漢、斷除,一如拳擊時,擊倒對方,必正行擊觸對方。大乘宗派則主張,在無間道時雖未斷障,但無障礙,亦即當心生無間道(正對治時),障礙不現行也不延續,道與障二者行相正相違,如明來暗去(如燈亮暗除);又如生慈愛心時,瞋心不現行。
諸麟喻之獨覺,在上品資糧道以後,將了悟“補特伽羅能獨立之實體空”之見解,配合百劫或更長劫數(積聚)的福德資糧一併修習。
指麟喻緣覺(緣覺與獨覺同義),在上品資糧道後,必得通達人無我,具此見地,並配合百大劫中累積福德資糧,勤修見地。而緣覺分有二種:
1.麟喻緣覺,喜獨居、不喜囂鬧、自悟自得。
2.部行緣覺,初如聲聞,喜與同行共住、共修。
最後於一坐之間,現證加行道之暖位乃至無學道。

此為有部不共說法,即於緣覺資糧道百劫修福,最後則從加行道乃至無學道,一座間完成後四道,成就解脫證果(此說法大乘宗派不認同)。緣覺於最後生前有發三願:
1.願最後一生,無師自通,獨修證果。
2.願以身體姿態說法,不以言語說法。
3.願投生曠野之處,不與上師及同行共住共行。
此宗主張:劣根阿羅漢可能會從自己的斷(煩惱)、證(菩提的)功德退失下來而成為預流果;因此,此宗贊成有「退法」等阿羅漢。
劣根,指鈍根阿羅漢。這是說,若聲聞乘、緣覺乘依次修成五道,斷盡了染汙無知,證聲聞、緣覺阿羅漢果,得無學道(證功德)的解脫(斷功德)之後;若鈍根者,遇及特別外緣,雖已斷、證功德圓滿,仍會退失。如起上二界的煩惱,則退至不還果;如起欲界的下品三種煩惱,則退至一來果;如起欲界煩惱,則退至預流果;往下則不退出聖道,之後重又修習前所證道,功德仍能增上恢復(此為有部不共說法)。經部宗以上說法,是會退失定樂,如重病或遇外緣時,即退失現法樂住定,功德則並不會退失。
另外,他們主張,聲聞眾中有「廿僧眾」(dge -‘dun nyi-shu )和「八向住」的果位建立;
「廿僧眾」此處不予說明,《現觀莊嚴論》 有作詳解。 八向住(即向是因——無間道,住是果——解脫道),即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也稱四雙八輩。
八向住中,任何一位都是聖者;
指從預流向至阿羅漢果皆為聖者。
但是不承認「頓得者」(cig char ba )。

頓得者,是指頓斷障礙者,即不承許證果方式有齊斷式的斷法,必須漸次斷障。

諸菩薩在資糧道時,于三大阿僧祇劫圓滿資糧,此後百劫修成相好之因。

即菩薩資糧道時修三十二相的相好之因(累積福德資糧——如承事、迎送師長等)
在最後一生,坐菩提樹下,初夜降天子魔;
成就佛果的那一生即最後一生,初夜時,天子魔示現多種變化,惱害菩薩行,菩薩則以慈心三昧(以意的慈悲心)將其調伏,通稱伏魔。
午夜入三摩咽多(muyam -bzhag , samhta ) ,現證加行、見、修三道。
即於午夜現起止觀雙運三摩地,專住等持無我,一座間依次完成後三道,斷除染汙無知及非染汙無知。
最後,約于黎明魚肚白未現之時,現證無學道
最後,到了黎明,現證無學道,成就佛果(睹明星成正覺),此為有部不共說法。
補充:
有部承許的菩薩的事例,即悉達多太子,位屬資糧道的菩薩行者,歷經成婚,出遊、舍家、出家、苦行——後來覺得苦行非究竟道,乃過了尼連禪河,回到菩提樹下,不成正覺誓不起座,於是,在黃昏初夜時入慈心三昧伏魔——伏內魔(二種無知)與外魔(如天子魔等障礙);中夜入加行道,即依極邊際三摩地串修無我。 所謂極邊際三摩地——即已得四禪八定,色界分初禪根本定乃至第四禪,無色界也有四種根本定,已得此八種根本定。先從初禪定心入二禪,乃至無色界的有頂天心,順時一輪。為下品的極邊際三摩地。而後,由後逆向依次往前,即先入有頂天定,再出而入無所有定,如是乃至再入初禪定,逆向一輪,為中品的極邊際三摩地。最後,由初禪定中出而直入第四禪根本定,超越入定,為上品的極邊際三摩地,依此心所依起修後三道,斷盡障礙,即與成佛同時。此為有部說法,以大乘而言,在此之際早已成佛,只是示現。

因此,初夜降魔以前是凡夫位,而菩薩的加行、見、修三道僅是三摩咽多;
此即初夜前仍是凡夫位,後依極邊際三摩地修後三道。

十二行跡中的前九個是菩薩行,後三個(成佛、轉*輪、入涅槃)行跡才是佛行。
十二行跡,即十二法行,有部許前九為菩薩行(從資糧道至修道),即下降人間、入母胎、誕生、學藝、結婚、出遊、舍家出家、苦行、來到菩提樹下、伏魔為菩薩法行;後三為證佛果、轉*輪、入涅槃,為佛的法行。
此宗主張:「證*輪」都是見道,「教*輪」都是四諦*輪(即不承認大乘經是佛說);
有部主張,見道為證*輪;三藏僅為*輪非教*輪,那是因為當初佛于鹿野苑對五大弟子宣說四諦,僑陳如尊者心中初生見道時,空中夜叉發出聲音說:「見道囉!」——以此理由安立四諦*輪為教*輪、見道為證*輪;也因此,引出有部主張大乘非佛說的觀點(或說大乘經只詮釋四諦法)。

補充:

佛說教法不外乎三乘的教正法與證正法,若主張大乘非佛說,將有一些問題,等同否定佛教。佛教是眾生離苦得樂的明燈,執彼說法易令眾生對佛法失去信心,起邪見,過失極大。就寬鬆而言,站在各自宗派見地,基於根器不同故作是說,不成謗法過失;若以愛憎心,如貪自嗔他、門戶當類,緣於大乘佛法廣大弘揚,起嫉妒心,妄執小乘佛法才是佛說,大乘非佛說,則成謗法。若於無知而說,也成隨順謗法。

《七部毘曇》都是佛說,而且凡佛所說必然義如其語(不須另加引伸,別作解釋)。

《七部毘曇》,即為《發智論》、《集異門論》、《品類論》、《識身論》、《界身論》、《法蘊足論》及《施設論》,概稱阿毘達磨。即主張只要是佛說的語錄及其注解,皆為佛說;而且凡佛說必不錯誤,不需另作解釋,如所說即得直接承許,皆如實語,皆為了義說。也就是說,有部承許,凡佛說的一切經典都是了義經,沒有方便意趣與究竟意趣的差別;大乘宗唯識派以上,則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區分。

除了「八萬法蘊」之外,不贊成「八萬四千法蘊」的說法。

八萬四千法蘊是大乘宗所許,有部則許八萬法蘊,為對治煩惱之法。廣說八萬法蘊,攝為十二分教,略為三藏。

因為《俱舍論》說:「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

基於《俱舍論》說:世尊所說法蘊,含蓋八萬法門,對治八萬煩惱;又此佛說法蘊的體性是名聚、句聚、文聚的集合體,為行蘊的不相應行法,故如是安立。

問答:
1.四諦十六行相,為何與我們息息相關?
2.無知有那二種?歸屬那二障?各障何道?
3.何謂有部的人我執之義?
4.何謂有部的六根本煩惱?
5.二乘阿羅漢有那四種無知?
6.三乘有那五道?前四為何道、後一為何道?入道與非入道、下道登上道以何判斷?
7.小乘八地為何?各屬何道而有?
8.何謂十六剎那心?何者屬欲界煩惱對治?何者屬上二界煩惱對治?
9.何謂八忍、八智之定義?各屬何道?其所對治、所斷、所得之果為何?
10.欲界有情緣四諦,共有幾種煩惱?對治之道為何?
11.上二界有情緣四諦,共有幾種煩惱?對治之道為何?
12.請略述有部認為八忍、八智生起次第之理為何?
13.請簡述二乘修道證果之理為何?
14.請簡述菩薩乘修道證果之理為何?
15.聲聞種性行者之特色為何?以五道區分,如何三世圓滿資糧、證果?
16.緣覺有那二種?最後生前發那三大願?
17.何謂八向住、及因果關係?
18.佛的十二法行為何?
19.佛說法蘊,廣說、集攝、略說為何?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