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1:16: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宗義寶鬘淺釋

 

貢卻亟美汪波尊者

 

第15 講

曾有師長集攝宗大師《三主要道》之義而如是教說:

若只貪著今生,不摧滅今生貪著,則不入法。

若摧滅今生貪著,不摧滅來世貪著,不得解脫。

若只摧滅來世貪著,不舍我愛執,不成佛。

這意思是,於此難得義大的暇滿人身,依輪回的苦集二諦,恒得苦多樂少的果報;若未常念暇身難得、死無定期、惡趣之苦,則難捨下現世。所謂捨下現世,即意樂上以今生為輔,以來世為主而斷惡修善。若無此意樂,即使行一切善,也只不過是庸凡的善行罷了,不消說相應下士道、心轉向佛法了。事實上,修學任何法門,當先力求具此意樂;來世感得不入三塗的因緣,也來自于此修心。

繼而思惟,厭離今生的苦多樂少,貪著來世,雖能得善趣,但卻仍是轉回所攝,仍是由有漏的惑業力所自在而投取的五蘊或四蘊(如無色界)。未能深刻思惟四聖諦中的苦及苦因,也就難得真實樂及樂因。佛法主要是涅槃法,應修習四諦,知苦諦過患,知苦因集諦,及生對治道,斷除心垢所得的無漏功德,即稱為涅槃。若滿足于有漏樂受,不知行苦為苦,則難生真出離心,也無由修三學得解脫果。

因此,應如前說,依中士道修心,特為憶持自身已具的苦集二諦,厭背三有苦,希求解脫樂。

雖舍來世貪著,厭背生死,證得解脫,但自利未圓滿,仍具所知障(煩惱習氣),及我愛執(自利作意),如此則難與菩薩行相應。因此,為能圓滿自利,也為能利他,報眾生恩,當依上士道修心,趣入大乘。也就是,依七因果或自他相換修習菩提心,以此為心所依,受菩薩戒,修學菩薩學處——即以悲智雙運攝持而修學六度、四攝、四加行、四正行、五道,圓滿二資,斷除二障,終至成就菩提,由此而具圓滿的利他能力。

佛說八萬四千法蘊,含攝於菩提道次第教授(是佛說見、 行二品的精要),學習宗義亦當結合道次第教授,行品大皆共乘所許;見品,如二諦觀、四諦觀、修道所緣、修道所斷、修道本身、粗細無我及其證悟之理等,則需經由學習宗義教法而安立,最後始能定解中觀正見,有力斷除彼慧學或般若度的相違品。

擇要言之,學習與修習道次第,也需結合宗義及修心,尤應加強安立的是緣起正觀、無我正見。學習佛法可分二類:

1 .現行修——指有能力者,現即起修。

2 .願境修——即現無力修,為將來修而學。

所學的教法,無非是為了修行,同時也為安立正法習氣。祈願經由學習宗義教義,更能圓滿實修道次第。

正文:(71-8 )
甲三、果的主張

此宗除了主張:“無退法阿羅漢”與“佛的色蘊(也)是

佛以外”,其他有關三乘證果方式等(果位元觀)都與毗婆沙宗相同

意思是,有部主張有退法阿羅漢——即鈍根阿羅漢可從四果退至三果、二果或初果隨一,後再繼續增上,亦即有餘阿羅漢所證功德仍會退失,因畏怯退失,故刻意不入聚落、守護身口、不斷發願等。經部則主張:若阿羅漢極其饑渴或重病時,或會退失現法樂住定(即三摩地的輕安,不能恒常安住)。但斷德(斷煩惱障)與證德(得無學菩提)則不退失,因已得解脫故。

有部認為佛的色身是苦諦,不是佛寶,但是如是這樣,則何來五無間業中噁心出佛身血呢?即成五無間業不成立的缺失。經部主張:佛的色身是佛,已接近大乘宗派的觀點。

文中提到,經部的三乘證果方式與有部同——即聲聞乘最快三世,最慢不定;緣覺、菩薩乘于資糧道以前圓滿資糧,後四道一座完成(也因此說佛的色身是苦諦)。但是,對此,於他論中有不同說法,如沙拉寺論主及章嘉大師的著作主張,經部宗雖許三乘同樣主修人無我,卻不認許緣覺、菩薩乘于資糧道以前圓滿資糧,於一座完成後四道,而是依次圓滿五道;也基於這個理由,許佛的色身是佛,因于菩薩修道最後心的第二刹那,成就佛的法身與化身。

(一般說來)婆沙和經部二宗不承認“大乘經藏是佛說”不過,據說後世(的毗婆沙宗和經部)諸師(也)主張「大乘經是佛說」。

是說,早期的有部與經部認為大乘非佛說,初轉四諦*輪才是教*輪,第二、第三轉只是教法而已;後期則有此二宗論師主張大乘是佛說。

關於大乘非佛說之諍,在有部時已有略說,可參考前文。而在彌勒菩薩《莊嚴經論》、寂天菩薩《入行論》、清辨論師《中觀心要論》、《分別熾然論》及其他論著皆有證成大乘經是佛說。不同的佛說,實際上,皆是由於眾生根器、心量大小、理解程度不同而安立,並無所謂佛說與非佛說之別。

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佛經的教義與意趣,如何抉擇、區分、安立及取捨,當以四依四不依判分,即:

1.依法不依人——即不以說者尊貴、可信,或是上師、佛菩薩為理由,而取信其所說教法,而是觀擇所說法要具足理由而信受。

2.依義不依語——即不以教法的詞藻為主,而以內涵、文義為要。

3.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即所依文義也主要依於了義而修。——不過,大乘三宗對了不了義的定位略有不同。

4.依智不依識——即不僅依於了義,且能證了義之心,也以分別識為主。當依無分別智,才得解脫。

關於四依四不依,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也有相關及類似的主張,即:

1.依法不依人——聞法前不必擇人,凡說正道即可為聞。

2.依義不依語——正行聞法時,不依言詞,以義為主 。

3.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正行思惟時,所憶持法義必分了不了義,余為支分。

4.依智不依識——正行修持時,不能滿足于聞、思慧,必生無分別智的修慧。

問:為何多有佛經,皆於經中各自宣說該經為經中之王?

答:如《法華經》、《華嚴經》、《金光明經》、《般若經》等,皆說「此經乃是經中之王…… 」,此或各有其理由,然並非與其他經典判分勝劣,應以當下命題殊勝而安立;藏傳佛教視《般若經》最為殊勝,理由是命題同時具足大乘深廣二道故。

問:現今在家居士也講經說法,學者應以何種觀點判分其說是否正確圓滿?

答:1.是否如實理解佛經意趣而說。2.教說法義是否符順正理,不違三量(現量、比量、聖言量)。3.具足清淨師承與傳承,則更圓滿。
結贊:
我以善習量論力,依隨理行譬喻師,教理密句撰此文,說理諸人請歡饗

作者說:我乃是依著善為修習之力,依循隨理行經部宗的宗義,根據經教,安立正理,以抉擇秘密意趣的文詞,撰述、略說教義;對於上述教義,凡承許正理的具慧者,祈請歡喜享用此一法饗。

第 七 章唯識宗

三乘,是以發心而分,因發心不同,故聲聞、緣覺乘稱為小乘或二乘,菩薩乘稱為大乘。大、小乘宗派見者的差異,則主要從基道果的建立及修道之理予以區分。此中,有部、經部許有人無我,不許法無我;唯識宗等大乘三宗則主張有法無我。

在漢傳佛教,唯識宗較為普傳廣說——即「相宗」。共稱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說,即常依唯識見而解釋。

唯識宗有分隨理行(主張六識)與隨教行(主張八識)二派。

關於唯識之義,即外境是存在的,但沒有離開心體(識體)而有的外境,換言之,即:1.外境。2.能認識外境的內識。3.認識內識的自證分三者同體、同時、同位而有。例如現見的桌子(外境),原是往昔曾經見過桌子的眼識(內識)的業習氣,安立於第六識或第八識上,由彼業習氣成熟,一分現心體,一分現外境——亦即識上的業習氣成為能現識體與所現外境的近取因,心境同體(並非境等於心,但離心體無境,或諸法唯心體所現),此即稱為諸法唯識、三界唯心之義。

  • 定義

主張依他起真實存在,而不承認外境”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依他起——是指依著與自體異的因緣所生之法,因為依他起是唯由依自因緣而生,不是由分別心假立,故需真實存在,需是自相有、勝義有,否則不成因果,也無以斷惡修善。同時主張外境無,即說於外境色上,外境與內識同體,如由種生芽是相順因緣,但所有因果法悉唯識所現,此現外境無之義。

補充:

依他起即因果法,唯識派的依他起唯限於有為法,彼緣起法與有為法同義,此具四種特質:

1.外境無而有——即不承許外境實有,一切法唯識所現,如此才能成立阿賴耶識或意識(含藏業習氣之處),才能成立能取,所取同體(即心境同體),建立二取空見,依此修道證果。

2.勝義有、實有、自相有——即是真實的因緣法,不是假立法。

3.因緣所生而有——即凡因果必是體異相異而有前後,依他起唯由與自體異的因緣所生。

4.非依名言假立而有——即不是由分別心予以假立、增益的概念一分。
總之,唯識宗認為:

1.眾生所以輪回,主因在於人我執;未能成佛,則因不具唯識宗的中道正見,而有法我執(即執著二取異體或遍計所執自相有)。尊貴法王說:依中觀宗觀點,唯識見雖非究竟了義,任其證修也無力斷障,但有助於深信業果之理,即在遇緣而感異熟果時,由現境的習氣成熟與覺醒,故成現行各種善惡果報,此即唯識之義;又,若常思惟諸法唯識所現,識有境無,虛假不實,則當現貪嗔時,較易壓伏或息滅貪嗔,轉信業果,破具寶益。

2.喻識派認為,色是有的,不說沒有色,是說沒有相異識體的色。《攝大乘論》 說:取識是一切色法之因,是一切投生的近取因。是故共許世間、不共別法皆由阿賴耶識或意識上的業習氣成熟而有,此《攝抉擇分》、《緣起經釋》亦作是說。

因此,諸法唯識體成立,也由其因緣所生,若法為心識生因,則成法是心的所緣,法是因,識是果,成心境異體了;故心有所緣,也非外色所緣,是習氣的一分,以心境同體故。

依此外境無的見地(唯識所現),遮破有部、經部所許的外境有,如于夢境中現有一群瘋象在一小房內狂奔,夢境虛假(不存在),唯由真實夢心造作;如是,諸法唯識、唯心而有,外境無。又如於一「具濕潤者」——水,鬼現濃血,魚現住家,人道現水,天現甘露,有此四種不同顯現,皆依各自不同業習氣而感得不同的顯現與受用業報,這也說明了諸法唯識,外境無。

實際上,各宗對於外境有無的差別主張,依次是:

1.有部、經部認許,如彼根現量所現皆為事物,為外境有,以由無方分微塵累積所成故。

2.唯識派認許,執色眼識所現之色,不是眼識本身,也不是如現外境有,故為一不可說的事物,此即依他起外境無,以識體所成故;瑜伽行自續派對此也同於唯識見。

3.經部行自續派認許,事物是生起心識的所緣,此所緣事物為外境有,以由有方分微塵累積所成故,以有質礙及占空間故。

4.中觀應成派則許,事物是生起心識的所緣,如眼識與事物乃相互觀待而成外境有,此亦皆由唯名假立而有。

二:分派

唯識宗分兩派:真相唯識派和假相唯識派。這兩派有下述的差別

即唯識宗內分有真相(也稱實相)唯識派與假相唯識派,其差別略述如下。

在(看見青顏色的)持青眼識中,(客體的)青色現出青色的映相;這個映相究竟是真或假,就是真相唯識派與假相唯識派兩派爭論的焦點。

此為二派對於如眼識(能取——心)執取色法(所取——境)時,所顯現的映相為真實或虛假的爭論問題。

真相唯識派主張: 在持青眼識中,(客體的)青色就像所映現的的青色(映相)一般地存在(二者是一模一樣的)。

即真相唯識派認為,當眼識執取青色時,是如實的顯現於顯相上,也就是,眼識顯現青色,如其所現青色真實存在,不是虛假與錯亂,因為眼識顯現為青色本身並未受到無明習氣染汙。

假相唯識派主張:在持青眼識中,(客體的)青色並不像所映現的青色的(映相)一般地存在(二者有所不同)。

反之,假相唯識派主張:當眼識執取青色時,所現的顯相上,現為青色,乃如其所現而不存在,不是真實,是虛假與錯亂,因為眼識顯現青色本身已受了無明習氣染汙。這樣說來,即為凡夫根識不但現外境有皆是錯誤,現為外色也成錯亂。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兩派雖然都一致同意:在(見青色物體的)持青眼識中,(1)青色現出青色(的映相); (2)青色現為立體的物象; (3)青色現為外境。

物體,指粗分的物象。二派一致認為凡夫根識有此三種顯現,此中第(3)現青色為外境有顯然已是錯亂,因與唯識派外境無的主張相違。

不過,真相唯識派主張:在持青眼識中,青色現為外境(這部份)已受無明染汙(所以看起來就像真有一個外在的客體)。

二派所不共許的,即真相唯識派認為,當眼識執取青色時,顯現青色為外境有、二取異體,必已錯亂,因為如是顯現,是心體已受無明習氣或法我執染汙,因為二取異體、外境有是唯識派的所遮品故。

然而青色現現出青色,以及現為立體物象(這部分)並未受無明染汙(換言之,青色映相完全是外顯青色的真實反映——真相)。

是說,然而眼識現青色為青色及現為粗分外色這二部分,

是如所顯現真實而有,不成虛假,因未受無明習氣或法我執染汙。

假相唯識派主張:不但青色現為外境已受無明染汙,還青色現出青色,以及現為立體物象,也同樣受無明染汙(換言之,青色映相並非外界青色的真實反映——假相)

假相唯識派主張則相反於此,即認為,上述三種顯現,皆已受了無明習氣或法我執染汙而現,如所現而不成立,悉成錯亂。

因此,主張“根識中所現的立體物象”,一如(客體的)現象一般存在”的唯識師,就是真相唯識派的定義。

如上所述可知,認許凡夫根識現色為色,也現依他起的粗分色,彼映現悉為外顯之色的真實映現,如所現而有的主張者,即是真相唯識派的定義。

主張“根識中所現的立體物象,不如(客體的)現象一般存在”的唯識師,就是假相唯識派的定義。

凡是認許凡夫根識現色為色、及現為粗分外色,並非真實映現,如所現而不成立、不存在、虛假、錯亂的主張者,即是假相唯識派的定義。
甲一、真相唯識派

以下所述,是真相唯識派所承許的心對境認知過程的探討。

真相唯識派分三:能取所取等數派、半卵對開派和雜無二派。關於這三派的差別,學者們的說法不一。(茲列舉三種不同的說法如下:)

是指真相唯識派認許心對境的認知方式,內分三小派,即:1.能取所取等數派。2.半卵對開派。3.雜無二派。關於三小派的安立,也有三類學者三種不同主張;首先,是第一類學者的觀點,主要是針對心對境認知時,生起心境數量多寡的主張。

拱如· 傑千桑布所著《中觀綱要》(dBu -mai stong mthun)一書中說:「取名“能取所取等數派”,是因為他們主張:當眼識攝取蝶翅花紋時,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黃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也如實生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的映相。

能取,指心;所取,指境;等數,指數量一樣。這是說,任有多少所對境,即生起多少執境的識(即心、境量同)。例如當眼識見花斑色蝴蝶時,翅膀上有多色的顯現,任有多少色現起,即生多少執取顏色的眼識,顯現之境與能執之識數目一樣,此即能取所取等數派之義。

取名“半卵對開派”,是因為他們主張:(當眼識)如是取境時,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黃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則渾然生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的映相
渾然,指混淆的總色,未予區隔。意即花斑翅膀的境上雖有提供多色,但卻只有生起執取總的花斑色的眼識而已,並未生起各別執取不同顏色的多種眼識,此為半卵對開派之義。

取名“雜無二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如是取境時,境的方面所提供的只是花紋的境相而已,不是青、黃等——不同的境相;有境方面並不渾然生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的映相,只是渾然生起花紋的映相而已。」
即雜無二派主張,儘管境上具有青、黃等色,但花斑翅膀顯現的只是花紋的總色;而有境方面(心),也是只生起一種執取總的花色的眼識而已,並未生起執取各別各別顏色的多種眼識。


問答:
1 .經部宗主張阿羅漢于何狀況會退失現法樂住定?
2 .四依與四不依為何?
3 .何謂依智不依識之義?
4 .在藏傳,《般若經》被視為最為殊勝的理由?
5 .唯識宗分那二派?又各安立幾種識?
6 .唯識派的定義為何?
7 .何謂三界唯心之義?
8 .依他起具那四種特質?
9 .唯識派主張外境無,何以能遮破有部與經部外境有的主張?
10 .當心對境時,心識對境的認知,在唯識派又內分那二派
11 .真相唯識派之義為何?
12 .假相唯識派之義為何?
13 .真相唯識派認為,心識對境認知的方式,內分那三小派?
14 .第一類學者,對於真相唯識派三小派如何安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