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10:28:17
學習次第 : 進階

宗義寶鬘淺釋 附錄三 四宗宗義比較略記

附錄三:

四宗宗義比較略記

宗派定義

有部

不承認自證分而主張外境實有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毗婆沙宗的定義。

自證分即:一種心識對心識的向內執取、獨立而沒有隨伴著其他心所的心王。

經部宗

主張自證分與外境二者真實存在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經部宗的定義。

經部宗和譬喻師二者同義詞。

唯識宗

認許自證分、主張依他起真實存在,而不承認外境的宣說大乘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唯識宗與唯心宗二者同義詞。

中觀宗

主張就勝義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的宣說大乘宗義者;亦即,主張諸法名言有、勝義無的宣說大乘宗派見者,就是中觀宗的定義。中觀宗與說無體性宗二者同義詞。

 

各宗派內分派別

有部

從流傳地域上,派別有三:l .迦濕彌羅派。2 .日下派。3 .中原派。

從教義差異上,則分十八部。

經部宗

派別有二:
1.隨教行經部宗——尊奉《阿毗達磨俱舍論》。

2.隨理行經部宗——尊奉《七部量論》。

唯識宗

1.隨教行唯識宗——主張八識,尊奉《瑜伽師地論》。
內分二派:
真相唯識派——即主張根識所現的立體物象,如其所現而存在。又內分三派:

能取所取等數派。

半卵對開派。

參雜無二派。
假相唯識派——即主張根識所現的立體物象,如其所現而不存在。又內分二派:

  • 有垢派——即心體受無明習氣的垢穢所染汙,或佛地雖離無明,但仍有外境有的錯覺。
  • 無垢派——即心體不受無明習氣的垢穢所染汙,或佛地已離無明,也沒有外境有的錯覺。

2 .隨理行唯識宗——主張六識,尊奉《七部量論》。亦分真相派與假相派,區分之理如上。

中觀宗

瑜伽行

主張有自證分而不承認外境的中觀宗,就是瑜伽行自續派的定義。

經部行

不承認自證分、且主張外境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觀宗,就是經部行自續派的定義。

不承認自證分、主張即使在名言中諸法也不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觀宗,就是應成派的定義。

二諦

有部

世俗諦:凡是某法,經過外力摧滅或由心識予以分解之後,執取該事物的心便不再生起執取該事物的楖念,這樣的法,稱為世俗諦,如瓶子和念珠。

勝義諦:凡是某法,經過外力摧滅或心識予以分別之後,執取該事物的心仍不會放棄執取該事物的概念,這樣的法,稱為勝義諦,例如:無方分微塵、無時分刹那心識及一切無為法。

經部宗

同於有部。

隨理

世俗諦:某法必須唯依分別心、名言予以假立才能成立,為世俗諦。沒有作用的法、世俗諦、共相、常法、無為法、虛假存在的法都同義。

勝義諦:某法不必依分別心、名言予以假名安立,且堪能由正理觀擇而成立,為勝義諦。有作用的法、勝義諦、自相、無常法、有為法、真實存在的法都同義。有作用,是指能夠生起自果的作用。

唯識宗

世俗諦:名言量所對的境、所安立的境,就是世俗諦。世俗諦是虛假的,虛假的事物、世俗諦、名言諦都同義。世俗諦是依他起與遍計所執所攝之法。

勝義諦:以觀察勝義的理量所緣得之境,也可說以二現隱沒之上親證現量的所證品,或說勝義量所安立的境、所認知的境,就是勝義諦。勝義諦、空性、法性、圓成實性、真如都同義。勝義諦是圓成實性所攝之法。

中觀宗

世俗諦:在帶有世俗顯現及實有顯現的二現的情況下,直觀現量所通達的物件,就是世俗諦定義。例如:瓶就是世俗諦。世俗諦分為二類:1.正世俗諦,如水。2.倒世俗諦,如陽焰現為水。

勝義諦:在二現隱沒的情況下,直觀現量所通達的物件,就是勝義諦。例如:瓶非真實存在,就是勝義諦。

勝義諦,廣分為十六種空性;略分四種空性。

世俗諦:凡是由名言量所尋找的、所安立的法,並且彼量心觀待法時,成為名言量,彼法即是世俗諦,例如瓶是世俗諦。

勝義諦:凡是由觀擇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事物,並且彼量心觀待彼法時,成為勝義量,彼法即是勝義諦,例如瓶的空性是勝義諦。

各宗安立諸法之理

有部

主張由無方分微塵累積成粗分外境,故先有實有外境,再生起執取實有外境的心。

經部宗

同於有部。

唯識宗

主張諸法非由無方分微塵所累積成境,乃由內心習氣為近取因成熟而顯現境,依心體而有,心境同體。

故諸法的存在,其不共因是心識習氣,共因為各自之因緣,如苗芽的成立,不共因為心識習氣,共因為種子,俱作緣為水份等,如此才成立苗芽。

中觀宗

主張諸法二聚和合而有,並且諸法唯識所現,是瑜伽行自續派的安立諸法之理。

主張諸法二聚和合而有,並且諸法非唯識所現,是經部行自續派的安立諸法之理。

主張諸法唯名假立而有。例如此為桌子,必須有一予以安立的名言,才會生起此為桌子之想。

此派認許唯由分別心予以假名安立,唯識宗則許由心體習氣成熟所成立,二者不同。

各宗所許遮破斷常二邊、安立中道之義

有部

因為主張諸有為法的因果緣起,故謂遮破斷常二邊,亦即:有恆常不變的造業者為常邊,及根本無因果或四諦為斷邊。

因此,遮破因果恒常不變的常邊、與根本無因果的斷邊,即是中道。

經部宗

因為主張諸有為法不斷流轉相續,並刹那壞滅,故其非相續不斷為斷邊,非刹那壞滅為常邊。因此,遮破諸有為法非刹那刹那壞滅的常邊、與非相續不斷的斷邊,即是中道。

唯識宗

因為主張二取空及遍計所執自相無為空性,故認許遍計所執自相有為常邊,及依他起、圓成實自相無為斷邊。

因此,遮破遍計所執自相有的常邊、與依他起及圓成實自相無的斷邊,即是中道。

中觀宗

認許緣起的本質即是空性的本質,緣起成立即空性成立,反之亦然,二者互含遍。一如所作性與無常本質為一,但二者非一。如瓶與瓶之空性本質為一,但二者非一;若二者為一,則常成見瓶必也是瓶之空性。無為法也依方所聚合假立而有,故唯依緣起一詞,即依緣而有,故勝義空;雖勝義空,但有依緣而起,故名言有,如此即有力變遮斷常二邊。然而二中觀宗雖同許勝義空,其意義卻有不同。

因此,遮破諸法勝義有的常邊、與諸法勝義無即成根本無的斷邊,即是中道。

五位法

有部

1.色法——有十一種,即五根之眼、耳、鼻、舌、身及五塵之色、聲、香、味、觸與無表色。

2.心王法—— 有六種,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3.心所法——指與心王相應,亦名相應行,共有四十七種,即:

  • 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
  • 五別境,又名五唯:欲、勝解、念、定、慧。
  • 十一善法: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 六根本煩惱:貧、嗔、癡、慢、疑、惡見。
  • 二十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 、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4.不相應行法,此不與心王相應,亦名不相應行,有十四種,即:得、不得、命根、眾同分、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

5.無為法,有三種,即:虛空、擇滅、非擇滅。

經部宗

主張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即: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次第、勢速、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另許無為法有四種,並且不主張無表色為具相色法。

唯識宗

1.色法,有十一種,也不主張無表色為具相色法。

2.心王法,隨理行唯識派許有六種,同有部:隨教行唯識派許有八種,即在彼六識而再加上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3.心所法,有五十一種,即在有部所許的四十七種而再加上悔、眠、尋、伺四種,共五十一種。

4.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同于經部宗。

5.無為法,有六種,即:虛空、擇滅、非擇滅、真如、不動滅、想受滅。

中觀宗

1.色法,有十一種,應成派主張無表色為具相色法。

2.心王法,有六種,同於隨理行唯識派。

3.心所法,有五十一種,同于唯識宗。

4.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同于唯識宗。

5.無為法,有四種,同于經部宗。

六十二界

六法六組

  • 眼識到意識之六識。
  • 眼根到意根之六根。
  • 色、聲、香、味、觸、法之之境。
  • 地、水、火、風、空、識之六界。
  • 三善根(非貪、非嗔、非癡)及三非善根(貪、嗔、癡)。
  • 五受(苦受、樂受、心樂、心不樂、舍受)及無明。

(6×6=36)

三法六組

  • 三界——指一般三界。
  • 惡——指多煩惱欲界、中間——指較少煩惱之色界、妙——指煩惱最少之無色界。
  • 色——指具善法之色界、無色——指具善法之無色界、滅界——指凡聖之滅、無為法。
  • 三時——指過去、現在、未來。
  • 善、不善、無記。
  • 有學——指三乘見、修二道之善、無學——指三乘無學道之善、中間——指凡夫之善。

(3×6=18)

四法一組

即:受、想、行、識四蘊。

(4×1=4)

二法二組

  • 有為法、無為法。
  • 有漏、無漏。

(2×2=4)

七種心類

七種心類:現量、比量、再決識、邪識、疑、伺察識、現而未定識——由此七種含蓋心類。

有部

因為不主張自證分,故除不認許自證現量外,余皆同于經部宗。

經部宗

認知分:量知——即新證無欺誑的認知,與非量知——即不證境或欺誑的認知。量知又分為:

  • 現量——不依靠正理推測所得的無分別認知, 內分:

自證現量——向內緣自,心識對心識向內而執取、獨立沒有隨伴其他任何心所、新證無欺誑的無分別認知。

根現量——依前五根為增上緣,所產生的正確無分別的認知。

意現量——依意根為增上緣,所產生的正確無分別的認知。

瑜伽現量——依止觀雙運為增上緣,所產生的親證無分別的智慧或認知。

  • 比量——需經由正理安立、推測而產生的無欺誑的分別認知,內分:事力比量、共許比量、信許比量。

非量知又分為:

  • 再決識,即已決識——指已證再證的分別或無分別的認知。
  • 邪識,即顛倒識——指所執境或所現境為無。如:執黃色雪山的眼識。
  • 懷疑識——指于實況住于二邊的欺誑分別認知,分有具義疑、等分疑、非具義疑。
  • 何察識——指於實況未得證悟或定解之前的欺誑分別認知,如大楖如是的認知。
  • 現而未定識——指顯現實況而不決定的欺誑無分別認知。例如:心不在焉的眼識。

唯識宗

大皆同于經部宗,不同點如下:

主張凡夫根現量、意現量為錯亂識,因為認許諸法離識無境,而凡夫心識卻顯現外境有或能取、所取異體。

中觀宗

瑜伽行

大皆同于經部宗,不同點如下:

主張凡夫的心識為錯亂識,因為認許諸法離識無境,而凡無心識卻顯現外境有或能取、所取異體。同時也主張諸法為二聚和合的存在,諸法名言有、勝義無,故凡夫的意現量為錯亂識,以現勝義有故。

經部行

因為不主張自證分,故不認許自證現量,余同於瑜伽行自續派。

不認許自證現量。在眾生位,除了親證空性的心外,其餘任何心識皆為錯亂識,以許諸法自相無而眾生心識現自相有故。

量的定義是於主要境無欺誑的認知,不必新證亦可,故再決識認許為量,且為現量。

瑜伽現量有錯誤和不錯誤二種,前者如凡夫生命相續中親證細分無常的瑜伽現量;後者如聖者親證空性的瑜伽現量。

凡是邪識,觀待彼所量亦立名為量。主張邪識在認知的物件上雖有錯誤,但並不妨礙對於認知物件的瞭解。

比量分四種:事力比量、極成比量、度喻比量、信許比量。

其餘量的建立大皆同于經部宗。

三世

有部

主張三世實體有,一法存在於三世,三世都是事物,是有作用的存在的有法。

依據章嘉大師的宗義論,有部四位阿闍黎提出了四個觀點:

  • 法救論師:認為苗芽的生起因緣未具足時,為苗芽的未來;因緣具足而現生起,為苗芽的現在;苗芽的現在遮滅之時,為苗芽的過去。意即苗芽由未來而入現在,而入過去。
  • 音友論師:認為在苗芽的未來時存在著苗芽的過去和現在;在苗芽的現在時存在著苗芽的未來和過去;在苗芽的過去時也存在著苗芽的未來和現在,即三時的每一時都含有未來法、現在法、過去法的三世本質。
  • 世友論師:認為苗芽雖只有一個,卻可以各別區分為未來、現在、過去三世的苗芽。
  • 覺天論師:主張是觀待未來、過去而安立為現在之法;法本身在三世都是,如一個女人觀待子女時,她是子女的母親;觀待她母親時,她是母親的女兒。

 

經部宗

三世定義:某一法,在它存在的第二刹那即已壞滅,是「過去法」的定義。

某一法,它雖然具足能夠生起的因,但因緣並不完全具足,而暫時不生,是「未來法」的定義。

某一法,已生而未滅,是「現在法」的定義。此外,認許唯有現在法是事物,是真實存在,過去法、未來法皆非事物,而屬無遮的常法。

 

唯識宗

三世主張皆與經部宗相同

 

中觀宗

三世主張皆與經部宗相同。

主張三世為事物與有部相同,但安立的觀點有別,因為三世都是有為法,且有作用

。例如業本身及其生滅都無自性, 因此可以相續不斷的執取業種習氣。業的息滅是有為

法,故可安立因果。從業滅觀點,而安立三世為有作用的事物。如《入中論》說:「由業非以自性滅,故無賴耶亦能生,有業雖滅經久時,當知猶能生自果。」

       

補特伽羅的事例

有部

補特伽羅是輪回者,也是解脫者。認為補特伽羅的輪回者去找可以找得到,此有三說:

1.五蘊的聚合體是補特伽羅。

2.五蘊的五種蘊都是補特伽羅。

3.意識和意識的續流是補特伽羅

經部宗

認許五蘊的聚合體是補特伽羅。

此說與部分有部所許相同。

隨理

認許意識或意識的續流是補特伽羅,也是業果的安立處。

唯識宗

認許阿賴耶識是補特伽羅。

認許意識是補特伽羅。

中觀宗

認許意識——特指能投生時的第六意識及其續流,是補特伽羅。

認許唯我是補特伽羅。唯我是輪回者也是解脫者。

唯我即依著五蘊或四蘊的施設處而假名安立的我。

或說:眾生的結生是由心識趣入,並在心識上假名安立為唯我,此即是輪回者。

唯我是假名安立的,去找找不到,因為一切法自性無、唯名假立。

業習氣的安放處

有部

造了業,業習氣的存放及業感果的方式有三派說法:

  • 造完業時,業的第一刹那已經消失,業轉成業習氣,此一種子或力量安立在它處,此即是「得」或「具足」,是不相應行法。
  • 是不失法,不會失去的法,如債券,可以憑券要錢,不失法是業安放處。即業可依此不失法而感果,是不相應行法。
  • 迦濕彌羅有部的主張,同于經部宗,認為業未感果之前業習氣是安立在心識的續流上。

經部宗

認許業習氣安放在心識的續流上,等待因緣成熟感果。

從經部宗至自續派認許心識及心識的績流皆為心法。

同於隨教行。

唯識宗

主張八識,認許業習氣的安放處是阿賴耶識。

主張六識,認許業習氣的安放處是第六意識。

中觀宗

主張六識,認許業習氣的安放處是第意識。

同于瑜伽行自續派。

認許一般不堅固的業習氣安放在心識上,堅固的業習氣安放在唯我上,並且業之因,業及業之果皆自性無,故以業息滅的方式最後遇緣而感果。

了義經與不了義經

有部

認為佛說皆為如實語,亦即佛經皆為了義經。

經部宗

主張大皆同於有部,但後期的部份經部宗也有區分佛經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

唯識宗

凡是佛說能從字面上直接認識、不必另加解釋的如實語者,即為了義經。

凡是佛說不能從字面上直接認識、必須另外加以解釋的非如實語者,即為不了義經。

同於隨教行。

中觀宗

凡是佛說展示勝義諦及如實語者,即為了義經。

凡是佛說展示世俗諦或非如實語隨一者,即為不了義經。

凡是佛說主展勝義諦者,即為了義經。

凡是佛說主展世俗諦者,即為不了義經。

三乘主修品

有部

三乘同修人無我。

人無我:沒有獨立自取的我。人我執意即:雖已經證成我蘊體一,卻執取認識我不需觀待認識蘊,執我與蘊如似主僕業關係,有如是之我;修人無我見,即能破除此人我執。

經部宗

同於有部。

唯識宗

聲聞、緣覺主修人無我的空性,即沒有獨立自取的我。

菩薩主修法無我的空性,即:

  • 遍計所執自相無。
  • 二取空,即能取所取異體空。

中觀宗

瑜伽行

聲聞主修細分人無我,即沒有獨立自取的我。

緣覺主修粗分法無我,即二取空。

菩薩主修細分法無我,即勝義無的空性。

經部行

聲聞、緣覺主修細分人無我,即沒有獨立自取的我。

菩薩主修細分法無我,即勝義無的空性。

因許外境有,故不許二取空見。

三乘同修人無我、法無我的空性,即補特伽羅沒有自性實有、諸法沒有自性實有。

三乘主斷品

有部

細分人我執,即執取獨立自取我的我執,此認許我蘊體一,但執取我蘊如主僕,許蘊為我的所屬品,且非依蘊假立為我。

聲聞、緣覺斷染汙無知,即人我執、三毒及其種子。

菩薩斷非染汙無如,如四種無知之因。

經部宗

同於有部。

唯識宗

聲聞、緣覺緣皆主斷煩惱障。煩惱障如:粗、細二分人我執及其種子、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等。

菩薩主斷煩惱障及所知障;所知障如:法我執及其習氣。

此派所認許的人我執同於有部,法我執則指執取二取異體或遍計所執自相有的執著。

中觀宗

瑜伽行

聲聞主斷煩惱障,即人我執、三毒及其種子等。

緣覺主斷執取二取異體的粗分所知障。

大乘主斷執取諸法勝義有及其習氣的細分所知障。二障斷盡與成佛同時。

經部行

聲聞、緣覺主斷煩惱障,即人我執、三毒及其種子等。

大乘主斷所知障, 即法我執及其習氣。此派所認許的人我執皆同於有部;法我執指執取諸法勝義有的執著。

聲聞、緣覺主斷粗細二分人我執、法我執。二我執及其種了、三毒及其種子,都是煩惱障,因為主張法我執也是煩惱障,所以三乘皆需斷二種我執。

菩薩主斷所知障,二我執及煩惱的習氣、由習氣所生的二現錯覺、三門粗重為性及執著二諦體異的垢染,都是所知障所攝。

此派的人我執是指在補特伽羅上執取自性實有的執著;法我執是指在法上執取自性實有的執著。

涅 槃

有部

聲聞決定種性行者,最高證得阿羅漢果,進入無餘涅槃後就身心斷滅,或無補特伽羅,故不

回小向大。

二乘阿羅漢所得的涅槃是:

有餘涅槃:經過修道,當斷盡了染汙無知而留下以前由業與煩惱所感報的蘊體的擇滅。

無餘涅槃:當斷盡了染汙無知,且已經消失了由業與煩惱所感報的蘊體的擇滅,彼時身心皆

已斷滅,成無阿羅漢。

經由菩薩乘修學圓滿成佛,所得的涅槃乃是斷盡了非染汙無知,余皆同于二乘阿羅漢的有餘

、無餘涅槃。佛入無餘涅槃時,佛已不存在。主張究竟三乘,眾生不定成佛。

經部宗

同於有部。

唯識宗

隨教

二乘阿羅漢的有餘與無餘涅槃,皆同已斷盡煩惱障為所依,而以有否剩餘蘊體而。

不定種性的聲聞、緣覺可從有餘涅槃轉入大乘,無餘涅槃時已斷身心續流,也自然

滅盡二障。

佛得無住涅槃,而後仍會示現利益有情,並未身心斷滅。主張究竟三乘,眾生不定

成佛。

二乘無餘涅槃時不會斷身心續流,並可回小向大。

大乘種性以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福慧二資糧最後成佛,得無住涅槃,仍示現色身利益

有情,並未身心斷滅。主張究竟一乘,眾生畢竟成佛。

中觀宗

二乘有餘、無餘涅槃之理,同於隨理行唯識宗。

二乘無餘涅槃者堪取意識之身投生淨土,或由佛勸回小向大。

佛得斷盡二障的無住涅槃,且有法、報、化三身。

主張究竟一乘,眾生畢竟成佛。

共同的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同于自續派

不共的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

主張二乘先證無餘涅槃,再證有餘涅槃,或可回小向大。有餘涅槃:斷盡了煩惱障

而具實有顯現。無餘涅槃:斷盡了煩惱障而不具實有顯現。

佛是得斷盡二障的無住涅槃,同于自續派的主張。

主張究竟一乘,眾生畢竟成佛。

三寶觀

有部

佛寶:佛陀心中的永盡不生智。

法寶:根據《俱舍論》的說法,是指佛、緣覺、聲聞三位聖者心中的涅磐。

僧寶:是指有學位聖者心中的道諦。

經部宗

佛寶:佛心中的永盡不生智,佛陀的色身也是佛寶。

餘二寶,與有部主張相同。

唯識宗

佛寶:佛的法、報、化三身都是佛寶。

法寶:三乘聖者心續的滅、道二諦。

僧寶:具足法寶的三乘有學位聖者。

中觀宗

佛寶:佛的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化身及佛聖者補特伽羅都是佛寶;若以佛自身而內分,則佛身為僧寶,佛語為法寶,佛意為佛寶。

法寶:三乘有學位聖者心續的滅、道二諦。

僧寶:具足法寶的三乘有學位聖者。

有部與經部的三乘證果方式

有部

聲聞乘:

於三世——利根者可以第一世證資糧道、第二世證加行道、第三世證見道到無學道,或鈍根者在更長期間內,修習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主要是生起緣獨立自取空的人無我的三慧,依次歷經有學四道,最後依止聲聞修道位的金剛喻定,以斷「得」的方式斷盡染汙無知而現證阿羅漢果。

《俱舍論》認許:資糧道時發出離心,資糧道分下、中、上三品主修四念住,加行道分煖、頂、忍、世第一法,煖位主修四正勤 ,頂位主修四神足,忍位主修五根,世第一法位主修五力,見道位主修八正道,修道位主修七覺支。又見道斷分別、修道斷俱生煩惱障。

緣覺乘:

在上品資糧道以後,將了悟補特伽羅獨立自取空的人無我的見解,配合百劫或更長劫數的福德資糧一併修習,最後於一座之間,現證加行道之煖位乃至無學道,斷盡染汙無知。另修三十七道品,主修人無我,也有修十二緣起。

菩薩乘:

悉達多太子時是資糧道菩薩。

諸菩薩在資糧道時,于三大阿僧祗劫圓滿修學六度等資糧,此後百劫修成相好之因。

在最後一生,坐菩提樹下,於一座之間,主修補特伽羅獨立自取空的人無我,初夜降天子魔,午夜入三摩呬多的等持,現證加行、見、修三道,最後于黎明時斷盡非染汙無知,現證無學道成佛。

經部宗

三乘:

此宗除了主張無退法阿羅漢與佛的色蘊也是佛以外,其他有關三乘證果方式等都與有部相同。

但是也有師長認為,在經部宗,緣覺乘與菩薩乘的後四道並非一座完成,而是依次完成。

唯識宗的三乘證果方式

唯識宗

隨教行與隨理行唯識宗皆同認許,小乘決定種性行者:

以補特伽羅無我的粗分圓成實作為所修的主體,乃至修習到達究竟位時,依止小乘修道金剛喻定斷盡一切俱生煩惱障,同時現證小乘阿羅漢果。由於聲聞緣覺所修、所斷毫無差別,故二者都有八向住的安立。然而二者之果位並非毫無差異,由於緣覺與聲聞有延長與不延長百劫修集福德資糧之差別,因此果位也有勝劣之分。

隨教行

小乘不定種性行者:

主張:決定種性的專趨寂滅的二乘阿羅漢,不轉入大乘道;不定種性的菩提圓轉的二乘阿羅漢,則能轉入大乘道,而且是從有餘涅槃轉入大乘,不從無餘涅槃,因為主張究竟三乘。所謂究竟三乘,是指聲聞、緣覺、大乘等三乘各有各的決定種性,故而導出三種不同信解與修行,證得三種不同的果位。

又,二乘不定種性之回小向大與中觀宗相同,乃從五道中的任何一道轉入大乘;如果已證得阿羅漢果則從有餘涅槃轉入,因為主張在二乘阿羅漢入滅的無餘涅槃時,已斷了身心續流,無眾生存在,此與有部、經部主張相同,故不從無餘涅槃轉入大乘。不同的是,主張佛聖者入滅時不斷身心續流,佛聖者心應化各種化身,以大悲本願,利益眾生。

隨理行

小乘種性行者:

主張所有定性不定性小乘阿羅漢都可轉入大乘道,因為此派主張究竟一乘,即眾生不論屬於何種種性同,最後必定成佛。並且主張二乘無餘涅槃不斷身心續流,於無餘涅槃時只是斷了苦集二諦的續流,並未斷了阿羅漢聖者的無漏智,以此無漏智回小向大,輾轉投生,趨入佛地。

隨教行與隨理行唯識宗皆同認許,大乘種性行者:

以法無我的細分圓成實作為所修品,以兼修三大阿僧祗劫資糧的方式成就五道十地,循序上進,最後依有情生命之流盡頭的無間道,即以第十地菩薩最後心的等持智的無間道除二障,也就是說,大乘行者于下品資糧道發菩提心,於中品資糧道必證法無我的空性,於上品資糧道得緣空性之止,于加行道得緣空性之勝觀,於見道位親證空性斷分別二障,于修道位斷俱生二障,於佛位斷盡二障。

中觀宗自續派的三乘證果方式

自續派

瑜伽行

小乘決定種性行者:

諸定性聲聞:以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作所修品,最後依止修道位金剛喻定斷盡煩惱障,同時現證聲聞阿羅漢果。

諸定性緣覺:以能取和所取二空的見解作所修主體,最後依止修道位金剛喻定斷盡障煩惱障和粗品所知障,同時現證緣覺阿羅漢果。

主張究竟一乘,所有二乘均將轉入大乘道。又聲聞、緣覺由於所斷的障垢和所悟之理等因素的不同,因此所現證的果位也有高下之別。

大乘決定種性行者:

大乘決定種性行者於下品資糧道發最勝菩提心,於中品資糧道證勝義無的空性,於上品資糧道依法流三摩地從佛的最勝化身親聞教授,並將所得教授之義理付諸實踐。

初生緣空性的修所成慧時,即趨入加行道。于加行道煖位時,厭伏「見所斷染汙所取分別現行」,得明得三摩地;于加行道頂位時, 厭伏「見所斷清淨所取分別現行」,得明增三摩地;于加行道忍位時,厭伏「見所斷執實能取分別現行」,得入真實義一分三摩地;于加行道世第一法時,厭伏「見所斷執假能取分別現行」,得無間三摩地。

接著以見道無間道正對治分別煩惱障112種、分別所知障108種及其種子,解脫道時完全根斷並得滅諦。

于修道位時以下下乃至上上等九品修道,漸次斷除修所斷俱生煩惱16種及其種子、及修所斷俱生所知障108種及其種子。

最後依止有情生命之流盡頭的無間道,頓斷俱生煩惱障和俱生所知障,並於第二刹那現證無上菩提。

經部行

主張聲聞、緣覺二乘主要所斷品是人我執、所證品是人無我,並無粗細之別,因此,證悟的品類也沒有什麼不同,並且此二乘都有八向住的建立。雖然二乘的所修所斷都一樣,但因二乘的積福與修道方式不同,故二乘的菩提仍有勝劣之分。

主張大乘主修法無我的空性,於見道位時斷盡分別二障,此與瑜伽行自續派同許,但卻認許到修道的第八地時斷盡煩惱障。剩下的所知障,經由三清淨地依次而斷,直到成佛悉得斷盡。因此主張:大乘決定種性行者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是有前後次第的。其餘大致上與中觀瑜伽行自續派一致。

中觀宗應成派的三乘證果方式

應成派

小乘決定種性行者:

諸小乘決定種性行者,僅以簡略之理修習無自性實有的人無我。所謂簡略之理,是指不具聽受廣大正理的能力或不具大乘方便分攝持而修空性。不論利、鈍二根行者皆必須福慧雙修,從發起出離心,後以空性為所緣得止、得觀而入加行道,進而依次歷經小乘加行道十品,入世第一法位的等持,當最初親證空性就入了見道,見道時繼續將親證空性的智慧配合福德資糧而起修,就入了修道,如是依次修習九品修道,最後以小乘修道位最後邊際的等持智的金剛喻定斷除我執及其種子,同時現證自乘菩提。又聲聞與獨覺二乘都有八向住的建立,且八向住中的任何一位都是聖者。主張究竟一乘,眾生畢竟成佛。

中觀自續派以下的宗派主張: 證得無餘涅槃前,必須先證有餘涅槃。此派則主張:現證有餘涅槃之前,必須先證無餘涅槃。

小乘不定種性行者:

聲聞不定種性行者,從資糧道乃至見道前,能轉入大乘;見道後即於自乘決定,而在證阿羅漢果後再轉入大乘。緣覺乘則五道決定,必圓滿自乘,而在證阿羅漢果後再轉入大乘。其餘修學之理,大皆同上。

大乘決定種性行者:

利根菩薩先證空性再發心,鈍根者大都先發心再證空性。諸菩薩由發菩提心開始,從無量理門廣泛修習空性義,進而斷除二障。未斷盡煩惱障之前,不能斷煩惱的習氣及二現錯亂的所知障;在現證第八地時,斷盡煩惱障,從第八地到第十地的三清淨地依次斷除上中下三品所知障,最後依止有情心識之流盡頭的無間道斷除所知障,第二刹那予以根斷 ,即現證四身的佛位。

主張涅槃和滅諦都是勝義諦。此宗與其餘大乘宗派見者共的部份如:下品資糧道時發菩提心,中品資糧道證空性,上品資糧道得空性之止,加行道得空性勝觀。俱修三十七道品,行六度、四攝等福慧資糧。不共部份如:二障不能同斷,需先斷煩惱障,再斷所知障。見道斷分別煩惱障112種,修道位斷俱生煩惱障16種。修道第八地斷盡煩惱障,成佛斷盡知障。

大乘不定種性行者。

先發菩提心,後遇惡緣而退心入小乘,依次圓滿小乘道證阿羅漢果,再回入大乘。其餘修學之理,大皆同上。

 

回向文(一)

解脫寂靜海一味,流入無邊道法河,

縱一詞片三毒垢,遍淨此善說甘露;

願由出版善聚力,開啟百千正法門,

五趣有情盡無餘,自在決定勝寶庫!

回向文(二)

惟願以此聞思修習《宗義寶鬘淺釋》的勝妙功德,回向:

    • 如來聖教久住世間。
    • 所有上師、善知識悲心願力早日圓滿。
    • 一切眾生畢竟離苦得樂。

我能如實了知大乘深廣二道,速疾圓滿二資糧,成就成果。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