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17:45: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宗義寶鬘淺釋

 

貢卻亟美汪波尊者

第 17 講

當如歷代祖師的宗規,刻意發起為饒益法界一切有情,需先證得無上正等覺的佛果——以此殊勝願菩提心為動機,而講說、聽聞正法。

正文(81+11)

前講是依著《解深密經》而解釋三性,及由三性建立三無性;已解脫了遍計所執的定義與分類。接著探討依他起之義,如下:

依託其他因緣而生,並且又是圓成實所依的法,就是依他起的定義。

依他起即是依賴著、托仗著與自體異的因緣所生之有為法,也是圓成實性所依的法。例如瓶與瓶的空性,瓶的空性(為能依——無為法)乃是依於瓶(為所依——有為法)而成立,故依他起的空性是能依、是圓成實性、是勝義諦;依他起則是有為法、是所依、是世俗諦,二諦為體一相異。

它分兩類:清淨依他起和不清淨依他起

是說,有為法的依他起,有分清淨依他起與染汙依他起二種,舉例如下:

前者如:聖者的後得智(rjes-thob ye-shes,聖者於三摩呬多中現觀空性,出彼定後所得之智)、佛的相好。

三摩呬多,是等持之義。亦即三乘聖者於等持位中親證無我或空性,稱為等持智或根本智(即入空性定); 再從無分別的親證無我智慧中起座(即在等持位中出空性定),下座時所得的智慧與功德,稱為後得位或後得智。當下所說,清淨依他起的事例是如三乘聖者得位時的後得智(此必為親證無我智慧所攝持的現行心,屬於善心識,如彼皈依心、奉行業果等)。由於依他起是有為法(含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後得智屬心法,故為清淨依他起,亦屬世俗諦。大乘三宗一致承許唯空性是勝義諦(即空性本身),餘法皆為世俗諦(含心法,如親證空性的心——有境)。又如佛的相好,指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等身功德,此諸功德原是源于圓滿菩薩清淨道所成勝果,如雲:「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緣佛相好能生信心、啟發善根、增上道法,故亦屬清淨依他起。

問:為何聖者智是清淨依他起?

答:因是出輪回之道,由於聖者下座時的法行,也是指向出世間,並由親證無我的智慧、及菩提心等攝持而累積福慧資糧,故為清淨依他起(屬無漏業,凡夫業行則屬有漏、非清淨)。

後者如:有漏取蘊。

指不清淨依他起,即依自煩惱與業力而投取輪轉生死的蘊體,稱為有漏取蘊(含欲界與色界的五蘊、無色界的四蘊)。如六苦的總苦:不定過患、不飽足過患、數數高下、數數捨身、數數投生、無友伴苦。有師長說,五取蘊及穢土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間是粗分行苦(因是皆屬正報的依報故);無色界的舍受,則是細分行苦,凡此皆屬有漏。

佛經說:「童愚似掌毛,罔知彼行苦;聖者似眼中,彼心極出離。」是說,凡夫對三苦,特於行苦,如手中置毛,毫無覺受;反之,聖者因具猛利出離心,澈見四聖諦、十二因緣,了知行苦過患,故見三界的行苦如眼中著毛,極大厭離。總之,若內心不斷無明、煩惱等集諦,行苦的苦諦必將相續不已,不斷無間取受五蘊或四蘊。是故當知,誠如班禪大師說,佛教乃是以厭離行苦為主。

補充:

依他起之義——是因緣所生,是圓成實性所依的法,也是遍計所執的能遍計的施設處,故若無依他起,則無以成立三性。如瓶是依託其因緣而生(如依陶工、水份、模型等種種因緣);瓶的空性(圓成實性),如瓶之二取空、遍計所執自相無——即在瓶上依著分別心而假立瓶為瓶想的增益、概念那一分為自相無——此二種究竟實相即是瓶的圓成實性(即瓶的空性)。由此可知,若沒有瓶(法——世俗諦)則沒有瓶的空性(法性——勝義諦),就如沒有花何來花香!

以唯識派而言,依他起不是由分別心假立而有的概念,如瓶非概念而有,是真實的存在,由真實的因緣所導生真實的果,故為自相有、名言無。

問:唯識宗如何安立自宗的中道?

答:若執著遍計所執自相有是常見——指有部、經部;若執著依他起與圓成實自相無是斷見——指中觀應成派,故離斷、常二邊見者唯有唯識宗。由三性建立,依此道修,配合福德資糧攝持,則可斷障、解脫、成佛。世親菩薩《三十頌》說:由於某宗派見者,執著遍計所執自相有,入常見(指有部、經部);又另有某宗派見者,執著依他起與圓成實自相無,入斷見(指中觀應成派)——為遮此見,令入中道,斷障成就,故造《三十頌》抉擇唯識宗的中道見。
在唯識宗,判其勝義有、無,又得引申二義之說,即:

第一義——由三性三無性的觀點安立,即依他起與圓成實性為自相有、勝義有、名言無,因並非純由概念予以假立,是真實存在之法;遍計所執則為自相無、勝義無、名言有,因唯是名言假立。
第二義——由二諦的觀點安立,即圓成實性為勝義有、真實、勝義諦;依他起與遍計所執為勝義無、虛假、世俗有、名俗諦。
例如瓶,固然是依粗分緣起而有——即因果緣起,非假立緣起。此緣起法悉在有為法上安立,然其成立主因在於唯識所現,亦即依他起的瓶的存在是由第六意識或阿賴耶識的近取習氣一分成熟覺醒而有,且需安立依他起的瓶是自相有、勝義有。

在唯識派,若瓶自相無、勝義無,則成無瓶(以唯識派行者認為,若沒有真實的因緣與真實的果,則無因果;因果必是實有、自相有);中觀則認為,諸法勝義無、名言有。也由此引申了唯識派的判教之說,即成認為有部與經部入常見、應成派入斷見。就《解深密經》的觀點而言,應成派是減損邪見的持有有,執持彼見,即有為法無生無滅,如是亦成諸法沒有究竟寶相——三性皆無,成無一切法。唯有唯識見地離斷、常二邊,正住中道;唯依唯識見地修學,使能成佛。

持斷見者有三過失,即:1.墮三惡道。2.斷解脫道命根。 3.損壞佛教。
然而,若依佛的究竟意趣,而結合五道十地,則持自續派以下的見地固然能發出離心、修皈依或發菩提心等,但是修行至高,道位也僅下品資糧道,無以登上中品資糧道,因中品資糧道含遍證空性。而自續派以下並不能證應成派的空性。宗大師的《廣論》、《略論》勝觀主述見品,主要即是遮破唯識宗與自續派見地而安立應成派自宗的。
如前述,依他起是由因緣而生,非名言假立,並得區分二類,即清淨依他起——即凡不引生煩惱之法,而能生輪回對治道之法;不清淨依他起——即凡引生煩惱之法,而導生輪回因緣的有漏有為法。
《莊嚴經論》說依他起有十種意趣,即:1.無自主生。2.過去因緣已生,無再生之理。3.現在成立,但第一剎那在第二剎那不存在,先生後滅,細分無常。4.破常見的執著——無常執常。5.破樂見的執著——以苦為樂。6.破我見的執著——無我執我。7.破不淨見的執著——不淨執淨。8.生無自性性。9.相無自性性。10.勝義無自性性。另世親菩薩在這以上,外加心境同體(二取空),共成十一種意趣。

空掉二種我執中任何一者的真如性,就是圓成實的定義。

指遮破二種我執(人我執、法我執)的所執境的真如性(即空性)。即是圓成實性。
由二種我執及其所執境之義,可引申安立為二組:

(一)、1.人我執(是執著人我的顛倒心,是存在的)的所執境——人我:即獨立自取我(是不存在的)。
2.法我執(是執著法我的顛倒心,是存在的)的所執境——法我:即二取異體、與遍計所執自相有(是不存在的)

(二)、1.圓成實性是指人無我或法無我(即空性),其對反是人我或法我。
2.證人無我的心或智慧,其對反是人我執;證法無我的心或智慧,其對反是法我執,即由此二道正對治人我執與法我執。在唯識派,人無我、法無我皆安立為圓成實性。

它分為二類:不顛倒圓成實與不變易圓成實。前者如聖的三摩咽多智。
三摩咽多智指聖等持智,是有為法;因具相圓成實性是無為法,等持智是有為法,故此不顛倒圓成實並非具相圓成實性,只是假立、假名的圓成實性。
後者如法性。指法無我——即遍計所執自相無、二取異體空。
不顛倒的圓成實雖然被列入圓成實之一類,但不是(真正的)圓成實。
即聖等持智是因緣法、有為法,如修習道次第、親證空性的心,皆是來自于之前所修或已證而有(是經由聽聞串習的因緣,配合福慧雙修,才得以生起),故為假立、假名的圓成實性,應屬依他起,不是具相圓成實性。
因為那(是一種屬於認知的聖智),不是道的究竟所緣——“一種清淨法,此法一旦被緣上,便能(產生)盡除障垢(的作用)
因道的究竟所緣,必須是空性(即圓成實性——人無我或法無我)。也就是說,解脫道的究竟所緣,是緣人無我而修;成佛道的究竟所緣,是緣法無我而修——即緣著人無我與法無我而修證圓滿,如其次第能斷煩惱障及所知障。此中所說的不顛倒圓成實的智慧,則並非清淨道的究竟所緣。
補充:
空掉或遮破人我、法我隨一的所執境,即是圓成實性。人我執是輪回根本,法我執是成佛障礙。也有師長說,人無我是粗分的圓成實性,是二乘道的主修品;法無我是細分的圓成實性,即能取所取異體空、遍計所執自相無,是菩薩道的主修品。由此可見,認知三性極為重要,欲求斷障、證果,卻不知唯識派的空性的主修品的安立,如緣木求魚,無有是處。

問:不類倒圓成實安立為勝義有的理由為何?
答:由第一義上說法,有二,即:
1.見道位以上聖者親證空性的聖等持智(即心法——有

境,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此雖不是真正的圓成實,但卻是不增長煩惱的境,故為勝義有。
2.在唯識派,它的存在並不是唯由分別心所假立,是真實存在,故是勝義有(不是世俗有)
問。何謂不變易圓成實?
答:所謂不變易圓成實,是指究竟實相為本質的恒常的無為法(即空性——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清淨道的究竟所緣,分有二種:

1.清淨煩惱障的究竟所緣——指二乘道的究竟所緣為人無我,依此而修可斷人我執,得解脫果。

2.清淨所知障的究竟所緣——指大乘道的究竟所緣為法無我,依此而修可斷法我執,盡除二障,成就佛果。

問:二取空與遍計所執自相無屬於不變異圓成實,二者有否粗細分的差別?
答:二者皆為具相的法無我,並無粗細分的差異,所證皆為導至諸法唯識之見的究竟方便,也就是,從根識上證成諸法唯識所現,乃依二取空;從意識上證成諸法唯識所現,乃依遍計所執自相無。有師長說,證一即證另一;也有師長說,先證二取空,再證遍計所執自相無。
又,所知分為兩類:世俗諦、勝義諦。

《父子相會經》說:一切心識所證知的法,唯有二諦,無二諦之外的法,亦無同是二諦的法,存在的法必為二諦隨一。

以觀察思擇名言的理智量緣得之境,就是世俗諦的定義。

此中的理智量是指名言量,意即凡由受染汙的世間名言量(因具二我執、二障)所找到、所共許、所對境之法,或是由親證現量以具二現而證的法,即為世俗諦。如瓶,是由世間執取瓶為瓶的心所認定、共許,故為世俗諦。世俗諦的範圍——即一切有為法。與除了空性之外的無為法。
「虛假的事物」、「世俗諦」、「名言諦」都是同義詞。

凡夫名言量所認許的、可找到的法為世俗諦,但此世間錯亂名言心卻不知其現外境有,實為外境無、唯識所現,亦即印象與實相不一致,因此,世俗諦是虛假之法。世俗諦本為虛假,卻安立為諦,此安立為諦,是指由法我執的顛倒心顯現並執取為外境有、遍計所執自相有之義。

以觀察思擇勝義的理智量緣得之境,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指由觀察、思擇究竟實相的勝義量——即親證空性的心所找到的清淨、真實之法,稱為勝義諦。亦可說由親證現量以二現隱沒而親證的所證品,或說勝義量所認知、安立之境,即稱為勝義諦(是聖等持智的行境)。《辨中邊論》說:「勝義諦有三,謂義得正行。」意即,從寬鬆而言,勝義有三,即:

1.義勝義諦——指不變異圓成實。
2.得勝義諦——指涅槃。

3.行勝義諦——指聖等持智,即不顛倒圓成實。

此中,嚴格上說,勝義諦唯是不變異圓成實,即依他起的究竟法性。
「空性」、「法性」、「圓成實」、「勝義諦」、「真際」、「真如」都是同義詞。
即空性、法性、圓成實、勝義諦、真際、真如皆異名同義。在唯識派,勝義諦是空性,是遮破法我的本質(即遮破二取異體、遍計所執自相有);法性是諸法的特性;圓成實是三性中的實相;勝義諦指聖等持智的所對境;真際、真如是法的究竟實相或法的真實義,凡此俱是同義。
補充:
空性六特色:1.無為。2.甘露。3.寂滅。4.離戲。5.光明。6.甚深。
《辨中邊論》說空性有五相:1.不可言說。 2.不可思議。3.無二相。4.一味。5.無差別。
在唯識派,空性分人無我、法無我,《般若經》則說二十空、十八空、十六空、或四空,唯識派也引用此空性分類解釋自宗的空性義。
各宗皆依各自見地解釋《般若經》之義,譬如《般若經》 說:「業與異熟果是有的,但作者無所緣。」此即有不同解釋:
聲聞部對此問難:業與異熟果是有的,但此為世俗有或勝義有呢?若是世俗有,表示也有造業者,不應許作者無所緣;若是業與異熟果勝義有,則不應說一切法勝義無。

中觀宗回答:自宗認許一切法世俗有、勝義無,故業與異熟果是世俗有,非勝義有;作者也是勝義無、名言有,並非沒有。
唯識派則答:《般若經》說,業與異熟果皆是依他起,故為勝義有、自相有、名言無、世俗無,造業者也是依他起,為勝義有、自相有、世俗無;《般若經》說諸法無實,並非如實語,故是不了義經——如是安立,即無過失。

以下是唯識派以二諦觀點而安立的第二義,即圓成實是勝義諦、勝義有;依他起與遍計所執是世俗諦、勝義無。

凡是勝義諦,皆以自相而存在(即勝義諦均有自性、自相);然而世俗諦則不一定皆以自相而存在。

是說,勝義諦是真實的,故為實有、勝義有、自相有。然而世俗諦是虛假的(印象與實相不一致),故依他起是虛假的,是名言有、自相無;遍計所執也是世俗諦,是名言有、自相無。

以下是唯識派以三性三無性的觀點而安立的第一義:

因為(屬於世俗諦的)依他起固然以自相而存在,但(另一屬於世俗諦的)遍計諸法則不以自相而存在(遍計諸法依名言施設而有,依虛妄分別而生)。
即自相有、無乃是依於是否由分別心假立而判分,依他起為真實因緣所生,故為自相有;遍計所執是由分別心予以施設名言而有,非因緣所生,故為自相無。

又,凡是假法,不一定皆虛假地存在,因為依他起雖是假法,然而(在經驗界)真實地存在。
假法,指世俗諦的虛假之法,即依他起雖是虛假之法,但卻也是真實、實有的存在,此二並不相違。

由上述第一義的三性三無性的觀點,而安立自相有無,即得契入中道。也就是說,若執取遍計所執自相有,成常見(此遮有部、經部的增益邪見);執取依他起與圓成自相無,成斷見(此遮應成派的減損邪見),由此遮破斷常二邊見,成立唯識自宗的中道見地。

《解深密經》說二諦體一(即諸法表像與實相本尊為一,如《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義)、相異(相上為異,指能認識的心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現與外相)之義;相反的,若二諦體異(即完全無關),則有四缺失;

1.成證桌子的空性,不能斷除緣桌子的法我執。因桌子為世俗諦,桌子的空性是勝義諦,若二者體異,即成證桌子的空性並非證桌子的實相,如是即成證桌子的空性,不能斷除緣桌子所起的法我執的障礙的缺失。而事實上,證桌子的空性,可斷除緣桌子所起的法我執。

2.成桌子的空性不是桌子的究竟實相,因二者體異,亦即空性與依他起完全無關,則成圓成實並非依他起的究竟實相的缺失。

3.成唯遮桌子的二取異體、或遮遍計所執自相有、彼不成為桌子的空性的缺失。

4.成佛陀的相續也有無明的缺失,即若二諦體異,則成佛所親證的空性智慧無以斷障,如此,即有佛未斷無明之失。

由上述可知,若二諦體異,有此四缺失,因此證成二諦體一。

若二諦相一,則也具四缺失:

1.成未學佛的凡夫可證勝義諦,如能證桌子當亦能證桌子的空性的缺失,以二諦相一故——但事實上,未學佛的凡夫不能證勝義諦。

2.成空性具染汙品的所緣的缺失,以二諦相一故——但事實上,空性是清淨道的所緣。

3.成凡夫修行無意義,不需修習即可成就道果的缺失,以二諦相一故——但事實上,凡夫仍需修行才得成就。

4.成世俗諦無差別行相的缺失,以二諦相一故——但事實上,有緣起差別。
由上反推,二諦是體一、相異。
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自續派對於「三時」和「無遮」的安立方式都是相同的。
即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自續派對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與無遮之義的安立皆同。請參閱前說。
(隨教行的)唯識宗主張:色等五塵不成其為外境,因為五塵是藉著阿賴耶識中不共業熏習所成的習氣之力,從內識的體性上生起的。

此為諸法唯識之義,指外境的法來自於內識習氣成熟之力而有,故心境同體;亦即當阿賴耶識或意識上的習氣覺醒、成熟時,即現行一切外境。

問:何為習氣?

答:即具足感果功能者,唯識派主張一切法唯心識上習氣成熟所現(即唯識所現),一般習氣有四種:
1.同類種習氣——無始以來由前前習氣續流而有,如昔日已見之事物,今又能見,是此習氣之果。

2.現詮習氣——即五根、五塵等現前所覺受的果報,無始以來已曾串習的安立名言的種種言詮,如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即是此習氣之果。

3.三有習氣——三有即輪回,是往昔十二因緣中有支的習氣,而得入惡趣、善趣、生、死的果報。

4.我見習氣——我見指末那識,由往昔末那識執取人我的習氣,安置于阿賴耶識上,故至今仍執人我。

要之,當習氣覺醒時,習氣是阿賴耶識的所緣,也由阿賴耶識而現一切法。染汙業習氣則是接續來世生死輪回的主因,遇緣成熟感果,也因此有輪回能見業,受用業的差別;若能聽受善知識的教化,經由修道輾轉增上,將染汙習氣轉成清淨習氣,則能出輪回。

真相唯識派主張:色等五塵雖非外境,但仍可成立其為立體物象

即真相唯識派主張,五塵為外境無,現外境有為錯亂;但現為粗分立體的外境,如其所現而有,此不成外境有,並非錯亂。

假相唯識派主張:若五塵是立體物象,則必為外境;(五塵即非外境)故不能成立其為立體物象。

即假相唯識派主張,五塵不僅外境無,且所現粗分立體的外境,已成外境有,並非如其所現而有,故二者所現皆為錯亂。

(二)有境

因為隨教行者主張八識,所以他們認為:阿賴耶識就是補特伽羅(一詞所指)的事例。

這是探計我是誰?誰是我?輪回者是誰?以自續派以下皆同許補特伽羅自相有,故去找可找得到。主張八識的隨教行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即是補特伽羅的事例,是業果的所依,也是輪回的相續者;亦即在阿賴耶識上承續前生後世的業因果報,阿賴耶識即是輪回者的補特伽羅。

然而隨理行者主張:意識是補特伽羅的事例。

因為隨理行唯識派只許六識,故業果的所依有情、承續前生後世的業因果報,是此意識,意識即是輪回者的補特伽羅。

隨教行者主張:阿賴耶識緣識內的種子,但不辨其行相,其性質是無記的。

識,指前七識;即前七識隨一所造的一切善惡無記業種子皆安置于阿賴耶識上,因此阿賴耶識是:

1.含藏前七識隨一所造作的一切善惡無記業種子之處。

2.不分別所緣的行相。
3.無覆無記(為舍受)。
它是一個持久堅固的主體意識,只與助伴的心所——五遍

行相應。

指阿賴耶識是心王 (即主體意識),是無常性而不間斷(持久堅固、不斷滅),而且僅與五遍行(即五種心所——觸、作意、受、想、思)相隨同俱。
問:為何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呢?
答:因為阿賴耶識是補特伽羅的我的事例,而我則不可能與分別心同位,故為無分別心。 阿賴耶識對境無粗分的執取,如雲:「行相明不明」,即說,阿賴耶識有明現境,但無力證境,故其相隨同俱的五遍行中的想心所是無分別想,受心所為舍受(因心王為舍受,心王心所同俱故)。
又,在有覆與無覆二者之中,阿賴耶識屬於無覆無記。

有覆指有煩惱染汙;無覆指無煩惱染汙。阿賴耶識必須是無記性、非染汙、具舍受;無明心則是有覆無記。
因為斷善根者的生命之流中有阿賴耶,所以阿賴耶不是善法。
斷善根者,指一闡提;是說斷善根者的續流中也具有阿賴耶識,故阿賴耶識不是善性。
(又,色、無色等)上界的生命體也有阿賴耶,所以阿賴耶也不是不善法。
是說,上二界眾生的續流上也具阿賴耶識,故阿賴耶識也不是惡性。
補充:
1.阿賴耶識是無記性(非善非惡的中性),其不能為善性或惡性,若是善性或惡性,則有二點缺失,即:

  • 斷善根者、具惡念者心中以有惡習氣、種子,阿賴耶識是安立善、惡業習氣之處;若阿賴耶識為善性,必善性一直現行,則惡業種子無以安置其處,故非善性。

同樣的,若為惡性,必惡性一直現行,而上二界之業皆為善性或無記性,則彼善業種子無以安置其處,故非惡性。由此而知,阿賴耶識必須是無常性、無記性,非善、非惡才得以安置善、惡業種子。

2.阿賴耶識有二種,即:

所依異熟的阿賴耶識——指第八意識,是心王,彼所緣為五根、五塵、人我執、法我執等一切法,又因為不能證境,故是無分別的現而未定識。
能依種子的阿賴耶識——此是指前七識隨一所造的一切善惡無記的業習氣,此能令生起、結合染淨法的因與果的本質,為不相應行法,故共許為假名的阿賴耶識,此並與含藏業習氣的阿賴耶識體一。

3.暫時不具阿賴耶識者,是在聖者的滅等至時;小乘有餘涅槃及大乘第八地以上則已無阿賴耶識,此時阿賴耶識轉成異熟識的本質(即阿賴耶識的續流),直至小乘無餘涅槃悉已斷滅,成佛時亦完全無阿賴耶識,悉已轉成大圓滿鏡智的本質。

問答:

  • 何謂依他起之義?
  • 何謂後得智?
  • 為何聖者智是清淨依他起?
  • 何謂不清淨依他起?
  • 唯識宗的勝義有無,以第一義如何安立?
  • 唯識宗的勝義有無,以第二義如何安立?
  • 若持斷見有那三種過失?
  • 由二種我執及其所執境之義有可引申那二組安立?
  • 何謂不顛倒圓成實?

10.何謂不變異圓成實?

11.空性具那六特色?

12.何謂二諦的體一相異之義?

13.習氣有那四種?

14.阿賴耶識特質為何?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