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7 09:05:50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7 08:55:56   編輯部 報導 

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

傳記在藏文中稱為rNam-thar,字面上的意思為「全然解脫」之意,是「關於佛教聖者、教派傳承的始祖、著名僧人、瑜伽士、傳承繼承者、上師……等的故事。」(Goss,13)大陸學者張雲在《青藏文化》一書中,認為藏傳佛教傳記和「王統記」(rgyal-rabs),同樣起源自《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中的『贊普傳記』。而義大利學者Tucci則在Tibetan Painted Scrolls一書中,指藏傳佛教傳記書寫傳統的興起,係受到了後弘期教法史(chos-‘byung)帶動所致,事實上,藏傳佛教傳記在起源背景上,有著來自於中國史學、印度佛教密乘與西藏本土民俗等複雜、多面的文化影響,但就其內容和作用而言,成就者傳記可等同和做為密續經、疏的補充。其主要作用之一,即是傳下外、內密法修持的說明與開示。


有別於西方學者以敘事模式、含納的層面來區隔傳記,西藏人對傳記的分類,主要著眼於其敘事所涉入的精神境界與修持經驗,而不在於敘事的模式或結構。依傳記所涵攝的教義、象徵和修持等層面,分為外、內、密三種。透過外、內、密三種傳記的迭次進展,呈現出對教義、修持的各種進境闡釋,和修道系統上的教授互相援引、對應,構成了完善的「見、修、行、果」修持體系,也創造出西藏佛學與文學難以(與西方)類比的特殊性。
本文討論的傳記文本,集中在女性上師傳記和當代重要的藏傳佛教上師自傳文本,尤以寧瑪派女性祖師─-伊喜措嘉(Yeshe Tsogyal)的伏藏密傳為論述的主軸。措嘉密傳原名為「西藏王妃伊喜措嘉事行密傳、明示八章,乾闥婆之歌鬘敬題」,清楚地標示出措嘉的身份、傳記的分類層級、長度、以及饒富象徵的題名,讓讀者能由書名判別此傳記的特色。


若將措嘉密傳當成是一部廣義的密乘教法,則整部密傳的書寫,兼具了文學性與宗教性,等同於一部密乘法教與措嘉的生平記述。做為罕見的女性上師文本外,此密傳還含納了其他西藏文學獨具的文類,囊括了Robert Everett Goss所指西藏佛教文學中四大特殊文類中的大多數,是世界傳記文本中的一大殊例。本文共分五個章節來討論與措嘉密傳相關的藏傳佛教特殊議題,企圖藉以建立一個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可類比藏傳佛教修行次第的論述層次。由外而內即是由顯教教義至密法的詮解、由最外圍的西藏文學與傳記書寫的敘境(context)、歷史背景引介,漸次進入藏傳佛教傳記文本(text)的敘事分析中,最後以空性教義的討論作結;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與組織架構,能讓讀者對藏傳佛教傳記所含納的密乘教學、指引次第,有一初步的瞭解輪廓。


在本文第一章中,先對藏傳佛教的解脫傳記rNam-thar,有一歷史、語源和分類上的說明討論;

在第二章中,則針對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特殊性,從女性上師傳記的角度來加以詮釋、解析,並從其與瑪卓拉卓傳記在「預言與轉世」層面上的互涉,做互文性(intertext)的討論。

在第三章中,則以措嘉密傳的敘事分析為主,探討其傳記敘事結構的特色、轉世相關的議題、夢境象徵、密乘修持次第等議題。

在第四章中,則延伸至伏藏、空行母、佛教女性身份認同……等和措嘉特殊身份相關的議題討論。

到第五章,則以空性的東/西方詮釋差異做最後的歸結,也藉此呈現出藏傳佛教傳記中對見、修(密乘修持次第)系統的指涉與教示。由此,將措嘉的密傳敘事,試以「密乘詮釋學」的角度分析、詮釋,而彰顯出其做為密乘修持指引與行者典範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伊喜措嘉佛母  敦珠佛學苑

《空行法教》是選自數種伏藏的教言合集,是蓮師於西元九世紀住在西藏時所傳下的實修口訣。
  這些教言,由蓮師的主要弟子、卡千公主空行母伊喜.措嘉輯錄而成。伊喜.措嘉是金剛瑜伽女的五位空行母化身之一,體性上也是蓮師自己的化身之一。她的出世,是為了襄助蓮師在雪域西藏弘傳金剛乘,尤其是伏藏的法教。
  本書以西元十二世紀伏藏師娘.讓.尼瑪.沃瑟所取出的伏藏為本,編者所採用的是數十年前由一位中亞探險家自某座蒙古寺院攜回、收藏在丹麥皇家博物館中的手稿,包含了蓮師口傳法教的精髓,是針對一般佛法與個人如何實際修持的教授。


  在《空行法教》中,蓮師透過與伊喜措嘉佛母對答的方式,把整個藏傳佛法的修道次第,做了一個完整、明確的說明:從皈依、發菩提心、密乘的誓戒、選擇與依止上師、本尊修法,到心性的禪修與中陰指示,清楚、平易、且精要地娓娓道來。尤其在後面的章節中,關於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觀修,以及如何閉關等,皆有重要的闡述,精闢、翔實而且完整,是中文相關出版品中少見的第一手資料。這些文字,說來簡單,實則不易,但對於真正想要實修或是探求內在世界的人們,肯定會是一生最為忠實、助益的友伴。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全文影像全文影像瀏覽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89/博士/ 研究生:劉婉俐   

 指導教授:簡瑛瑛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

 簡瑛瑛教授

前言
第一章:藏傳佛教傳記的定義、發展及特性
一、藏傳佛教傳記的起源以及和宗教、社會、歷史的關連
二、藏傳佛教傳記在前弘期、後弘期的歷史發展與演變
三、藏傳佛教傳記書寫的特性與分類法
四、《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傳》對藏傳佛記傳記書寫的影響
第二章:伊喜措嘉佛母密傳與其他女性上師傳記
一、伊喜措嘉佛母傳記的時空背景及其特殊性
二、女性上師瑪吉拉卓與施身法
三、女性上師傳記對現代行者的啟發與參考價值
第三章:措嘉密傳的密乘敘事
一、敘事結構與韻、散夾白的文體特色
二、降生因緣與化身、轉世
三、夢境的象徵與預兆
四、密乘的修持次第
第四章:措嘉密傳的相關議題─伏藏、空行母與佛教女性身份認同
一、藏傳佛教的伏藏
二、空行母與藏傳佛教傳記
三、佛教中的女性身份認同議題
第五章:「空性」見地的東/西詮釋傳統與差異
一、中觀學派的形成以及相關的詮釋演變
二、藏傳佛教對空性與見、修次第的闡釋
結語

 

中文部分:
[法]麥克唐納(Ariane MacDonald)著,耿昇譯,王堯校,《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考釋》。西寧:青海人民,1991。
[奧地利]勒內‧德‧內內斯基‧沃杰科維茨,謝繼勝譯,《西藏的神靈與鬼怪》。拉薩:西藏人民,1993。
F. W. 托瑪斯著,李有義、王青山譯,《東北藏古代民間文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噶舉人法集(二),李宜臻編譯,《時間是個大騙子》。台北:寶鬘譯經會,1994。
Jean-Francios Revel, Matthieu Ricard著,賴聲川譯,《僧侶與哲學家》。台北:先覺,1999。
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正觀,1996。
Sandy Boucher著,葉文可譯,《法輪常轉》。台北:立緒,1997。
T. R. V. Murti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台北:華宇,1884。
Willism Edward Woothill主編,《最新漢英佛學大辭典》。台北:新文豐,1982。
土觀‧羅桑卻吉尼瑪著,劉立千譯注,《土觀宗派源流》。拉薩:西藏人民,1999。
五世達賴喇嘛著,劉立千譯注,《西藏王臣記》。北京:民族,2000。
日慧法師,《四部宗義略論講釋》二版。台北:法爾,1993。
月稱法師著,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台北:慧炬,1994。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社科學術文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冉光榮,《中國藏傳佛教寺院》。北京:中國藏學,1994。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北京:今日中國,1990。
布頓著,郭和卿譯,《佛教史大寶藏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札雅‧諾丹西繞,《西藏宗教藝術》。拉薩:西藏人民,1997。
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台北:佛光,1998。
石泰安著,耿昇譯,陳慶英校,《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的研究》。拉薩:西藏人民,1993。
仲巴仁波切著,繆樹廉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台北:眾生,1996。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台北:正聞,1971。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台北:文津,1995。
朵藏加,《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拉薩;西藏人民,1996。
江燦騰,《台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1992。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文學史》上、下冊。台北:文殊,1987。
吳汝均,《印度佛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5。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學生,1996增訂版。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1982。
佟錦華,《藏族文學研究》。北京:中國藏學,1992。
卓格多傑,《火舞空行──移喜蹉嘉傳奇》。台北:圓明,1997。
周煒,《西藏文化的個性──關於藏族文學的再思考》。北京:中國藏學,1997。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1999。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文殊,1989。
宗薩欽哲仁波切著,楊憶祖、馬君美、陳冠中譯,《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台北:眾生,1998。
岡波巴著,張澄基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台北:法爾,1996。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1999。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西寧:青海人民,1988。
法尊法師,《西藏與西藏佛教》。台北:天華,1997。
法尊法師譯,《阿底峽尊者傳》。台北:佛教出版社,1977。
直貢‧丹增白瑪堅參著,克珠群佩譯《直貢法嗣》。拉薩西藏人民,1995。
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台北:圓明1998。
金色蓮花,《密教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金色蓮花,1996。
阿旺洛追扎巴著,許得存譯,《覺囊派教法史》。拉薩:西藏人民,1999。
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汝倫譯,《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1992。
保沃‧祖拉稱瓦,《賢者喜宴》(另譯《智者喜筵》)(藏文版)。北京:民族,1986。
洛珠加措、俄東瓦拉譯,《蓮花生大師本生傳》。西寧:青海人民,1990。
范學宗編,《全唐文全唐詩吐蕃史料》。拉薩:西藏社科院,1988。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1989。
根桑澤程,《密宗法義精要》。台北:佛教出版社。
班班多傑,《拈花微笑──藏傳佛教哲學境界》。西。寧:青海人民,1998。
索南才讓(許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注,《西藏文統記》。北京:民族,2000。
貢噶老人口述,《白雲間的傳奇――貢噶老人雪山修行記》。台北:正法眼出版社。
屠友祥釋譯,《百喻經》。台北:佛光,1997。
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三冊。台北:新文豐,1992。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冊──中觀思想論集(龍樹與中觀)》。台北:大乘文化,1978。
張雲著,《中國地域文化叢書──青藏文化》。瀋陽:遼寧教育,1998。
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附〈入二諦〉〈中觀要訣〉》。台北:東初,1990。
陳楠,《藏史叢考》。北京:民族,1998。
傅偉勳,《永恆與現實之間:當代宗教思想家》。台北:正中,1991。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1999。
堪布卡塔仁波切著,何文心譯,《證悟的女性》。台北:眾生,1995。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著,馬爾巴翻譯學院譯,《空:大自在的微笑》。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堪布昆丘嘉真、維多利亞.哈肯巴勒編譯,謝思仁譯,《噶舉金鬘傳承上師》。台北:眾生,1996。
敦珠法王等著,許錫恩譯,《九乘次第論集》。香港:密乘佛學會,1997。
智悲光尊者著,根桑澤程上師講授,劉立千譯,《大圓勝慧本覺心要修證次第(口講本、直譯本)》。北京:民族,2000。
欽則旺布著,劉立千譯注,《衛藏道場勝跡志》。北京:民族,2000。
渣華龍清巴尊者著,劉立千譯,《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收錄於金剛乘全集第三輯。台北:密乘,1985。
無垢光尊者原著,龍清善將巴釋解,《大圓滿禪定休息清靜車解》。台北:自由,1998。
黃維忠,《佛光西漸──藏傳佛教大趨勢》。西寧:青海人民,1998。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1988。
楊貴明、馬吉祥編譯,《中國藏傳佛教高僧傳略》。西寧:青海人民,1992。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
裝巴阿叟度語,陳健民筆受,《媽幾腦準祖師略傳及其施身法等教授》。台北:吉祥印經會,1984。
達倉仲巴‧班覺桑布著,陳慶英譯,《漢藏史集──賢者喜樂贍部洲明鑒》。拉薩:西藏人民,1999。
達賴喇嘛著,康鼎譯,《流亡中的自在》。台北:聯經,1990。
達賴喇嘛著,陳琴富譯,《藏傳佛教世界》。台北:立緒,1997。
鈴木大拙,《禪與日本文化》。台北:桂冠,1992。
寧世群,《苦行與樂趣──藏傳佛教僧侶生活》。西寧:青海人民,1998。
廓諾‧迅魯伯,《青史》(藏文版)。成都:四川民族,1985。
輔大聖言會,《文學與宗教》。台北:時報,1988。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1997。
劉立千譯注,《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2000。
蓮花持明,《蓮花生大士全傳1-5》。台北:全佛,1996。
蔣貢康楚仁波切、塔湯仁波切,《,鄭振煌譯,了義炬.活用佛法》。台北:慧炬,1989。
諾布旺丹,《生命之輪──藏傳佛教活佛轉世》。西寧:青海人民,1996。
霍巍,《西藏西部佛教文明》。成都:四川人民,2000。
龍欽饒降巴祖師著,法護譯,《大圓滿三自解脫論》。台北:大藏文化,1995。
彌勒菩薩造,無著論師釋,譚錫永譯,《寶性論新譯》。香港:密乘佛學會,1996。戴密微著,耿昇譯,《吐蕃僧諍記》。台北:商鼎,1993。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1997。
寶唱、震華大師編,《比丘尼傳全集》。台北:佛教出版。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高雄:佛光,1990。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1995。
釋迦仁欽德著,池安譯,《雅隆尊者教法史》。拉薩:西藏人民,1989。
參考論文:
王堯,〈關於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三期。
法尊,〈西藏前弘期佛教〉。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史論集》,台北:文殊,1987a頁35-54。
法尊,〈西藏後弘期佛教〉。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史論集》,台北:文殊,1987b頁55-78。
昌願,〈從中觀看康德的理性二律背反〉。《內明》雜誌第210期,頁3-9。
原田覺作,許明銀譯,〈西藏佛教的中觀思想〉。《華岡佛學學報》第七期,頁301~327。
鄭學禮,〈中觀、康德與維根斯坦〉。《哲學與文化》第十六卷第十二期(1989:12)頁42-55。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