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6 13:15:1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6 09:19:08   編輯部 報導

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   指導教授:釋慧開
 

本文的題目是「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可以解讀為:在生死學理論建構的背景下,探索佛教詮解生死流轉之實相與其超克之可能性等問題的核心理論——緣起理論。本文以專題探究的方式,考察佛教經論及當代的相關研究成果,將研究焦點集中於解析與詮釋初期佛教之緣起「概念」與「內容」,以探討緣起理論下的佛教生死觀。

 綜觀全文,本論文著力於兩個問題主軸:(一)歷來從探討「十二緣起」所獲得的不同緣起「概念」,其相互之間關係為何?以及,在不同緣起「概念」的詮釋觀點下,各家所詮解的緣起「內容」,其側重點為何?(二)從緣起理論的角度,如何來詮解生死流轉之實相與其超克之可能性?

  本論文共分成六章,第一章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並介紹近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論文的架構。第二章依次分析「緣」、「緣生」與「緣起」等詞之意義,及緣生法句型結構所呈現出來的「緣起」概念,藉此探討緣起思想之哲理義涵,及其對生死流轉實相的說明。第三章進一步探究「緣起」與「法」此二概念之間意義的交涉,並反駁「緣起不是法,故緣起與解脫無關」這樣異於傳統的推論。第四章藉由「認識論緣起觀」所引發的爭議為切入點,以現代佛使比丘、印順法師對緣起的詮釋為線索,探討二者觀點同、異之處,及此觀點相異之處所代表之佛教生死觀的特色;並對緣起理論下,如何來解說「識入母胎」此一學理難題,進行初步的討論。第五章主要是探討「(緣起)無我論下的輪迴觀」此一課題,透過探討佛教的「業」(kamma)與「輪迴」(skt. samsara)理論,來說明佛教依緣起無我論所建構之業果相續的有情觀。第六章總結前述各章之結論,並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發現與限制,以及其他有待延伸之課題。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92/碩士/研究生:黃瑞凱  指導教授:釋慧開  

釋慧開教授-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全球資訊網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取得日本國際學士院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證書-「聯合國」世界大學總長會議所認定,107國家認定與加盟。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  02-27196686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釋慧開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說明......... 1
(一)研究緣起..... 1
(二)研究動機..... 4
1.對心性體認的現代生死學之反思........ 4
2.批判的繼承...... .7
3.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的省思..... 9
(三)「緣起」與佛教生死觀試探...... 10
1.「生死之間」—「苦」與「緣起」.... 11
2.「生前死後」—「緣起」與佛教對生死輪迴現象的解說......... 15
第二節、「緣起」思想問題研究脈絡及本文研究取向..... 17
(一)「緣起」相關問題的前理解..... 17
(二)「緣起」概念之省思.... 19
1.十二緣起的詮釋之爭—因果關係與論理關係.... 19
2.「緣起」、「法」概念之交涉........ 23
(三)「緣起」內容之省思......... 26
1.「緣起」支數問題與進一步詮釋的可能性...... 26
2.「緣起(無我論)」與業感輪迴說理論上的矛盾.. 29
第三節、研究目的.... 31
第四節、論文結構.... 32

第二章 緣起思想之蘊涵分析(Ⅰ) —從緣生法句型結構論緣起的哲理義涵..... 35
第一節、前言..... 35
第二節、緣起甚深難見...... 37
(一)理解緣起步驟之理路斷層的啟示..... 37
(二)解讀十二支「緣生法」時的難題...... 40
第三節、緣生法句型結構實謂分析與意義釐清.... 42
(一)「緣」、「緣生」與「緣起」字詞解析.... 42
1.「緣」之解析... 42
2.「緣已生法」之解析.... 46
3.「緣起」之解析... 48
(二)緣生法句型結構之意義釐清.... 50
1.「緣起」是指從「緣」到「緣已生法」之理則.... 50
2.「緣起」的順逆雙向結構... 57
第四節、歸納緣起的義涵與評論緣起詮釋觀點之爭.. 60

第三章 緣起思想之蘊涵分析(Ⅱ) —從緣起與法概念之交涉談佛陀的教導... 65
第一節、前言..... 65
第二節、緣起理則的特性..... 67
(一)彼(法)界確立—法住性、法定性、此緣性... 67
(二)此緣性者—如性、不違如性、不他性..... 72
(三)緣起的特性與證悟的心境—以法眼淨為例.... 74
第三節、「法」之考察...... 75
(一)「法」之岐義與問題說明....... 76
(二)佛典之「法」(dhamma)義...... 80
1.漢語佛典之「法」義...... 81
2.巴利語 “dhamma” 之解讀... 83
3.法(dhamma)與諦(sacca)—佛教的真理觀.... 86
第四節、「緣起-法」與佛陀的教導..... 91

第四章 認識論緣起觀的爭議與解消— 以佛使比丘、印順之觀點為中心的探討....... 95
第一節、前言...... 95
第二節、佛使比丘論緣起..... 98
(一)緣起三世兩重因果說與佛使比丘的質疑..... 98
(二)兩種語言.... 101
(三)「緣起不貫三世」的修行方式.... 102
(四)認識論緣起觀的爭議—如何解釋「『識』入母胎」?.... 102
第三節、印順的緣起觀...... 104
(一)緣起諸說的考察...... 105
1.緣起支數問題..... 105
2.緣起諸支的一貫性 ......107
3.印順對有部論書四種緣起說的抉擇..... 109
(二)緣起義理的發揮與詮釋....... 111
1.因緣三重觀...... 111
2.逐物流轉與觸境繫心...... 113
(三)印順對「『識』入母胎」的觀點...... 116

第五章 緣起、生死輪迴與佛教業力說.... 121
第一節、前言...... 121
第二節、輪迴說的考察....... 124
(一)輪迴思想的起源與相關課題...... 124
(二)佛教對輪迴說的觀點..... 126
1.佛陀肯定「三世輪迴」..... 126
2.佛教對生死流轉過程的解說.......... 127
3.輪迴的動力在於「無明」與「貪愛」.. 128
第三節、業力說的考察........ 129
(一)業力說的起源與目的... 129
(二)業感輪迴說略探....... 131
1.佛教對業感輪迴的解說..... 131
2.佛教對業與報的解說....... 132
(三)順於緣起的佛教業力說.. 135
1.緣起論下的業力展現....... 135
2.佛教業力說的核心內涵—意為先導、身口並重.... 136
3.改變業報影響程度的方法.... 139
第四節、緣起無我論的輪迴觀....140
(一)如果「無我」,誰在輪迴?...... 140
(二)印度語中「我」一詞的多重涵意... 141
(三)佛教對「輪迴主體」的解說與發展 ..142
1.《阿含經》對「輪迴主體」的解說..... 142
2.部派佛教時期的解說....... 144
3.評論... 145
第五節、關鍵的無我....... 146

第六章 結論與檢討...... 149
第一節、綜合結論... 149
第二節、本研究的限制與展望.. 151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1993年版。
 
《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正藏》第一冊。
 
《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藏》第一四冊。
 
《佛說初分說經》卷下,《大正藏》第一四冊。
 
《四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五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摩訶僧祇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大正藏》第二三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大正藏》第二三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五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七冊。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二九冊。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0起出版。
 
《律藏三》,《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三冊。
 
《相應部二》,《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四冊。
 
《小部經典二》,《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七冊。
 
Pali Text Society’s Ti-Pitaka
 
Vinaya.
 
Majjhima-Nikaya.
 
Samyutta-Nikaya.
 
Visuddhimagga.
 
Pali Text Society’s Tri-Pitaka in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Visuddhimagga .Rhys Davids, C.A.F. ed. PTS.
 
Tri-Pitaka in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vol. I.,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vol. II., 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其他
 
覺音尊者編,葉均譯,《清淨道論》,高雄:正覺學會,2002。
 
菩提比丘編,尋法比丘中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2000。
 
(二)工具書
 
四川•湖北辭書出版社編,《漢語大字典》,四川•湖北:四川•湖北辭書出版社,1985。
 
水野弘元編,《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89年11月2訂版。
 
水野弘元編,《南傳大藏經總索引》,大阪:東方出版社,縮刷本,1968。
 
水野弘元編,《パーリ語文法》,東京:春秋社,1996。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巴利文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 》,台北:華宇,1988。
 
中村元編,《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1981。
 
中村元編,《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1983。
 
平川彰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1995。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佛光大藏經˙阿含藏總索引》,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1987年三月第三刷。
 
雲井昭善編,《パーリ語佛教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A.K.Warder,INTRODUCTION TO PALI, London: P.T.S. ,1995, 3rd.
 
T.W. Rhys Davids & WilliamStede, PALI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P.T.S., 1986.
 
Wilhelm Geiger (English Trans.), A PALI GRAMMAR, London: P.T.S., 1994.
 
(三)中文部分
 
David J. Kalupahana 著,陳銚鴻譯,《佛教哲學:一個歷史的分析》,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4。
 
Diane E. PaPalia, Sally Wendkos Olds著,黃慧真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1994。
 
D. J. Kalupahana 著、劉逢吉譯,〈釋尊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上、中、下)〉,
 
 
《內明》,第153∼155期,1984∼1985。
 
Michael S. Drummond,莊國彬譯,〈緣起:傳統的詮釋是錯的嗎?〉,《法光學壇》第5期,2001。
 
布萊恩•魏斯曼著,譚志華中譯,《前世今生》,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4。
 
朱文光,〈漢語佛學研究的方法論轉向〉,《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印順,《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台北:正聞,1989。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1998。
 
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1998。
 
印順,《成佛之道》,新竹:正聞,1998。
 
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1969。
 
印順,《唯識學探源》,新竹:正聞,1998。
 
印順,《華雨集》,新竹:正聞,1998。
 
印順,《空之探究》,新竹:正聞,1992(1985初版)。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1994,修訂本3版。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1993。
 
印順,《華雨集》第五冊,新竹:正聞,1998。
 
印順編,《法海微波》,台北:正聞,1993。
 
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中》,新竹:正聞,1994。
 
沈清松,《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台北:東大,1988。
 
沈清松、傅佩榮編,《哲學雜誌》第8期,台北:業強,1994。
 
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台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5。
 
呂凱文,〈佛使比丘論緣起〉,慧矩雜誌411期。
 
呂凱文,〈佛使比丘對於緣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義〉,《法光》,109期。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atu-vada」為中心之省察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5。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1999。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2002。
 
林綺雲等著,《生死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2000。
 
林朝成、郭朝順合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
 
吳汝均,《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83。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2001。
 
佛使比丘著,聖諦編譯組、香光書鄉編譯組譯,《生活中的緣起》,1995初版,嘉義:香光書鄉,2004。
 
佛使比丘著,聖諦編譯組、香光書鄉編譯組譯,《生命之囚》,嘉義:香光書鄉,1994。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
 
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2。
 
陳水淵,《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南傳阿毗達摩的哲學綱要》,東海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1。
 
陳水淵(觀淨比丘),《復歸佛陀的教導(一)—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彰化:正法律學團,2004。
 
陳正大,《佛教輪迴觀念與中國社會『生之肯定思想』相對成義並交互影響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齡瑩,《雜阿含經的生死觀》,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雪梅,《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俊威,《論部派佛教的輪迴主體概念:從自我、無我到補特伽羅》,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尉遲淦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2000。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0。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1995。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1996。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
 
傅偉勳,〈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95。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1997。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2000。
 
萬金川,《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1998。
 
萬金川,〈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上)〉,《正觀》第19期,南投:正觀,2002。
 
萬金川,〈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下)〉,《正觀》第20期。南投:正觀,2002。
 
溫宗堃,〈《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中華佛學研究》,台北:中華佛研所,2004。
 
張淑美,謝昌任,《台灣地區生死學研究成果與發展之探討:文獻分析》,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1-2413-H-017-012,2004。
 
劉宇光,〈對古典文獻學在當代華人佛學研究中的角色問題之省思〉,《正觀》第1期,南投:正觀,1997。
 
蔡奇林,〈巴利學的現況與未來任務〉(翻譯•補注),《正觀》第18期,2001。
 
蔡奇林,〈巴利學的現況與未來任務〉,《正觀》第18期,南投:正觀,2001。
 
蔡奇林,〈巴利學研究紀要:1995-2001〉,《正觀》第20期,2002。
 
蔡奇林,〈「六群比丘」與「六眾苾芻」──兼談佛典仿譯及其對漢語的影響〉,(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嘉義:中正中文所,2002。
 
霍韜晦,〈原始佛教無我觀念的探討〉,《獅子吼》第13卷第6期,台北:獅子吼月刊,1974。
 
釋性廣,《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釋印順導師禪師思想研究》,台北:法界,2001。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哲學論評》第二十四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2001。
 
釋開仁,〈試論「法住智」思想之開展〉,《佛嚴佛學院第九屆研究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
 
釋聖嚴,〈近代中國佛教史上的四位思想家〉,《華學月刊》65期,1977。
 
釋慧開,〈談生論死—從避諱生死到探究生死(發刊詞)〉,《生死學研究》創刊號,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2003。
 
釋慧敏、釋果徹,《生命緣起觀:梵本〈淨名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之分〉初探》,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
 
(四)日文部分(包含中譯)
 
三枝充惪,《初期佛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
 
上野順瑛,〈十支緣起に於ける識名色の論理的意義〉,《印仏研》,第10卷第1號。
 
上野順瑛,〈阿含經における緣起の論理的構造〉,《印仏研》,第4卷第1號。
 
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下卷,東京:春秋社,1971。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全集第三卷》,東京:大法輪閣,1968。
 
木村泰賢歐陽瀚存中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木村泰賢•高楠順次郎著,高觀廬中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平川彰,〈信解脫より心解脫への展開〉,《原始佛教とアビダルマ佛教》,東京,春秋社,1991。
 
玉井威,〈施設について〉《印仏研》,第27卷第2號。
 
玉城康四郎,<佛教における法の根源態>,《平川彰博士還曆紀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75。
 
玉城康四郎,〈心解脫、慧解脫に關する考察〉,《佛教の歷史と思想》,東京,大藏出版社,1985。
 
水野弘元,《パーリ佛教を中心を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4。
 
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台北:華宇,1984。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東京:春秋社,1996。
 
水野弘元,《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釋達和中譯,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
 
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解脫思想の一斷面〉,《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3。
 
宇井伯壽,《印度佛教史》,東京:岩波書店,1943。
 
宇井伯壽,《佛教思想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43。
 
宇井伯壽,〈十二因緣の解釋─緣起說の意義〉《印度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三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
 
武內紹晃,《緣起と業—原始仏教から大乗仏教ー》,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2。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岩波書店,1970。
 
金倉圓照,〈仏教における法の語の原意と変転〉,《印仏研》〔1〕》仏教學篇。
 
松本史朗,《緣起と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藏,1989。
 
津田真一,〈緣起說の根據の位層としての法dharmaの構造〉,《平川彰博士古稀紀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5。
 
宮本正尊,〈A Reapprasial of Pratityasamutpada〉,《山口博士還曆紀念•印度學佛教學論文集》,東京:法藏館,1955。
 
宮本正尊,〈慧解脫の法住智と心解脫の涅槃智〉,《佛教の根本真理》,日本東京,三省堂,1957。
 
梶山雄一著、釋依馨譯,《空入門》,台北:佛光,1995,頁136。
 
剛邦俊,〈因緣法の根本構造〉,《印仏研》,第5卷第1號。
 
雲井昭善,〈原始佛教における解脫〉《解脫》,佛教思想研究會編,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
 
袴谷憲昭,《本覺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1989。
 
袴谷憲昭,《批判佛教》,東京:大藏出版社,1993。
 
藤田正浩,〈心解脫と慧解脫〉,《印仏研》第42期第2號,1994。
 
(五)西文部分
 
Christmas Humpherys, Karma and Rebirth, London: Curzon, 1983.
 
Chad Hansen,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ru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V. NO.3, May 1985.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