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0 20:10:56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20 20:10:12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藏傳佛教中的龍樹中觀思想
|
作者:利生法師
龍樹一系中道緣起學說,隨著般若類經典的傳入,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越來越深。到宗喀巴為止,形成了以繼承龍樹、佛護、月稱系中觀應成派思想為宗旨的格魯派。中觀應成派思想被看作是佛教中最正確、最究竟、最圓滿、最深刻的思想。後來隨著佛教的弘揚,般若空宗思想更盛,因為當時被派往印度學法的人,學習的大部分是般若空宗。回藏後翻譯、弘揚的也多是空宗思想。如藏傳佛教中重要派別薩迦派中就有中觀思想;噶舉派因馬爾巴大譯師到印度學法,此派的中觀思想更濃厚,而且很多就是中觀應成派思想。
中觀思想最早傳入西藏是在墀松德贊時期,這一時期,從印度請來的譯經大師多是持中觀見解的,如靜命、蓮花戒,就是中觀順瑜珈行派的創始人。蓮花戒、無垢友、佛密等也都是中觀派人,持“說一切皆無自性”的見解。
後來藏王墀松德贊又命令,“從今以後,‘見’應以龍樹的宗規而行持;‘行’應以‘十法行’及《般若波羅密》而修學。”【1】這樣中觀學說主在藏族地區奠定了基礎,成為曆久不衰的主流。
藏傳佛教中的中觀思想經過了瑜珈行派和中觀自續派後,到了宗喀巴,中觀應成派就被認為是佛教根本思想,而在西藏思想界奠定了自己穩固的地位。
藏傳佛教中觀般若思想具有密教色彩。蓮花生是大乘中觀學派,但他擅長密咒,在這咒術背後是般若性空思想及大乘思想。
噶舉派的主要特點是以中觀應成派思想為基礎,來修習密宗的法門。
薩迦派中觀思想為基礎來修習心性空的。甯瑪派、格魯派也是如此。因此瞭解藏傳佛教對般若思想的尊崇,以及中觀密教化這一基本特點,就成了理解藏傳佛教的一把鑰匙了。下面就對藏傳佛教主要派別中的中觀思想作一個簡略的瞭解,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瞭解龍樹中觀思想的意義和價值。
11到12 世紀,“三素爾”創建寧瑪派。1057年,阿底峽弟子仲敦巴建立噶當派。1073年,昆.貢卻傑布建薩迦教派。11世紀中,瑪爾巴、米拉日巴建噶舉派。到12世紀,教派林立,達到歷史最高潮。這些教派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基礎,下面就探索它們與龍樹中觀思想之間的深刻淵源。
一 寧瑪派
寧瑪派,又稱紅教。它的字義是“古”、“舊”。他們自稱其教法是從8 世紀進藏的蓮花生、無垢友傳下來的,歷史最悠久。他們重視修行實踐,講求咒術,在民間很有生命力。這一派在政治上未有大作為。寧瑪派的組織鬆散,教法不一。他們也研究理論,主要是“慈氏五論”和“龍樹六論”,以及其他密教經典。
“大圓滿法”是寧瑪派的特別教法,在寧瑪派中地位很重要,從這一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教派思想的特點,以及與其他顯密諸宗的關係。寧瑪派的理論基礎與漢地真如緣起說一致。他們提出一個“現有世界,生死涅所包含的一切諸法,悉在此靈明空寂之內”的真如本體【2】,並且根據蓮花生說:“諸法根本即自心,安住即了一切義。”【3】把這個真如本體拉回到現實的人心中,認為不是向外追求,而在於內觀自省,在於洞見人人都有的現實的“自我意識”本身,即“明空赤露之心”。這樣寧瑪派就用具有主體色彩的“生前離垢之智”溝通了抽象的佛性和具體的人心,給佛性本體論注入了主體意識的能動性。
大圓滿體性是無生空寂,而又含藏一切的,因為性空,它的作用無所不現,“性空妙德,能現染淨諸相,是為大悲周遍。”【4】“說心是隨無明之力,起種種雜念,這個客塵分別,則名為心。”【5】這就是說佛性本是清淨的、空寂的、統一的,但人心體受到無明煩惱的熏習,為客塵所染,則有了分別,有了世界萬物。人只要覺悟,就可以轉迷為覺,轉染為淨。因為“大悲周遍為現空無別”。【6】即世間萬物的有,不是實有,與空沒有差別。“又說心的行相,現有的部分為輪回。心的體發生,空寂的部分就是涅,在自心的本性空寂中,是無可分別的。”【7】如此則知寧瑪派把對有無、生死涅等兩分法都統一到一個神秘的絕對主體中去了。
而修行的目的,就在於保持“心體”本淨的狀態,寬坦無為,聽其自然。“發下無有污垢,明空無執的自己覺性,讓它寬坦任運,任它妄念境相起伏變化,都不去辨別好惡,不作破立,只保任此明空赤露,這就是大圓滿修習的心要。”【8】寧瑪派用積極放鬆正常的意識活動,使它“空虛明淨”,來調動人心的潛能,使它自然而然地與性空之理相契合,使覺悟的主體與世界的虛空本體相應。因為現象世界的統一本體是空的,能體認這一本體的意識也只能是空的,因此要抑制意識活動的影響,不作分別。
這樣,寧瑪派用存在於生死涅一切法之中的心性智慧,統一了世俗的有和空虛的無,也不落於有無俱非的雙融道,證到一個不斷不常的神秘的永恆絕對的自由世界。他們充分發揮了人的心智,發揮了人的主體性的意義和價值,使人的清淨心上升到宇宙論的高度,使人這個生命找到了一條通向自由的可靠途徑。
他們的這種探索是有著深刻的意義的,使人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宇宙精神圓滿融合起來,它的哲學思辯,在宇宙論、方法論、認識論上,都達到了相當的水準,這在西藏文化精神上,乃至世界文化上,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二 噶舉派
噶舉派是用口頭傳承教敕的宗派,《土觀宗派源流》中說:“噶舉派是以領授語旨教授而為傳承”。【9】關於噶舉派教義的傳承,一般都認為它是繼承了龍樹、月稱系的中觀應成派思想。噶舉派認為印度佛教中的經部、一切有部、唯識的見解,都不能真正通達真理,而且認為中觀 自續派思想也只是平常之見。
噶舉派理論體系核心是講心性論,它的心性論不象印度佛教那樣具有濃厚的抽象本體的性質,而是更人性化、具體化,他們把脈點從抽象本體變為現實的人,直接談人心,這樣本體、真如都在眾生的心中,這是求助於自我意識來解決是問題的一種形式。
噶舉派的藏族化色彩濃厚。它的特殊教法是“大手印”。關於“大手印“,桂譯師。循努貝說:“如以世間國王之敕令,以印璽印之,臣民莫敢違越。由此來比喻法王佛陀親許的佛法宗,由佛祖親手印定,周遍於生死涅之一切法中,故為手印。”【10】大手印又有顯密兩種,即把顯教中觀而證得的空性見和依密教的方便道所引和的大樂二者結合起來修行,即身成佛。下面就探索一下噶舉派空性思想 。噶舉派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無常的,但又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有”和“空”二者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噶舉派大師米拉日巴在道歌中:“順汝劣慧想,佛說一切有。若於勝義中,無魔亦無佛,無能修所修,無所行地道,無所證身智,故亦無涅,唯名言假立。”【11】這就是說,佛陀說的一切“有”,都是順著眾生的認識能力來說的。世界就其本質而言,是空無自性的,沒有業、沒有果、沒有生死 、沒有涅,這些只是人們假立的概念名言而已,實際上沒有所代表的事物 ,然而空和假名是同一緣起的兩個方面,是密切地相互聯繫著的。因為是空才有假設,因為是假設才是空。採用這樣的看法,就是辯證的觀點,既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這就是中道觀。
由米拉日巴的道歌可以看出,他證到的確實是中觀派中最徹底的應成派見。也正因為如此,噶舉派才能在藏傳佛教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並大放異彩。它的支派繁多,達波拉傑創立達波噶舉,它有四個支派,而這四個支派中的帕竹噶舉有八個小派,它們不斷發展中觀應成思想,結合密法,進行修行,他們的傳承不絕如縷,有的到現在還傳承不斷。
三 格魯派
格魯派, 又稱黃教,又稱噶丹派。因為它創立者宗喀巴大師(1357-1419)建格丹寺,晚年長期居住在此。在藏傳佛教各派中,它形成最晚,但它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勢力最強,影響最深的宗派。
在格魯派產生前,藏族社會封建制進入一個上升、發展的時期,社會欣欣向榮。然而佛教界卻弊端叢生,出現了判經離跡的現象。在理論上,他們在理解緣起性空思想時自由發揮,偏離了般若性空本義。他們有的執性空為畢竟無,否定善惡業果等法;有的執性空為實有;有的以“不作意”為修真如的前提。由於背離了佛教般若性空本義,於是在實踐上就出現了僧人娶妻生子,不守戒律等行為。此時宗喀巴大師出來,闡述中觀應成正見,並用它指導實踐,提倡守戒,反對追求祿、生活放蕩的行為。宗喀巴的這些思想及行為得到地方政權的支援,從而使得格魯派得到了傳播和發展,下面就談談格魯派的中觀思想。
宗喀巴認為執性空為畢竟無是一種“斷見”,認為執空為實有是“常見”,並引用《中觀》中的“若有執於空,說不可療治。”【12】他批判了“斷見”和“常見”,他以龍樹、月稱系的中觀應成派見為正宗,以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為思想體系,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這本書中,他全面、準確地論述了中觀應成派的緣起性空思想。這種思想在他的《中觀述義》中有著準確的表述:此中所說“虛妄”(或“空”),是指本無自性而現為有自性之義,又於此“虛妄”法上,一切作用,皆能成立。因此“虛妄”之義,不是說一切作用皆空。變異及無常等義,亦是如是。彼“虛妄”法,由遮實有,故說為空。雖非實有,然亦不是沒有。
一。自性空。 “緣起性空”是宗喀巴的根本思想。他引《四百論釋》中的話解釋說:“何為緣起義,謂無自性義,即自性無生義。”【13】又說:“由緣起因故自性空,故緣起義現為無性空性義,即是龍樹菩薩不共之宗。”【14】“若有自性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定無自性。”【15】這裏就,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因為是因緣合和,本身就只是一種關係,就沒有質的規定,即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沒有流轉生滅,就稱為空。把這種思想運用到實踐中,就是“我空”和“法空”。在解釋“我空”時,宗喀巴又從七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他說人由五蘊組成,但從人與五蘊的七個關係上看,仍找不到我,這七個關係是“我與蘊是有自性之一體”、“我與蘊自性各異”、“我依蘊”、“蘊依我”、“我俱足蘊”、“蘊合集即是我”、“色等合聚于特殊形應立為我”,但是“我與諸蘊一異等,七中皆無,然由依蘊假名為我。”【16】這是說我與五蘊是一,我與蘊是異,我依五蘊,五蘊依我,我具有五蘊,五蘊合聚為我,五蘊組合的形式等都不是我,我只是“明補特伽羅唯依蘊假立也。”【17】即是一種意識執著中產生的幻有、假名而已。宗喀巴在分析我空時,從七個層次上分析人和五蘊的關係,這在理論的探索上是一大進步。
在論述了人無我後,他又論說“法無我”,即非有情的一切現象是沒有自性的。他繼承龍樹八不思想,認為“以觀真實義之真理,研尋生等無可得,是破有自性之生等。”【18】這裏他在用緣起的思想,破除一切的生存後,就破除了與生相對的滅,認為生滅只是相對的,是緣起的,沒有自性,所以是空,既然生滅都是空,那麼其餘的一異、常斷、來出也就是無自性的了。如此整個現象界就是一個沒有自性的世界,是幻有,假名有,是人的第七意識末那識執著產生出來的了。
二.假名有。 在破除了現象的自性後,宗喀巴也很反對斷見,強調假名有的存在。他在“假名有”的探索上用了很多時間,但一直未能理解,傳說他曾經兩次與文殊菩薩對話,他問菩薩說:“我的中觀之見是否純正?”時文殊說:“非是,因為你對於‘空’方得其決定,但對於‘有’方尚未得決定故。”【19】後來他夢見龍樹師弟五人談話,從而大徹大悟,“遣除一切執相的緣慮,對於真實義理擔心落入諸邊的一切懷疑,連根撥除。”“認為由於‘有’故遣除‘有’邊,由於‘空’故,遣除‘空’,於空性中而能顯示因果之理,此則是宗大師不共之處。”【20】宗喀巴強調不落於有,不落於空,而悟入中道,不以現象無自性就毀壞假名有,否則就會破壞佛教宣揚的因果道理,從而為所欲為,甚至毀壞三寶及四諦理論了。這也是龍樹在《中論》中所強調的,《中觀•觀四諦品》中說如果只看到空,就會破壞世俗法,“空法壞因果,亦壞於罪福;亦複悉毀壞,一切世俗法。”【21】只看到空不僅會壞因果律,世俗法,還會破壞佛教四聖諦理論以及三寶,使得整個佛教淪為烏有。《中觀》中說:“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以無四諦故,亦無有法寶,以無法僧寶,亦無有佛寶。如是說空者,是則破三寶。”【22】宗喀巴大師對龍樹中觀哲學的深刻洞見和把握,使得中觀般若理論在西藏得到了傳播和發揚,減弱了西藏佛教界理論和實踐上的混亂,佛教走上正統的一貫的中觀道路。
四 其他派別
藏傳佛教的派別很多,還有幾個大的派別,它們雖不是直接以龍樹中觀思想出現于世人面前,但中觀思想對他們還是有影響的,我們也可以從中觀思想在他們中的影響,進一步看到中觀學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和意義。
噶丹派,淵源于阿底峽(982-1054),創立于仲敦巴(1005-1064)。阿底峽的著作有30種左右,其中影響重大的有:《中觀教授論》、《入二諦論》、《菩提道燈論》等 ,他還譯有《中觀心論注》。噶丹派以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中建立起來的佛教修學體系為指導,在哲學義理方面,他們講授阿底峽的《中觀教授論》、《入二諦論》,後來為了進一步探究“二諦”、“中觀”思想,他們在教典中又加上了龍樹“六如理聚”,即《中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迥諍論》、《廣破論》、《寶鬘論》,作為對“觀”的補充。在“行”的方面,他們講阿底峽的《攝行炬論》、《發菩提心論》,接下來又以瑜珈行派的五部論作補充,即“慈氏五論”【23】。由此可見,龍樹中觀學在噶丹派中的地位還是重要的,中觀緣起、般若作為佛教的基本思想,對噶丹派的哲學義理是起作重大指導作用的。
覺囊派是藏傳佛教中一個重要派別,它以十三世紀末覺囊寺的建成為標誌。這一派對佛教“性空”的解釋與藏傳佛教的其他派別不同。它認為事物有它的真實體性,這種真實體性不能說它是空;由於人的“虛妄分別”增加上去的東西,才能說是性空,。事物本真是事物的“自”,“虛妄分別”是“他”,所以講性空只能是“他空”,不能是“自空”。這和西藏一貫傳承的龍樹中觀思想是不同的,中觀學認為萬法沒有一個恒常不變的實體,,萬法本來就是沒有自性的,是空的。相對于龍樹的自性空,覺囊派的這種思想被稱為他性空。他們把中觀學派分為普通中觀和大中觀派,他們自稱是大中觀 派,奉無著、世親二人為始祖,貶中觀應成派和自續派為普通中觀。我們也可以看到覺囊派把人的主觀意識虛妄分別的東西,說成是空,而不否認一個事物的存在,與無著等的瑜珈行派中把遍計所執所性執著出來的東西,說成是空,而不認為事物 本身是空是一致的,瑜珈行派的這一思想 也曾受到中觀應成派大師月稱的批判,他批判瑜珈行派講空不徹底,認為在依他起法上沒有 遍計所執法就是空,並不是依他起本身就是空。他打比方說,視繩為蛇,把蛇執去掉就是空,並不認為繩也是空,這只是他性空,而依他起是表緣起的,而緣起的性質,就是空無自性的。由此可見,覺囊派是發展、變化了的瑜珈學說,而瑜珈行派與中觀 學派在印度是相互排斥,甚至是不能相容的,因此,覺囊派在龍樹中觀學一統天下的藏傳佛教中也就受到了很多的排擠,更因為他空義說事物有它的實體,說引申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認為在眾生位上的眾生與佛的佛性,是沒有差別的,這一說法是印度教濕婆派學說的翻版,因此西藏佛教中的其他派別就都排斥覺囊派,認為它不是佛教思想,是外道,是異端。覺囊派與中觀思想不一致,但它還是肯定了龍樹在中觀學派中的地位,批判地吸收了龍樹思想的一部分 ,作為對“他空”思想的補充,尤其龍樹的“法界空”思想成為他們理論上的重要憑據,。
藏傳佛教哲學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龍樹中觀緣起學說,在其中產生了深刻影響,到宗喀巴為止,形成了以繼承龍樹、佛護、月稱系中觀應成派思想為宗旨的格魯派。中觀緣起思想、般若思想可以說是貫穿了西藏佛教發展的始終,成為理解藏傳佛教的一根主要線索,理解和掌握這一點對更好地認識龍樹中觀學和藏傳佛教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注釋:
【1】 布頓仁欽生《佛教史大寶藏論》人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頁。
【2】 、【4】、【6】、【7】、【8】、【9】、【19】、【20】土觀.羅桑吉尼瑪 《土觀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第39頁。第40頁、第40頁、第40頁、第41頁、第60頁、第141-142頁、第142頁。
【3】 、【11】班班多傑 《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 1992年4 月第一版 第157 頁、第240 頁、
【10】沖熱•堪布才南 《噶舉派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34-236頁。
【13】、【14】、【15】、【16】、【17】、【18】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廣論》 卷18 、卷18 、卷18 、卷22 、卷7 、卷7 、卷18。
【21】、【22】龍樹 《中觀頌》金陵刻經處 第20 頁、第20 頁。
【23】慈氏五論是指:《現觀莊嚴論》、《大乘經莊嚴論》、《辨中邊論》、《辨法法性論》、《究竟一乘寶性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