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22 05:29:26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攝頌釋 第四十三課

思考題

1.在了知般若空性是大小顯密一切佛法的基礎,佛教各派的究竟觀點均于此上安立,故佛教各派互不相違、圓融無礙的觀點後,你有何感想?

2.為什麼精進般若的菩薩能修學一切乘?於不退入大菩提者誠心隨喜有何功德?為什麼?

3.如是趨入之行者能獲得無分別之行的原因是什麼?請從喻與義、事與理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前面介紹了般若成為諸波羅蜜多的核心、根本,所以大家皆應懂得般若的甚深意義。所謂般若就是智慧空性,顯宗把它叫中觀,若按禪宗來講則指明心見性;密宗裏面把它稱為大圓滿、大手印,而且大威德的究竟深義、勝樂金剛和時輪金剛的顯空無二的智慧,都可以用般若空性來抉擇。一句話,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高、最深的境界,全部可以包括在般若空性中,只不過在顯宗、密宗裏面,稱呼的方式不同而已,實際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證悟空性。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對般若的境界一定要有興趣、有信心、有希求,這非常重要!

有些人學淨土,但最終還是要證悟空性;沒有證悟空性的,我想在極樂世界也不會有。按照大乘經典的觀點,極樂世界都是得地的菩薩,有沒有得地菩薩沒有證悟空性的呢?絕不可能。其實不僅修淨土,任何一個佛教最高宗派都需要證悟空性。大圓滿修行人需不需要證悟空性呢?實際上大圓滿證悟時就是證悟空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所謂證悟。這個道理,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定解寶燈論》、《時輪金剛大疏》等論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敍述過。

但世間上,有些不明智的人卻將各宗派的教義完全分開,認為只有自己所學的宗派有解脫道,其他宗派都沒有。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合理,因為他們還沒有懂得一切宗派最終合而為一的觀點。所以大家在希求般若時,一定要了知修學般若的重要意義。很多道友從小都對般若空性有歡喜心,這是前世的善妙習氣所致。《入中論》中講[1]:當我們聽到般若(也可包括禪宗等法門)時,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喜,就說明前世與空性法門有甚深因緣。

今天繼續講般若的殊勝性。意思是說,如果精通了般若,就能學習一切乘中所有宗派的教義。

酉二、成為修學一切乘之理:

善巧菩薩能修學,聲聞獨覺諸功德,

不住於彼不希求,思此我所學故學。

作為瞭解萬法皆空,或通達顯空無二之理的善巧菩薩,他既通達聲聞乘,又通達緣覺乘,還通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乘,或者說,在他的境界中一切乘都可以包括,就像一藏鬥可以包括一藏升、一斤可包括三兩、三元錢包括三分錢一樣。

所以,在證悟空性的菩薩境界中,小乘阿羅漢和緣覺的境界,以及世間各種宗教的最高見解,全部可以囊括。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圓滿通達方便和智慧無二的道理更高的境界了。而聲聞、緣覺的境界只是智慧的一部分,或者說只通達了一部分智慧,方便基本上都沒有。雖然現在世間其他宗教也在幫助眾生或做社會福利,在這些方面跟佛教有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些宗教在慈善活動的行為上,還遠遠超過佛教,但它們的教義中並未講到空性的教義。也就是說,在這個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上,他們根本沒辦法觸及。如今世界有兩千多個宗教(也有一千多個宗教等說法),很多宗教的教義我也大致翻閱或研究過,但勝過空性的教義確實沒有。

因此佛經中說:要修學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人,一定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就像在國王的寶庫中,什麼樣的珍寶都可以找到一樣;修學般若,小乘所講的道理全部可以得到。所以在學習時,大家一定要學習般若空性和中觀,一旦真正通達禪宗的明心見性,或大圓滿的最高覺性,其他教義就非常容易。就像到了須彌山上,其他群山便可一覽無餘一樣;若我們真正認識了心的本性,那時所有道理全部可以徹見。

雖然在菩薩的境界中,聲聞、緣覺的功德全部圓融無違地存在,但菩薩會不會安住在聲聞、緣覺的境界中呢?不住於彼,即不會住於聲緣的境界,因為這只是一個單單人無我的境界。他們也不會希求得到這種單空的境界,因為這非常簡單。比如,一個大學畢業的人,小學的課程肯定學過;即使沒有學過,大學課程完成時也不會有問題。所以高的境界有了以後,劣乘或下乘的境界自然而然會圓滿。

在求法時,有些道友特別喜歡求高法,這也是一種方便法!因為高法已經求到,低法自然而然包括在裏面。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求大中觀、大圓滿,特別追求,原因就是大中包括小。就像已經把大領導收服了,小領導不管也可以一樣。所以有些境界的確不用去追求,最關鍵的就是要獲得證悟空性的境界。因此,平時大家就要經常安住在自己所認識的心性本來面目或現空無二的境界中。這樣的話,一切學處、一切道理,自然而然會明白。這裏也說,作為菩薩,在懂得般若空性的甚深教義後,他會去希求、學習,這樣其他學問自然會通達。

可能有人會問:作為菩薩,需不需要精通所有學科或知識呢?需要。在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翻譯的《大乘莊嚴經論》裏也說:菩薩習五明,總為求種智,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其意是說,作為菩薩一定要研究或學習五明,(當然,這也是我們學院以五明來命名的原因。所謂五明,指內明、因明、聲明、醫明和巧明。)為什麼呢?因為,若不精通五明,就不可能獲得佛果。

也就是說,菩薩學此五明總意為求一切種智。分別講則為:為了自己獲得解脫要學內明學,也就是所謂的佛法。為了制伏別人要學因明學,因為有了因明,跟別人辯論就沒問題,如果一點因明推理都不懂,別人否定你的觀點時就只有哭,因為說不贏別人。現在有人吵架時,說不贏對方時就嗚嗚嗚地哭。所以要對付別人,就要學因明學。要別人生起信心,就要學好聲明學,因為通達聲明學後,就能把道理講得清清楚楚;藏傳佛教之所以要學文法或語言學,就是為了讓別人信賴。為了治療疾病等要學醫方明。為了攝受別人要學工巧明,世間各種技藝以及現在很多工廠裏的技術都包括在工巧明當中。總之,為了達到五種目的,要希求五種學問。

但漢譯本跟藏文的《經莊嚴論》有點不相同,藏文有這個意思:如果沒有精通五明,作為聖者也不能獲得佛果。但我想,漢地這個譯本翻譯者是印度人,也許在梵文版本上就有這樣的意思。看起來,漢文譯本比較細緻,因為每一個學處的目標都說得很清楚。具體怎麼樣,以後再對照。

總的來講,對希求成佛的聖者或菩薩來講,學習很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斷地學習。如果什麼知識都不懂,也不可能成為大成就者或開悟者,因為非常愚笨的開悟者根本不可能有。所以,對真正的大徹大悟者來講,世出世間的基本知識都會精通。這裏也講了,在般若的境界中,一切世間學問和出世間小聖者的行為全部會具足。(有人問本煥老和尚:高僧大德!你多少歲了?他說:我是一個三歲的小孩。很多新聞記者都說:他把一百歲減掉了,說自己是三歲的小孩。)所以,小菩薩、小阿羅漢、小聖者、小法師的境界,在大菩薩的境界中肯定有。因此,誰通達了般若空性的教義,其他知識就很簡單,或者說很多知識自然而然會流露出來。有些教言講:通過五根中的勤奮得到的學問不穩固,心裏真正開悟後流露出來的智慧是無為法,它很穩固。而且誰真正開悟,在利益眾生、修行境界等方面就會超勝他人。

申五(他者隨喜彼善之功德)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彼之原因。

酉一、真實宣說:

於不退入大菩提,發心誠意作隨喜,

三千須彌秤可量,隨喜彼善非如是。

暫且不論精進般若波羅蜜多者的無量無邊功德,也就是說精進修學般若者的現行福德,當然無論誰修學般若其功德都非常大,若有人沒有能力、福報、時間修學般若,但他隨喜別人,其功德也很大。的確,有人閉關20年、10年、1年,這很不容易。因為,對比較忙或事情比較多的人來講,閉關7天、3天、2天都很困難。所以,在見到或聽到他人發心禪修或安住空性時,一定要從內心深處隨喜別人的功德。若對於通過強烈的意樂和加行實修般若的方式,不退轉而趨入大菩提的行者菩薩的發心,以至誠心隨喜,雖然位於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內的須彌山可以稱量,但短暫時間隨喜的功德或善根卻無法衡量。

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裏講:聞聽他人行善時,若舍嫉妒不喜心,誠心歡悅作隨喜,佛說同獲彼福德。意思是說,當我們聽到別人行持善法時,心裏沒有任何嫉妒心,也沒有不高興的心,而以歡喜、悅意的心誠心隨喜別人的功德,佛陀說他會獲得同等的功德。但有些人以嫉妒心來隨喜別人的功德,也即口頭上雖然說隨喜、隨喜,或隨喜功德、隨喜功德,但心裏卻很不高興。其實這並不是隨喜,因為語言並不是內心,或者說心中隨喜與口頭隨喜還是有差別。還有人說:我不願意做善事,隨喜就可以了。他的意思是:雖然我一分錢不花,也能得到別人花一百萬作善事所得到的功德。其實並不是這樣。

話說回來,當別人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或做一些有意義的功德時,若能真正隨喜,功德就很大。尤其是,當具有大悲心和證悟空性的智慧的菩薩或上師,到別的地方去弘法利生,或行持對眾生有意義的大善事時,若能從內心中真正隨喜,功德就非常大。甚至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並不是善事,但他真正維護佛法和高僧大德的話,我們也要至誠隨喜。在《大般涅槃經》第三卷中有一個公案,其中有人隨喜別人作戰,實際上也得到隨喜善法的功德。

這則公案是這樣的:以前,歡喜增益佛出世說法後示現涅槃。在他的教法下有一位很了不起的覺德比丘,他具有慈悲心和證悟空性的智慧,所以常給大家宣說大乘佛法,並要求比丘不能希求名聞利養,也不能養家畜、做生意等。很多破戒比丘不高興,拿著武器準備殺他。這個時候,有德國王為了維護佛法,便來維護覺德比丘,因為他知這位比丘是真正弘揚佛法的人。到後他和眷屬便跟破戒比丘作戰,在作戰的過程中,國王和部分眷屬獻出了生命,終使說法者得免危害。那個時候,包括一些比丘在內的人都很隨喜國王的做法,因為他們自己沒辦法壓制這些惡行比丘。

雖然國王在戰場上因嗔恨心而死,但他後來卻轉生到東方阿閦佛刹土,成為彼佛第一弟子。而隨喜國王和與之共同與形象比丘作戰的人皆不退菩提之心,命終悉皆往生阿閦佛國。覺德比丘命終後也轉生彼國,成為彼佛第二弟子。此公案中的有德國王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覺德比丘是迦葉佛的前世。可見,以作戰的方式為佛法獻出生命也有非常大的功德;不僅如此,即使對此隨喜也能得到極大的利益。

但對惡業千萬不要隨喜。在美國9·11事件發生後,聽說有些年輕人很高興,甚至歡喜得跳起舞來。當時死了三千多人,隨喜的話,就會得到很多罪業。但按《涅槃經》的公案來看,隨喜別人在弘揚佛法的過程中制止惡行還是有功德的。

這裏講了隨喜的功德很大。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大菩薩所作的事情沒有自己的空間,全部為了眾生,隨喜的話,功德自然很大。的確,這種精神在社會中非常難得。我經常想:我們這裏很多道友總是幫助、利益眾生,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精神都很可貴。

前段時間,我在玉樹見到一位拉薩的老師,以前我和慈誠羅珠堪布都認識他,人很不錯。雖然他並不是非常有名的人,但在五六年中,有一點錢財就拿出來培養孩子。因為在他辦的學校裏讀書的,要麼是孤兒、要麼是貧窮人家的孩子。到目前為止,在該校畢業的人共有兩百多,現在還有七十多人。這次我們聊的時間比較長,他說:我們學校有一個共同認識——誰有能力幫助別人,誰就最棒!我覺得這句話是菩薩的語言。因為,如果一個人真的有幫助別人的能力,那不管別人說什麼,他都很棒、很了不起。的確,以自私自利心做事情並沒意義,因為在離開世間時,所有名聲、財產、地位全部要捨棄,也就是說它們並不值得信賴。所以,真正菩薩的精神就是利益眾生。

般若波羅蜜多的修法裏也講:成佛和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為了自己享受快樂,因為在往生極樂世界和成佛後,才有利益無邊無際眾生的能力,而這就是成佛和往生的目的。可見,大乘佛子與世間人的目的或動機完全不相同。如現在世間有些大學生,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擁有家庭等快樂的因素。但大乘佛子成佛的目的,並不像現在有些人那樣,應該說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眾生。而我們隨喜這種菩薩的話,功德就非常大。

酉二、彼之原因:

求善欲利諸眾生,一切福蘊皆隨喜,

故獲如來功德已,為盡苦於世法施。

可能有人會想:隨喜很簡單,只要心裏想就可以,比如:多高興啦!這位不退轉菩薩在修學般若。這麼一瞬間的心態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功德呢?其實,這個功德非常大。因為,他直接隨喜了那位菩薩所作的善事,間接也隨喜了世間中所有追求自己善妙和想利益他眾的所有眾生的福德或善根。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這位菩薩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當然,個人獲得利益我們也要隨喜,比如某人有很好的家庭,或某人升官發財了,但這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情,所以隨喜的功德並不大。剛才有人說慈誠羅珠堪布要去玉樹,當時我就發自內心地隨喜,心裏無比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他去那邊會作很多功德,比如給災區人民開示,能解除很多人心裏的痛苦和憂傷等。那我隨喜的功德大不大呢?很大。因為,我直接隨喜了他個人所作的功德,間接也隨喜了很多人的善根,因為很多人都會因此而行持善法。

所以大家皆應知道本頌的甚深含義:表面上看來是隨喜一個人的善根,其實隨喜了所有追求自他二利者的善根。因為那位菩薩如此修行能逐漸獲得佛的果位,成佛後也不可能天天都快快樂樂地修行,為了遣除無邊無際眾生心裏和身體的痛苦,他肯定會轉無上*輪,這樣就能滿足無邊眾生自利利他的願望。比如養一顆藥樹,表面看來只是養這一顆樹,實際上這顆樹長大以後,以樹上的藥材就能利益無數眾生。又比如,我們在吃穿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幫助,表面上看只是培養了一群學生,實際上他們長大以後,每個人都會對社會、國家做許多有意義的事,那我們間接也對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直接隨喜菩薩,間接也隨喜了無邊眾生。

有些佛經還講:皈依的時候,最好選擇在具有菩提心的菩薩前皈依,這樣有很大功德。以前,印度有一部分外道把月亮當作皈依的對境,但他們不在十五的圓滿月輪前皈依,卻選擇在初一、初二、初三的月亮前皈依。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圓月的因是初月。佛陀在《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中也說:譬如此有情,皈命于初月,如是圓滿月,而彼不皈依。還說:我子亦如是,皈依于菩薩,不歸向世尊,為具大智力,出生如來身。為什麼佛陀要求弟子不一定要對佛皈依,而要在菩薩前皈依,其原因就是佛的因是菩薩。《入中論》也講:諸佛複從菩薩生。這就是菩薩重要的原因。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對發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薩不能生嗔恨心,原因就是他是嚴厲的對境,將來他會成為重要的人物。

雖然表面上看來,真正發了菩提心的菩薩跟凡夫並沒什麼差別,因為他們也要吃飯、走路等,實際上他們的發心與凡夫人完全不相同。凡夫天天都想自己的利益,比如:怎樣吃、怎樣喝,今生來世如何獲得快樂,全都圍繞自我。而菩薩雖然會有吃飯、走路等念頭,但因他為眾生而活著,所以日日夜夜都會想到幫助眾生。那在這樣的菩薩前皈依、讚歎、供養,功德就很大。

所以,對菩薩的發心大家一定要好好隨喜,這樣就能獲得非常大的功德。當然,此處讚歎隨喜的功德,主要是講菩薩以菩提心或般若空性智慧攝持行持善事的功德非常大;而我們隨喜能獲得巨大功德的原因也在於此。

辛四(如是趨入行者之超勝功德)分三:一、獲得無分別之行;二、雖無分別然行事不相違之比喻;三、獲得如是證悟之功德。

壬一(獲得無分別之行)分二:一、意義;二、比喻。

癸一、意義:

菩薩無念而徹知,法空無相無戲論,

不以二慧尋菩提,瑜伽者勤勝般若。

作為菩薩,當他安住在無有妄想、分別、執著的無念境界時,所有染汙與清淨以及有無、是非等全部都沒有,而真正入於不住兩邊的境界時,便能徹知萬法是空性、無相、無願(或無戲論)、光明、平等的境界。正因如此,我們就不能希求以執著清淨與不清淨、實有與無實、能取與所取、遠與近、常與斷等兩邊的分別心或希求心來獲得這種境界,因為以這樣的心態根本不可能得到如此智慧,或者說尋覓到菩提。所以,什麼時候什麼執著都沒有,也就是說擁有不墮兩邊的清淨境界,那這種瑜伽士或菩薩就在行持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

的確,不墮二邊很重要!佛陀在《大寶積經》裏也講:二邊清淨已,魔所不得便。如果有無、是非等二邊的執著全部已經清淨,那即使成千上萬魔軍來到你面前,也不可能有機可乘,因為已經沒有執著了。如果有執著,在遇到外緣時就會擔心、害怕,比如:今天我到屍陀林去了,會不會有魔王跟著我?我今天看見了一個屍體,這個屍體的靈魂會不會一直追著我?雖然外境沒有,但因分別念所致,魔障也會出現。如果我們認識了心的本體,或一切萬法的本來面目,就能了知一切都是清淨的,或一切皆不存在,那在這樣的境界中就不會有如此現象。

《大智度論》中也說:若有念,即是有相著處;是故說諸法無念故,當知般若波羅蜜亦無念。這裏講了有念和無念的差別:有念頭,違緣、痛苦等就會出現;若進入無念的境界,清淨、不清淨等就不會有。(剛才修上師瑜伽時,很多道友都安住於無念的狀態。當然,無念並非指單空,而是指有無等邊全部遠離的境界。)

所以大家皆應了知,所謂的清淨與染汙就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藏密中,為了斷除染淨的分別,專門有竅訣性的修法,比如很多瑜伽都要求不分別染淨。發源於漢傳佛教的日本禪宗也有斷除染淨的修法,下面就講一則相關公案:有一位叫文道的法師,他做雲遊僧到處參訪時,聽說慧熏禪師道風很不錯、境界很高,便越過千山萬水去尋找。一天傍晚,他到達了禪師所住的山洞,他說:久仰禪師高名,末學非常希求禪法,希望禪師能傳授禪宗的甚深境界。慧熏禪師說:算了吧!但現在太晚了,你就住在我這裏。文道法師也同意了,晚上就住在他的山洞裏。

第二天早上他起床時,慧熏禪師早把粥做好了等著他醒來。吃早餐時,因為慧熏禪師經常一個人住,沒有多餘的碗,便把山洞口的骷髏(指頭蓋骨,藏地稱托巴)撿來盛粥給他吃。文道禪師分別心很重,覺得:人的頭骨這麼髒,怎麼能用它直接吃飯呢?正在猶豫時,禪師嚴厲地呵責他:你不是真正的法器,還有染淨等分別心。的確,如果是好弟子,他會很爽快地把托巴里的稀飯喝下去。在藏地,有些修行人經常到屍陀林拿頭蓋骨吃飯,但有些人分別很重,說這種做法不好。其實好和不好就是分別心,若泯滅了分別,好壞就不會有。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在《夢遊集》(以前我以為《夢游集》全是夢的境界,當看了上下冊的《夢遊集》後,才知裏面有很多詩詞,還有國學等方面的內容。為什麼要取這樣的名字呢?大師說:為隨順顛倒夢想眾生,故與眾生同遊夢中而作佛事。所謂度脫夢裏眾生,成就夢裏佛果,夢遊集之義乃如是也。)中講過自己住在五臺山時的一個夢境:一位僧人前來報告說:文殊菩薩在此北台頂設置浴室,請你去洗澡。於是大師跟著他到了北台頂,到後就進入一座充滿香氣的廣大殿堂,隨後梵僧(即印度的僧人)將他帶領到了浴室。他解開衣服,準備入池沐浴時,看到池中有一個人正在洗澡,定睛一看是個女人。當下他就產生了分別念:我是一個和尚,怎麼能跟女人一起洗澡?並打算不入池。這個時候,裏面的人露出身體,才知不是女人是男人。然後他們共同洗澡,從頭到腳(包括五臟)全部洗得乾乾淨淨,內外洞然透明。

這時,出現一位梵僧手擎半邊像剖開的西瓜一樣的骷髏讓他喝水,一看腦髓淋漓,他便心生厭惡而不願意喝。梵僧說:你怎麼不喝?這個很乾淨啦!隨後就用手指摳出來吃得津津有味。結果梵僧把腦漿全部吃光了,只剩下血水。接著便讓他喝,他喝下後,覺得像飲了甘露一樣,法喜充滿,身心舒泰。喝完後,那位印度僧人為他擦澡,大拍一掌後,大師就從夢中醒過來了。從此之後他就通達了染淨無二,很多境界也與以前完全不相同。

但對凡夫人來講,雖然口頭上會說,但在真正遇到清淨與不清淨的考驗時,沒有修行境界就會產生執著。但是,以對二邊的執著去尋找菩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得到。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在萬法的本體上淨與不淨都沒有,只不過以分別念執著後,才逐漸形成了乾淨與不乾淨、高尚與不高尚等二邊之法。當然,這是從最高層次來講的。若從世間名言來講,肯定要分清淨與不清淨以及高低、前後、左右等,否則整個世界就亂套了,而這也是月稱論師在名言中承許有真世俗和倒世俗的原因。

總之,在真正希求菩提時,大家一定要懂得本頌所講的道理。當然,無念乃禪宗最高境界的原因也在於此。

癸二、比喻:

虛空界與彼違一,非有何亦不得彼,

善行智慧之菩薩,亦如虛空寂滅行。

這裏以虛空來比喻菩薩的無念境界。在藏地,高僧大德們在修大圓滿時,經常使用虛空和水晶的比喻;從漢地高僧大德的傳記來看,尤其是禪宗,觀虛空的例子或公案也相當多。可見,虛空是認識心的本體或獲得開悟境界的最好象徵與比喻。

頌詞的意思是:因為虛空界的本體跟石女的兒子、龜毛、兔角一樣,以任何法也得不到,所以它不可能跟包括它自己的本體在內的任何一個法相違,也不可能與之共存或共住,即沒有這兩種情況。雖然它沒有,但在人們心目中,確實有這麼一個比喻。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了知,如虛空般的法性跟包括它自己在內的任何法都不可能像鹽和水一樣變成一味一體,也不可能與之完全分開——像東方的柱子和西方的木條一樣。雖然勝義沒有,但名言中卻有這麼一個無為法的本體存在。所以,對以虛空等方式通達一切萬法無有自性、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薩來講,因為他們具有甚深智慧,就能在虛空般的境界中寂滅一切分別而行。

無論是在藏地還是在漢地,很多高僧大德和瑜伽士都有這樣的境界。因為他們的境界非常寬廣,好壞等分別念的障礙全部都沒有了,所以讓他講就能講幾個小時,讓他停止馬上就能停下來。因為他們的境界已經超越分別思索的範疇,所以我們看也看不到、想也想不到,甚至對他們所說的我們根本摸不著頭腦。以前,藏地有一位高僧叫章國智托,他說話做事完全跟著別人重複,但他開悟的境界遠遠超越其他人。

關於虛空,在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竅訣中,有些是直接觀虛空而開悟,有些則通過虛空的比喻來開悟。以前,蓮花生大師用手指指向虛空讓弟子們認識心的本性,那個時候很多人都當下開悟。《六祖壇經》中也有很多虛空的比喻,如:“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若我們能安住在這樣的虛空境界,很快就能開悟;但有些因各種因緣不具足,可能很多年後才能開悟。有一個人說:我已學佛好幾年了,還沒有開悟,特別著急,看怎麼辦?我覺得也不能著急,因為越著急越不能得到。

以前漢地有個寶掌和尚,在《五燈會元》、《峨眉山志》等書中都有他的公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漢地來講,他是壽命最長的和尚,一共活了1072歲:西元前413年(佛陀圓寂70多年後)在中印度降生,西元657年在中國圓寂。現在很多人說:本煥老和尚已經103歲,南懷瑾90多歲,虛雲老和尚活了120多歲,榮索班智達119歲,他們很了不起。相比之下寶掌禪師的壽命就長得多,而且他700多歲(或言900多歲)時才在達摩祖師前證悟。

他降生時左手握拳,後來父母把他送到寺院裏出家,在看到本師像後拳自然張開,結果裏面出現一顆寶珠,遂以之供佛。以此原因,人們就稱他為寶掌,再後便稱為寶掌禪師。他在印度住了五百多年(或言六百多年),走遍了五個天竺國度。後來東遊此土,入四川禮普賢,峨眉山便成了他在中國的第一站。

據說峨眉山成為普賢道場的由來也與他有關:以前,一位叫蒲公的人在金頂看見普賢菩薩的光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寶掌告訴他是普賢祥瑞,並讓他問最早將佛經(如《四十二章經》等)傳譯到中國來的兩位法師——摩騰與竺法蘭,他們也這樣認定。當時應該是東漢年間,他們倆都住在白馬寺。經他們三位認定後,峨眉山成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便名正言順了。

後來他到過五臺山,還去過湖北的黃梅等地。在親近達摩祖師時,祖師呼他為老闍黎,他答應後,祖師哈哈大笑,他便以這個笑聲而開悟。後來他還拜見過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最後在浙江紹興市南的東山雲門寺示現圓寂,當時正值唐朝。據說武則天曾在他面前皈依,武則天的國師神秀也是他剃度的。

圓寂時他說: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複來此。意思是說,本來沒有生死,但我今天卻示現生死;我已獲得心能自由自在去住來的境界,以後我還要再來中國。他還授記:再過六十年,會有一印度僧人前來取我的骨舍利,你們千萬不要阻擋他。時間到時,確實有一位印度僧人前來,繞禮師塔後,遺塔自然打開,骨架卻完好無損地存在。然後他把骨舍利拿到附近的池中洗後,便將之帶回印度去了。從此之後,此池遂命名為洗骨池。

關於武則天,她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稱帝后,改國號為周,後來中宗皇帝複國號為唐。在中國歷史中,武則天被醜化得很厲害。有些人說:因為這是男人在寫歷史,所以會變成這樣。我覺得武則天很了不起,因為她不但自己虔誠信仰佛教,在弘揚佛法方面貢獻也非常大,比如修復寺院等。再說,當時漢地的風俗是男人為天、女人為地,在這樣的社會習慣中,她能做皇帝也很不容易。雖然有些歷史把她刻畫得很醜陋,但我認為也不一定那麼惡劣,因為她在位的十五年中,對佛教所作出的貢獻,無數後人都佩服不已。

言歸正傳:作為修行人,對虛空般的境界皆應引起重視。而在修行中,以虛空來了知心的本體或通達萬法的本性,也很重要。如果真正有一些境界,在外境出現得與失、快樂與痛苦等時,就不會隨之而轉。如果沒有一定的境界,雖然暫時能在別人面前演演戲,但也包不住。若想真正了斷生死,般若空性的寶劍就不可缺少。相信大家通過這麼長時間的學習,一定深深感受到了般若空性的微妙。

漢地禪宗和藏傳密宗歷代都有許多大徹大悟的高僧,雖然他們有些行為世人不一定能接受,但也沒辦法,因為完全超越了世間的行境。所以,我希望道友們學佛不要停留在口頭上,也不要過於注重外在的行為和形象,而應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一切萬法的本來面目。若能如此,便能示現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的境界。也就是說,雖然在顯現上有生老死病等苦和各種快樂,但卻不會執著,因為這些是為了眾生的利益假裝的,實際上根本沒有。若我們都到達這種境界,那每一個人都會獲得快樂。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入中論》雲: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動豎。

彼身已有佛慧種,是可宣說真性器,當為彼說勝義諦,其勝義相如下說。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