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11 05:33:13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攝頌釋 第十六課
思考題
1.為什麼勝義中要行持無緣回向?既然如此,在世俗中我們應如何回向?是否可以不回向?
2.為什麼執相的回向不是真回向,而無相的回向才是真回向?在世俗中,我們應如何隨學佛陀而作回向?
3.“如是回向”之功德是什麼?導盲者之喻與未點睛之喻所表達的意義是什麼?既然如此,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般若?在古今對比中,你有何感想?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般若攝頌》中的回向。它分為勝義回向和世俗回向,勝義回向分為所遮有緣之回向和所行無緣之回向,今天講所行無緣之回向,也就是說在勝義境界中我們要行持的是無緣回向。
卯二、所行無緣之回向:
如是此法即滅盡,回向之處彼亦盡,
知不以法回向法,徹知此理乃回向。
前面已經講了,在勝義中有緣的回向應該遮止、遣除,即只要有三輪的執著就不合理。而這裏講,與之相反的無緣回向極為合理。大家都清楚,所回向的善法、能回向的心和回向的對境三者,在世俗中皆是刹那滅盡的本性。也就是說,用世俗理來觀察的時候,它們的本體毫無實質、根本不能成立,因為全部都是刹那泯滅的本性。同樣,回向之處的菩提,即願一切眾生獲得圓滿菩提的究竟目標,也非與前面的回向同時產生,它也會滅盡或者不復存在。而勝義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三者,既不成立刹那、也不成立微塵,是本來無生、了不可得的自性。如果我們完全通達這些全部是空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現觀莊嚴論》雲:“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間,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同樣的道理,我將善根回向給眾生,願他們獲得菩提妙果,這樣的三輪也完全是空性。所以在勝義中,以一個法來回向,以達到另一法的目標,就完全不合理。如果我們通達這樣的道理,並以之作攝持,這樣的回向就是最殊勝的回向。
《中般若經》雲:“當以諸法如夢如幻、善根亦如夢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所以,雖然在勝義中萬法皆遠離戲論,也即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的本體,但在世俗中,善根、眾生、佛果皆應以如夢如幻的方式攝持而作回向。當然,這也是很多大德所行持的真實回向。
但有些人這樣想:既然一切萬法都是空性,那我就不回向,因為回向和不回向完全一樣。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第八品發菩提心中,對這方面的問題有專門辯論,大家可以參閱。其實這種想法完全不對,雖然勝義中萬法皆遠離戲論,但世俗中我們將自己所作的善根,以如夢如幻的方式來作回向也非常有必要。如果認為這根本不需要,而沒有作回向,那就成了斷見派,這種見解非常可怕!
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好好聞思,才導致在修行時所作所為都不如法。所以,如果我們不瞭解佛陀的甚深密意,只是憑自己的分別念來臆造,就不合理。在世間法方面,有智慧的人所抉擇的事情非常合理;佛法也是同樣,有智慧的法師和修行人所作的善法,不但有非常大的功德,而且這樣的境界講述給別人後,對他人也會帶來無窮的利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聞思。
寅二、宣說彼二之攝義及比喻:
執相彼非真回向,無相菩提真回向,
如吃雜毒上等食,佛說緣白法亦爾。
本頌對以上兩個科判的內容作歸攝,並以比喻來說明。
學院中有一位修經堂的老闆,他平時說話不多。有一次我給他們開會,大概開了一個小時左右,當時我也狠狠地批評了他。然後我說:你來說。但他只講了“三個必須”就講完了,即:“從今天開始你們必須給我做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必須給我按時完成,從今天開始你們必須給我按質按量地完成。”我們回向也一樣,正因為世俗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三者皆現而無實,所以也必須以如夢如幻的方式來作回向。當然這在前面也講過。
這裏是說,在勝義中,如果對上面所講的三法有執著相,這樣的回向就不是真正的回向。現在世間很多人對善根特別執著,比如念了一億遍觀音心咒,他不但永遠記住,還認為是常恒、實有的。藏地有些老鄉,表面上看來特別精進,一直念誦、行持善法,可是他們始終認為善根和佛果是實有的。當然,這主要因為他們沒有學過中觀或般若的道理,所以才不懂以如夢如幻或空性的境界來攝持。
嚴格地講,這只能稱為世間法,不能稱為出世間的波羅蜜多。月稱論師雲:“若彼三輪有可得,名世間波羅蜜多,三著皆空乃出世。”由此可見,是世間的波羅蜜多還是出世間的波羅蜜多,其主要差別在於是否能以三輪體空的智慧來攝持。若能攝持,那所作的回向或善根,就變成了乃至菩提果也不毀滅的善根。頌詞也說:一旦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或三輪的執著全都沒有,這樣的回向就是為菩提而作的真實回向。
《金剛經》雲:“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所以,大家在作佈施、回向等時,若自己的境界跟得上,就應以無緣、無執的境界來攝持。
在《大智度論》中,也講了因戒律而分的三種境界,即:“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意思是說,煩惱、業力深重的下等人,因為沒有正知正念,所以會破戒律、無惡不作;而中等人,他會守持清淨的戒律,但仍會執著戒;上等人則沒有這樣的執著。佛在《寶積經》中也說:“又大迦葉,四種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謂為四?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聞戒法皆能履行,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正命清淨,而是比丘說有我論,是初破戒,似善持戒……複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頭陀見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所以從嚴格來講,不管是持戒還是回向等,有執著就不是佛陀的究竟密意。
頌詞說,若在美味佳餚中雜有毒藥,那美食已被毒所侵害,吃後就會對人帶來危害。同樣的道理,從究竟勝義的角度來講,若佈施、回向等善法被實有的執著所染汙,那就跟雜毒的食物一樣。這樣的道理,佛陀在有關大乘經典中講得非常清楚,所以在行持善法時,即使白法也不能緣。
在上師如意寶於尼泊爾唱的有關金剛橛的道歌,和無垢光尊者的《實相寶藏論》中都這樣講過:不管是金子或毛製成的繩索,都可以捆綁人;同樣的道理,善法也可以束縛我們,惡法也可以束縛我們。所以在究竟的觀點上,善和惡皆不超離輪回的範疇。《六祖壇經》亦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裏的“明上座”,是對慧明這個人的尊稱。意思是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那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按照密法來講,那種了然、清然的境界,就是我們的本性。那在這樣的本性中有沒有善惡,有沒有極樂世界和無間地獄呢?沒有。但眾生還沒有趣入這樣的境界時,在迷亂顯現面前就上有天堂、下有地獄。但無論如何,護持這樣的境界非常有必要。
當然,不學佛的人應首先學習佛教的基礎知識,這非常重要。現代人有許許多多痛苦,但這些根本沒辦法用世間的金錢、財富、地位來解決,而一旦在心靈深處澆灌佛法的甘露,它們就會頓然消失,從而獲得快樂。而學佛以後,也不能經常處於基礎的境界。以前我去泰國時這種感覺特別明顯,自己老在心中想:哎喲!他們為什麼不學大乘佛法的般若空性和密法的最高境界?實在可惜!當然,供僧、頂禮等善法也非常難得,因為這也能種下善根。但真正要了脫生死,這還不足夠。就像讀書,對從未讀過書的人來說,先應該讀幼稚園或小學,但始終呆在小學的層面上也不行,還應更上一層樓。所以在座的法師、居士,如果自己只願行持有緣的善法,一聽到般若空性就捂著耳朵,或不願希求,那就不合理。
作為佛教徒,如果我們在行持信心、出離心、菩提心等善法外,經常安住於般若空性或大圓滿密法的覺性中,那無可言說的很多境界就會紛至遝來。這時你就會覺得外面的花園並沒什麼好看,即使原來覺得特別好看的電視連續劇,諸如《西遊記》等,也會毫無興趣。所以,心的奧秘一旦開發,對虛幻不實的境界就會興趣索然。故大家一定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這很有必要。
尤其是得過很多灌頂、學過很多大乘妙法的道友,我希望不要僅僅行持一點有緣的善法,諸如念“嗡瑪呢巴美吽”,或“南無阿彌陀佛”。當然這樣也非常好,但還應儘量安住於般若空性的境界中,因為諸佛菩薩皆依般若妙理獲得了超越世間的諸多境界。
六祖在要離開世間時也說:“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吊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確實,境界高的人的弟子,在威儀、傳統、行持等方面皆與眾不同。接著六祖還苦口婆心地說:“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複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在說完這個偈頌後,六祖端坐至三更,忽然對門人說:我走了,便安然示現圓寂。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不要執著善,也不要造惡,就是見聞引起的執著也要放下,而安住於無著之心的本來面目。
其實這樣的境界,只要有信心、有竅訣,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因為包括禪宗和密宗的行者在內的諸多高僧大德,都獲得了這樣的境界。而它與種姓、長相並無關係,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自卑。在修行過程中,有些人很自卑,他們認為:像我這樣的人肯定不行,上師對我也特別冷淡,道友對我態度也不好。尤其是女眾,經常要看哪個上師對她冷淡,哪個上師對她熱情,在冷熱中一直找不到中道。其實不管是任何人,上師對你怎麼樣、道友對你怎麼樣,這都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要有信心,還要經常觀心的本來面目。
現在大家都遇到了極近的殊勝傳承,若能將傳承的加持融入自心,就可以認識本性。而認識本性後,對種種外境,諸如言論、分別等,就會像在老人面前孩童的玩耍品一樣,可以說無取無舍。因此大家一定要經常祈禱上師三寶,這樣相續中除了分別念以外的無實、無緣、無生、無滅的境界就能產生。自古以來,無數成就者就是因為獲得了這樣的境界才超越了輪回。雖然現在不可能像果法期那樣,幾百位成就者騰空而去,但這樣的傳承和修行境界一直沒有間斷。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還應長期安住般若空性來尋找心的本來面目。
醜二、世俗中隨學佛陀之回向:
故當如是學回向,依佛洞悉善行相,
如此出生如此相,隨喜如此普回向。
這裏所講的科判是說,在世俗中我們應隨學佛陀而回向。在大乘佛教中,回向是非常殊勝的方便方法,它就像開車時方向盤不可缺少一樣。也就是說,我們作任何一件善法,能獲得什麼樣的功德,這完全取決於回向。所以大家皆應隨學佛陀而回向。
前面我們已經作了分析:有一種回向是真回向,如理如實行持有很大的功德;有一種回向不是真回向,如果你去這樣執著就不得功德。在知道了這樣的情況後,我們就要修學或者行持有意義、有功德的回向。
這裏講:故我們應當如是修學回向,即依照佛陀所洞悉或通達的回向這一善法的行相而作回向。其行相為:在世俗中作任何回向,它的果都會無欺出現;而勝義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皆不可得。總而言之,我們應該這樣想:通達二諦無二、具有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的佛陀怎麼樣隨喜和回向,我也這般隨喜並如此普皆回向。
即使因為能力有限,或自己是凡夫人,對世俗和勝義的回向都不能如理如實地行持,心中也要觀想:釋迦牟尼佛如何隨喜、回向善根,我也如是隨喜、回向。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觀得出來。所以,在講完課念《普賢行願品》時,大家皆應想:以前的諸佛菩薩、高僧大德怎麼樣隨喜、回向,我也如此隨喜、回向。若能這樣做,那也是很圓滿的回向。《普賢行願品》亦雲:“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就像這樣,三世諸佛以及文殊、普賢為主的八大菩薩怎麼樣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我覺得這一點並不難,所以大家平時在作任何善法後,皆應如是回向。
當然,極個別人因為學了很多大乘佛法,自己有一定境界,那就應安住於三輪體空的境界中作如夢如幻的回向;而有中觀或大圓滿見解的人,也應以見解攝持而作如夢如幻的回向。但大多數的人恐怕很難做到這樣,那每一次作回向時就要想:所有聖者和上師如何對眾生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若能以這樣的心態攝持而作回向,也能獲得諸佛菩薩所回向的善根。
其實這樣的修行非常重要,但它並不難,關鍵看自己是否具有正知正念。若能經常反觀,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對上等人來講,他不但能觀察自己,還能始終安住在這樣的境界中,也即成為終生的修行;對中等人來講,他會經常行持;而下等人想都不會想;再下等人連回向文也不會念,就無所謂的。當然,這也體現修行人的層次有迥然不同的差別。
子二(如是回向之功德)分二:一、真實功德;二、以比喻廣說。
醜一、真實功德:
福德回向大菩提,無毒成佛依佛說,
如是回向之勇士,勝世有緣諸菩薩。
這裏講真實回向的功德非常大!
我們前面已經講了,哪怕作任何一個善根,比如念一句觀音心咒、放一條生命、甚至一天當中看書等,即使再微不足道,也要好好回向。若能為菩提回向,那作為因的回向就沒有摻雜毒物,依此必定能獲得佛果,這是依照佛陀宣講的大乘佛法而作的宣說。而能如是回向的勇士,也遠遠超過世間所有有執著的菩薩。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回向能攝持一切善法,使善法永遠也不毀壞,並且自己想實現的願望皆能實現。《文殊刹土功德莊嚴經》雲:“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何人發何願,如是而實現。”(1)所以大家在作完善根後,一定要好好發願回向。
藏地很多老鄉都是這樣,轉神山、拜見上師等時,他們都會好好發願回向。今天我家中來了一位藏族老鄉,他拿出一元錢說:願我家中所有的人暫時獲得快樂、究竟獲得佛果,請您賜予加持並幫助回向;然後又拿出一元錢說:我年輕時造了很多惡業,內心也產生了很多煩惱,我今天發願將它們全部清淨,您一定要加持讓我的業障得以清淨……在朝山時,他們也把罪業說出來,以求懺悔。記得讀中學時我去轉神山,有一個老頭子喝了一點酒,話都說不清楚。他說:我殺了犛牛,犛牛殺了我。當時我們一直笑他。實際上他的意思是說:願我殺犛牛的罪業得以清淨。就像這樣,他們在朝山、拜佛、拜寺等時,自己所作的善根也會說出來,還發願回向讓它們成熟什麼樣的果報;自己所作的罪業也會說出來,以讓它們全部得以清淨。
但是,所有善根皆應為了利益眾生而回向。《入行論》雲:“如是諸觀行,所積一切善,以彼願消除,有情一切苦。”意思是說,以所有善根回向眾生,願他們遣除一切痛苦。如果回向時其他觀修很困難,就要這樣想:願我今天所作的善根,遣除無量無邊眾生的痛苦,讓他們獲得快樂,這也是完全正確的回向。所以,即使其他觀想不會也不要緊,但一定要這樣回向。
醜二(以比喻廣說)分二:一、得遍智果之理;二、得清淨道般若之理。
寅一(得遍智果之理)分二:一、以導盲者之比喻說明將其餘度引至遍智之理;二、以未點睛之喻說明雖具足其餘度然不得遍智之理。
卯一、以導盲者之比喻說明將其餘度引至遍智之理:
無導天盲千萬億,不曉道豈入城市?
無慧無目此五度,無導不能證菩提。
如果沒有嚮導,即使雙目失明的千萬億天盲集聚在一起想前往大城市,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連基本的道路、方向都不可能了知。雖然現在很多大城市都有盲人道,但沒有嚮導的盲人,也不可能到達預想的目標。同樣的道理,即使佈施、持戒、安忍等五度樣樣具足,若沒有以通達一切萬法為空性的智慧波羅蜜多攝持,那無目般的五度因為沒有如嚮導般的智慧帶領,也不可能趣至究竟解脫的佛地。
《入中論》亦雲:“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聖果。”意思是說,如同有眼目者能引導無數盲人到達目的地一樣,如是以智慧波羅蜜多攝持,佈施、持戒等無眼功德也可趣入真正的佛果。《大智度論》亦雲:“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的確,其他五度就像盲人一樣不知取捨,若不知空性,即使作了很多善法,也不可能成為解脫的因。可見,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般若不可缺少。通過這次《般若攝頌》的學習,大家也應明白聞思修行般若的重要性。
聽說有些法師這樣講:只要作福德就可以,不要學複雜的空性法。當然造福德很好,這個我們並不排斥,但也不能制止聞思修行般若,因為誰制止,誰就障礙佛道,這非常可怕。有些人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佛教教育,所以自相續也不可能感受到不可思議的般若境界,自然引導眾生就會產生種種過失。當然,有密意就另當別論,我們也贊同;若沒有密意,那就不太好。在世間,本來很好做的生意失去機會,自己也會覺得特別可惜。那在短暫的一生中,以種種因緣與極難值遇的大乘佛法擦肩而過,就更可惜。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機會。
在1986年的一天早上,在法王如意寶的境界中,出現五臺山的文殊菩薩和布瑪莫劄大師親自來迎請,當時上師正在為大家灌頂。剛要灌頂時,上師評價很好的一位道孚喇嘛,在上師面前請求說:有一位在家人想參加灌頂,不知上師是否能開許?當時上師沒有同意。後來上師對他說:如果你覺得有密意,就可以讓他進來。後來他說:沒有密意、沒有密意,不要聽、不要聽。所以,大家也應觀察他人的說法是否有密意。
《佛子行》雲:“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故以方便三輪空,修持智慧佛子行。”的確,沒有般若,其他五度也不可能成為解脫之因,只能獲得暫時的快樂;所以要獲得圓滿佛果,般若波羅蜜多就不可缺少。在知道般若的重要性後,大家都要對般若生起信心,還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中儘量行持,至少每天也要念一遍《心經》。很多人都說我是大忙人,沒有念誦的時間,其實無論你再怎樣忙,念《心經》的時間都應該有。
卯二、以未點睛之喻說明雖具足其餘度然不得遍智之理:
何時以慧盡攝持,爾時得目獲此名,
如畫竣工無眼目,未點睛前不得資。
前面我們通過比喻了知了般若波羅蜜多非常重要,這裏也以比喻讓大家進一步了知般若的重要性。
任何一件善法,比如佈施、持戒、安忍等,什麼時候以智慧度攝持,此時它就獲得了明目而成為解脫之因,也得到了此波羅蜜多的名稱。我們經常說六度,其實“度”就是波羅蜜多,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所以,若沒有以智慧度攝持,其餘五度都不算真正的度,也不可能渡越輪回而到達解脫的彼岸。
比如一位畫師,他畫了很長時間的佛像或動物像,其他部分全都栩栩如生地畫完了,但還沒有畫眼睛,也即沒有點睛,那也不可能得到報酬。大家經常說畫龍點睛,意思是說龍身畫完了後,還需要畫眼睛,若沒有點睛,其他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又比如畫師為別人畫釋迦牟尼佛的像,雖然除了眼睛之外其他部分全都畫完了,但看起來也不莊嚴,所以主人也不會給他報酬或工錢。為什麼呢?因為最關鍵的一環還沒有畫完。所以其他部分全部完成了也不起作用。
同樣的道理,在行持善法時,其他任何一個階段全部都圓滿了,但唯一沒有以智慧波羅蜜多來攝持,那這樣的善法也不能成為真正解脫的因。當然,不想獲得解脫就沒有什麼說的,暫時行持有緣善法也可以,只要種下善根就行,而這也有很大的功德。但若希求得到解脫,就一定要以般若空性來攝持。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講了很多般若重要性的道理,其中一偈是這樣說的:“諸佛及菩薩,聲聞辟支佛,解脫涅槃道,皆從般若得。”既然一切聖者解脫或涅槃的道,皆從般若空性得來,那沒有般若空性,也就不可能有出世間的種種境界。
以前我很想將《大智度論》譯成藏文,因為藏地沒有,但要花很長時間,所以一直未能滿願。的確,裏面很多教言很殊勝,方便時大家應好好看看。鳩摩羅什大師當時翻譯這部大論花了三年時間,譯完後就請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寫序,他說:我們這裏的法師互相推讓一直不願意,但是這麼大的巨著,我現在已經翻譯出來,你最好能寫一個序。慧遠大師也很謙虛,他說:《大智度論》這麼深奧,像我這樣的人承擔不起,而且我身體也不好,法務也很繁忙。看慧遠大師的傳記,當時他很不願意寫。其實他們兩位經常寫信,互相鼓勵,都很謙虛。從他們的傳記來看,這兩位對佛教作出巨大貢獻的高僧大德,互相寫信時就像兩位小沙彌寫信那樣。
但現在很多人寫信並不是這樣,有些居士給我寫信說:我已經見到了什麼……有些甚至對我批評,說:你這樣講不對、那樣講不對。但我覺得他們並不知道佛法是什麼,只是自己隨便亂說而已。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他說他對因明的貢獻是什麼,他對因明的觀點是什麼……但我感覺他根本沒有搞明白,還是糊裏糊塗。
相比古大德,現代人在經論上下的功夫太少了。唐代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吉藏法師,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三論:《百論》、《十二門論》、《中論》,為三論宗的開宗祖師。在漢傳佛教中,他在中觀或般若方面很有特色。據史料記載,到他七十五歲圓寂為止,他一生抄寫《法華經》兩千部,講三論一百多遍,講《法華經》三百多遍,講《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維摩詰經》等數十遍,還著有很多傳世之作。大家想一想,在這樣短暫的一生中,大師為佛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當然,這也與從小的教育有關係,否則也不可能將全部時間都用在佛法上。
以前漢地很多高僧都是從小出家,一直在寺院裏面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後才為佛法做貢獻。但現在,很多人都先上小學、中學、大學,什麼樣的染汙都染在了阿賴耶上,到了二十多歲乃至四五十歲時,因遇到一些挫折才到寺院裏剃個光頭,那想為佛法做大的貢獻也不太可能。當然,我並不敢誹謗出家人,只是想說明從小的串習對一生有重大影響。
的確,從小的教育非常關鍵。若從小就接受無神論的教育,那長大後想轉過來也很困難。我沒上學時信心非常穩固,但後來在初中學地理也差點生邪見,因為佛說的世界和教科書所講的世界並不相同,但後來我還是轉過來了。可見,若從小就接受純潔的佛教教育,長大後在見解上就不會受染汙,乃至還會一心一意為弘揚佛法做貢獻。
就是因為缺乏佛教教育,現在很多人對聞思不感興趣,自然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比如在上師面前聽一堂課,古人會覺得非常榮幸、非常開心,但現代人就好像在中學老師前聽一堂物理課一樣。那天有一個人說:雖然你給我講了一堂《般若攝頌》的課,但我還不滿足,你可不可以給我傳個法?我說:《般若攝頌》不是法是什麼?可見他根本不懂。不管學任何法,如果我們對它有一種難得、珍貴的信心,從中就能獲得很大的利益。比如一位上師,他可能有過失的一面,也會有功德的一面。若我們長期觀他的功德,從他身上就會得到很多利益。如果不觀功德,只觀過失,就會染上邪見,從他身上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對法也是這樣,如果你相信《般若攝頌》是三世諸佛的智慧醍醐,見聞到它皆能獲得解脫,在這種虔誠恭敬心的基礎上再經常拜讀,那這個法本肯定能讓你的相續有大的轉變。如果把它當作世間的報紙或垃圾書籍那樣來對待,也不可能對你帶來任何利益。所以大家應經常觀察、分析自己的觀念和習慣,還要以恭敬心來依止這樣的三寶所依。
好,今天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另譯為:《文殊根本續》雲:“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如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