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20 06:55:18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攝頌淺釋 第三十三課

 

思考題

1.請以喻義結合的方式說明圓滿功德合理,了知此理後也談一談自己的感想與體會。

2.在如何行持及如此而行所具功德方面,你怎樣認識,為什麼?

3.請結合堪布阿瓊的公案,說明證得空性的菩薩為利益眾生而修行刹土的必要。

4.請盡己所能闡述善巧方便雙運或智悲雙運的重要性。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般若攝頌》,現在講第二個問題。

 

午二、圓滿功德合理:

 

水滴滿瓶始末間,涓涓必漸盈彼器,

 

初心亦勝菩提因,漸圓白法終成佛。

 

有些人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一切萬法刹那無常、不可停留,那縱然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做了很多有關福慧二種資糧的善事,也不可能存留,即全部會消失,不可能獲得圓滿的功德。可能我們有些人也會這樣想:雖然我現在一直行持善法,但因每一世的身體和思維方式等全部會改變,那所有功德存留在哪里,它們到底具不具足?他們的意思是:既然蘊是刹那無常的,那依靠蘊而得到的善根也會滅亡。

 

下麵我們進行回答:儘管一切有為法全都刹那變化,不可能恒常不變,但依靠前前的心,後後的心也會產生,依此因緣功德就可積聚,最終也會圓滿。先講一個淺顯易懂的比喻:雖然所有水滴全部刹那無常,不可能停留到第二刹那,但因前後水滴相續不斷,最終也能積聚很多水,慢慢慢慢整個瓶器都會盈滿。雖然以智慧觀察時,所謂的相續虛假不實,但在不經詳細觀察的情況下,或者說在凡夫分別念或感官前,這樣的事實卻不可否認。比如下雨,雖然是一滴一滴的,但若盆子或桶放在外面,不一會兒就可積滿水。

 

這個比喻說明:世間萬法包括我們的心,雖然是刹那無常的,但也可積累資糧,即累積的功德不會斷滅。具體講,最開始我們發了利益眾生的無上菩提心,雖然這個善根是刹那性的,但它在心相續中也可存留(即是殊勝菩提之因),在逐漸圓滿五道十地[1][1]的功德,斷除所應斷除的障礙後,最終將獲得具有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無畏等功德法的如來正等覺果位。也就是說,這個比喻深刻說明:雖然我們的相續乃至一切萬法,通過智慧觀察了不可得,但在未經詳細觀察時,或者說在名言中,積累資糧、成就佛果非常合理。

 

《法句經》中也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意思是說,不要輕視微小的善法,以為沒有福德;就像一滴滴的水雖然微小,但卻能逐漸盈滿大的器皿,甚至匯為大江一樣。拿世間學問來講:在剛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時,相續中一點知識都沒有,但從第一堂課開始積累,一直到六年級畢業,相續中就積累了很多很多知識。詳細觀察就會了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相續肯定會有改變。也就是說,前面的刹那肯定會滅,小學一年級的相續絕對不會是六年級的相續。用中觀的方法來觀察則為:如果前後是一體,畢業時還需要讀六年小學,那就有無窮無盡的過失。如果是他體,就會有小學一年級是一個人,六年級畢業時是另一個人的過失。那最終文憑也得不到,即使得到也是另一個人領走,這樣每個人都不敢讀書。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年的衣服、性格、思維方式、智慧等都會有改變。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諸佛菩薩前發菩提心後,雖然在輪回中會扮演不同角色,但若相續中的善根不斷增長,到十地末尾或成佛那一天,一切功德都會圓滿。對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但現在很多人的相續都沒有因明和中觀的智慧,唯有極其嚴重的邪見,所以他們經常以非常不合理的相似理由——一種極其低劣的分別念,或自以為是的真理,將自己的善根斷毀,這極為可惜!相信這樣的人——所謂的尋思者或知識份子,大家隨處可見。

 

從斷除過失的角度來講,相續中的過失也可逐漸斷除;但若沒有斷除,過失就會越來越大,最終無可救藥。宋朝有一位縣官叫張乖崖,有一次他看見一位下屬在國庫裏偷錢,雖然偷得不多,只有一文錢,但他發現後立即懲罰,且罰得很重。這個人有點不服,他認為我偷的數量那麼小,為什麼要這樣?當時張乖崖說:“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他的意思是,雖然表面上看來偷一文錢是很小的事情,但若相續中的惡習慢慢積累,最終就會積少成多。現在世間也有人認為:自己犯的錯誤不大,卻懲罰得很重。其實,若不好好觀察自己的相續,最後就會不可收拾,或者說無可救藥。

 

善法方面也是這樣,若點點滴滴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功德圓滿,那時就能度化眾生。但對不知真理的人來講,他們會將獲得佛果、利益眾生的大事放在一邊,顯露出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這就像豬狗只會希求不淨糞等,對金銀珠寶卻毫無興趣一樣。對真正希求真理或解脫的人來講,若他們明白這樣的道理,相續中的功德就會逐漸圓滿。可見明白真理相當重要!如有這樣的理解,不符合實際道理的邪分別念就可摧毀,當增益分別逐漸推翻以後,正見和智慧自然而然就會像雲中的太陽一樣出現,到時就能發出利他的光芒。

 

醜二(如何行持深義之理)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宣說其功德。

 

寅一、真實宣說:

 

行空無相無願法,不證涅槃不持相,

 

猶如舟子善往來,不住兩岸不住海。

 

前面所講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在中觀或般若中也稱為三解脫門:對所緣萬法進行觀察時根本得不到它們的本體,比如我們所見到的柱子、瓶子,聽到的好聽難聽的聲音,嘗到的各種味道,觀察時它們全都遠離戲論或不存在,這叫做空性,也即所緣全部息滅。既然所緣萬法的本體不存在,那執著或緣它們的心念也不會有,就像《入行論》中的觀察[2][2]一樣——對境不存在,有境也不可能存在,這叫做無相。也就是說,遠離或斷除了一切分別念。既然所緣和能緣(即境和有境)全部已經息滅,那依靠這兩者產生的希求、願望也就了不可得。因為某一個目標要達到,心裏的追求跟對境的目標必須達成一致,但這兩者都不存在,所以叫無願。在佛教中,空、無相、無願稱為三解脫門。關於三解脫門,從因、體、果三方面來觀察也可以,從境、有境及境和有境的果三個方面來觀察也可以。

 

若誰行持上面所講到的三解脫門,他就在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說無垢稱經》雲:“諸菩薩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調伏其心。”意思是說,依靠三解脫門通達一切萬法的本性,或認識自己心的本來面目。《大寶積經》亦雲:“住空無相無願平等性中。”而誰依靠這樣的智慧力,或三解脫門的加持力,他就不會像聲聞緣覺那樣入於涅槃的邊,也不會行持耽著三有,即像世間凡夫那樣每天都耽著世間八法。就像一個有智慧的舟子——船夫,他會不斷在大海上往來,但卻不會住於此岸,也不會住於彼岸,更不會住在大海中間,因為住於何處都不可能在海上航行。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最究竟的中觀見不可能住於寂滅的空性邊,也不可能住於執著三有的邊,而且有無二者的中間——所謂的中觀道也不會住,當然這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說明。

 

在學中觀時,有些人認為:空也不是,不空也不是,在空不空的中間有一種境界,這就是所謂的法性。但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說[3][3]:在心裏面千萬不能有一個專注的東西,或者說焦點,否則就不合理。可見,真正的勝義境界並非分別念所能得到。在這裏大家還要清楚,三解脫門、真如、真心、如來藏、空性、無生、離戲等名詞所表達的意義完全是一致的。雖然有些經論講相續中生起無生的境界,有些經論講相續中生起般若空性,或者說證悟真如、獲得涅槃等,但這些只不過是文字不同而已,實際上所證悟的境界就像蜂蜜的味道一樣,全部是一味一體的,也即在遠離戲論的法界或等淨無二的本體中,無離無合、不取不舍。但要獲得這樣的境界,必須依靠自己的觀察和竅訣的指示。

 

因此,在學習中觀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理解空性的意義。相信在口頭上,只要學過一些理論的人都會說離戲之類的話語,雖然剛開始有些詞有點陌生,但慢慢慢慢就會順口。而要真正對空性法門有所認識,首先要精通理論。若理論上的認識不夠,自以為是的境界很可能不正確,甚至與經教相違,或僅僅成為一種口頭禪。當然,這也是很多不懂理論人的修行、行為、弘揚佛法等都不符合實際的原因。為什麼全知無垢光尊者、大智者智悲光尊者和華智仁波切等,要在很多年中依止上師,還要精通五部大論為主的理論,而且還要以造論、講經等方式來攝受弟子,其原因也在這裏。因此一定要有理論,否則實修和引導都很容易誤入歧途。

 

有一個傳記裏面說:紐西龍多依止華智仁波切二十八年,最終獲得了究竟的成就,當他離開時仍依依不捨,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所以,依止上師的時間越長越好,獲得的竅訣也應與心相續相結合,即要進行真正的聞思修行,這樣中觀或空性的意義自然而然就能了知。麥彭仁波切說:這種境界在凡夫位也可獲得,並非一定要獲得聖者的果位,而一旦獲得,在摧毀煩惱、增長功德方面,就會與以前截然不同。

 

其實,本頌所講的內容就像中觀和現觀裏面所講的一樣——不住二邊的同時可以認識心的本性,而認識本心後,一切萬法的本性就可了知。在知道萬事萬物的本質後,對世間的財產、地位、感情等就不會強烈執著,也即不住三有。也不會趨入寂滅的涅槃,或者說整天都是坐禪,什麼事都不管。有些人說:輪回中的種種事情煩得很,好多事情都看不慣,我還是閉關坐禪,自己好好呆著就可以。然後就閑下來什麼事都不做,其實這也是在希求自我寂滅或獨自求樂。而相續中真正生起大悲菩提心或空性正見的人,利益眾生和獨自觀修兩者是不會分開的。

 

寅二、宣說其功德:

 

如是行持之菩薩,無佛記證菩提想,

 

此無菩提無畏懼,此行即行善逝智。

 

本頌講行持三解脫門的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如是行持平等性而遠離三有寂滅執著的菩薩有很大功德:在他們心中,沒有得佛授記和我要獲得菩提的想法,即沒有這樣的執著相。因為在通達三解脫門的菩薩的境界中,一切都是無遣無立、無得無失、無來無去的,也就是說沒有實執。就是所謂的菩提,也跟虛空的法相無二無別,或者說跟龜毛、兔角沒有差別。自然他們對無有菩提的空性境界就會無所畏懼。(但世間人因為不懂萬法皆空的道理,一聽到空性就接受不了,甚至特別恐怖。)而如此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也就在行持佛陀的最高智慧境界。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中描述了佛的最高境界,其實這種境界菩薩也可行持。該經雲:“修習清淨道,增益無量樂,能趣甘露徑,佛智自然知。”意思是說,修持清淨道能增上無量安樂(即無漏大樂),能趣入甘露般的解脫道,佛陀的自然本智也可自然了知。其實在那時,包括佛的授記在內的一切萬法皆得不到。《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善解方便品第二十》中雲:“住空無相無願法,無退無思無授記。”可見,對安住或獲得三解脫門的菩薩來講,並沒有退轉、思維和授記的執著相。

 

對世間人來講,不要說得不到授記,就是冬天分煤炭的時候,如果一口袋得不到,心裏也會很傷心,那得不到授記就更不用說了。可能有些人得不到授記也不要緊,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才真正傷心。的確有些人就是這樣的,“沒事、沒事,授記得不到不要緊”,但對世間萬法卻很執著。而真正通達萬法本性的菩薩,由於他知道一切萬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了知何處都無法可得。以前有一位盤山禪師,他是馬祖的傳人,他說:“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意思是說,整個三界都沒有可求的法,在何處去求心?四大本來都是空的,佛依何處而存在?這樣的境界,剛學佛或剛懂一點佛理的人會覺得難以接受,但修禪宗和密法等境界高的人,通過自己的修行就能了達。以前有一位病人說:“從本體上觀想時一點都不痛,但一不觀想就痛得不得了,只好大喊大叫或大聲地哭。”可見這樣的境界很多人都能安住,安住時就會如此理解。當然作為凡夫人,有時候隨著外境轉也是正常的現象。

 

我記得《中論》中有很多特別好的教言(明年佛學院的聞思班著重學習《中論》),其中有一個教言對所有眾生都適用,偈雲:“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意思是說,對初學者或下等根機,佛陀要麼宣講一切萬法實有,要麼宣講一切萬法非實有;對中等根機的眾生,佛陀則講勝義中非實有、世俗中實有,而他們也能接受這樣的觀點;對上等根機則講實有也不是、非實有也不是,因為這樣的觀點唯有上等根機能接受。而這就涵蓋了所有的佛法。

 

對沒有系統聞思過甚深佛法的人來講,當我們有時候說有菩提、有時候說沒有菩提時,他們就搞不清楚。原來有一個醫生,他口口聲聲都說:不知道,搞不清楚,我們單位裏面太複雜了。就像這樣,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如果我們一會說存在,一會說不存在,一會說存在不存在,一會說存在不存在都不是,可能很多人都會問: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可見,要通達真正的教理並不容易。當然,若前世對中觀法門或空性意義有所串習,即生中再依靠善知識或殊勝教言的指點,馬上就能豁然開悟,但這種人極為罕見。

 

今天上午講考時,一位道友引用《定解寶燈論》的教言說:“雖有往昔之宿緣,成熟上師加持力,觀心生住與來去,通達實空意義者,然而如此極罕見,人人不能如是證。”其意是說,有一部分人依靠前世種姓或緣分的成熟,以及具德善知識的竅訣和加持,稍微觀一下心的生處、住處以及來源、去處(密宗裏面剛開始破心房實有時,專門有這樣的竅訣),當下就能開悟,但並不是人人都能這樣,因為這種人極為罕見。那位道友還說:“雖然布瑪莫劄、西日桑哈等極個別利根者這樣證悟了,但並非人人都能如此證得。”他說的是對的。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認為:既然六祖已經這樣證道了,那我也應該如是證道。包括吃素,有些人說:六祖跟獵人在一起時吃肉邊菜,我也跟六祖一樣吃肉邊菜。但六祖是真正在度化獵人,我們吃著吃著可能就被他人度化了。

 

子二、世俗之有境廣大行為——修行刹土:

 

世間荒途饑饉疾,見而不懼披鎧甲,

 

後際恒勤盡了知,塵許不生厭倦意。

 

在見到整個世間不清淨的現象,諸如荒途等淒涼的器世界,饑饉、疾病、粗暴、野蠻等層出不窮的有情世間,對真正通達空性的菩薩來講,因為他們已經了知勝義中一切都不存在,世俗中的顯現全部是虛幻的,所以不但不會生起厭煩心或畏懼感,反而會披上精進修行刹土的大鎧甲。他們經常會想:嗚呼!這些無依無靠的眾生真可憐,我一定要以大慈大悲的智慧力來拯救他們。正因為菩提心或空性境界越來越增上,也即完全了知萬法無有自性,他們就不會生起塵許厭倦之意。的確,大乘菩薩智悲雙運,他們一定會讓所有眾生獲得清淨刹土的真實快樂,而沒有得到之前,乃至究竟後際,其精進永遠不會退轉。

 

當然,對證悟空性的聖者來講,這也是必然的規律。雖然有些在顯現上會生起厭離心或捨棄眾生,但實際上並不會。作為聖者,不管是白天的境界,還是晚上的夢境,利益眾生的悲心和空性智慧完全會融為一體。而沒有證得空性的假聖者,雖然表面上不舍眾生,但實際上早已捨棄。所以大家在修上師瑜伽或參禪時,空性智慧和利益眾生的悲心一定不能分開。

 

記得堪布阿瓊的傳記裏有這麼一段:有一段時間,堪布阿瓊特別想去仲敦巴尊者的寺院——熱振寺。有一天夢中,他到了熱振地方,並且正向仲敦巴的禪堂走去。到禪堂東邊時,一位婦女款款來迎。他當時生起分別念:噶當派戒律清淨,仲敦巴的道場怎麼會出現美女?此時那位婦女告訴他:你難道不認識我?我是經常加持你的金剛瑜伽母。他說:我不認識,但我很想見仲敦巴尊者,你能不能幫我忙?於是她帶著他向禪堂走去,禪堂裏面到處都是六字真言,中間有一個空著的法座。那位婦女告訴他:這是仲敦巴尊者的法座,他現在在兜率天,你應向法座祈禱、頂禮以求加持。當時他特別傷心,心想:我福報太淺薄了,到了熱振也見不到上師,只能見到法座。接著便心如刀割般地大聲痛哭,並深深祈求兜率天上的聖者師徒們賜予加持。

 

那位婦女在禪堂旁邊拿來一塊小石頭,石頭上有五條小生命。然後她給堪布阿瓊指點:對它生慈心、對它生悲心,乃至生喜心、生舍心、發菩提心。堪布阿瓊也認真作了觀修,最後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當菩提心生起來時,金剛瑜伽母告訴他:即便你親自見到仲敦巴尊者,除了這個以外,也不會再有別的心要傳示,而且仲敦巴父子的心跟你現在的大悲菩提心無二無別。然後她拿起一個長長的班智達帽子說:這是仲敦巴尊者的帽子,阿底峽尊者給的,你戴上它。那個時候他也想起來以前當班智達的經歷,同時出現很多眷屬開始求法。他心裏產生這樣的分別念:應該戴上這個帽子,但戴一個女人手裏拿來的帽子是不是不太好?然後他又想:不管怎麼樣,遣除一切懷疑,馬上戴上它。接著給他們傳講了阿底峽尊者的《菩薩寶鬘論》。傳法完畢回向後,堪布馬上將帽子還給金剛瑜伽母。金剛瑜伽母說:不用還給我,是你的。他再次接受的時候就醒過來了。

 

的確,智者的夢境非常讓人羡慕!很多道友的睡夢是什麼樣的自己清楚,可能早上醒過來時,有些特別失望,有些稍微有點歡喜,但歡喜的境界也不高。總之,在觀修空性的同時一定要精勤利益眾生,這非常重要!

 

子三(善巧方便雙運之行為)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攝義。

 

醜一、略說:

 

菩薩行持如來智,知蘊本空且無生,

 

未入定悲入有情,期間佛法不退失。

 

前面所講通達空性的菩薩,他可隨時隨地入於自己所證悟的境界,或者說經常行持並安住在依上師加持或自力修行的方式所證得的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性中。也就是說,證悟空性的菩薩與一般人不相同,依靠有境智慧力,他了知蘊等萬法本空無生,且能入於息滅一切執著的境界或禪定中。但在沒有如此入定的階段,他不但不會捨棄利益眾生的事情,反而會以大悲心行持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的事業。而此期間,絕不會從佛法般若波羅蜜多中退失。其原因,他已證得大悲和智慧雙融的境界。所以即使入定,也不會捨棄利益眾生。

 

在宣講此境界時,道友們都應想到不能墮入一邊,因為世出世間都不能接受極端。那墮入一邊是什麼樣呢?比如說一個人很喜歡修禪定或觀空性,但在利益眾生的事情上,他腦海中一點印象或覺受都沒有,也就是說,只是一味地坐禪,一生中都是自我修行。在藏地,人們特別隨喜的一些老修行人也是這樣,一講到利益眾生就沒有興趣。我覺得,作為大乘菩薩的修學來講,這並不全面。還有一種人,他一味地利益眾生,在尋找本來面目或認識法性本體方面卻一無興趣,這也不合理。

 

所以在座的道友,在發心的過程中,聞思修行也不要完全放棄,否則到一定的時候,發心就會被世間同化,逐漸只剩下形象上的利益眾生,最終完全消失,甚至跟世間人的行為沒有任何差別。以前有些人根本不愛聞思,他們說:我要一輩子放生、我要一輩子利益眾生,但因外面的世界非常混亂,逐漸逐漸他們的心就被世間吸引住了,不要說一輩子,連五六年都沒堅持下來。因此,發心的同時聞思修行也不能放棄。但有些人一味地聞思修行,一提起利益眾生就恨之入骨,好像根本不是他的事情一樣,這種行為也不合理。的確,我們現在了知大乘佛法的威力,也擁有利益眾生的機緣。在此時,不管身邊有多少人,哪怕只能提供一點一滴的幫助,也要去幫助他們,即一定要盡力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最關鍵的問題:利益眾生時千萬不要放棄聞思修行佛法,聞思修行佛法時也不要放棄利益眾生,這就是所謂的智悲雙運。

 

當然,在安住禪宗或中觀等空性境界時,應該會得到很多超越思維的精彩境界,但出定時若這種快樂沒有傳遞給他人僅獨自享用,也不合理。對懂得佛教甚深之理的人來講,應將自己的境界傳遞給他人,因為現在社會許多人都不懂佛法,看起來特別可憐。我擔憂未來社會很多人會更可憐,因為貧窮者等弱勢群體似乎有增無減。

 

現在國際社會特別害怕通貨膨脹,比如原來一斤大米賣三塊錢,如果出現,可能逐漸會漲到十幾塊錢,那老百姓的生活就成了問題。而一些富貴人,如果他們擁有地產、礦產等資源,就可能越來越富。這樣貧富差距就會更大,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看到各種各樣的現象,覺得未來社會痛苦的感受會不會越來越嚴重?尤其是佛法的境界真正能享受的人很少很少,而遭受不平等待遇,心態極不平衡或特別痛苦的人越來越多,作為佛教徒,大家一定要盡力幫助他們。當然,要完全改變一些社會現象,或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這是眾生共業現前。但當我們看見眾生的種種痛苦,就應反觀內心有沒有悲憫心,如果有,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中也要做一些事情。

 

現在很多眾生精神生活特別貧乏,什麼依靠都沒有。尤其是漢地,不但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沒有傳播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就是無神論,在人們心裏也是一片空白。所以大多數人心中空空蕩蕩,什麼依處都沒有。而人一旦沒有依處,光是依靠金錢來充實生活,就很痛苦。以前有一種拜金主義,人們只是崇拜金錢,除此之外並沒有崇高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種人現在也比較多,但他們特別痛苦。而學佛的人,雖然三界輪回中有種種痛苦,但因他們有轉為道用的力量和智慧,心態也能平衡。

 

雖然真正修學大乘佛法或證悟空性的人,不可能放棄利益眾生的事,但也有一些菩薩在看見生厭離的對境後,在顯現上利益眾生的事業也因此而暫時完結。就像被人們稱為“第二大佛陀”的唯識宗的世親論師,最後也因看見一個僧人種地生起厭離心而離開世間。所以在顯現上,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包括傳承上師,也有各種各樣的示現。但真正的大乘菩薩,因為眾生的剛強或不調柔而捨棄,這種現像是沒有的。

 

因此,對修學大乘或串習空性的行人來講,聞思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教義和幫助眾生兩者,一定要圓融無違地行持。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只顧一味地幫助眾生,而把聞思修行全部放棄。現在社會的修行人,包括外面的居士,這種現象很嚴重。對部分人來講,一說利益眾生,“我報名、我報名”;一說聞思修行,一點興趣也沒有。而有些人一說聞思修行,諸如辯論、演講空性等,“好好好,我來參加”;一說幫助眾生,不但不報名還要馬上躲,看起來好像很聰明一樣。

 

總之,大家一定要了知,智悲雙運或利益眾生與觀修空性兩者是《般若經》的精髓。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般若攝頌釋 第三十三課

思考題

 

1.請以喻義結合的方式說明圓滿功德合理,了知此理後也談一談自己的感想與體會。

 

2.在如何行持及如此而行所具功德方面,你怎樣認識,為什麼?

 

3.請結合堪布阿瓊的公案,說明證得空性的菩薩為利益眾生而修行刹土的必要。

 

4.請盡己所能闡述善巧方便雙運或智悲雙運的重要性。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般若攝頌》,現在講第二個問題。

 

午二、圓滿功德合理:

 

水滴滿瓶始末間,涓涓必漸盈彼器,

 

初心亦勝菩提因,漸圓白法終成佛。

 

有些人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一切萬法刹那無常、不可停留,那縱然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做了很多有關福慧二種資糧的善事,也不可能存留,即全部會消失,不可能獲得圓滿的功德。可能我們有些人也會這樣想:雖然我現在一直行持善法,但因每一世的身體和思維方式等全部會改變,那所有功德存留在哪里,它們到底具不具足?他們的意思是:既然蘊是刹那無常的,那依靠蘊而得到的善根也會滅亡。

 

下面我們進行回答:儘管一切有為法全都刹那變化,不可能恒常不變,但依靠前前的心,後後的心也會產生,依此因緣功德就可積聚,最終也會圓滿。先講一個淺顯易懂的比喻:雖然所有水滴全部刹那無常,不可能停留到第二刹那,但因前後水滴相續不斷,最終也能積聚很多水,慢慢慢慢整個瓶器都會盈滿。雖然以智慧觀察時,所謂的相續虛假不實,但在不經詳細觀察的情況下,或者說在凡夫分別念或感官前,這樣的事實卻不可否認。比如下雨,雖然是一滴一滴的,但若盆子或桶放在外面,不一會兒就可積滿水。

 

這個比喻說明:世間萬法包括我們的心,雖然是刹那無常的,但也可積累資糧,即累積的功德不會斷滅。具體講,最開始我們發了利益眾生的無上菩提心,雖然這個善根是刹那性的,但它在心相續中也可存留(即是殊勝菩提之因),在逐漸圓滿五道十地[1]的功德,斷除所應斷除的障礙後,最終將獲得具有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無畏等功德法的如來正等覺果位。也就是說,這個比喻深刻說明:雖然我們的相續乃至一切萬法,通過智慧觀察了不可得,但在未經詳細觀察時,或者說在名言中,積累資糧、成就佛果非常合理。

 

《法句經》中也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意思是說,不要輕視微小的善法,以為沒有福德;就像一滴滴的水雖然微小,但卻能逐漸盈滿大的器皿,甚至匯為大江一樣。拿世間學問來講:在剛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時,相續中一點知識都沒有,但從第一堂課開始積累,一直到六年級畢業,相續中就積累了很多很多知識。詳細觀察就會了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相續肯定會有改變。也就是說,前面的刹那肯定會滅,小學一年級的相續絕對不會是六年級的相續。用中觀的方法來觀察則為:如果前後是一體,畢業時還需要讀六年小學,那就有無窮無盡的過失。如果是他體,就會有小學一年級是一個人,六年級畢業時是另一個人的過失。那最終文憑也得不到,即使得到也是另一個人領走,這樣每個人都不敢讀書。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年的衣服、性格、思維方式、智慧等都會有改變。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諸佛菩薩前發菩提心後,雖然在輪回中會扮演不同角色,但若相續中的善根不斷增長,到十地末尾或成佛那一天,一切功德都會圓滿。對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但現在很多人的相續都沒有因明和中觀的智慧,唯有極其嚴重的邪見,所以他們經常以非常不合理的相似理由——一種極其低劣的分別念,或自以為是的真理,將自己的善根斷毀,這極為可惜!相信這樣的人——所謂的尋思者或知識份子,大家隨處可見。

 

從斷除過失的角度來講,相續中的過失也可逐漸斷除;但若沒有斷除,過失就會越來越大,最終無可救藥。宋朝有一位縣官叫張乖崖,有一次他看見一位下屬在國庫裏偷錢,雖然偷得不多,只有一文錢,但他發現後立即懲罰,且罰得很重。這個人有點不服,他認為我偷的數量那麼小,為什麼要這樣?當時張乖崖說: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他的意思是,雖然表面上看來偷一文錢是很小的事情,但若相續中的惡習慢慢積累,最終就會積少成多。現在世間也有人認為:自己犯的錯誤不大,卻懲罰得很重。其實,若不好好觀察自己的相續,最後就會不可收拾,或者說無可救藥。

 

善法方面也是這樣,若點點滴滴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功德圓滿,那時就能度化眾生。但對不知真理的人來講,他們會將獲得佛果、利益眾生的大事放在一邊,顯露出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這就像豬狗只會希求不淨糞等,對金銀珠寶卻毫無興趣一樣。對真正希求真理或解脫的人來講,若他們明白這樣的道理,相續中的功德就會逐漸圓滿。可見明白真理相當重要!如有這樣的理解,不符合實際道理的邪分別念就可摧毀,當增益分別逐漸推翻以後,正見和智慧自然而然就會像雲中的太陽一樣出現,到時就能發出利他的光芒。

 

醜二(如何行持深義之理)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宣說其功德。

 

寅一、真實宣說:

 

行空無相無願法,不證涅槃不持相,

 

猶如舟子善往來,不住兩岸不住海。

 

前面所講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在中觀或般若中也稱為三解脫門:對所緣萬法進行觀察時根本得不到它們的本體,比如我們所見到的柱子、瓶子,聽到的好聽難聽的聲音,嘗到的各種味道,觀察時它們全都遠離戲論或不存在,這叫做空性,也即所緣全部息滅。既然所緣萬法的本體不存在,那執著或緣它們的心念也不會有,就像《入行論》中的觀察[2]一樣——對境不存在,有境也不可能存在,這叫做無相。也就是說,遠離或斷除了一切分別念。既然所緣和能緣(即境和有境)全部已經息滅,那依靠這兩者產生的希求、願望也就了不可得。因為某一個目標要達到,心裏的追求跟對境的目標必須達成一致,但這兩者都不存在,所以叫無願。在佛教中,空、無相、無願稱為三解脫門。關於三解脫門,從因、體、果三方面來觀察也可以,從境、有境及境和有境的果三個方面來觀察也可以。

 

若誰行持上面所講到的三解脫門,他就在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說無垢稱經》雲:諸菩薩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調伏其心。意思是說,依靠三解脫門通達一切萬法的本性,或認識自己心的本來面目。《大寶積經》亦雲:住空無相無願平等性中。而誰依靠這樣的智慧力,或三解脫門的加持力,他就不會像聲聞緣覺那樣入於涅槃的邊,也不會行持耽著三有,即像世間凡夫那樣每天都耽著世間八法。就像一個有智慧的舟子——船夫,他會不斷在大海上往來,但卻不會住於此岸,也不會住於彼岸,更不會住在大海中間,因為住於何處都不可能在海上航行。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最究竟的中觀見不可能住於寂滅的空性邊,也不可能住於執著三有的邊,而且有無二者的中間——所謂的中觀道也不會住,當然這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說明。

 

在學中觀時,有些人認為:空也不是,不空也不是,在空不空的中間有一種境界,這就是所謂的法性。但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說[3]:在心裏面千萬不能有一個專注的東西,或者說焦點,否則就不合理。可見,真正的勝義境界並非分別念所能得到。在這裏大家還要清楚,三解脫門、真如、真心、如來藏、空性、無生、離戲等名詞所表達的意義完全是一致的。雖然有些經論講相續中生起無生的境界,有些經論講相續中生起般若空性,或者說證悟真如、獲得涅槃等,但這些只不過是文字不同而已,實際上所證悟的境界就像蜂蜜的味道一樣,全部是一味一體的,也即在遠離戲論的法界或等淨無二的本體中,無離無合、不取不舍。但要獲得這樣的境界,必須依靠自己的觀察和竅訣的指示。

 

因此,在學習中觀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理解空性的意義。相信在口頭上,只要學過一些理論的人都會說離戲之類的話語,雖然剛開始有些詞有點陌生,但慢慢慢慢就會順口。而要真正對空性法門有所認識,首先要精通理論。若理論上的認識不夠,自以為是的境界很可能不正確,甚至與經教相違,或僅僅成為一種口頭禪。當然,這也是很多不懂理論人的修行、行為、弘揚佛法等都不符合實際的原因。為什麼全知無垢光尊者、大智者智悲光尊者和華智仁波切等,要在很多年中依止上師,還要精通五部大論為主的理論,而且還要以造論、講經等方式來攝受弟子,其原因也在這裏。因此一定要有理論,否則實修和引導都很容易誤入歧途。

 

有一個傳記裏面說:紐西龍多依止華智仁波切二十八年,最終獲得了究竟的成就,當他離開時仍依依不捨,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所以,依止上師的時間越長越好,獲得的竅訣也應與心相續相結合,即要進行真正的聞思修行,這樣中觀或空性的意義自然而然就能了知。麥彭仁波切說:這種境界在凡夫位也可獲得,並非一定要獲得聖者的果位,而一旦獲得,在摧毀煩惱、增長功德方面,就會與以前截然不同。

 

其實,本頌所講的內容就像中觀和現觀裏面所講的一樣——不住二邊的同時可以認識心的本性,而認識本心後,一切萬法的本性就可了知。在知道萬事萬物的本質後,對世間的財產、地位、感情等就不會強烈執著,也即不住三有。也不會趨入寂滅的涅槃,或者說整天都是坐禪,什麼事都不管。有些人說:輪回中的種種事情煩得很,好多事情都看不慣,我還是閉關坐禪,自己好好呆著就可以。然後就閑下來什麼事都不做,其實這也是在希求自我寂滅或獨自求樂。而相續中真正生起大悲菩提心或空性正見的人,利益眾生和獨自觀修兩者是不會分開的。

 

寅二、宣說其功德:

 

如是行持之菩薩,無佛記證菩提想,

 

此無菩提無畏懼,此行即行善逝智。

 

本頌講行持三解脫門的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如是行持平等性而遠離三有寂滅執著的菩薩有很大功德:在他們心中,沒有得佛授記和我要獲得菩提的想法,即沒有這樣的執著相。因為在通達三解脫門的菩薩的境界中,一切都是無遣無立、無得無失、無來無去的,也就是說沒有實執。就是所謂的菩提,也跟虛空的法相無二無別,或者說跟龜毛、兔角沒有差別。自然他們對無有菩提的空性境界就會無所畏懼。(但世間人因為不懂萬法皆空的道理,一聽到空性就接受不了,甚至特別恐怖。)而如此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也就在行持佛陀的最高智慧境界。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中描述了佛的最高境界,其實這種境界菩薩也可行持。該經雲:修習清淨道,增益無量樂,能趣甘露徑,佛智自然知。意思是說,修持清淨道能增上無量安樂(即無漏大樂),能趣入甘露般的解脫道,佛陀的自然本智也可自然了知。其實在那時,包括佛的授記在內的一切萬法皆得不到。《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善解方便品第二十》中雲:住空無相無願法,無退無思無授記。可見,對安住或獲得三解脫門的菩薩來講,並沒有退轉、思維和授記的執著相。

 

對世間人來講,不要說得不到授記,就是冬天分煤炭的時候,如果一口袋得不到,心裏也會很傷心,那得不到授記就更不用說了。可能有些人得不到授記也不要緊,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才真正傷心。的確有些人就是這樣的,沒事、沒事,授記得不到不要緊,但對世間萬法卻很執著。而真正通達萬法本性的菩薩,由於他知道一切萬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了知何處都無法可得。以前有一位盤山禪師,他是馬祖的傳人,他說: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意思是說,整個三界都沒有可求的法,在何處去求心?四大本來都是空的,佛依何處而存在?這樣的境界,剛學佛或剛懂一點佛理的人會覺得難以接受,但修禪宗和密法等境界高的人,通過自己的修行就能了達。以前有一位病人說:從本體上觀想時一點都不痛,但一不觀想就痛得不得了,只好大喊大叫或大聲地哭。可見這樣的境界很多人都能安住,安住時就會如此理解。當然作為凡夫人,有時候隨著外境轉也是正常的現象。

 

我記得《中論》中有很多特別好的教言(明年佛學院的聞思班著重學習《中論》),其中有一個教言對所有眾生都適用,偈雲: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意思是說,對初學者或下等根機,佛陀要麼宣講一切萬法實有,要麼宣講一切萬法非實有;對中等根機的眾生,佛陀則講勝義中非實有、世俗中實有,而他們也能接受這樣的觀點;對上等根機則講實有也不是、非實有也不是,因為這樣的觀點唯有上等根機能接受。而這就涵蓋了所有的佛法。

 

對沒有系統聞思過甚深佛法的人來講,當我們有時候說有菩提、有時候說沒有菩提時,他們就搞不清楚。原來有一個醫生,他口口聲聲都說:不知道,搞不清楚,我們單位裏面太複雜了。就像這樣,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如果我們一會說存在,一會說不存在,一會說存在不存在,一會說存在不存在都不是,可能很多人都會問: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可見,要通達真正的教理並不容易。當然,若前世對中觀法門或空性意義有所串習,即生中再依靠善知識或殊勝教言的指點,馬上就能豁然開悟,但這種人極為罕見。

 

今天上午講考時,一位道友引用《定解寶燈論》的教言說:雖有往昔之宿緣,成熟上師加持力,觀心生住與來去,通達實空意義者,然而如此極罕見,人人不能如是證。其意是說,有一部分人依靠前世種姓或緣分的成熟,以及具德善知識的竅訣和加持,稍微觀一下心的生處、住處以及來源、去處(密宗裏面剛開始破心房實有時,專門有這樣的竅訣),當下就能開悟,但並不是人人都能這樣,因為這種人極為罕見。那位道友還說:雖然布瑪莫劄、西日桑哈等極個別利根者這樣證悟了,但並非人人都能如此證得。他說的是對的。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認為:既然六祖已經這樣證道了,那我也應該如是證道。包括吃素,有些人說:六祖跟獵人在一起時吃肉邊菜,我也跟六祖一樣吃肉邊菜。但六祖是真正在度化獵人,我們吃著吃著可能就被他人度化了。

 

子二、世俗之有境廣大行為——修行刹土:

 

世間荒途饑饉疾,見而不懼披鎧甲,

 

後際恒勤盡了知,塵許不生厭倦意。

 

在見到整個世間不清淨的現象,諸如荒途等淒涼的器世界,饑饉、疾病、粗暴、野蠻等層出不窮的有情世間,對真正通達空性的菩薩來講,因為他們已經了知勝義中一切都不存在,世俗中的顯現全部是虛幻的,所以不但不會生起厭煩心或畏懼感,反而會披上精進修行刹土的大鎧甲。他們經常會想:嗚呼!這些無依無靠的眾生真可憐,我一定要以大慈大悲的智慧力來拯救他們。正因為菩提心或空性境界越來越增上,也即完全了知萬法無有自性,他們就不會生起塵許厭倦之意。的確,大乘菩薩智悲雙運,他們一定會讓所有眾生獲得清淨刹土的真實快樂,而沒有得到之前,乃至究竟後際,其精進永遠不會退轉。

 

當然,對證悟空性的聖者來講,這也是必然的規律。雖然有些在顯現上會生起厭離心或捨棄眾生,但實際上並不會。作為聖者,不管是白天的境界,還是晚上的夢境,利益眾生的悲心和空性智慧完全會融為一體。而沒有證得空性的假聖者,雖然表面上不舍眾生,但實際上早已捨棄。所以大家在修上師瑜伽或參禪時,空性智慧和利益眾生的悲心一定不能分開。

 

記得堪布阿瓊的傳記裏有這麼一段:有一段時間,堪布阿瓊特別想去仲敦巴尊者的寺院——熱振寺。有一天夢中,他到了熱振地方,並且正向仲敦巴的禪堂走去。到禪堂東邊時,一位婦女款款來迎。他當時生起分別念:噶當派戒律清淨,仲敦巴的道場怎麼會出現美女?此時那位婦女告訴他:你難道不認識我?我是經常加持你的金剛瑜伽母。他說:我不認識,但我很想見仲敦巴尊者,你能不能幫我忙?於是她帶著他向禪堂走去,禪堂裏面到處都是六字真言,中間有一個空著的法座。那位婦女告訴他:這是仲敦巴尊者的法座,他現在在兜率天,你應向法座祈禱、頂禮以求加持。當時他特別傷心,心想:我福報太淺薄了,到了熱振也見不到上師,只能見到法座。接著便心如刀割般地大聲痛哭,並深深祈求兜率天上的聖者師徒們賜予加持。

 

那位婦女在禪堂旁邊拿來一塊小石頭,石頭上有五條小生命。然後她給堪布阿瓊指點:對它生慈心、對它生悲心,乃至生喜心、生舍心、發菩提心。堪布阿瓊也認真作了觀修,最後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當菩提心生起來時,金剛瑜伽母告訴他:即便你親自見到仲敦巴尊者,除了這個以外,也不會再有別的心要傳示,而且仲敦巴父子的心跟你現在的大悲菩提心無二無別。然後她拿起一個長長的班智達帽子說:這是仲敦巴尊者的帽子,阿底峽尊者給的,你戴上它。那個時候他也想起來以前當班智達的經歷,同時出現很多眷屬開始求法。他心裏產生這樣的分別念:應該戴上這個帽子,但戴一個女人手裏拿來的帽子是不是不太好?然後他又想:不管怎麼樣,遣除一切懷疑,馬上戴上它。接著給他們傳講了阿底峽尊者的《菩薩寶鬘論》。傳法完畢回向後,堪布馬上將帽子還給金剛瑜伽母。金剛瑜伽母說:不用還給我,是你的。他再次接受的時候就醒過來了。

 

的確,智者的夢境非常讓人羡慕!很多道友的睡夢是什麼樣的自己清楚,可能早上醒過來時,有些特別失望,有些稍微有點歡喜,但歡喜的境界也不高。總之,在觀修空性的同時一定要精勤利益眾生,這非常重要!

 

子三(善巧方便雙運之行為)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攝義。

 

醜一、略說:

 

菩薩行持如來智,知蘊本空且無生,

 

未入定悲入有情,期間佛法不退失。

 

前面所講通達空性的菩薩,他可隨時隨地入於自己所證悟的境界,或者說經常行持並安住在依上師加持或自力修行的方式所證得的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性中。也就是說,證悟空性的菩薩與一般人不相同,依靠有境智慧力,他了知蘊等萬法本空無生,且能入於息滅一切執著的境界或禪定中。但在沒有如此入定的階段,他不但不會捨棄利益眾生的事情,反而會以大悲心行持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的事業。而此期間,絕不會從佛法般若波羅蜜多中退失。其原因,他已證得大悲和智慧雙融的境界。所以即使入定,也不會捨棄利益眾生。

 

在宣講此境界時,道友們都應想到不能墮入一邊,因為世出世間都不能接受極端。那墮入一邊是什麼樣呢?比如說一個人很喜歡修禪定或觀空性,但在利益眾生的事情上,他腦海中一點印象或覺受都沒有,也就是說,只是一味地坐禪,一生中都是自我修行。在藏地,人們特別隨喜的一些老修行人也是這樣,一講到利益眾生就沒有興趣。我覺得,作為大乘菩薩的修學來講,這並不全面。還有一種人,他一味地利益眾生,在尋找本來面目或認識法性本體方面卻一無興趣,這也不合理。

 

所以在座的道友,在發心的過程中,聞思修行也不要完全放棄,否則到一定的時候,發心就會被世間同化,逐漸只剩下形象上的利益眾生,最終完全消失,甚至跟世間人的行為沒有任何差別。以前有些人根本不愛聞思,他們說:我要一輩子放生、我要一輩子利益眾生,但因外面的世界非常混亂,逐漸逐漸他們的心就被世間吸引住了,不要說一輩子,連五六年都沒堅持下來。因此,發心的同時聞思修行也不能放棄。但有些人一味地聞思修行,一提起利益眾生就恨之入骨,好像根本不是他的事情一樣,這種行為也不合理。的確,我們現在了知大乘佛法的威力,也擁有利益眾生的機緣。在此時,不管身邊有多少人,哪怕只能提供一點一滴的幫助,也要去幫助他們,即一定要盡力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最關鍵的問題:利益眾生時千萬不要放棄聞思修行佛法,聞思修行佛法時也不要放棄利益眾生,這就是所謂的智悲雙運。

 

當然,在安住禪宗或中觀等空性境界時,應該會得到很多超越思維的精彩境界,但出定時若這種快樂沒有傳遞給他人僅獨自享用,也不合理。對懂得佛教甚深之理的人來講,應將自己的境界傳遞給他人,因為現在社會許多人都不懂佛法,看起來特別可憐。我擔憂未來社會很多人會更可憐,因為貧窮者等弱勢群體似乎有增無減。

 

現在國際社會特別害怕通貨膨脹,比如原來一斤大米賣三塊錢,如果出現,可能逐漸會漲到十幾塊錢,那老百姓的生活就成了問題。而一些富貴人,如果他們擁有地產、礦產等資源,就可能越來越富。這樣貧富差距就會更大,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看到各種各樣的現象,覺得未來社會痛苦的感受會不會越來越嚴重?尤其是佛法的境界真正能享受的人很少很少,而遭受不平等待遇,心態極不平衡或特別痛苦的人越來越多,作為佛教徒,大家一定要盡力幫助他們。當然,要完全改變一些社會現象,或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這是眾生共業現前。但當我們看見眾生的種種痛苦,就應反觀內心有沒有悲憫心,如果有,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中也要做一些事情。

 

現在很多眾生精神生活特別貧乏,什麼依靠都沒有。尤其是漢地,不但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沒有傳播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就是無神論,在人們心裏也是一片空白。所以大多數人心中空空蕩蕩,什麼依處都沒有。而人一旦沒有依處,光是依靠金錢來充實生活,就很痛苦。以前有一種拜金主義,人們只是崇拜金錢,除此之外並沒有崇高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種人現在也比較多,但他們特別痛苦。而學佛的人,雖然三界輪回中有種種痛苦,但因他們有轉為道用的力量和智慧,心態也能平衡。

 

雖然真正修學大乘佛法或證悟空性的人,不可能放棄利益眾生的事,但也有一些菩薩在看見生厭離的對境後,在顯現上利益眾生的事業也因此而暫時完結。就像被人們稱為第二大佛陀的唯識宗的世親論師,最後也因看見一個僧人種地生起厭離心而離開世間。所以在顯現上,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包括傳承上師,也有各種各樣的示現。但真正的大乘菩薩,因為眾生的剛強或不調柔而捨棄,這種現象是沒有的。

 

因此,對修學大乘或串習空性的行人來講,聞思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教義和幫助眾生兩者,一定要圓融無違地行持。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只顧一味地幫助眾生,而把聞思修行全部放棄。現在社會的修行人,包括外面的居士,這種現象很嚴重。對部分人來講,一說利益眾生,我報名、我報名;一說聞思修行,一點興趣也沒有。而有些人一說聞思修行,諸如辯論、演講空性等,好好好,我來參加;一說幫助眾生,不但不報名還要馬上躲,看起來好像很聰明一樣。

 

總之,大家一定要了知,智悲雙運或利益眾生與觀修空性兩者是《般若經》的精髓。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1]五道指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十地指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

 

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2]《入行論》雲:悟明所析空,理智無所依,無依故不生,說此即涅槃。心境實有宗,理極難安立。

 

若境由識成,依何立識有?若識由境成,依何立所知?心境相待有,二者皆無實,無子則無父,

 

無父誰生子?無子也無父,如是無心境。

 

 

[3] 《定解寶燈論》雲:汝者所謂離是非,如同靶子住心前。

 

 


備註 :